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历史系之狼
刘盈小心翼翼的点着头,又支支吾吾的说道:“只是,皇后如今也很劳累...我那弟弟很听话的,很乖的...不会惹我们生气...”
曹皇后故作严肃的说道:“那可不行!陛下常年忙于国事,我照顾一个孩子就很累了,怎么还能再照顾一个呢?”
“啊??”,刘盈瞪大了双眼,不知所措。
曹皇后这才笑了起来,“哈哈哈,陛下还愣着做什么,去将建接过来呀!”
“好!”
“太好了!”
刘盈大喜,握着皇后的手,认真的说道:“不过苦了皇后了...朕会弥补的...”
“陛下不要再说这样的话...我是陛下的妻...无论陛下想要做什么,我都会支持陛下,永远都这样...”
刘盈看着面前的贤妻,眼神里满是温柔,再也遏制不住心里的爱意,不由得凑了过去,正要亲...
“哇”
祥忽然大哭了起来,刘盈无奈的起身,骂道:“你这竖子,类谁不好,偏偏类你仲父!”
叔孙通此刻却坐在弟子们的面前,诸弟子坐在他的左右,听着他讲学。
“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曰: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曰:仲尼不为已甚者,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有的时候,一些违背底线的事情不能不做,做了是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做,有的时候,一些不能做的事情也必须要去做,做了是因为这是合乎我们想法的事情....有德行的人,说话不一定要句句守信,行为不一定要贯彻始终,只要义之所在,必定全力以赴!”
叔孙通讲完了这最后一课,缓缓起身,说道:“当今,我便有这样的事情要去做...若是我因此获罪,你们不要有怨恨,这是我自己想要去做的,你们要安心读书,光复儒家之学说,四处立塾,广招弟子,记住,教而无类,不要对学生太苛刻,不要收取太多的费用,不要私藏,不要去攻击儒家其他的学派...”
听到叔孙通的这些话,他的弟子们大惊失色,正要起身询问,叔孙通却皱着眉头,“我方才所讲,为何不去复习呢?!”
众人急忙低下头,继续读书。
叔孙通并没有去跟家人告别,直接令弟子驾车,朝着皇宫行驶而去。
不久之后,他就坐在了吕后的面前。
“太后,臣没有什么才能,却位居三公,臣知道,这是因为唐王的言语,臣因此非常的敬重唐王,常常想着要报答他的恩情。”
吕后冷着脸,朝中出了什么事,她是知道的,自然也就知道叔孙通来找自己的目的,叔孙通刚说了一句,吕后便骂道:“您就是这样报答他的恩情嘛?天下之事,难道都要怪罪一個十一岁的幼童吗?!”
叔孙通急忙说道:“请太后明鉴,并非是这样。”
“我儿尚未婚娶,难道要以匈奴之女为正室?哪有这样的道理!”
吕后比刘盈还要生气,她怒气冲冲的说道:“再有献此言者,当处死!”
叔孙通吓得腿都开始抖了,他鼓起勇气,颤抖着说道:“太后,我儒家的弟子,在唐国深受重用,我与唐王,并无任何恩怨。”
“当初冒顿写信侮辱太后,太后却不愿意作战,这是为什么呢?”
吕后板着脸,没有回答。
叔孙通又说道:“这是因为太后重视天下的程度超过了对自己名誉的重视....如今跟当初何其相似啊,大汉有圣君,有贤臣,万众一心,所缺少的,只是发展的时间...只要有十年的安稳时日,大汉就再也不必畏惧外敌,匈奴也不敢轻易羞辱。”
“太后是爱自己的儿子还是更爱这个天下呢?”
“我之所以敢来找太后,不是因为我不怕死,臣这个人很胆小,平生最怕死,我来找太后,是因为我知道太后不会杀我...太后乃大汉国母,虽爱幼子,却更爱天下...这件事,虽然会影响到唐王的名誉,却不会害他的性命,太后当初愿意忍受侮辱也不愿意轻易出战,如今为了幼子,又为何如此强硬呢?”
