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三国大航海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zhi
“我知道了。”孙权藏着心里的喜悦,淡淡的说道:“那只是掩人耳目的办法,不得已而为之,是我的主意。”
既然真是孙权的主意,暨艳倒有些进退两难了。
见暨艳有些尴尬,孙权笑了笑:“你回去做事吧。孙绍那里,我自会为你解释,你也不要有芥蒂。”
“喏。”暨艳施礼退出。
“朱绩,你派人去把孙绍找来。”孙权对站在一旁的一个少年侍卫笑着说道:“就说有人告他状了,让他来申辩。”
朱绩应了一声,大步走了。孙权越想越好笑,连连摇头,正感慨着,孙绍已经跟着朱绩走了进来。孙权十分奇怪,他们来得也太快了吧。
“至尊,我正在前来拜谢呢。”孙绍解释道:“昨日蒙至尊赏赐诸多器物,阿母命我今日前来谢恩,我见时辰尚早,怕至尊还在议事,所以到坊里去了一下,然后才赶过来。”
孙权笑了,和蔼可亲的招呼孙绍坐下,责备道:“不是和你说过吗,没有外人在的时候,就不要这么称呼了,听着生份。”
孙绍却恭恭敬敬的说道:“虽有血脉之亲,亦有君臣之义,臣岂敢因至尊宠爱便乱了规矩。”
孙权十分满意,脸上却有些不快:“是谁这么说的?”
“春秋大义在,张公教诲,抑有张温的督责。”孙绍知道孙权的那点小心眼儿,既然你要演戏,我就跟你演全套了。
孙权眼珠一转,十分满意。看来让孙绍跟张昭读书是对的,张昭虽然倔了点,但是纲理伦常这道关还是把得很紧。张温也不错,居然还知道劝孙绍懂规矩,看来是自己太过激了。
“孙绍代阿母谢至尊赏赐之恩。”孙绍按照规矩,大大方方的行了礼,然后坐在孙权指定的位置上。孙权却有些失望。他赏赐了那么多东西,不是说指望孙绍来感谢他一下,他是希望大桥亲自来的。要不然的话,虽然他们是邻居,可是小叔子也不好随便去陪见寡嫂,否则他昨天就去参加家宴了,也不至于心神不宁的在这里坐了一晚上。
见孙权沉默不语,还有些沮丧,孙绍倒有些不解。他咳嗽了一声,又陪着小心说道:“至尊,谁告我的状?”
孙权一愣,连忙掩饰的笑道:“还能有谁,暨艳那个书生,他说你们从中贪墨,却不知道这是我安排的。你不要理他,这些人书读多了,迂腐得很。奉先啊,你可不能读成这样。”
孙绍笑了笑:“我才读了多少书,哪能跟暨艳相比。”顿了顿又说道:“暨艳虽然迂腐了点,可是做事还是认真的。”
“你能这么说最好了。”孙权很满意的点点头,眼睛却看到了别外,他想问孙绍大桥的情况,又不知道如何开口。可是一想到自己赏了那么多东西,却连大桥一面都见不着,那也太亏了吧?再送?再送的话还是孙绍来,那还是白送啊。
孙权越想越窝火,说话也有些心不在焉了。
孙绍见孙权脸色虽然平静,眼神却有些游离,颇有些神不守舍的样子,一时搞不清状况,静静的候了片刻,便试探着说道:“至尊,曹军欲来,至尊迎敌之策可妥当了?”
孙权一愣,随即警惕的看着孙绍。难道孙绍对领兵还心存侥幸?他迟疑了一下,反问道:“你可有什么好主意?”
孙绍显得有些拘谨:“臣以为,曹军势大,虽然有长江天险,但也不可小覤。眼下大军向建邺集结,西线空虚,万一关羽有异动,我军岂不是要两面对敌?”
孙权不动声色的看着孙绍:“说得有理,那又当如何?”
