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三国大航海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zhi
这些人都是人精,哪能听不出孙绍的意思,这时候不能光说虚的,要看有多少诚意才行,因此他们纷纷主动提出,愿意为孙绍修宗庙提供帮助,有的出木料,有的出人工,有的资助钱财,说话之间,就把修宗庙的一切相关事宜搞定了。
接下来就是讨价还价,孙绍责成相国虞翻和御史大夫陆绩先拿出一个意见。这两个人立刻忙了起来,那些想分一杯羹的世家大族纷至沓来,送的礼物堆满了他们的座船。
孙绍反而轻松起来,他除了偶尔去看一下宗庙的工程进展,就是去观看水师演阵。他手下只有不到两万人,要想站稳脚跟,就需要把这两万人打造成一支非常强悍的水师。他非常重视船厂的建设,专门召集相关的家族商讨此事,最后指定周家和盛家组建两个船厂,事情一谈妥,他就向他们下了订单:每家两艘楼船、十艘中型战船,并支付了全额货款。他对他们说,之所以组建两个船厂,又先把所有的货款支付给你们,是希望你们能把心思用在技术进步上,谁造的船好,我以后就多给谁订单,保证你们凭着做船就能成为越国乃至整个大汉屈指可数的大族。
盛家家主盛固和周家家主周凤感激不尽,特别是周凤,他父亲周昂曾经奉袁绍命断过孙坚的粮草,后来他自己又在豫章起兵反抗过孙权,被张昭率兵击破,和孙家的冤仇由来以久。他没想到孙绍能一碗水端平,把这个大好机会给了他。他十分激动,向孙绍表示,周家以后一定把所有的财力物力投入造船事业中去,以为震旦水师提供最强大的战船为努力目标。
经过一个多月的忙碌,十二月中旬的时候,孙家宗庙完成,与此同时,宛城也传来了好消息。天子以封孙权为吴王、领扬州牧,封刘备为蜀王、领益州牧为条件,换取他们的支持,在张温和诸葛亮二人的斡旋,孙权和刘备再次结成同盟,支持杨彪和曹操进行谈判。曹操开始还不以为然,但是随后苏粗腿等海盗袭扰青徐,曹操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派兵协助臧霸征剿无果,无奈之下,只得向杨彪低头,同意让出三河(河内、河东、河南三郡)为京畿,由天子直接控制。十二月初,天子回都洛阳,在召回了在邺城的相关人员之后,重组朝庭,以太仆杨彪为丞相,太中大夫贾诩为太尉,张音还是做御史大夫。与此同时,加封曹操为太师,刘备为太傅,孙权为太保,算是荣誉奖,可以直接参与朝政。三人除了各领一大州之外,对各自控制内的州郡官长有优先推荐权,对军政和民政也负有管理权,其实就是承认这是他们的势力范围。
这里面刘备最亏,他只有一个益州和半个荆州,好在天子看在他是汉室宗亲,关羽这次又立了大功的份上,把南阳郡给了他,又逼着曹操把大军缩回汉中。刘备借此机会在上庸一带设立新城郡,把南阳和益州连成一片。
杨彪充分利用了孙绍留给他的那个印书作坊,及时的将谈判的消息送到各郡各县,借助民间舆论对三方施压。在谈判完成之后,他也没有撤消这个机构,不过,现在他正式把这些消息定名为大汉公报,不仅发布朝庭的邸报,还不时的发布一些有关朝政的争论文章,为下一步的动作做舆论铺垫。孙曹刘虽然知道杨彪此举暗藏杀机,可是却无可奈何,杨彪发布的消息没有虚假的,而且都冠冕堂皇,让你挑不出毛病。他们开始想自己搞一套机构,后来发现没那技术,只好联手向杨彪施压,要求杨彪允许他们在邸报上发布消息,以示公平。杨彪答应了,于是表面上谈公平道义,实际上暗藏杀机的各类文章纷纷登场,大有以笔为刀,血战一场的架势。这其中最开心的当然是那些满腹经纶的文人,看着自己的文章被天下人传阅,所到之处都能成为焦点,那份成就感别提多美了。
大汉公报第一期送来的消息是,鉴于宛城弭兵会议的成功,天下重归平定,天子下诏改元,明年为共和元年。这个意思很明白,天子承认了曹孙刘的地位,但是希望他们能象周公、召公那样心怀社稷,有朝一日还政于天子。而曹孙刘却装聋作哑,对潜台词装作看不懂,纷纷上书赞扬天子效仿圣人,垂衣裳而治天下的美德,对以后是不是要还政却不置一辞。
虞翻很不爽,曹操、刘备、孙权三人都封了荣誉性的官职,为什么越王孙绍没有?他立刻提笔为文,派人快马送往洛阳,向杨彪讨个说法。杨彪很快回信责备了虞翻一通,他说,孙绍这次有发起弭兵大会之功,又对推动整个大会的顺利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天子怎么可能忘了他的功劳?之所以没有象加封曹操等人一样加封他一个虚衔,是因为孙绍还年轻,以后立功的机会还很多,过早的把他推上这种适合于养老的荣誉性官职对他不好。你精研易学,难道不知盈则亏的道理吗?
