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资本贵族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疯二神
舵手马听他这话,犹豫了一下,说:“林先生,你可能有所不知,在中国公路和港口两种运输方式,政策是不一样的。”
港口属于妥妥的国营企业,和公路运输不一样,他很难插手。
林克刚才的话确实是在暗示希望能将陆地交通和海运对接起来。他听舵手马这话,就笑着说:“没有人会拒绝进步。只要我们能做出好的示范,我相信会有人愿意接受新事物的。大港口你没办法插手,但小港口能更快显现成效。”
舵手马抿着嘴考虑了一下,说:“我可以试一下,但不一定能成功。”
“或许我们可以再谈谈红酒的事!”林克当然希望能尽快确定这个红酒进口配额的事。
“我需要和政府有关部门协商。不过我想那不是问题。反正都是美国红酒,一些加州红酒的合同今年将会到期。我想大概可以划出十亿美元的配额。”
十亿配额,如果只是低档酒,那有一千万瓶以上。那也不错了。虽然还没能落实。林克对他这个承诺相当满意。
他笑着举杯说:“希望我们能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好像是看准了时机,知道他们已经谈得差不多了。一个剪着寸头的中国男人拿着酒杯走了过来:“你好,林先生。老马,你倒是会躲清闲。”
林克站起来,笑着伸出手说:“雷先生你好!”
雷俊笑着和他握手,说:“林先生,看到你,我想起我年轻的时候。那个时候我自己觉得自己很成功,但现在看来,真的不算什么。”
林克笑着说:“雷先生说笑了。请坐。”雷俊掌控着一个中国一个手机著名品牌。他相信对方来不会只是寒暄两句。
美利坚资本贵族 第六二三章 贝尼汉斯集团在亚洲
不仅雷俊不是来找林克寒暄的。还有其他电子it行业的老大找到他也不是为了寒暄。
这些人都是人精,林克在台上推介无人驾驶时,提到控制系统源自斯特鲁斯手机的操作系统,所有人都意识到林克有将斯特鲁斯手机系统对外授权的可能性。所以纷纷找了上门询问他有没有这个意向。
在这件事上他也没有什么太多要说。只是跟这人说这个系统未来确实有对外授权的计划。但具体什么时候授权。将会有斯特鲁斯公司的管理层决策。
他是将这个事情推到玛莎和卡里克身上了。
基于对中国市场的担忧,林克同意为中国几个主要的手机生产商的跟玛莎他们提一下,让玛莎找时间和他们进行沟通。
四天后,夏季达沃斯结束。
林克中间也有时间陪着妻儿在周边的景点游玩,就是时间比较紧张。安排好的日程结束后,他们就乘坐飞机南下香江。
他来香江,一个是来游玩。林克觉得有必要让自己的孩子认识不同的世界。另外一个是为了和迪尔谈谈,了解一下亚洲贝尼汉斯公司的情况。
这是贝尼汉斯集团的工作,林克不能撇开杰西卡这个总裁。但几个孩子留在酒店又怕他们会觉得孤单。所以林克召了迪尔到他们住的酒店房间。
看到迪尔满面春风的样子,林克笑着说:“看来你已经适应了香江的生活。”
“是的。这座城市虽然比纽约更加拥挤,但我觉得还可以。”
林克招呼他坐下,又让汉娜和两个孩子在房间里玩,让保镖看着。他和杰西卡在会客厅和迪尔聊起亚洲贝尼汉斯过去大半年的工作情况。
迪尔当初被林克派到香江接替玛莎担任亚洲公司总裁。他需要玛莎主持斯特鲁斯电子科技是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看中了迪尔的分析能力,不管是对人还是对事务,同时迪尔也有很强的执行力。
亚洲比非洲的情况更复杂。这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大陆,要进入这个是市场,必须有一个能力出众的领头人。而在他能信任的人之中,迪尔最适合的。
迪尔也知道林克要见自己不是为了叙旧。他从公文包拿出一些资料,说:“这是亚洲公司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的总结。”
林克看有好几个文件,他接过之后,只拿了其中一份,又将其余的交给杰西卡。不过他拿着材料也没有翻开看,说:“迪尔,你很清楚我们在亚洲开设公司的目标。我相信你也在为这个目标努力。你觉得在亚洲开展工作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迪尔想都没想,就回答说:“人口和地形。”他顿了一下,解释说。“贝尼汉斯集团的产品更适合大面积的农场耕种。而亚洲的农田,大多是小地块。习惯雨精耕细作。贝尼汉斯的种子,在那样的耕种方式下,产量提高的幅度太低。中国尤其如此。”
他说着指这其中一份资料说:“这份报告中,有我们和中国大陆北方一个农场进行种植冬小麦的产量。最终只能比他们现有的冬小麦品种提高了8%左右的产量,这不足以让他们对贝尼斯一号小麦产生浓厚的兴趣。据说中国现在正在研究的小麦种子也有可能达到那个产量。”
杰西卡问:“不是说中国的土地流转政策,让农田得以集约化耕种了吗?”
