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入仕途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成吉思汗的多瑙河
这么简单的道理,自己居然没有转过弯来,平白失去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也就等于失去了先机,怎么能不叫冯文丘懊悔万分!
对赵政策,冯文丘非常顾忌。这倒不完全因为赵政策身后那深厚的背景,主要是冯文丘知道赵政策的手下倒下过无数官员干部,手段非常狠辣!
在官场上,通常来说,只要不是什么刻骨仇恨,一般人都会留有一定的余地,并不会赶尽杀绝。可这个年轻的市委书记赵政策脑子里好像没有这个观念,只要是看不顺眼,那是谁的帐都不买。
黑山市的原任市委书记孙东方就是被赵政策给赶跑的,在离任之前,还被赵政策在市委常委会议上指着鼻子骂过两次。而这些,冯文丘都知道。
如果有可能的话,冯文丘甚至不想和赵政策这样的人做同事。有这样一个同事在身边,说不定哪天自己就会四五葬身之地。冯文丘很清楚,自己可还没有黑山市的原任市委书记孙东方那样的背景。
孙东方在大黑山原始森林爆发超级大型火灾的时候,虽然有渎职嫌疑,却还是全身而退。冯文丘扪心自问,要是孙东方换做是自己,只怕就没有那么便宜了,说不定还有牢狱之灾!
想想这些,冯文丘就有些不寒而栗。
可冯文丘同时很清楚,自己要想不和赵政策做同事,只怕很难了。新成立的经济特区,要想让赵政策没有一席之地,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而冯文丘自己也有难处,那就是自己绝对不可以离开乌山市。相对于乌山市的市长戚染成来说,经济特区的成立对于冯文丘来说没有一丁点的吸引力,甚至可以说是无妄之灾。
冯文丘很清楚,乌山市有很多黑洞,现在还没有修补好。要是自己离开了乌山市,等赵政策入政黑山市,自己只怕就要去牢狱里度过下半辈子了!
所以,冯文丘并不想把赵政策得罪太厉害,甚至不想和赵政策产生矛盾。
不过,冯文丘也不得不盯紧即将成立的经济特区市委书记位置。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市委书记是一把手,市长是二把手,市委书记可以决定的事情市长不一定能够拍板!
甚至,冯文丘想到了妥协,实在不行的话,冯文丘也宁愿当即将成立的经济特区的市长,在赵政策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而冯文丘的这种想法,连李泉友省长都没有预料到。
当然,现在有搭档戚染成跳出来,对即将成立的经济特区市长一职位虎视眈眈,充满**,在冯文丘看来是好事情。
让戚染成去上蹿下跳,自己在幕后进行指挥,就让事情有了回旋的余地。即便以后和黑山市领导班子之间的竞争失败了,那戚染成无疑是最好的替罪羊。
“老戚。”冯文丘微笑着,“经济特区一成立,你这个经济能人就可以大显身手了。”
“书记,一切堵还需要您的领导和支持。”戚染成心中一凛,赶紧说道,“和黑山市相比,我们乌山市无论从哪个方面说,都占有很大的优势,这个我有信心。我们乌山市这些年在市委和您的领导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还希望能够继续在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这个时候,戚染成认为自己最需要的是和冯文丘搞好关系,一旦冯文丘当上经济特区的市委书记,自己接任经济特区的市长一职位机会就会大大增加。当然,这需要冯文丘点头认可,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倒是也希望和老戚你继续搭班子。”冯文丘不动声色地说道,“只不过,我们可不能小看黑山市,如今的黑山市,在赵政策的领导下,早已经今非昔比了。”
“赵政策也不过是京城来的空降兵,原任市委书记孙东方又走背运,出了森林火灾,才成了替罪羊。”戚染成撇了撇嘴,“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赵政策哪能和书记您比?”