虞翻平时不服人,可是被杨彪说了一通,他却很服气。
杨彪虽然说得很严厉,可是他还是照顾了孙绍的面子,十二月底,太尉贾诩带着天子诏书赶到钱唐,向孙绍授了黄钺,授权他征伐海外,也算是个安慰奖。同时追赚孙坚为烈王,孙策为桓王,追赠孙绍的生母吕氏为县君,给足了孙绍面子,顺手扇了孙权一耳光。
孙绍对贾诩这个大名人非常客气,带着他游览附近的名胜,参观正忙得热火朝天的船厂。和他的客气不同,虞翻等人对贾诩很不感冒,一来贾诩出身不高,贾家在武威只是一个单门,贾诩的父祖辈都没有什么大官,而贾诩本人在经学上也没什么造诣,更重要的是,他曾经是董卓的手下,后来还引发了西京之乱,是祸乱大汉的罪人。他们对贾诩出任太尉之事都有些腹诽,认为是杨彪安排不当。
有了这个心理,他们就没什么兴趣陪贾诩了,虞翻身为相国,他不能把这件事推给孙绍,只好勉强陪着,可是那脸色就很难看了,孙绍看看不象话,干脆把他赶去布置新年的相关事宜,自己亲自领着贾诩参观。贾诩本人倒显得很淡定,对虞翻等人的冷眼视而不见,对孙绍的热情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平静得如一潭死水。孙绍向他请益,他也是轻描淡写、不痛不痒的说两句,直到最后离开,他也没给孙绍什么意外之喜。
好在孙绍对这个老狐狸早有心理准备,也没指望能有什么意外之喜,客客气气的送走了贾诩之后,他又投入新年的准备。明年就是共和元年,也是他越国纪年的元年,又是第一次以王礼祭奠孙家的列祖列宗,孙氏宗室基本上都要赶来与礼,要安排的事情非常多,虽说好多事情都由虞翻等人代劳了,可是必须要他亲自去办的也不少,把他忙得晕头转向。
就在年底的时候,孙尚香护送着孙策、吕氏的棺木到达钱唐,一见孙绍的面,她就气呼呼的说道:“他不太象话了,硬是说你马上要出海作战,海上太危险,钱唐附近山越又多,把嫂嫂和阿猘扣在建邺,不让我带来。我看他就是想把他们当人质,强迫你听他的命令。”
孙尚香是和孙绍一起离开宛城的,孙绍为她拿到了休书,从此她成了自由身,对孙绍十分感激。她自告奋勇的要回建邺去迎大桥和阿猘,没想到却被孙权责骂了一通,说孙绍逼着刘备写休书是不顾大局,险些坏了大事,然后又坚决的拒绝了她要接大桥和阿猘到钱唐的要求。她生了一肚子的气,要不是大桥拦住她,让她先把孙策的棺木移到钱唐,和孙绍商量商量再说,弄不好她就和孙权开全武行了。一想到这件事,她就愤愤不平。
“哦。”出乎他的意料,孙绍只是淡淡的应了一声:“他愿意帮我养儿子,我倒是求之不得。”
孙尚香眼睛一瞪:“你是没事,反正你以后还会娶很多的女人,生很多的儿子,可是你替银屏考虑过没有?母子连心,阿猘在建邺,她该多想他啊,你以为她也是后母吗?”
