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三国大航海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zhi
崔谦十分高兴,亲自出门相迎,然后发表了一通感谢的话,大意是说,这次金陈和越国结盟,我们是来帮金陈王守城对付扶南人的,只要城守住了,以后大家都有好处云云。
众人山呼万岁,就在营门前向一些将士们敬了酒,将士们碍于军令,不敢多饮,只能浅尝辄止,然而心里却是美滋滋的。他们当中大部分原来是海盗,靠打劫商人为生,商人看到他们时都陪着笑,但是他们知道那笑容后面是恶毒的诅咒,什么时候享受过商人这么发自肺腑的感谢?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在那一刹那间,他们都挺拔起了身子,感受到了身为保护神的荣耀和自尊。
金陈国的士卒以及藏在金陈士卒里面的黎元等人看到这个场景,心里都有些不是滋味。黎元觉得肩上的担子很重,这次要是袭击成功,重创越国人,那么一切无事,如果失败了,让越国人在金陈立稳了脚跟,只怕金陈再也不是扶南国的了。只要有这五千水师坐镇,这些商人会自动自觉的成为庞大的辎重队,保证这些水师的生命线。
黎元不敢怠慢,他立刻让人送信给范蔓,崔谦已经进城,请范蔓立刻包围顿逊城,同时,他把崔谦入城后的举动报告给范蔓,提醒范蔓不能忽视了这些商人背后的财力物力。范蔓接到消息的当日便尽起大军,一面包围了顿逊城,一面派人赶到海边,企图夺取崔谦的船队。留守的越军一看形势不对,立刻起帆避入大海,消失得无影无踪。
范蔓虽然觉得有些遗憾,但是他对夺取崔谦的战船本身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崔谦是海盗出身,又是孙绍手下的大将,他不可能不留后手,让人轻易抄了他的后路。他在海边留下警戒力量,转身围住了顿逊城,在城外大造攻城器械,做出一副不破城绝不罢休的架势。
大战一触即发。
崔谦有条不紊的安排守城任务。他原先是海盗,不讲究守城,可是孙绍手下不乏对守城很有经验的人,在孙绍的安排下,他们经常互相取长补短,相互切磋,平时举行个演习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在宛城的时候,他已经实践过攻城和守城的战斗,对守顿逊这么一个小城,他是胸有成竹。他的手下虽然都是水师,但经过了大大小小的战斗,现在也算是合格的两栖作战部队了。
顿逊虽说是金陈国的王城,但是规模和吴越国的一个县城差不了多少,方圆不过七里,人口不过万余,崔谦带来了五千水师,再加上金陈国的一千多守卒,人手绰绰有余。崔谦让无咎守南门,崔艳领千人守东门、崔武领千人守西门,自己带领三千人守正对扶南人的北门。他们来的时候,从船上拆下了霹雳车和强弩,带了大量的砲石和弩箭,一进顿逊城就安装在了低矮的城墙上。
