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再入仕途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成吉思汗的多瑙河
龙国清可是给气坏了,而且因为身份关系,总不能跳出来硬说张淑珍打了他两个耳光,再把当时的场景重复一次,那样就真是自己打自己耳光了,有**份。
“算了,这事情我就不追究了。”龙国清摆了摆手,既有的官腔显得是那么苍白无力,“可民事方面,张淑珍扯坏了我的价值伍佰元的西装,总应该进行赔偿吧。”
“龙国清同志,我能提一个问题吗?”邓巧巧却是脆生生地问了一句。
“当然可以。”龙国清只好说道,对邓巧巧的身份,龙国清也有所耳闻,不敢过于得罪。
“您是党员吗?”邓巧巧提了一个让龙国清觉得有些侮辱的问题。
“当然是。”龙国清的脸色马上铁青,却又不得不回答说。
“那就好。”邓巧巧好像是长出了一口气似的,让人有啼笑皆非的感觉,邓巧巧却又马上很是严肃地说:“我也是党员,艰苦朴素一直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不是吗?”
龙国清觉得有些不妙,可也只好无奈地点了点头。
“您那件被扯坏的衣服我也看过。”邓巧巧满意地点了点头,“一共也就破烂了三个地方,缝缝补补一下,是还可以穿的。我的当事人张淑珍很愿意帮您把这件西装缝补一下,表示一下歉意。如果您对张淑珍的裁缝技术不满意,张淑珍也很愿意请专业裁缝缝补一下。”
龙国清觉得有些啼笑皆非,好像听了什么天方夜谭似的表情。开什么玩笑,自己身上价值伍佰元的高档西装被扯烂了,就请个裁缝打几个补吧,缝补一下?
这个案子看起来就是个笑话,在多年以后还被当作酒桌上面的谈资。不过,在法律上面,赔偿损失是分为好几个方式进行的,通常物品被损害,能够进行修复的,都主张进行修复赔偿对方的损失,邓巧巧这话倒是有理有据,有法律可依循。
赵政策的心情很好,一来张淑珍的案子因为证据不足,张淑珍被无罪释放。二来又见到了邓巧巧,而且这次案子相对简单,邓巧巧都没有做太多的调查,三言两语的几句法庭辩论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巧巧,你真厉害。”出了法庭,赵政策用吉普车拉着邓巧巧和张淑珍夫妇两个人来到了聚仙楼,也算是给张淑珍压压惊。在路上,赵政策由衷地赞叹道,“就三言两语,把我看来很难打的官司给打赢了。”
“赵大哥,这官司要是发生在别的地方,我还真没有把握。”邓巧巧嫣然一笑,和在法庭上的咄咄逼人完全换了一个人似的,非常妩媚,“我注意到审判人员很多次把眼神看向了坐在后排的你,看来你在西衡县的影响力还是挺大的。再说,那个政法书记龙国清也不是一定要把淑珍送进监狱的态度,做事情还是留有一定余地的。否则的话,这案子还是很难说的,我可不敢居全功。”
赵政策叹了一口气,没有接话,专心开车。
到了聚仙楼,刚坐下来。也不知道刚才张淑珍夫妇是不是在吉普车后排就商量好了,马上对着赵政策跪了下来,慌得赵政策赶紧上前把他们夫妇搀扶起来。
“你们这是干什么啊。”赵政策就不满意了,“你们要是再这样,这饭就吃不下去了。”
“这次的祸都是我惹出来的。”龙王丁木讷的脸上却显得很真诚,“赵县长,上次我不是和您说过,只要您能帮忙让淑珍放出来,我就给您磕头谢罪。”
“那就一句玩笑,还能当真?”赵政策大汗,自己好像不记得龙王丁说过这样的话,“以后你们夫妇两把企业办好,帮助政府解决更多的就业问题,为西衡县的税收多做贡献,就算是感谢我的。”
“嗯,那我就什么也不说了,我张淑珍一定一辈子都记住赵县长和邓律师的大恩大德。”张淑珍就干脆多了,“今后有什么差遣,我张淑珍一定不说二话。”
邓巧巧一直在旁边微笑着看着,没有说话。先前还以为张淑珍是个年轻漂亮的女人,赵政策才让自己从京城千里迢迢赶过来打官司。没想到却是误会了赵政策,张淑珍就是一个平常的企业家,性格也很是豪爽,让邓巧巧很有好感。
“淑珍啊,我上次去你们家吃过榨菜,那味道不错。”赵政策就笑着说,“你们想办法弄一个榨菜加工厂吧,也可以带领井头乡的老百姓致富。”
“那玩意有人买吗?”龙王丁有些犹豫地说。
“啰嗦干什么。”张淑珍马上拉了拉龙王丁的衣袖,“听赵县长的就是了,赵县长的话什么时候错过?”





