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再入仕途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成吉思汗的多瑙河
虽然石头乡的老人都很乐观,说土砖建造的房子比红砖房舒服,还冬暖夏凉呢。可赵政策知道,那只是自嘲罢了。起码赵政策知道,土砖房子里面的湿气是很重的,农村里很多中老年人都有风湿痛的病,应该都和土砖房子里湿气比较重有关联,相对而言,城市里得这种病的人就少了很多。
这其实是和农村里有不少人说早禾米比晚禾米好吃一个道理,早稻米吃起来哪里有晚稻米吃起来柔软香甜啊,只不过是有些家境条件比较差的人的无奈,把晚稻米跟别人换了早稻米,因为早稻米煮出来的饭要多一些,能更解决肚子问题!
“政策回来了啊。”刚下来,赵政策就看到了原来石头大队支书,现在乡政府干部常叔光的满脸笑容,甚至带有几分谄媚,“来,我帮你提箱子,反正我也顺路。”
赵政策心里一乐,只怕这个精明的常叔光知道自己这两天肯定要回家过年了,每班班车都在车站等着吧。
“常干部,还是我自己来吧,这箱子挺重的。”赵政策嘴上客气着,可也没有很干脆地拒绝,手中的皮箱就被常叔光给“抢”走了,嘴上还说着:“别看光叔我年纪大了点,可这身子骨还行,你提那小袋子就行。放心吧,不会打烂你箱子里的宝贝。”
常叔光被赵政策一声常干部给叫得心花怒放,觉得手中的箱子变得轻飘飘了,满脸乐呵呵的。
赵政策也乐得自在,知道如果不让他提这个箱子,反而会让他有想法,干脆成全常叔光了,跟在他身边走。
“政策,听说你现在市政府工作?”常叔光丝毫不觉得手中的皮箱有多重,一下子就问了这个最关心的问题。
“刚开始是,现在给市委徐书记当专职秘书。”赵政策知道常叔光这人是典型的背靠大树好乘凉的人,不给点派头和实力是镇不服他的,就干脆不隐瞒,然后补充了句,“我可只告诉你一个人啊,要是知道的人多了,以后都跑去市委找我,那可有得忙了。”
常叔光心里大喜,市委书记的秘书,那在某种程度上比县委书记这个级别的还牛呢,许多正处级的干部都巴结市委书记的秘书,宰相家人还七品官,更别说是专职秘书了。
别看常叔光官职轻微,对国家大事情却是很关注,衡北日报那是天天看的,自然知道市委书记徐东清在衡北市是一把手,牛得不能再牛的人物!
“那你现在是什么级别?”常叔光小心翼翼地问了句。
“刚提副科没多久。”赵政策嘿嘿一笑,“要提正科,只怕路漫漫其修远兮。”
“听说市委书记的秘书都是正科呢,很少用刚毕业的大学生。”常叔光陪笑着,“政策你可是个例外啊,市委书记都这么看重你,前途无量啊。”
赵政策嘿嘿笑了两声,不再接话了。
“光叔,你到家了,我来提就行了。”赵政策嘿嘿一笑,伸出手来,想接过常叔光手里的皮箱。
“没事,没事,我正想和你唠嗑唠嗑呢。”常叔光哪里肯放过这个机会啊,一个劲地往前走,“政策啊,我早就知道你会有出息的,从你给知青们上课时就知道,肯定要做领导。”
“光叔,这石头村的经济发展你可要多关注啊。”赵政策就笑着转移了话题,“争取把砖厂等副业搞上去,光靠种田不能富裕起来啊。”
“我一定全力支持,怎么说我也是石头村出去的嘛。”常叔光赶紧说,“再说,我现在还兼着石头村的支书呢,就等别人接手了。”
