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入仕途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成吉思汗的多瑙河
事实上,赵政策不大愿意参加这样的对话。赵政策本身就是个地级市的市长,说话有很多顾忌。还有更麻烦的,那就是国家经委主任黄正身还兼任着北方大学的校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赵政策还是黄正身的学生。
学生与校长对话,在这样的场合,还是因为一篇活力十足的报道,赵政策总觉得有些尴尬,甚至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而且,赵政策还只是个小小的地级市市长,正厅级别,和这些部长们相比还差了好几个级别呢。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面对的还是这些部委的头头们?
第二天早上八点,肖达就赶了过来。
“肖大记者,你这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啊。”赵政策苦笑了一声,“让我和首长们对话,真亏你想得出来!”
“我这不也是没有办法了吗?”肖达讪笑着,拱了拱手,“你赵大市长什么风浪没有见过,还会怕这个小场合?
“尤其仅此一次啊,下不为例。”赵政策可就郁闷了,“交上你这么个损友,真是交友不慎哪。”
“我这不是给你个表现得机会吗?”肖达笑着打趣,“别人想要这个机会还要不来呢。”
“那我就把这个机会留给别人吧。”赵政策呵呵一笑,“我正要早些回北龙省呢。”
“别,别。”肖达赶紧摆了摆手,赔笑着,“就这一次,就这一次。”
说着,肖达就站了起来:“我们早些出发吧,越好是十点钟,别让领导等我们嘛。”
“急什么,准时到就可以了。”赵政策却是坐在椅子上面纹丝不动。像这样的开会,领导都是最后一个到,然后第一个离场的,赵政策早就有了经验,自然是不想早早地去会议室里空等,浪费时间。
肖达也没有办法,毕竟有求于赵政策。一直呆到九点半,赵政策才站了起来,笑了笑:“差不多了,现在去吧。”
“政策哥哥,你准备去哪里啊。”还没来得及出门,一身休闲装的邓巧巧就走了进来,让肖达和赵政策都是眼前一亮。尽管是穿着休闲装,可天生丽质,再加上独特气质的邓巧巧给人以美奂绝伦的感觉。
“去国家经委,七部委首长召见。”赵政策苦笑了一声,“低着脑袋听指示哪。”
“我也去!”邓巧巧微微一愣,随即嫣然一笑,满堂亮丽。
赵政策沉吟了半响,才笑着说:“也好,巧巧是律师,也可以从法律角度帮忙解决些问题。”事实上,赵政策也清楚邓巧巧的能量,说不定邓巧巧还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肖达心里自然高兴了,有邓巧巧在场,即使她不说话,几个部委首长都要给几分面子的。有赵政策在,肖达也不担心邓巧巧不帮忙说话。邓巧巧看赵政策的眼神,那满腔的柔情,谁都能看出来,更何况这比鬼还精明的肖达了!
邓巧巧倒是没多想,主要是看赵政策晚上就要离开京城了,非常珍惜这难得的相聚机会,舍不得分开,这才一大早赶了过来。
对话的地点就在国家经委所在地,晚清的时候,那里是恭亲王府。
国家经委这样关键的部委门口,再加上今天好几个部委领导都到场,自然是警卫森严。不过,这些对于赵政策,肖达和邓巧巧来说,早已经习以为常,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压力。
“这地方我还是第一次来,还真漂亮。”邓巧巧小鸟依人般走在赵政策旁边,一进门,就笑着说,“这雕刻,还有这汉白玉石,都是古朴古香。”
“是啊,经委的这栋院子,在部委当中那是出名的贵气。”肖达笑着接话道,“我倒是来过几次,平时也没太注意。”
“恭亲王府,一派王者之气,也很正常嘛。”赵政策撇了撇嘴。
接待人员把赵政策三人直接领进了会议室,青年日报另外的三个记者也早就在会议室里等候了。肖达很是简单地介绍了一下,会议室里就安静了下来。记者们都是见多识广,自然知道赵政策和邓巧巧的身份,那可是比肖达的背景还硬的青年才俊!
