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穿越七十年代之军嫂成长记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小硕鼠5030
其他几家人还真的就没有王丹这本事,也学着她的方法,一个人出去跑,一个人摆摊,到最后一天也都是挣二十多块钱。
王丹为自己能拔得头筹而沾沾自喜。
家里这边,沈云芳是不出去跑的,没课了就在四合院这边蹲守,给大家过秤记录,晚上收钱算账发工资,最主要的就是等着大鱼上钩。
果然没几天,就有一些单位的后勤人员或者是采购部找到四合院这边了。当然这几个人里面大多数都是首都周边城镇的人,首都本地的还真没几个。估计大单位都有自己的门路弄这些福利。
沈云芳热情招待,商谈价格,回头就让马立国立马去纸壳厂定箱子,要让自己的商品上档次卖个好价钱,那就必须把包装弄好了。
在阳历年过去李红军走了之后,第一车皮将近六十吨的海鱼都销售一空,还有好几个单位等着他们的海鱼呢。
八二年的一月五号,沈云芳又接到了三车皮的海货。
忙忙碌碌的装箱运走,收钱点货,到十五号几家人从老家带着孩子过来的时候,一共四车皮的海货,卖的就剩下不到一车皮了,当然他们两家投入的本钱在第一车皮海货卖出去之后已经赚回来了。
人员都到齐了之后,沈云芳又给大家重新进行了分工,然后各就各位,开始按照往年的套路开始卖货。
今年等人到齐了之后,沈云芳和马立国给李大姐和大栓开了个会,四个人碰了下头,把今年如何合作和分钱的事情说了一下。
海货和鞭炮的生意肯定就是沈云芳和马立国两家的了,李大姐和大栓都插不上脚,春联生意还像去年一样,李大姐和大栓的本钱沈云芳直接从他们去年留下的钱里面扣了,然后最后的利润四家分。
商量好了之后,沈云芳特意嘱咐两个人,这事他们心里知道就行了,不要出去说,毕竟今年不只是他们四家,还有别人在,要是让别人知道这事,心里肯定不痛快,所以明面上就沈云芳和马立国两个老板,剩下的人都是打工的,这样就不会起纷争。李大姐和大栓纷纷点头同意,表示一定闭紧嘴巴,闷头发大财。
最后马立国还告诉了他们一个好消息,就是去年留下的钱,都给他们每家在首都买了套房子,都是楼房,现在也都过完户了,他们要是有时间可以去看看。然后研究一下这房子要干什么,是空着还是收拾收拾租出去都由他们自己决定。
这些都说明白之后,沈云芳就放松了下来,每天就给大家拿拿货,记记账,然后就跟着王大娘一起在家看孩子做饭。
因为前两年的铺垫,所以今年的对联和鞭炮生意主要是走批发路线,沈云芳在家就是等着人家来批发的。
在年前十天左右,每家留了女人在城里摆摊,剩下的男人都推着车一起去赶集卖货去了。因为吸取了去年沈云芳差点被劫的经验,今年大家去乡下赶集都是成帮结伙的,这样就是有人眼红也不敢打主意。
对于这样成帮结伙一起卖货的形式王丹这个大嫂曾经提出过抗议,这样大帮哄的卖了鱼算谁的?要是所有去的人平分,那她家不就吃亏了?要知道这些天看了笔记本上的记录,王丹两口子每天卖的货是最多的,怪不得她不干了,觉得吃亏了。
对于这个事情,沈云芳最开始的时候还真没当回事,毕竟几家人前几次合作的都很愉快,大家也都不是斤斤计较的人,主要是之前也不是这个提成制度,大家都是老板,所以也没人偷懒,也没人提出不公什么的。但是现在不都是老板了,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问题出现了,就要想办法解决。
沈云芳和马立国研究了一下,决定,出去赶集的人没法按提成来给钱,那就直接按天给工钱,每人一天十块,卖的超出一千斤之后,一斤给五分钱提成,这些提成所有去赶集的人平分。
