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入仕途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成吉思汗的多瑙河
可金市长也知道这个机会千载难逢,港口的事情自己做不了主,只能提提建议。把港口出租或者卖给中国,那是要当权者做决定。不过,这丝毫不影响金市长提高筹码,从赵政策这个中国东北经济特区的市委书记手中获取好处。
“金市长,我这次来,带来了一个粮食和日用品援助计划。”赵政策倒也没有转弯抹角,直接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打印好的文件,递给了金市长,“不知道金市长有没有兴趣。”
“哦,太好了。”金市长大喜,对赵政策好感大增。这也难怪,古往今来,对雪中送炭的人,没有人不欢迎。如今的罗津市,有百分之六十的人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这关系着罗津市的稳定局面,也是金市长最担心的地方。
金市长的眼神从文件上的具体数字上一一掠过,也禁不住为上面的天文数字吃惊。
“我替罗津市全体人民感谢赵书记的帮助。”金市长站了起来,再一次很是热情地同赵政策握手,表示感谢。
“别这么说,中朝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家祖父一直念念不忘和朝鲜人民并肩战斗的岁月呢。”赵政策呵呵笑着说,“这一次来,家祖父再三嘱咐,让我向三号首长问好。”
“对赵元帅,我也是非常尊敬,老爷子身体好吧。”金市长顺势说道,“有机会我一定去京城拜见赵元帅,我们罗津市很多老人都记得赵元帅的虎威呢。”
“好,一餐能够吃一大碗米饭呢。”赵政策赶紧说到,“感谢金市长的关心。”
赵政策倒没有多说什么,只需要把自己想见见对方的三号首长的意愿告诉金市长就行了。至于其他的安排,自然有金市长代为解决。
不过,要想让这个金市长卖力与上心,多给对方一些好处是有必要的。在个人交情上面,金市长身为金家成员,虽然身为罗津市市长,却也不见得有多少家产。
当然,以赵政策的身份,自然不能掏出钱来给金市长私人。即便要给,也不是通过赵政策的手,这是原则问题。
关于贿赂这个金市长的问题,自然有小姑赵越秀负责解决。
“金市长,我这次来,想代表黑乌市经济特区与罗津是结成友好城市。”赵政策缓缓说道,“对友好城市,我们黑乌市将提供各项形式的援助,包括技术,贸易,生产等多个方面的援助,不知金市长的意愿如何。”
“很好,很好,我非常愿意。”金市长呵呵笑着说,“我也正有这个想法,等下午我和赵书记您签意向书。”
之所以说签意向书,是因为金市长知道,尽管赵政策是黑乌市的一把手,但这一类的文件签订,还是由黑乌市的市长来签名正言顺!
看来,金市长对中国的行政体制也很是熟悉,倒是让赵政策暗自点头满意。
苏丹一直在旁边笑颜满面,并不和自己的叔叔金市长说话。
金市长倒是注意了一下自己这个宝贝侄女,发现苏丹分明已经由女孩变成了女人,再看苏丹看向赵政策的那份柔情,心里已经有数。
金市长倒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金家的女人能够和中国的京城赵家搭上关系,对金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相反,金市长觉得这是件天大的好事情!
人生无常,政治多变,谁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呢。能够多留一条退路,是再稳妥不过的了。至少,在金市长看来,就是这样!
再入仕途 第三百九十四章
第三百九十四章
“金市长,恕我冒昧。”赵政策微微一欠身,笑着问道,“罗津市有没有成立经济特区的计划?”