再入仕途 第二百五十五章 卧轨自杀
第二百五十五章 卧轨自杀
赵政策呵呵笑了起来:“我的话可不是真理,你们要有鉴别能力。这个榨菜味道不错,城里人很难吃到,应该有市场。不信的话,你们给邓律师装上一小坛子,让她带回京城去,看看反映如何。”
“我只听我爷爷偶尔提到过,说陕北的榨菜好吃。”邓巧巧嫣然一笑,“可我也从来没有吃过。”
“你们要注意一条,那就是这榨菜是卖给城里人吃的,所以包装上要想办法,能符合城里人的审美观点。不着急,慢慢来,从小规模做起。第一步,就开拓衡北市场。”赵政策笑了笑,“也许有一天,你们夫妇就成了闻名全国的榨菜大王呢。”
“我们听您的,先试一试。”张淑珍马上回答说。
“农用薄膜厂就别弄了,我估计你也没有赚到什么钱。”赵政策有些不好意思地讪笑了一声,“这事情怪我,让你们做了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这没什么,好歹也赚了几万块钱,银行的钱也早就还清了。”张淑珍就马上说,“加上糖果厂赚了点钱,做这个榨菜我们也有十万本钱了,应该是足够了吧。”
“农用薄膜厂怎么会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呢。”邓巧巧有些诧异。
“它的使命已经完成,主要是因为去年的冬季大棚种植。”赵政策就解释说,“要是和国营农用薄膜厂硬碰硬,淑珍的这个农用薄膜厂规模小,成本高,很难抗衡,还不如退出来。”
顿了顿,赵政策又嘱咐了一句:“那套设备还是要想办法处理掉,淑珍你把转让的消息放出去,估计今年冬天其他县也会掀起冬季大棚种植热,这个设备还是有不少人想购买的。”
“嗯。”张淑珍就笑着说,“东衡县已经有人来和我联络过,想购买这套设备,我怕赵县长您冬天还要派上用场,就没有答应。等我回去后,再和他们联络下,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还可以多出几万资金来。”
“赵大哥,要是其他的地方都弄这个冬季大棚种植,会不会供过于求啊。”邓巧巧皱起了眉头,“那样菜农的损失就大了。”
“那是肯定的。”赵政策苦笑了一声,“可这事情我也没有办法,各个地方都眼红了,我也只能提一提这个问题。不过,应该也没有那么严重,毕竟,大棚种植是个新鲜的东西,亏本倒也不至于,就是销售方面要费一些周折,可能要大量往全国各地城市去销售才行。”
“赵大哥,你和省委钱书记提过这个事情吗?”邓巧巧就有些急了。
“钱书记也马上要进京城了,这事情我只是在电话里点了一下。”赵政策摇了摇头,“估计也不会太管用,还不知道谁接任省委书记呢,明天的事情谁知道啊。”
邓巧巧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态,可看了看张淑珍夫妇,又闭上了性感的小嘴。
吃过了饭,赵政策把张淑珍夫妇送到了车站,让他们坐班车先回井头乡,有事情以后再联系。
“赵大哥,我也该回京城了。”邓巧巧回到吉普车上,就似笑非笑地看着赵政策说。
“这么急,好不容易忙完了案子,多玩几天再回去吧。”赵政策微微愣了一下,马上劝说着。
“我让朋友买了明天回京城的飞机票了,今天晚上要赶回省城,才能赶上车。”邓巧巧嫣然一笑,“怎么,舍不得我啦。”
赵政策沉默了半响,才说:“也好,我送你去省城吧。”
邓巧巧倒也没有拒绝,她也想和赵政策在一起多呆一些时间。
“政策哥哥,以后你在西衡县的日子只怕要难过多了。”邓巧巧说话很直,“省委钱书记去了京城,市委徐书记又退休了,你只怕要被划为异类份子。”
