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入仕途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成吉思汗的多瑙河
“不行。”赵政策毫不犹豫地说,“要是有难度,我们就先把石化和化学工业缓一缓,但是电子通信,家电以及电气机械方面,是一刻也不能耽搁了。”
顿了顿,赵政策看了高风一眼,淡淡地说:“这个事情我已经和电子工业部的邓蒸湘部长联络过了,你找个时间亲自去京城一趟,当面向邓部长进行汇报。邓部长答应过,只要我们黑山市的条件具备,可以考虑把一些电子产业迁移到黑山市来。”
“真的?”高风就激动起来,“那太好了。”
也难怪高风这么激动,要知道,能和邓家的人拉上关系,对于自己他今后的仕途,可以说是多了一个保障。更何况,要是电子工业部能够把一些产业迁移到黑山市来,尽管对电子工业部来说,只是九牛一毛,但对于黑山市来说,那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高风甚至可以想象,几年后,黑山市,不,以后的经济特区就凭借电子工业产业,财政数字就要往上翻上几番,这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同时,高风也开始重新评估眼前这个年轻的市委书记的能量。要知道,邓蒸湘看起来只是个电子工业部的部长,实际上,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实权人物,其职位重要性,比沿海发达省份的省委书记一职位,有过之无不及!
再入仕途 第三百五十七章
第三百五十七章
高风自然很清楚,这是赵政策卖给自己一个天大的人情,对赵政策很是感激。
“老高啊,去见邓部长之前,你最好先和你家老爷子说一声。”赵政策就笑着说,很清楚高风为啥激动,善意地提醒了一句。
赵政策也知道自己在中纪委工作的时候,一次西南省之行,把高家给得罪够呛的。这次,也想通过高风。和高家的矛盾,此一时,彼一时,没必要一直剑拔弩张!
在官场上,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赵政策很清楚这个道理。再说,高风夹在自己和高家之间,也不好做人,就送高风这个人情,也未尝不可!
“谢谢书记。”高风很是诚恳地说,心里充满感激之情。
“别这么说嘛,我们两个是搭档,可以说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不分彼此。”赵政策笑呵呵地说。
顿了顿,赵政策又把话题拉上了正题。
“老高啊,对第三产业,我们也不能放松。”赵政策正色说道,“一定要想办法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在第三产业中重点要抓好商贸,金融,保险,旅游,信息,咨询和房地产。”
“书记,我们黑山市的第三产业和其他城市简直没有办法比,基础太薄弱了。”高风叹了一口气,“我们是以林业为主,只怕一下子要追赶上去,有些难度哪。”
“作为经济特区,第三产业的兴衰,关系到整体结构。”赵政策沉声说道,“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对各个地方产业的选择,要尊重市场选择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顿了顿,赵政策继续说道:“我们市政府可以组织专家进行研究和论证 ,但切记长官意志。所谓产业政策,只宜做方向性领导,不可过多,过细,过于具体,以免误导。”
“书记的意思是让这些产业都由市场自动调控?”高风有些明白过来了,就试探着问道。
“对,就是这个意思。”赵政策点了点头,“企业优胜劣汰,兼并重组,向大企业大集团发展已经成为趋势,政府应该从政策上引导,法制上规范,但不要包办代替,更不要用行政办法拼凑,同时,要解决已经存在的集团公司。集而不团的诸多问题,都要耐心进行有效解决。”
顿了顿,赵政策很严肃地指出:“如果简单地认为社会主义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等同于用行政办法划拨国有资产组合,这就是一种经济思维的误区,是不可取的计划经济产物,并不会促使市场机制的形成,效益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日本在金融风暴中出现大集团接二连三破产的事实,说明了政府主导经济抗风险能力并不强,也不成功,这很值得我们深思。”
“听书记一席话,真是胜读十年书啊。”高风这下心悦诚服,感叹着说。
“先落实我们刚刚商议的这几点措施吧。”赵政策笑了笑,“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只能在执行过程中慢慢加以弥补完善了。”
这一翻谈话,高风也觉得自己的思路明确了,剩下的就是如何执行下去,取得更好的效果问题。高风觉得自己轻松多了,可赵政策这个年轻的市委书记只怕想得更多,从谈话中可以看出,也许赵政策说出来的只是他脑海里的冰山一角罢了。
还真不知道这个年轻的市委书记脑海里还有多少潜力可挖,有多少让人目瞪口呆地观念和计划出台。或许,能够和赵政策成为搭档,是自己最大的幸运吧,高风暗自庆幸道。
这个时候,高风觉得前任市委书记孙东方败在赵政策手里,那是理所当然,一点都不冤!
