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家父汉高祖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历史系之狼
刘盈也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当初阿父和阿母整日争吵,如今阿父不在了,为何皇宫之内就是无法平静下来呢?
这一次的争吵,主要原因就是刘盈的舅父吕泽。
吕后想要追封吕泽为王。
刘盈自己倒是没有什么意见,吕泽还在的时候,就非常的疼爱他,总是抱着他,比阿父还要亲近。
但是,群臣的意见就很大。
最反对的就是安国侯王陵,王陵就是那个救下了张苍的大臣,他深受刘邦信任,刘邦逝世之前就曾对吕后说可以让他在曹相之后接手,成为新的丞相。
这位得知吕后的想法,非常的生气。
“当初太祖皇帝杀白马立誓,非刘氏为王者,天下共击之!”
“如今太祖皇帝刚刚驾崩,陛下怎可带头破坏盟约呢?”
王陵直接用刘邦来压刘盈,刘盈不敢反对,而其他群臣,在看到王陵叫嚣之后,不少人也都站在了王陵这边,表示,追封可以,但是封王是不行的。
刘盈说不动这些群臣,只好又来找吕后。
而吕后的态度就更加坚决了,我兄长的功劳,为何不能封王?我连他的嫡长子都没能保住,还不能追封他吗?他都已经不在了,有何不可?
刘盈夹在太后与群臣之间,左右为难。
两边都在逼迫着他,让他早些拿出决定来,刘盈自己根本无法做出决定,躲在宣室殿内,害怕见人。
最终,当王陵等人拿着太祖的盟约一同来到宣室殿的时候,刘盈最后倒向了大臣们这边,他追封舅父,追封了个谥号,叫令武,周吕侯也变成了周吕令武侯。
并没有什么实际上的区别,这让吕后非常的不满,数日将天子挡在椒房殿前,不肯相见。
ps:吕后既喜欢掌握大权,控制欲强,却又期待儿子可以独当一面,可是当儿子自己做决定的时候,她又觉得这个儿子开始不听自己的话了,真是一个复杂矛盾的母亲啊。
对了,老狼时不时会在某音直播码字,大家若是有空可以关注我的笔名,有空陪我码字聊天什么的。





家父汉高祖 第129章 完美诠释什么叫雁过拔毛
当刘长哼着小曲,高高抬起头,蛮横的走到椒房殿门口的时候,却看到正跪坐在殿门口的天子。
“兄长??你在这里做什么啊?”
刘长瞪大了双眼。
“长弟来了啊....”
刘盈苦涩的笑着,摇了摇头,没有回答。
“是来拜见阿母的吗?走,走,我们一起拜见。”
刘长叫着,便扶起了兄长,牵着他的手,就往椒房殿内走去,殿门的近侍急忙上前:“大王...太后有令,身体不适...大王可以进去,陛下还请回去吧。”
“啊?身体不适?那就更应该去看啊...走!”
刘长拉着刘盈的手继续往前走。
两位近侍很是无奈的挡在他们的面前,“大王请勿要为难我们...”
“为难你们?知趣的给乃公滚开!当心我烹了你们!!”
“大王!”
看到他们还挡在面前,刘长勃然大怒,猛地抽出了兄长的佩剑,对着面前那人就砍了下去,刘盈大吃一惊,猛地抓住了刘长的胳膊,剑猛地歪斜,直接将那近侍的上衣破开,险些就将他开膛破肚,那近侍浑身颤抖了起来,哆嗦的退到一旁,猛地摔在地上,吓懵了。
“竖子!怎敢草芥人命?!”
刘盈气坏了。
“哈哈哈,兄长气什么,我跟盖公学了十余年的剑法,要是真想取他性命,兄长可是拦不住我的...好了,要骂等我吃了饭再骂!走吧!”
刘长拽着刘盈就走进了椒房殿。
近侍颤抖着跟在他们两人身后,无助的看向了吕后。
吕后脸色平静,看都没有看他们一眼,刘长扑到吕后的身边,可怜巴巴的叫道:“阿母!您的两个近侍欺人太甚!居然敢拦着我,不让我进椒房殿,一言不合,居然还想出手打我,要不是我练过剑法,怕是要吃大亏....你帮我杀了他们吧!!”
“呵,你现在说瞎话倒是越来越顺了....”