吕后没有说话,只是冷冷的看着他。
叔孙通又说道:“我们都知道,战事并非是因为唐王,天下人不会责怪唐王冒然开战,后人也一定会知道唐王为了天下而舍弃自己的名誉,因此而更加敬仰他...请太后熟虑。”
吕后迟疑了片刻,缓缓站起身来,“匈奴人生性残暴,他们很快就会撕毁合约,再次动手。”
“就算如此,天下人也知道了我大汉是不愿主动与匈奴作战的,若是匈奴再来,天下百姓定会无比的愤怒,也会明白战事的过错在彼,故愿为陛下死战。”
吕后若有所思。
“太后,请您下令,说服陛下,让他同意和亲,大汉需要和平啊...”
就在他们交谈的时候,忽然,刘长闯进了椒房殿内,他拍打着身上的积雪,骂道:“这天气,实在是...呦?叔孙通啊?你怎么来椒房殿了?”
刘长大大咧咧的坐在了一旁,看着他们。
吕后说道:“是为了议和之事而来的...匈奴想要议和,以女嫁你。”
“哈哈哈,就这事啊?没事,阿母,应了他!答应之后,照常跟月氏联系,照常去砍匈奴狗头,我还能白得一个妻,这多好啊!”
刘长笑着说道。
吕后又说道:“只是,冒顿认为,战事在你,你若是如往常那样做,只怕天下人都会怪罪你。”
“怪罪个屁,我唐国百姓巴不得有战争呢,打仗了还能升爵!”
“这天下人可不只是你唐国百姓啊。”
“啊?阿母是说赵国这些的?哈哈哈,他们怪罪又能如何?但凡敢多说一句,我就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军功制!”
吕后摇了摇头,“我说的,乃是庙堂之众。”
“庙堂之臣?除了周勃,樊哙,陈平,灌婴,夏侯婴,曹贼.....之外,其他人都是酒囊饭袋!寡人根本不放在眼里!”
“你就一点都不担心自己的名誉吗?”
“名誉?那玩意能换几匹战马?”
......
刘盈坐在上位,愤怒的看着群臣。
刘盈从不曾如此愤怒过,在叔孙通见过太后之后,群臣就安心了,事实再次证明,群臣怕的不是他这个天子,怕的是椒房殿里的那位。在太后表示不会反对之后,群臣就更来劲了,他们直接联合起来,一同上奏,希望能与匈奴议和,换取太平。
曹参脸色漆黑,一言不发,他是反对这么做的。
只是当群臣都联合起来的时候,他这个国相,实在是无法站在皇帝这边,他必须要适当的把握好庙堂里的平衡,若是让群臣觉得他彻底倒向了天子,那他就不好再统帅群臣。因此,曹参在此时只能保持沉默,只是,他也一样的愤怒,目光很是不善。
陈平没有说话,他只是平静的看着群臣商谈,完全没有想要干预进来的意思,像他这样的还有以周勃为首的武将们,这些人大多也是低着头,不言不语。
“陛下,国事为重!太后和唐王都应允,为何陛下不允呢?!”
“是啊,陛下,唐王亲自上书,希望议和,为何您不许呢?”
群臣开始发难,当初刘邦想换掉刘盈的时候,就是遭遇了群臣的围攻,连刘邦都无法战胜联合起来的群臣,更别说是刘盈了。
群臣仗着刘盈好脾气,纷纷上奏,让刘盈根本无法反驳。
“请陛下以国事为重!请陛下以天下为重!请陛下应允!!”
众人再次请奏。
刘盈浑身颤抖着,脸色铁青,一言不发。
就在这个时候,忽有甲士走进来,说道:“陛下,萧相在门外,请求相见。”
“啊?萧相??”
刘盈大吃一惊,随即,脸色更加不好看,连萧相都来劝说自己了吗?
“让他快进来!扶着他进来!”
奈何此刻天寒地冻,刘盈也不敢让疾病缠身的萧何待在殿外。
很快,萧何走了进来。
此刻的萧何,白发苍苍,身躯不再像先前那样笔直,他佝偻着腰,肩膀上堆着积雪,浑身哆嗦着,拄着拐杖,身边两个人扶着他,他连路都走不动了,只能一小步,一小步的前进,走的很是艰难。
群臣纷纷起身拜见,萧何耷拉着头,无比艰难的走到了刘盈的面前,正要行礼,刘盈却急忙说道:“萧相不必多礼!快扶萧相坐下来!”
赵尧开心的走到了萧何的身边,他知道,萧何一来,这件事就稳了,要知道,萧何是最重视大汉天下的。
“萧相,我扶你...”
