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家父汉高祖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历史系之狼
“谁要是用你当丞相,那他肯定是患了严重的脑疾。”
紧接着,刘长又开始担心了起来。
“师父也参合进去了吗?为什么呢?他也不再年轻了,安安稳稳的不好吗?他是那样厉害的人...”
看到弟弟有些失落,刘恒却不屑的说道:“谁不是这样呢?”
“没有人真正在乎这个天下,他们在乎的只是这个天下在谁的手里而已。”
“天下经历了那么长的战事,十室九空,处处都是残垣断壁,河里飘荡着无数的游魂,你拿个锸在任何一个地方一挖,都能挖出森森白骨,可是谁在乎呢?野心家们只在乎自己,他们才不管战争会带来多少的破坏...”
“淮阴侯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在他们这些人的眼里,百姓跟他们平日里吃的豚犬是一样的,卑微如草芥...”
“除却这些野心家,朝中的那些大臣,所在意的也只是地方豪族,什么三老教化...呵..我看叫豪强欺压还差不多...”
这大概是刘恒第一次说出自己的看法,听到这些话的刘长,瞪大了双眼,一动不动的看着刘恒,盯的刘恒都有些发毛。
“你干什么?”
“天王盖地虎?”
“什么?”
“没什么,哥,你真的生错时代了...”
刘长真的越来越觉得,自己这个哥哥真的比其他几个哥哥都适合当皇帝,不过,他若是当了皇帝,一定会是一个非常凶残的皇帝吧,想想他刚才那冰冷的语气,若是他当了皇帝,可不得将天下各地有钱的大户全部给抓起来宰了...
二哥很好,可是他实在是太好了,根本狠不下心动手杀人,五哥也很善良,可是没有威严,根本没人怕他,至于如意,他完全不行。
ps:家里来了客人,请各位理解。
还要说明一点,书中人物的观念不等于作者的观念,以前就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写了个儒生对法家的痛斥,然后一群人来跟我辩论...请大家不要这样代入,书里的角色都是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观点,无论对错,这跟作者无关。





家父汉高祖 第024章 改错归正
刘长是一个重感情的人。
跟韩信相处了这么一段时间,他是真的不希望自己这个师父做出一些蠢事来。
无论他想要做什么,基本都是不太可能成功的,只会白白将自己的命搭上去。
可刘长发现,自己太小了,根本什么都做不到,老师会听自己一个毛头小子的话吗?
诸侯王们很快就离开了,带着纺车的图纸,迅速回国,他们走的很急,甚至都没来得及实现奖赏刘长的承诺,只有刘交派人送了几本兵法书,据说,这几本兵法书都是他珍藏了许久的,天下都找不到第二本的那种。
刘交大概是听说了刘长跟韩信学习的事情,特意送了兵法。刘长倒说不上有多开心,可刘如意是真的羡慕,他几次提议想要借阅这兵法书,可刘长就是不给他借。
谁借都可以,就你不行。
刘如意尝试了吹捧,无脑舔,激将,以及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等一系列办法后,终于是无奈的放弃了。
而刘长也跟韩信提过这几本兵法,只是,韩信完全不在意,按着他的说法,前人所写的兵法,就不是给后人看的。作为后人,写几本传世兵法应该是最基本的能力吧?
刘长对此表示:?
韩信家里来了客人,平日里,韩信府里来客人的次数是不多的,就算有人来,也大概是萧何,樊哙这种级别的。可这次,来的人却很不寻常,就是个无名小卒,白身野人罢了。
刘长不太喜欢这个人,这个人的年纪比韩信还要大一些,留着山羊胡,相貌并不差。可是,刘长每次见到他,都觉得很不舒服,他的眼睛总是不断的朝着四周乱瞟,说话之前总是要酝酿许久,说起话里,慢条斯理,摇头晃脑,天生的一副高傲贵族老爷的腔调。
可韩信对他似乎却是礼遇有加,刘长很少看过韩信如此尊重一个人的样子,即便是对阿父,韩信都不过如此。
每当韩信给刘长教学的时候,这家伙总是喜欢插嘴,可刘长看得出,这厮并没有读过什么兵法,说的话也大多是混杂着大道理,说不到关键上,跟刘盈一个样,不,起码二哥说完大道理还是会给好处的,这厮只是红口白牙的干说。
韩信先前的冷淡姿态并没有能持续太久,在一次刘长在他家墙角小便之后,韩信再一次破防,又开始上手了。韩信讲课的场景,像是在打仗,韩信用力的嘶吼着,不断的质问:为什么这么简单的内容你都听不懂??你脑子是不是有问题?