“话不能这么说。”冯文丘淡淡地说,嘴角露出一丝笑容,正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黑山市这两个月的动作可比较大,又是修特级公路,又是办工业园,风头正盛。就连省委吴书记,都在大会上多次表扬了赵政策和黑山市。”
顿了顿,冯文丘沉声说道:“老戚,情况只怕没有你估计得这么乐观啊。”
“书记,这段时间您可要多往省里跑跑啊。”戚染成心里一紧,赶紧说道,“赵政策听说有很深的背景,和吴书记比较亲近,我们不得不防。只要李泉友省长能够支持我们乌山市,那就不怕了。”
“李省长给我通过电话。”冯文丘不紧不慢地说,“省委省政府会组建一个评估小组,对我们乌山市和黑山市两个地级市进行综合评估,最终决定即将成立的经济特区领导班子人选。”
“这就好。”戚染成就很是兴奋地说,“只要省委省政府的领导能够一碗水端平,我就不怕他黑山市能够掀起多大的风浪来。”
顿了顿,戚染成马上很是关心地说:“书记,我们是不是想办法让评估小组先到我们乌山市来?”
“评估小组的组长是省府办主任侯庆生。”冯文丘微微一笑。
“是他?”戚染成微微一愣,随即笑着说,“我和他曾经是省委党校的同一期同学,还说得上话,找个时间我去和侯主任聚一聚。”
冯文丘和戚染成都是老官场了,自然知道先评估乌山市,就取得了先机,掌握了主动权。
由戚染成出面,去打通侯庆生这个主任的关系,自然是最好不过了。至少,在冯文丘看来,这是最好的局面,自己用不着出面,却有可能取得成效。
“书记,我们的这个市委市政府大楼是不是可以考虑装修一下?”戚染成略微一沉吟,就试探着说道,“有几个搞工程的企业都多次表示过,愿意无偿帮我们进行装修。”
“嗯。”冯文丘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对于这样的面子工程,冯文丘一向是很看重的。不过,这事情自己没有必要表态,反正让戚染成去鼓捣就可以了。
冯文丘很清楚,戚染成这些年没有少从这些工程商人手中拿好处。
“这些事情你们市政府方面看着办吧。”冯文丘笑着说,“不过,不能太铺张浪费了,那样可能适得其反。”
戚染成对冯文丘这个老奸巨猾的政客早就看的一清二楚,对冯文丘的这个态度,倒是一点都不奇怪。
不过,戚染成对这个评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已经是豁出去了。
戚染成不只是打算把市政府大楼来个扩建与装修,还准备做几件面子工程出来。
第一件事情,戚染成就下令马上开始将乌山市市区沿街的老房子外墙重新粉刷,让外观看起来更漂亮一些。
可别看这么一个小小的外墙粉刷,动起手来确实要花费两百万以上的资金。
事实上,即便是最新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也没有关于面子工程的解释。可即便没有权威的解释,也不妨碍人们对面子工程的理解。
所谓的面子工程,不外乎是两项评判标准。
一条是,面子工程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目的是对他们起到取悦的作用,显示自己的政绩。
另一条是,面子工程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必然要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事实的真相。
就本质而言,面子工程追求外表的光鲜,气派,而不在意实质,也并不在意成本的付出。
当然,在乌山市的政府工作会议上,也有个别人提出了异议,认为这样做太铺张浪费了,两百万可以做很多事情了。
当然了,对扩建和装修市政府,乌山市的领导干部基本上都没有什么意见。毕竟,这代表着政府的脸面问题嘛。
再说,这些人每天都在这里上班,自然希望自己的工作环境能够得到改善。更何况,扩建和装修不用市财政掏一分钱!
“这个粉刷房屋嘛,就像人在不断地换自己的衣服和每天要洗脸一样。”戚染成却是堂而皇之地打出了一个自认非常贴切的比方,“我去几个国家考察过,他们也是这么干的。”
戚染成这么一说,没有出过国的人就无从辩驳了。不过,没有出国过的人从国外的电影电视中应该也可以知道一二。
但是凡在的另一面什么样,怕是非得到现场才能知情。
按照戚染成这个比喻,如果一个人换衣服只换外衣而不换内衣,洗脸只洗脸蛋而不洗脖子,那么他的行为就算不上是讲究个人卫生,而应该属于某个人的面子工程。
而把临街的房子粉刷了,相邻不靠街的房子样貌依旧,甚至如果同一幢房子,把临街的一面粉刷了,而另一面样貌依旧,弄成一幅阴不阴,阳不阳的模样,大约也可以认为是面子工程了。
不过,戚染成在乌山市的市政府里面的领导是强有力的,这个粉刷市区沿街的老房子一事项得到了坚决有效的执行。
经过这么一弄,乌山市的外观确实漂亮了很多,但是内部居住环境却没有任何变化。
这样一弄,马上有不少市民就认为这是典型的面子工程,破口大骂。甚至有临街的居民极力反对,不让施工队伍粉刷自家的房子。当然,这样的人被干部们认为是不识好歹,然后强制执行。
当然,也有记者为此专门采访戚染成市长:“现在有不少市民认为对乌山市沿街的老房子外墙进行粉刷,是典型的面子工程,不知道戚市长您有何评价?”