赵政策呵呵一笑,知道常叔光嫌弃这村支书的档次太低了,没有乡干部威风,就说:“明天我去和正行书记说说这个事情。”
“政策,我看让你大哥赵路线来当这个支书是最合适的。”常叔光马上接话说,“他人聪明,脑子转得快,有经济头脑,又很正派,这支书非他莫属了。”
赵政策觉得有些好笑,常叔光也是在抬高他自己啊,谁让他自己是村支书出身呢。不过,赵政策嘴上却说着:“这个人选我提出来不太合适吧。”
“我知道,知道。”常叔光的眼睛都笑得眯成一条缝隙了,“我会向乡领导汇报的,我来提名,怎么说我也是现任书记嘛。”
赵政策嘿嘿笑了声,不再接话了,这事情让常叔光来办理确实要稳妥一些。
还没到门口,就看见母亲秦香莲带着一个打扮得很漂亮,扎着两个小辫子的小女孩正站在台阶上往这个方向瞅呢。还刚看见赵政策的身影,漂亮的小女孩就睁开了秦香莲的手,飞也似的跑了过来,嘴里还嚷嚷着:“政策哥哥回来了,政策哥哥回来了。”
赵政策微微愣了一下,自家的妹妹赵玉好像都十二岁了,不至于是这么个小不点吧。
“就是你带回来的那个小丫头,可招你嫂子疼了。回来时瘦瘦的,现在可招人喜欢了。”常叔光马上就看出了赵政策疑惑,笑着说。
“明珠!”赵政策就笑了起来,赶紧大步走上前去,对这个小女孩,赵政策可一直惦记着呢,不只是因为朋友胡天的委托,更是为了崔明珠是烈士的后代。
小女孩就象是乳燕投林般扑进了蹲下来的赵政策的怀里,一把搂住了赵政策的脖子,不等赵政策暗示,就在他脸上很是香甜地“啵”了一下,然后甜甜地说:“我和奶奶一直在台阶上看你回来了没有呢。”
“明珠乖!”赵政策爱怜地在她小巧的鼻子上轻轻捏了一下,“明珠又漂亮了,呵呵。”
“玉姐姐也漂亮呢,还比我高这么多。”崔明珠一边说着还一边用两个手来比划着她和赵玉身高的差距,很是可爱,让赵政策乐得呵呵笑。
崔明珠却是拉着赵政策的手不肯放了,很是黏人啊。
等到了台阶边,一家人早就都出来了,一些邻居也赶了出来,赵政策赶紧一个个地打招呼,敬烟。赵政策这个时候才想起常叔光给自己提了一路的皮箱,自己连烟都没给人家一根,禁不住有些汗颜了。
还是赵路线抢了上来,从常叔光手中接过了皮箱,嘴里说着:“怎么好麻烦常支书呢,政策也真是的!”
“是常干部!”赵政策就打趣地说。
“都一样,还是叫光叔好。”常叔光讪笑着,“你们一家人聊,我就先走了,乡政府还要人值班呢。”
“那麻烦光叔了。”赵政策呵呵一笑,往常叔光肩膀上拍了拍,让常叔光有受宠若惊的感觉,呵呵笑着走了。
“这段时间他可没有少往咱家跑。”赵路线低声对赵政策说,“以前可没见他有这么殷勤过,还不是见你进了市政府工作。”
“这话自个知道就可以了,没必要说出来。”赵政策赶紧说,“让人听见了不好。”
赵政策这才腾出功夫来叫了父亲和母亲,秦香莲一个劲地盯着赵政策看,眼圈红红的,然后进厨房里忙乎去了,赵完成则笑呵呵地看着赵政策:“回来好啊,你妈总念叨着你呢。”
“明珠,让你政策哥哥休息一下。”嫂子周冬梅却是笑着把崔明珠拉了过去。
“我给政策哥哥倒开水去。”崔明珠却是风风火火地往房间里面走,让赵政策看着心里暖和暖和的。
“你这丫头,开水烫着的呢。”周冬梅就急了,赶紧跟了上去,“你别弄,我来倒。”
“你嫂子可疼明珠了。”赵路线凑了过来,“你看,才多长时间,明珠就长得白胖胖的了,脸上有肉了。”