“蠢物!!!”
萧何猛地抬起头来,手里拐杖打在了赵尧的头上,赵尧痛呼,惊讶的看着萧何。
萧何愤怒的看着众人,骂道:“蠢物!蠢物!都是一群蠢物!曹参!你这个蠢物!”
被萧何一顿训斥,曹参却一言不发,只是低着头接受。
萧何看起来很是激动,他叫道:“谁让你们跟匈奴议和的啊!!月氏与大汉结盟,使得匈奴不得已议和,如今匈奴各部落都将大汉当作依靠,想要来投奔大汉,这是匈奴的灭顶之灾!你们这些蠢物,此刻与匈奴议和,是想要吓走那些本想与大汉联盟的诸国吗?!”
“匈奴强势,唯独大汉能击败他们,难道不拟定合约,匈奴现在就能来进攻大汉吗?难道拟定了合约,匈奴就不会再来攻打大汉吗?”
“在这种时候,不展现出大汉的威严,让塞外诸国诸部归心,却还想着要什么议和!该议和的时候作战,该作战的时候议和!”
“是哪个说要议和的!站出来!让老夫看看!!”
群臣沉默,没有一个敢说话的。
刘盈大喜,说道:“是御史大夫叔孙通之言也!”
叔孙通瞪大了双眼,看着天子,陛下,你这么做可有点不厚道啊!
可叔孙通还没有来得及解释,一个拐杖便砸向了他的头。
“啊!萧相,您小心啊,我自己来,您别伤着自己啊...您注意啊...我自己打行吗?”
ps:非常感谢南粤蛮龙大佬的盟主,我今天再多写一点,争取明天为两位大佬加更。
汉初我最喜欢的大臣就是萧何,真的,他前半生在创建大汉,后半生一直在为大汉奔波,一生为民,甚至冒着被杀的风险,劝说刘邦将园林借给百姓耕作,汉初所有利民的政策,都是他一个人拟定的,在他病死之前,他一直都在家里编写新律,忍着病痛,写完便死了....唉,大汉第一贤相。
家父汉高祖 献祭几本幼苗
生怕均订掉落三万,所以决定献祭几本幼苗来巩固一下均订。
首先是不放心油条的诡道之主上架,里面有个马桶君巫双格就是格格巫的龙套,大家可以去嘲讽他。
然后就是滚开的我的属性修行人生,滚开大大是我喜欢的作者,也是一个很努力的作家,深蓝加点!哈哈哈,没想到有一天居然还能献祭滚开大大的书!
巫马行大神的是你们逼我成巨星的,巫马行大佬是一直在追读这本书的,甚至为了读我的书放下了自己的码字大业,这是何等的精神,这本老狼觉得可以大火,只要他能少看我的书,多更新一些。
梧桐火的我真不想看见bug大佬更新给力的很,就比我写的要少那么一点点,咳咳。
大唐开局:捡到一个唐太宗,这本是我一个老乡写的,希望我们新疆的网络作家能越来越多。
三国:开局继承三个系统,书名不好说,但人是老作者了,文笔是厉害的,也是土著流。
蜀臣,第一章就把我给吓到了,这文笔,真的是很好看啊,只是更新捉急,我养了好久。
当然,实在没书可看的朋友们,可以看看捡到一本三国志和捡到一只始皇帝,这两本书那是相当的好看,作者年轻有为,文采斐然,才华横溢,令人惊叹
还有求一下月票,明天上推荐,有人预约盟主的找管理格格巫,听说格格巫准备29号上盟主活动,格格巫私家赞助两百,群贤要预约吗?
家父汉高祖 第165章 我师傅的师傅不是我的师傅
萧何坐在床榻上,瞪着双眼,怒视着面前的刘长。
刘长手里提着一只鸡,笑呵呵的说道:“萧相,寡人奉太后之令,前来看望您...恭问无恙?”
“大王啊,陛下临终之前,曾多次说,安大汉天下者,定朕乳虎也。”
“这次本就不该议和,大王为何还要应允呢?!”
萧何说的很严肃,刘长却笑了起来,“萧相有所不知...寡人从未有议和之念,其实早在使者拜见陛下之前,我就已经写了书信,义正言辞的拒绝了议和的请求,将书信交给了使者....冒顿看到那书信,大概就能明白我的意思。”
“哦?那大王为何不反对群臣议和呢?”