孙绍哭笑不得,心道我是不想接大桥来吗,是孙权不让好不好,你自已当时胸口拍得咚咚响,最后事情没办成,怎么把火发到我身上了,还话里话外的刺我?他摆摆手,没心情和孙尚香纠缠:“姑姑,银屏那儿就交给你了,我这两天太忙,都好几天没见着她了。”
“怎么,有了新欢,就忘了旧爱了?”孙尚香脱口说道。
“呃——”孙绍翻了翻眼睛,“媛容(夏侯徽)才十岁,你当我是什么人了?”
“我不管那么多,你赶紧想办法把嫂嫂和阿猘接出来,我对他极端不放心。”孙尚香一挥手,象是赶走一只苍蝇:“我觉得他快要疯了。”
“知道了。”孙绍点点头,看着孙尚香出了门,脸色慢慢的阴了下来,他眯着眼睛,看着阴沉沉的窗外,沉默不语,只有眼角一下又一下的颤动着。
一朵雪花缓缓飘落,被强劲的北风吹进了窗口,粘在孙绍青筋贲起的额上,很快就化成了一滴水,沿着饱满的额头滑落,在眼角处停了片刻,又慢慢的滑到翕动的鼻翼处,远远看去,仿佛是一滴冰冷的泪水。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三国大航海 第二章 唯利是
第二章 唯利是图
“夫君,何不请吴王一起来祭祖?”夏侯徽一手握着一卷书背在身后,一手扶着门框,静静的看着胸膛起伏不停的孙绍,清脆的童音如铜铃一般悦耳。
孙绍扭过头,看了一眼以妾自居的夏侯徽,尴尬的摸了摸鼻子,再次恶毒的诅咒了曹丕一次,然后转了转眼珠:“他肯定不会来的,他也是王。”
“不然。”夏侯徽款款走到孙绍面前,仰起头看着孙绍,吹弹可破的小脸上露出的却是与年龄不符的从容:“他虽然也是王,可是他只能为宗,不能为祖。就算不从武圣孙子开始追溯孙家的血脉,仅从烈王开始算起,他不能置身于此次祭祖之外,要不然,他岂不成了数典忘宗之人?那么多孙家人来祭祖,他能置身事外吗?就算他息不来,他也要派孙登来的。”
孙绍明白了夏侯徽的真实用意。
宗法制度中,嫡长子有继承制,可以祭祖,孙策是孙坚的嫡长子,孙绍的母亲吕氏被追封为县君,等于由天子下诏扶正了,孙绍现在不仅是孙策的长子,而且是嫡长子,是当仁不让的孙家继承人,孙绍有权祭祀从最初的孙家先祖开始的先人,比如孙武。而孙权是孙坚的次子,他没有资格象孙绍一样祭祖,他的子孙只能以他为宗,祭祀从他开始的先人。这就是祖和宗的区别,也是嫡长房和庶支的区别。
孙绍这次为孙家宗祖立庙,以前所未有的规格祭祀从孙武直到孙策的先人,孙家人几乎能抽出身的都要赶来,抽不出身的也要派出代表,否则就是自外于孙家,不承认自己是孙家人,孙权也不例外,他可以不自己来,但是他肯定要派代表来,通常情况下是长子,也就是孙登。
这样一来,孙绍到时候找个理由把孙登扣下,手里就有了同样的人质。你扣我的长子,我也扣你的长子,大家扯平。
不得不说,对宗法制度这个问题上,孙绍这个冒牌货远没有夏侯徽这么一个刚刚十岁的孩子领悟得透彻,他到这时候才理解了天子追封孙坚夫妇和孙策夫妇的意义。
这就是名份的重要性。有时候看起来屁用也没用,但有时候却能起到可不估量的作用。
