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穿越七十年代之军嫂成长记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小硕鼠5030
沈云芳赶紧的谦虚,“不敢当不敢当,我可没做什么,都是他们自己能干能吃苦,我这个农场可是不养闲人的,干多少活就给开多少工资,都是凭他们自己的本事,我只是给他们创造了这么一个平台而已。”
“这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没有几个人能做到的。”另一个领导很是真诚的说道,他就是一个转业军人。
之后,沈云芳又安排省长和各位领导去了瓜田,让他们亲自摘瓜,她来自后世,采摘园当时已经非常兴盛了,很多人都很喜欢这种采摘的乐趣。
而这些长期处在高位的领导们很显然也很喜欢这个活动,低头这个敲敲那个敲敲的,像模像样的挑起了西瓜。都到了瓜田了,沈云芳这个老板当然不能让他们干看着了,所以让几位领导选了几个西瓜,当场切开,请这些领导和工人们一起吃瓜。
这回不用沈云芳提醒了,记者同志在旁边咔嚓咔嚓就拍了下来。
最后,沈云芳又安排各位领导拿起锄头去和工人们一起给大豆田除草,让记者记录下了省长深入劳动者之间一起干活的瞬间。
领导们在农场这边转悠了一下午这才依依不舍的坐车离开。沈云芳微笑的挥了挥手,对旁边的张春旺说道:“春旺,看来这次咱们的蔬菜的销路不用自己担心了。”





穿越七十年代之军嫂成长记 第六百四十四章找销路
省领导视察过后没几天,王干事就行色匆匆的找了过来。
“沈老板,忙着呢,来你这可真是不方便啊。”王干事在蔬菜大棚里找到了沈云芳,然后由沈云芳领着,来到了宿舍楼一楼的办公室里。
这里是她这几天刚刚布置好的,原来还没想到需要这个,毕竟她来了之后,不是去大棚看看,就是去地里跟着干一会儿,不过这次省领导来视察给她提了个醒,自己这农场以后备不住还得有领导来视察,没有个地方给领导歇脚喝口水是不是有些说不过去,所以就有了现在这个办公室了。
“呵呵,是偏了点,不过这不是没办法吗,来,王干事辛苦了,先成块西瓜。”沈云芳进了办公室就切了一个大西瓜,用大盘子装了一盘端上来。
“哎呀,那我可就不客气了。”王干事是真的没客气,直接拿起一块就啃了起来,“别说,我吃这么多西瓜,就属你这种的西瓜最甜。”
“真是谢谢王干事的夸奖了,就这几句话就是对我们这西瓜最大的赞美了。”沈云芳笑着坐在旁边和他唠嗑。
“哎呀,你看看我,光顾着吃西瓜,都忘了正事了。”王干事吃了一整块西瓜之后,这才想起来他来还带着任务呢,“沈老板,我这次来是给你道喜的。”
“哦,这可把我闹懵了,这喜从何来啊?”沈云芳心里已经有所猜测了,但是面上却是一脸严肃。
“嘿嘿,前几天省里市里好几个领导不是来你这考察一圈吗,回去之后,专门针对你这里的问题开了个会议,省长都发话了,说你是咱们市的重点企业,有困难了市政府一定想办法帮助解决,你们这的大棚蔬菜,省里帮你销售了,今天我就是来通知你一声,明天去白厅长那一趟,具体的事情还得领导在跟你详细说明。”王干事这是特意抢了这次跑腿的活,就是来跟沈云芳卖好的。
果然沈云芳听了很高兴,“那可真是太好了,这个消息可真是及时雨,我这还正为了冬天菜品销售的事情发愁呢,不过我们这好几个大棚里,到时候出产的蔬菜可不少,省里一下子能吃下吗?”沈云芳也想过,销售的时候像前一段时间的西瓜和香瓜一样,直接在市政府内部就消化了,但是大棚里的蔬菜产出可是要比西瓜和香瓜多的多。光市政府一个部门可是吃不下。
“这个啊,我听说好像省长有指示,你的亲自去白厅长那打听一下了。”当初省长开会的时候,王干事这样的小虾米可是没机会参与的,所以他也就知道个皮毛,具体的事情还得找白厅长了解。