刘长一脸的不屑,他傲然的坐在了萧何的面前,说道:“丞相坏我大事啊!”
“哦?”
“如今是寒冬,再过些时日,匈奴定然全力与月氏作战...冒顿派遣使者,其实就是离间,离间我与群臣的关系,离间唐国与大汉的关系,同时呢,也是想要有个稳定的后方,从而可以一举消灭月氏。”
“我旳想法是这样的,冒顿既然想要看到唐国与大汉不和,那寡人就让他看到...最好让群臣都来指责我,让陛下责令唐国不许攻打匈奴...我非常憋屈的给唐国下令,停止一切针对匈奴的活动....”,刘长忽然笑了起来,“等到匈奴误以为唐国已经不敢外出,全力攻打月氏的时候...”
“大王就会突袭匈奴在唐国之外的三大部落,将他们全部消灭。”
刘长摇着头,“奈何啊,萧相在庙堂里一顿闹,弄得我计策也无法进行下去了,我唐国如今仅有战马四千多匹,若是匈奴不松懈,想要吞掉他在唐国附近的几个部落,也怕也是不易啊。”
“寡人在接到冒顿书信之后,就想出了这个万全之策,还提前给张相写信,让他做好出征的准备,就等着冒顿送女,放心的去征讨月氏来着....寡人还准备跟月氏王提前交流,让他多牵扯匈奴一会...可惜啊。”
萧何忽然问道:“这听起来怎么像是淮阴侯的计策?”
“啊?萧相是怎么知道的?!”
刘长瞪大了双眼,惊讶的问道。
萧何撇了撇嘴,“淮阴侯倒是好计策,他这么做,岂不是用大汉的声誉来换取唐国的胜利?如此一来,塞外之民只知唐国勇猛,却以为大汉柔弱....看来,淮阴侯还是没有死心啊。”
刘长傻笑了起来,“这寡人就不知道了。”
“大王,臣虽年迈,却并非是朝中那些蠢物,大王不必糊弄。”
“啊?萧相怎么能这么说朝中重臣呢?他们可都是好人啊...叔孙通为了成就唐国的胜利,甚至冒死前来请求阿母...”
“他们以为是卖了大王换取大汉的太平,结果是被大王卖了换取唐国的胜利。”
“寡人绝非是出卖他人的小人。”
萧何平复了一下心情,语重心长的说道:“大王啊,臣有一言,望大王铭记于心。”
“萧相请说。”
“请大王早些成家,多生几个儿子。”
刘长一时间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这听起来怎么像是张相的话呢?
他恍惚了片刻,又问道:“您说什么?”
“臣当初让大王坐镇唐国,是因为大王勇武,能抵外敌,宗室多柔弱,请大王多生几个儿子,壮大宗室,好保卫大汉。”
“哈哈哈,好,好,寡人就听萧相你的!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了!我一定采纳您的谏言!”,刘长大喜,拍打着胸口,神色激动。
刘长很是开心的离开了。
而萧何在看到他离开之后,叫来了一位家臣,颤颤巍巍的将一封书信递给了他,“将来...等唐王前往封国之后,将这封书信递给太后,若是太后不在,便给与天子。”
.......
“阿母,我准备明日去迎娶曹家二女。”
看到端坐在自己面前,神色肃穆,言语诚恳的刘长,吕后心里顿时火起,冷冷的看着他。
“这并非是为了我自己,今日我去拜见萧相,萧相说当今宗室薄弱,我应当早些成家,多生育几个子嗣,将来保卫大汉,我这都是为了大汉啊,全无半点私心!”
吕后冷笑着说道:“既然没有私心,那就不要总是想着曹家女了,我看樊卿就很不错,既然你有为天下之心,我也不多阻拦,明日我就为你做媒,去迎娶樊卿。”
“啊??”
刘长猛地跳了起来,“阿母,我还年幼,几个兄长还没有成家,如何轮得到我呢?这件事,还是往后再提!”
还没等吕后回话,刘长便迅速逃离了椒房殿。
吕后冷哼了一声,这才拿起了手里的竹简,脸色却愈发的寒冷,书信里的内容,是关于南越的。
当刘长走出了皇宫的时候,三大舍人已经到齐。
刘长心里的不快顿时消失,他笑着走了上去,“你们终于出来了!”