戚染成自然是予以否认:“这些工作原来已经计划要做,只是这次提前做了。”
于是,报道就说:不少乌山市民对粉刷临街老房子的这一工程存在普遍的疑问,说明在面子工程与否的问题上,市民和市长产生了分歧。
当然,这份报道也有赵政策的朋友肖达的一份功劳,肖达需要报道材料,赵政策需要打压乌山市,两个人是各取其需,心照不宣。
于是,这份报道逐渐深入,最后得出结论:面子工程是千夫所指,乌山市为粉刷沿街建筑外墙,要斥资两百多万的数据也出来了。厘清其是否面子工程,关系到这么一大笔的资金是否花对了地方。
报道最后一句话让人啼笑皆非:一项政府工程是不是面子工程,当然不是因为哪一方声音大或者哪一方权力大而占上风!
赵政策对这一事件虽然从来没有做过公开的评价,但心里却一直有一个评价标准。不过,赵政策的理念要升华了很多。
赵政策认为,应该把面子工程上升到民心工程的境界,然后进行评价。
不过,判断一个项目究竟是面子工程还是民心工程,显然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二者可以统一,既属于民心,又能彰显出政绩。但也可以对立,非此即彼,不可调和,定性则完全由屁股来指挥脑袋!
乌山市的市长戚染成也是头脑发热,“足智多谋”。在粉刷临街外墙的工程进行当中,又弄出了一个“小手笔”。
从省城到乌山市的公路两旁,已经存在了一百八十四块石碑。
这些石碑可以说是这条公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那么,这些石碑是干什么用的呢?
在乌山市内,一直有立石碑的光荣传统。从产业发展,工程项目建设到培养养猪大户,什么都有。甚至于不少行业,机关部门每建一个项目,都要立一块石碑,以此为证1
这些石碑无非是张扬“政绩”,“形象”,或者是“功德”的!
那么,碑是什么?定义是:竖立起来作为纪念物或者标记的石头!
实质上呢?古人有过精辟的论述。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说:“碑铭之作,以明示后昆,自非殊功异德,无以允应兹典。”他认为一旦“勒铭寡取信之实,刊石成虚伪之常”,直接的坏处是真假相蒙,混乱视听。所以他指出立碑宜谨慎,这样才可以“使百世之下,知其不虚”。
市长戚染成就拿这些石碑做了些文章,要求相关工程部门要按质按量完成。
所谓的质量,就是这些石碑要统一油漆,弄得更加漂亮,亮丽一些!所谓的数量,就来了个硬性规定,把石碑的数量增加一倍。
可这个事情戚染成同样遇到了麻烦。工程队昨天立下的一块石碑,当天晚上就被一个气愤的年轻农民砸掉了这块所谓的“功德碑”,背去扔进了山涧里!
也难怪这个年轻人发脾气,产生冲动!这块石碑上大言不惭地刻着当地投资了多少钱,解决了多少户农民的搬迁扶贫。按照这个石碑上所说,这个农民的应该是占了政府的光!
可实际上,本来早就“受惠”的这些村民却仍然是老样子,气就不打一处来,谁都能够理解!
再入仕途 第三百六十四章
第三百六十四章
当然,赵政策来到乌山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组织路政执法人员依法砸掉了公路干线沿线的“碑林”,这是后话。让赵政策下令砸掉的石碑足足有四百多块,可谓惊人之举!