那两个近侍的脸色更加苍白了,绝望的看着吕后。
吕后这才转过头来,看着那两个近侍,冷冷说道:“你们没能守住大门,本该是该处死你们的...这次且饶了你们,出去吧。”
“多谢太后!”
两人大拜,这才离开了椒房殿。
等他们离开了,吕后才不屑的问道:“在你的眼里,我就是如此残暴的人吗?还想设计来保下那两个近侍?”
“啊?阿母你说什么呢?我听不懂啊!”
刘长茫然的瞪大了双眼,一眨一眨的,很是无辜。
刘盈站在一旁,搓着手,迟迟不敢开口。
刘长却对着不远处的宫女吩咐道:“去弄些吃的,我们母子三人都还饿着呢!”
吕后并没有劝阻,只是不去看刘盈。
“阿母啊...兄长惹你生气了?好啊,你等一下,我去给你拿棍子!”
刘长很快就拿来了木棍,放在了吕后的手里,指了指刘盈。
“他现在是皇帝了,我哪还敢训斥他啊。”
吕后将木棍一丢。
刘盈大拜,“母后,儿臣不孝...当初,父皇还在的时候,尚且不敢对大父大母不敬,朕又怎么敢对您不敬呢?”
“你还有脸谈你的阿父?你阿父可从不会被群臣左右...这些时日里,群臣无论上奏什么,你都准...我和你阿父,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儿子?”
吕后眼里浓浓的失望,再也遮掩不住。
刘盈认真的说道:“阿母,群臣之言,朕都是经过甄别的,他们所上奏的,都是利国利民的事情,朕怎可不听从?”
“好了,先吃饭...”
看着被端上来的饭菜,刘长大叫着,随即便开始低头造饭,时不时从哥哥和阿母那里偷肉吃,两人也没有继续争执,吃起了饭。
“我们好久都没有在一起吃过饭了...唔,兄长,我想去看我的亲兵,就去看一次,好不好?”
“不行!”
太后和天子异口同声的说道。
刘长委屈的缩着头,“不行就不行,吼我做什么?”
“长弟啊,你那亲兵的事情,群臣早已不满,曹相也几次上奏...朕还是想办法给你留下了,但是你不能招摇行事!”
“群臣?又是那曹贼!且等他年迈,看我不把他的胡须一根一根的揪下来!”,刘长骂道。
“啪!”
这次,却是吕后朝着他的后脑勺来了一巴掌。
“不许对曹相不敬!吃你的饭!”
刘长低声嘀咕着,吃着饭。
“阿母...曹相问策与萧相,决定施行一套全新的汉律,减少了很多残忍的肉刑,比起秦律,要简约了很多...您觉得这件事如何?”
刘盈忽然开口询问道。
吕后还没回答,刘长便抬起头来,满怀期待的问道:“你这新律,允许在城内纵车吗?”
吕后沉吟了片刻,说道:“可以,秦律之严苛,从衣食住行,处处都要受到限制,那是因为秦国要用战争来完成大一统,如今天下一统,也不需要随时召集百姓来作战,可以行新律...”
两人聊起了大事,很快,就又回到了从前,仿佛忘记了之前的不愉快。
吃完了饭,刘长得意的抚摸着肚子,大摇大摆的前往天禄阁。
“五哥!”
刘长开心的抓着刘恢的手,“恭贺五哥!”
“丧期不可言贺!”
刘恢小心翼翼的吩咐着刘长要牢记桑期之礼,又问道:“长弟想说什么啊?”
“五哥啊...我听闻,公上不害前往梁国任相...这下,梁国文有公上不害,武有卫胠,五哥人才济济啊,不像我那唐国...我大唐百姓苦啊,只有张相一个人苦苦支撑...也没有什么人帮他...四面都是敌人,却没有一个合格的将军...”
“你想要卫胠还是公上不害?”
“五哥什么话啊!我怎么能抢走你的文武大臣啊...只是,我听栾布说,梁国有很多猛将,当初都是跟随彭越击破项羽的,因为彭越的缘故,如今被罢免,被囚禁...五哥啊,我唐国最是缺少这样的人才啊,能不能把他们给我啊?”
“长弟啊!不是我不给你...你要什么我都给你...但是,这些人大多与彭越有亲,只怕心生不轨,将来反而害了你啊。”
“害我?”
