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三国大航海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zhi
还象去年那样是不行的,再来一次,鲜卑人的损失将十分惨重,大部分人都倾向于到中原去打劫,问题是,如果是单独行动,没有哪一个部落有这个实力面对曹彰或曹仁,要想全身而退,唯一的办法就是大家团结一起,一起行动。
鲜卑人虽然已经衰落好多年了,但是收罗起来,能够上马弯弓的还有十来万人,对付以步卒为主的汉人还是有很大胜算的,打赢的希望固然不大,但是也足以让汉人不敢穷追。
抱着同样的目的,大家放下了平时的矛盾,暂时坐到了一起。步度根是名义上的大王,当然要首先表态。然而步度根十分担心,这帮乌合之众,如果战事顺利,那当然没话说,万一遇到挫折,到时候想要大家互相救援恐怕不太靠谱。
与入塞抢劫相比,步度根更倾向于吞并掉一些小部落,壮大自己的实力,从而让自己能够生存下去。他最先看中的就是柯比能部。柯比能是小种鲜卑,实力不算很强,这几年虽然发展得比较快,但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一万五六千骑,这里面还包括吞并的扶罗韩旧部。更重要的是,统率这些扶罗韩旧部的正是扶罗韩的儿子,步度根的侄子泄归泥。
步度根一面和大家商议入塞的事情,一面派人和泄归泥接触,他对泄归泥说,你不支持我,我不怪你,可是你支持柯比能实在说不过去,你也不想想,你父亲扶罗韩是死在谁手上的?你不为父报仇也就罢了,怎么能还接受仇人的管辖呢?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十来年没想起报仇的泄归泥突然就动心了,考虑着要带着自己的部属脱离柯比能,重新投向步度根。
柯比能对此还一无所知,他现在正在担心曹彰。在讨论是否要入塞抢劫的时候,柯比能断然否决,他对其他的部落大人说,你们不知道曹彰的厉害,我当年可是亲眼看过他的威风,那一年,他率领千余步卒,骑兵不过数百,可是面对十倍于已的乌桓骑兵,他不仅没有退缩,反而主动出击,一举击溃了乌桓人不说,还一口气追了一天一夜,直把乌桓人追得魂飞魄散,一战而定三郡乌桓。现在他坐拥三万余大军,曹仁有近两万人,准备了一年多,绝对不是为了到草原上来走一下过场,他很可能是要深入草原,重创我们。听他这些年他从辽东买了不少马,骑兵的比例非常高,完全有可能和我们进行一场骑兵的对决。
柯比能的话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曹彰是有三万骑,可是他在渔阳,主要面对的是乌桓人,他离弹汉山还有两千里呢。如果他要对付的是鲜卑人,应该从马城出塞才最近。而曹仁部只有四五千骑兵,剩下的全是步卒,他敢深入草原?就算他来了,他能对付我们近十万骑?