果然,几个部位领导是踏着十点钟的时间过来的,一分钟都不浪费。
几个部委领导一见邓巧巧,都是心头诧异,却是很热情地和邓巧巧打招呼。这些部委当中,也只有经委主任黄正身认识赵政策,其他的人都只是听说过,而没有见过赵政策本人。
当然,这个级别的领导人见了谁都是一团和气,和蔼可亲的领导形象要维持嘛。
“校长,您好!”赵政策面对着黄正身,满脸地恭敬。
“呵呵,是政策啊,好几年不见,看起来成熟多了啊。”黄正身可是知道赵政策的身份,见邓巧巧小鸟依人般站在赵政策身边,很是诧异,脸上却是笑呵呵地说道。
一听面前这个年轻人就是赵正策,这些部委的头头们都是吃了一惊。本来觉得今天这个对话就是一个普通的媒体访谈,没想到对面却是坐着三个有着深厚背景的年轻人。看来,今天的对话还必须谨慎点。一个不好的话,就有可能要得罪不该得罪的人了!
知道这个年轻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赵政策,部委们和赵政策握手的时间就自然延长,不再例行公事,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些!
因为今天是七部委的领导和青年日报的记者对话,赵政策和邓巧巧很明智地选择坐在了肖达的旁边,另一边坐着青年日报的另外三个记者。这样一来,肖达的地位就突出来了。
赵政策和邓巧巧一直微笑着,并不做声。
可是,对话开始的时候就有些话不投机了。
几个记者按照往常的习惯,先介绍了下这批mba学员现在的处境。几个部委领导倒是很认真地听着,甚至还有人在笔记本上写点什么。
“三十八个mba,他们的知识,就一个用上的也没有?”发改委丁副主任皱起了眉头,“你们的报道中是不是存在以点概面的元素啊。”
面对着部委领导,其他的三个记者都比较拘谨,基本上只有肖达在据理而争。
“那倒不是,丁副主任。”肖达笑了笑,并没有按照惯常习惯把那个副字自动省略,让赵政策听得有趣,“只是这些mba毕业生,平均起来,本身的价值至少有百分之八十没有发挥出来,造成了很大的人才浪费。”
“这个百分之八十的数据得出,只怕有些主观的因素在内吧。”马上又一个部委领导接话说,“大学生毕业后,要找到专业对口的单位,都是存在比较大的困难。更何况这些高素质人才mba了,需要时间适应社会,也需要时间适应工作单位,这些问题是急不来的。”
“说是百分之八十的浪费,都已经是很保守的数据了。”肖达笑着回答,“事实上,大多数的mba毕业生都在从事科研,机械设计等工作,和工商管理硕士都挂不上钩。”
“肖达同志,喝了洋墨水,拿了高等文凭的的人也不一定就是人才吧。”教委刘主任插话说,“人才都要先经过实践的检验嘛。”
“刘主任高见。”肖达先是小小地恭维了下刘主任,然后话锋一转,“但是,仅仅靠单位的制约并不能改造他们,用人单位也可以选择优胜劣汰,任何庸才都遮挡不住他的假面孔嘛。”
双方你来我往,讨论来讨论去,很快,对话就进行了两个多小时。
赵政策就有些不耐烦了,笑着插话说:“各位领导,还有记者同志,大家都别在枝节上纠缠了吧,还是讨论下问题该怎么解决吧。”
经委主任黄正身今天主持会议,可也一直没有表态,见赵政策发言了,这才笑着接话说:“政策,你是我们北方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又在基层政府部门从事领导工作多年,说说你的看法吧,应该可以借鉴。”
事实上,黄正身也有些为难。二号首长都特意批示了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这才有七个部位的领导同时参与对话。七部委领导同时参加解决同一个问题,这是不多见的。要是这个mba毕业生的安排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黄正身也是要负责任的。起码,在二号首长那里,就不太好交代!