“确实是那样,但单个农场的面积通常不会超过一百英亩。而且那还是在北方的平原地带。但你知道,中国的平原面积比例很少,只有12%左右。而美国是50%左右。”
迪尔停顿了一下,又继续说:“另外,中国虽然已经基本完成了城市化进程,但依然有20%以上的农村人口。那相当于三亿人口的农民。美国只有一千万多一些,而耕地面积比中国多得多。”
他这个数据对比,也说明了中国的农田为什么是小地块了。
杰西卡皱眉说:“那么说,在中国推广贝尼斯一号小麦,可能会遇到困难?”
“我们也在与中国的农场合作种植春小麦。那需要到九月到十月才能知道结果。”
一些春小麦的产量通常会被从小麦产量低,特别是硬麦。而贝尼斯一号小麦其实没办法明确划归为春小麦或者冬小麦。两个季节种植,产量都差不多。不过春小麦的蛋白质含量会稍稍低于冬小麦。但如果产量提高很多。也许贝尼斯一号可以作为春小麦在中国进行推广。
林克又问:“那玉米和大豆呢?也有同样的合作实验?”
“是的,不过暂时还没有结果。而且我发现,中国对种子的保护非常严格。特别是大豆。中国主要的大豆产区,是他们的东北地区的平原区域。但是那里似乎很抗拒试用外国的种子。”
杰西卡点头说:“我也听说过,据说是当初禁止种植转基因大豆。好像是某一个省。”
林克想了一下。中国这个市场非常重要,可以说,不管是在什么领域,中国市场在是世界上都是不可获取的一个板块。经济和人口决定一切。
不过亚洲不仅仅是中国一个大市场。南亚总面积只有不到中国的一半,但是耕地面积却比中国还要大一半以上。而且人口比中国还多。那里也是世界农业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
“那亚洲的其他国家?”
“印度的推广比中国更顺利一些。那里各个邦都有自己一定的自主权。而且,用钱的方式,取得的成效比较好。我们已经在印度二十三个邦取得种子销售权。虽然还没开始发售。不过我们可以预期在印度取得不错的业绩。”
林克点头,说:“他们没有特别的要求?”
迪尔笑着说:“没有。他们甚至没有要求我们在他们国内开设分公司。不过我们在公关方面也花费了三千多万美元。”
“钱能解决的问题,那都不是问题。”林克顿了一下说。“现在亚洲公司也是有得到种子专利授权的。你完全可以和中国方面进行更深入的合作。亚洲市场,日后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我们需要伴随它成长。”
迪尔听了他的话,点头说:“我正在努力。而且我们亚洲公司在中国国内也属于比较受欢迎的投资商。”他说到这里,笑着说。“我想这得益于你的身份。你是华人,有在很多方面主动和中国企业合作。这让他们对我们贝尼汉斯集团的印象比美国其他公司都要好一些。”
“那他们愿意接受无公害食品标准吗?”
“其实中国也有自己的无公害标准。只是他们的无公害标准,只是市场准入标准。和我们的无公害有很大的差异。又因为中国农民经营的土地少,在这个标准方面,他们很难执行我们在美国推行的标准。但是他们也绝对不会反对那样的标准。只是我们必须要换一个说法,以便和他们的无公害标准区分开。”
迪尔说到这里停了一下,说:“事实上,我们的无公害标准,更接近他们的绿色标准。”
杰西卡翻了一下手上的资料,问:“迪尔,集团总部最近提出的几个计划,你觉得在亚洲有没有市场?”
