猛士回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真实的狼
“不必客气!请坐吧。其实南京政府比满清朝廷最大的优势在于制度。我们建立这个制度的本质是为了天下百姓,如何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这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也是基于这一点,前几年我们并没有全力发展军事。我们国防军只是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增强而慢慢强大起来的。”
听到这儿,索尼已经睁大了眼睛,他有些吃惊,罗剑的话意思很明显,南京政府并没有尽全力对付满清。这要是他们聚全国之力,满清恐怕早就不存在了。
“也许你觉得咱们是靠奇技淫巧之术造出先进的武器,赢了你们恐怕你们也不服气。但我告诉你,这种你们称为奇技淫巧之术我们称为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有在先进的社会制度下才能很好的发展。你们靠收买了我们个别的败类学到了一些皮毛,但也仅此而已,现在恐怕满清朝廷已经养不起你们所谓的新军了吧?”
听罗剑侃侃而谈,索尼脸色已经变了,他何尝不知道满清朝廷的财政已经枯竭,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新军耗费太大。
“我们的发展才刚刚起步。正因为与你们的战争拖累了我们发展的进程,饶是如此,这几年从满清治下逃到南方的百姓有多少,恐怕索尼将军心里有数吧?”罗剑笑呵呵地说道。
听罗剑说到这儿,索尼的心中有些苦涩,二年前他就跟多尔衮谈起过这个问题,但不管满清朝廷如何封锁,仍有无数的百姓逃往南方,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异就象磁石一样吸引着北方百姓南逃。
左懋第并没有听说过这些,今天听罗剑一说。心中急切地想回南京去看看,但又想看着国防军打进北京城,心中颇有些幸福的烦恼。
“如果你们答应了我们的条件,我们可以既往不咎。你们满人可以加入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跟我们汉族百姓一样享受整个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如果你们还想着靠吸汉族和其他民族的血来过日子,那是我们绝对不能允许的,你可以把我的话带给多尔衮,号称‘睿亲王’,希望多尔衮有这个睿智。”
这话罗剑虽然说语气不重。但索尼还是听出了其中的坚决之意,在心里摇了摇头,知道自己这次和谈算是谈崩了,索尼开始考虑回去如何向顺治小皇帝和多尔衮交待了。
看见索尼低头不语,罗剑知道他心中的想法,不说满清小皇帝和多尔衮没法接受这些条件,就是索尼本人也无论如何不肯的。
但罗剑让王强提出这些条件,并非是想在谈判桌上达成目的,其实无非就是表达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决心,给满清朝廷以最大的压力,压力一大,满清朝廷的决策就会乱了。
“屋里有些闷了,咱们出去走走吧?”罗剑见索尼不说话,左懋第也陷入思考之中,屋里显得有些沉闷,这才说道。
雨后的空气极为清新,罗剑带着索尼等人慢慢蹓跶出了县城,太阳快要下山了,城外训练的部队也开始结束训练准备回营。
“国防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大项注意…”远处传来的歌声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声音整齐而宏亮。