金市长微微一愣,随即叹了一口气:“我们罗津市市政府是有这种想法,不过,成立经济特区,事关重大,必须中央批准哪,短时间呢只怕难以实施。”
“方法总比问题多嘛。”赵政策微微一笑,“既然金市长有这个想法,我想一定有办法解决问题的。”
“赵书记,我尽快向三号首长汇报。”金市长想了想,笑着说,“估计三号首长很快就会会见您,要是三号首长同意在罗津市建立特区, 别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赵政策哈哈一笑,和金市长对视了一眼,两个人也算是心照不宣了。
赵政策和金市长都很清楚,要想三号首长支持在罗津市成立经济特区,是必须有条件的。而这种条件,无非是些利益方面的事情。
朝鲜经济发展落后,三号首长身为金家的领导者之一,虽然对经济发展起领导责任,但他更看重的应该是政治利益,这也是为了整个金家。
赵政策心里也很清楚,要想在罗津市取得日本海的出海口,光是经济利益,只怕还远远不够。
这个出海口,远远不是经济港口这么简单,还关系到重大的军事利益。而中方要想取得这样一个军民两用海港,只怕还需要给予三号首长一些关于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承诺与支持。
金市长来宾馆一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以私人名义的。因此,金市长并没有在宾馆里呆多久,很快就告辞了。
“赵书记,我们下午市政府再见。”金市长又是很热情地和赵政策握手告别。
见面短短不到半个小时,金市长居然同赵政策握手寒暄三次。这也让在旁边的苏丹觉得很是惊诧。
苏丹可是很清楚,自己这个市长叔叔那是一向眼高于顶,很少拿正眼瞧人。赵政策虽然是京城赵家的人,可要论起身份来,两人也只能算是一个档次上的级别。
苏丹又哪里知道,金市长一直自诩为朝鲜的经济专家,了解到黑乌市经济特区经济发展迅速后,那是眼热得紧。
再说,不说别的,就说朝鲜的第一个经济特区的第一任市长,光是这顶光辉的帽子,就对金市长非常有诱惑力。
所以,金市长对赵政策这个黑乌市经济特区的市委书记的到访,期待值非常高。
这样一来,金市长表现得如此热情,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
赵政策亲自把金市长送出了宾馆大门,才返回了房间。
“政策哥哥,我叔叔可很少对人这么热情呢。”一进房间,苏丹就在赵政策怀里选了个很舒服的位置躺了下来,腻声说道。
“呵呵,你叔叔是看在你这个可爱的小侄女面子上吧。”赵政策笑呵呵地打趣道。
“才不呢。”苏丹撅起嘴巴说,“我叔叔一天到晚,只关心政治大事,平常难得和我说上几句话。我去中国,就有他的使坏。”
“小姑娘,你叔叔是市长,自然是要关心国家大事,这有什么不对吗?”赵政策就乐了,“你以为当市长像你们小孩子过家家啊,整天玩乐?”
“谁是小姑娘啊。”苏丹娇嗔着不依了,拿娇躯往赵政策怀里钻,“哪里小了,哪里小了?”
“不小,不小。”赵政策被苏丹这么一引诱,手也钻进了苏丹的内衣里,探索着,坏笑着,“该打的地方都大了。”
被赵政策这么一使坏,苏丹浑身都软了,媚眼如丝,呢喃着:“政策哥哥,你好坏,好坏。”
“还有更坏的呢。”赵政策呵呵笑着,手上的动作更加加剧了,引起了苏丹一阵阵难以压抑的呻吟,也让赵政策的血脉更加疯涨了。
很快,两个火热的身躯已经翻滚到了席梦思床上,开始了盘肠大战,风景很是旖旎。
初经人事的苏丹,正是初尝禁果的小女孩,迷恋上了这份刺激的快乐。而赵政策也难得放松,美色在怀,如何按捺得住,不停地在女孩身体上辛勤地耕耘着。
“政策哥哥,我还要。”苏丹呢喃着,呻吟着,双手在赵政策光滑的后背上划出一条条的痕迹。
一直到了下午两点,赵政策和苏丹才出了宾馆房门。出门后,直往罗津市市政府。
这一次,金市长带领着罗津市一班政府官员都到政府大院门口迎接赵政策的到访。
在罗津市政府,赵政策呆了将近两个小时,签署了一大堆的合作与支援意向书,让金市长等罗津市一帮政府官员很是满意,脸上的笑容没有断过。
等到正式会谈结束,金市长又邀请赵政策到他的市长办公室里坐一坐,赵政策欣然前往。
“赵书记,三号首长给了我指示,说明天上午接见你,到时候我派人接你过去。”才容赵政策喝了几口茶水,金市长就马上透露说,“三号首长明天的安排很紧,可还是抽出时间来接见赵书记,可见首长很看重这次接见。”
“感谢金市长的关心。”赵政策微微一笑,知道金市长在三号首长替自己说了话,马上表达了自己的感激。
“好说,好说。”金市长很是满意地笑了笑,“我们罗津市和黑乌市是友好城市,以后仰仗赵书记的地方还很多呢。”
在官场上打交道,人情上面的你来我往是很重要的。有人情是一定要还,要不然让人看不起!