“行,那我明天就去市政府一趟。”沈云芳没打听到什么也没气馁,反正明天市政府这趟是必须要去的,就是白厅长不找她,她也要去找白厅长的。“王干事,今天真是辛苦你了,大老远的还特意过来通知我,也是来得巧,地里的大豆和玉米都要下来了,我让人给你弄点啊。”
“哎呀,不用,不用,可不能占你们便宜。”王干事嘴上说着,脸上都要笑出朵花来了。
“这不是见外了吗,啥占便宜不占便宜的,咱这你要别的没有,就地里这点出产,现在正好赶上了,就拿点家去尝尝鲜,我也不给你多拿,就是个心意,你等一会儿啊,我这就去让他们准备准备。”沈云芳说着就走了出去,找人给王干事装东西去了。
这边太偏,沈云芳也真的没给王干事拿多少,就让人掰了十多穗苞米,又装了十多斤的大豆夹,还没有到收获的季节,所以这些东西都是从地里现摘的,只能让王干事自己拿回家去处理了。
王干事看到这些东西笑的见牙不见眼的,也不嫌弃东西不好,和沈云芳客套几句,就让沈云芳给找的人骑自行车送回了城里。
第二天,沈云芳就去了市政府,白厅长正在办公室里等着她呢。
见了面后,废话也没多说,白厅长就把省长的意思传达了下去。
“小沈啊,省长去你们那视察这一圈很满意,对你们农场评价很高,这不回来之后,马不停蹄的就组织开会,帮你们解决难题。”
“那可真是谢谢领导们的关心了。”沈云芳适当的表示感激。
“只要你们农场能真正的站住脚,发展起来,给咱们省里面的老百姓起到一个带头作用,就比什么都强。”白厅长真的是一位好领导,时刻记得怎么把z省农业给发展起来。
“白厅长,你就放心吧,我下了这么大狠心,撇家舍业的,肯定会好好干的。”在外人眼里,沈云芳这个老板基本上就是长在了农场里,家里那边的事都撇到了一边。当然实际上也确实是这样,她要是不去上班,就是到这里转悠,跟上班也没啥差别的。
不过一日三餐她还是坚持回家吃的,和孩子、老公的相处时间并没有少。
“嗯,我相信小沈你会干好的。这次就你们农场冬季大棚蔬菜的销售情况,省长做出了明确的指示,必须帮助你过了这一关。我们商量了一下,还是觉得在机关单位或者是各个企事业单位内部消化掉,正好你大棚蔬菜下来的时候,要赶上年末了,各单位可以把这些新鲜蔬菜当成福利发放到各个职工的手里,冬天能吃到新鲜菜,这在咱们z省也算是有面子的事了,对职工对单位都是一件好事。”白厅长说着他们领导班子商量的办法。
沈云芳跟着点点头,这个结果她也想到了。
“不过,你那里每个大棚基本上都得三亩多地,出产的蔬菜肯定很多,估计咱们本市的这些单位都算上,也吃不下,所以在省长的牵线之下,我又联系了周边几个市、县领导,跟他们沟通了一下,现在确定下来的是这些地方的四十多个单位,我让人统计了下他们要蔬菜的数量,你看一看。”其实大家听了冬天有新鲜蔬菜都很高兴,都没用他怎么说,人家就主动说要订购了。
不过因为单位大小不同,蔬菜要的斤数也不同,这个就麻烦了点,白厅长不是沈云芳,他虽然知道蔬菜多,但是具体能产出多少他还真不知道,所以只能是给她统计出了要菜的单位,剩下的就得她自己去联系了。




穿越七十年代之军嫂成长记 第六百四十五章安电话(给海底捞雪的加更九)
沈云芳接过手里的好几张纸,细细的看了起来。
纸上记录的只是单位的名称,单位的地点,以及白厅长联系过的领导和其单位采购科的电话。
“行,有这个就行,领导们已经帮了我大忙了,剩下的我自己去联系就好。”沈云芳把几张纸仔细的叠好,揣到了兜里。
“嗯,之后的就看你自己了。”白厅长对于沈云芳的态度很满意。
“白厅长,我今天来还有个事要麻烦您。”沈云芳脸上堆上笑说道。
“哦?你不是又要开介绍信,又要买什么东西吧。”白厅长看她的表情莫名的觉得很熟悉,前几个月她就这么笑过。
“哈哈,您猜出来了,那就太好了。”沈云芳也没觉得尴尬,反而大方的承认了。