“不拿百姓一针线,百姓对我拥护又喜欢。”索尼喃喃重复着歌里的词儿,看着越走越近的国防军士兵,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国防军,心中好奇之极。
罗剑带头走到路边,众人跟着把路让了出来,带队的谢奎并没有让队伍停下来,只是举手给罗剑几人敬了个礼,看向索尼的眼光里满是不屑。
二千多人的队伍唱着歌从索尼身边走过,整齐步伐踏出的声音仿佛一记记重锤敲打在索尼心上。(未完待续。)
猛士回明 第三百二十九章 八里桥之战
没有丝毫实际意义的和谈终于结束了,至于索尼回到北京城如何给小皇帝和多尔衮汇报,这个不在罗剑的考虑范围之内。
罗剑现在最关注的是阎应元的海军陆战队是否已经登陆东北,恨死了现在的通信条件,罗剑决心等一打完仗就同朱慈焕他们一起先把电报给弄出来。
“不等他们的消息了,咱们要相信丽亨,他有这个能力完成任务,更何况海军陆战队经过几次实战,战斗力已经今非昔比。命令部队明日开始向北京进军。”思考了很长时间,罗剑终于下定了决心。
王强和马应魁都有些激动,部队在文安县都呆了十天,要不是因为下雨耽搁了,恐怕现在已经在北京城下了。
尽管春日的阳光让人昏昏欲睡,但晴好的天气使得路面干得很快,部队行军已经完全不受影响。
罗剑和王强骑着马走在队伍的中间,七师加赵全的骑兵旅将直扑通州,准备从东面进攻北京城。
而马应魁的十师则要跑得更远一些,他们将在冷允登旅的配合下从通州外围绕到京城北面,就在七师抵达永清时,马应魁和赵全已经过了廊坊。
四师和六师则分别向北京的西面和南面扑了过去,罗剑准备将北京城团团围住,至于满清朝廷会不会象北元那样弃城而逃,罗剑并没有把握。
如果这个时候有飞机飞在天上的话,可以看到京畿大地上,四个巨大的绿色箭头正从文安县出发,从不同方向向北京城围去。
“首长,你以前到过北京没有?”王强问道,尽管连续行军走了两三天,但王强依旧劲头十足。
“小王,你等等。”罗剑似乎想到了什么。
“首长,啥事?”王强有些诧异。
“我怎么觉得咱们向北京进军的路线这么熟呢?哪次战斗也是走的这条路线?”罗剑皱着眉头仔细想着。
“首长,这我可不知道。”王强在马上摇了摇头。
罗剑有些无奈。感觉很熟悉的事,到了脑海边就是想不起来。
“要是带了电脑就好了。小王,你以前没到北京吗?”实在想不起来,罗剑干脆不想了。
“来过。来过好几次呢。长城我都去过好多地方,不过现在一点熟悉的感觉都没有。”王强说道。
“差了几百年呢,现在进了北京城,恐怕除了紫禁城,恐怕其他地方咱们也不会熟悉吧。”说着罗剑也觉得有些神奇。当初自己是来过北京几次,都是开会学习来的,现在来北京竟然是带着十万大军进攻北京城。
“小王,恐怕做梦都没过自己会带着千军万马来攻打北京城吧?”罗剑笑着问道。
“是啊,首长,自己国家的首都呢,哪会起这样的念头?对了首长,以后还把北京做首都吗?”王强也是笑着说道。
“小王,你这下总算给我出难题了,还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呢。”罗剑苦笑着说道。
不过两人也没时间再讨论这个问题。已经到了中午,部队也到到了吃饭休息时间。
这一路竟然没有清兵前来拦截,这让罗剑有些诧异,难道多尔衮真的准备与国防军决战北京城下?
粮草辎重由乙邦才亲自押运,并没有随同部队一起赶上来,部队从昨天开始到后天,这几天时间里罗剑跟每个战士一样,都是吃着压缩干粮和水果罐头。
就在罗剑、王强跟七师的参谋们一起围成一圈吃着干粮的时候,远处飞奔来二匹战马,看到罗剑他们在吃饭。马上的骑士远远就勒住了战马,下马后朝罗剑这边跑来。
“是侦察员回来了。”两人虽然都穿着满清的服装,脑后拖着鼠尾,但王强老远就看出来了。
两个侦察员跑到圈子外面。抬手朝众人敬了个军礼,只是两人都是穿着短褂,留着鼠辫,看起来很有点不伦不类。
“你们这身打扮,没必要敬礼了吧?”王强笑着说道。
两个侦察员都是一楞,随即其中一人说道。“师长,即使我们留了这老鼠尾巴,但我们总是七师的人吧,见到诸位长官怎么能不敬礼呢?”
