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三国大航海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zhi
有这种关系,孙绍当然不可能指望陆氏给他什么好脸色。
陆氏虽然在笑,可是谁都看得出来,这笑容假得很。行了礼之后,陆氏就带着儿女走了,孙元英尴尬的摇摇头:“阿满,你不要怪她,她也是伤心……”
孙绍也摇摇头,苦笑了一声:“大姊,我不怪她,这里面的情况我又不是不知道,只是苦了你了。”
“唉——”孙元英叹息出口,眼泪又情不自禁的流了下来,她拉着孙绍的手臂,饮泣不已。孙绍也不知道劝她什么好。大姊说起来是孙家的人,后台很硬,可是他知道,顾雍的仕途并不顺利,他不可能对孙家没有一点怨言,再加上他的妻弟陆绩前几年因为得罪了孙权,被孙权赶到郁林去了,郁林那地方瘴气重,是个标准的流放之地,他的夫人也为此常常流泪不止。在这种情况下,孙元英的日子可想而知了。现在顾邵又死了,她以后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大姊,我进去拜见一下顾公。”
“嗯,理当如此。”孙元英抹着眼泪,点点头。前面哀乐又起,又有人来吊丧了,孙元英带着顾谭走出去跪倒在灵侧,放声大哭。孙绍在一个仆人的带领下来到后院,不大一会儿,仆人出来请孙绍进去。
顾雍就坐在堂上,衣冠整齐,国字脸上十分平静,稀疏的胡子打理得一丝不苟,富态的夫人陆氏坐在西侧,看着走进来的孙绍,一声不吭。
“愿顾公、夫人节哀。”孙绍恭恭敬敬的行了大礼。陆氏轻轻的哼了一声,没有说话,顾雍却身身欠身,抬手虚扶一把,缓缓说道:“阿满,一路辛苦。”
“不敢。”孙绍连忙说道。
顾雍似有似无的应了一声,摆摆手,陆氏起身到后面去了,堂上只剩下顾雍和孙绍两人。顾雍又示意旁边的仆人去前面看着,然后才说道:“我听说至尊让你到秣陵来,你却推辞了,却是何意?”
孙绍愣了一下,不由自主的抬起头看着顾雍,他儿子刚死,还停在前面,他一见面怎么问这件事?当真是国事为重啊?
顾雍的脸色很平静,除了眼神中有抑制不住的悲伤和绝望之外,其他的看不出一点异样。孙绍思索了片刻,这才轻声答道:“不敢有瞒顾公,实在是绍顽劣无才,不堪重任。再者先父唯有我这个不孝子,如今我已经十八岁了,尚未婚配……”
孙绍说到这里,忽然发现顾雍的眼角一阵跳动,这才明白自己说的话刺到顾雍心里最放不下的事了,连忙收住了话头,将后面的话又咽了回去。顾雍已经五十了,现在只剩下顾裕一个身有隐疾的儿子,他对子嗣可比自己敏感多了。
顾雍沉默了片刻,强行压制住了心中的刺痛,哑着嗓子说道:“你真是如此想?”
“真的。”孙绍肯定的点了点头。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这个考虑未尝不是一个道理。”顾雍很快就让自己平静下来,语气平淡得看不出一丝波澜。“至尊让你来秣陵,又不是让你带兵打仗,这与你的想法并无矛盾之处,你又何必一口拒绝?依我看,你还是来秣陵吧,如果有合适的亲事,至尊自然会替你考虑。”
孙绍沉默不语,一面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过了好一会,才点了点头:“请顾公容我思量一二。”
顾雍看了他一眼,轻轻的点了点头。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三国大航海 第五十二章 孙家三姊妹
第五十二章 孙家三姊妹
孙元英双目红肿,眼睛里带着血丝,神情疲惫,顾谭已经伏在她身边睡着了,脸上还带挂着泪痕。见孙绍面色沉重的从后院走出来,孙元英有些担心的看着孙绍,干裂的嘴唇张了张,却没有声音发出来。
“姊,你太累了,还是早点休息吧。”孙绍皱了皱眉头,关切的说道。
“我没事。”孙元英的声音沙哑,听起来如刀刮一般的难受,她看了一眼后院,眼中透出不安:“家翁跟你说什么了?”