贝尼汉斯集团新研发出来,并且进入市场推广阶段的产品有好几样,比如高效降解细菌,又比如超级天然气细菌等。
迪尔想了一下,说:“对于两种新的细菌,我们正在进行市场调查。林克之前提到过,中国的水产养殖业世界第一。降解细菌对这个行业确实有很好的作用。但是相对来说,推广不适容易的事。因为那不是能明显增加产量或者效益的产品。养殖户不会轻易接受一种让他们增加成本的新产品。至于污水处理行业,我们还在进行研究。”
“至于生物质天然气,中国方面有主动联系我。这可能是最容易推广的项目。不过他们的意思似乎是希望能通过合作的方式得到那种细菌的制备方式。”
林克听他这么说,看着杰西卡。
杰西卡明白他的意思,对他点了点头。
林克这才对迪尔说:“可以答应他们。不过我们要在合作项目中占有一半的利益。具体的谈判就交给你了。”
“ok!”
“还有种子方面,也可以和对方合作。”
这本来就是他们商议好的对策,将贝尼汉斯核心的几项技术,在全世界推广应用,让美国方面不会为了想独占那些技术而对贝尼汉斯采取行动。
贝尼汉斯集团在非洲、欧洲、南美洲开设分公司,为的就是这个目的。
所以迪尔对林克的要求没有提出任何的疑议:“我会尽快联系中国方面。”
林克有笑着问:“那海上牧场平台找到合适的建造商了没有?”
“我和中国在这方面最有经验的造船厂进行过初步的谈判。他们对你的订单非常感兴趣。不过他们依然需要评估你提出的要求。如果他们能解决你要求的那些技术方案。我们就能正式下订单。”
“养殖产出的鱼?”
“销路问题,也在谈判范围之内。”迪尔笑着说。“你知道,中国人不管是肉食还是鱼类的需求量依然还没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他们在这方面的市场还远远没有饱和。”
听完他的汇报,林克对他的工作非常满意。
迪尔却还有建议:“林克,杰西卡,我建议贝尼斯研究所尽快推出高产水稻。这虽然是三大谷物中产量最少,种植面积也最少的一种谷物。但那在亚洲市场非常大。”
美利坚资本贵族 第六二四章 超出想象的丰收
迪尔还提了不少建议。比如蔬菜瓜果的高产种子,又比如在亚洲地区的食品加工行业。
林克和杰西卡记下了他的建议,表示回到美国后会探讨他的建议。
研发新种子确实是贝尼斯研究所擅长的,他们如果想要扩大在农场方面的影响力,确实需要不断推出新的种子。而食品加工好像也是必须的。
两人了解过贝尼汉斯亚洲公司的运作情况后,也没有过多打扰迪尔。
他们一家在香江游玩了一周左右,就再度包了一家飞机返回美国。此时美国国内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们处理。
杰西卡就不说了,贝尼汉斯集团的工作已经越来越多。只要她还是总裁,就很难有清闲的时候。
而林克则是要准备几个农场的小麦收获。
三个农场种植的冬小麦之前经过产量评估,但评估出来的结果到底准不准确还要看实际的收获。如果冬小麦的的单位产量足够高,班克就有可能会将小麦带到英国试种。那是贝尼斯一号小麦进军欧洲的一个大好机会。
三个农场中,气候条件最好的当然是南俄勒冈农场,但是小麦成熟最早的,却是菲尔维峰农场。不过三个农场可以收割的时间也不会相差两周。
在菲尔维农场中间的山谷,有将近四万英亩的麦田。贝尼斯一号小麦的植株高度不高,只有两英尺多一些。麦秆矮而粗壮,但根系发达,这有很好的抗倒伏性。
当林克赶到农场的麦田时,三十多辆的大型联合收割机已经张庄待发,在他们身后的,是数十辆大型的卡车么数十辆拖拉机。
如果是别的农场,通常会在收割的之后,后面马上跟上有耕种拖拉机。前面收割,后面跟着播种种植适合的农作物。林克虽然计划马上进行翻耕。但并不打算马上进行播种。因为他需要将巨藻渣施放到农田里。那需要犁两次土地然后在播种。
在过去几个月时间里,农场里已经储备了足够多的巨藻渣,但依然需要将巨藻渣和土壤充分汇合,那需要两次以上的翻耕。
在秋天,他计划种植玉米。他种植的玉米将不会长到成熟,等到长到玉米接穗就全部收割了用于青储饲料。菲尔维峰计划养殖更多的牛群。
而他要种植的玉米当然也是贝尼斯研究所出产的玉米种子。
贝尼斯一号玉米具有高产特征,但是这个高产不仅仅是玉米的高产,还有生物量的高产。
