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历史系之狼
铎鲁经过了大起大落的人生,对如今的生活还是很知足的。
他现在有了家庭,有了地位,有了钱财,工作也并不劳累,就是偶尔需要他跟着国王接见一些来自东方的客人...其他时候他都可以自由自在的享受生活,这样的生活,对比前几十年的艰难岁月,简直就是天堂。
可是,铎鲁在此刻却遇到了自己的一生之敌。
事情是这样的,在今日一大早,安息王的大臣就找到了他们,点名让铎鲁来拜见安息王。
铎鲁本以为只是又一个普普通通的陪同翻译,可没有想到,安息王将一份书信递给了他,让他务必用最精准的言语来翻译出来。
他并不知道这封书信到底是谁写的,可是他要诅咒写这封书信的混球,你个王八蛋,老子咒你死无葬身之地!!!
纵然是多年在底层混迹的铎鲁,也不曾接触过这么庞大的脏话,这份书信里的脏话,简直突破天际,很难想象会出自一个写的起书信的人之口,这看起来就是乡野泼妇的谩骂而已,其中很多脏话的词汇,他甚至闻所未闻。
铎鲁咽了咽口水,抬起头来,看着满脸期待的安息王。
安息国靠着强横的武力起家,刘长甚至将他们的战争体系比作秦国,而他们跟秦国相似的不只是好战,还有苛刻的律法,也是如出一辙。
按着安息国的律法,任何胆敢辱骂君王的人要被处死。
铎鲁觉得,自己哪怕是将这书信翻译上一半,一家人都要开开心心的去见梵天了。
安息王看起来谦逊有礼,实际上这只是个假象,只有长期跟随在他身边的人,才知道这个人是到底有多么的凶残,多么的小心眼。
在很久很久之前,安息王曾派人邀请塞琉古的君王来跟自己见面,想要安排一场两人的会面。
但是那位可怜虫并没有答应,派人回答说自己已经习惯了自己的城堡,不愿意外出,借口推辞了他。
不知过了多久,安息王在攻破他的国家后,就将他囚禁在了那城堡之中,要将他囚禁致死....
这是个相当记仇的人。
安息王严肃的说道:“你要如实翻译,不能出现半点错误,这很重要,这是东西两个最伟大君王的首次通信...你知道了吗?”
“君王??您是说这是君王写的??是匈奴人的君王写的吗?”
“不,是大汉的皇帝所写的。”
铎鲁抿了抿嘴,不太像啊.....
“有什么问题吗?”
铎鲁茫然的摇了摇头,随即又点了点头。
安息王勃然大怒,“你说自己懂得大汉的文字,难道你是在欺骗我吗?!来人啊!!”
铎鲁顿时怂了,“大王!!我确实知道大汉的文字...这些字我都认识,但是,这些都不是什么好话,所以我不敢翻译啊...大汉的皇帝将您羞辱了一顿...还恐吓您不许前往东边...”
安息王米特里达梯今年只有三十四岁,这位年轻的国王在上台之后,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几乎击败了自己所有的敌人,建立了帝国的雏形,将版图扩张到了前无古人的程度,堪称帕提亚帝国的缔造者,是一个有雄才伟略的人。
当他得知自己的军队遭遇了大汉的军队,几个大将死在沙场的时候,他的反应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他并没有破防,甚至没有准备复仇,他只是很严肃的发誓,自己一定要为这些勇士们复仇,但不是现在。
随后,他又急忙找人来翻译大汉皇帝的书信,想要从中挖掘出更多有用的信息。
安息王眯着双眼,“你不要害怕,我并非是一个不明事理的人,你只是翻译,我不会问罪的,你就如实翻译,我就想知道,他到底是如何羞辱我的....”
铎鲁再次迟疑,看着自家大王的脸色开始变差,他终于鼓起了勇气。
永别了,我那腰比水桶还粗的妻子!永别了,我那一顿可以吃我十天俸禄的儿子!
“安息王,你个年纪很大的狗,我想把你,你个,我,你要是敢来东边,我.....”
铎鲁刚翻译了个开头,安息王就是飞起一脚。
铎鲁惨叫着摔在地上,安息王双眼通红,“来人啊!!将这个年迈的狗东西给我带出去砍头!!”
铎鲁倒在地上,发出了阵阵惨叫。
“大王!!大王!!是您让我翻译的啊!!是您啊!我只是翻译啊!这不是我说的啊!!”