“有道理。”孙绍摸着下巴,满意的点点头。看来当初决定收下这个小萝莉还是对的,她在权谋这方面的天赋是关凤拍马都赶不上的,现在已经这么精明,再假以时日,这又是一个吕后啊。他随即和虞翻商量了一下,虞翻拍着大腿赞叹不已,立刻以孙绍的名义亲自写了一封书札,让人以最快的速度送给孙权,邀请他到富春来参加新年的祭祖大典。
孙权接到书札,只看了一眼脸就紫了,整个脸颊火辣辣的疼。他紧紧的咬着牙,双手握成拳,将书札一撕两半,然后又狠狠的揉成一团,用力的扔了出去。
吕壹站得离孙权五步远,都能听到“咯咯”的咬牙声。他大气都不敢出,屏住了呼吸,生怕惹得孙权一个不高兴就收拾了他。他现在明白了,孙绍之所以把酒坊送给他,是因为孙绍早就想逃之夭夭了。但是他虽然知道这是一个烫手的礼物,却又舍不得扔掉,什么样的礼物能每年带来三四百金的收入?没有,就算孙权最倚重的臣子,也没有这样的赏赐,所以当他不得已将这些酒坊全部献给孙权的时候,他不恨孙绍,却对孙权有些怨言——是孙绍给他了一个天大的好处,然后又被孙权巧取豪夺去了——只是他不敢说,哪怕是一点点不快的神情都不敢有。
孙权过了好久,叹了一口气,又示意吕壹把纸团捡起来,放在案上,慢慢的摊开抚平,有气无力的说道:“去找顾公他们来。”
吕壹站着没动,他犹豫了片刻:“殿下,臣闻说顾公的长孙、越王的侍郎顾谭昨天刚刚回到建邺探亲。”
孙权眉头一挑,正要发火,却又忍住了。吕壹说得没错,别的事可以找顾雍商量,这件事却不行。顾雍的孙子顾谭是孙绍的侍郎,顾雍的妻弟陆绩是孙绍的御史大夫,他能说孙绍的不是吗?孙权随即又想到了另外两个人,朱治和陆逊,这一老一少两个重臣和顾雍一样,都有孙绍有着婚姻关系,是不是也不适合咨询?
孙权郁闷的发现,自己当初好象给自己挖了一个坑,本来是打算用孙绍的三个姊姊笼络朱、陆、顾三家的,可是现在发现,这些不仅没给自己带来助力,反而带来了阻力。
他想了一会,烦躁的挥挥手:“请滕耽和诸葛瑾来,还有孙丞相。”孙丞相就是孙邵,孙权为吴王后就任命孙邵做了丞相,一方面是因为他资格老,另一方面也有补偿他的意思——这次他代孙权受过,可被孙绍收拾惨了,血都吐了好几口,额上一个疤时刻提醒着孙权他的功劳。
几个人赶到之后,看了明显被蹂躏过的书札,他们都明白了孙权为什么发火。可是他们也没办法,孙绍说得光明正大,理正言辞,要说有不可告人的阴谋,那也是孙权自己先挑起来的,你没事扣人家儿子做什么人质啊?如今天子大权旁落,四王分治,你不说拉拢拉拢孙绍,合力对付刘备和曹操,反而要挑起事端,这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吗?现在好,人家请你去参加祭祖,你是去还是不去?去,很危险,不去,等于把孙家人全部推到了孙绍那一边。
几个人互相看看,谁也不吭声。孙权急了,不奈烦的敲着案几道:“诸公难道是泥胎木偶吗?一个主意也没有,想坐到什么时候?”顾雍、张昭这样的人不在座,再加上心情的确不太好,他显然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殿下,臣建议派人护送公子登去。”左将军诸葛瑾话一出口,就看到孙权的眉毛竖了起来,连忙又说道:“臣敢问殿下,殿下会伤害越王之子吗?”
