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猛士回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真实的狼
就在罗剑回府的路上,参谋部的参谋前来报告,说四师和五师已经机动到了滁州。
〗5,
滁州离南京和扬州距离都不远,当初多铎退兵时,知道滁州守不住,干脆直接放弃了,如今滁州有扬州的三千多守军,都是原先的庐州军。
四师和五师向滁州机动,是要向定远和凤阳方向采取攻势行动,这种以攻代守的行动计划是参谋部根据大家的意见作出的计划。
按史可法的意见,现在扬州军力量还不够,尤其是在知道了罗剑他们携带的新式武器所剩无几的情况下,最好采取守势,只要能打退多铎的进攻,就能赢得发展的时间。
但黄得功和刘肇基等高级将领都不这么认为,刘肇基的话说得最让罗剑认同。
刘肇基说扬州在发展,满清也在发展,一旦让满清稳定了占领区,其所辖地域是扬州没法比的,其人力物力扬州更是没法比,而扬州的发展还得受朝廷的多方制约,此消彼长,扬州以后会更困难。
李成栋说得更干脆,他说要打也要到敌占区去打,打烂了也是人家的地盘,在自家地盘上防守,即使打退了清兵的进攻,扬州也会损失惨重。
黄得功认为寿州一带的刘良佐部战斗力并不强,扬州军把目标对准他们,必然逼着多铎前来救援,咱们扬州军就在凤阳、寿州一线与清兵决战。
经过冷静思考的罗剑同意了将领们的意见,认为与其被动防守,不如主动进攻。
作战室挂在墙上的大作战地图极为清晰地显示了目前双方的基本态势,目前多铎大军经淘汰后,大约十六七万人马,分布在徐州、宿州和泗县一带。
寿州、凤阳一带是刘良佐部,大约三万多人马,加上三千蒙古骑兵和五百满人骑兵。
而六安州至合肥县一带只是原来的明军投降了满清,人数并不多,只有三四千人。
淮安方向是清兵准塔部,人马估计约有十二三万人,其中蒙古兵和满兵只有七八千人,其他都是投降的明军,目前驻扎在宿迁至泗阳县一带。
扬州军这次主动出击的目标就是黄得功说的刘良佐部,就在李成栋率领二师向凤阳机动时,四师已经包围了定远县城。
定远县城并不大,罗剑觉得连后世的一个小镇都比不上,只有矮小的城墙,防守的清兵也只有原先的刘部一千多人马。
定远县城并没有发生战斗,刘部一千多人马直接选择了投降。
扬州军攻占定远县城的消息惊动了刘良佐,他有一种直觉,那就是扬州军这次是冲他来的。
刘良佐的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到徐州向多铎告急,接下来直接跑到自己原先的府邸找到了寿州城驻守的清兵首领拜尹图。
四师和五师拿下了定远县城并没有停留,直接向西继续向寿州方向机动。
二师在凤阳城外虚晃了一枪,把凤阳城的守军惊得连连向刘良佐报急之后,也转向直接朝寿州方向开去。
驻守安庆的六师是目前扬州几个师中人马最多的一个师了,良好的军纪和待遇吸引了大量青壮,翁之琪在半个多月时间里竟招收了六千多人。
在罗剑把黄蜚的水师调至安庆时,翁之琪在安庆再也呆不住了,他认为他的一万五千人马呆在安庆简直就是浪费,着急的他派了快马前往扬州请示,要求向桐城、舒城方向攻击前进。
留下了三千人马配合黄蜚对安庆进行防守,翁之琪的六师也开始了动作。
扬州军的大规模调动不仅震惊了清兵,更在南京城里引起的震动也不亚于一场超级地震。
马士英马阁部的府上已经聚集了四十多位大臣,都是来询问马阁部,兵部为何在这个时候下达调兵的命令?
扬州本是南京的屏障,如今扬州军五六万人马大部都调走了,南京城等于对清兵敞开了怀抱,大臣们一个个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可怜的马阁部也是属于不知情的一员,扬州军的调动根本没有经过兵部批准,按罗剑的话来说,告诉了朝廷,差不多就等于告诉了清兵,因此扬州军的调动属于绝对的绝密行动。
大臣们要求兵部下令,要求扬州军赶紧撤回扬州防守,但马阁部觉得这不大可能,人家部队已经跑出了几百里了,谁去把他们给追回来?