能让赵政策这个赵家继承人领自己这个人情,金市长觉得自己的努力很有价值。因此,见赵政策这么会说话,自然是非常满意。
“赵书记,明人不说暗话。”金市长很是干脆地说,“苏联也盯着我们罗津市的港口呢,三号首长也有些为难,这个问题你要有心理准备。”
“谢谢金市长。”尽管赵政策来之前对苏联人就有防备和应对之策,可见金市长这么爽快,还是略微有些诧异,适度地又表达了自己的感激,“苏联方面,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国家的首长会出面解决,应该问题不大。”
话虽然这么说,赵政策心里其实一点底都没有。可在金市长面前,不得不不露声色,装出一副胸有成竹的表情。官场上的交往就是这样,谁最露出自己的底线,就难免失败的命运。装不下去也要装,还好,多年的仕途生涯,早就让赵政策养成了不露声色的习惯,倒不至于露出什么马脚来。
不过,赵政策还是相信,如今的苏联,内忧外患,应该有的是机会进行斡旋。如果有必要的话,赵政策甚至想亲自去苏联一趟。
此时的苏联国内,**问题日益严重,党派群立,纷争不停,应该是大有文章可做。
赵政策心里很清楚,必须抢在苏联解体之前弄到出海港口。否则的话,到时候再去和俄罗斯协商,只怕要事倍功半了,很不划算。
朝鲜与中国和苏联都接壤,三八线那边就是韩国。这边姓社,那边姓资,分属两个不同的阵营。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是以韩国为跳板,中国与苏联则以朝鲜为缓冲区。所以,朝鲜这个位置的战略意义非同凡响。
当然,对于赵政策来说,苏联之行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非常必要!
赵政策的美国之行,可以说是名声大震,获取了不少的政治利益。对苏联之行,年轻的他自然是有所期待。
不过,想和做是两回事情。赵政策身为特区的市委书记,又是京城赵家的第三代继承人。如果要出国,那是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还必须经中央批准。
就算是这次来朝鲜罗津,都是国内二号首长亲自批示,才得以成行。
如果说来罗津市市为了港口问题,说得过去。可要去苏联,虽然明眼人知道是为了出海港口的事情。可要是不知情的人,却会以为赵家这是在为赵政策谋势,难免招来一些闲言闲语。
赵政策知道事情的轻重。因此,一回到宾馆,就马上给赵老爷子打了国际长途电话,把可能出现的情形做了汇报。
“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嘛。”赵老爷子却是呵呵一笑,“不就是去苏联吗,手续问题你不要担心,我让你大伯来办。只要出海港口能够搞定,就算是去非洲,都不是问题。”
“谢谢爷爷。”赵政策大喜,赶紧说道,“这样我心里就有底了。”
“如果和朝鲜谈好了,我让你小姑先去苏联,为你打前站。”赵老爷子略微一沉吟,就笑着说,“二号首长也早就有了安排,你到时候便宜行事就可以了。”
“好的。”赵政策笑着说,“爷爷想要什么礼物,孙儿给你带回来。”
“我老头子带到棺材里去啊。”赵老爷子笑骂了一句,随即说道,“你有这份心思,爷爷就高兴了。”
说着,赵老爷子乐呵呵地挂断了电话,嘴里念叨着:“这小子嘴巴越来越甜了啊,一点都不像老四。”
再入仕途 第三百九十五章
第三百九十五章
三号首长个子不高,眼睛却很有神,给赵政策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不过,赵政策知道,在这个年代里的朝鲜,即便个人的能力再杰出,想要做出一翻成绩来,都是非常艰难的!
个人的悲哀,往往是一个时代的悲哀的具体表现。在某些场合,谈人定胜天,实际上也只能是精神上面的胜利,在事实上,几乎是不可能的!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三号首长特意来罗津市一趟。总之,赵政策在罗津市的一座看起来不错的楼房里见到了三号首长。
当然,小刘和小李两个警卫人员是不被允许进入楼房。赵政策倒也不以为意,在三号首长的地盘,如果还出现了安全问题,那朝鲜早就乱套了。
事实上,在这个年代里,对首长的保护,那是非常森严,基本上可以做到滴水不漏!像林肯被刺那种事件,基本上是不可能出现的!