“怎么可能。”孙权不假思索的连连摇头:“我怎么能伤害一个什么也不知道的孩子。”
“那殿下以为,越王会伤害公子登吗?”诸葛瑾又跟着问道。
孙权沉默了,他揪着胡子想了半天,最后摇了摇头:“应该不会。”
“既然如此,殿下何不让公子登在越王身边呆上几年?公子登聪明仁厚,如今又年岁渐长,如果能在越王身边见识见识,以后也好取长补短,知已知彼啊。”
孙权皱起了眉头,觉得似乎有些道理,又舍不得,只得把目光转向右将军滕耽等人。滕耽和孙邵也附和诸葛瑾,认为这个办法好,岂解决了眼前的难题,又为以后的进一步合作打下基础。孙邵更进一步说,孙绍一直以仁厚示人,在孙氏宗亲中名声甚佳,他肯定不会对孙登不利。殿下要是舍不是孙登,也没关系,等公子登行了冠礼,就可以立为太子,到时候越王能有什么理由扣着不放?而越王的儿子还小着呢。
“这样也行,那……派谁一起去比较好?”
滕耽把目光转向了诸葛瑾,诸葛瑾本人是孙权的死党,他的儿子诸葛恪是孙登的伴读,而且上次护送孙尚香去南海时没少被孙绍折磨,他们是不可能和孙绍走到一起去的,派他们父子去,孙权应该最放心。
诸葛瑾一愣,随即吓了一跳,刚准备摇头,孙权却笑道:“我也觉得子瑜比较合适。”诸葛瑾听了这话,只好改口道:“臣遵命。”
……
太常顾雍和陆老夫人并肩而坐,顾雍面无表情的呷着茶,陆老夫人却是满面笑容,一手搂着顾承,一手拉着顾谭。孙元英坐在下首陪着,孙秀英和陆氏一左一右坐在她的身边,笑盈盈的看着口若悬河的顾谭。
大半年不见,顾谭高了,黑了,也壮实了。他这次奉孙绍之命回来探亲,有太多的话要对大父大母和母亲说,丝毫没有注意到顾雍脸上的不悦。孙元英毕竟是做媳妇的,小心谨慎惯了,很快感觉到了气氛的不对。顾雍平时虽然严肃,但是生气和严肃的区别,她还是分得清的。
“阿谭啊,看来你这字还是没起作用。”
顾谭一愣,看了一眼母亲,随即明白了她的意思。他的字子默是顾雍起的,目的就是让他少说话,出言谨慎一些,今天这么侃侃而谈,和顾雍的行世准则相冲突了。他歉然一笑:“是我张狂了。其实,我所说的这些事,不过是我见闻中很少的一部分。”
“有什么张狂的。”陆老夫人却不在意,笑呵呵的说道:“阿谭啊,你不用在意你大父,他一辈子就这样,被人欺负了,不敢冲人发火,只有回来生闷气。与他相比啊,我还是喜欢你阿舅的办法,以德报德,以直报怨,这才是圣人的真意嘛。”
顾谭强忍着笑,不敢吭声。孙元英等人听了,也有些尴尬,陆老夫人当着她们这些小辈的面说顾雍的不是,虽然一针见血,但是她们却不好表示附和。孙绍派人来请孙权去参加新年的祭祖仪式,孙权找人商量,有意无意的遗漏了顾雍这个元老,让顾雍心里十分不舒服,他不好表现在脸上,只好自己生闷气。以他的智谋,当然不会看不出这是孙绍有意无意的在给孙权出难题,连带着对孙绍有意见也是正常。可是陆老夫人不一样,陆绩在孙绍手下做了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上次回来时表现出来的气色和心情又非常好,陆老夫人现在对孙绍是怎么看怎么喜欢,就是听不得顾雍说孙绍的不是,有点故意别扭的意思在里面。