孙绍咧嘴一笑,摇了摇头:“没说什么。”
他说得越轻松,孙元英却越是担心。顾雍这几天心情特别恶劣,虽说他平素城府极深,喜怒不形于色,但是难保他看到孙家的人不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孙绍又是个急性子,现在当着面不好发火,可是憋在心里更难受。他们父母死得早,孙元英在某种意义上是把孙绍这个弟弟当半个儿子看的,见孙绍难受,她心里也不好过。
“真没事。”孙绍见孙元英脸上的神情,知道她不信,便把刚才顾雍和他说的几句话重复了一遍,孙元英有些不信,她怀疑的打量着孙绍:“真是这样?”
“千真万确。”
“那再好不过了。”孙元英松了一口气,绷直的身子也松懈了下来,背微微的躬着,神情有些茫然。两人谁也不说话,房间里只剩下了顾谭轻轻的鼾声,孙绍正准备起身离开,外面传来杂乱的脚步声,接着,两个窈窕的身影出现了门口。
“大姊。”她们叫了一声,随即一个清脆的声音惊叫道:“咦,阿满,你也在啊。”
孙绍抬头一看,也笑了,来的是二姊孙玉英和三姊孙秀英。孙玉英今年二十五岁,是朱纪的妻子,这些年生活不错,脸养得圆圆的,带着三分富态,看到大姊孙元英时,眼圈就红了,上前偎着孙元英坐好,还没说话,眼泪就溢出了眼眶。孙秀英只比孙绍大小三岁,个子小巧,比孙绍要小近一个头,却喜欢在孙绍面前扮大人,在家的时候和孙绍最亲了,几年前嫁给陆逊之后,就很少回吴县了,忽然见到孙绍,居然高兴的叫了起来,连大姊孙元英都忘了,冲上来就象以前在家的时候一样揪住孙绍的耳朵,笑骂道:“好你个阿满,到建邺来了,也不去看三姊。”
“三姊……”孙绍窘迫的扫了大姊一眼,孙秀英这才想起来自己是干什么来的了,不甘的松开孙绍的耳朵,偎到孙元英的另一侧,凄声道:“大姊,你受苦了。”
“唉——”孙元英强笑了一声,伸手揽住孙秀英:“生死有命,这便是我的命啊。”
姊妹三人一听,都不作声了,只有孙绍没有她们那么悲情,一来他已经不是本尊了,二来就算是本尊,对孙策和吕氏也没有太深的印象,他的记忆中,孙策和吕氏的形象远没有大桥这么鲜明。见三个姊姊伤心,他只能默然以对。孙元英见了,不由得有些生气。
“阿满,最近还好么?”
“好。”孙绍也没在意,随口应道。孙秀英却一下子听出了大姊话音里的不对,连忙冲着孙绍使眼色,可是她没有想到眼前这个弟弟根本不是原来的弟弟,对她的提醒并无一点领会,只是茫然的看着她。孙元英却是气苦,瞪了孙绍一眼:“你还记得阿母姓什么吗?”