王强一听,这人还真叫劲,只好笑着说道:“好了,好了,快把情况说说吧。”
两人应了声是,刚才叫劲的那位抬脚脱下了脚上的布鞋,抠了鞋底,从鞋底掏出一张纸来,纸上原本有参谋部参谋画好的北京附近的地图,侦察员不过是在地图上作了一些标注。
“正吃饭呢,脚底拿出来的,臭死了,快来说说吧。”王强让护卫给两个侦察员拿来干粮和水果罐头,让他们坐下边吃边说。
“大都督、师长,我们只重点侦察了我们师进攻的路线,从这儿到京城鞑子都没有布置兵力,他们的新军全都集结在北京城附近,通州的鞑子有三万多人马,在运河西边靠近京城一边修筑了大量工事,运河上只有一座石桥通南北,离通州有八里,叫八里桥…”
“等等,你刚才说什么桥?”罗剑一听顿时心里一动,朝侦察员问道。
“大都督,叫八里桥。”侦察员回答道。
听着侦察员的话,罗剑一下想了起来,原来七师的进军路线竟跟另一个时空里1860年英法联军进犯北京的路线基本一样,当时的满清博多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率清军在八里桥一带与英法联军血战,史称八里桥之战。
八里桥之战是罗剑在军校里学军史时学过,过了这么多年,印象不是很深,刚才在路上就觉得这条路线有些熟悉,没想到却是英法联军侵略中国时走过的路线。
当时英法联军从塘沽登陆,攻占天津后继续向北京城进犯,走的路线就与七师过了廊坊后的行军路线一模一样了。
八里桥之战是近代军队与封建军队的一次经典战役。英法联军当时已经经历过拿破仑战争锤炼,兵员是义务兵役制加职业军官团。这些英法联军不仅装备的是配备刺刀的前膛燧发枪和滑膛炮,部分还使用了刚刚发明不久最新的线膛火炮和线膛步枪,使用的是空心方阵和三排阵列的战列步兵线等最新战术。
而满清八旗军是以冷热兵器混用为主的步骑混合军队,绿营军装备的是少数进口和仿制的旧式滑膛枪、自制的本国鸟枪,抬枪,抬炮、劈山炮、和大刀、长矛等冷兵器。八里桥之战。三万多清军伤亡过半,而一万人的英法联军只有十二人阵亡。
指挥战斗的法军将领孟托班回国后,被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封为“八里桥伯爵”,还让他当了参议员。拿破仑提议再给他年金五万法郎作为奖赏。但遭到了多数议员的反对。议员们认为,发生在八里桥的不过是“一场引人发笑的战斗”,“在整个战役期间,我们只有十二个人被打死,不值得再给他那么高的奖赏!”
罗剑记得当时学到这个经典战史时。整个学员队几乎气闷之极,都在痛恨满清朝廷的腐败无能。
“首长,你想起来了?”王强察觉到罗剑神情有些异常,知道他想起什么了。
罗剑皱着眉头点点头,脸色不太好看,这让王强觉得有些纳闷,他一直以为罗剑说的另一个时空里北京城附近发生的战斗是解放战争中的事,却没想到是清朝末年,只是现在人多,王强也不好详细再问罗剑。
侦察员继续报告着北京城附近的情况。负责守卫通州的清兵新军统领倒是大家的老熟人孔有德,这让王强很兴奋,他早就想收拾这个大清的定南王了,只是孔有德自从在扬州城下知道国防军火器极为厉害之后,就一直十分小心,几次都让他逃掉了,现在已经到了满清的京城,看他再往哪儿逃。
听完侦察员的汇报,罗剑仔细一想,满清在通州的兵力部署竟然与另一个时空里僧格林伈的部署颇为相似。罗剑有些诧异历史惊人的巧合。
王强终于还是没能忍住心里的好奇,下午行军时,拍马赶到罗剑身边问道:“首长,你说的我们行军路线跟哪场战斗是一样的?”
“八里桥之战。”罗剑这才把八里桥之战给王强作了详细介绍。
“五六万人对一万人结果只打死了十二人?这也只有满清能干得出来。”王强没太在意。只是撇了撇嘴说道。
“今天我们打八里桥之战就是为了避免二百多年后再发生类似的耻辱,不过小王我可提醒你,现在满清新军的装备可比二百多年后僧格林伈的清军强得太多了,你可不要轻敌。”罗剑担心王强轻敌,出言提醒道。
“首长,我们也不是二百多年后的英法联军啊。再说不还有首长你把关吗?”王强笑着说道。
“你不要指望我,要充分利用你的参谋团队,一人计短,十人计长,要听得进别人的意见,我估计打下北京后我也不会再亲自参战了,你现在虽然比以前成熟了不少,但还缺乏独当一面和把握大局的能力,你小子得抓紧点。”罗剑对王强依赖自己有些不满,有些严肃地对他说道。