白厅长好笑的摇了摇头,“你啊,你啊,也不知道你那农场是种金子了还是种银子了,够你这么霍霍,你就是有钱,也得省着点花,再说钱是从银行借来的,那些钱以后也是要还的。”
他还真的不知道这个小沈是怎么想的,自己在农场里盖了个漂亮的宿舍楼不说,前一阵子还让他给开介绍信去机械厂订做了好多个锅炉。据他所知,光那些锅炉就差不多要三万多块钱了,这才消停几天啊,又跑这来要开介绍信,要买东西了。
“我知道,这不是农场刚刚开始,还没有走上正轨,啥都缺,不买咋办啊。”沈云芳苦着一张脸,表示自己也是无奈。
“行了,说吧,这次要买什么?”白厅长没好气的问道。
“您给开两张介绍信呗,我想去a省买几台汽车,冬天的时候好往出运输蔬菜,要是雇车来回跑,那运费都要赶上我自己买车的钱了。再有我还想去找找看有没有比较好的榨油机,地里的大豆眼瞅着就能收获了,我准备榨点大豆油往出卖点。”沈云芳把自己要买的东西和用途都交代清楚,她了解这个领导,自己要是不说清楚,他绝对不会给自己开介绍信的。
白厅长听了她的解释,沉思了一会儿,这才说道:“你自己想好了,那我就给你开介绍信,不过,我还是那句话,一切才刚刚起步,还是要悠着点。”
沈云芳听他说同意给开介绍信了,笑了,别的都不重要。
“还有一个事得白厅长帮忙。”她又想起来一件大事。
“你还没完了,说吧,还有什么事。”
“我们那太偏僻了,您这有点啥事我那边也不知道,我就想能不能给我们农场也装一个电话?”沈云芳早就想安电话了,可是没有机会啊,这个时候真没有个人家安电话的,都是领导而且是有级别的领导公家才给你安电话。
“嗯,这不是多大事,一会儿我就帮你打个招呼,你回去等着吧,这两天就给你装上。”白厅长觉得不是什么大事,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于是这天沈云芳高高兴兴的带着几张纸回去了,在农场坐等给她安电话的工人。
十月中旬,天气慢慢变凉了,地里的大豆和玉米都可以开始收获了,这天趁着天气好,张春旺组织人手开始收割。
因为有从国外买回来的联合收割机,所以这三十多个人,收割二百多亩地也不是太费劲。
这边,沈云芳正看着大伙儿在地里忙忙活活的秋收,那边就有人跑过来通知她,有人给农场安电话来了。
沈云芳赶紧的让张春旺在这边看着,她跑过去招待。
没想到来的工人里面还有一个小领导,这足以证明市里领导对她这个农场的重视了。沈云芳切了西瓜招待,工人们干劲很足,不到一早上的时间,农场这里的电话就安装完毕,并且沈云芳还试着打了一个给白厅长,报备一下这边的进步,并且表示感谢,当然了,还顺便请示了一下,工人都在跟前了,能不能给她家也把电话安上呢?
不过沈云芳是住在军区家属院里的,想要安电话进去,不是白厅长能说的算的,所以在白厅长这边得到肯定答复之后,她又给自己家男人去了个电话,然后她就带着工人回家安电话去了。
在军区大院安电话可比在农场安电话容易的多,也不用单独扯线,大院里就有现成的电话线。所以工人来了一个多小时,这电话就给安上了,不过还需要沈云芳亲自去把钱交上,这才能开通。
这样的结果沈云芳就很满意了,在楼下把人送走的时候,有几个看热闹的军嫂凑了过来。
“小沈啊,这是来干啥的啊,你家亲戚啊?”王翠花刚刚正抱着孩子在外面晒太阳,看着那几个人跟着沈云芳一起上的楼,这个时候看人家走了,这才敢凑上前八卦一下。
沈云芳忍住翻白眼的冲动,这人的眼睛长屁股上了吧,人家这几个人手里拿着身上别着都是工具,从哪能看出来是她家亲戚的。
“不是。”沈云芳多一个字都没说。
“那是谁啊,咋上你家来了?”这回换一个她不认识的女人提问了。
其实沈云芳从搬来这里之后,认识的军嫂也就来她家拜访过的那几个,她每天都忙,天天在外面跑,要不就猫在家里给男人孩子做饭,和这些军嫂的接触真的不多。
“就是几个工人,我找来给家里干点活的。”沈云芳耐着性子回答道。
“啥活啊,还得找人来干?”