黑山市的一二把手形成了一致意见,未雨绸缪,为乌山市和黑山市即将合并成为东北地区唯一的经济特区开始做各项准备工作。
希望就在前面,前途看起来很光明,高风觉得自己别无退路,只能不遗余力地将赵政策这个年轻的市委书记的指示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下去,倒也是干劲十足。
事实上,高风也是被赵政策当枪使用。不过,这和炮灰还是有根本区别!炮灰是用来去牺牲的,枪不但是武器,同时也能对枪本身有作用。
有些事情,赵政策并不太好出面。比如让电子工业部的一部分产业迁移到黑山市来,赵政策还真不好直接去找电子工业部的部长邓蒸湘。很明显,邓蒸湘的宝贝女儿都已经和赵政策是名义上的未婚妻,邓蒸湘就是赵政策的准岳父。
要是赵正策直接去找邓蒸湘,未免给人以假公济私的话头,对邓蒸湘本人的影响不好。
mba人才是重点,高风还真的是特意把胡志强给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很是耐心地谈了两个多小时。胡志强被堂堂的市长这么重视,大有遇到知音的感觉,士为知己者死,胡志强感动得一塌糊涂。
知识分子如果用好了,那是大有作用,相当于一笔取之不竭的宝藏。可要是用糟糕了,让知识分子反感了,那可就是无穷的灾难。伟人就曾经说过,一个品德败坏的人,能力越高,对社会的破坏力就越大,还是很有道理的!
什么关系最铁,就是一起扛过枪,同过窗,嫖过娼的人!作为国内第一批毕业的mba学员,有胡志强这个同窗好友牵线,事情就好办多了。更别说,黑山市给这些mba开出来的条件可以说是非常优惠。一句话,只要人来了,一切都好说话。
一百二十平方米的住房,安家费,优越的办公条件,丰厚的工资与奖金待遇,无不吸引着这些mba学员。当然,等到他们的档案关系转到黑山市后,是不是一切都会兑现,那就是个未知数了。
不过,住房和安家费这两点那是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堂堂的黑山市市长也不会在这个事情上变卦。不管怎么样,这批mba是吃亏不了多少!
当然,这中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些知识分子对黑山市市委书记赵政策的信任。当初,为了能够让这批mba自由交流,应青年报主编肖达的邀请,赵政策可是亲力亲为,让相关事项能够通过报纸达到中央领导的办公桌上面。
要是没有赵政策,这批mba还只能呆在原单位,继续埋没自己的才华,直到全部浪费掉。因此,来到黑山市的这六个mba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在还赵政策一个人情。不过,赵政策不会点破,这些mba也不会主动说出来。
高风却不管这么多,反正自己现在需要人才,各项工作的开展,他别是高新技术园和一些企业需要专项人才,而mba管理人员就是自己目前迫切需要的。
赵政策却比高风看得更远,出于对人才的尊重,赵政策也抽出时间来和这些mba开了个座谈会。
座谈会过后,赵政策并没有要这些mba马上进入各自的岗位,而是让他们当了回老师。在赵政策的要求下,高风组织了第一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而这六个mba就是当仁不让的讲师。这还不算,赵政策还要求黑山市科级干部以上的干部都要学会管理,并且必须通过考核。如果多次考核,仍然不过关的人,那就要把职位让出来!
这基本上是一项强制行政措施,可这些干部们也没有办法,谁让命令的发出者是黑山市的一把手市委书记赵政策呢。
当然,这么多的官员干部,不可能让这六个mba来培训,谁也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况且,时间上也来不及。这样,就从第一期的优秀学员当中抽出一些来充当第二期学员的讲师,以此类推,实行金字塔式教学方式。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官员干部不懂管理,那就是乱弹琴,瞎指挥!企业领导不懂管理,那就是不称职,外行指挥内行,迟早要出大问题!
国内的第一批mba学员被黑山市弄来了六个,差不多占了总数的六分之一。短时间内人们还没什么感觉,等到培训一开展开来,连北龙省省委都惊动了!