“兄长多虑啦,兄长是不知道我与彭越的交情啊,当初我曾与彭越同宴,几番言语,他惊为天人,称我为高贤,到如今,他给阿母写信的时候还会提到我!”
刘长傻笑着,“何况,我的舍人栾布,原先就是梁太仆,彭越的近亲,他也没害我啊?”
“既然如此...那好,我这就给公上不害写信...让他将人送往唐国。”
“多谢五哥!!”
刘长寻找了片刻,终于找到了刘友,“恭..哦,六哥无恙?”
刘友低声问道:“长弟有什么事?”
刘友甚至都不敢跟弟弟对视,声音也是极小,要认真听才能听清楚。
“唉,我听闻吴国人才济济...当初跟随英布作战的很多猛将....”
“好,我这就写信。”
大概是第一次被请求,第一次感觉到自己被需要,刘友浑身都颤抖了起来,脸上第二次出现了笑容,上一次这么开心,还是被刘建亲的时候,他急忙开始写信,刘长坐在一旁,刘长比刘友要高大太多了,刘友在刘长身边,个头仅到刘长的肩部。
感谢完刘友的慷慨解囊,刘长笑呵呵的坐在了刘恒的身边。
刘恒放下手里的书,自信的说道:“我韩国内无粮草,也无战马,更无文臣,没有农具,没有猛将,没有隶臣,什么都没有...长弟准备怎么办?”
“兄长,我听闻韩国有一个县,唤阳城,位置险要,乃是天下各地所交接之地...我大唐很是缺少物资,想跟你在这里借个港口,将唐国商贾派往这里,囤积物资,与各地的商贾贸易....”
刘恒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惊愕的神色。




家父汉高祖 第130章 我不是不懂
“当时啊,几百个甲士挡着我的去路,我大吼一声,将兄长背负在身上,一手持剑,一手拿盾,冒着箭雨就冲了上去,那些甲士们根本拦不住我,我左劈右砍,一路杀进了椒房殿内,等我回过头的时候,身后那是尸山血海啊...”
群贤们瞪大了双眼,急忙问道:“然后呢?然后呢?”
“兄长对我感激涕零,将梁国和吴国的将领都给我大唐了,对了,还把韩国的一个港口也给我大唐了!”
“大王神武!”
“大王之勇,纵项羽英布也不能及!”
众人纷纷叫着。
周亚夫在一旁说道:“大王如此神武,我们何惧曹贼?不如冲进他的府邸,先将他痛打一顿,再绑了他的女儿做唐王皇后!”
周胜之猛地敲了一下他的脑袋,“那叫唐王妃!!”
周亚夫捂着头,可怜兮兮的说道:“哦。”
刘长认真的说道:“我们都已年长,不能再那般胡作非为,我刘长乃是荀子亲传,岂能做出强抢相女之事?”
“大王英明!!”
众人又开始吹捧,刘长这才说道:“诸君!我有一言!”
众人顿时安静下来,都看着刘长。
“各位,吾等也不再年幼了...这些年里,我们想要做大事,尝试了很多次,每次都失败了...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们一定也要做出一些利国利民的大事!”
“大王,你说吧,要我们怎么做?!”
众人纷纷看着刘长,跃跃欲试。
“暂时还不能说,等我决定要做的时候,一定会告知大家!来,阿父丧期,不能饮,且饮水!”
刘长与众人一同饮水,因为丧期,不能再歌舞助兴了,但是,有吃的就已经知足。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而这次的宴席也是随着三位舍人的找来而草草结束了。
刘长无奈的带着三人朝着皇宫走去。
“什么大事啊,需要你们三人一起来抓我回去?”
“大王...”,栾布有些迟疑,却还是说道:“三位大王要前往封国了。”
听到这句话,刘长顿时就安静了下来,低着头,再也没有说话。
看到一向活泼的大王变得安静,三位舍人也有些不习惯。
张不疑说道:“大王不必担忧...过不了多久,大王也能返回大唐了,到时候,若是大王想要见他们,便派人将他们叫来拜见就好!”
召平抿着嘴,“张不疑!我再给你说一遍!诸侯没有召见其他诸侯的权力!”