“我刚才看到他们好像动了那边的电话线,不是你家要安电话吧。”一个观察入微的军嫂有些不确定的猜测道。
沈云芳笑了笑,“是啊,是要安电话。”这个估计没多久在院里就会传播开,没有必要现在隐瞒。
围着她的几个军嫂都倒吸了口气,其中一个更是脱口而出,“你家可真有钱。”
现在确实是有钱人才能安的起电话,这一部电话都够她买好几台拖拉机了。
王翠花和其他几个,一脸不可置信还有羡慕的表情看着沈云芳。
“也不是,工作需要吗。”沈云芳可不会跟她们说价格,她是低调的人,不想炫富。
“哎呀,那以后俺们往老家打电话是不是就能上你家借电话打了,那可老方便了。”一个军嫂突然一拍大腿说道。
“哎,对啊,对啊,你不说我还没想到呢。”
“小沈啊,我正好想打电话回老家找我娘有点事呢,我能上你家去打电话不?”这就有一个上杆子要来占便宜的人了。
沈云芳笑了笑,大方的说:“行啊,不过我可没零钱啊,你们要过来打电话的话,就自己准备点零钱吧。”
大家的脸都绿了,因为都听懂了她的意思,这是打电话还要给钱啊。
一夜之间,军区大院里传出了两个流言,第一就是李团长家有钱的消息,另一个就是李团长的媳妇掉钱眼里了的消息。




穿越七十年代之军嫂成长记 第六百四十六章第一年的收获
轰轰烈烈的秋收工作开始了,沈云芳带着几位员工好好研究了一下收割机的使用方法后,就开着收割机开始收粮食了。
现在的收割机还不是很先进,所以速度不能跟后世的比,但是也比手工收割要快速的多。
沈云芳把这次秋收的工作全权交给张春旺负责,她只在旁边旁观加打打零工。
农场需要一个管理者,她观察了很长时间,觉得张春旺是个可用之才,但是具体真的能不能顶下来,还得看他这次的表现。沈云芳想着要是真找到了一个合格的管理者的话,她这个老板就能退居二线只当一个决策者就好。
张春旺确实有两把刷子,将收割现场掌控的井井有条。秋收工作仅仅用了七天就全部完事了。
而农场里的工人们也见识到了这种大型机械的厉害之处。这要是人力收割的话,这二百多亩地,靠着他们三十多个人,咋不得七八天能从地里收回来,然后扒苞米、压大豆夹,没有一个月时间,根本就干不完。
现在有了机械化收割机帮忙,他们这些人七天时间就把地收完。而且还有空去地里捞大豆。
人上去收割都避免不了的会碰掉一些豆荚,更别说机器作业了。
老板可是说了,他们从地里捞的豆子都归他们自己,不过要是不想要的,老板可以按每斤二毛五分的价格回收,当然这是纯黄豆的收购价,要是带豆荚的,那就是一毛二分钱一斤。
这下可是把女人们的积极性给调动起来了,虽然这个价格比外面卖的便宜了点,但是白得的东西能卖钱谁也不计较了。
所以那几天就看工人们白天在地里劳作,中午休息时间和晚上下工后的时间,她们不嫌累的挎着的小篮子在地里溜。
有些人留了点豆子,想着有空寄到老家去,有的留点在宿舍这边,准备等自己开火的时候(张春旺已经通知下去,等秋收过后,将不在开设大食堂,所有员工自己解决伙食问题,当然,要是有人要搭伙的话也是可以的,农场这边不管),生点豆芽吃。不过大多数人都把手里捡来的大多数大豆又卖给了农场。
秋收后,沈云芳从工人手里收回来一千多斤的大豆。没有人连着豆荚卖,都是自己在家剥好,卖纯黄豆。
坐在办公室里,沈云芳拿着张春旺给她的统计报表看了起来。这是她吩咐张春旺做的,要这个老板,要知道秋收后仓库里粮食的详细情况。
“今年咱们农场的收成非常好,我统一了一下,大豆一共是一百二十三亩,这两天秸秆晒干了,我让机组人三班倒,把大豆打了出来,最后称了一下,一共收了四万九千三百二十二斤,再加上他们在地里捞的那别,有五万一千五百四十斤。”张春旺有些兴奋的跟嫂子汇报着。
作为一个农民,看到地里丰收的那种喜悦是发自肺腑的,是不可抑制的。
沈云芳看出来了,遂笑了起来,说道:“嗯,收成不错。”
张春旺听嫂子夸奖了,努力的板起脸,严肃的回答道:“今年收成确实不错,我们在一起分析过,今年咱们农场能丰收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个是咱们翻地的时候来来回回的翻了好几遍,嫂子你不是说了吗,多翻几遍能松弛土壤,对作物的成长有帮助,还能把地里藏着的虫子卵都翻出来了,以后种的庄稼就少生虫。我们观察了一下,嫂子你说的真对,咱们今年种的大豆和玉米基本上都没怎么生虫子,我们现在算是服了,这科学种田确实好处大大的。”他一边说还一边点头。