王丹两口子要是觉得这样还不公平的话,可以不参与的,他们两口子完全可以还像原来一样在城里这边摆摊卖货的。
王丹这么精明的人怎么可能吃亏呢,她算了算,然后就让自己家男人跟着去赶集了,她自己则要了一辆三轮车继续走街串巷。





穿越七十年代之军嫂成长记 第五百九十三章庆功宴
到腊月二十八这天,四合院里所有的货都卖完了。晚上沈云芳和王大娘做了一桌子酒菜和大家一起庆功。
当然在酒桌上,马立国这个大老板当然是必须第一个发言的了。
“首先我非常感谢,大家这么帮忙,这么多货物在年前都出清了,让我们都能过一个肥年。其次,也是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这么多天,大家风里来雪里去的,没有人叫苦叫累,这种精神实在是值得我学习啊。咳咳,有点跑偏了,咱们言归正传,最后还是感谢大家,这些天辛苦了,我相信这只是个开头,以后咱们还是好兄弟,有钱一起赚。来我干了,大家随意。”马立国说完就端起酒杯,一口干了一杯白的。
这酒杯是二两半的,大家看他这么敞亮,这几个男人就没有不能喝了,都跟着干的。也是大家都高兴,兜里揣着鼓鼓的票子,能不高兴吗。
“你瞅瞅你们几个,见了酒这个亲啊,赶紧的别光顾着喝酒,赶紧的吃菜,今天这菜可好了,不吃都白瞎了。”王大娘在一边招呼大家。
今天这桌子菜主要是沈云芳掌厨,家里有好货,她也没吝啬,炖了四条两斤多的大黄花鱼,红烧带鱼块,油焖大虾,爆炒鱿鱼,粉丝扇贝,海带炖酸菜,海蜇皮拌的凉菜,还有几个素菜,主食是鲅鱼馅的饺子。
大家嘻嘻哈哈的开始吃菜,等肚子有底了,这才开始唠嗑。
“马哥,你都不知道,我一来看到那满车皮的海鱼我都傻眼了,这老些,就是臭了也卖不完啊,结果这老些鱼,没几天就见底了。”大栓说着他刚来跟着大家去卸车时候的事。当时心里确实发愁,不过嘴上还不好说,总不能人家刚开始干你就给泼凉水吧,所以他就把担心憋到了肚子里,没想到这车皮海鱼到了没到十天,就让马哥和云芳给折腾没了,后来又运来了三车皮,也都一眨眼的都卖没了。这可真是让人想不到啊。
“那可不,我看到那老些鱼也傻眼了,这得多少人一起吃才能吃的完啊。”陈静也憨憨的笑了一下,“我当时还想,就是首都人民过年不吃别的了,就吃鱼也吃不完这些啊。”
“哈哈,想错了吧,同志们千万别小看任何一个人,咱首都人民可不一般啊。”马立国洋洋得意。虽然把海鱼批发出去的人不是他,但是他怎么说也是老板之一,被恭维一下,他占个光也是可以的吗。
“那可不,原来我就没小看过首都人民,现在我更是高看一眼了。”陈静笑呵呵的说道。他来的时候很沉默,这么多年被生活折磨的有些麻木了,但是这一个月下来,他突然又觉得生活又有了盼头,人也开朗了不少。
“我也是见识了,这首都老娘们跟咱们老家的也没啥差别,抢起东西来也贼厉害。”王丹对首都人民也有了不同的看法。
没来过首都的人,对首都从心里就有一种向往,也可以说是一种信仰,首都是好的,那么首都的人们也是高人一等的。可是真的在这里生活过后就会知道,人啊,都是两只眼睛一个嘴,没啥特殊的,都一样。
王丹现在就有了这种体会。
“那可不,现在哪哪都缺这些副食品,不抢的话,一口肉一根菜都吃不到嘴里。”沈云芳边扒虾边说话。
“还真是,这么看在首都过日子还没在老家过日子强呢。”王丹高傲的抬了抬下巴,最起码她在家要吃点青菜什么的还是很容易的,到这个时候,家里还有夏天晒的菜干,地窖里还有白菜萝卜土豆什么的,哪像城里人啊,一到冬天,白菜叶子都得数着吃。
“那要看怎么比,首都这边买别的确实比农村要方便的多。”穆华珍有些看不上王丹那高傲的样子,所以就顶着她说了一句。
“你们说的都对,都对,在哪生活都是各有各的好处,各有各的好处,来来来,咱们吃菜吃菜。”马立国看苗头不对,立马冲上来当救火队员,把要冒火花的两个人分开。