“首长,这次你看着就行了,看我怎么把孔有德给收拾了!”被罗剑这么一激,王强脸都有些涨红了。
“行,你就当我不在好了,这里先提醒你一句,要充分发扬火力,不要过于冲动,决策要谨慎。”罗剑说道。
1650年的三月二十八,七师一团已经逼近张家湾,距离通州已经不到十里,收复北京城之战即将打响。
罗剑这次彻底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对七师的作战部署不再干预,就连七师送来的文书也只签上一个“阅”字。
这样一来,尽管七师一万五千人战前准备忙得团团转,罗剑却跟左懋第一样,成了闲人一个,两人闲着无事,在帐篷外摆开了棋盘,两人下起棋来。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文人琴棋书画都会一些,左懋第围棋水平还真不错,两人下得很有些难解难分。
罗剑决心围歼左懋第的一条大龙,却没想到却被左懋第在一个罗剑根本都想到的方向逃了出去。
罗剑心里突然一动,落子的手停了下来,朝左懋第问道:“左先生,你觉得满清皇帝会不会往蒙古跑?”(未完待续。)
猛士回明 第三百三十章 多尔衮之死
罗剑率十万人马从文安出发向北京进军之时,北京城里已经乱作一团,从北京城到通州的官道上马车络绎不绝,这些都是从北京城逃出来的满清贵族。
索尼到文安县跟国防军和谈失败的消息在京城犹如一棵重磅炸弹落了下来,把满清满朝文武给震得惊慌失措。
其实与其说是和谈失败造成了极大的震惊,倒不如说是国防军给满清朝廷提出的条件。
索尼没敢在朝堂上说,他是到了慈宁宫跟皇太后、小皇帝和多尔衮汇报的。
多尔衮没想到国防军的条件如此苛刻,竟然连放满清朝廷回到关外都不行,多尔衮有些绝望,他知道,如果国防军决定不放过满清朝廷,即使跑到天边也跑不掉。
“索尼,你觉得以京城的人马能够坚守多长时间?”皇太后布尔布泰气愤了一会儿,还是冷静了下来,这才朝索尼问道。
“启禀太后,这个臣也说不准,不过那位大都督倒是让臣看到了他们的一支部队,有二千多人吧,清一色全是他们的新步枪,这个倒不让臣惊讶,臣惊讶的是这二千人走路竟然只有一个声音。”索尼说到这儿停了下来,他知道以皇太后的聪明,肯定明白他的意思。
听了索尼的话,多尔衮脸色变了几变,跟布尔布泰交换了几个眼神之后,布尔布泰让殿里的太监和宫女全都退了出去,几人把椅子挪得近了些开始窃窃私语起来,不一会殿里就传出顺治小皇帝的声音,“朕不走!要走你们走!”
顺治小皇帝的声音很快就停了下来,紧接着多尔衮快步朝外走去,刚出慈宁宫门口,多尔衮突然剧烈咳嗽起来,直咳得弯下了腰。
有亲兵上前来要扶住多尔衮,却被他一把给推开了。
多尔衮有些倔强地挺直了身子,朝远处的宫殿看去。眼神里既有不甘,也有些留恋,更多的却是决绝。
“去把英亲王和豫亲王都找来。”觉得稍微好了一些的多尔衮站直了身子,朝身边的侍卫吩咐道。
第二天一大早。本来准备撤回辽东的二万满人和蒙古骑兵在阿济格的率领下从东门出了北京城。
阿济格率精锐大军这一走,满朝文武就更加乱成一团,尽管早朝如同往常一样,但大臣们却没有在武英殿的宝座上看到顺治小皇帝,大家都把疑问的目光看向坐在宝座下的多尔衮。
多尔衮脸色有些蜡黄。看起来精神十分不好,见大家都看向自己,把到了嗓子眼的咳嗽给忍住了,深深吸了一口气,多尔衮站了起来。
“皇上龙体微恙,并无大碍,皇上有旨,众臣当戮力同心防守京城,不必前去探望。”
说完这些话,多尔衮气都有些喘不上来。却仍在咬牙坚持着。
多尔衮的话刚刚说完,下面站着的大臣又开始闹哄哄起来,满人大臣、蒙古大臣和汉人大臣分成了明显的三拨,围在一起议论纷纷。
多尔衮皱着眉头,想从椅子上站起来,扶了一下椅子却没有站起来,站在下面的多铎几步走到多尔衮旁边,担心地喊了一声“大兄”,把多尔衮从椅子上扶着站了起来。
范文程没有参与众臣的议论,眼睛看着虚弱之极的多尔衮。心里似乎想到了什么,把眼睛微闭了起来,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一般。
“众臣安静了,摄政王有话要说!”多铎看多尔衮已经站了起来。众臣仍是闹哄哄的,冲大殿喊了一声。
多铎喊了几声,武英殿上这才安静了下来,多尔衮摆了摆手,看着殿下的众臣,眼睛看着前方。很久都没说出话来。
“大兄!”多铎扶着多尔衮,轻轻唤了一声。