“我赵政策能做出些事情来,也不是全靠钱书记和徐书记的帮衬。”赵政策撇了撇嘴,觉得有些受伤的感觉,却又不得不承认邓巧巧说的是事实,“我也只想扎实做些事情,多做一些尝试罢了。”
赵政策的话虽然说得青松,心里也有些凄然。是啊,命运不济啊,在官场上混,上面没有人,很多事情都不好做,赵政策也有些烦闷。
“去京城工作好吗?政策哥哥。”邓巧巧很是热切地看着赵政策,“那里会有更广阔的天地,你会有更大的舞台。”
赵政策沉默了半响,才叹了一口气,非常坚定地说:“巧巧,我不知道你是什么背景,但我知道你有这个能力帮我进京城工作。如果我就这么离开了西衡县,那就太不负责任了,西衡县现在的改革才开了个头。不管怎么样,这里是我的家乡,这个时候,再大的风雨我也要迎风而上。否则的话,我就成了一个逃兵。”
“我知道我劝服不了你,政策哥哥。”邓巧巧的眼神里多了一丝伤感,“你有你的路要走,可这条路未免太艰辛了一点,我父亲对西衡县的改革前景都不太看好呢,你要小心一些。”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赵政策呵呵一笑,“没什么大不了的,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嗯,我支持你,政策哥哥。”邓巧巧柔声说道,“在我心里,你是最棒的。”说着,邓巧巧却是眼圈一红,差点眼泪都掉下来了,赶紧撇过头去,看向了窗外。
“巧巧,你大老远地从京城赶过来,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赵政策笑了笑,“你提个要求吧,只要我力所能及,就一定办到。”
邓巧巧这才高兴起来,白里透红的脸蛋犹如带雨梨花,分外妖娆。
“下个月十二日是我的生日,政策哥哥你可以来京城陪我过生日吗?”邓巧巧就满脸期盼地看着赵政策。
“你生日?”赵政策微微一愣,确实有些为难,现在哪里有时间去京城呢。可随即想起自己的承诺,邓巧巧这要求确实不过分,也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就马上很是爽快地说:“一定来,巧巧过生日,我怎么能不来呢。”
“嗯,政策哥哥,你真好。”邓巧巧说完,脸马上红了起来,一直红到脖颈底下,分外诱惑人。
一对青年男女在一台吉普车上,说说笑笑,时间倒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吉普车就到了省城。
“政策哥哥,你把我送到省政府家属大院就可以了。”邓巧巧嫣然一笑,“到了那里,你的苦差事就结束了。”
“哪里,有美女相伴,幸莫大焉。”赵政策呵呵一笑,“荣幸之至。”
“政策哥哥也油腔滑调啦。”邓巧巧红着脸说,见赵政策并没有问自己在省政府有什么关系,却也是松了一口气。
吉普车到了省政府家属院门口,邓巧巧拿眼看了赵政策一下,有些扭捏地说:“政策哥哥,我可以抱你一下吗?”
赵政策微微一愣,随即伸出了双手,笑呵呵抱了邓巧巧一下,香玉满怀,感觉很好。
“政策哥哥,我会想你的。”邓巧巧红着脸在赵政策脸颊上面蜻蜓点水地亲了一下,象一只受到惊吓的兔子般地跳下吉普车,进了家属大院,倒是让赵政策呆了半响。
等到赵政策回到西衡县城,已经是灯火辉煌,夜雾笼罩。
刚回到家里,王语嫣就告诉赵政策:“今天一个叫肖达的人来了好几次电话,说有急事找你。”
赵政策心里一咯噔,肖达这样的大记者找自己,准没好事情,估计又出大事情了!