当骑士们出来要拉着铎鲁离开的时候,安息王深吸了一口气,还是忍住了心里的怒火。
“放下他!出去!”
安息王愤怒的坐在上位,看着哆嗦着的铎鲁,“我岂能忍受这样的羞辱呢?不行!我也得给他回信一封!我也要用最恶毒的言语来辱骂他!我不擅长骂人,你擅长吗?”
铎鲁眼前一亮,“大王,别的我不敢说,要是说骂人,那全安息都找不出比我还懂骂人词汇的,我这一回家,我妻子就开始骂我,从晚上骂到次日天亮,词都不带重复的!大王要写个什么样的?”
“最恶毒的!你过来!”
安息王开始了对大汉皇帝的回信,铎鲁找回了自己的信心,开始不断的提出自己的建议,这家伙倒也没有吹牛,在骂人这方面,他还真的是有些天赋,在他的精心润笔下,一篇洋洋洒洒的书信就此完成。
铎鲁笑着说道:“大王!这下就好了,等汉朝的君王看到这书信,定然会气的半死!”
安息王满意的点着头,随即看向了铎鲁,“你很不错,是个人才...这样吧,我要赏赐你!”
“多谢大王!多谢大王!”
“就赏你做个使者,将这书信送到长安去,丢给那大汉皇帝,当面给他宣读!!”
铎鲁一愣,脸色再次变得呆滞。
永别了,我那嗓子像乌鸦的妻子!永别了,我那教了四年都不会写名字的儿子!!
就这样,大汉帝国与帕提亚帝国之间一场友好的文化交流从此开始了......
.......
长安,厚德殿。
城阳王刘章坐在刘长的面前,他时不时看着面前的仲父,脸上满是委屈。
刘长的脸色不是很好看,刘章刚进了殿,就被刘长直接按在了地上,差点就挨了一顿打。
“仲父...我虽然是诸侯王,可我毕竟担任官职,我也没有办法出面啊...我身份特殊,主要是殿下也没有跟我开口...我岂能自作主张...”
刘章很委屈,仲父因为诸侯王和群臣争斗的事情而很生气,觉得自己没有办好这件事。
可自己又能怎么办呢?偏向哪一方似乎都不对。
自己应该是直属于天子的,殿下又不曾动用自己,自作主张不是更恶劣吗??
刘长也想到了这一点,可他却皱着眉头,“没办法出面,难道就不能给安上书告知吗?怎么,被人堵住了嘴?连话都不敢说了?”
刘章知道在仲父面前说什么都是白费,也只好低着头认罪。
“你现在就去将吕禄给我追回来!让他在最快的时日内回来!”
刘章一愣,随即问道:“那赵王的事情....”
“谁管他如意有什么事啊?你就让他以最快的速度回来!晚来一天,我就抄了他的家!”
“唯!!”
刘章急忙起身往外走,可走了一半,他又转身返回,“陛下,除了吕禄,还有几个大臣也分别去了其他诸侯国....”
“让他们都滚回来!!”
“唯!!”
刘章低着头走出厚德殿的时候,迎面却遇到了笑呵呵的皇后,也不知皇后在这里站了多久,刘章急忙行礼拜见,曹姝点头回礼,看着他有些灰尘的衣裳,“又被陛下给训斥了?”
刘章点点头,没有说话。
曹姝认真的说道:“陛下就是这性子,你也不要怪罪,在诸多宗室子弟里,他是最看重你的,还常常对别人说,你有三公之才...他只是想要磨砺你,让你成长的更快....”
“臣明白,陛下允许我以外王的身份来统帅绣衣,这就是最大的恩赐了,况且...自从失去阿父之后...”
刘章想了想,还是没有继续说,朝着皇后再次行礼,转身离开了这里。
曹姝看着他远去的背影,长叹了一声。
齐王逝世之后,他的几个儿子彼此的关系都不太好,彼此之间甚至开始出现了争执,刘章因为大公无私的态度,备受几个同胞兄弟的非议,连齐王刘襄和北庭王刘卬都不太愿意跟他亲近。
曹姝走进了厚德殿的时候,刘长正在低着头沉思。
刘长的脸色看起来有些肃穆,眉头紧锁,眼神里居然带着一丝悲伤。
曹姝有些心疼的坐在了他的身边,轻轻握住了他的手,“陛下....”
