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历史系之狼
陆贾此刻却陪在张释之的身边,脸上满是后怕,「你啊,你你说你没事去得罪太尉做什么?!」
「太尉今日是真的差点要了你的命,要不是我及时派人告知陛下,你就死在这里了!」
张释之皱着眉头,「我无错,这本来就是我的职责。」
「你还年轻,庙堂将来还需要你这样的人,你要记得,你的命不能搭在这样的事情上,你不是还要为大汉编写律法,完善律法吗?」
「你要是就这样死了,那这些事情谁来做呢?」
听到他的话,张释之总算是沉默了下来。
「不要再去招惹太尉了,太尉跟其他人不同,你还年轻,你不知也。」
陆贾又劝了许久,然后说道:「这段时日里,你就安心在家里修养吧,多读书,编写你的律法,等太尉解气了,还得你回来继续担任廷尉。,
两人聊着天,缓缓离开了这里。
而此刻,在厚德殿里,氛围就截然不同了,刘长的脸上写满了得意,他看着面前的贾谊和季布,「如何啊?这下可就解决了吧?」
「太尉还年轻,起码可以顶个二十年,二十年的时日,这些老狗早就死了,到时候,庙堂里就只剩下了我们的人,也没有人会这般反对,何况,二十年的时日,也足够让天下都见识到开商的好处了,到时候若是再有人反对,那就肯定不是真心为国,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朕那时就可以大开杀戒,不必顾忌!」
贾谊听着皇帝的话,也是忍不住的感慨道:「陛下英明啊。」
季布瞥了一眼贾谊,张不疑的病怎么还传给你了呢?
季布开口说道:「陛下,这么做,还是有些冒险,太尉本来就不擅长政务,若是他执意要自己来做…」
「这你就放心吧,当初曲逆文献侯还在的时候,常常跟我老师在一起聊天,当时肯定是给他说了不少东西,老师自有办法。」
「不说了,我得去拜访一下老师了。」
刘长很是开心,这是陈平逝世后,他第一次如此的开心。
很快,刘长就出了门,带着诸多的礼物,朝着淮阴侯的府邸走去。
当刘长来到老师府邸的时候,韩信并非是独自在家,大汉双婴也在这里,灌婴和夏侯婴分别跪坐在韩信的面前,低着头,神色极为恭敬。
「师父!!!」
刘长大喊着冲进了府内,正在交代着什么的韩信抿了抿嘴,还来不及反应,那竖子就已经冲了进来,看到府邸内的几个人,他也是笑着问候,然后直接坐在了灌婴和夏侯婴的中间,跟他们一样跪坐在韩信的面前,不知道的还以为韩信才是皇帝呢。
「竖子,你想方设法的让我前往朝议,就是为了将我推出去担任那什么食货令?」
韩信有些不悦,「为什么不提前告知我一声呢?」
「我这不是担心您拒绝嘛,庙堂里那么多大臣,您肯定就不好拒绝朕了。」
「想的还挺多,我若是想拒绝,庙堂和私下里也没有什么区别。
「师父英明!!庙堂里有师父在,我还需要担心什么呢?师父坐镇庙堂,我可以说是高枕无忧也」
刘长将自己从张不疑那里学来的话全部用在了韩信的身上,韩信倒是满脸的嫌
弃,对这些话不以为然,他只是平静的看着夏侯婴,「你这个廷尉可要好好干啊。」
「唯唯!!」
刘长狐疑的看着夏侯婴,「您几天前不是还说自己年迈,无心功名,要将机会让给年轻后生嘛?」
「咳,淮阴侯有令,岂敢不从?
