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再入仕途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成吉思汗的多瑙河
“育林防火工作是一刻也不能丢下。”赵政策想都没想,很快就说道,“另外,还有件比较重要的工作,那就是要办一些密度板加工厂。”
“密度板?”高风禁不住微微一愣,大黑山最不缺的就是木材,怎么还弄出个什么密度板出来,实木还用不完呢。
“现在国外的家具大部分都是用密度板做材料。”赵政策笑了笑,“我这也是想废物利用,大火烧死了那么的树,直接坐木材只怕又很大问题。像这种密度板,只要有技术过关的生产线,不管多大的树木,甚至是树叶,都可以成为密度板的加工材料。”
“这倒是个好办法,我正愁那些被烧死的树木该如何处置呢。”高风马上明白过来,很是兴奋地说。
“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人士去办吧。”赵政策呵呵笑着,“对这个密度板项目,说实话,我也是从杂志上看来的,只知道有很大的经济开发价值,也有利于环保和废物利用。让经委的同志们多出去跑跑,到国外去学习学习也可以嘛。”
“好的,我马上安排这项工作。”高风知道赵政策这是口头谦虚,可既然能在市委常委会上提出,肯定是已经有了腹案。
密度板也称纤维板,是将木材、树技等物体放在水中浸泡后经热磨、铺装、热压而成,是以木质纤维或其他植物纤维为原料,施加脲醛树脂或其他适用的胶粘剂制成的人造板材。由于其质软耐冲击,强度较高,压制好后密度均匀,也容易再加工,在国外是制作家具的一种良好材料,但缺点是防水性较差。中、高密度板,是将小口径木材打磨碎加胶在高温高压下压制而成,为现在所通用,而我国关于高度板的标准比国际的标准低数倍,所以,密度板在我国的使用质量还有待提高。
可赵政策知道,密度板已经是大势所趋,是一种新潮流,这个机会必须牢牢把握住。密度板可以用来做室内外装璜、办公和民用家具、音响、车辆内部装饰,还可用作计算机房抗静电地板、护墙板、防盗门、墙板、隔板等的制作材料。它还是包装的良好材料。
黑山市有大黑山原始森林这个天然的原材料提供场所,用来办这种密度板加工厂,那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因此,赵政策认为这是发展黑山市经济的一个很有力的措施与手段,必须走在国内的前面。早起的鸟有虫吃,赵政策是很清楚这个道理的!
赵政策一终于再一次和秦露见面了,只不过,这次的见面场所却是放在黑山市市政府的会议室里,算是高规格了。
这也是在高风的一再要求下,赵政策才半推半就参与了接见秦露这个民营企业家。
“秦露,这才多久没见,就当老总啦。”赵政策一见面,就抢先调侃道。
秦露嫣然一笑,很是妩媚。
“还请赵书记赏碗饭吃,多多支持我们达利集团。”秦露娇笑着,也象征性地和赵政策握了握手,还顺便调皮地在赵政策的手心里用指甲划了划。
“你们认识?”高风微微一愣。
“高市长,我给你介绍一下吧。”赵政策呵呵一笑,“秦露是西南省省委秦书记的千金,一直在美国留学。”
“那可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啦。”高风这才恍然,感情是京城秦家的第三代人物,一直在美国,难怪不认识。
“秦露就是个生意人,和家父无关。”秦露笑得很妩媚,也有几分得意,只怕赵政策这个冤家也想不到自己会来黑山市吧,给他个惊喜。
事实上,赵政策却是哭笑不得,自己这个姑姑啊,谁不好派过来,偏偏把秦露派过来当总经理,这下,只怕,又有些瓜葛不清了!
“达利集团在黑山市进行投资,还请赵书记和高市长两位领导多多关照啊。”秦露笑着说。
“那是自然,我们欢迎国内外企业家来黑山市投资,我们黑山市委市政府也将给予投资者最好的待遇和良好的投资环境。”赵政策笑了笑,不得不说着官面话,“来,请坐。”
“秦总,准备在黑山市投资多少资金?”高风见秦露也不算是外人,就直奔主题。
“我们达利集团主要是做外贸的,还要看具体的投资环境来决定。”秦露笑了笑,“黑山市的森林资源很丰富,这也是我们达利集团选择投资黑山市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顿了顿,秦露笑着说:“我们集团投资黑山市的达利集团分部资金上限的十个亿,下限嘛,就不好说了。”
“看来秦总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了。”赵政策微微一笑,“我想让达利集团更关心的应该不是大黑山原始森林,而是矿藏吧。”
“赵书记还真是火眼金睛哪。”秦露娇笑着,“不过,开矿不是主业。我们达利集团是以外贸为主,做外贸,无非是买进与卖出嘛。”
高风这恍然,还是赵政策这个年轻的市委书记眼光毒,一下子就能够指出达利集团是冲着黑山市的矿藏来的。
黑山市的矿产资源还是很丰富的,不过,以煤矿为主。让高风纳闷的是,煤矿的投资好像也不要十亿的资金吧!