可这问题说难不难,说简单它又确实不简单!从表面上看,问题似乎很好解决:只要允许mba们自由流动就可以了。但是实际上,现在的中国,并没有人才自由流动制度,甚至连政策都没有。而且,毕竟各个单位花了钱,就那么让自己单位的mba一走了之,也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不敢当,我今天来也就是长长见识。”赵政策赶紧说,“我现在工作的黑山市也有一个这期的mba学员,还想多培养几个出来,心里也没底了,还想请各位领导指导指导呢。”
黄正身笑了笑:“政策就别谦虚了,你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当年在北方大学就体现出来了。怎么,和我这个校长也客气。”
“校长,那我就说说我的看法吧。”赵政策这才笑着说,不管怎么样,该有客气话还是要说的,要不然就失了礼数,赵政策可不想再这个所谓的对话上面把七部委的领导都给得罪了,那样乐子就大了,回去后非被老爷子狠狠批一顿不可。
“我个人认为我国的人才浪费是一种结构性的浪费。”赵政策正色说道,“现在西方各国的人才市场运行,都是以单位择优录取,人才自主择业的双选机制为基础,以用人单位和人才个体间择优淘汰的竞争机制为主导的。在这种双选机制竞争下,用人单位可以招聘自己所需要的人才,也可以解聘自己不需要的人才。人才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就任或者辞职,双方以合同互相制约。而这一切,有雇佣机会均等法案为普遍的法律依据,不必由谁大官大谁就说了算,也不必由谁是哪个单位的便哪个单位说了算。”
“嗯,我有些明白政策的意思了。”黄正身马上点了点头,“可我国现在还没有人才自由流动制度,甚至连相关政策都没有,不太好实施啊。”
“校长,各位领导。”赵政策笑了笑,“为了这批mba学员,国家耗资百万,可以说是超前重视。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三十八个学员,整整一年的时间里,没有一个人从事与mba相关的工作,全部处于知识与人才的浪费中。”
“是啊,在我的采访过程当中,有很多学员都举得自己好像有活人被处死那样的难受。”肖达很合适地插话进来,“这个问题要是不解决,国家就白花这些钱了,很严重的浪费哪。”
赵政策不再说什么了,却是拿眼神看了看坐在自己身旁的邓巧巧。这小妮子,也不知道在想什么事情,好像一直在发呆,脸上却又一直挂着甜甜的笑容。不过,作为律师,是很耐得住寂寞的,这种场合也是经常见到,赵政策倒也不需要担心邓巧巧觉得无聊。
“黄叔叔,丁叔叔,刘叔叔……”邓巧巧很是乖巧地一路叔叔叫了过去,这才说道,“赵爷爷和我爸爸都很关心这个mba学员的问题呢,总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才是。我是听明白了,不允许这批mba自由流动,问题就绝对不能解决。”
顿了顿,邓巧巧才娇笑着:“叔叔们,你们能不能给予这批mba特殊政策,允许他们自由流动啊。”
邓巧巧这话一出口,赵政策立刻在桌面下向邓巧巧竖起了大拇指。这话肖达这批记者不好说,一说也会被这些领导无视。赵政策也不大好说,毕竟自己的级别也不够,说得太重会让他们反感,把自己看做是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太子,那可不好!
可邓巧巧这么一说,算是给这些部委领导一个很体面的台阶,又符合政策要求。在官场上,遇到太难办的特殊事情,一般都是采取特殊事件特殊处理的方法。在mba学员的问题上,给个特殊政策只怕是唯一可行的办法了,而且,不会犯原则性错误。
现在不是提倡改革开放吗?税收都能优惠,特区都在高速发展,作为部委领导,批几个特殊政策的权限还是有的!
“行,给予这批mba学员特殊政策,允许他们自由流动。”最后,经委主任黄正身拍板说,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黄主任,那下批mba学员呢?”肖达却是追尾了一句。
“下批到时候再说吧,也许到时候相关的政策也出台了。”黄正身很是自然地把这个问题给自动过滤省略掉。
肖达蠕动着嘴巴,还想说什么,被赵政策在台面下拉了拉,这才没有说什么。
肖达也知道,即使自己再说什么,也只是图口头之快,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于事无补。