“云芳啊,这货也卖完了,我想着等明天就买票和你姐夫带着孩子回家去,都两年没在家过年了,今年能回去,就想回家过年去。”李香莲插空说道。
这两年为了挣钱,年年在外面过年,虽然娘家这边已经不用走亲戚的,但是婆家那边还有婆婆和公公呢,虽然老两口到是没说什么,但是他们两口子心里不得劲啊。现在能早回去陪着老人过年,他们还是想早回去的。
“我们也是,孩子扔给咱爹这么长时间,我也是不放心,现在钱也挣到手了,明天我就和你大哥买票回家去。”王丹也有这想法。
主要是来了一个月,她一共挣了将近一千块钱,真是她想都没有想到的数字。要是当初婆婆和小叔子不嘚瑟,也跟着来挣点,在县里买房子还不是轻松的,哪还能现在进了笆篱子出不来啊。
“我们明天也回去,家里就老太太带着孩子,我们也不放心。”马惠兰也在旁边说道。
大栓两口子对看一眼,大家都要回去,就他们一家在这边也不像回事啊,所以也开口说要回去过年。
沈云芳到是没拦着他们,回去过年也好,只是时间是有些紧,明天早上的火车票,得三十那天下午才能到家。
“行,既然大家都是这样意思,大过年的我也不好拦着大家,那明天我就去找人给大家买票,还有这个红包是给大家的,大家辛苦了,聊表心意了。”马立国说着,沈云芳就掏出几个红包,一家给了一个。
大家稍微推辞了一下,也都开开心心的接着了。
王丹当场抽出来看了看,里面是一张一百元的大钞,她倒抽了口气,这可真是大方啊。
第二天马立国给李红星和陈静两家人买了火车票,把他们送上了火车。李香莲和大栓两家却没走成。
第一是因为卖春联的钱还没有分下去,那两家人在,他们也不好分钱,所以只能他们走了,这几个人在分。第二个就是他们两家买的房子已经到手了,可是因为这些天太忙了,一直也没有去看过,所以趁着他们好不容易来一趟,还是要去认认门看看房的,看完了才好决定这房子以后要怎么办。第三就是过年李红军会回来,李香莲想二弟了,想看了二弟以后在走,种种原因导致两家这个年还是要在首都这边过。




穿越七十年代之军嫂成长记 第五百九十四章大赚特赚
下午几家人就一起去看房子去了,给大栓家买的是一个五十多平的楼房,房子比较破,但是离某国企大厂子比较近,要是收拾收拾往出租还是很好租的。李香荷家也是一个五十多平的房子,比大栓那套房子要新不少,基本上不用怎么收拾,就能住人。当然这个房子的价格要比大栓那套房子的价格贵不少。
沈云芳在选的时候最主要还是选的地方,这些都是靠近二环的房子,以后老值钱了。
给他们指明了路之后,沈云芳和马立国就功成身退了,让他们自己去折腾自己的房子去,他们两个回家算账去了。
到了晚上,大家又聚到了一起,今天的重点就是分钱。
因为今年都是沈云芳在记账,所以分钱也是她来分。
“咱们今年基本上百分之九十的货都是走的批发,所以利润还是很客观的。对联这一块,今年投入一家差不多一千二百块,最后连本带利的一共赚了三万六千三百五十六块,零头还是给王大娘了,咱们分整数,一家就是九千零七十五。”沈云芳话说完,穆华珍就给每人面前分了一个布口袋,里面是早就分好的钱,一家一份。
“这、这么多啊。”李大姐有些傻眼,去年才四千多,今年就直接翻了一倍多,确实挺吓人的。
“嗯,今年马哥提早跟人家定的货,而且还和人签了合同,这种款式的只能卖给咱们一家,所以有些人想上这个的对联就得找咱们,今年咱们的货才这么好卖,卖的这么快,但是我估计也就今年一年了,明年估计就不能咱们一家独大了。”沈云芳解释道。
其实她没想到这对联生意能做三年还这么红火,她还以为就能做第一年,第二年开始就应该有人效仿了,结果却让他们安生的做了三年。
她和马哥分析了一下,第二年没有人跟着弄,可能是害怕形式有变,没敢有动作,到第三年也是都在观望,没有跟风的,很多人都不敢当第一个出头的。但是现在环境越来越好了,就是今年他们卖货的时候,已经有很多人明里暗里的打听情况了,明年恐怕跟风的人会不少。