当然,以高风的眼光,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达利集团最主要的目标是盯着日本海的出海口。事实上,达利集团虽然在国内早就存在,资金却大部分集中在美国。
这一次,赵政策就是想让达利集团以民营企业的名义来完成对朝鲜海港的租凭,这也是赵政策所能想出来的最好的办法了。
不过,这种租凭已经关系到国家与国家的利益,还不只是我国和朝鲜两个国家的利益,俄罗斯才是重中之重的拦路虎!
既然事关国家利益,赵政策这么一个小小的市委书记是根本没有权力决定。不过,赵政策已经给赵老爷子打过很多次电话。
赵政策在市委常委会上提出自己这段时间要去京城几趟,也是拿北内自治区的土地使用费和林业部的管理费用做幌子,主要的目的还是去向中央领导做当面汇报。
关于赵政策截留的那笔资金,自然有赵老爷子去想办法解决。在赵政策现在这个等级,还不适合去直接与北内自治区的领导发生直接冲突,那不是一个等级的较量,独增笑料罢了!
问题是,像这样重大的日本海出海口的租凭问题,对于国家实在太重要了。在没有确切把握之前,属于特等机密,绝对不能有任何泄露。
所以,达利集团并不是以盈利目的投资黑山市,所有的投资项目,都只是一个幌子。可赵政策和秦露还必须当做一个正式的投资项目来谈,这样才不会引起国外情报人员的注意!
事实上,因为是第一次洽淡,而且,这样的洽谈按照惯例应该由市政府出面,赵政策这个市委书记不好过多干涉。只不过,市长高风鉴于这是黑山市获得的第一笔民营企业大额投资,有着历史意义,从尊重赵政策这个市委书记的角度出发,才硬把赵政策给拉了进来。
客套的寒暄过后,并没有进行什么实际性的洽谈。
“秦总,我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赵政策笑着说,“对达利集团的投资,我们热情欢迎并且大力支持。只要双方在大的方面没有问题,只要不违反原则,我们市委市政府都会尽可能地为达利集团开绿灯,为达利集团的发展保驾护航。”
“那就太感谢赵书记和高市长了,我在黑山宾馆订了个包间,还请两位领导赏脸。”秦露娇笑着说。
“秦总,您这不是在让我和赵书记赏脸,而是在打我们的脸啊。”高风马上打趣道,“秦总第一次来我们黑山市,哪里能让秦总破费呢。我已经和市府办的同志说了,也是在黑山宾馆订的包房,粗茶淡饭,还请秦总不要嫌弃。”
“这钱嘛,还是秦总来掏腰包吧。”赵政策却是笑呵呵地说,“对于达利集团来说,是九牛一毛嘛。大灾过后,我们黑山市的财政确实有些紧张,我想秦总也是看到这个状况,才诚心诚意做这个表示的。”
“是啊,达利集团捐款两百万,还希望黑山市市委市政府搞一个捐款仪式。”秦露马上附和道,“别说我生意人重利啊,达利集团初来乍到,也想借这个机会提高些知名度。”
“行,哪就太麻烦秦总了。”高风见赵政策开口了,倒也不再坚持,“这个捐款仪式我来安排,保证搞出浩大的声势出来,让秦总满意。”





再入仕途 第三百五十三章
第三百五十三章
1886年,清政府委派北洋大臣吴大澂为钦差大臣,与沙俄代表勘定乌苏里江至图们江口的东段边界,签订《中俄珲春东界约》和7个勘界议定书。经过吴氏力争,确立了中俄边界界碑,将“土”字碑立于现址,争取了图们江出海权,也即中国继续享有通向日本海的通道。
1910年5月,珲春副都统陈昭常据约力争,正式开通图们江入海航路,珲春开设港口,船队过“土”字碑入海,向西南驶向朝鲜的雄基和清津,向东北驶向俄罗斯的海参崴。
