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猛士回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真实的狼
眼看全国问题即将解决,军队的摊子却越铺越大,罗剑心中十分不愿,但现在除此之外也别无他法,只得点头答应了。
见罗剑答应了,史可法随即回屋起草了给左懋第的电报,拿给罗剑签字之后发到了北京。
王强这段时间在北京呆得是百无聊赖,部队的训练早就走上了正轨,有马千军他们盯着,倒也不用他操太多的心。
见王强闲得无事可干。左懋第干脆把王强拉到了北京临时工作委员会跟他一起上班,王强出的主意大部分时候都不太靠谱。但时常有些奇思妙想,倒给左懋第开阔了不少思路。
南京政府组成的调查团在吕大器的亲自带领下,前几天已经到了北京,开始对满清朝廷的一帮王爷大臣开始进行调查甄别,专门的法庭也在筹备之中。
接到南京的电报,左懋第知道王强即将率七师远征四川,心里颇有些不舍,但他也知道有洪承畴盘踞在四川,南京政府做任何事都会觉得掣肘,必须把这个毒瘤先给彻底解决掉。
王强却是非常高兴,他本来就是个闲不住的人,这下听说又要打仗了,当然正合他意。
王强从七师给左懋第抽调了八百人帮助北京组建守备师,七师开始收拾行装,准备千里机动。
从北京机动到重庆,崇祯年间秦良玉曾率石柱兵进京勤王走了两个多月,一路非战斗减员达上千人,七师当然没这么多时间耗在路上。
为了把七师一万八千人马机动到重庆,总后勤部部长何刚征调了四百多艘商船,再加上安庆水师已经改装的上百艘水师战船,浩浩荡荡从运河开到了通州。
一时间,整个运河上空浓烟滚滚,遮天蔽日,京畿的百姓哪里在运河上见过如此多的船只?无数的百姓涌到运河边看热闹。
“娘的!这叫什么事啊?”王强使劲吸了吸鼻子,低声骂了一句。
“小王,我老左活了这么多年,还真没看过如此壮观的场面啊!”前来送行左懋第由衷地赞叹道,运河里一次出现这么多的蒸汽船,让他对南京政府的实力又有了新的认识。
“这东西太落后了,染污太大,必须尽快淘汰太行。”王强却对滚滚浓烟极为不满。
“啥?小王你说要把这些船给淘汰了?那可不行,这东西又快又省力,要是没这些船,北京城的百姓们还在挨饿呢,你的部队还得用两条腿走到四川,看你还嫌不嫌烟大?”左懋第笑着说道。
王强也知道,不可能让现在的人就有很强的环保意识,况且现阶段发展根本也离不开蒸汽机作动力。
“小王,打败了洪承畴,你们还回来吗?”左懋第这些天跟王强的感情愈发好了,见王强就要登船,不舍地问道。
“左老,这你得问我们首长,我可做不了主,我啊只要有仗打就行。左老,你要多保重啊!”王强大大咧咧却毫不在乎。
尽管此时的蒸汽船最快时速已经达到了二十五公里每小时,但如此庞大的船队还是走了一个多星期才从北京到了南京,这还是在南京政府已经组织人员对运河不少有些淤塞的河段进行了清理之后,否则恐怕还要耗费更多的时间。
王强回到南京城里呆了三天,部队还要补充弹药和后勤物资,这些事有马千军守着就行,罗剑和史可法都批准了他回家呆上三天。
其实罗剑和史可法把王强叫回南京不光是为了让他回家看看,其实还是为接下来的战斗作些筹划。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续。)





猛士回明 第三百五十一章 挺进大西南
从湖北宜昌至四川宜宾的这段长江通常被人们称为川江,有名的“川江号子”就是在这段长江上航运中形成的。
自进入宋朝以来,川江航运逐渐兴盛,有史书记载,“自蜀通吴,商贾之往来,货泉之流行,沿溯而下者又不知几。”尤其是在南宋时,四川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贡赋、军粮、战马和其他军需物资的运输都基本依托航运,川江航运的发展也促使四川的交通枢纽从西部的成都开始向重庆转移。
重庆的战略地位如此重要,知道南京政府的航运业极为发达的洪承畴当然把整个四川的防守重心都放在了重庆一带。
而当初追着洪承畴西进的黄得功率领的三师和五师以及李成栋的二军如今就被阻挡在万州一线,重庆多山险峻的地形让没有重火力攻坚的黄得功和李成栋一筹莫展。
得到喘息之机的洪承畴迅速稳固了四川的统治,半年多来,洪承畴不仅在四川扩军达到十万人之多,而且在成都府很快将枪械厂恢复了起来。