你被曹彰吓破胆了吧?有人不屑的讥笑道。
柯比能忧心冲冲,然后他自己实力不足,说了别人也不听他的,他左思右想,决定带着部落向西迁移,汉人现在实力大减,他们对西域的控制大不如前,到西域去相对比较安全。
柯比能和泄归泥商量了一下,泄归泥表面上答应了,可是背地里却通知了步度根,然后带着部属离开了柯比能。柯比能得到消息,大吃一惊,想赶上去拦住泄归泥,可是却迟了,步度根亲自带着大军来迎接泄归泥,气热汹汹,大有一口将柯比能吞下去的感觉。柯比能是个识相的,一看形势不对,立刻带着自己的部落离开了弹汉山,一路向西而去。
步度根初战靠捷,一滴血也没有流,就壮大了实力,顿时有些自信心膨胀,他很威风的对其他部落大人说,曹彰从渔阳出塞,明显是要对付乌桓人,我们不用担心,大家想想怎么到并州打劫的事吧,曹仁没胆量,缩在晋阳不敢出来,只让匈奴人替他们守并州,我们没有必要怕他。匈奴人如果识相,躲着远远的,那大家就相安无事,如果非要替汉人做狗,我们就打断他的腿,占了并州再说。
仿佛为了验证步度根的猜想,很快传来了消息,七月底,曹彰率大军出塞,很快击破了白檀山,乌桓人被打得落花流水,望风而逃。
鲜卑人听到消息,都对乌桓人的不堪一击表示鄙夷,甚至有人十分后悔,早知道这些乌桓人这么不禁打,干脆抢在曹彰前面收拾了他们算了。
鲜卑人没想到,就是他们围着火堆高谈阔论的时候,曹彰带着三万骑兵,在秋风刚起的草原上奔驰,连同备马一共七万余匹战马,在草原上卷起了一阵狂飚,所过之处,深深扎入土地中的草根都被踩成了泥。
当斥候将汉军突然出现在百里之外的消息传到弹汉山的时候,步度根等人先是大吃一惊,随即又是一阵狂喜:汉人不知天高地厚,居然敢以三万骑千里奔袭,却不知道弹汉山虽然没有准备,但蹀林大会还没有散,这里足有六七万余骑,又是以逸待劳,足以将这些远道而来的汉军击杀在弹汉山下。三万人的骑兵,战利品就非常可观啊。
步度根二话不说,立刻下令迎战,被他一番话鼓动得热血沸腾的鲜卑人争先恐后的向曹彰迎了过去。曹彰接到消息,命令越骑校尉荀恽首先率军出击。荀恽是荀彧的长子,曹操的女婿,原本是虎贲中郎将,汉帝回都洛阳之后,他被任命为北军越骑营校尉,手下两千骑,清一色的是孙绍提供的辽东战马,训练了五六年,终于有了上阵的机会。
从一开始,两军就厮杀在了一起,荀恽要为刚刚恢复元气的荀家争功,而鲜卑人打头阵的泄归泥要为战利品而奋勇作战,双方各不相让,各自拿出全身的力气,以命相搏。
荀恽一马当先,他左手举着圆盾,右手握着长戟,在马背上站起身来,扭身向身后伏在马背上冲锋的战士狂吼:“杀胡——”
“杀胡!杀胡!”
战士们跟着怒声吼叫,紧催战马,扑入了迎面而来的鲜卑人阵中。
两千越骑营,近四千鲜卑人,如两道迎面奔腾的巨浪,狠狠的撞在一起。
髡头的鲜卑人十分嚣张,他们紧紧的夹着马背,在马上半站起身来,在一百步开步射出了一轮箭后,随即熟练的收起了弓,拿起了手中的短兵器,举起盾牌,吼叫着向汉人冲杀过去。让他们很意外的是,汉军伏在马背上,连箭都懒得射了,将战马提到了最高速度直冲过来。
越骑营是洛阳的北军,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是装备很不错,两当铠上镶着铁片,护着胸腹等要害部位,而四肢却只有简单的战袍,面对鲜卑人的箭阵,他们看都不看,一门心思的向前狂奔。
鲜卑人的箭阵对汉军造成的伤害效果十分有限,射中了四肢不足以致命,在这种紧张的时候可能都注意不到,就算是射到了面门或咽喉摔下马去,也不会有人停下来看一眼,他们甚至连惨叫都来不及发出,就被后面的同伴踩死,而其他人的只是握紧了手中的兵器,一面高呼着“杀胡”一面紧紧的注视着越来越近的敌人。