而刘长也念念有词:你问问那边那个留山羊胡子的,看他能不能回答的出来!我这辈子连军营都没去过,你问我怎么击败白起?我怎么知道?大不了帮白起刨坑呗!
韩信也是忍不住的大骂:白起埋的就是你这种人!
而那个文士目瞪口呆的看着师徒俩对骂,这大概是他从不曾想过的场景。此刻的人,还是非常敬重老师的,虽然父为子纲还没有出现,可父权是相当的神圣且不可侵犯,同样不可侵犯的还有师权,在这个时代,你不孝顺父母,不尊重老师,那罪名比你挖坑埋了几十万人还要严重。
韩信授徒的场景,击碎了那位文士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诸多的观,反正通通都给他击碎了。
可他当着刘长的面却不敢多说,在刘长挨了揍捂着屁股离开后,文士迫不及待的叫道:“这竖子怎敢对大王如此无礼?”
韩信猛地回头,眼里带着杀气,那文士也被吓了一跳。
韩信回过神来,收起了杀气,淡然的说道:“我这弟子就是这样的性子。”
文士半眯着双眼,说道:“当初大王在楚地是何等的威风啊,一言九鼎,没有人不敢尊重您,甚至都没有人敢抬起头来正视您,如今却落得与孺子对质的地步。”
韩信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
“大王,当初没有听从我的建议,如今可是后悔了?”
“你来找我,就是为了羞辱我吗?”
“非也,非也。”
“我这次来找大王,就是为了给大王一个改错的机会。”
“哦?”
“当初在楚地,我看出了刘邦心怀恶意,便提议您联络淮南王,梁王,先发制人,围攻刘邦,可是您不听从我的,还说淮南王与梁王不配与您平分天下,执意要楚地兵强马壮之后再独自动手,这是大王犯下的第一个错误。”
“后来,刘邦叫您前来迎接,我让您别去,您又说刘邦是不敢对您动手的,独自前往,结果被刘邦所生擒,这是大王所犯下的第二个错误。”
韩信不屑的笑了笑,却没有说话。
“我这次来,就是希望大王能悬崖勒马,改正原先所犯下的错误。”
“哦?如何改正?如何弥补?”
“臣从代地来,臣听闻,陈豨在离开长安,前往赵国之前,您曾将他叫到府邸里。”
“我忘记了。”
“您对他说:您镇守的地区,是天下精兵聚集的地方。而您,是陛下信任宠幸的臣子。如果有人告发说您反叛,陛下一定不会相信,再次告发,陛下就怀疑了,三次告发,陛下必然大怒而亲自率兵前来围剿。”
“我为您从中央起事,你在地方起事,我们俩人合作,天下就可以取得了。”
听到这句话,韩信终于是坐不住了,他猛地站起身来,问道:“你怎么知道的如此清楚呢?”
文士咧嘴笑了起来,他自信的说道:“我还知道,大王为了在都城起事,收了那个孺子为徒,从他这里随时了解宫中的事情,若是有必要,还可以通过来攻进皇宫里,是这样吗?”
韩信的脸上出现了迟疑,竟然没有回答。
文士大吃一惊,惊讶的问道:“大王该不会是真心收下那个小子作为弟子吧??”
“当然不是!!”
“就如你说的!我只是为了利用他而已!”
韩信又变得有些暴躁,可这句话,却让那文士多了些信心。
文士平静的笑着,认真的说道:“请让我来为您说天下的局势。”
“代地即将有变,这是所有人都能看出来的,若是刘邦出兵讨伐代地,淮南王与梁王定然心生畏惧,淮南王当初就曾与您联络,胸怀大志,这些年里,他厉兵秣马,淮南国也有一支可战之兵,若是真的发生了战事,刘交与刘贾左右夹击,也未必能击败他。”
“刘交不过是凭借自己是刘邦弟弟的身份做了王,而刘贾虽然有军功,可远远比不上淮南王,不过是小辈而已。”
“在代地,燕王更是不堪一击,绝对不是代地的对手,刘肥更是一个小子,没有任何能力。”
“南北同时起事,梁王居中,只要淮南王与代地能击败燕,楚,荆,齐,他就一定会倒向我们,到时候,天下大半都在我们的手里,刘邦焦头烂额,在这个时候,您就带人攻进皇宫里,杀死吕雉与刘盈,天下唾手可得!”
