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入仕途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成吉思汗的多瑙河
沉默了好几秒钟,赵政策才强行笑了笑:“书记,那这个送字我们以后再商量。先说这个把企业全部卖给本厂职工的事情吧。”
再入仕途 第二百四十七章 共进退
第二百四十七章 共进退
“一个国营企业的资产都是上百万固定资产,职工哪里买得起?”易华荣皱了皱眉头,“再说,这种卖法有理论依据吗?”
赵政策微微一笑,知道易华荣虽然首先提出职工有没有钱购买国营企业的疑问,实际上问的重心是后面一句。赵政策也能理解易华荣,作为西衡县的县委书记,在这种重大改革前,面对现实,易华荣不得不小心翼翼进行理论认证。
“书记,我国农村的巨变,并不是出自经典著作或者某个个人构思的结果吧。农民责任田里长出沉甸甸的稻穗,饱满的高粱和结结实实的玉米,这就是理论。”赵政策撇了撇嘴,“这么多年国营企业都是连年靠国家财政补贴,艰难度日,可我们一些热衷于理论的同志都是那么心平气和,这正常吗?”
“是啊,一想到你提出的这个机构改革,就让我想起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农民刚刚分田到户所引出的争吵,好像仍然萦绕在耳边。”易华荣叹了一口气,“这些道理我都明白,可这种做法如果没有充分的理论根据,是无法进行下去的。”
“书记,理论根据并不是没有。”赵政策就正色说道,“中央刚刚提出了‘部分小型企业可以实行有偿转让。这个有偿转让与卖有什么区别呢,事实上只是一个不同的提法,说法,词语,概念上面的问题罢了,说到底,也就是一个文字游戏。”
顿了顿,赵政策又笑着补充了一句:“我们西衡县的国营企业,我想是都属于中央说的小型企业。”
“这些有关文件我倒是看过,还提及到什么企业真正享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定工资,自选用工,自聘干部,自选市场,自定物价等十八项自主权力,政府不得干预。”易华荣好像在努力回忆着什么似的,眉头却是仍然没有舒展开来,“就算有理论依据,可这样一改革,政府与企业今后的联系就只有税收和被税收的关系啦,管理方面可能会有问题啊。”
“改革总是有阵痛的,正因为没有先例,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小心翼翼。”赵政策就笑着说,“可即便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总要前进吧。”
“还是回到刚才的话题上吧。”易华荣叹了一口气,说,“职工哪来钱购买企业?”
“这个倒是好办。”赵政策信心十足地说,“在完成股份制的过程当中,所有的国营职工每人以人头抵带资产一万,集体职工则定为五千,折股到人。然后所有职工加起来还不足企业固定资产总值的部分,由企业和全体职工,在合同期内,分期购买股票偿还。”
“政策,你这话我听起来有些糊涂。”易华荣又叹了一口气,“人老了,都跟不上思维。”
“书记,是我没有阐述清楚,您是红日当空,照耀着西衡县的整个大地呢,哪里老了。”赵政策嘿嘿一笑,小小地恭维了易华荣一下,“我举个例子吧,可能要好理解一些。”
“嗯,你就拿我们县城的那个入不敷出的水泥厂为例子吧。”易华荣点了点头,说。
赵政策略微沉吟了一会儿,就笑着说:“书记,您这是考我吧。”
顿了顿,赵政策才继续说道:“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整个水泥厂的固定资产折合成人民币应该是三百一十六万元,水泥厂现在刚好是二百五十个在职职工。每个国营职工可以按人头抵资产一万,所以现有的二百五十个职工可以抵带二百五十万元作为股份外,水泥厂的全体职工三年内需要再向政府偿还七十七万元。这样一来,三年以后,水泥厂就归全体职工所有了。”