刘长低下头来,低声嘀咕道:「又是怕淮阴侯不怕我是吧…你给我等着吧你…」
「陛下说什么?」
「没什么,对了,师父,往后你担任食货令,就不能再待在这里什么都不干了,贾谊会来找您的,这个家伙虽然年轻,可还是有些能力的,勉勉强强,你要多听听他的话…食货之事,非常的重要,可不能轻视…」
「不需要你来教我。」
刘长又将自己带来的东西都送进了内屋,当他准备离开的时候,灌婴却死死拉住了他,「陛下啊,臣这辈子,不喜爱其他的,唯独喜欢这个强弓,我收藏了八张强弓,那是我最后一张了,请您还给我吧!」
「啊?什么强弓啊,我怎么听不懂您的话呢?」
「陛下,您先后拿了我七张弓,我都没说什么,这最后一张您也拿,这就有点过分了,我现在连个自己用的强弓都没有」
「那可不是我拿的,是夏侯将军亲自递给我的,您不去找他,何以找我呢?」
看着满脸无奈的灌婴,刘长笑着说道:「仲父,这样吧,我跟您交换…这把强弓啊,就留在我这里,您年纪也大了,就不要再用弓了,如何啊?」
被刘长拿走的东西,基本上是不可能拿的回来,灌婴也是很早就明白了这一点,他只能是长叹了一声,接受了事实。
当灌婴失魂落魄的回到家里的时候,有家臣却走了出来,笑着说道:「恭贺家主!恭贺家主!」
「你恭贺个屁,我现在连把可用的弓都没有…」
灌婴骂着,又问道:「出了什么事?」
「今日一大早,陛下就派人送来了礼物,可是您不在…」
「礼物?」
很快,家臣就将皇帝的礼物带到了灌婴的面前,共有十三张强弓放在灌婴的面前,灌婴茫然的上前,接过了强弓,那强弓都不是他自己的,无论是材料还是装饰,几乎都是顶配,每一把做工都不一样,不是出自同一个人的手里,灌婴摸索了许久,「这不是大汉的强弓吧?」
「陛下说,这是各地的外王给他进贡的强弓,多种多样,都是最好的,他将全部都拿来赏赐给您...」
灌婴拉起了强弓,对着远方,缓缓用力,以他的力气,想拉满了都很费劲。
灌婴大喜,一会儿拿起这个,一会又拿上那个,脸上满是欢喜,爱不释手,甚至都开始像刘长那般傻笑。
「这竖子啊…早知道让他多拿几个…」
......
「我认为诸侯王的能力不是在治理国家,而是在辅佐帝王,我不需要学习治理国家的本事,因为我的兄长很爱我,所以他一定会给我最好的治理国家的人才,我不必去打扰他,可有些事情,是只有诸侯王可以做到,而国相做不到的,若是有大臣联合起来对付我的兄长,若是有敌人想要对我的兄长图谋不轨,那我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权势,给与敌人压力,让他们不敢对付我的兄长。」
「我的性格,群臣都是知道的,因此,若是我做了诸侯王,他们当然也会担心惹怒我的后果。」
「这才是我真正应该要学习的。
刘赐坐在公孙弘的面前,说起了自己的理解。
公孙弘满意的点着头,「殿下学习的很快,确实是如老师所说的,乃是一块璞玉。」
「我是璞玉?我是璞玉!!
刘赐顿时现出了原形,开始咧嘴傻笑。
就在这个时候,门外忽然传来了一个后生的声音。
「请问,这里就是公羊学派吗??」
家父汉高祖 第598章 韩信独特的治理方式
正沉浸在师侄的称赞里不可自拔的刘赐,被这人忽然打断,心里顿时不爽,甚至都没有起身,对着门外叫道:「不是!你走错了,这里是母羊学派!」
公孙弘脸色一黑,又不好多说什么,连忙起身,快步走到了门外。
在门外,站着一个富态的中年人,以及一个半大的孩子。
这中年人看起来文质彬彬的,穿着儒服,身材并不是很高大,而面有雅色,看到有人出来,急忙行礼拜见,公孙弘回礼。
而站在他身边的那个孩子,看起来就很瘦弱,眼神有些怯弱,呆滞,有些不太聪明的模样,此刻也是傻乎乎的站在中年人的身边,中年人狠狼推了一下他的肩膀,他才反应过来,急忙朝着公孙弘行礼拜见。
「这里就是公羊学派,不知您有何指教?」
公孙弘询问道,刘赐不知何时也走了出来,看到有同龄人,他先是一愣,随即打量起了那个傻小子。
「在下是特意来拜访公羊寿老先生的,不知道他是否在家呢?」
「他早上出去了,现在还不在,请您进来等待吧。」
得知公羊寿不在,那人急忙摇着头,「不敢进去劳烦,既然老先生不在,那我们就在这里等着他回来吧。」
公孙弘几次邀请,那人也不敢进去,公孙弘也只好带着刘赐回了屋,刘赐有些疑惑的询问道:「这个人真是奇怪啊,他为什么不肯进来呢?」
「这是想要表示自己对祖师的敬重。
「他祖师也是公羊寿?