刘长勐地惊醒,笑着看向了曹姝。
曹姝顿时有些愧疚。
她低着头,“是我管教不力,陛下不在,安惹出了那么多的事情,其实我也感受到了些不妥,但是他直接越过我去找阿母...我也无法阻拦...陛下,若是安惹出的祸太大,可以责罚他,可莫要如此神色...我实在不愿意看到陛下悲伤的模样...安这次若是让您失望,往后我会严格的要求他.....”
听着皇后的话,刘长只是用手拖着脸颊,侧着头来看她,脸上带着浅笑。
“我应该好好盯着他...唉,苦了陛下了...”
刘长直接打断了曹姝。
“谁说他做的不对了?”
曹姝一愣,惊讶的看着刘长。
刘安是低着头离开的厚德殿,而在很多人的口中,她也听说了不少的事情,群臣其实都很期待刘长能早点回来,因为刘安属实做的有些过火,就连张相都曾委婉的提醒自己,有些时候还是要劝一劝太子,事不是办的越快越好,饭得一口一口吃,否则容易撑坏了肚子。
曹姝对政务不是很上心,可是她心里也知道,刘安在这些时日里所做的事情,绝对都是大手笔的,别的不说,就是炸毁城墙这样的事情....都有些骇人听闻了。
“陛下不必隐瞒...”
“我隐瞒什么啊。”
刘长满脸的不屑,他直接伸开了双腿,以一种很嚣张的姿势坐在了曹姝的身边,双手撑着地,依旧是侧着头看着曹姝。
“我从来就没说安做错了啊,炸城墙也好,让女子当官也好...没问题,他是我刘长的儿子,要是这点胆魄都没有,以后还怎么来治理这个庞大的帝国呢?”
曹姝的眼眸里满是惊讶。
刘长则是仰起头来,“他之所以敢这么做,就是因为他还有我...他将我当作自己的靠山,因此他没有半点的畏惧,也不怕得罪任何人,更不怕引起什么矛盾....”
刘长笑了起来,感慨道:“当初啊...我就这么大,还不到安的肩膀...我阿父走了,大汉落在了兄长,阿母,和我的身上...当时我小心翼翼的,每次做事,都总是去想那些最坏的结果,每一次都做好杀人和开战的打算...我甚至想过,是否有一天会领着唐国的士卒与群臣率领的南北军交战,是否会血洗整个长安...我还想过若是自己遇害了,就安排人将师父送到唐国,让师父带着唐国的军队为我复仇...”
“我跟老丈人,周勃,陈平他们对峙交锋的时候,我都已经做好了被杀死的准备....”
“那些时日里,我总是张牙舞爪的,虚张声势,就怕人家看出我的惶恐...”
“我想尽了办法去恐吓群臣,维持平衡,加强我自己的势力...拼死保护着兄长的威望...我甚至差点将人真的丢进大鼎里烹杀...”
“如果那时,我阿父也还在,我肯定也不会怕,我不会怕什么丈人,怕什么周勃,我会骑在他们头上撒尿!无所畏惧....”
刘长似乎想到了那一幕,他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若是我阿父也在,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因为我有靠山,能为我摆平一切麻烦....”
“我曾体会不到的东西,如今安体会到了...这不挺好的吗?我还在,安还需要害怕什么呢?若是他害怕,那不是说我这个当阿父的不够格吗?他敢这么做,我还是很开心的,当初我没有可以依赖的阿父,但是如今,我可以成为被孩子所依赖的阿父啊。”
“只要我还活一天,我的儿子,就不必害怕任何东西。”
“任何敢阻挡我孩子脚步的东西,我都会给他撕碎!!!”
刘长的声音变得愈发暴躁。
曹姝目瞪口呆的看着刘长,再次握住了他的手,“也不能太纵容安...”
“这不是纵容...你知道吗?我现在已经不担心往后的事情了,安这个竖子啊,是长大了,他敢这么做,都是因为我还活着,若是我不在了,他不会再冒进,会守好这天下...我离开这些时日里,他能办成这么多事,已经证明了他的能力,他所要办的事情,每一个都是群臣所反对的,他还是办下来了,而且没有依靠我的力量,各种制衡..哈哈,孩子长大了...”