“看来政策同志是下了一番苦功夫啊。”易华荣赞赏地点了点头,感叹着说,“在企业的断乳期,要使职工相当弱化的主人意识真正觉醒,不仅要战胜自我长期的对政府的依赖心理,更有赖于新的政治经济机制的建立。”
“是啊,党风的好转,根本的出路在于深化改革。要改变旧体制中的管的职能为服务的只能,变人为的调节为机制调节。只有这样一套新的机制逐步建立运转起来,执权者手中的那枚印章才能透明起来。”赵政策也叹息了一声,眼神里也有一丝隐忧。
这个时候,易夫人也炒好了几个菜端了上来,见两个人谈兴正浓,就直接把菜放到了茶几上面。
“老伴,你先去睡吧。”易华荣笑了笑,“今天和政策的谈话可能还要好几个小时才能结束呢。”
“记住不要喝太多酒啊。”易夫人念叨了一句,才回房间休息去了。
“说是这么说,要做起来还是有些艰难哪。”易华荣叹了一口气,端起了酒杯,“来,先碰个杯。”
赵政策默然端起酒杯,喝了下去。
“我这个县委书记不怕手中没有权力。”易华荣喝了一口白酒以后,说话也硬气了不少,“只要西衡县好起来,就是让我回家去种红薯,我也高兴。”
顿了顿,易华荣又感叹着说:“政策啊,问题是,就算我愿意,其他的同志未必愿意啊。你的这个改革,要的是很多人手中的权力,打破的是很多人的饭碗哪。”
“书记,真正打破铁饭碗的改革我们还没有聊到呢。”赵政策呵呵一笑,“机构改革的核心就是转变职能,而难点就在于如何消化富余人员。这个机构改革,我的最终目标是县委只保留办公室和组宣部两个部门,县政府也只设六个部门。粗略估算一下,我们西衡县的全县干部现在是三千一百一十二人,通过精简,顶多只能留下五百人吧。”
“动作这么大?”易华荣被吓了一大跳,“只怕会影响到西衡县的稳定啊。”
“书记,要是不改革的话,我估计到了下半年很多干部的工资就会发不出来了,到时候才是真正的影响稳定呢。”赵政策苦笑了一声,“到处都是亏损,财政上哪里有钱来发工资啊。”
“不妥,不妥。”易华荣连声说道,“这很不妥,非出大问题不可。”
也难怪易华荣反应这么强烈,一下子精简掉两千多干部,这简直是无法想象的。
“书记,西衡县都病入膏肓了,重病还须下猛药啊。”赵政策就急了,“再拖下去,只会越来越麻烦,这个改革也是迟早的事情,迟痛不如早痛,长痛不如短痛。”
“政策,这事情你和我都顶不住啊。”易华荣苦笑着说,“就算我不看重县委书记这顶帽子,也无济于事。你要知道,就你弄的这个事业单位承包,都有不少常委成员反对啊。”
“可问题总要解决吧。”赵政策就马上说,“再说,我也不是一下子把所有的干部都精简,然后什么都不管了。”
顿了顿,赵政策继续补充道:“比如农口的所有事业单位全部转变为经营实体,直接在一线服务农民,就可以自己养活自己。工商口的许多部门也是可以直接变为经济实体的。剩下的富余人员,我们也可以采取资产抵货和实物赎买的办法。按照干部和职工的行政级别不同,分别制定不同的标准。”
“你能定出什么样的标准?”易华荣却是反问道。
“科级干部两万五千元,副科两万元,依此类推,一次性买断后,从此脱钩。”赵政策就胸有成竹地说,“买断后的人员一律办理十年停薪留职合同,十年后,若想回原单位,将抵带资产以及十年的利息一并还清才可以。”
“政策,给我支烟。”易华荣觉得有些头疼,连手都有些抖索地从赵政策手里接过了香烟,点燃后用力吸了几大口,半天没有说话。
赵政策却是把白酒当白开水,一口一口地喝着,有些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意思。
“你这两瓶酒,可真不好喝啊。”易华荣终于开口了,“我已经五十多岁了,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顶多是这个县委书记让撤了,提前退休。政策,你可不同啊,这么年轻,前程远大。这么做,值得吗?”