问题解决了,几个部委领导倒也没有了官架子。事实上,在赵政策,邓巧巧和肖达三个人面前,这几个部委领导有架子也摆布起来,只能是给人个坏印象。
几个部委领导都是笑呵呵地让他们三个人有时间去自己单位坐坐,当然,这只是客气话,只有疯子才会当真。
“政策,你可是个名人了。国有企业的改制,政府机构的改革,政策研究室里的那些学者们都在研究你呢。”黄正身倒是主动和赵政策打招呼说,“在北方大学里,很多老师都把你做标榜,很多学生都把你做榜样。有时间可要回学校看看,上次欧阳教授的事情,也有你的影子吧。”
赵政策讪笑了几声:“校长,我是您的学生,几斤几两您还不知道吗?以后还多请您指导指导。”
“那好,就这样啊。”黄正身笑呵呵地说,“你现在都当市长了,也要注意身体啊。”
“谢谢校长关心。”赵政策很是恭敬地把黄正身先让出会议室的门,“我一定会努力,不给母校丢脸。”
出了经委的大门,肖达就开始发牢骚了:“竞争,竞争,这是我们的改革者多么偏爱的字眼。但只有竞争的观念,没有竞争的机制,人才永远不会再最适合的地方生存哪。”
“是啊,大树已经苍老,但还活着。”赵政策感叹着,“果实正在腐烂,却只能留给人们它鲜活时的记忆。”
“政策,今天的事情太麻烦你了。”肖达这才和赵政策握了握手,随即打趣道,“佳人有约,我就不当电灯泡了。”
“滚吧,用完了我就一脚踢开,我都习惯了。”赵政策笑骂道,“反正我晚上就回北龙省了,眼不见为净。”
邓巧巧却是微笑着,并不答话,一丝红晕悄悄爬上脸颊,很是妩媚。
赵政策心里叹了一口气,现在看来,避免人才浪费的出路,那只有一条:等待,等待着中国的传统人都变成现代人。或许,这才是最大的悲哀吧。
再入仕途 第三百四十章
第三百四十章
晚上,邓巧巧坚持着要送赵政策去机场,赵政策也没有办法。
邓巧巧一袭白色的长裙飘飘,亮丽逼人,和在法庭上那个英气逼人的邓巧巧又有了些不同,让赵政策直叹造物主的神奇,可以让这么个优秀的女人能够有截然不同的两个面孔。
赵政策却哪里知道,邓巧巧也纯粹是想讨赵政策欢心,才做这么些改变。赵政策身边优秀的女人实在太多了,个个漂亮得很,让邓巧巧也觉得有些压力。
出身世家的邓巧巧,却是知道自己的幸福必须自己来把握。邓巧巧也清楚,邓家如果和赵家联姻,那可是意义重大。无论是邓家的人还是赵家的人,都乐意见到这种结果。正因为如此,邓巧巧略微有些心理优势。可这点心理优势,让邓巧巧还是没有安全感。
为了赵政策,邓巧巧不但尝试着学习打扮,还学着做菜,可以说是费尽了苦心。
“巧巧,走啦。”赵政策笑了笑,“飞机很快就要起飞了,再不走就迟了。”
“政策哥哥,我等你回来。”邓巧巧的眼圈又红了,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啦,现在动不动就容易哭鼻子了。没有赵政策的日子,邓巧巧心里总是牵挂着。赵政策回来的这两天,邓巧巧觉得自己很是快乐,充满幸福的感觉。这下,赵政策又要走了,邓巧巧觉得很是失落。
“嗯。”赵政策点了点头,“有时间我就回来看你。”
“可我舍不得你走。”邓巧巧大着胆子搂住了赵政策的脖子,“政策哥哥,你要早些回来哦。”
“好的,我走了。”赵政策拍了拍邓巧巧的后背,轻轻推开邓巧巧,爱怜地在邓巧巧的鼻子上面刮了刮,“小丫头,都这么大了,还像个小女孩一样,动不动就爱哭鼻子。”
“嗯,你走吧,耽误了飞机,你又要怪我了。”邓巧巧破涕为笑,很是妩媚。
一直等到赵政策在通道里消失,邓巧巧才返回到小车上。
赵政策回到了黑山市,继续忙碌着。
可没多久,赵政策就碰上了闹心事,这也让赵政策动了怒气。
按照惯例,市长就是财政一支笔,对财政大权有着理所当然的指挥权。可到了黑山市,这个黑山市的财政局长王可证却是不太听招呼,大有只听市委书记孙东方一个人领导的架势。
作为黑山市的市长,要是财政权力都没有了,那这个市长也就是名存实亡了。快速得到这个财政审批权力,也成了赵政策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不,赵政策想在黑山市成立一支专门对付森林大型火灾的森警队伍,需要两百万资金,可财政局长王可证却是一拖再拖,借口市里财政紧张,就是不调拨资金出来。
赵政策自然知道,王可证身后站着的是市委书记孙东方,这事情有些棘手!
可不动王可证,赵政策以后再黑山市的日子就不会太好过,没有财政大权的市长不过是个纸老虎,谁都不会买自己的帐。
在这个时候,赵政策一心都扑在育林防火工作上面,还真不想和市委书记孙东方之间产生正面冲突。可这个森警急救大队,那是赵政策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难题,谁要是再中间起阻碍作用,赵政策就只有一个办法:清除他!