曹姝也笑了起来,“孩子们都长大了...你还不知道吧?先前安办事的时候,他几个兄弟都快跑断了腿,勃召集太学的士子为他造势,跟那些反对的人辩论,赐也召集了一帮人,跟那些反对的人辩论,还对外说要领着人杀了反对大哥的人...弄得群臣人心惶惶,都不敢明面上反对,就连良,也是整日往寿殿跑,跟太后问策,诉说大哥的近况....”
“哈哈哈,他们能和睦相处,还是因为您这位贤明的皇后啊...赐这个竖子,还真的是跟我一模一样,借着外王的身份来压制国内的大臣...这肯定是董仲舒教给他的!”
“不过,勃这个竖子能在学问上有所成,这是我不曾想过的....”
两人聊起了孩子,彼此也越来越近。
曹姝询问道:“明日就要开朝议吗?”
“当然要开了,那些犬入的,我离开了几年,居然都敢诬陷诸侯王了,我得让他们清醒一下...这些老狗,就知道欺软怕硬,我还是那句话,那些敢挡着我儿子的,我怎么也得撕一个!!!”
此刻,开开心心的走到了厚德殿门口,准备进去的刘赐却停住了脚步,脸色变得呆滞。
董仲舒狐疑的看着刘赐。
“大王?怎么了?不进去吗?”
刘赐脸色惊悚的看向了董仲舒,语气里夹杂着哭音。
“坏事了!”
“怎么了?”
“我听到阿父刚才说...要在他儿子里撕一个....”
ps:各位兄长,看老弟如此勤奋的份上,投个月票啊~~~
家父汉高祖 第661章 喜怒不形于色,形于拳脚
赵国,邯郸城外。
刘如意满脸无奈的眺望着远处,袁盎神色复杂的站在他的身边,两人安静的等待着来自长安的使者。
“唉,庙堂这群大臣,居然趁着长弟不在诬陷我,说我私铸钱币,藏甲胃,养死士...这是想让我去死啊!!”
刘如意咬着牙,脸上甚至有些后怕,他看着一旁的袁盎,“我可不想坐着囚车前往长安,您得想个办法啊。”
袁盎很是平静的看了刘如意一眼,没有急着开口。
这一次,太子殿下利用外王来压制朝臣,其实这也没什么,本来外王的一个大作用就是压制群臣,可问题是,这场争斗有点受不住尾了,在外王耀武扬威,肆意打压之下,群臣也被迫形成了联合,在晁错的带领下发动了反击,给几个诸侯王都定了罪,梁王的罪行是荒淫,群臣弹劾他远离自己贤明的正妻,却整日跟美妾混迹在一起,不治理国事,沉迷女色,认为他的德行不配奉国。
燕王的罪行是囤积重兵,不知其意。
这其实就有点意指燕王谋反了,燕王对此也很生气,燕国这么大,乃公不招募士卒你来替我看门啊???
燕王脾气火爆,在得知自己被弹劾之后,当即就表示要亲自驾车前往长安,绝对不接受群臣的调查,让群臣当面来跟他说这弹劾的事情。
胶东王和吴国被按上了私自用兵的罪名,还是老一套,只有齐王等几个少数没有参与这次事件的诸侯王才得以幸存,值得一提的是,河西王刘祥跟着刘长去打仗了,而他的国相刘敬因为附和其他几个诸侯王而惹怒了庙堂群臣,导致远在身毒的河西王都被定了罪,说他不用心对王事,国内数万士卒,居然带了几千人跟着陛下出征,显然是有惜力的嫌疑。
这其中就刘如意的指控是最多的,私铸货币,藏甲胃,养死士。
这些都是群臣对付诸侯王的手段而已,也不是非要将他们治罪,只是想让他们少参和庙堂的事情,只有燕王这样的暴脾气,才会想要直接驾车前往长安自证清白。
说是派人去调查他们,实际上只是想拖延他们的时日,让他们无法再对庙堂里的事情指手画脚的。
因此各国都对那些前来调查的人不以为然,可赵王就不同了。
毕竟,其他诸侯王可能是被栽赃了,但是刘如意吧,他还真的就有这些行为.....