「不是…唉…师叔啊,我们还是继续学习吧。」
公孙弘在这段时日里,确实教了刘赐很多东西,这竖子的性格虽然极为顽劣,可还是聪慧的,经过公孙弘的解释,他也能听懂很多东西,难得的是,这竖子还很有自己的想法,不会死记硬背公孙弘的教导,很擅长将他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在这方面,还颇有其阿父的风格。
公孙弘倒是不讨厌他,这竖子虽然有些蛮横,但是很重情,而且亲和力极强,向来不会持着自己的身份,他跟任何人都能处好关系,无论对方是什么身份,这一点也是类父,他虽然年纪小,可刘安的那些好友们,也很乐意带着他去玩。
公孙弘继续以养猪为例,开始讲解天下的局势。
公孙弘并没有以理论和书籍的知识为本,他主要是给刘赐解读如今的局势,包括整个大汉的情况,庙堂的情况,各个政策的拟定情况等等,算是直接教他如何治理天下了,刘赐也是有样学样,在公孙弘的教导下,这厮对天下的局势乃至各地的情况,还真的就有了不少的了解,他甚至能说得出吴国他们在治理国家上的得失。
外头的中年人听着里头传出的声音,脸上的欢喜却越来越多。
而那孩童是没有什么反应的,低着头,也不知在想什么,看起来笨笨的,倒是颇有些萧延年幼时的神态。
中年人又低头看了孩童一眼,长叹了一声。
等了近半个多时辰,有人急匆匆的来到了这里,中年人急忙上前拜见,「敢问可是公羊公?在下久闻您的贤名…」
「您认错了,我是胡毋生,您说的是我的老师。」
「啊,原来是胡公。」
胡毋生的声望并不比公羊寿要低,甚至还要超出不少,这主要就是因为如今有报纸,而胡毋生的文章又是报纸的常客,他的文章常常被儒家其他学派拿去引用,其他学派虽然不喜欢公羊,但是对胡毋生没有恶意,都觉得这是一个生在淤泥里的白莲花,冰清玉洁,要不是拜错了老师,走上了歧途,其实是有圣贤之资的,浮丘伯都曾评价他说,他未来的学问一定会超过自己。
可胡毋生对这些话是不以为然的
,当初若是没有老师,他还是个穷困潦倒的后生,连学都上不起。
大概也是因为贫穷的出身,他才会主动接纳公孙弘这样的学生,在公孙弘的身上,胡毋生是可以看到自己的缩影的。
胡毋生领着两人走进了院落里,又让公孙弘弄来茶水,两人坐下来寒暄,中年人先是奉承了胡毋生一会,然后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我是广川人,姓董,这是我的儿子,名仲舒。」
胡毋生看了一眼孩子,随后点了点头。
中年人抿了抿嘴,随即说道:「是这样的,我早听闻您的贤名,我的孩子也是非常的喜欢读书,好文,我这次是特意带他前来,想要让他拜在您的门下,成为您的弟子…」
胡毋生急忙说道:「我的老师还在,若是您愿意,可以等一等我的老师,他肯定是愿意收下良徒的。」
胡毋生并没有同意,实际上,他并不想收徒,手下公孙弘只是因为公孙弘的身世,让他联想到了自己,他自己目前已经很忙了,整个学派都是他在打理,也实在没有精力传授**,生怕耽误了别人。
「那我就再等等公羊老先生吧。」
这位中年人看起来是读过不少书的,虽然爵位不高,但是很知礼,看出胡毋生不愿意收徒后,也没有盯着不放。
胡毋生便陪着他一同等待,而中年人看着一旁的儿子,低声吩咐道:「稍后见到了老师,你要机灵点,知道了吗?」
孩子的眼神依旧有些呆滞,过了片刻,他才转过头来,问道:「什么?」
中年人再次叹息,眼里有了些失望。
又过了一个多时辰,公羊寿这个老醉鬼方才摇摇晃晃的走进了院内,胡毋生急忙上前闻到他身上那股酒味,他皱着眉头,不悦的质问道:「您怎么又一大早就出去吃酒了呢?这可不符合礼法啊,您这天天吃酒,成何体统啊…」
「礼法岂能是为我这样的人而设立呢?」
公羊寿笑着说道:「那是用来限制你这样的君子,对我这样的人来说,只有律法可以限制了。」
胡毋生又急忙将拜师的事情告诉了他,公羊寿有些狐疑的打量着那对父子,「你是来找我求学的?特意从广川来找我求学??我何时有了这般名望?」