“值得。”赵政策没有丝毫犹豫,斩钉截铁地说,“书记,我是个党员,时刻记着党的最高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作为一个党员,我有我的信仰,在我的字典里面,没有退让两个字,哪怕前面是万丈深渊,地雷遍布,我也义无反顾,纵使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你这句我是记住了。”易华荣的脸色很是严肃,“我人老了,但心没有老。为了共同的信仰,你只管大胆地开展工作,我一定鼎立支持。”
“谢谢书记。”赵政策有些哽咽了,知道要让易华荣下这个决心,有多大的难度。
“不要谢我,应该我谢你才对。”易华荣呵呵一笑,“你能来找我,证明你首先是信任我这个人,我应该谢谢你的信任才对。”
顿了顿,易华荣又笑了笑,正色说道:“政策,关于价格放开的事情,我们缓一缓,先把机构改革的事情办好再说。这个改革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可以乱来。西衡县的形式还是很复杂的,有时间你再去找找尤转顶同志,争取有他的支持,这个改革就要好开展多了。”
再入仕途 第二百四十八章 承包之门打开了
第二百四十八章 承包之门打开了
赵政策改革的第一刀却是砍向了自己的老爸赵完成,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衡北日报的记者美莲在西衡县石头中学见证了这一切,并且目睹了赵完成脸上的悻悻之表情。
办公室内一共两对桌椅板凳。石头中学的原校长赵完成,副校长刘国妹各守一端。原来的教导处主任聂文明坐在一张床边。已经退休的原教导处副主任孙行五,每天来报到一次。
美莲算是受到了优待,单独坐在一条板凳上。
赵完成首先开口,表情有些郁闷:“我已经下台啦。”
“相差那么几分就能说明一切?”老孙愤愤不平地说。
刚刚中标的新校长邹秋种慢慢地踱步进屋,徘徊在屋子中间,坐没地方坐,站没地方站,略微有些尴尬。
美莲微微一笑,往旁边让了一让,邹秋种这才有了可以坐下的地方。
美莲冷眼旁观,看出来眼下的这个办公室里,邹秋种的位置还只能属于这条长板凳。但是,毫无疑问,赵完成屁股下面的那把交椅已经开始晃动了。
“赵校长,您对这次公开招聘校长,有什么看法吗?”美莲笑吟吟地说,“对您的儿子,赵政策副县长,您有什么看法?”
一提到赵政策的名字,赵完成就泄气了,事情的轻重大小赵完成还是知道的。
“这些都是县政府的决定,不是政策一个人定下来的。”赵完成回答得很老道,而且是马上一句话也不肯多说了。
事实上,不只是赵完成一个人觉察到屁股下面的椅子已经开始晃动了。这段时间,西衡县事业单位里面左热了“铁交椅”的人,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这种晃动。
赵政策动作起来,那是雷厉风行,西衡县多数学校,医院,农林牧水等事业单位,都先后在全县范围内公开招聘校长,院长或站长,赵完成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缩影罢了。
为了鼓励社会办学和学校间的竞争,西衡县县政府发放经费不再以各个学校的教师人数为基础,而是以学生人数为依托,不论是公办的还是私办的学校,多招手一名学生就多拨一份经费,学生有选择学校的自主权。
在这种政策下,今年才开学不久,县城里便出现了好几所私立学校。
过去农村的孩子入不入学,与学校无关。现在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教师走村串户去动员学龄儿童入学。许多老师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制定了方便学生的措施。
这个措施还是很有效果的,光是石头乡,就新增学生三十多个。
与此同时,石头乡未被聘任的三个正式教师却正面临着在职失业。赵完成通过赵政策的电话告知,基本上每个学校都有类似情况。
学校对未被聘任的教师,第一年以原来的基本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发放工资,第二年则降为百分之五十,第三年就要自寻出路了。
很多学校对在职教师也采取了课时工资制,班级承包付酬,岗位津贴与奖金全浮动工资制度等几种形式。
“赵校长,您认为这种竞聘制度好吗?”美莲却是打破砂锅问到底,并没有就此放过赵完成。