大臣们开始退而求其次,要求朝廷马上调集兵马拱卫南京,但马阁部掰着指头算来算去,这南京附近的军队已经不少了,除开扬州军还有七八万人马,再调来恐怕也差不多,起不到什么作用。
另外的一帮朝臣们在右都御史李沾的带领下,直接向皇上上了弹劾扬州大都督罗剑和督师史可法的折子,据宫里太监透露出来的消息称,这次上疏的大臣一共有三十多人。
弹劾的奏折说得非常尖锐,李沾和一众大臣在奏折里称,罗剑和史可法这次未经朝廷许可,私自调动人马,乃是无君无父之行为,朝廷必须对这种行为进行严惩,方能以禁效尤。
慈禧殿里的胖皇帝朱由菘也是惊骇莫名,当初卫国公不是答应了好好地守好扬州,让他在南京安心地过好日子,这怎么就带兵出走了?
于是钦差又到了扬州,这次是十万火急,当然没有坐着轿子慢慢走,都是快马加鞭,一天半就赶到了扬州。
扬州知府任民育热情接待了钦差大臣魏国公徐弘基,待魏国公要见大都督和督师时,任民育十分遗憾地告诉他,他也已经好几天没见过他们了。
史可法跑得并不远,就在扬州城外的农田里,稻谷已经成熟,必须在大战来临之前抢回来,大量的官员和官差都被他带到了乡下,脱下官袍换上便衣,自带干粮帮农民干活,督师都亲自下了田,没有人敢应付了事。
魏国公徐弘基亲自骑马带着随从找到了乡下时,不远处在农田里干活的一大群人被他直接忽略了,于是,魏国公找了一天也没找到督师,遗憾地回南京去了。
此时罗剑已经到了离寿州还有四十多里的扬公镇,罗剑是亲自带着炮兵来的。
按照罗剑原来的想法,扬州军的炮兵作为秘密武器是要等多铎大军出动时,给他们狠狠地一击,但李成栋说寿州城里有三千蒙古兵和五百白甲兵,这些骑兵部队对扬州军威胁太大,必须用炮兵来解决他们。
二师、四师和五师已经从三面朝寿州压了过去。
寿州城里刘良佐已经坐卧不安,他已经有了弃城而逃的打算,但拜尹图没有发话,他不敢私自逃跑。
拜尹图最害怕的是扬州军的怪车,这几天斥侯出动,拜尹图就是要让他们重点查看怪车在不在,几天斥侯连续报告说没有看见扬州军里有怪车,这让拜尹图心里踏实不少。
至于弃城逃跑,拜尹图想都没想过,在他看来,这寿州城如此坚固,即便守不住,但扬州军要在十天半个月之内打下来,那根本就没有可能。
无奈的刘良佐只得做着守城的准备,依刘良佐的意思,这城门必须要全部封死才行。
但拜尹图坚决不同意,他带领的全部都是骑兵,如果城门封死了,那也把他给封死了,他还想找机会出城寻找战机,让大清勇士困守坚城,他认为是对大清勇士的侮辱。
三个师都在离寿州城五六里的地方停下来扎了营,天色已晚,要攻城也是明天的事。
第二天天刚放亮,刘良佐就陪同拜尹图登上了通淝门上的城楼,看着前面扬州军成片的军营,刘良佐只觉得心里直打鼓,这扬州军来的怕不下三四万人马,看来他们对寿州是势在必得了。
城下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引起了刘良佐和拜尹图的注意,只见通淝门外南关村后山上一百多骑簇拥着二三个将领登上了一个高坡,领头的那个穿着与众不同的花花绿绿衣服,正在对寿州城指指点点。
说是高坡,其实也只有十几米高,比寿州城楼还是要低不少。
呆呆地看着对面山坡上扬州军的将领,刘良佐知道那就是扬州大都督罗剑,莫名其妙地产生了一种恐惧感,甚至对当初投降满清有了一丝后悔。
刘良佐想回头找拜尹图说两句话壮壮胆,一转身却发现拜尹图不见了。
ps:新书敬请大家支持,求推荐,求收藏,谢谢了





猛士回明 第一百一十二章 骑兵是这样被消灭的
几乎没有人发现寿州城西边的定湖门已经悄悄打开了,早已披挂整齐的蒙古骑兵和白甲兵牵着马小心地出了定湖门,似乎生怕吵醒了还在睡觉的人们。
黄得功和四师师长刘定均都极力反对罗剑亲自以身诱敌,满清骑兵的剽悍他们是深有体会的,但罗剑根本不为所动。
二师师长李成栋却不太担心,他太清楚大都督卫队的杀伤力了,这次罗剑亲自到寿州,刘肇基不放心,把一半的步枪交给赵全带过来了,况且大都督卫队每人身上还有三四棵手雷,清兵要想伤到大都督,那是不可能的。
拜尹图牵着马匹小心地沿着城墙往南边移过来,生怕前方的扬州军骑兵察觉到了。
他不知道的是定湖门前面一里外的草丛里有人正看着他的一举一动,手里拿着对讲机不停地报告着他们离罗剑的距离。
三千多人出城门费了几分钟时间,等拜尹图转过城墙拐角看到扬州军的骑兵依然还在时,他觉得他今天肯定能立大功了,因为在这个距离上,还没有哪支骑兵能够逃脱大清白甲兵的追击。。
寿州南边全是一马平川,扬州军》9,根本不可能在这种地形上设下伏兵,这也是拜尹图根本不跟刘良佐打招呼直接领着骑兵出击的原因。
“鞑子骑兵来了,快跑!”赵全的声音很大,连正在上马的拜尹图都听见了。
罗剑有点冒赵全的火,这还有一里多路呢,喊得太早了,清兵要是不追了怎么办?