这些利器给范蔓带来了非常大的麻烦。虽然说范蔓围城的目的是以崔谦为饵,诱孙绍上勾,可是他也想在孙绍赶到之前先把崔谦打得奄奄一息,免得孙绍来了之后他还有余力出城夹击,所以进攻并不完全是作戏,他还是花了心思的。只是城头新装的霹雳炮和强弩让他始料不及,黎元送回的消息中并不包括这些,结果一上阵,在阵前壮声势的战象刚刚站稳,还没来得及发起示威性的冲锋,两枝如长矛一般的弩箭从两百步外呼啸而至,准确的射中排在最中间的一头战象,鲜血从特制的箭杆血槽中喷射而出,战象哀鸣了两声,扑通一声栽倒在地,抽搐了几下,很快就断了气。
象背上的士卒被摔了个头晕眼花,他们连滚带爬的扑到战象身旁,看着战象已经失去神彩的眼睛,惊骇莫名。战象体积大,易中箭,这些他们都知道,但是战象皮厚,普通的箭射上两枝并不会立刻致命,今天的情况超出了他们的想象。看着那两只长达丈余的铁杆弩箭,看着一股股从里面激射出来的鲜血,他们措手不及。
范蔓接到报告,也吓了一跳,他抬起头看着两百步外的顿逊城,激零零打了个寒战。他听说出汉人有强弩,射程非常远,最远的据说能有三百步,但是他从来没有亲眼看过,没有切身体会,而今天还没有开战,就被这种传说中的利器打了一个下马威,实在是他没有想过的事情。
“将战象撤到后面去。”范蔓面寒如水,挥了挥手:“准备一些厚木板做盾牌,掩护战象上前撞门。让将士们分散开,注意防卫。”
范如将命令传了下去,原本精神抖擞的战阵迅速的行动起来,一百多头战象被转移到了后阵,除了准备攻城门的突击队之后,其他人都站得松开了一些,以降低越国人弩箭的威力。只是这么一来,仗还没打,气势就泄了几分,士气便有些低落。
范蔓虽然不想立刻破城,但是他知道自己已经失了先机,如果不能立刻占得上风,这一仗将十分艰苦,他立即下令,先破城者有重赏,以激起士兵的杀气。
第一支突击队集结完毕,他们在由两头战象背负的厚木板的掩护下,坚定不移的向城门接近。
崔谦站在门楼上,看着远处的扶南士卒,不屑的撇了撇嘴:“战象?好大一砣肉啊。”
“建中,不可大意,战象虽然目标大,可是它们力气也大,现在有木板做掩护,我们的巨弩虽然威力大,可是未必能射穿那么厚的木板,就算穿越了,也未必能重创战象,刚才那种情况不太可能出现了。”
“没事。”崔谦一呲牙,“不是还有霹雳车吗,传我的命令,所有的强弩和霹雳车的目标都是这些战象,其他的交给弓弩手们对付,先用霹雳车轰,轰碎他们的木板,再用守城弩射,我就不信了,那些兔崽子们天天练,还能打不中这么大一砣肉。”
崔文笑着连连点头,崔谦的办法对付这些战象突击队应该很有效。
一声令下,所有的霹雳车和强弩都开始调整方向,对准向城门移去的战象。战象的移动速度慢,远远低于士卒奔跑的速度,而且它们又要保持一致,以掩护中间的士卒,速度更是慢得可以,对于这些天天操练的砲手、弩手们来说,这样的目标如果还不能瞄准的话,他们以后就无颜在军中立足了,传出去肯定要被别的营笑死。
顿逊城前的护城河离城墙大概十步左右,战象要想过河,要么涉水而过,要么必须先填平这段护城河。不管怎么说,这段路都是最危险的,范蔓为了让战象不至于在涉水的时候耽误时间,成为被强弩打击的静止目标,先命令人填河。
近千的扶南士卒背着一袋袋土,排着疏懒的队伍向前冲,跑到护城河前,扔下土袋子就跑。崔谦对这些快得跟猴子似的扶南士卒没什么兴趣,他也没兴趣浪费箭枝,连阻击都免了,就看着范蔓填沟,倒是让范蔓松了一口气。