这充分证明中国通向日本海的通道不仅是完全畅通的,而且是有条约依据的。
20世纪60年代初,根据时任解放军后勤部长、军事科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起将军建议,北龙省军区所属边防团派出部队进驻要塞,被称为“东方第一哨”,18户村民也随之迁居该地,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新的村落。军民共同负担了驻守中国边疆的光荣任务,也保住了中国图们江通向日本海的出海口。
京城中南海,二号首长的办公室里。
二号首长揉了揉有些酸痛的太阳穴,低声呢喃了一声:“老了,这身子骨一天比一天差喽。”
一个秘书模样的人快步走了进来,低声说道:“首长,黑山市的市长赵政策同志来了。”
“好,请他过来吧。”二号首长精神为之一振,彷佛疲倦已经离之远去。
“首长,您的身体……”秘书有些担心,“你昨天晚上才睡了不到三个小时。”
“人年纪大了,睡眠少些正常嘛。”二号首长摆了摆手,微笑着说,“赵家小朋友大老远赶来,别让人家等久了,不是待客之道嘛。”
秘书蠕动着嘴唇,没有再说什么,转动身子快步出去了。
休息室里,赵政策一见秘书进来,赶紧站了起来。
“长话短说吧,政策同志。”秘书嘱咐说,“首长昨天晚上休息不到三个小时,有些疲倦。”
“要不,我明天再过来吧。”赵政策被吓了一跳,赶紧说道。
“去吧,首长让你过去。”秘书叹了一口气,看向赵政策的眼神却是温和了很多。
二号首长办公室的门没有关,赵政策一眼可以见到那个稳如泰山般的身影,只是,头上那一花斑白还是让赵政策鼻子一酸。
赵政策轻轻在门上敲了三下,随即很是恭敬地站在那里。
“政策同志来了啊,快过来坐。”二号首长抬起了头,随即大步走到沙发边。
等到赵政策过来后,二号首长伸出大手,和赵政策紧紧一握,随即才点了点头,示意赵政策坐了下来。
“政策同志,大黑山原始森林的灾后重建工作做得怎么样了?”二号首长脱口而出,“灾区人民吃得饱,穿得暖和,住的安稳,卫生条件怎么样?”
“报告首长,一切都很正常,所有灾民都得到了妥善安置。”赵政策赶紧说,“我们黑山市政府在火灾发生后的第一天,就紧急调拨了两千万的专项资金,再加上北龙省省委省政府调拨的资金,基本上解决了灾民暂时的温饱住和医疗问题。后续的灾后重建工作也正在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着。”
“哦,辛苦了。”二号首长略微放下心来,“还好,政策同志去黑山市当市长后,一心扑在育林防火工作上,否则的话,损失只怕要更大了。”
“政策惭愧,没能避免火灾的发生。”赵政策脸色一红,表情随即很是凝重地说,“只是起了个救火队员的作用,没有能够很好从预防工作着手。”
“事情我都知道了,你也不用太自责了。”二号首长摆了摆手,“我也有责任哪,没能抽出时间早点去看看。”
“首长,我……”赵政策有些激动了,“是我工作没有做好,辜负了您的期望。”
“别妄自菲薄嘛,你现在可是我们国内最年轻的市委书记了。”二号首长笑了笑,看向赵政策的目光很是柔和,“今天找你来,除了询问一下灾后重建工作外,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事情,你知道吧。”
“知道,首长。”赵政策马上回答说,“是不是日本海的出海口问题。”
“呵呵,看来胡天已经和你说过这个问题了吧。”二号首长微笑着说,“说说看,你对这个事情是什么看法?”