三号首长看起来有些严谨,不太喜欢笑。不过,见到赵政策的时候,还是露出一丝微笑,很是亲切地同赵政策握手寒暄。
“赵元帅身体还好吧。”三号首长以这个双方共同的话题作为开场白,倒也很符合事宜,让两个人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很多。
事实上,在各个朝代和各个国家里,论起政治权谋来,并不是社会发展程度越高,对权谋的利用就越发成熟。政治如此,军事上同样如此。一本孙子兵法,历经几千年,同样为许许多多的人所研究,就是这个道理!
“我和赵元帅见过几面,老人家的军事指挥能力让我叹服。”顿了顿,三号首长又笑着说,“我对赵元帅是非常尊敬的,只是没有机会去你们的首都进行拜见。”
“好着呢,一餐能吃一大碗米饭。”赵政策笑了笑,并不认为外国人一见面往往从自己的爷爷谈起有什么不妥。对自己的爷爷,赵政策也是发自内心的尊敬。毕竟,天下是他们这一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打下来的,功不可没。
“我来之前,爷爷还让我向您问好呢。”赵政策接着补充道,至于赵老爷子有没有说过这句话,那就只有鬼知道了。反正,三号首长也不可能亲自去问赵老爷子。
对于这种虚伪的场面话,赵政策早就习惯了,丝毫不觉得有什么难为情。
“这次来主要是为了罗津港口吧。”三号首长喝了一口茶,不紧不慢地问道,“如果是出租给你们黑乌市的民营企业,问题倒是不大。”
“达利集团是我们黑乌市最大的民营企业,贸易做得很大,商品销往七十多个国家。”赵政策笑了笑,“如果您能同意,达利集团愿意斥巨资对罗津港口进行改建,租期过后罗津市就可以免费享用了。”
话是这么说,这个租用期限却往往是好几十年。等到那个时候,港口究竟属于谁,还是个未知数。所以,赵政策话说得漂亮,三号首长反而微微皱起了眉头。
这一点都不奇怪,达利集团斥巨资对港口进行改造,其用意与背景不言而喻!
罗津港口现在的规模,单单只是用来通航一般的民用船只,基本上是没有什么问题。
斥巨资进行改造,要看这个巨资到底巨大到何种程度!如果要见军港,那可真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不过,三号首长本人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意见。三号首长只是有所顾虑,担心一号首长不同意。
朝鲜和中国的关系看起来简单,其实相当不简单。自古以来,朝鲜一直以中国为尊,很多朝代里甚至是中国的藩国。到了近代,更是由于抗美援朝战争,两国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
可即便这样,朝鲜的当权者的心思依然很是复杂。一来,为了抵抗外来威胁与侵略,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各项制裁,朝鲜不得不借助于中国的帮助与支撑。
同时,朝鲜又不想过多依赖于中国,害怕受到中国的控制。
其实,小国往往在国际关系的处理当中,都显得非常矛盾与为难。在国际上,经常说弱国无外交,真理总在大炮射程之内的语言,虽然有些过于现实与残酷,却也不无道理。
朝鲜要想维护自身安全,是离不开中国与苏联的。而在中国与苏联之间做选择,那将是非常的艰难。
于是,朝鲜不得不在中国和苏联之间打太极拳,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生存之道,其他人倒也不好过多的指责。
只是,因为中朝关系的特殊化,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了朝鲜的民族解放,付出了太多的鲜血与感情。
正因为这样,在国内,很多人都无法接受朝鲜的变色龙面孔,更有些人瞧不起朝鲜的某些所谓忘恩负义行为与措施。
殊不知,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哪。
“嗯。”三号首长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脸上看不到太多的表情变化,接着话锋一转,“不过,苏联的一家叫芒果的贸易公司也表达了承租罗津港口的意向,前不久还有一个叫彼得的政府官员特意跑来过。”
顿了顿,三号首长笑着说:“所以说,这事情我现在还不能答复你。”
赵政策略微一沉吟,就笑着说:“感谢您指点迷津,我们两国的友情源远流长。既然这样,我也不能让您太为难。等过段时间,那个叫彼得的官员如果放弃了罗津港口,我再来打搅您。”
三号首长的眉头不由自主的皱了皱,面前这个年轻人有着与其年龄不相符合的稳重,丝毫没有因为自己提到苏联人而产生什么情绪变化,显得胸有成竹哪。
不过,三号首长嘴上还是说着:“如果能够让彼得主动放弃罗津港口,事情就好办多了。”
到了这个时候,三号首长也只是表达如果彼得放弃,事情只是有谈的余地,并没有做任何承诺,这也让赵政策在心里暗自骂了一句老狐狸,却也没有任何办法。
赵政策想了想,还是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打印好的清单,递给了三号首长:“我这次来,受军方委托,赠送贵国一批导弹和战斗机,还请笑纳。”
三号首长接过清单,眼神略微一扫,随即马上开心地笑了起来,脸上的肥肉都开始抖动起来。
对于朝鲜来说,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赵政策可以说是抓住了三号首长的痒处,这个礼单贵重非凡!