赵政策马上回到自己的房间,拨通了肖达的电话。
“政策,你可露面了。”肖达嚷嚷的声音马上传了过来。
“怎么,和马春花同学的蜜月度完了,要请我这个班长喝酒啦。”赵政策打着哈哈说,“下次吧,这段时间我可忙着呢。”
“没功夫和你开玩笑。”肖达沉声说道,“前天下午,在省城郊区的铁路上面发现一具尸体,经过公安人员初步判定,属于自杀。”
“是我们西衡县的人吗?”赵政策知道不妙,可又不死心地问了一句。
“西衡县电子仪器厂的职工,叫罗冰枪。”肖达冷声说道,“在死者身上,有一份浸透血泪的上访信,提及到电子仪器厂的领导和你们西衡县的个别县领导。”
“这中间包括我吧。”赵政策苦笑了一声,貌似自己好像没有得罪过哪个职工,也没有听说过罗冰枪的名字。
“废话,要是有你的名字在里面,我还会打电话给你吗?”肖达没好气地说,“具体案情我不方便透露,但关系到你们西衡县的个别领导还有电子仪器厂的领导。我明天下午到达西衡县,对别的人我不放心,希望你能安排一下接待采访的事项。”
“你都要来了,我们能够不接待吗?”赵政策也火了,“反正伙食费我们西衡县是不管的,你们自己掏钱吃饭。”
也难怪赵政策发火,这段时间忙于改革,西衡县的国营企业基本上都承包出去了,可就是这个电子仪器厂的厂长在顶风做浪,说电子仪器厂是给军工企业做重要原件的,关系到很多国家机密,然后向华群县长也是极力反对承包,硬是把这个事情给拖了下来。现在,电子仪器厂却出了这么个事情,还真让人恼火。




再入仕途 第二百五十六章 调查
第二百五十六章 调查
“我说政策,你怎么这个态度呢?”肖达不气反笑,“我们也是受上级的派遣下去调研,又不是专门去西衡县挑刺的。”
“挑刺也不是这个挑法。”赵政策没来由地怒吼一声,“至少要等我们西衡县调查一下实际情况,你们记者再过来吧。”
肖达沉默了一阵,才强行笑了一声:“那行,我推迟两天后过来吧。”
“这还差不多,不能让我们的工作太被动嘛。”赵政策也缓和了一下语气,“政府不管饭,我私人管饭吧,要不马春花同学又会骂我这个班长饿坏了她的郎君。”
“你就一个变色龙。”肖达没好气地说,“就这样,两天后我来西衡县。”说完,肖达砰地一声挂断了电话。
赵政策却是在桌子旁边发呆了好一阵,沉思了一会儿,才想起应该第一时间向县委书记易华荣汇报。本来,按照组织原则,赵政策应该向直接领导向华群县长汇报的,可听肖达这语气,这个案子与向华群有干系,赵政策也只好越过向华群市长了。反正,这已经不是赵政策第一次这样干了。
赵政策马上拨通了县委书记易华荣家的电话,很快就拨通了。
“易书记,出了点麻烦事情,需要向您当面汇报。”赵政策没有废话,直接说道。
“那你过来吧,我也还没睡。”易华荣也是心里一咯噔,能让赵政策认为麻烦的事情,那可绝对不是小事情。
“好的,我马上过来。”赵政策马上说道,挂了电话就往外面走。
“政策哥哥,你还没吃晚饭呢。”王语嫣就急了。
“这个晚饭只怕是吃不成了。”赵政策苦笑了一声,“一个晚上都要忙活了。”
“那我把饭菜热在锅里,你回来还可以吃。”王语嫣有些担心地说,“你老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身体会吃不消的。”
“我身体棒着呢。”赵政策嘿嘿一笑,自言自语着,“我就这劳苦命,没办法。”
易华荣这两天正牙齿疼呢,赵政策进来的时候,他还一手捂着腮帮,一边和赵政策交谈。都说牙疼不是病,可疼起来那是要人命的,赵政策苦笑着看了看易华荣,也找不到话来安慰。这牙疼啊,上医院也不管用的。
“出了什么事情?”这个时候,易华荣也顾不上牙齿疼痛了。
“电子仪器厂的一个叫罗冰枪的青年职工在省城郊区卧轨自杀了,在他身上,还有一封上访信,矛头直指电子仪器厂的厂领导和我们西衡县的个别县政府领导。”赵政策沉声说道,“一个记者朋友给我打来了电话,说明天下午就过来采访。我看事情不太对,好说歹说,让记者过两天再过来采访。”
“罗冰枪?”易华荣微微一愣,随即想了起来,“这个人我见过,有些内向,是电子仪器厂的技术人员,念过两年电大,会两门外语,正准备考研究生呢?”