贝尼斯一号玉米的植株高,但是很粗壮,而且能结两个以上的苞。在试验田中,贝尼斯一号玉米的生物量单产可以达到每英亩二十六吨。而玉米植株富含糖分,是非常适合的青储饲料品种。
他抵达农场后没多久就宣布收割开始。
两批各十数台收割机形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形从麦田边开始一路前行,灰尘过后,留下的是一片空地,而在它们一侧,是一辆大型卡车装载收割大的小麦。而在身后数十米远的跟在它们身后的,是同样排成人字形的拖拉机,它们在翻耕土地。
从天空俯瞰,可以看到收割机前面是金黄色的麦子,身后是粉碎麦秆铺成的白色。但在另外一排拖拉机经过之后,土地变成了灰色。
林克在那些拖拉机将土地翻耕过后,拿起一块土捏碎了。依然很粉,沙子含量很高。但是他相信,在经过几次的耕种后,不断施用绿肥,会将这片土地变成最肥沃的黑土地。
菲尔维峰农场有足够的水,也有完善的灌溉系统。加上地形平坦,是非常时候耕种的土地。这里唯一缺的就是肥力,但他有办法改善这一点。
菲尔维峰农场的人手不多,这会农场是最忙的时候,连农场经理都亲自去开车翻耕土地了,农场的职员也没有时间招呼他。
他看了一会,对身边的泰格说:“我们去仓库。”
等下那些收割到的小麦就会运到仓库。
农场安全人员领队麦肯也跟在他身边。林克对他说:“麦肯,这边收割你的人关注一下。不能让人有机会将小麦带出农场。”他不怕浪费购买了收割机,为的就是避免收割机将小麦带出了农场。
“汉斯先生,我们会注意的。”
林克点了点头说:“你们这些天辛苦一些。等收割完了,你们的人可以轮流放一个月的带薪假。”
他和泰格上了车之后,他就抿着嘴就没说话。他在想一个事情。他刚才在地里抓了一块泥土,但是发现地里有不少的麦粒。那肯定是收割机漏出来的。
那不仅造成了浪费,而且增加了贝尼斯一号小麦外泄的可能性。他在考虑是不是出资让人解决这个问题。就算不能完全避免,也可以减少收割是麦粒的损失。
其实联合收割都存在那样的浪费情况。
不管是什么农产品的收割,试用机械都会出现程度的浪费。机械化程度越高,浪费的数量也就大。
比如加州的西红柿收割,收割之后,地里会留下大量的的西红柿。那些都是收割机没能收割到,随着枝条被卷入机器内打烂的。
加州的番茄农不怕浪费,但他这里的种植的种子。在别人还没反应过来之前,他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林克在仓库看着小麦入库。到了下午,他接到消息说收割效率要比预想中慢。
原因竟然是单位面积产量高,收割机单位时间内收获的小麦更多,更容易装满后面的车斗。收割机需要等待后面的卡车将车斗中的小麦运走才能继续收割。
当然,那也有卡车将小麦运到仓库距离越来越远的原因。不过在别的农场,就算距离再远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说到底,还是因为小麦的产量太高了。
一时之间,林克也找不到更多的卡车来运输小麦,只好先这样收割着。
不过他也需要了解一下情况,看日后需要多少的卡车和收割机配合才能让收割机满负荷工作。
为此他开着直升机在农场上空观察。他果然看到一些收割机出现掉队,它们在无法排成人字形,显得参差不齐。而它们身后的拖拉机也只能是暂时停下等待。
他在天上看了一个多小时。在这个农场,他大概需要一辆收割机配备两到三台大卡车。要不然无法让收割机在整个农场都满负荷运转。特别是在距离仓库比较远的地方。
这是他之前没想到的问题,不过那似乎也是好好事,那证明小麦的单位产量比预想中更高一些。
他重新降落到地面,又算计了一番,觉得卡车多购买一些没有问题。农场在平日也需要卡车运输。他当即打电话让人去购买卡车。就算菲尔维峰农场用不上,另外两个农场却可以。尤其是南俄勒冈州,那里的麦田最多,也最零散。麦田距离仓库也更远,需要更多的卡车。或者可以将之前从南俄勒冈农场抽调的卡车开回去。
不过他估算了一阵,南俄勒冈农场收获的时间定在十天之后,这内华达州的两个大农场的小麦在十天内肯定收割不完。
他给杰西卡打电话,让她在最短的时间内在购买六十辆小麦运输专用车。
“卡车不够用?”杰西卡对他的要求有些奇怪。
“我们忘记了计算产量和效率之间的差别。”
杰西卡笑着问:“那么说,产量让人很满意?”