“呵呵,还是家里热闹啊。”赵政策感叹着,“在市里一个人,冷冷清清的。”
“政策啊,你也不小了,赶紧找个女朋友。”秦香莲耳朵尖着呢,马上接过了话题,让一直偎依在赵政策身边的赵方针和赵玉都傻乎乎地笑个不停。
“方针,是不是和女同学同桌啊,笑得这么甜!”赵政策就怪笑着摸赵方针的头,让赵方针闹了个大红脸,小伙子才十四岁,脸皮嫩着呢。
“二哥,我和女同学坐。”赵玉却很是得意地说,“老师让我和男同学坐,我不肯的。”
“小妹哭鼻子了,老师才答应的。”赵方针马上打起了小报告,让赵玉不依了,嘴里嚷嚷着,“才没呢。”
赵政策乐呵呵地笑着,感受着亲情的温暖,还真幸福啊,看来要多回家来看看。
“政策哥哥,喝茶。”耳朵边却传来了明珠清脆悦耳的童音,在赵政策听来简直是天籁之音,转头一看,却是崔明珠小心翼翼地端着一个雪白雪白的瓷杯,里面的开水热腾腾地冒气呢。
赵政策被吓了一跳,赶紧端了过来,喝了一口,然后放到了桌子上面,把小姑娘抱了过来,心疼地说:“以后可别端开水了,要是烫着了怎么办?”
小姑娘却是很舒服地靠在赵政策身上,把头还往赵政策怀里拱,柔柔地说:“我是端给政策哥哥喝啊。”
“来,让政策哥哥亲一下,明珠真乖。”赵政策低头在小姑娘粉嫩的脸蛋上亲了一下,让旁边的赵玉很是眼热,却有些害羞,不敢过来凑热闹。毕竟,赵玉已经十二岁了,有些懂事了。
赵方针却是也笑嘻嘻地凑了上来,在崔明珠脸上也“啵”了一下。
“方针哥哥讨厌啦,让我脸上都是口水。”崔明珠却是不依了,直嚷嚷,让赵方针傻笑着跑开了。
“嫂子,这口皮箱里的东西拿出来后,皮箱就给你啦。”赵政策看了看周冬梅,这才突然想起来,“给一家人都买了些东西,就看喜不喜欢了。”
“又在浪费钱了吧。”赵完成马上就开始训人了,“给你嫂子买个皮箱挺好的,给弟弟妹妹们买点吃的就可以了。”
“爸,我有工资了,该给家人买些礼物啊。”赵政策马上笑着说,“给您和妈买的都是外套,暖和身子的,花不了多少钱。”
几个半大的孩子一听有礼物,马上凑到了皮箱边了,眼神很热切地看着。赵方针更是很急切地把皮箱的拉链给拉开了,让周冬梅急得直嚷:“慢点拉,别把拉链拉坏了。”
皮箱被刷刷拉开了,上面都是衣服,赵方针就把衣服拿出来往边上的凳子上面扔。
“方针哥哥,你放好些,奶奶会骂你的。”崔明珠就小声地提示着赵方针,让赵政策在旁边看着直乐。
可很快崔明珠就兴奋地喊了起来:“好漂亮的衣服,政策哥哥给我买的。”崔明珠的眼睛很尖,一下子就看到了只有他能穿的一套粉红色的衣服。
“我也有,明珠你看。”赵玉也很高兴,拿着衣服比划着。
“阿姨,您帮我把衣服收起来,我过年再穿。”崔明珠很是懂事地拿着衣服跑向了周冬梅,让赵政策看得眼角酸酸的。崔明珠还是一直叫周冬梅阿姨,一下子改不过口来。
“明珠,你还有个洋娃娃的,和你一样可爱。”赵政策就禁不住提醒到,“也在皮箱里呢。”
“二哥,连环画是给我买的吧。”赵玉却来打岔了,见赵政策点了点头,才笑着跑开,去看连环画了。
赵政策从皮箱里拿过洋娃娃,递给了崔明珠,让小姑娘爱不释手,笑得嘴巴都何不拢了。
这个时候,赵方针早就拿着赵政策给他买的玩具手枪跑到外面去向伙伴们炫耀去了,至于一套黄色的带五角星的衣服还有一双解放鞋,根本只兴奋了一下,就扔下了。