孙绍再笨,也听出不对来了,他扫了三个姊姊一眼,尴尬的笑了笑:“焉能不记得,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孙元英生气的看着他,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沉默了一会说道:“阿满,你到建邺来吧,我们都在建邺,以后走动也方便一些。”
“对啊,阿满,你也到建邺来吧。”孙秀英有些兴奋的叫道。
“我来干嘛?”孙绍“嗤”的笑了一声,不屑一顾:“我就在吴县守坟,才不到建邺来被人看着呢,你们风风光光的,我呢?难道以后天天到你们三人家里蹭吃蹭喝?你们不怕丢人,我还怕丢人呢。”说完,起身匆匆打了个招呼,拂袖而去。孙氏姊妹三人面面相觑,被孙绍突如其来的怒气给惊得说不出话来,她们互相看了半天,孙玉英才无奈的说道:“阿满还是那样,动不动就发火。”
“这也怪不得他。”孙秀英替孙绍辩解道:“叔叔也太偏心了,那么多比阿满年纪小的都做了官,偏偏阿满没有机会,换了谁都会不舒服的。阿满从小就想和阿翁一样领兵征伐,小时候叔叔说等大了再说,这总算是长大了,又换了别的理由,他不生气才怪呢。”
孙元英瞟了一眼愤愤不平的三妹,淡淡的说道:“你是说阿满呢,还是说你家的那位?”
孙玉英撇了撇嘴:“大姊,你这可就错怪三妹了,我们那个妹夫现在风生水起,兵强马壮,可得叔叔欢心得很呢,现在都是右部督了,三妹还能有什么怨言?”
“二姊,你别光说我啊。”孙秀英笑着反驳道:“姊夫也是骑都尉,是叔叔身边的近臣,比起伯言来也是不差的……”她话说了一半,却想起来原本最有实力的大姊夫刚刚过世,大姊现在正是最伤心的时候,她们两人在这儿斗嘴似乎不太合适,连忙把后面的话又咽了回去,收了笑容,小心的说道:“大姊。”
“唉——”孙元英长叹了一声,责怪的看着她们二人道:“让你们商量着帮帮阿满的,你们倒好,只顾着显摆自己的小日子,难怪阿满不痛快了。”
孙玉英低了头,嚅嚅的说道:“大姊,不是我们不出力,实在使不上劲啊。这次阿满造了新酒,可不是我家阿公派人送来的?为了这事,叔叔还有些不痛快。”
“你们都搞错了。”孙元英苦笑着摇摇头:“现在不是叔叔不让阿满做官,是阿满不想来建邺。”
孙玉英和孙秀英愕然:“有这事?”
顾府人太多,孙绍看着眼晕,第二天一早便带着敦武和帅增出了门,准备在建邺城里逛逛,看看这未来的六朝古都究竟是个什么模样*,主仆几个刚出了门,正东张西望的看路,一个仆人打扮的年轻人走了过来,满脸笑容的冲着孙绍施了一礼:“请问阁下可是孙绍君?”
孙绍一愣,打量了那人一眼:“你是谁?”
那人笑了:“贱名不足称,我家主人姓吕讳壹,在至尊身边任校书郎,此刻进去拜祭顾君,片刻便出来与孙君相会拜谢。有劳孙君稍候。”
吕壹?孙绍和敦武互相看了一眼,笑了。
“不敢,我便在此等候吕君便是了。”孙绍温和的笑道。那人见孙绍脸色和善,也十分高兴,又致了谢,转身走了。帅增有些不快,嘟嘟囔囔的说道:“这等小人,少主何必与他来往。”
“你懂个屁。”敦武瞪了他一眼,得意的把头扭到一边。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三国大航海 第五十三章 吕壹
第五十三章 吕壹
孙绍很客气的在路边等,他现在虽然知道吕壹只是个小人物,但是这个小人物能在吴县横行,让朱治都要忌惮三分,孙韶去告状都没能摆平他,可见这厮的能量和他的官位并不相称。俗话说得好,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当然更不能得罪这类在大领导面前得宠的小人。当初没有趁势吞下天然居,他就有了这个心理准备。
吕壹身高七尺三寸左右,眉清目秀,长相儒雅,一见孙绍主仆三人在路边等着,他受宠若惊,老远的就拱起手,满面堆笑的迎了上来:“罪过罪过,吕壹何德何能,竟让少主久候,真是过意不去。”转过头又对刚才那个仆人骂道:“不长眼的东西,这点事都做不好,怎么能让少主在路边候我?”