“个人认为我国只有在日本海获得出海口,才能在日本海立足,东北三省才能够真正繁荣起来。”赵政策没有丝毫犹豫,马上回答说。
“哦。”二号首长饶有兴趣地打量着赵政策,不动声色地说,“说说你的理由。”
“谁拥有了海洋,谁就拥有了世界。”赵政策毫不迟疑地说,“我们虽然不像帝国主义那样要称霸海洋,但这确也很值得我们深思。众所周知,美日无时不在处心积虑地用各种手段企图遏制我国和平发展。为了抵御美日对我东北及朝鲜的威胁,以及与我国东北的经济,我国从图们江下游地区稳定出海,即拥有出海权的问题必须引起从地方到中央的足够重视。因为我方若得到了图们江下游地区的出海口,无疑会对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可以惠及子孙后代。”
“继续说。”二号首长眼神里多了一丝欣赏,点了点头。
“图们江通航建港,对中国通往日本海,走向太平洋,促进改革开放,具有重大意义。”赵政策想了想,才继续沉声说道,“同时它在军事上也占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呵呵,政策同志对军事上也有研究啊,愿闻其详。”二号首长略微有些诧异,随即笑呵呵地说。
“我个人认为:中国海军进入日本海是突破美国第一岛链包围封锁的必备步骤。北纬42度线具体指出了“关键区域”和中国经济未来增长极的所在。它是中国东北突破内陆障碍和进入日本海的目标定位线,也是中国政治、经济、军事进入日本海的生死线。”赵政策脸色有些凝重起来,却也是侃侃而谈,“,“关键区域”出海口是突破美国第一岛链封锁的关键步骤。中国海军进驻关键区域,能极大地牵制美日对我国东海、南海的关注。就像当年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对日本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样。海军进驻日本海也能大大的策应将来国家解放台湾,只要美日韩敢于对台湾给予救援,中国可以借道朝鲜从陆路攻击驻韩美军,促成朝鲜南北统一;同时从‘关键区域’的军港派出海军直接攻打日本本土,上演‘围魏救赵’好戏。总之在关键区域的港口部署海军是对美日韩造成极大地战略威慑,就像插入美日韩心脏的一把尖刀!‘关键区域’的规划是海军进入日本海的前期铺垫。”
“政策同志作为一个基层干部,能够看得这么深远,我很欣慰哪。”二号首长高兴地点了点头,“不过,这个关键区域地处我国,朝鲜和苏联三国的接壤地带,中间存在太多的不稳定因素。”
“首长,我也认为这中间最不稳定的因素就是苏联。”赵政策略微一沉吟,就大着胆子说,“因为体制僵化、经济衰退,体制未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失去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和拥护,苏联内部已经是矛盾重重,情势堪忧。”
二号首长的脸色略微变了变,随即很快就恢复了正常,并没有打断赵政策的话语。
“所以,我个人认为苏联的解体是迟早的问题。”赵政策这话可以说是石破天惊,“正因为如此,我国更要抓家这个难得的机遇,抢在苏联解体之前有所动作。”
“等等。”随着赵政策断定苏联势必解体的话语出口,二号首长也忍不住了,禁不住问道,“由体制僵化,经济衰退得出苏联势必解体的结论,是不是有些草率了呢?”
“首长,这也只是我个人的推断,当不得真。”赵政策这才想起自己过于投入,已经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禁不住苦笑着说。
“小赵啊。”二号首长饶有兴趣地打量了赵政策一眼,称呼也由政策同志改为小赵了,“大胆说嘛,不要有什么顾虑,就当是我们一老一少聊天。”
赵政策心里暗自叫苦,二号首长那么忙,会有时间和自己闲聊?
可这个时候,也由不得赵政策了,只有继续说下去。在二号首长那洞察人心的眼神面前,赵政策觉得自己都快成为一个透明的玻璃球!