一百多步,转瞬而至,红了眼的汉人和鲜卑人杀到了一起。
鲜卑人很快就发现了异常。
骑兵对战,个人的武技中最重要的首先是骑术,能不能在马上坐稳至关重要,只有坐稳了,才能有效的协调自己的身体,在合适的时候击出手中的武器。几千人一起对冲,不可能象两个人单挑一样一击必杀,但是准确性同样不可忽视,在某一时刻,谁先砍中对方,基本上就决定了胜负,战马的速度将使这一道刀伤具有非常小可的伤害能力。
鲜卑人最自豪的就是他们的骑术,草原上的男人从会走路开始就用弓箭做玩具,骑马是家常便饭,他们能在马上坐得稳,自如的发挥自己的武技,而汉人虽然装备好,但是他们在马上坐不稳,十成武技最多发挥出三成,所以汉人就算能买到马,但是骑兵的数量和质量一直比不上草原民族。
可是鲜卑人发现,这些汉人无一例外的都在马上坐得稳稳的,他们随着战马的起伏而起伏,手中的战刀挥出时又准又狠,往往能抢在鲜卑人的前面劈出致命的一刀,就算是鲜卑人和他们同时出手,结果也往往对汉人有利,汉人的战刀很锋利,两刀相砍,常常是鲜卑人的弯刀变成两半,而汉人的环首刀却安然无恙,象一阵风似从鲜卑人身上刮过,留下一道道长长的伤口,鲜血如箭一般的射出,他们一掠而过,冲向下一个对手,而鲜卑人却是握着半截残刀,不可思议的看着自己的伤口,很快被下一个汉人斩杀。
而就算两把刀都没有断,鲜卑人同样占了不便宜,他们想凭借着自己在马上的稳定将汉人撞下马去的意图几乎无一例外的落空了,汉人稳稳的坐在马上,好像和战马连成了一体,反常将他们一个个撞得坐不稳马鞍,接二连三的落马,随即被后面的战马撞倒。
泄归泥惊恐万分,一路奔来,他发现汉人中居然有七八个士卒手持长戟,不断的向他招呼。他手中的弯刀左劈右砍,手忙脚乱,最后虽然死里逃生,可是肋下和大腿上还是被割开了两条深可见骨的口子,鲜血汩汩而出,很快浸湿了他的皮袍。
泄归泥回首而望,惊得目瞪口呆。他原以为四千人对两千人是稳操胜算,这一次应该是一次很轻松的战斗,首战告捷,打击了曹彰的锐气,以后能获得更多的战利品,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汉军虽然只有两千人,但是战力远超过他的估计,两方一触即分,可是他的损失之大却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这一次冲锋,他足足损失了上千人手。
“求援求援,汉人凶猛!”泄归泥再也顾不上士气,立刻命令升起求援的大旗,吹响求援的号角,再这么打下去,他很怀疑自己能不能见到最后的胜利。
呜呜的号角起远远的传了开去,宣告了鲜卑人首战告负的消息。
步度根大怒,大骂泄归泥无能,同时再次派上一万骑支援泄归泥。
曹彰冷笑一声,一面命人敲响了冲锋的战鼓,一面命令胡骑校尉夏侯霸带三千骑出击。
蹄声雷动,大军再一次冲杀在一起。三千胡骑营遇到了一万鲜卑人,虽然众寡悬殊,可是胡骑营并无惧色,他们顽强的向前冲杀,倚仗着手中武器的精锐,锲而不舍的向前。
汉军的骁勇再一次让鲜卑人大吃一惊,三千胡骑营愣是让一万鲜卑人速胜的希望破灭了,他们搅杀在一起,战马的嘶鸣,刀戟的碰撞,战士的吼杀声,汇成一道血色洪流,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
步度根犹豫了,汉军的强悍超出了他的估计,他非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情报,对方是不是真有的只有三万人,如果对方的人数和自己相差无几的话,好么就凭他们现在表现出来的战斗力,鲜卑人今天要倒大霉。