刘长紧紧握着栾布的手,激动的说道:“只是数日不见,我险些以为过去了数年,实在是太想念你了,包括长安群贤,没有一个不怀念你的!”
栾布听到这句话,心里还是有些感动的,“多谢大王挂念...臣使大王担忧,实在有罪。”
“哎,没事,你现在出来了...我们总算可以去纵车了,有人可以捞我们出来了...”
栾布心里的感动顿时荡然无存。
刘长带着他们一路朝着韩信的府邸走去,又问道:“廷尉的人没有故意为难你们吧?”
栾布摇着头,“大王放心吧,那里的人都与我是老相识...不曾为难,时而与他们饮酒,整日惬意,不必再去抓大王...其实廷尉大牢也挺好的....”
张不疑也是开口说道:“是啊...我们原先在长安,整日坐立不安,生怕大王又跑了,大王一旦消失,我们就在长安各地乱跑,受人白眼,大王犯了什么错,还得被太后和陛下训斥...唉,大牢里还是挺平静的。”
“怎么?还想进去多待会?要不要我帮你们啊?”
“还是算了吧,臣若是进去了,谁捞大王出来呢?”
几个人笑着聊着天,刘长想起了正事,便又说道:“寡人让尚方打造的马鞍,你得早些给我取回来,我的那个好兄弟送了我一匹骏马,那骏马,真的是好看啊,稍后从师傅那里出来,我就带你们去看,哈哈哈...”
刘长得意的炫耀着自己的宝马,很快就来到了韩信的府邸门前。
“师傅!!”
刘长叫着冲进了内屋,舍人们站在门外。
韩信淡定的看了刘长一眼,问道:“事情没有成功?”
“师傅怎么知道的?”
“若是成功了,你应该是大笑着走进来的。”
“还是师傅懂我!”
刘长便坐在了韩信的面前,低声说道:“萧相前往皇宫,怒斥群臣,最终还是没能议和...陛下对那使者说,除非冒顿先道歉,否则大汉绝不与他议和,若是要嫁女,便要提供三千匹战马的嫁妆,使者勃然大怒,最后却只能悻悻而去。”
“可惜。”
“师傅,那接下来怎么办啊?”
“养精蓄锐,故作疑阵,你要表现出非常愤怒的样子,让唐国不断往边关派兵,做出即将出兵的模样...这么一来,冒顿就不敢全力与月氏,丁零作战,牵扯的越久越好...”
“好,我这就给张相下令。”
“还有,我有一位朋友,想要来见我,只是,此刻我无法出去,也没有人可以进来,你可以代替我去拜访他。”
“啊?又是朋友?不会又是蒯彻那样的人吧?”
刘长脸上满是不悦。
韩信看到他这個样子,不屑的冷哼了一声,说道:“你见了就知道了。”
“哼,最好不要是蒯彻这样的人,否则,我非将他烹了,再将他的家人抓来修唐王宫!
刘长领着三位舍人,来到了长安城南的一处普通民居之前。
“是这里吧?左侧第三座房子?”
“大王,就是这里。”
刘长这次令栾布去叩门,刘长在门口等了片刻,东张西望,这里是一个很安静的街道,路上行人很少,也听不到犬吠,无比的安静,刘长等了片刻,没人开们,便烦躁的上前准备再次叩门,就在这个时候,大门忽然被打开了。
开门的是一位老农,这人穿着朴素,皮肤黝黑,眼神浑浊无神,典型的大汉老农。
刘长一愣,又探出头看了看他的身后,问道:“你家主人在家吗?”
“我没有主人。”
“额...走错了?”
刘长沉思了片刻,盯着他,又问道:“那你认识淮阴侯吗?”
“认识。”
一个乡野老农说自己认识韩信,这让舍人都觉得有些惊讶,刘长倒没有多少惊讶,叉着腰等了片刻,看这人就是没有邀请自己进去的意思,刘长勃然大怒,叫道:“寡人乃唐王,奉淮阴侯之令来拜访,为何不请我进去!”
“哦,大王请进。”
纵然得知面前这位是唐王,这老农的脸上也没有半点的惊讶,只是很平静的让开道路,让他们走进去,刘长带头走进了府内,栾布和张不疑跟着他,唯独季布,紧紧盯着这位老农,只觉得他有些眼熟,却又认不出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