当初洪承畴刚刚入川之时也曾遭到川人的激烈抵抗,也洪承畴集团也是造成了极大的麻烦,但洪承畴很快就调整了战略,找人人冒充明末蜀王朱至澍之子,立其为蜀王,并发檄文表示自己将忠于大明朝廷,洪承畴的这个做法很快就安定了四川的民心,抵抗变得小得多了。
四川准确的情报传到南京,让罗剑和史可法都觉得洪承畴远没有想像的那么好对付,更何况七师也是沿着二军进军的路线入川。这一路地形之险峻。曾在这些地方旅游过的罗剑可是知道得最为清楚。
到了南京王强才知道。不光他的七师要进军四川,远在陕西的一军一师也将从西安出发,沿着清兵当初入川的路线进入四川。
王强有些不以为然,他觉得以他七师的战斗力直接打到成都府没有任何问题。
“首长,没有必要让一师也去吧?这不是浪费吗?”王强坐在罗剑府上的沙发上,嘴里一边啃着苹果一边说道。
“你小子,当初侵华日军为什么不敢进攻重庆?你以为四川这么好打下来的?”罗剑见王强十分轻敌,开始有些担心起来。
“当初清兵不就轻易就进入四川了吗?我就不信我们还比不过清兵。”王强仍是不太在意。
“那你知道当初清兵是如何入川的吗?当时的四川又是什么情况?”
罗剑脸色变得严肃起来。王强见罗剑有些生气了,这才放下手里的苹果,正经危坐起来。
“当初清兵是靠着大西军的叛将刘进忠引领着才偷袭得手的,而当时的清兵战斗力非常强悍,张献忠的大西军根本不是对手,清兵这才得以入川。即便是清兵入了关,但四川的抵抗一直持续了十几年,这才有后来清兵在四川的大屠杀。你如果再这样轻敌,我只好亲自去了!”
“首长,这些情况我还真不知道。你说了我就知道了,我心里心数。首长你就不用亲自出马了吧?”
见罗剑已经发火,王强这才小心地说道。
“我说小王,你小子怎么老是长不大啊?你以为你们七师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能够天下无敌了吗?”刘为民在旁边也有些恨铁不成钢地说着。
“刘老兵、刘哥,我知道了,求你不要再说了。”王强腆着脸朝刘为民说道。
两人关系一直非常好,刘为民也一直把王强当成弟弟一样,从扬州时开始就一直对他关照有加。
“小王,你们这次进军重庆,必须做到稳、准、狠,争取一战而下,我们可没那么多时间耗在那里,满清朝廷虽然已经被打败了,但我们北面面临的环境还很糟糕,咱们必须尽快腾出手来。”罗剑见王强已经认识到了,也就不再多说,只把现在大的形势跟他说了,希望他自己能明白过来。
“小王,我给你准备了一些zha药包,希望到时候能够帮到你。”刘为民还是一如既往地关照着王强。
庞大的船队在南京补充休整了三天,第四天一早又从南京开始出发,同时刘肇基从西安发来电报,一师也已经从西安出发,开始向汉中进发。
船队向宜昌开进倒是极为顺利,尽管是逆流而上,但船队全部都是蒸汽船,只不过速度慢一些,但前进总是没有问题,经过十多天的航行,船队终于抵达了宜昌。
从宜昌往宜宾却远没有这么顺利,尽管王强不太清楚,但有经验的船长和水手们却最清楚川江航行的险恶,船队在宜昌停留了二天,大家对船只进行了详细的检修,又让蒸汽机厂派来的技术人员对船上的蒸汽机进行了维护保养,唯恐路上出了问题。
就算做了这么多的准备工作,航行依然不是很顺利,快进入最危险的航段时,水师军官要求七师下船,一来船只动力不够,七师还得上船拉纤,二来也可防止船只倾覆造成太大的伤亡
幸亏七师全部都登了岸,就算是如此小心,仍有二艘船触了礁,沉没在长江里,好在船工都被救了上来。
就这么走走停停,就川江这个航段竟走了半个多月,七师终于云阳县。
云阳县离万州已经不远,而且云阳到万州的路况不错,王强干脆命令七师全部登岸步行,下了船又步行了一天,七师终于赶到了万州。
黄得功和李成栋对七师的到来真是喜出望外,他们已经在万州憋得够呛,这种进退两难的日子真是让人太难受了。
七师到都到了,黄得功和李成栋反倒不着急了,干脆让七师在万州休整了一天。这一路七师确实走得够辛苦的了。
还好七师的后勤辎重和火炮仍是用船运送了过来。这让七师尽管行军走了一天。但还算不上特别疲累,王强精神尤其好,刚一到就拉着黄得功和李成栋前去勘察敌情。
不知道洪承畴在四川是如何宣传南京政府和国防军的,反正一路上王强觉得四川的百姓对国防军似乎并不太友好,虽然并没有主动攻击国防军的事情发生,但到前线的路上,王强几乎没有看到一个百姓。
为了防止清兵反扑,黄得功和李成栋在万州修筑了比较守备的防御工事。等王强到了防御工事,举起手里的望远镜一看,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我靠!娘的,怎么都是碉堡啊?”