半个时辰之后,护城河上填起了几个七八丈宽的土堆,扔上几块木板,临时的桥就成了,范蔓同时派出了十个突击队,除了正对城门的有战象之外,其他的都是由士兵举着木板向城门下冲,顿逊的城并不高,城楼才两丈,普通的城墙也就是一丈五左右,借助简单的梯子就能爬上来。
看到扶南士卒开始冲锋,崔谦收起了笑容,下令准备反击。低沉的鼓声在城头响起,原本抱着手臂看扶南士卒忙活的越国士卒也严肃起来,弓弩手们站在城墙后面,各自看准目标,准备射击,而砲手和弩手们更是屏住了呼吸,把目光对准了护城河上的土坡。手持刀盾的战士则站在后面,随时准备上时厮杀。
战象鸣叫着,在士卒的驱赶下,背负着厚厚的木板组成的巨盾缓缓向城门走来。巨盾下面,几十个士卒推着一架攻城槌,小心翼翼的配合着战象的脚步,一步步的往前移。他们刚刚听说了,越国人从两百步外射死了一头战象,虽然没有亲眼看到是什么样子,可是战象在他们的心目中就是不可战胜的,今天却被人家轻而易举的射死了,心中不免有些忐忑,生怕那无坚不摧的巨箭一下子飞过来,连木盾也挡不住,直接射杀了他们的小命。
好在一路上都没受到什么攻击,眼看着城门在望,他们的脚步开始加快起来,一个个互相鼓励着,推着攻城槌向前跑。
范蔓远远的看着,心中十分不安。对方在给了他一个下马威之后,一直没有再有动作,就那么看着他填埋护城河,如果是以前,他一定会认为对方是一个什么也不懂的笨蛋,不知道抓住最有利的时机进行攻击,居然让他这么顺利的填好了通道,但是现在他却不敢这么认为,崔谦越是无视他,他心里越是不安,本能的把这个当成是崔谦胸有成竹。
对方越是轻松,他便越是紧张,明知这种心态非常不好,但是他还是挥之不去,恍惚之间,范蔓觉得自己似乎又回到了刚上战阵的时候,只是站得稍微久了一些,两腿的酸痛就会提醒他,他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勇猛的少年。
范蔓向前倾着身子,几乎伏在了象栏上,两眼死死的盯着城头,看着离护城河越来越近的突击队。突击队已经踩上了土坡,就在这时,城头忽然一声鼓响,同时飞出了几个黑点,冲着突击队砸来。范蔓诧然,那些黑点肯定不是弩箭,他稍一思索,便想起了范金生说起过的石球,一种不祥的感觉顿时涌上心头。
“轰!”一块砲石狠狠的砸在了木盾上,反弹了起来,又砸进了后面的泥土中,大地为之一颤,但是木盾下面的士卒却没有时间去体会,木盾被砲石砸中时发出的巨响吓得他们手脚一滞,发出的呻吟声吸引得所有人都抬起头朝木盾看去。
紧跟着又是一颗砲石击中了木盾的一侧,木盾猛的晃了一下,巨大的冲击力连大象都有些站不稳,木盾的支架摇晃着,发出难听的吱呀声,让士卒们十分担心还能不能承受得住接下来的打击。
“快!快跑!”
领头的突击队长大声喊着,他们顾不得再看头顶的木盾,推着攻城槌,驱动战象,以最快的速度向城门接近。现在离城门只有十步远,只要冲到城门下,对方就鞭长莫及了。能进突击队的士卒都是经验丰富的人,不用百人将提醒他们也知道该怎么做,当下发一声喊,齐心协力的向前冲去。
