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历史系之狼
“咳,家里来了贵客,想跟陈侯借点酒来着,原本看到陈侯跟留侯博弈,没想要打扰,只是看你们下的这么jing彩,情不自禁”
陈平脸色一黑,我说怎么家里的酒总是莫名消失呢。
张良却笑了起来,“大王既喜欢,不如在一旁观看。”
刘长点了点头,咧嘴笑着,站在一旁看了起来。
“下错了!下错了!下这里啊!哎呀,你会不会下棋?!”
“不是,你下在这里做什么?你没看到吗?天哪,你到底会不会啊?”
“哎,对,就是这样嘛!!”
陈平黑着脸,收起手,看着刘长,“要不大王来?”
刘长摇了摇头,“我不怎么会,还是你们来吧。”
“那大王便安静的看着,不必打扰。”
“好,好,我不说了!”
陈平再次下棋,刘长站在一旁,挤眉弄眼,时而咬牙切齿,时而点头,陈平时不时看他一眼,怒火中烧,当他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已经输掉了。
“仲父,伱不行啊,这都能输??”
陈平强忍着怒火,看着张良,说道:“身体不适,改日再下吧。”
张良面对刘长的搅局,似乎并没有半点的不悦,根本不受干扰,他笑着抚摸着胡须,“陈侯啊,下棋总是能遇到各种变故,若是轻易动怒,那可赢不了啊。”
刘长点着头,“是啊,是啊,你看看人留侯,
都是彻侯,怎么就如此输不起呢?”
也就是陈平,若是换个不愿意透露名字的犹子,或许能操起棋盘将张良和刘长的头都给打烂,当然,打得过长的话
“大王还有别的事吗??”
陈平板着脸质问道。
“有,有,仲父,是这样的正好你们两人都在我想要询问一件要事。”
刘长坐了下来,认真的看着他们,说道:“月氏与匈奴大战,月氏人并不是冒顿的对手月氏的部落要迁到唐国境内,月氏王不久之后也要亲自来长安我该如何不伤和气的瓦解月氏的势力呢?”
“大王是想要问,如何将月氏弄散,又不让月氏王离心?”
“对!”
刘长笑着说道:“倒不是怀疑月氏王,只是他们聚集在一起,始终都是外人,只有分散在唐国各地,他们才能变成唐国百姓月氏人有四十余万,若是不早点让他们成为唐人,再过百年,怕是会变成唐国之大患啊。”
听到刘长的话,陈平依旧板着脸,一言不发。
张良却说道:“这并不难,大王若是担心这个,则可以效仿太后。”
“毒杀月氏王?”
“咳咳!!”
张良剧烈的咳嗽了起来,也是被刘长这口无遮拦的家伙给吓到了,“将月氏之大臣招至麾下,赏赐其勇士,让他们读书识字,分到各地为小吏!分化其民,教其耕作,鼓励通婚”
张良说出了很多的办法,刘长认真的记在心里,随即看向了一旁的陈平,“仲父,难道你没有什么建议吗?”
“我愚钝,连棋都下不好,怎敢妄谈大事!”
“仲父这是什么话!若仲父愚钝,那庙堂重臣又如何呢?”
刘长哄了几句,陈平却很平静的说道:“大王完全不必担心这件事,想要解决这件事,关键就是在月氏王的身上,而大王向来远贤臣,亲小人,与蛮夷之辈情投意合,我想月氏王定然也愿意与大王交好只要月氏王能服从大王,那分散其部族,根本就不是问题。”
“当初秦国在收复诸夷之后,也是安抚其王,在陇地多设夷道,让他们定居,又时不时派遣秦人迁徙大王你看如今,陇地可还有当初的蛮夷?唐国也是如此”
按着陈平的说法,唐国与月氏,那就是蛮夷见蛮夷,一定能相处的很愉快,完全不会有什么麻烦,在军功制下,什么蛮都能变成大唐的一部分,让月氏王协同打仗,让他的将士获得军功,然后在各地给与他们土地,将他们分出去,就这么简单。
刘长认真的感谢了两位仲父,又感谢陈平所赠的美酒,然后笑呵呵的离开了这里。
“大王已经将内外之臣都得罪了一遍,若是还留在长安,以后或许有大难。”
“唐国势大,终究是在对岸啊。”
张良忽然感慨道。
陈平冷哼了一声,“您要隐居,却非要让我来趟浑水?这是什么道理?”