赵政策给大哥赵路线买的是一套中山装,嫂子周冬梅的则是一打可以织毛衣的毛线,也是让周冬梅爱不释手,直叹质量好。
“爸,您也试试外套吧,这皮箱要给嫂子拿进屋去呢。”赵政策见父亲在旁边还有些扭捏,就把外套强行搭在了他身上。
“恩,这里面还有毛绒呢,穿着肯定暖和,就是老贵吧。”赵完成点了点头,缓和了脸色,让赵政策心里直乐。
“你这老头子啊,死要面子活受罪,老二孝顺你,你还训人。”秦香莲就在厨房里数落着。
赵政策呵呵一乐,把大哥赵路线拉进房间里商量当村支书的事情,可崔明珠这小姑娘一直拉着赵政策的衣角,也跟着进来了。
“哥,你也准备准备吧,估计过年后就可以接任常叔光的村支书职务。”赵政策正色对赵完成说。
“我可不想当那支书,再说,我也不是那个料啊。”赵路线愣了愣,随即猛摆手,“光是砖厂的事情就把我和你嫂子忙晕了,这里还有一家老小要服侍呢。”
“哥,你可不能这么想啊。”赵政策就笑着说,“别拿豆包不当干粮,村支书可不只是有权力,还要尽义务。你想想啊,我们石头村还有不少家庭没有脱贫呢,你办砖厂赚了钱,可也要帮帮这些乡亲吧。”
“不是我不想帮啊,而是有些忙不过来。”赵路线就苦着脸说,“再说,庄稼人也就是种水稻和一些红薯什么的,没有路子啊。”
“这些事情你别管,有我呢。”赵政策就说,“办法我来想,你只管去当你的村支书,至少你比常叔光要强吧。关于砖厂,你可以让黄小军帮忙看着,放心吧,不只是你的砖厂,连乡里的砖厂也要一并承包下来。”
“这步子是不是太大了?”赵路线一听说承包乡里的砖厂,眼神都亮了起来,可语气却有些迟疑,“人家乡里会愿意吗?”
“怎么会不愿意?”赵政策呵呵一笑,“你放心吧,明天我就去找公社刘书记,乡砖厂老是亏损,他只怕早就想摔开这个包袱了,求之不得呢。”
赵政策还没有去找乡党委书记刘正行,刘正行却自己找上门来了,这个时候赵政策一家刚吃过中饭没多久。
“政策,刘书记找你呢。”赵政策还在房间里和大哥赵路线唠嗑,父亲赵完成进来了,脸色稍微有些紧张,让赵政策马上想起来刘正行书记的两颗门牙就是毁在自己父亲手里呢。
“我也正要去找他呢。”赵政策就笑呵呵地站了起来,对赵路线说,“这不,主动找上门来了吧。”
跟着刘正行一起来的还有他的秘书,赵政策舅舅的儿子秦翱翔,一脸的恭敬,远没有以前在公社里那么嚣张了。
“哟,刘书记大家光临,有失远迎啊。”赵政策人还没进堂屋,声音却穿了过来。
“赵秘书难得回家乡,我自然要来汇报工作了。”刘正行哈哈大笑着,露出两颗包着银皮的牙齿,让赵政策肚子里直乐,却也赶紧伸出右手握住了刘正行递过来的双手,然后把左手搭了上去,用力晃了晃,这才松开。
“怎么敢呢?”赵政策语气淡淡的,“刘书记你是正科,我是副科,你可是我的领导。”赵政策很自然地没有使用您这样的尊称,而是用你,非常自然,而刘正行也没有任何表情变化,似乎这个称呼是最恰当的。
“赵秘书,你是市领导,到了石头乡就是最大的领导了。”刘正行哈哈大笑着,“欢迎回来指导石头乡的工作。”
“我回来时,徐书记和我说了:你们石头乡的联产承包制搞得很好,走在全国前列,你们那个乡的领导班子不错啊。”赵政策马上换上了官腔,语气非常平淡,“不过,徐书记也说了,这两年石头乡好像没有什么变化啊,还要努力啊。”
赵政策话语的前半部分让刘正行心里一喜,可后半部分又让刘正行心里一尽,真实喜忧参半啊。