所谓知夫莫若妻,陆老夫人和顾雍生活了一辈子,对顾雍的性格当然是了如指掌。顾雍在想什么,她是清清楚楚,但是她的处理意见却和顾雍相反,她觉得孙权、孙绍这叔侄两个的心胸和手段在这次封王之后的举动上已经高下立判。孙绍封了越王,虽然现在地盘有限,总体实力也不如孙权,但是他够大方,不管是跟着他的降将还是会稽的世家大族都得到了足够的好处,而孙绍又在大加封赏的同时牢牢的抓住了兵权。反观孙权,他一直在抑制江东的土著,宁可封能力明显不如顾雍的孙邵为相,也不封对他忠心耿耿的顾雍,这次鲁肃因身体不好请病假,他居然想让严畯那个书生去代替鲁肃,而不是让陆逊这样的少壮派去挑大梁。他一直想通过扶植淮泗派来平衡江东土著,可是效果却很不理想,兵权还是掌握在那些骄横少礼的武夫手中。陆老夫人觉得和孙绍一比,孙权的手段太拙劣了。就象同样赶一驾两匹马速度不一样的马车,孙权是拼命的想拉住那匹身强力壮、越跑越快的马以保持平衡,而孙绍则是想方设法让跑得快的马负担更多,从而让跑得慢的马快起来,以达到新的平衡,这个结果是很明显的。
说到底还是利益,陆老夫人认为在孙绍的手下能得到更多的利益,陆家已经有陆绩了,可是顾家呢?顾谭是孙绍的亲外甥,可是现在仅仅是个侍郎,为什么?原因是顾雍是孙权的重臣,孙绍有顾忌,不管这个顾忌是好意的还是提防的。
陆老夫人让顾谭多讲讲他在孙绍身边看到的事,就是希望更多的了解孙绍,同时也希望顾雍能及时的做出调整。她不仅是陆家的女儿,还是顾家的女主人,在看到陆家抓住了机遇的同时,也希望顾家能有更好的前景。
顾雍的瞻前顾后,让她心生不满。
“阿谭啊,越国真是三公坐而论道,见王不拜吗?”陆老夫人又问道。
“是。”顾谭舔了舔嘴唇,小心的看了一眼顾雍,谨慎的说道:“除了朝会等场合,通常三公见王驾都只是欠身施礼而已,大王还要起身相迎。”
“这么年轻就有这样的胸怀,越王的前途不可限量啊。”陆老夫人赞叹的点点头:“非是如此,虞仲翔那个老狂夫也不会这么惬意了,说不得还要在丹扬受罪。”
顾谭笑了笑:“大母所言正是。其实不仅是虞相国,就是我那御史大夫舅公也不是什么好脾气呢,上次为了宣夜说的一点疑难,他硬是生生的扯破了大王的新王服呢。”
陆老夫人愕然,随即又忍俊不禁的笑了起来。她那弟弟陆绩的脾气她当然清楚,比起虞翻来恐怕不遑多让。她笑道:“那越王又如何?”
“越王啊,”顾谭想到好玩处,也忍不住笑出声来:“越王落不下面子,让人堵着舅公的府门,要他陪王服,后来还是舅姑(陆珊)去付了钱,越王才让开大门。”
“这什么越王嘛,有这么做的吗?”孙秀英忍不住的嗔怪道:“为了一件王服去堵御史大夫的门?”
“舅母,这话可不是这么说的。”顾谭反驳道:“越王的钱也是钱,他要向少府讨每一个钱都很难的,这平白被人扯破了衣服,当然要讨回来。”
“他这么穷?”孙元英诧异的问道:“他那么多货船来往于大江之上,哪一船不能赚上几百金?怎么还这么穷?”
“大王钱是不少,可是开销也大。”顾谭皱起了眉头,也有些不解的说道:“大司农沈默之在朱崖开办了朱崖道术学院,好象大部分钱都投到那里面去了。”
“道术学院?”顾雍也好奇的问了一句。
“嗯。”顾谭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我对这个道术学院也不是太了解,好象一直很保密。葛衡叔侄、魏笃他们都在道术学院做事,据说是钱象水一样的投进去,越王从来不皱一下眉头。”
“这道术学院是干什么的?花这么多钱?”
“不太清楚。”顾谭摇摇头:“我只是听舅公说过,他在道术学院的道学院,按这么说,应该还有一个术学院。现在正在造的新式战船,可能就是术学院葛衡的成果,他手下有近百号工匠,每天吃饱喝足了,就是研究战船和各种机械。他们的报酬都很高,据说前一段时间还闹了个笑话。”
1...113114115116117...2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