王强说得没错,清兵在万州一线修筑了无数大大小小的碉堡,碉堡上的射击孔在望远镜里清晰可见。
“小王啊,就是这些乌龟壳可老我老黄给憋坏了,你们来了,总有办法对付这些家伙吧?”
黄得功指着前面的碉堡说道,旁边的李成栋更是连连点头。二军来得更早,他们在这些乌龟壳前吃的苦头更多。
王强没有说话。只是仔细观察着这些碉堡,那些小碉堡里可以屯十几个士兵,大碉堡则可以屯三十到五十人,有的还分了几层,每层都有射击孔,可以让清兵充分地发挥火力。
看着面前大大小小的碉堡,王强暗自忖道,一些小的碉堡火炮是可以摧毁,但一些大的碉堡75mm火炮可对付不了。
王强记得罗剑以前老是说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看来洪承畴在这些方面比国防军做得更好,如果不是刘为民在南京给王强准备一些炸药包,看来要攻破这些堡垒那就只得拿人命去拼了。
“洪承畴这老小子还真有一套啊!这些乌龟壳还真不好对付,咱们只能一步步来。”尽管王强心里已经有了一些把握,但他觉得不能把话说得太满了。
“没有其他路可以绕过去啊?”王强试着问道。
“唉,我们都试过了,就这些大山,翻一座都要好几天,咱们这儿一上山,他们那儿老早就看到了,早就做了防备,咱们损了不少人,还是被他们打回来了。”李成栋很沮丧地说道。
王强以前在部队时就有不少战友是重庆的,也曾听他们说过他们家乡的大山,今天一见,才知道他们所言不假,这里的大山确实太险峻,也难怪当初侵华日军根本打不进重庆。
七师一路虽然艰难,但总算顺利抵达了万州,一军一师却遇到了更大的麻烦。
都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师走的就是这极为艰难的蜀道。
刘肇基和庄子固为这次进军西藏做了大量的准备,他们甚至派人找来了当初跟随豪格进军四川的清兵俘虏,让他们当向导准备走清军走过的路。
罗剑知道一师进入四川的道路比七师更为艰难,为此还专门给刘肇基发去了二十字电报,“强渡嘉陵江,迂回后关门,奇袭营盘嘴,攻克剑门关”。
剑门关是三国时诸葛亮所建,关城建成千年来,从未有过兵家正面攻克过剑门关,可见其地势之险要,唯有另一个时空里红军长征时,**率红军从后关门攻克过剑门关,故罗剑希望一师能够借鉴红军的成功经验。
可惜等罗剑想起这个事情给刘肇基发去电报之时,一师已经出发十几天了,刘肇基知道这二十个字的重要性,赶紧派快马紧追一师,要把罗剑的这“二十字真经”送给他们。
在炮兵的火力支援下,一师攻克汉中倒没费多大劲,可能洪承畴知道汉中根本不可守,只在汉中派了不到二千人的兵力,而且还未配备新式火枪。
从汉中到朝天关就花费了一师不少时间,主要是火炮的行进拖累了部队的速度。
朝天关是入蜀第一关,洪承畴当然知道此关的重要性,在这里安排了五千装备了新式火枪的守军。
庄子固刚到朝天关,看到朝天关险峻的地势,当时就倒吸了一口凉气。(未完待续。)




猛士回明 第三百五十二章 破剑门
一师在朝天关外等了两天,庄子固看了朝天关的地形,知道如果没有炮火支援,想攻下朝天关不知要付出多大的代价,这让他不肯马上进攻。
就是骡马拉着火炮上山也让一师付出不小的代价,有一门火炮竟因骡马失蹄带着火炮一起滚下了山,这个炮班的士兵竟坐在路边嚎啕大哭起来。
庄子固也是恼火不已,现在的全师的三十六火炮每一门炮对一师来说都是非常珍贵,后面运输的过程变得加倍小心,仅是将三十多门火炮拉上山就费了一天多时间。
庄子固在朝天关外等待的两天里也没有闲着,带着参谋和卫队绕了几个大圈子,终于找到了一块地势相对平缓可以将火炮展开的地方。