他们这些人虽然岁数都不大,但是也都能被唤一声老庄稼把式,看到农场的收成自然会和往年在生产队里的收成比。
那可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种大豆本来就不出数,原来在生产队里一般都是亩产一百五十斤到二百斤左右,可是今年农场的亩产量居然是它的两倍。这个数字拿出来可是很惊人的。
所以他们自己私底下也在找原因,回想了整个的种植过程,把和在老家种地的时候的不同处找了出来,然后大家对嫂子的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
嫂子的教学小课堂真不是白开的,按照嫂子说的,科学种田,确实能丰收啊。
沈云芳被他夸的有些脸发烧,多松土多翻地,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产量,可是也没他们说的这么神。
“没你说的那么夸张。”
“嘿嘿,当然还有别的,嫂子你给处理过的种子也绝对是优良品种。当时我们就都看出来了。还有后来,你教我们啥时候浇水啥的,肯定都是有作用的。”
沈云芳这次到是点了点头说道:“这就是科学种田,照着这样的做法,肯定是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量的。当然你们都是种庄稼的好手,实践中总结出了好多的经验也很宝贵,所以我希望你们以后在这里工作的时候,能把科学种田和你们的经验结合起来,我想这样的话,产量应该还能在提高一个层次。”
看来生命精华不光对人和动物有作用,对植物一样有作用啊。
张春旺听了也跟着点头,对嫂子那是心服口服,连连保证,“嫂子你就放心吧,等以后有空我就组织他们学习,大家以后都好好学习。”
沈云芳笑了笑,大家要是都意识到要学习科学种田就好,她当然知道这对于一些人有多难,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有那个胆量否定自己,重新开始接受新事物的。
“嫂子,今年咱们玉米也丰收了,八十多亩地,收了十一万斤的玉米,也都晾晒好了,你看这些应该怎么处理?”张春旺知道黄豆嫂子是要拿来榨油,但是这玉米粒他还真不知道嫂子是怎么打算的。
“暂时先用麻袋装好,放到仓库里存放,等过几天出去联系联系销路在说。”沈云芳早有打算,“还有我打算抽调出来几个人,出来跑销售,你看看咱们现有的这些人里面有没有比较适合的。再者汽车厂家那边我已经联系完了,那边说汽车和我定的保温车厢已经准备好了,问咱们什么时候去提车呢。我想着这个事得尽快,咱们还得找人去把车开回来。”




穿越七十年代之军嫂成长记 第六百四十七章销售人员
张春旺考虑了一会儿,说道:“咱们这帮人里,要是开车好的,那可真不少,要挑的话,我觉得伟忠、宏文、郑浩还有中齐四个就很不错。”
沈云芳没说什么,心里却暗暗点头,和自己想到一起去了。
“至于嫂子你说的跑销售,我理解就是往外卖东西的,那就是的找脑子活嘴皮子厉害的,咱们这几个人里这样的还真没有,勉强算李建强能算一个。那小子平时嘴就贫,还虎超超的啥都敢说,出去了到是不能怯场。”张春旺说道这个就有些皱眉,随即脸上的肌肉抖了抖,好像一副想说话又不敢说的便秘表情。
“你还有什么话就一起说出来,不用这么墨迹。”沈云芳当然看到了,不过他这一个大男人做出这样的表情实在是不太好看。
“呵呵,嫂子,我是想说,虽然咱们哥几个中没有这样能说会道的人,但是有两个弟妹好像还真是这块料。”张春旺也不在做姿态了,笑呵呵的说道。
“哦,谁呀?”得,没想到又想到一起去了。对于手下的人能跟她保持一个频率沈云芳还是蛮高兴的。
“就是赵二奎他媳妇,还有赵学兵的媳妇,那可都是厉害人,嘴皮子也厉害,我觉得要是让她们出去跑销售,肯定是能行。”这些天这些女人来了,也发生了些小摩擦,张春旺就是从这里面发现人才的。
1...190191192193194...2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