仅仅奔出两步,他们的好运就到头了,八架霹雳车对准这支突击队猛轰,距离近,攻击点又是固定的,他们早就瞄准了半天,现在一发动就势若雷霆,一息之间,八颗砲石先后飞到,其中三颗击中了木盾,木盾虽然没有被砸碎,却被冲击力打得东倒西歪,露出了防护空隙。
而这些空隙给随后飞到的二十支弩箭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二十支如长矛一般的巨弩接连射要木盾上,将已经遭到重创的木盾打得摇摇晃晃,先后有三支巨弩击破了木盾,紧接着,一枝巨弩穿过了缝隙,轻易的穿透了战象厚实的皮肤,刺进了战象的身体,鲜血沿着血槽喷涌出来,洒得旁边的士卒一头一脸,战象吃痛,剧烈的挣扎起来,木盾露出了更大的缝隙,又是一支巨弩穿过缝隙,射在攻城槌上,带有倒钩的箭头射进了攻城槌,余劲冲得士卒们吃不住劲,向后连退两步。
士卒们看着震颤不已的弩箭目瞪口呆,而更大的厄运却接踵而来,受伤的战象被体内的箭头锋利的棱线割开了皮肉,痛得狂性大发,不管不顾的向旁边猛冲过去,象背上的士卒用尽了力气也控制不住它们,眼睁睁的看着并肩而行的两头战象分道扬镳,将巨大的木盾扯得粉碎,而藏在木盾下面的士卒无遮无掩的暴露在城头上严阵以待的弓弩手面前。
“射!”崔文面无表情的一挥手。
推着攻城槌的扶南士卒连惊讶的时间都没有,很快就被呼啸而至的箭雨射倒,只有几个士卒吓得肝胆俱裂,他们扔下攻城槌,哭喊着,掉头就跑。城头的箭矢如影随行,将他们一个接一个的射倒,片刻之间,阵前就倒下了几十具尸体。
受伤的战象悲鸣着,沿着城墙狂奔,将刚刚冲过护城河,正准备架起梯子进攻的扶南士卒冲得七零八落。扶南士卒顿时大乱,有的往上爬,有的向回跑,谁也不敢正面发狂的战象,而躲闪不及的或是被战象撞倒在地,或是被象牙洞穿胸腹,或是被战象踩得肠穿肚烂,惨不忍睹。
崔谦扶着城墙,探出头看着疯狂的战象,撇了撇嘴:“战象?一砣肉而已。”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三国大航海 第七十四章 欲擒故纵
第七十四章 欲擒故纵
范蔓第一天攻击了四次,无一例外的铩羽而归,损失了十几头战象和近千名士卒,士气低落,而将军们也心情沉重,照这样子打下去,不把越国人的弩箭和砲石耗完了,恐怕是没什么机会,而他们的士气能不能支撑到那个时候还要打个问号。
然而,一看到范蔓那张镇定自若的面容,他们心里的慌乱便减轻了许多,莫名的有了信心。这些人都是跟着范蔓南征北战了很多年,对范蔓非常有信心,虽然以前也遇到过不少麻烦的对手,但是范蔓都带着他们夺取了最后的胜利,只要有范蔓在,不管多大的困难,他们都不会绝望。
日暮时分,范蔓下令收兵,回到帐中,看着将军们阴沉的脸,渴望的眼神,范蔓连一句安慰也没有,只是挥了挥手,轻描淡写的说道:“回去好好休息,告诉将士们,明天破城之后,放假三日。”
原本如丧考妣的将军们一听,脸上灰败的神色顿时一扫而空,眼中露出狂喜的光芒——范蔓能这么说,那一定是他已经打到了克敌制胜的办法,这是无数次的经验证明的。
将军们走了。范蔓有些累,坐在行军榻前沉思。范如让人打了水来,帮他洗了洗,然后将他扶倒在榻上,见范蔓已经闭上了眼睛,他这才轻手轻脚的出帐。刚走了一步,范蔓忽然说道:“阿如,你相信明天能破城吗?”