那人笑着回答道:「您的威名,在广川也是人所皆知的,妇孺都知道您的名字,何况是我们这些略微读过书的人呢?」
公羊寿大喜,招了招手,让那个孩子走到自己面前来,摸着他的脑袋,「你叫什么名字啊?」
「董仲舒。」
「你愿意当我的弟子吗?」
那孩子瞥了一眼他阿父,然后有些畏惧的说道:「我愿意。
公羊寿很干脆,「好,那就来跟着我读书吧!」
中年人大喜,他也没有想到,这位儒学大家如此好说话,只是见了一面,就愿意收下自己的孩子,他再三拜谢,又对孩子吩咐了很多,然后询问拜师所用的东西。在得知这一派不需要什么拜师礼后,他更加开心了,仿佛是觉得来对了地方,对着公羊寿再三拜谢后,他终于离开了这里,而那孩子有些拘束的站在院落里,也不敢说话,只是害怕的打量着周围。
刘赐却凑了过来,「你的口音好奇怪啊,可以教我吗?」
「啊??」
「可以…」
「你阿父怎么把你丢下来就跑了?你是他亲生的吗?」
「应该是吧…」
「应该??」
刘赐都懵了,再次打量着他,两人聊了会,刘赐知道,这家伙还比自己大了好几岁,主要就是他看起来有些太瘦弱,显得年纪也小。
「我很喜欢
读书,我阿父起初很高兴,可后来就反对我读书了。」
「什么时候开始反对你读书啊?
「大概是我读着书一路走上山,在山里迷路的时候开始吧…」
「那我就知道你阿父为什么要反对你了,你继续说!」
「阿父为了让我玩,就在院落里修建了假山,可是我不喜欢玩,我就拿着藏书,在院落里读,我的姐姐倒是很喜欢读书,天天都往假山里跑…」
刘赐打量了下面前这个家伙,看着他端正的五官,白嫩的皮肤,不由得问道:「你姐姐多大啊?是亲姐姐吗?」
「是亲姐姐…比我大一岁。」
「哈哈哈,好兄弟,来,来,你坐着说,喜欢读书,这多好啊,你阿父就不该阻止你的,你继续说...」
「后来阿母也不许我读书了,他们把藏书房给关了,我就四处借书去看,每一天都在读书,阿父阿母越来越担心,最后听闻公羊学派没有书…就把我给送到这里来了。」
刘赐恍然大悟,「好家伙,原来是这样,我说你阿父怎么那么急,你阿父为了你也是拼了,走那么远…」
董仲舒点着头,随即问道:「你们这里有书吗?」
「没有…我们这里什么书都没有,不过我住的地方书倒是不少,你想要什么类型的书啊?」
「什么都可以啊,天文,地理,阴阳,黄老…我不挑的,只要有书就好。」
这个看起来笨笨的孩子,是一个正儿八经的书呆子,刘赐是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他对书的沉迷,简直比自己的兄长还要离谱,他本以为自己大哥已经是世界上最爱读书的人了,没想到这里还有一个远超自己大哥的,这厮只要丢给他一本书,他能看到天荒地老,刘赐觉得这都不是爱好,这已经是疾病了,实在是有点可怕,按着他的话来说,他因为读书,惹出了不少的麻烦。
例如他阿母让他出去买点东西,他一路读着书,不知不觉就走上了山,一夜未归,第二个父母发疯了似的去各地找他,找到他的时候他居然还在读书…
例如他阿父宰杀牲羊,让他帮着按住腿,自己进行捆绑,结果这厮按着按着就掏出了书来读,那羊直接给了他阿父一蹄子,他阿父应声倒地,起来后追着就打…
他姐姐跟他玩捉迷藏,结果姐姐藏起来后他拿出书就开始读,让他姐姐在假山里藏了整整一天…
刘赐听完,顿时惊为天人。
兄弟,你这是准备当个圣贤还是怎么滴???
至于公羊寿,自然也是很快就发现了这个弟子的特性,他看起来愚笨,实际上非常聪明,甚至都聪明过了头,自己教一句,他能反问二十多句,弄得公羊寿都是哑口无言,这孩子是个神童,公羊寿都不知道他到底读过多少书,无论公羊寿说什么,这孩子都能接的上,跟他聊天,公羊寿感觉自己不是在跟孩子聊天,而是在跟一个年纪跟自己差不多的学识渊博的老头子聊天。
至于他平日里的呆滞,那其实是他在心里默默的读书,在翻阅自己脑海里所记下来的知识。
这还是个人吗??