尽管有足够的炮火支援,一师还是花了一天多时间,付出了二百多人伤亡的代价才攻下了朝天关。
二千多清兵还是从朝天关逃走了,庄子固并没有派部队追击,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直逼成都府。
后面的道路越发难走,从朝天关到广元县四五十里的路一师竟花了两天多时间,在朝天外损失一门火炮已经让庄子固心疼不已,再也不敢大意的庄子固亲自跟随炮兵部队,小心地指挥着。
攻占广元县城倒没费一师多大劲,看来清兵把主要兵力都集中在朝天关和剑门关,加上从朝天关逃回的二千多清兵,广元县城也才三千多清兵,在一师集中炮火一顿轰击之后。广元城的清兵很快就崩溃了。远没有守朝天关时的顽强。
一师在广元渡过了嘉陵江。开始向剑门关挺进。
本来觉得朝天关够险的了,等到了剑门关,庄子固才知道朝天关实在是算不了什么。
好在攻打朝天关有了一些经验,这次庄子固一样没有贸然进攻,而是带人仔细勘察着剑门关的地形。
也幸亏庄子固的小心谨慎,勘察的过程中,他竟然从山里老百姓那里无意中听到金牛道已经断了,早些年被驻川的明军用石头给堵上了。要打开这条通道,恐怕一师没这个能力。
原本准备打下剑门关后通过金牛道从绵州直接向成都府进军,现在看来此路不通。
把原来清兵的俘虏找来一问,原来清兵入川也不是走的金牛道,而是从剑门关下绕到嘉陵江河谷,从谷地到苍溪再到南部,然后直插西充,在那儿打死的张献忠。
现在一师不需要到西充,从南部就可以绕道三台至盐亭直逼成都府。
但剑门关总得打下来,否则这条道也不通。
就在庄子固准备强攻剑门关的时候。刘肇基派来的信使终于赶到了。
“强渡嘉陵江,迂回后关门。奇袭营盘嘴,攻克剑门关”,庄子固反复念叨着这几句话,又把师里作战参谋找来仔细商议,参谋们对这里的地形也不熟悉。
庄子固只得再去寻找当地百姓,终于打听清楚哪儿是后关门,哪儿是营盘嘴。
剑门关北面全是悬崖峭壁,如果从北面攻打剑门关,即使是清兵使用冷兵器,庄子固估计一师想要攻上剑门关也是不易,更何况清兵全是使用新式步枪。
而剑门关南面是比较平缓的山坡,山头呈阶梯形,剑门关就位于其最高峰。
“嘉陵江咱们已经渡过来了吧?倒不用强渡了。这剑门关正门咱们根本攻不下,只能迂回到后关门,咱们只要拿下了营盘嘴就好办了。”庄子固一手拿着纸条,一边在临时绘成的地图上比划着。
“师长,攻打营盘嘴的任务就交给我们团吧?”一团长樊东悦主动请缨。
“营盘嘴有一千多清兵,那儿地势也非常险要,你们可要小心了。”庄子固说道。
“师长,昨天看地形时我都已经想好了,咱们不能白天强攻,我准备白天机动到营盘嘴下面,晚上乘黑夜摸到关城下面,再用手榴弹炸开关门。”
樊东悦看来早有考虑,这让庄子固放心不少。
清兵已经全部缩进了营盘嘴和主峰的关内,这让一师不用清理剑门关外围,庄子固轻松了不少,也能集中精力对付营盘嘴和主关。
一团下午就机动到了营盘嘴下,茂密的树林让穿着绿色军服的一团隐匿了身形,庄子固在远处用望远镜看着,心里想到当初大都督非要把军服弄成绿色,现在看来绿色好,只是在冬天恐怕就不太好用。
尽管庄子固和一团都作了充分的准备,但攻打营盘嘴的战斗却并非想像中的顺利。
国防军兵临城下,营盘嘴关内的清兵早就风声鹤唳,天刚刚黑下来,关头上就点起了大量火把,把关城照得如同白昼。
樊东悦一看城头上的火把,顿时有些傻眼,观察了半天,似乎没有偷袭的机会,正要命令部队撤回去的时候,庄子固已经带着几个卫兵悄悄到了一团的阵地上。
“樊东悦,你手里的家伙是烧火棍吗?”庄子固压着嗓子吼道。
“师长,清兵早有防备,咱们突袭恐怕不行啊。”樊东悦还在坚持着。