北龙省省委书记吴裘皮的办公室,省委书记吴裘皮和省长李泉友侧对而坐。由于两个人的烟瘾都很大,办公室里香烟弥漫!
“泉友同志,看来赵政策同志不简单哪。”吴裘皮吐了个烟圈,笑着说,“黑山市现在汇聚了全国mba学员的六分之一强,我们东北三省加起来都比不过黑山市了。”
“听说他们在搞培训,效果还不错。”李泉友附和着,“我看这个经验值得推广,我们的干部队伍太缺乏管理型人才了。”
“嗯。”吴裘皮点了点头,“我已经和赵政策打过招呼了,可你猜他怎么说?”
“难道他还敢讨价还价?”李泉友微微一愣,随即打趣道,“借他几个胆子,也不敢那么放肆吧。”
“你猜得还真不错。”吴裘皮苦笑了一声,“他说省委要安排及堂培训课没有问题,可要是其他兄弟市要人的话,那就要出培训费用了。而且啊,培训地点还必须在黑山市。还说什么腾不出时间,他那几个mba宝贵着呢。”
“这小子还真敢开口。”李泉友禁不住乐了,“书记您就没有好好批评他,灭灭他的嚣张气焰?”
“这事情我也不好蛮干,那样让人口服心不服!”吴裘皮叹了一口气,“不过,赵政策这个市委书记能够对人才如此重视,我还是很欣慰。”
“这个赵政策啊,我看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李泉友脸上的表情似笑非笑,“省政府这边这阵子可没少收到黑山市递交上来的报告,都是大手笔哪。”
“有哪几项?”吴裘皮不动声色地问道。
“黑山市搞了一个高科技工业园,预计投资五千万。”李泉友笑着说,“我也不知道他哪里来的信心,这资金从哪里来。反正我们省政府是拿不出来这么多钱,就算是特批,能给他五百万已经很了不起了。”
顿了顿,李泉友又补充说:“这还不算,现在我们省城通往黑山市的二级公路,赵政策居然在报告中提出要在一年内建设成为特级公路,需要省委和交通厅的大力支持。”
吴裘皮笑了笑,知道李泉友还有下文,并没有马上插话进来。
果然,李泉友又接着说道:“赵政策把在衡北市西衡县的那套政府机构改革也搬了过来,准备在黑山市全面推行。另外,还打了专门报告,要求在黑山市创建电子工业园,民营企业工业园,服装工业园,甚至还有个机械制造工业园。”
“这不都是好事情嘛。”吴裘皮笑着打趣道,“黑山市有这么个有冲劲的市委书记,你这个省长应该脸上又光才对嘛。”
“可这都要钱哪,我看过不了几天赵政策和高风两个人就会坐到我办公室里了。”李泉友苦笑了一声,“我总不能把整个北龙省的资金全部丢到黑山市去吧。”
“看来赵政策是得到了风声,未雨绸缪,想在和乌山市的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啊。”吴裘皮微微动容,“泉友同志,我今天找你过来,就是为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什么事情,请书记吩咐。”李泉友端正了态度,赶紧说道。
“听说中央马上有大动作下来,要把黑山市和乌山市进行合并,成立东北地区唯一的经济特区。”吴裘皮说完,就没有下文了,拿眼神看着李泉友,知道这个稳重的省长需要时间来消化这个事情。
“啊,消息可靠吗?”这是李泉友的第一反应。
吴裘皮点了点头,并没有说话。
“难怪黑山市的各种报告如雨后春笋,应接不暇啊。”李泉友感叹着,“只怕这个经济特区的建议本身就是赵正策鼓捣出来的。”
“这个想法我也认同,我们省委省政府都没有提出过这个请求,现在中央领导却主动抛下了这个馅饼,还真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吴裘皮笑呵呵地说,“不过,这是个好事情,有了这个经济特区,就可以带动整个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
李泉友得知这个信息,心情其实也很不错。要是北龙省有了这个经济特区,那整个经济实力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再东北三省内排名第一了,这可是个巨大的诱饵!
“要说办这个经济特区,书记您也早就和我探讨过,只是因为交通问题,又没有出海港口,担心中央不会批准,这才搁浅。”李泉友就笑着说,“这次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中央居然拿出这么大手笔!”