“改革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试目以待吧。”赵完成现在可精明多了,哪里会轻易上钩。
美莲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进行采访工作了,自从上次西衡县的人大代表座谈会内容被美莲捅上了衡北日报以后。要不是美莲的特殊身份,估计连这个记者饭碗都要保不住了。
通过一些渠道,美莲也了解到赵政策虽然在座谈会现场对自己不假辞色,可在事情出来后,还是为自己说了不少好话,这也让美莲对赵政策的好感大增。同时,美莲也对赵政策产生了兴趣,这才特意跑到赵政策老家中学进行采访。一得知学校的校长就是赵政策的父亲,美莲自然想挖掘出更多的东西来。
可赵完成现在说话是滴水不漏,尽管脸上满是悻悻之表情,也让美莲毫无办法。这老赵家的人一个个面冷心热,都不简单啊,美莲禁不住心里嘀咕了几声。
事实上,教育单位的日子还稍微好过一些,毕竟教育经费在这次改革中并没有下降一丝一毫,相反,还增加了投入资金,只不过是有些人的饭碗面临问题罢了。
其他的事业单位却是从今年改革开始,其事业经费明确为每年递减百分之十。
西衡县最大的医院也就是县人民医院去年得到的经费是十六万,可这次招标承包的事业经费却只有十四万,不足的部分要求医院自己创收弥补。
更有趣的是,原来的卫生局局长,现在的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黄清明居然参加了人民医院的公开招聘院长竞争,而且黄清明还中标了。
黄清明去参加竞标前,特意到常务副县长的办公室里拜见了赵政策,得到了赵政策的大力支持与出谋划策。
黄清明走马上任以后,开始在人民医院公开招聘各个科室的主任,原来的十二个科室主任就有四个人落马。
科室主任又逐级聘任医生,护士。未被聘任的医护人员,每人每天发给一元的生活费,组织学习业务待聘。未经过专门训练靠后门进来的护士被发配到挤入医院办公室的创收部,工资自理。
黄清明经历了官场的潮起潮落后,倒是突然开窍了。与其终日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提心吊胆,还不如当这个院长自在。
在赵政策的出谋划策之下,县人民医院在管理上实行逐级经费承包制度,盈余部分各个科室按照比例分成,亏损则由科室自负。为此,各个科室普遍打破了过去的工资级别,实行以分计酬制度。
当美莲去采访人民医院新上任的院长黄清明的时候,黄清明很是兴奋地向她介绍:“现在医院事项先看病,后挂号的制度。病人如果看不上大夫的药方,可以另寻高医。门诊部还实行了挂牌就医,病人可以选择大夫。
美莲又见到了赵政策,这一次是在西衡县最繁华的十字街口,这里坐落着一家国营旅馆。三十几年来的风风雨雨,让这个老牌旅馆更增添了几分衰败的气象。
今天,美莲和赵政策都是同一个目标,参加这家旅馆的开业仪式。国营旅馆的牌子已经被取了下来,露出一片灰色的墙来。
这个旅馆的承包协议上赵政策是签字了的,上面写着:现有国营工人十八人,离退休人员十人,遗属五人。上述人员的一切生活来源由旅馆自理,按照协议书上所规定的三年时间期限还清承包转让款项五万六千元,旅馆则归现有职工全体所有。
这也是西衡县第一家被卖掉的国营企业,之所以选择这家旅馆开始,是因为这个企业人数很少,只要经营得当,很容易起死回生。另外,这个旅馆里的职工对承包都很有信心,乐意承包,不需要做太多的思想工作,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于是,这家国营旅馆就成了“自寻生路的企业”的第一个。
看到亭亭玉立的美莲姑娘,赵政策微微一笑,不过并没有主动答话。
“有缘千里来相会啊,赵县长。”记者就是记者,永远都是那么落落大方,她不急不慢的迈着轻盈的步子,走到赵政策的面前:“赵县长是特意来为新的旅馆剪彩来着的吧。”
赵政策面露笑容,很是和蔼地说:“是美莲记者啊,这段时间你可是忙乎啊,很是关照我们西衡县。”
“我还专门去石头乡采访过您家老爷子呢。”美莲就有些得意地说,随即有些泄气地说,“可老爷子比您的口风还要紧,一点素材都采访不到。”
赵政策嘿嘿一笑,并没有接过美莲的话题,这话题越说越麻烦,干脆不所的好。
“这家聚仙楼的开张只怕是赵副县长正盘改革计划的一块试金石吧。”美莲抿嘴一笑,“能不能先透露一下改革的主要思路啊。”
“不管怎么改革,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赵政策打着哈哈说着,却是饶有兴趣地问道,“旅馆起名叫聚仙楼?”