听到这文士的话,韩信并没有表现出激动或者其他的表情。他是韩信,他不需要别人告诉他,也能看出天下的局势,或许他看的比面前这位文士还要长远,毕竟,他是韩信。
可是,韩信总是拿不定主意,或许是张狂的性格,或许是在早年的不得志。总之,在政治方面的韩信,跟军事方面的韩信几乎是两个人,打仗的韩信做起来事非常的干脆,毫不迟疑,说干就干,绝不拖泥带水,很少有人能在他手里撑过太久。
但是一旦涉及到其他方面,韩信就变得迟疑,始终拿不定一个主意。当初在楚国,这位文士多次劝他早点动手,难道他就看不出刘邦开始怀疑自己了吗?可他就是各种迟疑,愣是拖到被刘邦生擒。
这一次,同样的抉择再次摆在他的面前,他又一次开始迟疑,开始思索得失,不同的是,这一次,他身边不只是有一心劝他造反的野心家。




家父汉高祖 第025章 这个时代依旧有一位聪明的韩王
全属性满格的人是非常罕见的,而严重偏科,某一属性满格的人也不多见。
韩信就是一个严重偏科,军事能力满格,其余属性较为中庸的一个人。如实说,刘长其实也是如此,历史上的他,个人武力满格,其余属性为负,曾当众表演抗鼎,让人怀疑他到底是姓刘还是姓项,又曾用一个大铁锥一下子干掉了辟阳侯审食其,让随从割下他的脑袋。
在汉初,全方面发展的大概就只有曹丞相了,无论军事,内政,谋略,个人勇武,他每个都是“略懂”,可以当将军,做先锋,做丞相,号称大汉第一万金油。可能个人勇武不如樊哙,打仗不如韩信,谋略不及张良,内政不如萧何,但是,这已经是奇才了。
当刘肥回到齐国的时候,曹丞相带着齐国群臣前来迎接他。
此曹丞相非彼曹丞相,他身材修长,皮肤偏白,不太像个武将。他曾是沛县的狱掾,也就是管理监狱的小吏,是萧何的下属,估计平日里没少跟刘邦相处,一来二去也就混熟了。
这个人在后世的名声不显,最大的名声却是萧规曹随。很容易让人误解为是一个只懂得模仿萧何的混子。实际上,这位跟随刘邦起兵之后,打了无数个仗,韩信的名声大,可是韩信打过的仗也没有曹参多。
在立国之后,刘邦派人清点将军们的功劳。
曹参的功劳簿上是这么写的:曾打下了两个诸侯国,一百二十二个县。俘获诸侯王二人,诸侯国丞相三人,将军六人,郡守、司马、军候、御史各一人。
在消灭项羽之后,诸侯联名上劝进表给刘邦,推举他为皇帝。刘邦称帝,在洛阳南宫大宴群臣,席间,觥筹交错,君臣共饮。
刘邦喝的开心,就问群臣,“你们都说实话,我为什么能夺取天下?”
群臣意见不一,刘邦便开始吹嘘,“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比子房。镇国家、抚百姓、供军需、给粮饷,我不比萧何。指挥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比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他们为我所用,所以能取得天下。”
他这句话,就定下了历史的汉初三杰,可曹参却不太高兴,他自认功劳是不少于这三个人的。
其后,刘邦论功行赏。定萧何为首功,封他为酂侯,食邑最多。诸侯分封完毕,接着是排位次,众人劝谏刘邦:“平阳侯曹参跟随陛下南征北战,身受70余处战伤,攻城略地,功劳最多,应排第一!”
这时,关内侯鄂君却说:“在楚汉战争中,陛下有好几次都是全军溃败,只身逃脱,全靠萧何从关中派出军队来补充。有时,就是没有陛下的命令,萧何一次也派遣几万人,正好补充了陛下的急需。不仅是士兵,就是军粮也全靠萧何转漕关中,才保证了供应。”
“这些都是创立汉家天下流传后世的大功劳,怎么能把像曹参等人只是一时的战功列在万世之功的前面呢!依臣之见,萧何应排第一,曹参第二。”
鄂君的这番议论,正中刘邦下怀,于是顺水推舟,把萧何排为第一,准许他穿鞋带剑上殿,并封了萧何的父子兄弟10多人,并加封萧何二千户,这样,萧何位列众卿之首,被称为“开国第一侯”,食邑万户。
这番说辞,曹参心里怎么想的,我们并不知道,可是我们知道,他心里大概是不太好受的,他在这些年里参与了无数个战事,南征北伐,战功赫赫,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萧何在大后方,就超过自己当第一?