孙绍摆摆手,打断了吕壹虚张声势的责骂:“无妨,是我要在这里等的,不怪他。”
吕壹既高兴,又有些惭愧,他客客气气的把孙绍让到了马车上,然后恭敬的问道:“孙君欲往何处去?吕壹不才,愿为君引路。”
孙绍也不客气,坦然的接受了吕壹的好意,那副公族的派头做得恰到好处。吕壹听他说要逛一逛建邺城,便笑着应了,带着他直接去了建邺的大市。他在建邺也有产业,只是建邺大人物多,他一个校书郎威风不起来,所以不能象在吴县那样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在大市林立的酒肆中,天然居虽然也不错,但是绝对不抢眼。
吕壹将孙绍让上了二楼的雅间,安排了酒菜,这才客气的坐到孙绍的对面。“少主,吕青不懂事,以前多有得罪之处,还请少主大人大量,不要记在心上。吕壹今天特备薄酒,向少主陪罪。”
孙绍看着吕壹,嘴角一挑,乐了。他摇摇手:“吕大人多心了,在商言商,讨价还价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有什么得罪不得罪的?现在我们合作的很好啊,吕东家给的价钱,我十分满意。”
吕壹有些不太相信,他被孙权斥责之后,十分惊恐,他知道自己虽然在孙权面前受宠,可是欺压公族肯定不是孙权能够容忍的,更何况还是孙韶来告的状,所以他抢先派快马通知吕青,让他无论如何要取得孙绍的原谅,他已经做好了把天然居送给孙绍的准备,可是吕青的汇报让他大出意料,孙绍只是取了原先要求的价格,并没有趁机要挟。应该说,这和吕壹本人的行事风格不符,如果换了他,肯定是穷追猛打,利益最大化。
不过现在看到孙绍满面笑容,吕壹真正放下了心,神情也变得轻松起来。他原本觉得五十金有些偏高了,可是最近得到吕青的回报,新酒卖得很好,天然居因为是独家经营,没有其他的竞争对手,现在能卖到七八十钱一斗,利润还是相当可观。吕青说,当时要求是一年一万斗,现在看,可能不太够,到时候还要和孙绍再谈谈,多增加一点供应。
“孙君胸襟之大,非我等可以揣度。”吕壹笑容满面的举起杯,“请为孙君寿。”
孙绍哈哈一笑,饮了酒,淡淡的笑道:“做生意嘛,最好的局面便是双赢,大家都有钱赚,才能做得长久,如果谁想把这好处都吞了,不给别人留点甜头,那还谈什么合作?”
“孙君说的是。”吕壹连连点头,指着窗外拥护的人群和一间接一间的酒肆道:“孙君,建邺城新建,目前虽然还比不上吴县繁华,可是这里既然是至尊所居,以后肯定又是江左的一大都市,孙君高瞻远瞩,有没有计划在建邺找个合作伙伴?”
孙绍一边喝着酒,一边伏在窗前,看着外面的景色,没有立即答复吕壹。过了一会,他才重新坐回席上,叹了一声道:“建邺城离吴县太远了,我老远的从吴县运来,只怕路上的开销也不少啊。这价格太高了,就无钱可赚,与其如此,不如暂且放一放。”
吕壹放下了手中的酒杯,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四周,这才压低了声音说道:“孙君,吕壹冒昧,敢问孙君是真不想来建邺吗?”
孙绍眼皮一挑,似笑非笑的看着吕壹:“吕君何出此言?”