“快!快!不要让他们跑了!”拜尹图见已经暴露,自己飞身上了马,朝后面吼道。
刘良佐在城楼上目瞪口呆地看着城下发生的一切,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很清楚清兵骑兵的威力,这个距离上扬州军这一百多骑已经没有逃脱的可能。
罗剑拔转马头,慢吞吞地朝南面跑去,赵全急得够呛,吼了一声“大都督坐好了!”顺手一鞭子抽在罗剑骑的大青马屁股上,大青马疼得一声长嘶,放开蹄子飞奔起来。
两边的马几乎同时加速,罗剑卫队的马匹也是刘肇基亲自把关挑选,自是没有一匹差的,身后追赶的蒙古骑兵和白甲兵更是剽悍,尤其是白甲兵速度更快,十几秒钟就超越了蒙古骑兵。
罗剑的大青马已经全速奔驰,马尾几乎成了一条直线,罗剑没有回头望,他目前的骑术还做不到这一点。
赵全左手拉着缰绳,右手提着九五步枪,不时地回头看看后面的追兵,看着前面的棵小柳树,赵全边跑边跟罗剑说道,“大都督,马上就到了。”
几千匹战马的奔驰彻底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刘良佐在城头已经不大看得清楚扬州军奔驰的骑兵,漫天的尘土已经挡住了他的视线,刘良佐心里突然涌起不详的感觉。
距离越来越近,拜尹图兴奋异常,拼命的拍打着马匹,只有五十步了,追上了这五十步,他拜尹图就成了大清的英雄。
飞驰的拜尹图没有注意他刚刚跨过的这块地面与前面的有什么不同,只是这五十步的距离他是永远都追不上了。
等清兵的骑兵们跟拜尹图一样飞快地奔过这块地面,没人注意到身后的这块地面上的草皮被推开了,变成了几条壕沟,这几条壕沟很长,方圆大概有一二公里,壕沟里延伸出了上百条的引线,这些引线在清军骑兵全部通过之后纷纷被点燃了。
在第一个骑兵被壕沟被弄得人仰马翻之后,拜尹图才觉得情况有点不对,等他减缓马速,准备仔细观察一下的时候,震天的爆炸声已经响了起来。
二千斤的黑huo药制成的几百个炸yao包夹杂着碎石块和瓦片,给清兵骑兵以致命的打击,虽然不断还有骑兵从烟雾中逃了出来,前面并不太深,但接二连三的壕沟直接让他们人仰马翻。
逃出来的骑兵又遇到了如雨般的箭矢和火铳的打击,这些弓箭手和火铳手就在壕沟前面几十米远的地方,身上披着的稻草让飞奔的清兵骑兵并没有发现他们。
拜尹图没有逃掉,在第一轮的爆炸声中,他就被一块飞石直接击中了脑门翻了下马,被后面赶上的马匹一脚踩了个正中。
烟雾很久才散去,这方圆一二公里的地面终于露出了它的本来面目,此时惨烈的场面连久经战阵的罗剑都感到一阵恶心。
黄得功带着人进入场中,一边对没有死透的清兵补着刀,嘴里还一边念叨着,“好马,都是好马呀,真可惜!”