在步度根犹豫的时候,战场上的局势慢慢发生了变化,越骑营的荀恽终于击溃了泄归泥,转而开始冲击鲜卑人的侧翼,支持被鲜卑人围在中间的胡骑营。鲜卑人围住了胡骑营,却久久不能全歼他们,心情不免有些急躁,再被越骑营骚扰,阵地发生了一些松动,让夏侯霸抓住了机会,打了一个漂亮的反击战,带着残余的一千多人从鲜卑人的包围中冲了出来,和荀恽汇合在一起,重新组成近三千人的冲锋阵型,嚣张无比的向着鲜卑人冲杀过去。
与此同时,曹彰派出了将军胡遵,同样是三千精骑,从另一个角度攻击鲜卑人。一万鲜卑人先是被三千胡骑营打得缩手缩手,损失惨重,现在又被五六千汉军铁骑围着攻杀,士气顿时大挫,不得已,再次发出求援的信号。
步度根仰天长叹,决定再试一次,他同时派出了两万人马,从左右包抄过去,企图将战场上的汉军一举击杀,扭回战局。
可惜,曹彰没有给他机会,他将剩下的两万余精锐分成两半,一万人由夏侯荣率领作为预备队,自己率领一万多人,由郝昭率领的三千部曲营为锋,浩浩荡荡的向鲜卑人杀了过去。
三千部曲营,清一色的长戟、环刀,人手一只连弩,一进入战场,就露出了与从不同的杀气。如果说前面的汉军已经足够让鲜卑人震憾的话,那么随着他们的出现,越骑营、胡骑营的辉煌都黯然失色,鲜卑人的噩梦开始了。
部曲营如同一只怒虎,咆哮着冲进了战场,所到之处,将所有的敌人碾平在面前,首当其冲的便是苦战了一个时辰的鲜卑万人队,在部曲营的面前,他们所有的努力都宣告失败,部曲营像一具巨大的犁,轻松的犁开了一片血海,然后径直迎向了赶过来支援的万人大阵。
仅仅一次冲锋,以部曲营为首的汉军就撕开了鲜卑人的堵截,如决堤的洪水一样冲向了惶惶不安的步度根本阵,虽然他们只有一万多人,可是那股气势,却足以让手头还有三万人的步度根从心底升起一股寒气。
曹彰站起身来,高高的举起手中的铁戟,发出全面进攻的命令。接到命令的夏侯荣毫不犹豫的指挥着剩下的一万骑绕过还在厮杀的战场,击向步度根的侧翼。
步度根在略许的迟疑后,作出了断腕的无奈举动,带着本部两万人逃入草原深处。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三国大航海 第一百十一章 浑水摸鱼
第一百十一章 浑水摸鱼
共和六年八月初,大汉国发生了三件大事。
其一,大汉车骑将军曹彰率胡汉铁骑三万余骑,由渔阳出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际击破了白檀山的乌桓人,斩首三千余,随即挥师西向,率将军夏侯霸、郝昭、胡遵等千里奔袭,堵住了集中在弹汉山进行蹀林大会的鲜卑各部落,双方血战半日,给鲜卑人以重创,斩杀万余,鲜卑大帅步度根、泄归泥率残部仓惶西逃。曹彰随即征发匈奴人和乌桓人,马不停蹄的进行追击,马不解鞍,人不解甲,衔尾追击,月余之间,一直追到五原郡以西,东部鲜卑、中部鲜卑全部落入手中,只剩下西部鲜卑还在鲜卑人的手中,东西万里北疆,为之一清。
其二,蜀王刘备薨,汉帝下诏由蜀太子刘禅继位,蜀大将军张飞和丞相诸葛亮辅政。汉大将军关羽闻之,痛哭呕血,一病不起。
其三,越国东海督苏羽率水师万余东向,兵锋直指倭国,倭有百余国,闻说汉人兵至,无不震恐,倭十余国派使入见,苏羽于其中南近韩地处筑城,以大船送倭使者百余人赴南海拜见越王。
十二月,泰州,扶南郡,扶南讲武堂。
扶南讲武堂是扶南学院的一个分院,不过,因为军事的特殊性,讲武堂离扶南学院的主体建筑有些远,更造近原始森林一些,因为这里的课程中有很大的一块是丛林战术训练,所以在丛林里建了一个训练基地,每学期都要把学员们送到基地去实战训练。