“臣不揣妄陋,以为当下应和刘备交好,以免给曹操可趁之机。”
孙权笑了,追问道:“又当如何交好?”
“送姑姑回成都。”孙绍摆出一副自以为是的样子,信心十足的说道。
“送你姑姑回成都?”孙权忍俊不禁,噗哧一声笑了起来。他松了一口气,看来孙绍还不懂事。孙尚香既然回来了,再送回去有什么用,当年还在公安的时候,剽悍的孙尚香就把刘备吓得不轻,眼下刘备得了益州,有的是女人,哪里还会接孙尚香回去。不过,孙绍这个主意虽然馊,用心却是好的,大方向也不错,值得鼓励。
“唉,现在送你姑姑回成都也太晚了。刘备君臣不识大体,当年我把你姑姑接回来,他们一定记恨在心,又怎么可能因为我把你姑姑送回去就回心转意?不瞒你说,我是想和关羽联姻的,可惜被他给拒绝了。”一想到关羽那句话,孙权还是有些愤愤不平:“这个匹夫,着实可恼。”
“为什么?”孙绍一脸的茫然。
孙权叹了一口气,把情况大致说了一遍,话还没说完,孙绍便恼了,刚才那副乖乖仔的样子荡然无存,他跳了起来,一跺脚,脸胀得通红的大声喝道:“岂有此理!这匹夫竟敢污辱我孙家的好儿郎。叔叔,孙绍不才,请往荆州一行,与关羽匹夫一决高下,以证其谬。我倒要看看,这个万人敌究竟是名符其实的好汉,还是浪得虚名的鼠辈。”
所有人都被孙绍突然的狂化给惊住了,以朱绩为首的亲卫险些冲上来摁倒孙绍,免得他吓坏了孙权。孙权也吓了一跳,随即又笑了,他连连摆手:“奉先,我知道你勇猛,可是又何必和这样的匹夫计较。”
“不然。”孙绍一反平常的顺从,梗着脖子叫道:“他敢污辱阿登,就是污辱叔叔,就是污辱我整个孙家的汉子,身为孙家子弟,我岂能容他嚣张?请叔叔下令,我即刻赶往南郡,就是抢,也要将他那个什么虎女抢来献与叔叔。”
看着眼前这个暴跳如雷的少年,孙权又好气又好笑,这说的什么话,怎么抢来给我了。这孩子,真是气晕了头了,说话都颠三倒四的不着调。他正要派人把孙绍拉下去,突然眼珠一转,灵机一动,笑道:“奉先,你真愿意去南郡吗?”
“万死不辞!”孙绍大声应道。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三国大航海 第七十八章 意外收获
第七十八章 意外收获
本来准备大大表演一把的孙绍没有如愿,他刚发了飚,孙权就同意了,决定派他赴南郡再次向关羽提亲。只是考虑到他年纪太小,恐怕应付不来场面,决定给他安排了一个正使。孙绍早有准备,提议让张昭的长子张承去。
孙权略作思索,便应了一下来,派人去请张昭和张承。
张昭议事之后,刚刚回到府中坐定。今天议事的时候,孙权的心情不太好,而且明显有些走神,议事草草的便结束了,也没议出什么花样来。张昭搞不清其中的原因,只当是孙权被曹操的大军吓住了,自然有些担心。正在儿子张承、张休说这事呢,接到了孙权要见他们的消息。
张承很奇怪,又有些兴奋。孙权不单独召见张昭已经有好久了,这次突然紧急召见,想必是有重大事情不能解决,又想起老臣了。可是他为什么还要召见自己?难道要让我出仕了?