自从爆炸声响起,刘良佐的心就沉到了谷底,爆炸扬起的黑烟和尘土已经彻底遮住了清军骑兵,刘良佐死死地盯着烟雾的边缘,期盼着有人能逃出来。
“一骑都没逃出来?”刘良佐嘴里嘟囔着。
城墙上没有人回答他,士兵们已经吓傻了。
二师和四师已经逼近了寿州城,五师朝北面机动过去了,准备迎击清军的援兵。
刘良佐在城头涌起了无数的念头,看着脚下高大的城墙,一时觉得如果守住了寿州,必能在大清那儿立上一大功;一时又觉得这扬州军打仗根本不讲规矩,天知道他们又会用什么手段来对付自己。
想到可以作为依仗的清兵精锐骑兵竟被扬州军不到一顿饭的功夫就全灭了,刘良佐就觉得身上汗水直冒,就在他左思右想,无比纠结的时候,城下传来了喊话声,只是这声音太大,一般人根本发不出这么大的声音。
“刘良佐,你现在已经别无出路,只有投降,如果现在开城投降,我们既往不咎,如若不然,别人可饶,独不饶刘良佐!”
“汉族兄弟们,如今清兵蒙古骑兵和白甲兵已经全灭,你们不要再替鞑子卖命了!”
听着城下扩音喇叭传来的声音,刘良佐只觉得眼前直冒金星。
身边的一个部将却已经按捺不住了,接过一位士卒手里的火折子,点燃了城墙上火炮的引绳,一声巨响过后,一棵实心弹丸飞下城去,离声音响起的地方却差了至少有一百米。
罗剑此时正在离城墙二里多地的炮兵阵地上,见城头已经响起了火炮,转身对阎应元说道:“你们也打上几发试试炮吧!”
按李成栋当初的主意,是要把清兵骑兵引诱出城,用炮兵给其重大杀伤,众将领们也都一致赞成。
李成栋的话让罗剑想起以前在部队时的一次演习,那次演习的地形跟现在的差不多,但上级要求把部队全部隐蔽起来,部队没有办法,只有往地下开挖,无数个藏兵洞把整个演习部队全部都隐藏了起来,小心挖出的草皮重新覆盖在藏兵洞上,上级来检查时走到十米之内竟然都没发现。
因为要攻打坚城,罗剑要求部队携带了五千斤的黑huo药,准备用来爆破用,那种伤亡惨重的蚁附攻城罗剑是想都都没有想过。
受李成栋的提醒,罗剑让五师用了一个晚上设计了这么一个大陷阱,并连夜制作了几百个炸yao包,并且亲身诱敌,他自己也没想到这样就一举歼灭了清兵三千多骑兵,还包括五百白甲兵。
这寿州城没了清兵的精锐骑兵,如今就象熟透的桃子,扬州军是可以随时摘取了,但罗剑不想直接攻城,如能逼降刘良佐,对以后清兵中的汉军会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见城上开始开炮,罗剑知道刘良佐还没有定下决心,这才命令炮兵打上几炮敦促刘良佐投降。
阎应元早已盯住了刚才城头开炮的位置,亲自调整着一门炮仔细瞄准着,这是扬州军炮兵的第一炮,阎应元希望打出个好彩头来。
掏出扬州火柴厂生产的火柴,阎应元抽出一根在炮身上一划,火柴杆冒出了明亮的火焰,阎应元亲自点燃了火绳。
阎应元站火炮旁边,并没有按照操作规范进行隐蔽,而是举着望远镜盯着城头。
城头上刚才点燃火绳的刘良佐部将领见一炮打得太偏,正在指挥士卒调整炮口,还准备朝城下喊话声音的方向射击。
随着一声呼啸,一个黑点朝城头飞了过来,不偏不倚地砸在这名将领的前面,随着一声巨响,这名将领倒在地上,随后又是一阵剧烈的爆炸,却是引爆了城头火炮不远处堆放的huo药,城头的清兵倒下了一片。
罗剑也在举着望远镜看着,他实在没想到阎应元的运气会这么好,就是在另一个时空那种火炮要想有这么精确的命中都不大可能,罗剑只能归结于运气。
扬州军步军和炮兵阵地上都发出震天的欢呼,阎应元却冷静异常,朝着不远的罗剑问道:“大都督,还打不打?”
这一炮把刘良佐仅有的一点信心彻底给打没了,他没想到扬州军的大炮能打出这种能爆炸的炮弹来,要是扬州军的大炮朝城墙上这么一打,城墙上连守城的人都没有了,城墙高大还有什么用?
还没等扬州军的大炮再次响起,刘良佐已经在城头上举起了白旗,一直用望远镜观察着城头的罗剑终于松了一口气。
自家炮兵到底有多大的威力罗剑其实心里最清楚,如果这三十几门大炮一次齐射,罗剑估计能有一两发能落到城头上,那是运气极好了,如果朝着城里打,伤的是无辜的百姓,却并非罗剑所愿。
随着通淝门的打开,刘良佐的部队源源不断地开出城来,在扬州军的监视下,把手里的兵器全都扔到了一边,当了扬州军的俘虏。
黄得功到现在还有点迷糊,一个劲地冲着罗剑说道:“大都督,这怎么可能?鞑子三千多骑兵就这么完了?这怎么可能?”