十二月是孙绍每年两次例行巡视讲武堂的时候,讲武堂会举行一次汇报性的毕业演习,演习中成绩突出的学员会被优先选入宫中为郎,其中最优秀的一部分将会加入越国最精锐的步兵——摧锋营,所以每一个讲武堂的学员对这次演习都十分看重,哪怕不是越国的士人,毕业后也不想留在越国,但是如果能得到新年大飨的邀请,进入特牧城与王公大臣们共饮,也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
讲武堂成立两年,去年举行这个演习的时候,好多人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激烈程度不够,而今年则不一样,几乎所有的学员都铆足了劲,至少要争取能参加新年大飨的机会,所以整个过程比实战不遑多让。
马谡是插班生,他也没想过要加入越**队,但是,他的目的是立名的,要给赵云、李严带领的的访问学员立个威,所以他学习得很刻苦,相关的军事理论当然难不住他,相反他倒是把教官们给问倒了好几次,这可把教官们惹火了,在演习的时候把他扔进了深山老林。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马谡居然不是被救援队拖出来的,而是自己爬出来的,不过,他出来的时候已经和死差不多了,衣衫褴褛,披头散发,眼窝深陷,看见谁都像是看到了敌人,眼中闪着狼一样的光。一看到迎接他的教官,他咧了咧嘴,连笑都没笑出来,就一头栽倒在地上晕了过去。
等把他救醒了才知道,因为他太傲气,看不起其他的学员,其他学员也看不惯他,半路上就把他给丢了,他一个人在丛林里乱撞,很快就迷了路,为了保住这条小命,在丛林里跋涉了七天,因为开始对丛林生存没放在心上,所以对丛林中哪些东西能吃,哪些东西不能吃一点数也没有,生怕中了毒,也不敢乱吃,连水都不敢乱喝。也亏他记性好,对地图记得滚瓜烂熟,走了几天冤枉路后,居然找到了出路。
孙绍听说这个消息,啼笑皆非,特地接见了马谡。
马谡见到孙绍时,还没有从丛林中的恐惧中恢复过来,但是换了干净的衣服,补充了食物之物,原本的丰神俊朗已经恢复了几分,也勉强能保持几分仪表了。
“蜀王驾崩了。”孙绍第一句话就是告诉马谡这件事,马谡从蜀国出来的时候,刘备还在苟延残喘,讲武堂外人很少来,马谡一直不知道这件事。
马谡点了点头,很平静,他虽然不知道刘备已经死了,但是他知道刘备的死并不意外,相反倒有些放松。刘备死了,赵云等人要守丧,至少要到年后才可能到扶南来。
“孔明兄主持大局,要着力发展民生,诸葛子平和一些蜀国的士子马上要赶回去,你有没有兴趣和他们一起走?”孙绍手里转着杯子,看着这个历史上和赵括一样有名的人才,眼神有些复杂。马谡虽然用了七天才走出其他学员三天就能走出的丛林,但是考虑到是个插班生,原来又是个眼高于顶的士子,这个成绩已经非常不错了,按理说,他应该属于那个每年都要死几个的正常名额中的一个才对。
“我一介布衣,回去不回去的,有什么关系?”马谡不以为然的说道,竭力在孙绍面前摆出一副狂士的模样。
孙绍笑了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过了一会儿,又问道:“那是你打算继续在讲武堂学习呢,还是到处游历?如果想游历的话,我非常愿意邀请你同行。新年过后,我要到天竺走一趟,你要有兴趣的话,不妨跟我同行。”
马谡心动不已,这是一个增长见闻的好机会,而且也是接近孙绍的好机会。可是,这次丛林生存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非常后悔当时没有好好听课,险些把性命丢在丛林里,这对一向自负的他打击非常大,他这几天一直在想,如果不能把这个债补回来,到时候肯定会成为一个笑柄。
而他是来扬名的,不是来留笑柄的。