“除了赵政策还能有谁?”吴裘皮笑了笑,“我早说过,赵政策是我国的经济专家级别人物,要不是他出面去游说,只怕这个好事情也落不到我们北龙省来。”
“这个经济特区一建立,只要能够发展起来,就可以带动整个东北三省的经济腾飞。”李泉友很是兴奋地说,“我们东北三省本身就是重工业聚集的地方,只是因为这几年中央政策向东南沿海地区倾斜,这才让沿海省份赶超了我们北龙省。”
在李泉友的语气中,有几份酸气,还有几分不甘,让吴裘皮很有同感。曾几何时,东北三省也辉煌过,只不过是运气实在有些差,在整个大环境中,显得有些有心无力!
“泉友同志,还有个非常重要的秘密任务。”吴裘皮低声说道,“二号首长昨天亲自打电话给我,让我们北龙省省委想方设法配合赵政策同志,取得在朝鲜的日本海出海口。”
这下,李泉友才是真正大吃一惊,有这么个尚方宝剑,即便赵政策不成为新成立的经济特区的市委书记,也至少保证了一个市长职位。要取得日本海的出海口,那是必须和朝鲜政府进行洽谈,如果赵政策的等级不够,那将会有很多麻烦。
“书记,那这个经济特区的班子问题?”李泉友就试探着问道。
在李泉友的内心,还是想让乌山市的市委书记冯文丘来主持经济特区的工作,这已经在吴裘皮刚刚透露经济特区即将提上日程的时候,李泉友就有了这个想法。
冯文丘是李泉友一手提拔上来的,可以说是嫡系心腹。李泉友当时还是乌山市的市委书记的时候,冯文丘已经是主管工业的副市长,一直和李泉友走得挺近。
“不管是市委书记还是市长职位,总有一个是赵政策同志的,这是毫无疑问的。”吴裘皮笑着说,“经济特区的想法是赵政策提出来的,又做了这么多的准备工作,总不能寒了他的心吧。再说,要是离开赵政策,这个经济特区会走向何方,还是个未知数,中央首长也不会放任不管。”
“书记,赵政策毕竟还是年轻了点,冲劲是有,可也容易出问题。”李泉友就顺着吴裘皮的话说,“我看还是有一个老同志来掌舵比较好。”
“泉友同志,你的这个想法有道理。”吴裘皮点了点头,“可也同时存在不少难题啊,要是来个天仙配,只怕班子的融合会出现一个磨合期,而经济特区一旦成立,那就是要马上开展工作。我们没有时间去等这个磨合期啊,而且二号首长对日本海的出海口问题又看得那么重要。只怕这个经济特区的市委书记还是要赵政策同志来担任,市长人选也要征求他的意见才行。”
再入仕途 第三百五十八章
第三百五十八章
“书记,如果是这样,乌山市的领导班子只怕会不服气。”李泉友心里一紧,赶紧说道,“毕竟,乌山市的工业经济要远远强于黑山市,这是有目共睹的。再说,这几年乌山市的整个发展态势还不错,领导班子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吴裘皮自然知道李泉友是拿这个问题做挡箭牌,不想让赵政策独自掌控新成立的经济特区。可李泉友说的也有道理,虽然省委常委会议有权直接决定经济特区的人选,可也需要堂堂正正,能够摆到桌面上来。
“你说的也有道理。”吴裘皮叹了一口气,“要不这样,这毕竟是一件关系到经济特区发展的大事,在特区成立之前,我们省委对乌山市和黑山市做一个公正全面的评估,然后再来得出结论吧。”
“这个办法好。”李泉友自然是满口赞同,起码这样一来,乌山市的机会就大多了,也就意味着冯文丘有机会,这也是李泉友想要的结果。
事实上,吴裘皮内心里也不是一定要让赵政策来任特区的市委书记,赵政策太锋芒毕露了,以后省委可能都难以掌控。吴裘皮觉得最好的办法是省委派一个人空降到经济特区任职市委书记,然后赵政策任职市长,这样就平衡一些。
吴裘皮说要全面评估,事实上就做好了黑山市评估结果比黑山市差的准备。到时候,再想办法做做冯文丘的工作,也许可以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就算冯文丘任职市委书记,吴裘皮也不认为冯文丘能够与赵政策合拍。即便有李泉友这个省长作后盾,冯文丘也不一定有胜算。毕竟,赵政策身后是强大的赵家。