总结一下,就是现在的人还是很单纯厚道的,这要是个后世,你今天出了新,明天就有人能山寨出来,绝对不会给你一点空隙的。
“那明年咋办?”大栓媳妇有点急,这刚开到好日子,就要被人掐住了,哪能不急啊。摸着一兜子的钱,她早前可从来没敢想自己一个农村妇女能这么快就成了万元户了,而且她在首都也有房子了,随时都可以落首都的户口。
“明年啊……”沈云芳想了想,“还没考虑呢,我今年就毕业了,我们家李红军去z省,我也打算跟着去,所以明年过年的时候,我可能就要在z省过了。”也就是首都这边她就是有主意也不能在做下去了。不过她不可以,马立国还是可以的,这两条路子都是蹚熟了的,明年可能没有今年这么赚钱了,但是大钱赚不到,小钱还是能赚到的。
“那你走了,这边的生意咋办,就这么扔了?”李香莲也着急了,这么能赚钱的生意,就这么扔了,多败家啊。
“哪能啊,我不在这边,不是还有马哥两口子吗,等明年的时候让马哥带着你们干也是一样的。”沈云芳提醒他们别把人家马哥给忘了啊。
李大姐和大栓媳妇一脸讪讪的,可不,她们还真的就把这个大活人给忘了不是。
马立国也不在意,呵呵笑着说道:“没事,我这人啊,跑跑腿还行,但是卖货什么的我还真不在行,不过要是你们明年想合作的话,那我就跑门路,咱们还想往年一样,都参股,最后一起分钱。”他只是想给他们打预防针,要是有合作的想法,那就继续合作下去,要是信不着他的人,也没事,不参与就完了。
这个时候两家的男人开口了,“这些事还远着呢,今年的钱到手还没热乎呢,来年的事来年再说。”他们都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人家马立国可不认识他们是谁,人家能带着他们一起发财,那是看在红军和云芳的面子上,现在红军和云芳都撤出来了,他们还不知道好歹的接着占人家便宜,那就不厚道了。
“行,咱也都不是一般关系,这么多年合作下来,以后有事就说话。”马立国也明白了他们的意思,笑呵呵的说着客气话。
在四合院分完了钱之后,沈云芳又带着马立国一家回了楼上,两家人继续分钱。
这次分的是鞭炮的钱和卖海鱼的钱。
鞭炮一共是卖了十一万三千九百多块,沈云芳给填了点凑了十一万四千,两家分,一家五万七。最大头的是那四车皮的海货,一共赚了二十三万八千块,零头就不算了。一家分了十一万九千块。
这样两项算下来的话,一家分到的就是十七万六千块。
拿着沈云芳扔过来的一张存折,马立国两口子都傻眼了。他们知道这次肯定是赚了,而且还赚了不少,却没有想到是这么多,把给人的好处费什么的都刨除,他们两口子这一个年就赚了十三万啊。
沈云芳投入的比他们多点,但是也赚了十一万左右。
“其实要是正常卖的话,也不能挣这么多,咱们这是赶巧了,那几个来进货的单位,要求比较高,咱们自己定了盒子把大虾和带鱼什么的一装,那价格就翻了一倍。”沈云芳把卖高价的诀窍跟大家说了一下,以后他们两口子自己做的时候也可以借鉴一下。
“哎呀,我说你找急忙慌的让老马去找盒子呢,我还寻思干啥卖个东西这么费事呢,原来是这个原因。”穆华珍瞪大眼睛恍然大悟样。
当初她也是跟着大家一起大晚上的装箱打包,她还以为是人家的特殊要求呢,原来是为了卖更高的价钱啊。
“呵呵,要是不为了钱,那么麻烦的事,谁闲了去弄啊。”马立国是知道这事的,当初云芳跟他商量来着,不过他没跟自己媳妇说就是了。“不说这个了,云芳啊,你毕业了真的要跟着红军走啊,那边我听说可是比较偏僻的,跟咱们这可不能比。”都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在首都这种大城市生活了这么多年,冷不丁的在去山旮旯过日子,能适应吗?