“具体单产还没确定,不过现在看来是比较乐观的。”
“好,我这就就让采购部购买卡车。”
“客户的跟踪调查准备好了?”林克突然想起一个问题。“不知道他们的产量怎样?如果好的话,我们也许可以拍摄一些记录拿回来做我们的宣传。”
“我会让人做的。”
菲尔维峰农场的产量这么高,其它种植了贝尼斯一号小麦的农场主只要不是因为气候灾害,产量应当也是非常可喜的。
当他返回到仓库,统计结果出来了。
麦肯拿着统计的报表给他看:“汉斯先生,这是最先收获的两千英亩的总产量。”
六十四万蒲式耳?林克一看这个数据,也被稍微吓了一跳:“统计没有出错?”每英亩超过三百二十蒲式耳,这产量已经是超过之前在实验田种植的产量。而且这还是利用大型收割机收割得出的产量,如果是小心收割的话,那岂不是每英亩要超过三百三十蒲式耳?
麦肯很肯定地说:“绝对没有错。按照之前的设定是收割两千英亩之后就暂时停下,将所有已经收割到的小麦都运回来统计。”
林克看他说的肯定,也相信那不会计算错误。如果这个数字没错,那他这些麦田每英亩能有两万美元的纯收益。就算要和贝尼汉斯集团分,这些农田的产出也远超其它农场。
因为他这些都是种子。价格是普通小麦的将将将近二十倍。当然,加工成种子,加上运输和销售成本也比较高,但他还是能赚大头的。
他种植了十五万英亩,如果这些小麦能全部卖出去,他和贝尼汉斯,仅仅是这小麦种子就能盈利三十亿美元。
而那似乎还只是美国一半不到的市场。
美利坚资本贵族 第六二五章 期望和幸运女神喝一杯
菲尔维峰农场的小麦才收割了一半,贝克农场种植的也开始了收割。而后,南俄勒冈农场也开始了抢收。
林克在三个农场都检查过。他发现反而是南俄勒冈农场的产量最低。
菲尔维农场是三百二十一蒲式耳的单产,贝克农场最高,超过了三百二十三蒲式耳。而南俄勒冈农场却只有三百零七蒲式耳。
这就让他有些弄不懂了。
菲尔维峰和贝克两个农场虽然水源更充分一些,但是南俄勒冈农场的灌溉系统也非常完善,今年也没有干旱。而南俄勒冈农场这是种植第二次,土壤是三个农场中最好的,而且使用的绿肥也是最多的。
为什么偏偏就是它的产量是三个农场中最低的。
他在照常给杰西卡打电话时,说了这件事。
杰西卡也觉得奇怪:“按道理说,南俄勒冈农场单位产量是最高的才对。”
“这就是最奇怪的地方。我想不到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林克纠结这个问题,也是有原因的:“三个农场的耕种方式都是一样的。如果说贝克农场和菲尔维农场用了不同的方式种植,产量出现差异还有个原因。”贝尼斯一号小麦的卖点就是产量高,品质好。
如果能有更好的种植技术让产量更高,那当然对他们的种子销售是有很大好处的。
杰西卡却说:“我想其中肯定有什么原因。贝尼汉斯集团的客户中,目前统计到的最高单产不过是每英亩两百八十六蒲式耳。这和你的最初试验的产量相差不大。我想那和那些巨藻渣有关。或者巨藻渣在干旱地区对农产品的作用更加理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