乌山市的面子工程包括:粉刷临街墙壁,增加功德碑,装修与扩建市政府。
前面两项面子工程在赵政策的暗示下,被肖达所在的青年报所连续报道,其负面影响让省委相关领导很是不满意。
装修与扩建市政府的工程更加让乌山市的市委书记冯文丘提心吊胆,缘由是北龙省的省委书记吴裘皮亲自给他打了个电话。
“文丘同志,听说你们乌山市的市政府正在装修与扩建当中,有没有这回事情?”办公桌上面的红色电话里传来了吴裘皮书记不紧不慢的声音,让冯文丘心头一紧。
“吴书记,这个工程是染成市长在抓,具体进程我也不是很清楚。”冯文丘只好先把自己的责任给推卸了,“不过,染成同志先前和我通过气。”
不管怎么样,要是追究责任,冯文丘这个市委书记是脱不了干系。因此,冯文丘很聪明地并没有把事情完全往戚染成身上推,这也就让自己有了回旋的余地。
“经济特区很快就要成立了,黑山市和乌山市的合并也马上要提上日程。”吴裘皮却是话题一转,听起来天马行空,可冯文丘却是心头一紧。
吴裘皮书记先提到市政府的装修与扩建,然后才提到经济特区的事项,冯文丘不得不琢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更让冯文丘丧气的是,吴裘皮书记是说黑山市和乌山市合并,而不是说乌山市和黑山市合并,这两者的意义完全不一样。看来,吴裘皮书记是认为应该让黑山市再经济特区中占据主导地位,冯文丘如此琢磨着。
“吴书记,我们黑山市坚决执行省委和您的指示。”冯文丘赶紧说,“对经济特区的成立,我个人是举双手赞同的。”
“嗯。”吴裘皮不置可否地说,“文丘同志,乌山市最近的动作有些大,在经济特区即将成立的敏感时期,你这个乌山市的市委书记要把好关哪。”
说着,吴裘皮就挂断了电话。
冯文丘呆了半响,把吴裘皮刚才说过的话又仔细回味了一遍。对于这个层次的领导讲话精神,是要仔细体会的,千万别领会错了,那样会有很大的麻烦。
很快,冯文丘整个心都凉了半截,吴裘皮书记称呼自己为乌山市的市委书记,这个称呼出现在经济特区后面,看来,自己于经济特区的市委书记一职位无缘了!
这下,冯文丘有些坐不住了,甚至有马上去省城找李泉友省长的念头与冲动。不过,冯文丘最后还是理智占了上风。
省委书记吴裘皮刚刚给自己打过电话,自己就跑去找省长李泉友汇报工作。要是被吴书记知道了,不知会怎么看待冯文丘。
不过,冯文丘打定了主意,顶过再过三天,自己必须去省长李泉友家中一趟。一来探探风声,二来也希望李泉友能够拉自己一把,哪怕帮自己保住经济特区的市长这一职位也好。
这个时候,冯文丘觉得自身难保,自然是没有精力去管市长戚染成的死活了。
戚染成这些日子也有些凄然,自己拼命在布置各项工程,却没想到事情被捅到青年报去了,还真是费力不讨好。
虽然省委领导没有直接对戚染成进行训斥,可戚染成从其他渠道得知,省委几个主要领导看了报道后,都发了脾气。这样,戚染成怎么能够不心里忐忑不安!
可戚染成仍然不死心,在这个关键时刻,戚染成觉得省委评估小组的结果至关重要。
让戚染成泄气的是,自己给省府办主任侯庆生打了三个电话,邀请侯主任出来坐一坐,可侯主任都是支支吾吾,搪塞了过去。
戚染成就觉察到不妙了,以往侯主任和自己的关系还算好,从来没有出现今天这个情况。
自从青年报报道了乌山市的两起面子工程后,黑山市的市长高风更是干劲十足,越发觉得赵政策这个年轻的市委书记不简单了。
高风见过青年报的主编肖达,知道赵政策和肖达的关系不简单,这在大黑山原始森林火灾时期高风就看出来了。
要不是因为当时赵政策任职黑山市的市长,只怕黑山市的官场还会出现更大的地震,因为火灾受到牵连的干部只有更多,而不是简单的几个县级领导撤职了事!
让高风佩服的是,赵政策看似闲庭信步,却布置得有条不紊,轻而易举就把乌山市的攻势给完全化解为无形。
所谓的省委评估小组,事实上还不是听省委几个主要领导的,以省委领导的意志为转移。现在,省委领导对乌山市的几个面子工程不满意了,也就意味着黑山市再竞争中取得了先机和主动权。
果然,好消息一个个传来,这也让黑山市的领导班子成员很是兴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在官场上是屡屡出现的,不足为奇。
尽管赵政策在黑山市并没有几个心腹干部,可这些人同样把自己看做是这个年轻的市委书记的部下。等到赵政策任职经济特区的市委书记的时候,这些人就可以把赵政策看做是自己的老领导,关系非同一般,至少比乌山市领导班子出身的人占有心理优势!