“还请赵秘书指点指点啊。”刘正行的态度马上端正了起来,有些恭敬。
赵政策却是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然后扭转头皮笑肉不笑地说:“表哥真是稀客啊,难得来一次啊,拜年可早了些吧。”
刘正行一听这话不对劲,脸色马上变了,心里也暗自叫苦,本来带秦翱翔这个秘书过来,是因为两家有亲属关系,没想到秦翱翔这么不招待见,比自己和老冤家赵完成的关系还糟糕啊。
刘正行也有些后悔了,不该带这个不识趣的家伙来。
还好,秦香莲端着茶壶过来了,开始数落赵政策:“没大没小的,和表哥也开这种没有分寸的玩笑。表哥难得来一次,你好好陪表哥说话。”
然后,秦香莲才笑着对秦翱翔说:“翱翔,你表弟说话就是没有分寸,你别见怪。”
“姨,是我不对,很少来看您。”秦翱翔见刘正行看自己脸色不善,赶紧站了起来,红着脸说。
赵政策给了秦翱翔一个下马威,出了口恶气,却也不想难为秦翱翔,毕竟要给母亲秦香莲面子,不然母亲不知该有多伤心呢。
“刘书记,我表哥跟您当秘书都四年了吧。”赵政策就半开玩笑地说,“无论凭资历还是能力,也该进步了。”
刘正行这才松了一大口气,人家毕竟是关系啊,这不直接问自己要官了呢。
“乡里还缺少一个乡长助理呢。”刘正行也是顺水推舟,既可给赵政策面子,也可以给自己这个心腹点甜头了,“过年后我就往县里打报告,到时候赵秘书也帮忙打声招呼吧。有赵秘书出面,这还不是一二三的事情。”
秦翱翔听得心里一喜,心脏不由自主地加快了速度,虽然有些羞愧,可这关系着自己的前途命运,谁愿意一辈子当个乡党委书记的秘书啊,就红着脸抬起头,满怀希望地看着赵政策。
赵政策不动声色地看了秦翱翔一眼,见表哥脸都红了,证明他还是有些羞愧的,心里一软,就说:“正月份我会去谢副县长家拜年,到时候我把这个事情提一提。不过,我人微言轻,不一定有作用啊,关键还是表哥你自己,打铁还是要自身硬。”
“谢谢刘书记,谢谢政策。”秦翱翔这次是彻底惭愧了,“我今后一定改正缺点,好好工作,不辜负组织的信任。”





再入仕途 第九十六章 乡党委书记的门牙恩怨
第九十六章 乡党委书记的门牙恩怨
秦香莲这才满意地看了赵政策一眼,笑了笑,意思上是这还差不多。这也难怪,娘家人有出息,秦香莲自然高兴。
赵政策苦笑了一声,有时候亲戚多可不是一件好事情啊,答应了的事情就要做到的,要不然的话,老妈只怕又要给自己上紧箍咒了。
对刘正行这人,赵政策还真有些看不懂,无论是前生还是今世,记忆里刘正行都没有因为赵完成让他掉了两颗门牙而报复过,甚至都没有什么人提起过这件事情。
越是自己看不清底细的人,赵政策越是警惕。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所以,赵政策的警惕也是有道理的。
在与人交往中,与其把心一下子掏出来,不如慢慢观察对方,有了了解之后再交心。赵政策认为自己可以不虚伪,坦坦荡荡,但绝不可把感情放进去,要留些空间作为思考,那么一切就会好一些,也更稳妥一些。
“完成大哥,你还在生我的气吗?”刘正行突然对一直坐在墙角的赵完成说,“当年我是有些年轻气盛,说话也难听了点,可我不也缺了两颗牙齿了吗?”