“泉友同志,二号首长透露的意思是两年内取得日本海的出海口。”吴裘皮想了想,又嘱咐了一句,“这个消息属于绝密,眼下整个北龙省只有你我和赵政策三个人之情。”
“放心吧,书记。”李泉友赶紧表态说,“保密纪律,我懂,不会犯这种原则错误的。”
“从省城到黑山市的公路有一百五十多公里,这么庞大的资金来源,黑山市提交的修路方案中有提及吗?”吴裘皮马上转换了话题,掌握着谈话的主动权。
“我正想向您汇报呢。”李泉友的表情略微有些怪异,“香港亚太财务集团等几家财务公司愿意出资修路,不要政府掏一分钱。”
“没有这样的好事情吧。”吴裘皮笑了笑,不动声色地说,“这些商人唯利是图,要是没有投资回报,那是请都请不回来。”
“这几家财务集团要特级公路修成后的二十年过路费,也就是说,所有经过这条公路的车辆收费都要交给这几家财务集团。”李泉友马上回答说,“这在国内还是第一次,我觉得有些为难,毕竟没有先例。”
“只怕又是赵政策想出来的点子吧。”吴裘皮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笑着说,“事关重大,我们还是拿到省委常委会上讨论一下吧。”
“这样也好。”李泉友点了点头,知道吴裘皮和自己一样,都不想承担这些意识形态上的责任,那样不太划算。在国内,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那是肯定不小的,谁都不想轻易踩这条红线!
“还有那个高新科技园,投资业不少吧。”吴裘皮好像突然才想起来似地,不紧不慢地说道,“这笔资金不会也是这几家财务集团出资吧。”
“这倒不是。”李泉友笑着回答,“还是那个给灾区捐款两百万的达利集团,这次声势可不小,愿意投资一个亿在高新科技园和民营企业工业园上面。”
“达利集团有什么条件?”吴裘皮就问出了这个关键的问题。
“倒也没有什么苛刻的条件。”李泉友也有些纳闷,“相反,黑山市市政府以这几块土地的使用权入股,占了高新科技园和民营工业园基础设施百分之四十的收益权。”
“达利集团是什么来头?”吴裘皮又不动声色地问了一句。
“董事长是个美籍华侨,具体是谁我都还没弄清楚,来头好像挺大的。”李泉友笑着说,“不过这个集团的总经理是个女人,好像叫秦露,是西南省省委秦书记的女儿。”
“哦。”吴裘皮点了点头,心想这还差不多。吴裘皮并不知道赵政策和秦露的恋人关系,只知道赵政策在中纪委的时候,西南省之行可是帮了西南省的省委秦书记的大忙,这秦露投桃报李,也是情有可原。
以赵政策的背景,在经济上面出现什么问题,基本上是可以排除。赵家可不缺钱,这也意味着赵政策不缺钱。对于赵政策来说,仕途才是重中之重。
因此,吴裘皮在经济上面,对赵政策并不担心。
对于赵政策这样的世家子弟来说,想赚钱,门路多的是。除非是赵政策这样的年轻人利欲熏心,否则的话,绝对不会靠着市委书记的职位来为自己谋取物质上的利益。这一点,吴裘皮深信无疑。
“老李,赵政策这样的人才,不可多得啊。”吴裘皮有意无意地对着李泉友说,“人,年轻,又有冲劲,用好了那可是对我们北龙省今后的发展大有好处。”
“书记,我就是担心赵政策人太年轻人,有时候容易头脑发热。”李泉友讪笑了一声,“对赵政策同志的能力,我也是认可的。经济特区如果让他当一把手,我担心一个不好,就会出问题啊。”
“改革嘛,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吴裘皮笑了笑,“再说,不是还有你这个省长的领导嘛,有错误苗条就可以随时进行纠正。”
“书记,中央的文件估计要什么时候才会下来?”李泉友心想,要是赵政策真的成为经济特区的市委书记,也许过不了多久经济特区市就会成为副省级城市,赵政策的职位也会水涨船高,说不定就会进省委常委,到时候不说天高皇帝远,就是一个省委常委的身份,自己想过于插手特区的事情,都会有些难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