人心都是如此,见缝插针,无孔不入!
整个评估当中,黑山市居然以压倒性的优势打败了乌山市,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首先是人才储备与战略规划方面,黑山市有六个mba,而乌山市一个都没有,六比零的优势。
战略规划方面,黑山市远远走在前列。乌山市还停留在自己这个小小的乌山市上面,而黑山市的整体规划都是围绕着即将成立的经济特区进行。
国有企业的改制,黑山市尽管没有几个大工业企业,却也展开了动作,宣布市纺织厂改制成功,企业扭亏为盈,起死回生。事实上,所谓的扭亏为盈,也是在政府进行高额补贴的前提下产生的。不过,这个时候没有人去追究其根本原因,当然,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深究。
经济特区,最看重的就是国有企业的改制,以及招商引资方面,这是可以从深圳经济特区借鉴的。一个经济特区的发展,首先就在于这两个方面是否成功。一个是体制,一个外资,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尽管乌山市的工业经济整体上远远高于黑山市,可在评估当中,却是没有占到任何优势。这一点都不奇怪,因为黑山市光是从电子工业部转移过来的产业,就号称有五十个亿。至于实际上有多少资本进入黑山市,那只有赵政策和电子工业部的部长邓蒸湘才知道了。
秦露的达利集团在黑山市的注册资金也是十个亿,再加上香港几个财务集团分别在黑山市注册工资,加起来的注册资金也达到好几个亿。当然,实际上这几家财务集团也仅仅只是投资黑山市通往省城的特级公路。
可工业实力,比的就是这些数据,乌山市也是有苦说不出。就连北龙省的省委领导,对电子工业部的部长邓蒸湘都很是顾忌,绝对不敢说电子工业部迁移过来的企业没有五十亿那么多资产,更别说乌山市的几个领导了。
而事实上,电子工业部的一些相关产业,也一直在迁移往黑山市的途中。这也是北龙省的省委领导所乐于见到的,毕竟,谁不想自己辖区的经济实力增长啊。这些产业来到北龙省,就是北龙省的政绩,就连省长李泉友都不得不感谢赵政策做出来的贡献。
麻雀虽小,肝胆俱全。黑山市尽管工业基础薄弱,可整个规划却是非常宏伟。高科技工业园,民营企业工业园,电子工业园,商业街,步行街等一些列眼下只有在沿海发达城市才出现的名词,都出现在黑山市,让一些经济专家也叹为观止!
在对经济特区的规划中,黑山市的报告中更是提出要将经济特区打造成北龙省乃至整个东北三省的龙头,带动整个东北三省的经济腾飞。
在整个战略高度,乌山市和黑山市的领导班子眼光,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让北龙省省委领导诧异且惊心的是,黑山市对经济特区的规划,简直和中央给出的宏图一模一样。
这意味着什么,省委领导们心里很是清楚。
乌山市的市委书记冯文丘终于来到了李泉友省长家里,毕恭毕敬地坐在沙发上面,大气都不敢吭一声。
李泉友省长靠在沙发上,一直在闭目养神,好半天才叹了一口气,让冯文丘心头一紧。
“文丘,经济特区的市长,你还是很有机会的。”李泉友淡然说道,“不过,我和裘皮书记还要先找赵政策同志谈谈,征询一下他的意见。”
“省长,您是说赵政策任职经济特区的市委书记已经定下来了?”冯文丘尽管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却仍然有些不死心地问道。
“嗯。”李泉友点了点头,“这是中组部直接下来的文件,省委都没有决定权。”
“那戚染成同志呢?”冯文丘看似仗义地问了一声,很是谨慎。
“调往水利厅工作。”李泉友冷声说道,“几个面子工程都出自染成同志的手笔,你这个市委书记也没有把好关。”
冯文丘头上就开始冒冷汗了,戚染成就栽在了几个面子工程上面,还真是费力不讨好,无妄之灾,还好自己当时比较慎重,现在想想,还心有余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