“刘书记,这不怪您,是我当时冲动了点。”赵完成有些慌张地站了起来,“我还怕刘书记您记仇呢,我这一个教书的,有些清高,本来早该找您道歉,就是放不下这个面子啊,您别见怪。”
“在那个年代里,人人自危啊。”刘正行有些感叹地说,“唉,我也不替自己辩护了,当年我和老哥你都年轻,嘿嘿,过去了就过去了,我是没有记在心上了。今天我来,一是想和你儿子商量点工作上的事情,二是想和老哥你揭开这个陈年旧事。”
“嘿嘿,我早没事了,要不是您是领导,我早就上门道歉了。”赵完成马上接过话题说。
“路线,你对承包乡里面的砖厂有兴趣吗?”刘正行哈哈一笑,“今天,你弟弟也回来了,你不用担心我蒙你啦。”
“兴趣倒是有,就是不知道那砖厂承包需要多少钱?”赵路线好像突然才醒悟过来似的,支吾着说,”我没多少钱啊。”
“路线,你这话可就不太厚道啊。”刘正行呵呵一笑,“你可是我们石头乡的大能人,砖厂的效益比乡里的砖厂好多了,就别和我哭穷了。”
“刘书记,我看这样吧。”赵政策就笑着插话说,“乡里的砖厂老是这样亏损确实不是个办法,可要是搞承包,毕竟是国有资产,我还是有些担心政策方面的问题。稳妥起见,还是让村民们都入股吧,公社还是占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大头,村民们占百分之四十九,你看怎么样?”
赵路线有些怪异地看了自己的弟弟一眼,刚才还在劝自己承包砖厂,现在反而谈起了入股的事情来了。不过,赵路线知道自己这个弟弟可是个厉害人物,吃不了亏的,也没有说什么。
殊不知,正是因为乡党委书记刘正行亲自找上门来,让赵政策提高了警惕。再说,赵政策一直担心过年后政府部门严厉打击经济犯罪的手段。在高压政策下,有些事情是光靠嘴巴说不清楚的。虽然有钱仲民这个省委书记的儿子做接应,赵政策还是没有把握,不想在这个上面栽跟斗,太不划算了。
所以,赵政策宁愿让大哥赵路线少赚些钱,也要稳妥为上。至于乡政府的股份,只要政策变好了,要拿回来也不是太苦难的事情。
当然,赵政策是不可能把这些想法说出来的,随便告诉别人自己的想法,在赵政策看来,就是把自己的心灵弱点向别人展示,授人以把柄,他日很有可能成为别人修理自己的突破点。赵政策认为,世事复杂,人心多样,暴露心思一般都是被人盯梢的。
“赵秘书啊,乡政府现在哪里还有钱投进来入股啊。”刘正行苦笑了一声,“现在砖厂是穷得连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这个砖厂已经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了。”
“没关系的,乡政府可以用机器和厂房等折价作为股份,反正要占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确保砖厂是掌握在国家集体手中。”赵政策不动声色地说,“关于工人的工资问题以及砖厂的经营资金问题,就由我哥来解决好了。”
“这怎么行呢,我今天来也不是专门让赵路线吃亏来的。”刘正行微微一愣,随即说道,“这样的话,路线就太吃亏了。”
1...3233343536...2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