“我也没别的意思,就是抵御匈奴嘛...匈奴势大,肯定是需要其他诸侯国协助的。”
“放屁!张不疑,老夫平日里从不动怒,可你这厮,不是后有反骨,你是反骨上长了个人,你蛊惑君王,你这等小人,简直是给留侯丢脸!”
“召平!你个老匹夫,你是大唐之臣还是汉臣?你不用心辅佐你的君王,你才是不臣贼子!”
“好了,同为舍人,如何能争吵呢?”,栾布急忙上前劝架。
刘长无奈的看着三大舍人吵架,忽然,他骂道:“你们吵就吵吧!把寡人围起来吵是什么意思?!难道寡人还会逃跑不成?!”
看到刘长发怒,这几个人才有所收敛,召平和张不疑冷哼了一声,不再去看对方。
在刘长的身边,张不疑年轻且激进,虽然年轻,可他的思维方式似乎却还停留在战国,在他这里,他的君主只有刘长一个人,其他人啥也不是,他的国只有大唐一个,其他的也啥也不是。而召公年迈且稳重,虽然年迈,他的想法跟萧相是差不多,都希望天下能继续太平,希望唐国强盛可不希望唐国受到庙堂忌惮。
至于栾布,那是两面派,在这两人之中反复横跳,没有立场。
当刘长返回了皇宫的时候,几个哥哥已经做好了离开的准备。
刘恢欲言又止,小心翼翼的走到了刘长的身边,摸了摸他的头,“长弟啊...本来是想直接离开的...可是,又怕你找不到我们,在母后那里哭闹...”
“兄长多虑啦,我要闹也是去宣室殿,不会去椒房殿的。”
刘恢认真的说道:“长弟啊,以后我们都不在了,你要照顾好自己...没有人再给你涂药了...你不要再惹母后生气...”,说着说着,刘恢自己的眼眶却已经泛红了,险些哭了出来。
在这里生活了这么久,刘恢心里自然也是非常的不舍。
“兄长,你放心吧,我会再找一个涂药的人!你每次涂药,手太重,我每次都看在你是我兄长的份上,没有告诉你,本来挨打就够疼了,你还下手那么重!”
“啊...我非故意..”
“无碍,我大人有大量!”
刘长大手一挥,非常大度的原谅了刘恢,刘恢握着他的手,依依不舍的交代着,反复的啰嗦着,刘长却不觉得烦。
刘恒平静的说道:“长弟...多扶持兄长。”
“然后呢?没了?”
“嗯,没了。”
“你是我亲哥哥嘛?哎,看在港口的份上,我就饶了你!”
刘友也上前告别,“长弟...这是送给你的。”
刘长接过来,发现是一个精致的木偶人,他开心的问道:“这是大姊当初送兄长的嘛?”
刘友脸色一变,解释道:“这是我自己做的。”
“哇!看不出来啊,六哥,你有这样的本事,为何不早说啊...早知道就让你帮我雕战车了,我那战车上的花纹不好看...”
“我帮你。”
兄弟几个告别,刘长的脸上并没有什么愁苦,一直都是乐呵呵的。
“长弟,你准备什么时候前往封国啊?”
刘恢忽然问道。
刘长一愣,脑海里忽然浮现出跪坐在椒房殿门前的刘盈的身影,他摇了摇头,大声的说道:“我还不急,我还得留在这里给唐国百姓谋福!”
“你啊...我看你不把长安挖空是不会回到唐国的!”
刘恢笑骂道。
他们离开的很是突然,因为下令的乃是太后,而不是天子。刘盈一直都想要将他们留在身边,等他们再年长几岁再送过去,奈何,太后和群臣都不愿意,他们都觉得,既然新皇登基,那这些已经封王的诸侯们就应该回到自己的封地去。
刘盈被双方同时施压,可也绝不低头,与双方大吵。
最后,刘恒带着其他几个弟弟在宣室殿外跪拜,恳求天子放自己归国,否则便不起身。
刘盈这才愤怒的骂道:“你们都滚吧!”