沈云芳笑了笑,“就是再偏也得跟去啊,要不一家人总不在一起生活,对孩子对大人都不好。”




穿越七十年代之军嫂成长记 第五百九十五章送到心坎上的礼物
大年三十这天,李红军背着包顶着风雪回家了。
家里两个孩子又看到爸爸,那是非常的高兴,看到李红军就和踏雪一样,围着他跟前跟后,像两个小尾巴一样。
李红军也是想孩子了,进屋把包一扔,就把闺女抱起来稀罕,低头看自己儿子也眼巴巴的瞅着呢,于是弯身一把把儿子也抱了起来,这样一手一个,不偏不倚的。
满满看着爸爸能一下抱动她和哥哥两个人,嘻嘻笑着满嘴的好话,活脱脱就是个小马屁精。胖胖则是一脸崇拜的看着爸爸,心里已经再次把爸爸当成了英雄,暗暗下决心以后要以爸爸为目标,努力吃饭,努力长高,以后也要有这么大的力气。
沈云芳从厨房里把饭菜都摆上桌,看到的就是这一幕。
“你们行了吧,这才几天没见面啊就黏糊成这样,赶紧的去洗手吃饭了。踏雪,别凑热闹,赶紧的来吃饭,今天也给你加餐了。”沈云芳看到李红军一手抱一个,只有踏雪可怜巴巴的仰着头呜呜叫,赶紧的把它叫过去吃饭,这狗也看不出个眉眼高低来,没看那是人家父子大团圆吗,它这个后爹养了的去凑什么热闹,能抱你咋地。
踏雪回头看看后妈,再转过头看看后爸,最后,呜呜叫了一声,跑厨房把自己的饭盆叼了出来。
还是算了,俺已经长大了,没爹没妈也没事,吃饭最重要。
“咱们也去洗手吃饭了,要不妈妈该生气了。”李红军也是会看人眼色的,看自己媳妇有些要发怒的样子,赶紧的带着孩子去洗手,赶紧的过来吃饭,大过年的,坚决不能惹媳妇生气,安定团结最重要。
沈云芳看这爷仨还算是识相,鼻子里哼了一声,回身去厨房端饭去了。
今天是大年三十,因为四合院那边王大娘和李大姐两家子都在,所以晚上那顿饭已经商量好了,去四合院三家一起吃,中午这顿她家就自己解决。
等她把饭端上来的时候,李红军爷四个已经各就各位都准备好了。
“好了,开饭。”
在一家四口相互说了几句吉祥话之后,李红军这个一家之主宣布开饭。
“来,孩子妈你今天最辛苦了,吃个鸡腿补补。”李红军大献殷勤。
沈云芳看了他一眼,随手也给他夹了一个鸡翅膀,“你也别忽悠我了,赶紧的都多吃点饭。”她又给自己家俩孩子夹了点好啃的肉,一家人都该好好补补。
满满努力的把自己小碗里的菜菜吃完,结果一不注意,妈妈又给夹了不少,她有些烦恼,托儿所里的小朋友已经有人说她胖了,她不能在吃这么多了,要是在胖下去她就不漂亮了。
“妈妈,吃不了。”满满看着碗里的肉肉小小声的说道。
沈云芳两口子看闺女那满脸纠结的样子,有些不明白了,自己家小闺女可是很能吃的啊,每次吃肉她都要和哥哥比赛的,怎么今天刚吃了两口就说吃不了了呢。
李红军赶紧的伸手去摸了摸闺女的额头,怕孩子是因为生病导致没胃口,结果体温正常啊。
沈云芳很了解自己家孩子,所以也不用猜,直接开口问为啥吃不了了。果然在看到妈妈又给自己夹了块肉之后,满满受不了的吸啦着口水把肉塞到了自己嘴里,眯着眼睛幸福的嚼了起来。
还是胖胖把妹妹的底给揭了,沈云芳两口子这才知道满满弄这一出是为了什么,瞬间两个人就哭笑不得起来。
现在这个时候,像自己家孩子这样长得珠圆玉润的孩子还真不多。沈云芳有的时候看到自己家两个孩子还在沾沾自喜呢,没想到自己家孩子现在就开始有了这种烦恼了,这要是隔别人家,早一笤帚嘎达过去了,自己家这真是惯得。
不过谁让沈云芳两个都是管孩子的人呢,李红军那更是为了哄自己闺女高兴,在饭桌上就把自己带给孩子们的礼物都拿出来哄他们了。
沈云芳看着李红军从包里掏出来给闺女的礼物,掏出来给儿子的礼物,然后就接着直勾勾的看着李红军。
李红军被自己媳妇那小心眼的样给逗笑了,也不逗她了,从包里掏出东西来递给媳妇,“媳妇,你看看,喜欢不喜欢。”
沈云芳撅了撅嘴,不过还是很小心的把李红军递给自己的小包袱打开,里面居然是一套崭新的军装。
沈云芳欣喜的展开衣服查看,这是一套女军装,看起来应该是很合身。
“你哪来的?”和李红军结婚这么长时间,她可是从来都没有穿过一件军装。
李红军每年都会发几身军装,但是他平时训练的时候穿衣服费,再加上发的也都是男式的,所以家里根本没有多余的,即使真的有那么一两件,李红军也都邮回老家的,她可是记得,家里李老头就有一件军装。
“我去部队就发军需品了,我听说这次有女装,我就给你要了一套,你试试看,看能不能穿。”李红军看媳妇这么高兴,他心里也跟着开心。立马觉得自己这个决定做的是对的。
1...175176177178179...2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