“这个人很出名吗?”赵政策就有些纳闷了,自己怎么没有听说过呢。
“罗冰枪工作很积极,技术也比较过硬,在电子仪器厂年年被评为劳模呢。”易华荣就耐心地解释了一句。
“书记,这事情发生在省城,肯定已经惊动了省委领导。”赵政策就沉声说道,“我们可必须做些什么,要不然就被动了。”
“嗯。”易华荣点了点头,“这事情必须有个说法,否则的话要出大乱子。这样吧,我去向市委领导汇报,你去连夜调查这个案子。”
易华荣一边说就一边站了起来:“我穿件外衣就赶往市里。”
“书记,您别急着去。”赵政策赶紧说,“你去了也说不清楚,还不如等我调查个大致情况出来,再一起去汇报吧。”
易华荣一想也对,就说:“那我和你一起去电子仪器厂吧。”
赵政策对易华荣这种敬业精神也是非常佩服,这也是两个人能够并肩作战的前提。
“书记,您牙齿痛呢,吹不得风。”赵政策就说,“再说,杀鸡哪用牛刀,这事情就交给我去办吧,两个小时后我再来向您汇报。您就在家里等着好了。”
“那就辛苦你了。”易华荣就沉声说道,伸手和赵政策握了一下,如果有紧急情况,随时打电话给我,我就守在电话机旁边。
“好的。”赵政策说完就急冲冲出了门,直奔公安局副局长马风谣家。
赵政策赶到马风谣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钟了。敲开门的时候,一个年轻妇人探出了头,有些诧异地看着赵政策:“你找谁啊。”
“我是赵政策,找马风谣的。”赵政策就笑着说。
“赵政策?”年轻妇人只略微念叨了一句,随即马上很恭敬地说,“是赵县长啊,快请屋里坐。”
随即,妇人朝里屋喊了句:“风谣,赵县长来了。”
“老婆,大半夜的,你这可会吓死人的。”里屋传来了马风谣的嚷嚷声,“赵县长是什么人,要去也是我去他家拜访。”
“风谣同志,你快点出来,有紧急情况。”赵政策也顾不了这么多,喊了一嗓子。
“哎呀,真是赵县长您啊。”马风谣傻眼了,说话都有些结巴,“我马上来,您先坐一下。”
妇人给赵政策倒了一杯热茶,就陪赵政策闲聊着,这个赵县长也太年轻了,让妇人有几分好奇,就是这个赵县长让自家老公怕成这样,话都说不清楚了。
马风谣动作很迅速,一骨碌就从床上爬了起来,穿好了衣服,来到了客厅。
“赵县长,您有什么事情打个电话来吩咐一声就是了,哪里用得上亲自跑一趟啊。”马风谣一出来马上很是客气地说,一边说着一边敬了一支香烟过来。
“嫂子,上半夜估计风谣有得忙了,出了点紧急情况,对不起啊。”赵政策却是不看马风谣,笑着对妇人说。
“赵县长您一直提拔我家风谣,我们还没有登门拜谢呢。”妇人赶紧说,“风谣他也是吃这碗饭的,您都来了,他自然要陪着。”
“风谣,走吧,时间有些急,我们边走边说。”赵政策就站了起来,并没有在马风谣家里谈论案情,而是直接往外面走。
“赵县长,要多叫几个兄弟吗?”马风谣追了上来,低声问了句,“都在这栋家属楼里,不麻烦。”
赵政策略微沉吟了一下,就说:“那你叫上两个靠得住的同志,我在楼下吉普车里面等你。”
赵政策到吉普车上面等了不到一刻钟,马风谣就领着三个人下来了,看来都是训练有素的,都没有出声。
“上车再说。”赵政策招呼了一声。
三个警察一看吉普车里面坐的居然是常务副县长赵政策,都吃了一惊,不过,都没有说话,先后上了吉普车,马风谣则进了副驾驶座位。
赵政策一边开车,一边简单说了一下案情。
“都清楚了吗?”赵政策介绍完了案情才问了一句,事实上这案情也没有什么好介绍的。
“清楚了。”几个警察却是职业性的习惯性回答。
“这个案子一定要注意保密,我们现在去电子仪器厂,就是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弄清楚。”赵政策就沉声说道,“办案子你们是专业,就按照你们以前的办案程序进行处理。我只强调一点,这个案子你们只对我负责,不能透露给其他任何人。”
“好的。”马风谣马上回答说,其他几个人也马上应声。
“通常发生这样的案子你们是怎么处理的。”赵政策就问了一句。
“先找保卫科长了解情况。”马风谣就很恭敬地说。
“那就先找保卫科长。”赵政策好不犹豫地说。
“赵县长,还是我来开车吧。”马风谣马上说,“我看您显得有些疲劳,再说,我知道保卫科长家在哪里。”
赵政策也没有废话,把吉普车停到了路边,和马风谣换了个位置。
西衡县城也就那么大,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吉普车就来到了一栋破旧的楼房前。
“就是二楼亮灯的那间房子,保卫科长叫李正华。”马风谣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这人有些滑头,不太好对付。”
1...9899100101102...2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