“我非常愿意能和大王一起出行,但是,我还想先完成讲武堂的课程。”马谡诚恳的说道:“我不符合参加新年大飨的条件,如果仅仅是因为大王的开恩而破例,那与讲武堂的规矩不符。谡虽是外人,却不想破这个例。”
“呵呵呵……”孙绍笑了,他对马谡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这个人虽然傲气,但是傲气得有资本。他转过头对阴着脸站在一旁的费罗兹笑着:“看到没有,这才是我大汉士子的榜样。”
马谡很诧异的看了一眼这个一直没吭声的人,诧异的发现这个不是汉人,也不是扶南人,明显是一个夷人,就是那种穿上汉人的服饰也不象汉人的夷人。见马谡意外,诸葛均介绍道:“这是天竺的朱罗王费罗兹,去年大战中被俘的,因为监督筑城有功,大王决定放他回国。”
“这不是纵虎归山吗?”马谡脱口而出,他虽然从来没有把越国看成自己的国度,可是面对费罗兹这样的外人,他很自然的把自己和越国归类于大汉人这个范畴,站在孙绍的角度考虑问题。
“纵虎归山?”前将军崔谦扑哧笑了一声,伸手掩着嘴,把头扭到一边去了,其他人也相视而笑。费罗兹和汉人在一起呆了半年多,多少知道一些汉话,这句话他虽然不是很明白,但里面的意思在致也领会到了一些,对崔谦等人为什么发笑也并不意外,尴尬的低下了头,对马谡不免有些怨恨。一来是马谡这句话让他被人讥笑,二来他生怕马谡的话引起孙绍的担心,不再放他回去。
费罗兹对被孙绍生擒的事耿耿于怀,在南方大大小小十几个国家中,朱罗的实力是屈指可数的,费罗兹一直自视甚高,即使是对实力相差不多的哲罗王迪维亚和潘地亚王阿卡迪,他都有些不太放在眼里。一直希望着有一天能够统一天竺大陆,成为万王之王。这次率领三国联合水师出征扶南,他觉得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因为在他的压力下,哲罗和潘地亚都向他低头了,只要打赢了这一仗,他就能从南海的生意中获取更大的利润,进一步扩展自己的实力,没想到事与愿违,联合水师被越国人击得全军覆没,连他自己都被生擒了。
更让他郁闷的是,他居然是被人以少胜多的击败,费罗兹的信心一下子被击得粉碎。当时他曾想过自杀,可是他的亲信桑贾伊劝了他一句话,桑贾伊说,古来成就大事的人都经过磨难,佛祖也是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才真正开悟,僧侣们为开悟,还要实行长期不懈的苦行,以磨炼自己的心志,大王这次也许就是一个磨难,是大王真正通往更高的事业的起步。
费罗兹听了这个劝告,在随后的仰光城建设中,他身先士卒,辛苦劳作,真正把这些辛苦当成对自己的考验。他的行动使那些俘虏们情绪安定下来,也减轻了杨修的工作量,半年的功夫,仰光城建成,费罗兹也作为俘虏们的代表被带到了特牧城。孙绍对他的顺从非常满意,决定要放他回去。
费罗兹把这些当成上天对他的奖赏,把回到朱罗当成事业的重新开端,他怎么肯让马谡的一句话就断了自己的生路?他思索片刻,连忙跪倒了孙绍面前:“大王,降臣愿意做大王马前的一头猎犬,为大王追杀那些虎狼,而不敢自为虎狼。”
孙绍摸着下巴笑了,安慰道:“孤从来没有怀疑你的忠心,你起来吧。”
“喏。”费罗兹起身,站到一旁,暗自抹了一把冷汗。
马谡却不以为然,可是看这个架势,孙绍似乎很相信这个天竺人,自己倒也没有必要硬要做恶人。他和孙绍又聊了几句,这才跟着诸葛均告辞出来。诸葛均有些惋惜的对马谡说道:“幼常,你刚才应该答应和越王殿下一起去天竺的。”
1...199200201202203...2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