刘长要招待的贵客,乃是燕王刘濞。
刘濞跟刘长也很亲近,刘濞因为性格问题,跟其余几个宗室相处的不是很愉快,刘濞好武,性格也有些狂妄,总是轻视他人,只有刘长与他臭味相投,两人的封国离得近,也常常互相扶持,关系密切。
“长啊他们最近聚集,都不再找我了,呵,不就是因为我最先答应了太后吗?可他们又如何?难道他们就敢不答应吗?”
“他们自己也答应了,却要责怪我没有立场我跟他们不同,我没那么虚伪,他们不爱我,我也不理会,若非我们抵御着匈奴,就凭他们,岂能安坐王位?”
刘濞很不开心,因为宗室之亲的疏远而愤怒,刘长却不好多说什么。
“无碍,兄长啊咱们不说这些事,这酒可是我珍藏了多年的,来,一同饮!”
兄弟俩人喝着酒,刘长又让众人离开,只留下了贾谊和张不疑陪伴,刘濞是个藏不住事的,喝了几口酒,他忽然压低了声音,“大王,宗室之中,我与你最亲,我也知道大王的本事,甚是服气!若是大王有什么吩咐,我愿意效命!”
张不疑大喜。
“哈哈哈,我这次请兄长饮酒,还真的就是有事想要兄长相助!”谷賙
“大王请说!”
刘濞就要起身,刘长却一把将他拽住,“也不是什么大事,当初东胡强盛,曾羞辱匈奴,后被冒顿所击败,数十万人成为了匈奴的奴隶,冒顿在燕国外修筑一城,用以奴役这些东胡部族我听闻,他们在这里放牧,有牲畜近百万!!”
“如今,冒顿远征月氏,其余士卒又在我唐国云中雁门代等地防守我想跟燕国一同出兵,攻破此城,劫其牲畜!这近百万的牲畜,我们可以平分,燕国一半,唐国一半,兄长觉得如何?!”
刘濞大喜,叫道:“好啊!这些年里,匈奴欺我国弱,常常劫掠,弄得我苦不堪言,我早就有出兵的想法,若是大王能相助,我们便一同出击,不过,这平分之事,万万不可,我燕国势弱,所能征召之士卒也不过三万,所获物资,大王分我三成便可!”
“哈哈哈,寡人与兄长乃是至亲,若是唐国和燕国也能如此,互通有无,不设关卡,亲如一国,那就更好了!”
“大王若是看得起我,我愿率燕地为大王之郡守!”
“这是什么话!兄长难道以为我有吞并之意吗??”
张不疑再次大喜,激动的看着刘濞。
刘濞摇着头,饮着酒,愤怒的说道:“上一年,匈奴六次叩边,我只击退了三次,其余三次,他掠我民众六千余人,我却不能救!!我的几个爱将,都死在了与匈奴的战事里!”
燕国薄弱,是真的弱在战国之时,也就比韩国稍好一些,后来经历了数次战争,先是被赵国杀,赵国杀完秦国杀,秦国杀完刘邦杀,杀到最后,燕国连韩国都不如了,那么大的地盘上的人口,还不如齐国的一个郡,千里无人烟,真的是对燕国最好的形容。
而燕国的地理位置又奇差,面对强势的匈奴,燕国的防线实在是太长,士卒又严重不足,导致这里成为了遭受匈奴祸害最多地方。
刘濞是个有雄心壮志的男人,他是不能忍受这样的羞辱的。
“兄长!你放心吧!这些年里,唐国战马越来越充足,将士们都渴望着作战,若是兄长愿意,日后我们便更好的扶持,燕国渔阳之外的长城,可以让唐国帮忙镇守,若是遇到什么情况,唐国也会以最快的时间来支援我们乃是兄弟,唐国与燕国,也该亲如兄弟!”