张昭也想到了这些,他和张承互相看了一眼,眼中同时掠过一丝喜色。
“父亲,难道是……”
“可能吧。”张昭到底久经世事,要沉稳得多,他沉思了片刻,便和张承进去换了衣服,然后坐着马车赶往将军府。虽然他们家和将军府隔得并不远,但是坐车去是礼节,哪怕是两步路,这车也得坐,要不然就是丢身份了。
一见到气度威严的张昭,孙权也严肃起来,刚刚还上窜上跳的孙绍更是赶上两步,冲着张昭深施一礼:“老师。”
“嗯。”张昭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径直进了正堂,向拱手相迎的孙权一板一眼的行礼。张承不敢怠慢,也依着规矩行礼,然后坐在张昭身后。
孙权也不废话,从心理上说,他不喜欢张昭,看到张昭这副脸,他就觉得紧张,因此开门见山的说,想请张承担任中郎将之职,和孙绍一起出使南郡向关羽提亲。
张昭十分满意,这个当口孙权能把这个重任交给张承,说明还是器重他的,一直白身的儿子一跃而成为中郎将,也算平地青云了。他矜持了思考了一下,便应承了下来。张承自然没有话说,磕头谢恩,然后孙权交待了一些事情,让他们去领需要带的礼物,尽快起程。
张承如在梦中,直到坐上了溯江而上的大船,他还沉浸在兴奋之中。不过他家教甚严,平时又以儒家的道德规范为行为准则,心里虽然高兴,在别人面前倒还不至于露了形迹。
“世叔。”孙绍从船舱里钻出来,冲着迎风而立的张承拱拱手,初冬的江风迎面吹来,着实有些寒意。只是张承好象不怕冷,一直这么拉风的站着。
“奉先,你是我父亲的弟子,再叫我世叔,可就乱了辈份了。”张承客气的转过身来,还了一礼。当他知道是孙绍向孙权提议由他出任正使的时候,他对孙绍的态度便有了些改观。当初张昭收孙绍做弟子,他还有些不理解,现在却由衷的佩服张昭,孙权果然还是要刺激一下的,要不然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想得起来你。
“呵呵呵……”孙绍笑了,随即改了口:“那我就斗胆称一声仲嗣兄了。”
张承也笑了:“本当如是。”
“仲嗣兄,外面风大,莫要受了凉,还是进舱吧,我们喝点酒,顺便向你请教一些学问。”
张承也不推辞,说实在的,心里虽然热,可是这风吹久了还是挺凉的。
他们坐的是一艘舫船,是由两只船并在一起,虽然速度不快,但是胜在平稳,船上有五十名士卒,随身侍奉的有孙府的帅增和桥月,张府的随从曹根、侍女上官雪菲。曹根是个年约三十岁的汉子,沉默寡言,身体强壮,没事的时候就站在角落里。上官雪菲却是个长得不错的年轻女子,虽然穿着侍女的服饰,却落落大方,和桥月一见如故,很快就成了好姊妹。
孙绍看着张承笑道:“仲嗣兄是喜欢喝烈酒,还是温和些的?”
张承也笑了:“既然还要研讨学问,我们还是喝点温和的吧,真要喝醉了,可有些对圣人不敬。”
孙绍也不反驳,让帅增拿了些普通的酿造酒来。说实在的,他也不喜欢喝蒸馏酒。
两人一边喝着酒,一边吃些佐酒的零食,随口说些闲话。为了这次出使,孙绍花了大钱,让帅增到大市去采购了一通,什么好吃买什么,这一路到荆州可要走不少天呢。他要笼络好张承,不仅因为张承是正使,更重要的是他还要抓紧这段时间学习,向张承讨教经学。
“奉先,你觉得这次任务能完成吗?”张承呷着酒,似乎很随意的问道。
“有仲嗣兄在,我觉得应该没问题吧。”
“不然。”张承摇了摇头,面露难色:“至尊已经派人提过亲,关羽也已经拒绝了,我们再去,如果没有更好的说辞,只怕还是无功而返。真要如此的话,那不仅我们脸上无光,至尊联刘抗曹的计划也要受到影响,到时候只怕会缩手缩脚,不敢放手一战。”
孙绍嚼得嘴里的豆子咯嘣响,却没有直接回答张承。他到荆州不是去给孙登提亲的,而是给自己找老婆去的,只是张温给他出的这个主意眼下还不到对张承说的时候,包括孙权在内,都是以为孙登提亲的名义,不让他们死了这条心,自己那个主意没法提。他敷衍道:“就算不成,关羽也不至于立刻就发兵攻击,鲁横江虽然病了,人尚在陆口,关羽想要东侵,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吧。”
张承点点头,他拿孙权说事,不过是表面文章,其实成与不成,目前看来对战局影响都并不大。要知道夏侯渊正在进攻巴郡,刘备的压力也不小,他不会在这个时候主动攻击东吴的。但是对他张承来说,意义却很大,第一次差事就办砸了,对他的仕途影响很不好。更何况现在是第一次提亲失败以后,孙权才想到他的,如果再不成,他岂不是辜负了孙权的信任?