“无妨,十五弟不用担心。”多尔衮转头轻声对多铎说了句,这才转身殿下众臣。
范文程虽然眯着眼睛,对殿内的各种动静却一点都没放过,多铎和多尔衮之间的称呼让他有些奇怪,在这武英殿上多尔衮和多铎竟兄弟相称起来,以前可是没有过的事情。
“诸位臣工,虽然现在国防军已经逼近北京城,但其不过十万人马,我大清在京城有二十万精锐,更有七万新军,守住京城自是没有问题。”
多尔衮的声音不大,众大臣不再说话,倒也能听得清楚,不过大家从多尔衮有气无力的声音里都感觉到多尔衮的身子似乎出了不小的问题。
“京城防守早已安排妥当,众臣工不用担心,尔等只须各安其职,今日有事早奏,无事就都回去吧,本王还要去巡视京城守备。”多尔衮说完这句话,又坐到了椅子上,闭上眼睛大大喘了几口气。
有几个大臣本想出班奏事,看多尔衮这个样子,只好又缩了回去。
“都退下吧!”多铎朝殿下挥了挥手,大臣们开始散去,一场早朝匆匆结束了。
“大兄,让御医看看吧。”大臣们离去后,多铎担心地对仍坐在椅子上的多尔衮说道。
“十五弟,我的身子我自个儿知道,看了也没用。以大兄的意思,是想让十五弟带骑兵去的,你却非要留下陪着大兄。”多尔衮轻轻拍了拍多铎的手。
“大兄不用担心,国防军虽然厉害,即便京城不可守,小弟也可带大兄一起全身而退。”多铎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自信,多尔衮知道这种自信来自与国防军的多次交手。
“十五弟,这次罗剑尽起精锐,亲自带兵前来,不同往日,其夺取京城决心甚笃,如战事不谐,你可速去,不可恋战!”多尔衮的声音里透着一种无奈。
坐了一会,多尔衮觉得精神头好了许多,这才站了起来。
“十五弟,咱们去东门看看守城的准备情况。”多尔衮精神一来,心里开始担心起来,对多铎说道。
“大兄,你的身子要紧,你回王府歇着就是,东门的情况小弟去看就是。”多铎有些担心地说道。
“无妨,自己去看看心里也踏实些。”
多尔衮坚持着。多铎无奈,只得让侍卫备了马,两人骑着马奔东门而去。
摄政王和豫王亲来巡视,东门守将图赖有些紧张。小心地领着两人察看东门的防守情况。
多尔衮和多铎对东门的防守都非常满意,城墙上不仅用沙袋堆成了工事,一门门可以打开花弹的火炮也被固定在上面,多铎对多尔衮说,架设在城墙上的火炮是可以打到国防军火炮的。
从广渠门城楼上下来。多尔衮心情开始变得有些好起来,心情好了,刚才觉得有些沉重的身子也觉得好了不少,踏着一个侍卫的背上了马之后,多尔衮拒绝了侍卫继续为他牵马。
拍了拍马,多尔衮转身对跟上来的多铎说道:“国防军火器虽利,但要突破我京城防守恐怕也非一日之功,十五弟这些日子多辛苦一些,到全城各处防守情况多加巡视,切不可给国防军留空子。”
多铎赶紧答应了下来。
刚刚从广渠门转到东便门前。多尔衮的好心情很快就被眼前拥挤出城的人给破坏了。
摄政王出巡,本该清理街道,可是时至今日,似乎大家都把这茬给忘了,国防军还没抵达北京城下,广渠门和东便门现在还是开着的,只是通向这两门的街道上到处都是急着出城的人们。
摄政王的仪仗北京城的人们倒是都熟悉,几个侍卫拍马赶到前面,大声吆喝着“回避”,匆匆朝城外奔走的人们也不敢造次。连马车里的人们也纷纷走出车来跪到了路边。
虽然之前已经听说不少人正在逃离京城,但今天亲眼看到了,多尔衮心情又变得十分糟糕,跟在旁边的多铎想说些什么。又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使劲咳嗽了几声,多尔衮拍了拍马,继续朝前走去,他不知道该说什么,这些出逃的人们多是满人,看他们从东门出逃的样子。看来是想逃回辽东。
“你们以为逃回辽东就没事了吗?”多尔衮心里暗暗说道。
就在多尔衮和多铎行至崇文门外时,异变突起,从崇文门大街里冲出一辆马车,速度极快,侍卫们想要上前拦住却已是不及,马车竟冲着多尔衮和多铎的马匹冲了过去。
多铎反应极快,飞快地的一拉缰绳,马儿嘶鸣着朝旁边躲了过去。
多尔衮也看到了飞奔而来的马车,也是一拉缰绳,马儿朝旁边跑去,就在这时,多尔衮却觉得眼前一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身子,竟从马上摔了下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