“首长,那我就放肆了,说得不对的地方请您批评。”赵政策发觉自己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看来心理素质还是不太过关,有些紧张。
“说吧,一起探讨一下。”二号首长微微一笑,鼓励着赵政策。
“我认为苏联势必解体的原因有以下几点。”赵政策这才大着胆子说,“第一,领导人之间的政见不同以及利益冲突,没有一个核心领导力量;国内各类矛盾积聚,且没有良好的解决的手段,这是第二;第三,**导致国亡党衰,特权导致贪污**盛行;第四,官僚特权阶级和亲西方的精英份子同流合污;第五,俄罗斯民族同其他民族之间的矛盾,加盟共和国内民族之间的矛盾;第六,西方国家在积极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对苏联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二号首长的眉头皱了起来,示意旁边的秘书把刚才的记录递给自己,又仔细看了看。
“那你认为苏联的解体会在什么时候完成呢?”二号首长这才不紧不慢地问了一声。
“这个我也说不准。”赵政策苦笑了一声,“不过,应该维持不了多长时间,少则三年,多则五年吧。”
“三到五年?”二号首长喃喃重复了一声,随即叹了一口气,笑着说,“小赵,跑离主题了,我们还是继续说这个出海口的问题。”
赵政策微微一愣,再谈出海口问题,自己的思维已经有些链接不上了。
“就是谈谈如何取得这个日本海的出海口。”二号首长微微一笑,算是小小的提示了一下。
“关于这个出海口问题,我个人认为如果继续与苏联谈判,那基本上是与虎谋皮。不过,在苏联解体以前,因为我国和苏联的体制相同,还是有些商量的余地。要是等苏联解体以后,体制产生了巨大的差异,就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协商了。“
“你的意思是说重点要和朝鲜谈,但也要想办法让苏联在这个问题上采取默认的态度吧。”二号首长笑呵呵地说,“这个大的方向没有什么问题,凡事两手准备,总比走唯一一条路线机会多一些。”
“首长,如何让苏联妥协,我还真没有找到什么好办法。”赵政策苦笑了一声,很是老实地说。
“那你就谈谈如何和朝鲜合作吧。”二号首长心里自然很清楚,赵政策能够点出苏联势必解体,政府就有很多办法让苏联妥协了,因此,没必要在这个方面在浪费谈话时间。
“朝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都有求于我国。”赵政策来劲了,“只要措施得当,我认为还是有机会从朝鲜手中取得日本海的入海口的。”
“说说具体方式吧。”二号首长来了兴趣,正色说道。
“我有三条主要策略和两条策略。”赵政策来的时候其实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倒也不慌张,很是恭敬地说,“上策是我们用十到二十亿美元的资金,直接购买朝鲜东北部海岸,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是将朝鲜东北部的罗平咸兴买下。”
二号首长禁不住皱了皱眉头,沉声说道:“这个策略有些麻烦,我们暂时只怕无法实施。”
这一点都不奇怪,朝鲜虽然有求于我国,可对我国的提防之心一直也没有放下过。把东北部海岸交给我国,那基本上是超出了朝鲜的底线,谈何容易?
“中策是领土交换,我们可以用东北部的一些土地交换朝鲜东北部的港口,同时在给它一点经济补偿。必要时甚至可以用黄海港口丹东换日本海港口罗平,咸兴和清津。采用中策最大的好处是互惠互利,不会引起朝韩民众的反对。因此中策实施的可能性最大,这是我的个人观点。”赵政策笑了笑,信心十足,显得很是胸有成竹。
“嗯,这个办法可行。”二号首长点了点头,随即摇了摇头,“可这个事情需要徐徐操作,只怕需要五到十年以上的时间,才会有初步成效。”
“下策是租借朝鲜东北部的港口,多长时间都可以。许以重金,我想应该可行,朝鲜国内的经济状况现在非常糟糕,应该禁不起重金的诱惑。”赵政策没有办法,只好继续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号首长这才呵呵一笑:“看来你是早有准备,让达利集团落户黑山市,准备以民营企业的名义来租凭朝鲜的海港吧。我看这个想法很好,但具体如何操作,还需要多动脑筋。盯着朝鲜的东北部港口的人可不只是我们,还有不少人哪。”
顿了顿,二号首长好像突然才想起来似地:“你不是还有两条辅助策略吗?也一并说出来听听。”
“第一个辅策是暗示以安全保证。目前金氏政权最担心的就是安全问题。我方可向朝鲜朝鲜说明:假如我们的海军出现在日本海,对朝鲜的安全会有很大帮助。为了满足朝鲜与俄罗斯接壤的要求,我们可以让朝鲜在图门江南岸拥有一块飞地。或者我们购买的土地本身也是一块飞地,但有陆路与我国领土相连。”赵政策讪笑了几声,这个策略总有些欠妥光明的感觉。
“话是这么说,可让金氏集团接受这个建议,只怕要大费周折。”二号首长皱了皱眉头,苦笑了一声。
“第二个辅策是以终止援助相威胁。如果朝鲜不答应我们的要求,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终止对其的援助。在朝核问题我们就使用过这一招。相信朝鲜一定会答应的。”赵政策说这话的时候的表情有些决然,甚至有咬牙切齿的动作在内,让二号首长也禁不住莞尔一笑。
1...161162163164165...2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