所以为了自己而言,他也必须把这件事办成。
张承的心思孙绍也基本有数,要不然他不会主动推荐张承为正使。张温从自身的际遇出发,将心比心,一下子便猜准了张昭收他为弟子的隐秘心思,借此机会把张承拉下水,可谓是一箭中的。但现在只是拉上了关系而已,要真正把张承和自己捆在一起,还需要时日。
“以我之见,仲嗣兄经过陆口的时候,还是去见见鲁横江吧。”孙绍扯开了话题:“他的身体状况如何,关系到我们说话的底气。底气不足,未战便落了下风。”
张承眉头一皱,想了一下,点了点头:“你说得对,我们理应去见见他。不仅要见他,还要见见吕蒙才行。”
孙绍笑了。张昭和鲁肃、吕蒙虽然都是淮泗派,有共同利益,但是他们之间并不和睦。张昭自恃年齿和学问,并不把鲁肃、吕蒙这样的武人看在眼里,虽然吕蒙还是他推荐给孙权的。特别是鲁肃,张昭一直认为他不谦虚,自以为是,在孙权面前贬低过他。只是建安十三年那场战和之议以后,两人在孙权心目中的地步翻了个个,也算是天意弄人。如今让张承去见鲁肃,的确有些为难他了。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三国大航海 第七十九章 吕蒙
第七十九章 吕蒙
吕蒙中等身材,并不高大,可是人很精悍,静静的站在那里就给人一种难以呼吸的威压,两道锐利的眼神如同利箭一般,让人不敢迎视。右眉梢处有一道淡淡的伤疤,平添几分杀气。
“仲嗣来得好快。”一看到张承,吕蒙笑着迎了上来,拱手致意,张承连忙还礼:“府君军务繁忙,承何德何能,焉敢有劳府君亲迎。”
吕蒙嘴角咧了咧,无声的笑了笑:“不然。令尊于我有提携之义,仲嗣于我有半师之情,我岂敢托大,岂不让人笑话。仲嗣请。”
张承谦虚的笑着,示意道:“府君,这是副使,孙绍校尉。”
吕蒙扫了面带微笑的孙绍一眼,眼光和孙绍的目光一下子撞上了。孙绍看到历史中的名人,当然要多留意几分,但是他被吕蒙的杀气所抑,心理有些拘谨,吕蒙淡淡一笑,随即将眼神挪了开去,似乎没有看到孙绍一般。
一股怒气从心头涌起。孙绍脸色一沉,刚要发飚,随即又回过味来,这又是何必呢,发的哪门子火啊。你是凭亲戚关系当的校尉,人家是凭一刀一枪杀出来的功劳,看不起你也是正常。
张承虽然在和吕蒙寒喧,可是却将孙绍的脸色变化看得一清二楚,见孙绍能抑制住自己的怒气,没有和吕蒙争执,倒是颇为赞赏,可是孙绍毕竟是公族,又是孙权派出来的使者,吕蒙这么无视他,确实也有些不合适,他正犹豫着怎么缓和一下气氛呢,孙绍却笑着摇了摇头,示意他不必多事。张承想了想,也没有吭声。
吕蒙将他们的神情看在眼里,却不置一词。在他的眼里只有孙权,没有其他人,别说孙绍这么一个没前途的公族,就算是手握重兵的孙皎等人,他也不放在眼里的。因此只当没看见,把孙绍撇在一旁,只是引着张承到已经安排好的帐中坐好。双方分宾主落座,闲杂人等全退了出去,只有孙绍静悄悄的坐在一边,竖起耳朵听。
“仲嗣,此去南郡,莫非有什么事?”