虽然很生气,可刘盈还是帮他们准备了离开的一切,甚至每个人配发了一个太医,要求照顾好他们,同时,太后也是宽容的让薄夫人离开,陪同刘恒前往韩国,离开之前,甚至还跟她一起吃了饭。
群臣与太后皆大欢喜,唯独刘盈闷闷不乐。
最后,他还是来送别自己的这几个弟弟,多次嘱咐,不是让他们治理好国家,却是让他们照顾好自己。
哥哥们离开的那一天,刘长并没有哭,他笑着向他们挥手。
当刘长笑着回到椒房殿,跟吕后分享今天的乐趣的时候,吕后却主动将他抱在了自己的怀里,认真的听着。
“五哥还哭了,我都没哭,他一直在哭,说舍不得我...”
“你是不是在怪我,送走了他们?”
“不怪,新皇登基,稍年长的皇子们都要离开...我知道,这是阿父和萧相所制定的,这是为了防止将来有人强行将诸侯留在长安,引发大乱...作为大汉的第一批诸侯王,我们应当遵从...”
“只是,我有点舍不得他们...他们都很好的...”
刘长的眼眶忽有些湿润,声音也跑调了,他倔强的瞪着双眼,“但是我不会哭的!”
吕后在他的脸上亲了一口,“想哭就哭吧...”
“哇”
“阿母”
“我不想让他们走”
刘长抱着吕后大哭了起来。




家父汉高祖 第131章 你谁啊??
“不许再靠近!”
甲士猛地举起了长矛,扛着木柴的农人吓了一跳,急忙用蹩脚的楚话叫道:“饶命!”
经过大汉几次充实关中人口的迁徙,关中这地方,基本什么口音都能遇到。而因为陵城的缘故,最近又新来了一批人,加上大汉的律法跟秦法不同。在大秦,你不呆在家里外出闲逛是要被抓起来的,更别提离开自己的家乡。
但是萧何的新律是不禁止百姓迁徙和外出的,若是觉得在这里活不下去,百姓们可以报备之后前往其他地区居住,百姓们可以外出散步,也可以两三人聚集在一起聊天,但是不能聚在一起喝酒,也不用担心会冒出凶狠的秦吏来将他们抓捕,毕竟现在都是汉吏了。
皇宫周围的甲士并没有为难面前这个农人,只是严肃的提醒道:“你若是要去城南,要绕道,不能从这里经过!”
“啊?”
那农人似乎没太听明白他的话,呆愣的看着甲士,甲士只好回头,吼道:“庆?你是不是楚地的?过来!他听不懂!”
就在这个时候,远处的皇宫大门缓缓打开,先后有三辆马车走了出来。
甲士们急忙行礼,那农人更是吓得趴在了地上。
刘长站在第二辆车上,正大声的询问着一旁的尚方令,“真有你说的那么硬?”
“自然是真的,大王不是都看过那把利剑了嘛?为何还非要亲自去看呢?”
“所谓眼见为实!”
刘长说着,马车就从甲士们身边缓缓经过,等送走了车,甲士起身,正要跟一旁的农人说话,可此时他才发现,这农人已经没影了,大概是被大王的车架给吓跑了吧,甲士继续在周围巡逻了起来。
陈陶低着头,背着木柴,远远的跟在那架马车的身后。
他的双眼紧紧的盯着那个坐在马车上的狂妄的娃娃,眯着双眼,他的步伐很快,完全不像是个农人。
马车的速度越来越快,他背着木柴,实在无法追赶,便偷偷将木柴放在了一个府前,轻装前进。
当他气喘吁吁的一路追到城门口的时候,正好看到那马车正在接受盘查,那小家伙正在朝着守门的甲士大吼大叫,他叫的是什么,陈陶并没有听清,只是看起来很凶,甲士都被他说的面色通红。
他低着头,从另外一旁走向了城门口。
即刻就有甲士拦住了他,查看了他的身份,询问他出城的原因。
得知他是外出去砍柴,甲士没有难为他,只是让他早些回来,便在登记后让他出门。
出了城,陈陶又走了不少路,看到周围没有什么人影,他方才吹了个哨。
片刻之间,四五个人出现在了他的身边,都是农人打扮,腰间配着斧,脸色凶狠。
“大哥,有情况?”
“机会终于来了...天不负我,那竖子终于要出城了,但是他坐着马车,身边又有不少人,我们无法追赶,这样吧,你们告诉其余兄弟,让他们分布在长安各个道路上,佯做砍柴...若是看到他,便及时通知,这一次,我们一定要成功。”
1...4950515253...5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