两人喝着酒,定下了一系列关于唐燕联盟的事宜,其中包括了唐国援助燕国,帮着开采其矿产,不再设卡,双方的百姓可以自由出入,商贾可以低税进行贸易,联合作战等方面,这要是要在春秋战国,那就是燕国成为了唐国的附庸咳,在如今就是诸侯国共同抵御外敌了。
燕国的苦是防线太长,唐国的苦是防线太短燕国在抵御,唐国却想要出击,出击就得有广泛打击面,唐人需要军功!
燕国的土地多,资源多,唐国的当然也多,可毕竟还要册封有功的将士嘛!
刘长也想要趁着兄弟们都在的时候,跟他们开展更多的合作。
在刘濞之后,刘长接着便请如意前来。
“三哥!!”
当刘长行礼的时候,刘如意还是有些迟疑,每当刘长喊三哥的时候,他一定是在谋划着什么坏事。
跟赵国,却不能用燕国的那一种合作方式,因为赵国并不用直面匈奴,他被唐国和燕国保护的很好。
“寡人心善,知道赵国最需要物资正好,唐国农具还是不少的,寡人可以给赵国借些物资。”
刘如意一愣,方才问道:“当真??”
“那是当然!”
“长弟啊!不,唐王!多谢!赵国百姓绝不忘记你的恩德!!”
刘如意很是激动,赵国的惨况,众所周知,这都已经变成了衡量单位了,连齐王都笑呵呵的说自己的产粮是赵国的四倍赵国经历了一次大战,几乎就是在废墟上重建,赵国需要援助。
“不过三哥啊,这物资送完赵国,赵国也得有些表示啊”
“你要什么?”
“我能给赵国不少的农具,种子,甚至是耕牛,犁能让赵国的产粮提高数倍!但是,你征的税,要分给我八成!”
“你这是要我向你朝贡嘛?!”,如意猛地跳了起来,他叫道:“庙堂都不敢要这么多,你怎么不全拿走呢?!”
刘长笑吟吟的扶着他坐了下来,“三哥啊你看赵国到现在也没能恢复多少你也可以不同意,继续等,等个几十年,或许就恢复了可若是有唐国的物资援助,三四年里,赵国各地都能丰收,百姓们丰衣足食这不好嘛?你若是不答应,你什么都没有,若是答应,不但能治赵国,还能有一半的税收这对两国都是有利的呀!”
“我又不是拿走你产粮的八成,是税的八成啊我唐国物资也很缺乏,若是无偿的借给你,那唐国百姓要怎么活呢?”
“何况,唐国这些年里也帮了赵国不少啊你看我们给你修建了多少道路,还修建了驿舍”
“呵,那不是为了方便唐国的商贾经过吗?”
“难道你赵国就没有因此而受利吗??”
刘如意顿时迟疑了起来,“这件事,我还得与国相商谈一番。”
“好,好,早点商议,需要借物资的可不只是你赵国,韩,吴也都需要物资可不多啊。”
送走了刘如意,张不疑激动的走到了刘长的身边,“大王何必这么麻烦呢?不如在城外召集诸侯会盟,商讨尊皇攘夷之事!”
刘长瞥了他一眼,“诸侯会盟?我又不是齐桓公!”
“那是,大王号令诸侯,使诸侯进贡,此乃天下诸侯伯长之为,齐桓公如何能与大王相提并论!”
“寡人这不是让他们朝贡,这是在帮助他们!”
“我明白,明白,大王是在帮助他们!”
张不疑傻笑着,朝着刘长眨了眨眼。
随即,刘长又与其他几个兄弟也相继见面,商谈合作的事情,韩国需要农业物资,楚吴需要武器,齐梁需要战马,刘长都能与他们互通有无,各个诸侯国围绕着唐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合作之事,互通有无,互相扶持。
就在刘长忙着这些事的时候,太后却急忙派人将他叫进了椒房殿内。
坐在椒房殿内,看着太后那凝重的脸色,刘长心里满是疑惑。
“长啊有些事,不能太急。”
“若是你的,总会是你的若不是你的,强求亦不能。”
“啊???”
刘长目瞪口呆,阿母这是在说什么?
“阿母,我没听明白,我做了什么??”
吕后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无碍,月氏王要来朝见天子你可以做好准备,前往迎接。”
“我来迎接?好!”