张承点了点头:“是啊,至尊命我等去向关羽提亲。”
“提亲?”吕蒙端杯子的手停住了,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张承:“提什么亲?”
“为公子登向关羽之女提亲。”
“且。”吕蒙慨然长叹:“这是谁出的主意?”
张承不动声色:“府君以为不妥吗?”
“刘备君臣居于上游,且有兼并之心,难道仅仅联姻就能安心?孙夫人事不远,为什么还要重蹈覆辙?”吕蒙连连摇头,显得极端不屑。他喝了口酒,接着说道:“关羽骁雄,又是刘备心腹,其身份并不寻常,他的女儿如果嫁到江东来,那肯定是正室,将来公子为太子,她就是太子妃,公子如果登了大位,她就是国母,日后两国交战,岂能不有所顾忌?”
“那以府君之见呢?”张承含笑问道。
“断了这等念头,砺兵秣马,与关羽一战,尽夺荆州,除了这心腹之患。”吕蒙挥挥手,不容分辩的说道:“与其指望着联姻,不如干净利落的拔了这根刺来得彻底,免得日后生悔。”
孙绍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起来。
吕蒙大怒,他扭过头瞪着孙绍,闷哼了一声,对孙绍这种态度十分不满:“孙君莫非有什么高见吗?”
孙绍摇摇头:“孙绍不过是一孺子,焉知家国大事,如何敢对府君的高论置喙,只是偶有所感罢了。”
吕蒙更火了,孙绍这么说,明显是不把他放在眼里,不仅对他说的不以为然,而且连分辩都不屑,这更让人恼火了。吕蒙从心底看不起孙绍,当年他十五六岁就跟随姊夫邓当征战,也做过孙策的亲卫。孙策当然是如何的英雄,怎么生了这么一个儿子,都十八岁了,还没上过战场,不过因为是公族,才弄了个校尉。这倒也罢了,吕蒙也多少知道一些孙权对他的压制,可是让吕蒙看不起他的是,孙绍居然去做生意,还仰仗着公族的势力独家经营,牟取暴利。他隐约听到一些消息,孙绍在十来个县专营新酒,每年收入几百金,可以说比他这个征战多年的重将收入还要高。
吕蒙也说不清是眼红还是鄙视,总之他看孙绍不顺眼,现在孙绍又是这么一个态度,他就更不快了。见孙绍不接他的话茬,他皮笑肉不笑的哼了一声:
“孙君虽然年幼,可是英雄出少年,当年令尊讨逆将军十七岁就领兵征战,又何尝有人敢轻视了他?孙君莫要担心,只要言之有理,吕蒙虽然年齿稍长,还是有容人之量的。”
张承一声不吭,静看孙绍如何应付吕蒙。
孙绍眼皮一挑,嘴角带笑,看了一眼吕蒙,看似谦逊,可是那副神态在吕蒙看来却更具挑衅的意味,心中恼怒,却又不好发作,只得无声的冷笑着看着孙绍。
孙绍暗自叹了一口气。好容易看到自己熟悉的一个名人,没想到却相见不欢,这个吕蒙好象对自己天生就反感似的。既然如此,那就不要指望交好了,反正这厮也不可能给自己好处,先爽一把再说,也好让叔叔孙权放放心。
“府君以为当战,却不知府君面对关羽,有几分胜算?”孙绍直起了腰,任由心里那股子莫名的怒气释放了出来,刚才谦逊的表情荡然无存。不仅张承觉得有些诧异,就连吕蒙也一时语噎。他不好回答这句放在,因为现在与关羽对峙的是鲁肃,他如果说把握大,那岂不是说鲁肃无能?