范如吃了一惊,他转过身,看了一眼躺在榻上的范蔓,范蔓的眼睛闭着,阔大狮鼻缓缓的抽动着,看起来象是已经睡着了。不过范如跟着范蔓多年,知道他一定没睡着,刚才也不可能是他听错了。他转回身,恭敬的站在在范蔓面前,不假思索的应道:“大王说能,那就一定能。”
范蔓没吭声,过了一会儿,他抚在胸口的手指动了动。
范如会意,立刻退出了大帐。他站在帐门口,脸色平静如常,只是眼神却有些慌乱。范蔓以前从来没有问过这样的话,他只需要向将军们下命令,不需要解释,不管他说多么荒谬的事情,将军们都能接受,而范蔓也从来不会在已经宣布了明天要破城之后,却来问他信不信。
范如感到了一种异样,他觉得这次范蔓的精神状态非常不好,从伏击孙绍失败之后,他不仅身体欠佳,而且精神明显有些颓丧,几天的功夫就让人觉得他又老了好多,不经意之间,原本挺得笔直的背都有些驼了。
大王老了,不知道为什么,范如忽然冒出了这么一个念头。 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范如就被自己吓了一跳,心虚的向四周看了看,仿佛做了什么亏心事,又仿佛突然之间发现了一个重大秘密,而这个秘密是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似的。范如抬起头,看着远处暮色中并不高大的城墙,忽然觉得寒气透骨。
第二天,朝阳升起之后,扶南军摆开阵势,再一次发动了攻击。不过,今天的攻击与昨天有所不同,范蔓在四门各安排了五千人马同时进行攻击。将军们开始听到这个攻击方案的时候,还有些不解,城里有足够的人手,按城墙的长度,至少每个门安排一万人才有足够的胜算,而现在只安适五千人,岂不是又是一个僵持势态?可是他们见范蔓信心满满,也没敢多说什么,各自去执行命令。
四个城门都安排了人,但人数不多,不仅越国的将士们觉得好笑,就连金陈王无咎都哂笑不已。扶南人真是运数尽了,一向能征善战的范蔓居然做出这种安排,真是天意。
无咎组织起弓箭手攻击填埋护城河的扶南士卒,然后扶南士卒已经得到了将军们传达的破城之后放假的消息,一个个信心百倍,虽然不少同伴倒下了阵前,但是他们依然勇往直前,迅速的填好了几个冲锋用的土坡,然后几十头战象就驮着巨大的攻城梯冲了过来。
直到这个时候,无咎才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们不是越国士卒,更不是崔谦,崔谦守的南门有大量的霹雳车和强弩,能够克制住扶南人的战象,就算不是南门,崔艳守的东门和崔武守的西门也有足够的强弓劲弩,不论是射程之远还是箭矢的犀利都要占些优势,而他守的北门却和扶南人相差不远,甚至还略为逊色一些,而对扶南人以战象打头的攻击阵型,他只能命令所有的士卒上城,弓弩手以最快的速度发射箭矢,攻击战象和战象背上的扶南士卒,同时准备肉搏。
扶南士卒驱动着战象,冒着金陈士卒近乎疯狂的密集箭雨,冲到了城下,两头战象驮着巨大的木屋,士卒们在木屋的掩护下用攻城槌轰击城门,而更多的士卒直接沿着战象拖来的木梯开始附城,一丈五寸高的城墙根本挡不住他们的攻击,只花了小半个时辰,扶南士卒就攻上了城墙,与金陈士卒短兵相接,展开了血腥残酷的城头争夺战。
得到北城攻击顺利的消息,范蔓立刻做出了反应,派出一万养精蓄锐的士卒增援北门,不给无咎任何喘息的机会,一定要拿下北门。
一万扶南士卒如潮水般的涌到了北门,北门顿时告急。
无咎大急,他一面派黎元派人和范蔓联系,让他们尽量不要从他这里突破,一面派人向崔谦告急。崔谦的消息先到了,我这里也打得很辛苦,范蔓亲自指挥攻城,根本抽不出人手来,城墙太矮了,扶南人直接攀城攻击,看来外城是守不住了,立刻退入内城防守。
无咎急得直跳脚,他发现自己对崔谦的能力估计过高了,这个海盗头子打劫还行,守城太差劲了,他怎么能把那么多的霹雳车和强弩全放在南门呢?如果在各门都放一些,扶南人的战象哪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