公羊寿跟他较量了几天,就决定不干了,直接将这个弟子也丢给了胡毋生,自己则是去喝酒去了。
至于胡毋生,也是本着师门的优良传承,将这孩子直接丢给了公孙弘,自己则是编书去了。
就这样,公孙弘喜提第二位师叔。
虽然这师叔读过的书似乎比他读过的还要多…
刘赐跟他的关系反而是迅速升温,刘赐觉得这小子很不错,为人老实,知道礼让自己,而且没有什么坏心思,人长得好看,还有个亲生的姐姐…
......
韩信人高马大的走向了食货府的时候,这里的官员们早已排成了两列,站在大门两旁,准备迎接太尉。
韩信看了他们一眼,顿时皱起眉头,训斥道:「何以不披甲?!」
众人懵了,贾谊急忙上前,说道:「太尉…我们这又不打仗…」
「好,不披甲也可以,但是何以不执锐??」
贾谊急忙下令,众人很快再次站在韩信的面前,各个手持利刃,还有个哥们甚至弄来了一张强弩,韩信瞥了他一眼,点着头,众人都站的笔直,犹如甲士一般,韩信在众人的簇拥下走进了府内,人高马大的巡视着府内的一切,然后做出了部署,最后,他坐在了上位,众人分别站在他的两旁,这里顿时就不像是食货府,反而变成了北军的军营。
「不错,往后办事,就是要保持这样的精神,不可怠慢!」
「唯!!!」
「贾谊何在?!」
「末将…臣在!!」
「汇报情况!!」
「唯!!!」
整个府的官员们大声的汇报着情况,各个都是保持身体笔直,目不斜视,韩信一一听完了他们的禀告,也不知是否懂了,随即下令:「若是我不在了,便由贾谊来负责大事,若是贾谊不在,就由直不疑来负责!」
「贾谊,你跟着我进来!其余人,卸甲!」
官吏们激动的看着太尉进去,随后迫不及待的聚集在了一起,「天哪,真的是淮阴侯啊,我亲眼看到了淮阴侯,还被他操练!!」
「是啊,他方才还训斥我呢,淮阴侯啊!」
众人无比的激动,直不疑却缓缓说道:「淮阴侯以治兵的方式来治理政务,当真是令人想不到。」
「我觉得吧,最想不到的是图唐手里这把强弩了,你是什么时候将强弩藏在这里的…你这是想干什么?我们中有谁得罪了你不成?」
那个被称为图唐的年轻人无奈的笑着,「其实这是我阿父的强弩,他总是嫌弃我太文弱,怕我丢了他的人,特意送了我强弩,让我留着护身…」
有官吏笑着说道:「还是太仆凶猛啊,这玩意都敢拿出来送给你…」
「是啊,陛下给我阿父赐了二十张强弩,所以也不违背律法…」
而在内屋里,韩信正在给贾谊交待以后要操办的事情。
「打仗的时候,最好的机会是敌人还没有防备的时候,如今就是最好的机会了…你要趁着群臣还没有防备,直接下令推行,我稍后就在这里接见那些大臣,你出去办事!」
「唯!!!」
当那些大臣们无奈的前来食货府的时候,一进来就看到了一群人披坚执锐的做事,这可是将他们吓了一跳,一天不见,这些人就像是吃错了药一般,每个人都是甲士的神态,皱着眉头,格外严肃,班规班距的,他们走到内屋的时候,韩信就坐在上位,一旁还有人记录他们的谈话。
「你弹劾食货府,说食货府滥用庙堂的财力,好,你说说,怎么个滥用啊?」
「臣…臣并非是指责,臣只是觉得,食货府作为负责贸易的部门,应当由食货府来负责全部的财政,而不是少府…您实在是误会了臣」
「在这里签上你的名字,然后滚蛋!」
「唯!!」
韩信在府内办了一天的公,成功的解决了所有的误会,原来那些弹劾他们食货府的人,都是言不由衷,还有更深的想法,他们是被误会了…在韩信的帮忙下,他们成功的说清了自己的观点,纷纷自愿上书,请求对食货府进行全面的扩展,增强等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