赵政策刚来黑山市不久,没有什么根基,自然是没有什么心腹人士。不过,这样也有好处,那就是没有丝毫顾忌。反正只有自己动别人的人,没有谁能动自己的人。
既然你王可证自己找死,那就别怪我赵政策下手黑了!
赵政策晚上就特意给自己的大伯赵长征打了个电话,把这个事情说了下。
“政策,你想怎么解决?”赵长征自然知道自己这个侄儿作为空降兵去黑山市的处境,很是关切地说,“你刚去黑山市,是不是先稳一稳?”
“大伯。”赵政策苦笑了一声,“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黑山市的这个大黑山原始森林整个就是一座大火山,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弄不好就会出现重大火灾。所以,这个森警急救队伍的成立已经是迫在眉睫,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问题这么严重?”赵长征沉声问道。
“要多严重有多严重。”赵政策只好解释说,“也许灾情一旦爆发,就将成为今年国内最大的新闻,我这个市长也脱不了干系。”
“难道就没有办法补救了?”赵长征就纳闷了,老爷子让赵政策去这么个普通的地级市,还有这么重大的隐患,也不知道老爷子是怎么想的,这不是把赵政策往火坑里推吗?
“到处都是安全隐患,只能靠运气了。”赵政策苦笑着,“希望老天能多给我点时间,把预防工作做好。”
“说吧,需要我帮你什么?”赵长征叹了一口气。
“把这个财政局长王可证弄走。”赵政策想都没想,就异常坚决地说道。
“可是北龙省的情形比较复杂,我也没有多少熟人,还有你们黑山市的市委书记孙东方,也不是省油的灯,一旦动他的人,只怕你的日子也不会太好过。”赵长征就提醒了一句。
“大伯,我心里有数。”其实,赵政策心里是一点底都没有,嘴上却说着,“别的地方我可以忍一忍,唯独这个财政局长必须弄掉,要不我以后的工作不太好开展。”
“那我想想办法,应该一个月内解决这个问题。”赵长征就笑着说。
“那不行。”赵政策断然说道,“我一个星期都等不了啊,更别说一个月了。”
“你以为大伯我是神仙啊,一个星期内就能够办到。”赵长征没好气地说。
“王可证的经济问题比较严重,我在五室工作的时候就已经收集好相关证据了。”赵政策笑着说,“相关文件都在五室的副主任赖星光那里。”
“你个臭小子!”赵长征微微一愣,随即比较欣慰赵政策这种未雨绸缪的能力与作风,笑骂道,“那就让赖星光去查一查吧。”
“大伯,这事情不能让赖星光来查。”赵政策就急了,“谁都知道我以前负责五室的工作,会让人说闲话。”
“嗯。”赵长征也暗骂自己糊涂,还没有自己这个侄儿想得周全,就笑着说,“我来安排吧,估计后天调查组就可以到黑山市了。”
“谢谢大伯。”赵政策这才笑着说,“还是大伯最疼我了。”
“得了吧。”赵长征没好气地说,“平时也没见你来过一个电话,上次回京城都没找我。等到用得上的时候,才记得有我这个大伯。”
说着,赵长征就挂断了电话,去了老爷子的书房。
“爸,刚才政策打电话回来了。”赵长征帮老爷子倒了杯茶,很是恭谨地说。
“哦。”老爷子抬了抬头,“有事吗?”
赵长征就把赵政策的难题说了说,然后试探着问:“爸,您看政策这法子行不行?”
“你都答应了,还问我行不行?”老爷子饶有兴趣地打量着自己这个大儿子,“看来你很赞同政策这种做法嘛。”
赵长征不知道自己老爹是什么想法,支吾着不吭声了。
“去吧,要是那个什么财政局长确实有严重的经济问题,那就好好查查。”老爷子这才摆了摆手,“不过,一定要有确凿的证据,不能冤枉了好人。”
赵长征讪笑着说:“爸,政策的为人您又不是不知道,他会冤枉好人吗?”
“他自然不会。”老爷子不动声色地看了赵长征一眼,让赵长征头上都冒汗了。老爷子这话语气有些重啊,意思不言而喻,赵政策不会,可赵长征本人就说不定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