可惜现在跳脚也来不及了。无咎只得按照崔谦的要求退入内城防守。内城的城墙高达两丈五,周长只有一里二百步,守起城来方便多了,可是这样一来,不仅无咎的一千多人在撤退时损失大半,而且外城丢失,扔给了扶南人。扶南人在顺势攻击内城未果的情况下立刻放弃了攻打内城的计划,随即对外城的金陈百姓和大量的各国商人展开了有组织、有计划的抢劫和屠杀。
哭喊声响成一片,原本安定祥和的顿逊外城成了地狱,到处是哭喊声和求饶声。好在内城未克,范蔓还不敢掉以轻心,及时让人约束住了士卒,但是不过半个时辰的杀戮已经足以让外城大变模样。
无咎欲哭无泪。
“大王,越国人不怀好意啊。”黎元冷笑着提醒道:“你注意没有,他们撤入内城的动作十分迅速,倒象是早有准备似的,而且滞留在城中的大汉国的商人都被他们带到内城保护起来了,其他诸国的商人则只有一部分进了内城,大部分都在外城。”
无咎盯着黎元,良久才苦笑一声:“黎将军,金陈国已经亡了,我已经无能为力。你要怎么办就怎么办吧,只希望将军事成之后,能留我一家性命。”
黎元无声一笑:“大王,要想成事,还离不开大王的帮忙。大王现在认清了越国人的嘴脸,如果能帮我们刺杀那个姓崔的将军,我家大王以后论功行赏,大王又岂是保住一家性命的问题,荣华富贵也是不会少的。”
无咎面无表情的点点头,他已经不敢有这样的奢望了,不管是扶南人胜了还是越国人胜了,都不会再留着他这个金陈王,能不能保住一家老小的性命都在两可之间,哪里还谈得上荣华富贵。如果不是小命捏在黎元的手里,他真想扔掉王冠,带着家人逃出城去,哪怕从此做个农夫也行。扶南人和越国人怎么打,他才管不着呢。
崔谦扶着刀,在内城的城墙上来回踱着步,不时的停下来,和安装强弩、霹雳车的士卒一起搬搬弄弄。虽然打了败仗,可是越国士卒们的士气并没有受到影响,相反,他们一个个把腰杆子挺得笔直,说话的声音也比平日里响亮许多,动作干净利落,一丝不苟。原因很简单,以大汉人为主的几十个商人正在城下仰着头,敬畏的看着他们和他们正在安放的武器。他们大多都听说了昨天越国人用这些武器击杀了扶南人十几头战象的事情,现在又要仰仗这些武器保证自己的安全,对那些士卒当然是不敢怠慢。特别是那些因为和汉商关系好,得到提前通知才能及时退入内城的夷商,脸上的笑容更显得恭敬三分。他们陪着小心,跟在趾高气昂的汉商后面,用蹩脚生硬的汉话向正在忙碌的越国士卒打招呼,实在不会汉话的,就连连打躬作揖。在这样的氛围中干活,哪个越国士卒不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不仅是士卒觉得骄傲,就连崔谦也觉得十分得意,他居高临下的看着那些商人,很威风的挥挥手,一点也不脸红的说道:“大家不要慌,内城不仅城墙高,又短了一半以上,不会象外城那样因为武器数是不足而被破,我可以向诸位保证,扶南人再来十万人,他也攻不下内城,诸位的生命安全绝对没问题。”
“将军威武!”
“全都仰仗将军了……”
“我们都是托将军的福,才能在这样的战乱中保全性命啊。”
“哈哈哈,你们错了。”崔谦哈哈大笑:“你是应该感谢大王,是他让我们来保护你们的。你们想必也知道,我崔某人原本是个海盗,要不是大王让我改邪归正,说不定啊,我现在比扶南人还要抢得厉害,杀的人还多。”
众人面色一变,都有些忐忑。崔谦的话提醒了他们外城正在发生的事情,汉商们因为早就得到了消息,有准备,基本没有损失,而夷商人想到外面正有同胞被扶南人屠杀,在庆幸的同时又不免有些不忍。片刻的沉默之后,他们又七嘴八舌的歌功颂德,不过这次变成了越王孙绍,崔谦说得没错,如果不是孙绍,崔谦这个海盗头子可能比扶南人还要凶残。
“越王真是古来少有的圣人啊。”一个夷商既感慨,又羡慕的说道。
“那是,我们大王年轻有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现在他就在途中,只要他一到,范蔓那老竖子哪里还有什么活路。”一个会稽商人拍着胸脯大声说道。
1...170171172173174...2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