“赵县长,这名字有创意吧。”美莲马上又高兴起来,“这才有些象个旅馆的名字嘛。”
“还凑合吧。”赵政策淡淡一笑,“不会是美莲大记者取的名字吧。”
“什么叫还凑合。”美莲就撅起了小嘴,“从管理学角度上来说,对下属要多采取正激励的方式,少使用负激励的手段。聚仙楼嘛,只要人气上来了,财源自然就滚滚而来了。”
“好名字,美莲记者好创意。”赵政策哈哈大笑着,往里面走去。
美莲抛了白眼给赵政策,哪里知道赵政策已经转过了身,白眼给留在了空气里。禁不住恨恨地一跺小脚,又跟了进去。
常务副县长赵政策亲自前来参加开业仪式,让旅馆的职工很是感动,一个个都很是热烈地鼓掌。
“还真看不出来,这个赵政策到哪里都受欢迎。”美莲有些郁闷地想着。
再入仕途 第二百四十九章 震撼
第二百四十九章 震撼
如果说聚仙楼的开张还是小打小闹的话,那在西衡广场举行的拍卖会无疑就是大手笔了,不亚于一场地震,直接震撼着整个衡北市上下。
拍卖会之前,一张拍卖西衡县县委小礼堂,车库和食堂的招标启事公开张贴。接着又是对负债累累的西衡县水泥厂以及略微亏损的国营建材厂等企业和闲置资产,进行公开拍卖。
县长向华群一个人呆在县长办公室里,嘴里喃喃地念叨着:“变啦,变啦,要变天啦!这与电影里的那些资本家的做法有什么区别?”
向华群此时非常无奈,也很是苦恼,好像自己这个县长在西衡县已经成了摆设,完全被架空了。以前赵政策这个常务副县长还时不时来向自己汇报工作,可自从在常委会上针尖对麦芒以后,赵政策就把向华群这个县长当成了空气。
向华群觉得有心无力,难以杀贼啊。县委常委会议上,也不知道赵政策给县委书记易华荣灌了什么**汤,让易华荣这个一向比秤砣还稳定的人不顾一切支持赵政策的改革。这么一来,整个西衡县县委常委成员中,就只有政法书记龙国清是和向华群站在同一战线上。两个常委的反对,在县委常委会议上显得是那么的渺小。
被外界人传得神乎其乎的是赵政策为了鼓励现职行政干部告别机关,经商搞企业,制定了一项别出心裁的政策:“卖干部”。
赵政策在文件中明确:凡是在拍卖现有企业及闲置资产过程中,现职行政干部投标中标者,以处级,科级,一般干部区别,分别可抵带资产两万五千元,两万元和一万五千元。中标者履行十年停薪留职合同,十年后,若想回原单位,将抵带资产以及十年的利息一并还清。
这次拍卖会上,一个西装革履的年轻干部显得非常耀眼,他就是共青团西衡县委副书记李可知。在很多人眼里,这位年龄仅仅只有二十七岁的副科级干部,在仕途中是前途无量的。
可今天,李可知只关注投标结果,眼神也一直在拍卖台上面。在李可知的身边,还站着县团委的五个年轻干部,他们是和李可知一个阵营的,一起来竞标这个拍卖。
按照文件规定,李可知和他的五个伙伴,一共可以抵带九万五千元。
这次县委小礼堂,车库,食堂的拍卖标底是十万元。李可知和他的五个伙伴都比较紧张,因为拍卖竞标价格已经被人叫到了十五万元,这也让他们心中有些没底了。
“李哥,这么竞标下去不是个事啊,没完美了的。”旁边的一个伙伴嘀咕了一声,“要想办法让其他人知难而退才好。”
“嗯,别急。”李可知点了点头,“我再多加点价格吧,争取一次搞定。”
“十五万元第一次,十五万元第二次。”拍卖会的主持人的声音在广场上如同锤子一样敲着竞标人的心坎。
“十八万。”李可知咬了咬牙齿,叫出了一个天价。
整个广场顿时鸦雀无声,所有的眼光都看向了这几个穿西装打领带的另类干部。
“十八万元第一次,十八万元第二次,十八万元第三次。”拍卖主持人的声音在不急不慢地报着,然后锤子一敲,“恭喜李可知科长,以十八万元竞标成功。”
如果说几个月前,李可知等五个人,对于自己的命运做出的选择,还让党政干部们评说不一的话,那么现在这个竞标,已经引起了西衡县相当数量的基层干部的积极反应。
短短几个月内,西衡县相继已经有五十多名党政干部走出了机关。一些干部在初次投标失败后,仍然在积极寻找新的出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