为什么后人会津津乐道“萧规曹随”呢?因为曹参对这个与自己有些“矛盾”的老朋友所制定的政策时,他决定遵循,放下了私人的成见。
刘肥对曹丞相是非常尊重的,刘肥在齐国,基本就是放权给曹参,自己站在曹参身后为他撑腰,若是遇到曹参压不住的人,他才会站出来。曹丞相同样的对刘肥礼待有加,没有因自己开国功臣第二的荣誉身份就看不起这个年轻的齐王。
两人相得益彰,将齐国治理的是井井有条。轻徭薄赋,鼓励农桑,使民休息,曹参几套组合拳打出来,齐国的情况蒸蒸日上,又逐渐回到了原先那个富裕齐国的模样。
可这次,刘肥却急匆匆的拉着曹参坐上了自己的车架,也顾不上平日里的礼仪。
“父皇说:代地有变。让我们做好迎敌的准备!”
刘肥经历过战乱,但是没有打过仗,因此看起来有些慌张,曹参却是一脸的淡定,打仗?那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他一点都不慌。
“相国觉得如何?”
“既然有变,当然就是要镇压。”
“可怎么镇压呢?”
“臣带兵去镇压。”
刘肥此刻觉得,这真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他当然也知道要带兵镇压,可问题是,齐国刚刚才有所好转,国内的士卒撑死能召八九万,能召是一回事,但若是召集了这么多的士卒去作战,那齐国现在的局面就全废了呀。
仿佛是看出了刘肥的担忧,曹参淡定的说道:“大王不要担心,对付陈豨,还用不着召集太多人,有臣在,大王不必担心任何事。”
曹参的平静给与了刘肥极大的信心,刘肥当然也知道自己这位丞相昔日里的战绩。陈豨也是个猛人,可绝对猛不过面前的这位。虽然汉初三杰没他,汉初三大名将也没他...可他就是很能打,将汉初三大名将里的英布头都给打爆了,就你特么是三大名将啊??
刘肥便将作战的事情也交给了曹参,曹参开始秘密的在齐国召集军队,做好了出征的准备。
刘交和刘贾回去之后,也大多是如此,刘交麾下没有像曹参那样的猛人,可是楚国辽阔富裕,能召集的士卒也不少。比较尴尬的就是刘贾,他的国家新立,既没有猛将,也不富裕,还没有兵...但他本身是军功出身的诸侯王,故而也无所畏惧,何况代地离他那么的遥远。
在代地,即将引领天下新局势的陈豨,面无表情,听着王黄在自己面前侃侃而谈。
王黄本来是一个商人,后来成为韩信麾下将领。哦,这个韩信不是那个韩信,是韩王信。这个韩王信是某个高深莫测的韩王的后裔,完美了继承了韩国王室高深莫测,大聪明等优良基因。
在匈奴来围攻韩王信的时候,韩信多次派使者到匈奴处求和。刘邦派人带兵前往援救,但怀疑韩信多次私派使者,有背叛汉朝之心,派人责备韩信。
韩信极为惊恐,于是就和匈奴约定好共同攻打汉朝,起兵造反,把国都马邑拿出来投降匈奴,并率军攻打太原.....
刘邦率军击破韩王信的军队,韩王信逃往匈奴,王黄和曼丘臣立赵国王室后裔赵利为王,再次收拢韩王信流散的士卒,与匈奴合谋攻汉,被刘邦所破。
后来,韩王信就在匈奴的羽翼下蠢蠢欲动,想着有朝一如能“反攻大陆”,而他的大臣王黄则是跟随了陈豨,跟他原来的主人韩王信一起忽悠陈豨造反。
“主公,诸侯苦汉久矣!若是您能起兵,韩王信定会率领匈奴之兵,响应您的壮举!”