“咱们在暗处,清兵在明处,咱们的步枪射击时火焰小,你小子到了这个时候还没明白?”庄子固狠狠敲了一下樊东悦的脑袋,有点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对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师长就师长,我要是想到了,我也能当师长了。”樊东悦揉了揉脑袋,腆着脸笑道。
“少给我嬉皮笑脸的,我把迫击炮营给你带过来了,还不赶快组织部队进攻?”庄子固气得差点又要敲樊东悦的脑袋,樊东悦赶紧躲了过去。
一团的神枪手打响了攻打营盘嘴的第一枪,随着一声枪响,营盘嘴城楼上一个举着火把正朝下面看着的清兵倒在了地上。
随着清脆的枪声密集响了起来,东面关楼上的火把倒了一大片,光线顿时暗了下来。
“爆破手,快上!”樊东悦大声吼道,现在枪声已经响成一片,再也不用压低声音说话了。
两个爆破手背着已经捆好的手榴弹开始朝东门关楼下跑去,尽管光线极暗,但两名爆破手还是能够听到清兵射击的子弹在身边钻进土里的声音。
可能是清兵的训练不够,也可能是因为光线太暗,造成清兵装弹速度大减,反正清兵的火力并不猛烈,两名爆破手顺利地跑到了关楼下面。
很快东面关楼下面响起一声巨响,樊东悦大喜,正要命令一团冲上去时,却被身后的庄子固给拉住了,“别急,先看看。”
庄子固的小心是有道理的,白天观察时就觉得关楼十分坚固,现在虽然对其顺利进行了爆破,但是不是真的已经炸掉了,晚上看得并不太清楚。
借着引燃的木头发出的火光,庄子固在望远镜里仔细看着,尽管看得并不太清楚,但庄子固已经能够确定,关楼受损并不严重。
“再次组织爆破,多带些手榴弹,不行把迫击炮弹也带上几发。”庄子固直接命令道。
然而东面关楼的爆炸却把关城上的清兵都吸引了过来,火力比开始攻击时增加了许多,两名爆破手跑出去没多久就被击中倒在了地上生死不知。
“迫击炮营,给我打!”庄子固反应极快,见清兵大量集中到了东面,命令迫击炮营立即开火射击。
这里并没有开阔的地方可以让全营的迫击炮完全展开,各个迫击炮都是自己寻找了一个炮位,开始朝东面关楼上开始射击。
晚上的瞄准准头极差,头几发炮弹都不知道打到哪儿去了,打了几发以后,炮弹才开始朝东门关楼上飞去。
清兵可能也知道点着火把只能当国防军的靶子,关楼上已经只有几支火把插在城墙上,清兵士兵的手里再也没有拿着火把的了。
但是清兵火枪的射击喷出的大量火光依然暴露了他们的身形,庄子固观察到步枪的射击效果比迫击炮还要好的时候,果断命令迫击炮停止了炮击。
又有两名爆破手终于靠近了关楼,这次不仅增加了手榴弹的数量,更在上面放了两枚迫击炮炮弹,惊天动地的响声响过之后,樊东悦还在发呆,庄子固却已经冲了出去。
东门关楼已经完全被炸塌了下来,上面的清兵摔死摔伤的不计其数,庄子固亲自率领一团顺利攻进了营盘嘴,驻守在营盘嘴的一千多清兵除了八百多人当了俘虏,其他全部都被消灭了。
尽管一团在营盘嘴下伤亡达到了近百人,但庄子固对战斗过程还是比较满意,看来夜战对使用火枪的清兵来说,影响还是非常大。
但攻打剑门关主关楼却再也不能采取偷袭的手段,昨天晚上的偷袭其实变成了强攻,强攻顺利得手,让庄子固有了充足的信心。
昨天晚上的战斗中,庄子固还发现了一个极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清兵步枪的射程没有一师步枪的射程远。
1...157158159160161...1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