吕壹略有些得意的笑了笑:“孙君,想必你也是知道的,吕壹不才,蒙至尊信任,在至尊左右任一校书郎,至尊给孙君的公文,便是吕壹手书的。”
“是吗?”孙绍虽然估计到了,却还是装出一副很惊讶的样子,上下打量了吕壹片刻,才惊喜的说道:“果然,也只有吕君这样的俊杰,才能写出那手飘逸的书法来。”
吕壹哈哈一笑,他就是凭着一手好字获得孙权的青睐的,孙绍这一夸,可正夸到他的心坎里,挠着了他的痒痒肉,浑身上下都透着舒坦,他谦虚了几声,又说道:“孙君,吴县虽好,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为孙君计,还是来建邺吧。”
孙绍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既然吕君如此关爱,那孙绍也就不瞒着吕君了。吕君身在机密,想必也知道我孙绍的身份特殊,说实的,我还真想不到我到建邺来能做什么事。另外,我这个人身无长技,眼里又容不得砂子,万一到时候和人起了冲突,只怕会闹得不可收拾,与其如此,我不如呆在吴县安稳一些。先父早逝,唯有我这一点血脉,我可不想莫名其妙的断送了。如今我也到了适婚的年龄,还是先寻个适合的女子成家方是正理。”
吕壹沉吟片刻,咀嚼着孙绍的话,猜测着孙绍的意思。孙绍显然是在担心孙权把他搞到建邺来是软禁他,最后官没做成,反倒失去了自由,再加上建邺达官贵人多,他虽然是公族,可是一个受主上猜忌的公族日子肯定不好过,到时候受人欺负,确实不如在吴县自在。吴县有朱治坐镇,想来还不至于真有人欺负到他的头上去。但是吕壹也清楚,以前是孙绍想当官,孙权不让他当,现在是孙权要他当,可是孙绍偏偏又不当了,孙权现在骑虎难下,如果不把孙绍弄到建邺来的话,他大面上就说不过去。更重要的是,最近孙绍在吴县声名鹊起,和士人交往骤然增多,影响日增,孙权必须把孙绍弄到身边来就近看护才放心。
吕壹身为孙权的近臣,对孙权的心思看得一清二楚,这个时候,谁能劝孙绍回心转意,谁就是大功一件。他如果办到了,升迁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这也是他主动和孙绍交好的另一个重要目的。而要想赚这个功劳,首先就得把孙绍的真实意图搞清楚。
而眼下,他似乎已经摸到了孙绍推辞背后的真实原因。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三国大航海 第五十四章 铃儿响丁当
第五十四章 铃儿响丁当
两人一杯接一杯的喝着酒,心有默契的不再谈刚才那个话题,孙绍要通过吕壹向孙权传话,当然要曲意奉承,而吕壹平时颇为自负,和同僚之间关系并不好,难得有人和他这般推心置腹,更何况孙绍还给他带来了滚滚财源,自然也带了三分小意,两人各取所需,倒也谈得来,推杯换盏,谈笑风生。
“叮铃铃……”一阵清脆的铃声在门外经过,正和吕壹促膝交谈的孙绍一愣,笑道:“哪来的铃声?”
吕壹侧耳倾听了片刻,摇了摇头笑道:“我也不知道,想必是谁家的小儿吧。”
话音未落,隔壁传来“哐当”一声巨响,看样子是被人暴力打开了,刚刚还充盈着丝竹之声的隔壁雅间顿时鸦雀无声,孙绍十分诧异的看着吕壹,吕壹的眉头却皱了起来,直起了腰,将手中的酒杯轻轻的放在案上,凝神静听。
“竖子,你不敢来找我,却去欺负我弟弟吗?”一个带着愤怒和鄙夷的声音喝道,震得人耳朵嗡嗡直响,孙绍顿时来了兴趣,听声音就可以猜得出来,这家伙中气十足,肯定是个强壮的货,而且这语气十分不善,说不定有一场好戏要看。
“这是谁?”孙绍兴奋的问道。
“好象是陈武的那个庶子。”吕壹苦笑了一声,起身说道:“孙君且坐,我去去就来。”不等孙绍点头,他已经窜出了门,行动之迅速,简直让孙绍瞠目结舌。