孙绍慢悠悠的喝了一杯酒,又问了一句:“府君面对曹操,又有几分胜算?”
吕蒙的眉头皱得更紧了,手里的杯子握得死死的,眼睛盯着孙绍,似乎要喷出火来。曹操大军将至,他正准备移屯到建邺附近参与大战,这个时候孙绍问他这个问题,一旦回答得不好,可能就会落人话柄。你要说有把握,那好,大战在即,看你发挥了。孙绍只要将话传回建邺,其他的将军听了肯定会对他有意见,你一个人打吧,我们看着就是,而凭他一个人的实力根本不可能和曹军对抗。如果说没把握,那岂不是自已打自己耳光?你既然没有把握对付曹军,岂不是欺软怕硬?只敢拿自己的盟友开刀?
“以府君的实力,逆流而上取益州,又有几分把握?”孙绍追问道。
吕蒙干脆不答了。
“府君以为,如果关羽与曹操同时来攻,江东又有几分机会幸存?”孙绍不屈不挠的追问道。
吕蒙的额头青筋直冒,眼神变得更加狞厉。孙绍太可恶了,专挑这些他不好回答的问题问,让他难堪之极,偏偏他的态度又十分温和,让他想发作都找不到借口。他好容易才将心里的怒气压制住,假笑着问道:
“那校尉以为,与关羽联姻就能长久?”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三国大航海 第八十章 一个不如一个
第八十章 一个不如一个
“不然。”孙绍摇了摇头:“此一时彼一时也。眼下最重要的是对抗曹操,我江东实力不足,只好委曲求全,等过了这个难关,再想其他的事不迟。”他忽然笑了笑,举起杯子示意了一下:“我相信以至尊之明,诸君之力,总会找到解决办法的。”
吕蒙哭笑不得,搞了半天,你也没有解决方案,全是白说啊。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计策再好,如果不实用,那又有什么意义?联姻之计不敢说长久,至少可以解决眼下这个困境吧。府君如果有更好的解决之道,我等又何必千里迢迢的跑到南郡去看关羽的脸色?事若不谐,不仅我等受辱,至尊也会觉得脸上无光啊。”
吕蒙气噎,这话直接就是打他的耳光了。你不是牛吗?你要有本事能搞定,我们就回去,我们去提亲,是因为你们无能,这才热脸去贴人家冷屁股。孙绍绕了一个圈,最后责任又回到他吕蒙这儿来了。
张承见吕蒙气息加粗,脸色铁青,连忙打圆场,举起酒杯说道:“府君,听说上次合肥之战,你受了伤,可曾痊愈了?”
吕蒙尴尬的笑了笑,张承本是一句好话,可是在吕蒙听来,却有揭他老底的嫌疑。你不是牛屁哄天的吗,怎么合肥一战被人家七千人打得落花流水呢。他面红耳赤,只得举起酒杯遮着脸道:“多谢仲嗣关心,好是好些了,却一直未能大好,不时的还复发。”
“那府君还是要注意休息,不要太劳累了。”张承诚恳的说道:“府君是江东栋梁,是至尊欲托以重任之人,当为国保重啊。”
“不敢。”吕蒙的脸色这才好看了些,再也不看孙绍一眼。孙绍也无所谓,自顾自的喝着酒。
辞别了吕蒙之后,回到船上,张承忍不住的问道:“奉先,吕蒙就是这脾气,你又何必与他较真?”
1...2324252627...2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