“如今刘邦已经年迈了,楚王更是被他抓进了长安,梁王和淮南王私下里也早已对刘邦不满,他已经没有什么能打仗的将军了,您现在出兵,没有人可以击败您。”
ps:兄弟们,家里人说下午要去乡下拜访伯父姑妈他们,我不知道几点能回家,要是今天没能更新第二章,我明天补上。
我小的时候不怎么过春节,现在维族也开始过春节了,不过,过春节的方式好像跟汉族不太一样,看春晚,全家一起吃饭,然后就开始走亲戚...每个亲戚家里都要吃一顿饭,坑爹啊,我本来想减肥的。




家父汉高祖 第026章 造反
或许是临行前韩信的交代,又或许是韩王信给与了他莫大的勇气。
总之,在两位韩信的影响下,汉帝十年九月,就在太上皇驾崩两个月之后,陈豨反了。
代国原先是有大王的,也就是刘邦的哥哥刘喜。但是,在匈奴的进攻之中,这位代王居然抛下了自己的国家,一个人逃走了,刘邦大怒,将他贬为侯。虽然代国没有了王,但是代国依旧存在,而统领者就是这位名义上为赵相,实际上为代丞相的陈豨。
这一天,陈豨将代国的大臣们叫到了王宫里。
汉初的这些诸侯国,也算得上是“五脏俱全”了,俨然就是国中之国。汉朝所有的官职,他们也有,丞相,太傅,御史应有尽有。而作为诸侯王,他们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权力。
第一个是可以自行任免两千石以下的官吏,两千石以上需要汉朝任免。
第二个就是“得赋敛”,可以向本王国臣民收取赋税,自由分配。
陈豨来到代国不久,可是他早已开始施行自己的权力,国内两千石以下的官吏,大多都由他的门客来担任。而其余大臣,也大多与他亲近。
可是这一天,群臣走进王宫之后,却是惊恐异常。
因为陈豨居然是坐在王位上等着他们的,在平日里,他们朝议也是在王宫里,但是陈豨是要坐在上位之侧的,坐在上位,如同造反。而王宫里也早就聚集了不少人,这些人没有穿官服,大多都是陈豨的门客,分别坐在他的两侧,占据了群臣的位置。
这些群臣们未必看得上这些游侠团体所组成的宾客,而宾客们也未必看得起这些“食肉者”。
刚刚走进了王宫,代太傅脸色大变,伸出手来,指着坐在上位的陈豨骂道:“你何德何能?可以坐在王位呢?还不滚下来!”
陈豨被骂了一顿,也不生气,笑呵呵的说道:“事情有变,请诸君坐下来听我说。”
显然,太傅是不愿意听的,他转身就要离开,却被几个门客直接拦住,这些门客手里握着利剑,眼神凶残,“当着宾客的面来羞辱其君,您知道是什么下场吗?”
“享用君王的俸禄却做出对君王不忠诚的事情,尔等知道会是什么下场吗?”
太傅并不畏惧,继续破口大骂。
门客们蜂拥而上,顿时将太傅砍成了数段,太傅也不曾住口,辱骂到他彻底死去的那一刻。
有了太傅的前车之鉴,其余大臣们瑟瑟发抖,再也不敢反抗,颤抖着坐在了末席。
陈豨笑着说道:“我自幼仰慕信陵君,只恨自己不曾有机会能亲自追随他,若是能见到信陵君,我甚至愿意为他牵马为仆...长大之后,我开始效仿信陵君,真诚的对待我的门客,没有不恭敬的行为,将宾客当作自己的朋友,谦逊恭敬,屈尊待人。”
“主君说的对!”
门客们纷纷响应。
陈豨又说道:“当初的信陵君,因为受到了兄长的猜忌,郁郁不得志,可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又一心与暴秦作战。”
“我听别人说:刘邦是个不讲信义的小人,他本来是汉王,却吞并别人的国家,楚王,韩王,赵王等人都曾为他立下汗马功劳,他囚禁楚王,驱逐韩王,除赵王之国。”
“他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地位,完全是因为这些诸侯们的相助,可事成之后,他却要一一除掉这些人。”
“我决定为天下除掉刘邦,光复诸侯们的国家,以周的正礼来匡扶天下,诸君觉得怎么样呢?”
门客们顿时沸腾了,他们纷纷高呼道:“愿意跟随主君!!”
在他们的吼声里,大臣们瑟瑟发抖,惊恐的低着头,一言不发。
“我不才,愿意暂领代王,除掉刘邦!!”
就这样,陈豨自立为代王,又匆忙安排了一系列的职位,他将自己的这些门客分别安插在所有重要的部门,随后,他下达了第一个命令。
1...89101112...5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