可惜吕壹的行动再快也无济于事,他的身影刚从门外消失,隔壁已经传来了“乒乒乓乓”的打斗声,杂夹着一声又一声被击中的人惨叫声,孙绍再也坐不住了,紧跟着冲出了门。门外已经来了几个脚快的,正聚在一起说笑,热闹得象是看一场大戏,敦武和帅增也在其中,正好奇的向身边的人打听,一看到孙绍出门,连忙围了过来。
隔壁雅间里已经打成一片,一个相貌英俊的年轻人正挥动手中的刀鞘,在五六个家仆模样的汉子当中来往纵横,手一起处,系在刀环上的金铃“叮铃”一声响,便是一声惨叫,围攻着他的人虽多,却根本挡不住他的攻击,反被他打得鬼哭儿狼嚎、疲于应付。
孙绍掩着嘴笑了,这小子够猛的,下手又极是阴狠,专门往对方的鼻梁、腰胯处招呼,没几下功夫,就把那几个壮汉放倒,他扶刀而立,用鼻孔看着那个还坐在主席上、脸色铁青的年轻人,轻蔑的说道:“这次给你一个教训,下次可就没这么便宜了,再让我听到类似的事情,别怪我不给你留面子。”说完,转身就走。
“慢着。”坐着的那个年轻人一声断喝,慢慢的站了起来,缓缓走到他的面前,冷笑一声:“让你就这么走了,我陈修以后在建邺还怎么见人?”
那年轻人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的白牙,他将刀抱在怀中,刀环上的金铃轻轻的晃动着,一如它主人眼角的笑意:“怎么,你今天有胆和我动手了?”
“当众羞辱家主,殴打随从,就凭你这一点,我今天也要教训教训你。”陈修从腰间拔出刀,将刀鞘扔在一旁,双手持刀,高高举起,摆出一个进攻的姿势,喝了一声:“拔刀!”
“就你这样的,也配让我拔刀?”那年轻人不屑的撇了撇嘴,抱着刀,抖着腿,大模大样的站在那里,手指对陈修勾了勾:“来,来,让我看看,你这嫡子究竟有几分陈家的血性。”
“岂有此理。”陈修铁青的脸忽然变得通红,他暴叫一声,身随刀进,长刀呼啸而下,那年轻人眼睛盯着刀,身子微微一扭,让开了刀锋,肩膀一横,狠狠的撞在陈修的侧面,陈修一刀砍空,再想转换身形,被他这一撞,顿时失去了平衡,身子横飞了起来,扑通一声,狼狈的摔在地上,手里的刀也扔了。
“就你这样的,也敢跟我动手?”那年轻人连连咂嘴,正要再说几句风凉话,那几个刚刚被他海扁了一顿的壮汉却纷纷拔出刀围了上来,年轻人脸上的笑容顿时一收,松开了抱在胸前的手臂,缓缓拔出了长刀:“陈家越来越没有规矩了,连下人都敢对主人拔刀,不教训一下怎么行。”
“你这野种,冒充什么主人……”一个壮汉怪啸一声,当头一刀迎面砍到,那年轻人一听他的话,顿时杀气上涌,一低头,涌身上前,手中的长刀狠狠的砍在壮汉的大腿上。那壮汉痛得脸都变了形,正要开口大叫,腹部又挨了一脚,腾空而起,“扑通”一声,仰面摔倒在地上,还没等他爬起来,寒光闪闪的长刀已经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有胆你再说一声!”年轻人寒声喝道。
壮汉面无血色,看着近在咫尺的刀锋,嘴唇哆嗦,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其余几个壮汉手里虽然握着刀,可是见同伴一招就被人制住了,也吓得只在原处吆喝,却不敢上前半步。
“陈君。”吕壹这时才插得上话,他冲着那个满脸杀气的年轻人连连作揖:“陈君息怒,当众杀人,纵是他可杀,陈君也难逃三尺律。陈君,请看在我的薄面上,暂息雷霆之怒。”
“看你的薄面?”年轻人哼了一声:“你算什么东西?一个小小的校书郎,也敢来管我陈海的事?”
1...1516171819...2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