“这样吧,我们贸易部的韩金秀女士和苏联的彼得先生有些交情。”三号首长笑着说,“如果赵书记近期就去苏联,可以让韩女士陪同你前往。”
这下,赵政策反而有些犹疑了。这个韩金秀就是被自己揍过臀部的金夫人。不是说金夫人和三号首长有一腿吗,三号首长怎么舍得让自己的情妇陪同自己前往?
“那就太感谢了。”赵政策反应速度相当迅速,马上表达了自己的感激,“这样一来,事情好办多了,只是太麻烦您了。”
殊不知,也不知道金夫人通过什么手段,知道赵政策是为了罗津的港口而来。然后金夫人略加分析,就对三号首长会拿彼得做文章的情形分析得**不离十,这倒是出乎赵政策的意料。
于是,金夫人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思,居然找到三号首长,要求近期去苏联找彼得做些生意。
因为三号首长对金夫人和赵政策的偶遇并不知情,自然是万万想不到金夫人居然费劲了心思,只是想和眼前的年轻人续一续缘分!
三号首长更不知道,自己这下是把金夫人往面前的年轻人怀抱里送,算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哪!
因为赵政策的身份特殊,这批武器清单还可以说是受军方委托,更大的经济合同却不适合签订了。所以,赵政策的那些经济援助合同只是和罗津市对口签订,这样更符合自己的身份。
“你特意跑来一趟,我总该尽尽地主之谊嘛。”三号首长拿到清单后,看来心情不错,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更别说,你还是赵元帅的孙子,算起来我还是你的叔辈呢。”
“太感谢了。”赵政策满脸感激的表情,心里却是呸了一声,“您日理万机,我就不多打搅了。”
“工作再忙,一起吃顿晚饭的时间还是有的。”三号首长却是难得的热情,让赵政策对这份过分的热情有些啼笑皆非的感觉。
殊不知,三号首长拿到这份武器清单,就获取了很大的政治筹码,为异日的仕途打下了一个不错的阶梯,心情自然是相当的好。
这也是一份厚厚的人情,至少在三号首长看来是这样的。人情往来嘛,三号首长也觉得自己必须为面前的这个年轻人做点什么才合适。
对赵政策的身份,三号首长自然一清二楚。能够后赵家搞好关系,三号首长也认为是个非常好的机会,不想错过,这才愿意抽出时间来陪赵政策这个比自己低了好几个官衔的小市长吃饭。
再入仕途 第三百九十六章
第三百九十六章
有苏丹这个温柔体贴的朝鲜女孩做伴,赵政策的日子过得很是惬意,大有乐不思蜀的味道。
在罗津市,赵政策又呆了一个多星期。这些日子,赵政策基本上是在围绕着罗津港口转来转去。
小刘和小李两个警卫人员也没有闲着,轮流在罗津港口忙活着,希望能找到一些有用的情报资料。事实上,每一个军人,对日本海的出海口都是非常热切关注的。
赵政策也不过是有先知先觉的作弊器,要不然是没有这种战略眼光。日本海的出海口问题,一般的地级市市长哪里会关心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