袁盎对此毫不意外,这都是自家大王的正常操作。
刘如意没有私自铸造货币,他没有那个胆子,但是吧,这厮回收了民间的铜币翻新了一下...主要是刘长新发行的货币愈发流行,过去那些铜币开始起不到什么作用,刘如意双手一拍,计上心头,觉得这些老版货币不能就这样浪费了啊,于是乎就自作主张的回收重铸翻新....至于甲胃,那就更加离谱,按着刘如意自己的说法,是陛下要出征了,因此要多准备甲胃给弟弟送过去....然后他就疯狂的收集甲胃...为了确保弟弟的安全,他还收养了不少的人,教导他们,想让这些人担任弟弟的亲兵,以生命来保护弟弟...
朝臣未必知道这些事情,他们只是按着大概随意按放了一个罪名。
其他诸侯王根本就不怕人家过来查,反正都是栽赃。
可刘如意怕啊。
他苦涩的看着袁盎,“早知道就不想着凑整数,直接给长弟送过去了,现在可好,有理都说不清了,您说我现在要是给对方说这些甲胃都是准备送给长弟的,他会不会相信啊?”
袁盎舔了舔嘴唇,想要说些什么。
可他是个文化人,说不出脏话。
“大王啊...无论任何时候,您都不能收集甲胃啊...就是先前送给了陛下,群臣也一定会治您的罪...他们在意的不是您拿甲胃做什么,他们在意的是您有这种想法和实力...还有,您凭什么会觉得自己培养出来的人能比那些郎中更勇勐?有郎中们来保护陛下,您何必呢....唉...算了,大王,不要想了。”
袁盎来到赵国后的这几年了,已经习惯了大王的操作。
反正他已经是彻底放弃了反抗。
爱咋样就咋样吧。
劝不动啊。
赵王不能说昏庸,他确实治理好了赵国,如今赵国发展的相当不错,他所用的那些官吏也都是很不错的人,可就是有一点,在政治方面,怎么说呢,天下政才共一石,如意倒欠八斗。赵王实在是太缺乏政治嗅觉了,不,他是干脆就没有这个东西,每次都能做出一些很危险的举动来,你说是大智若愚吧,也不像,非要说的话,只能说是来自生母的遗传了....
袁盎也想通了,反正跟着赵王,死是迟早的事情,来得早来得晚都一样。
刘如意看出了袁盎的绝望,无奈的说道:“以后我再做事的时候,肯定会事前与您密谋!”
“您...”
就在两人交谈的时候,有骑兵匆匆赶来。
“大王!使者又回去了,据说是陛下返回了长安,下令要使者们回去...”
那一刻,刘如意浑身都松了一口气,差点一屁股摔在地上。
他笑呵呵的看着一旁的袁盎,“太好了!使者不来了!我们的命保住了!”
袁盎的脸上看不出有半点的高兴,只是麻木的点着头。
刘如意又变得有些焦虑。
“可长弟怎么回来的这么快呢?我这些甲胃,还没送过去,他就已经回来了...那我岂不是白收集了??我还想送给他呢....”
“大王...尽快将甲胃运到您自己的王陵里去吧...不要让太多人知道,这件事是真的会要命的...但凡庙堂里有一个人知道了这件事,您就要坐囚车了...得尽快处理掉!”
刘如意皱起了眉头,坚决的摇着头。
“不行。”
“七千多套甲胃...跟着我入土,那实在是太委屈它们了..我哪里配得上?长弟治理大汉不容易,从当初的贫苦样,一步一步发展到了如今,不能因为如今富裕了,就如此浪费...我就是被群臣抓住砍头,也绝对不做这样浪费长弟心血的事情...给寡人准备书信吧,寡人要将这些事情告知长弟,让他将甲胃用在该用的地方去。”
袁盎有些意外,看着那面色极为坚决的男人,他似乎有些明白,为什么大王每次犯事都不会受到什么严格的处置了。
袁盎试探性的问道:“难道大王不怕因此而被处死吗?”
刘如意仰起头来,意气风发。
“高皇帝的子嗣里,哪有贪生怕死的???”
........
此刻的长安,却因为朝议而热闹了起来。
群臣看起来有些洋洋得意。
当初刘长刚刚离开庙堂的时候,他们很高兴,因为比起刘长,刘安显然要更好说话,他是一个讲理的人,做事都讲道理,哪怕耍无赖,也是按着正常手续来进行,是会找出言语或者制度上的漏洞来耍无赖,不像刘长,纯粹市井小人的无赖性格,也不讲道理,说你不对就是不对,也不给理由,问理由就直接揍你一顿,再问就丢廷尉,再问就陇西,能一直到夏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