难怪黄得功想不通,大明同清兵打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哪一仗有歼灭清兵骑兵几百人以上的战果,如果大都督用了他们的先进武器,黄得功还觉得情有可原,但这次根本都没有,所以他才迷糊。
“有什么不可能?清兵对骑兵的盲目自信和我们正确的战术才是清兵骑兵覆灭的根本原因。”罗剑笑着说道。
四师一个团开进了寿州,罗剑并没有进城,侦察兵刚刚来报,清兵的援兵已经离怀远县不远了。
ps:新书敬请大家支持,求推荐,求收藏,谢谢了!




猛士回明 第一百一十三章 烽烟四起
白天的天气虽然依旧炎热,但已经不是让人无法忍受,早晚也凉快多了。
扬州军的先下手为强并没有超出多铎的算计,只是扬州军远程奔袭刘良佐部,这个他没想到。
他的算计中,扬州军最多向泗洪县、泗县一带进攻,无非就是玩以攻为守的把戏。
孔有德建议干脆不管刘良佐部,寿州的城墙坚固,又有拜尹图率领的三千蒙古兵和五百白甲兵,扬州军没有十天半个月那是休想攻下来的。
孔有德的意见是大军直取扬州,既可起到围魏救赵的作用,同时也没有变更原来的作战计划。
多铎同将领们商议很久,认为扬州军那些震天雷和令人恐惧的怪车上的连发火枪弹药已经不多了,原因很简单,在扬州军攻打安庆时,如果弹药充足,扬州军是不会拿人命去跟左梦庚拼的。
多铎没想过一次性就把扬州拿下,他也知道扬州军如果一心防守,经过几个月准备的扬州城不是他的十几万人马就能攻得下的。
压缩扬州军的生存空间,消灭扬州军的有生力量,是这次多铎进攻的主要目的。
如今扬州军攻打寿州,已经离开了坚城,多铎认为这是在野战中消灭扬州军的最佳时机。
当然寿州也还是必须要救的,从山西调来的固山额真觉罗巴哈纳已经率领五万清兵朝寿州去了。
为了防止觉罗巴哈纳轻敌,多铎特意安排了曾经在扬州军手上吃了大亏的耿继茂跟他一起,多铎对觉罗巴哈纳的五万大军能拖住扬州军主力寄予了厚望。
就在觉罗巴哈纳带着清兵抵达怀远,全军渡过淮河时,罗剑已经带着二师和刘良佐到了凤阳。
主将带人逃到凤阳,凤阳守将亲自打开城门迎接,结果扬州军直接占领了凤阳,很老套的故事,但效果不是一般地好,临淮的守军得知寿州和凤阳已失,很干脆地跑到凤阳找到扬州军,主动投降了。
至此,刘良佐部所有的人马只剩下凤台县的二千多人,但罗剑已经没有时间收拾这二千多人了。
清兵推进速度很快,觉罗巴哈纳根本不听耿继茂稳扎稳打的建议,命令全军全速推进。
但是清兵在推进到秦集镇时停了下来,因为寿州失守的消息已经传了过来,不久凤阳也传出消息,扬州军已经进了凤阳。
这两个消息让觉罗巴哈纳一下警觉起来,收起了轻敌冒进的念头,在秦集镇一带扎下营寨,摆开了防守的架势。
多铎此时也已尽起十四万大军,朝着扬州扑来,前锋已经离盱眙城只有十几里了。
与此同时,宿迁的准塔部也向淮安发动了猛攻。
一时间江淮大地刀兵林立,烽烟四起。
盱眙至天长的路上全是躲避兵祸的人们,拖家带口,肩扛手挑,逶迤拖了有几十里路长。
扬州城城门已经全部打开,蜂拥而至的全是运粮进城的农民,史可法已经在城中调出了专门的粮仓为农民存放粮食,待战后凭借官府开的收条来取。
扬州城外聚集着七八千自愿前来守城的民壮,史可法正在安排人对他们进行简单的训练。
六师早已放弃了向合肥县的进攻,从舒城就转向日夜兼程开向扬州,如今已经离扬州只有二十几里了。
刘为民和陈子龙已经差不多一个星期没上床睡过觉了,这么多天两人基本都是在车间度过,困了就找个地方趴一下,醒了起来又继续干活。
加班加点弄出了二百多支尼米枪全都交给了王强,王强带着这二百多支尼米枪直接去了天长,把守备师交给了乙邦才。
1...5152535455...1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