刘长答应了下来, 便走出椒房殿,走在皇宫里,所遇到的近侍,各个都很是惊惧,低着头,见到刘长,也是慌忙的行礼,这让刘长更是摸不着头脑,怎么忽然就这么怕我了??
当他走出皇宫的时候,发现连甲士们都是这样,纷纷大拜,看向他的眼神格外复杂。
刘长再也忍耐不住,便一把拉过一个甲士,用手臂环着他的脖子。
“告诉寡人!到底出了什么事!”
“大王!什么事也没有!”
“说!!否则我现在就烹了你!”
甲士这才迟疑的说道:“今日曹相来参与朝议,弹劾大王谋反列出了诸多罪证陛下勃然大怒,将曹相赶出了庙堂”
“谋反??这不是胡说八道吗,我怎么会谋反呢?”
刘长嘀咕着,看着颤颤巍巍甲士,忽然问道:“你们不会也这么想吧??”
甲士摇着头,“大王绝对不会谋反!”
刘长看着他那惊恐的脸色,这厮说的不是实话啊,在想起阿母方才的言语,刘长猛地惊醒,不会吧??
不会连阿母都觉得我想要谋反吧??
“不行!得找曹贼说个清楚!!”
ps:早上排队做核酸的时候,遇到一个哥们埋头看书就上前搭话,说在很久了,知道七月,知道蛋蛋,知道老王,对历史类的作家们了如指掌,就是特么不知道我。当我自豪的说起我就是历史系之狼的时候,看到那哥们眼里的茫然,我就意识到了自己与大佬们的差距。
没有弹窗,更新及时 !
家父汉高祖 第196章 曹姝
发色灰白的曹参,独自坐在书房内。
他的神色看起来很是不安。
太后与陛下的关系愈发的恶劣,而唐王逐渐年长,太后又不许唐王就国,这代表什么呢?
唐王如今的行为,越来越过分,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基本都超过了诸侯王的权限,都是在挑战着群臣的底线。曹参是最不安的那一个,唐王如此,唐国更是如此,私自出兵,自设法令,还时不时就在河东河内周围转悠,虎视眈眈。
曹参很想要看看太后的反应,因此,在太后召自己前往朝议,商讨要事的时候,他直接起身,弹劾唐王与唐国上下所做的那些事情,所有的事情罗列到一处,那就是唐王要反。
当时,曹参非常认真的打量着所有人的反应。
群臣大多是惊诧的,也有惶恐的,有愤怒的,而太后,从始至终,都很平静,似乎她完全不在意这件事。
而从曹皇后那里得知,太后常与刘盈询问:唐王与其子孰优孰劣。
太后这是想让唐王做皇太弟啊!!!
这件事听起来是那么的离谱,可是认真思考的话,如今天子与太后不再像往日那般亲近,而皇子更是皇后所生,虽常在太后身边,可将来定然是会倒向曹氏的,从长远的方向来说,若是太后不在了,天子执掌大权,或许天子还不会对吕氏动手,诸侯也会服从,可将来等皇子登基,那可就说不好了。
太后是很担心曹氏会成为第二个吕氏的,天子性格软弱,压不住。
太后素来宠爱唐王,若是以唐王为皇太弟,兄终弟及,唐王是绝对不会谋害吕氏,依旧能震慑诸侯,抵御匈奴这个强敌唐王并非太后所生,断然不会为了他而谋害天子,可是,天子体弱多病,若是天子不在,那太后绝对更愿意看到唐王上位,而不是皇子上位。
幸运的是,如今太后只是还在是迟疑,并没有决定好。
而不幸的是,若是太后决定了,只怕就没有人能改变这种情况。
比这还不幸的是,若是太后忽然决定罢免天子,立唐王为帝,似乎他们也无可奈何。北军和南军如今都在太后的手里,加上唐国的军队,诸侯联合也不是对手啊。
曹参一时间都不知自己该怎么办,刘长在长安,本来是对天子有利的事情,当初高皇帝也是认定了他会成为天子的羽翼。高皇帝并没有看错,唐王确实成为了天子的羽翼,成为了陛下手里的利刃,奈何,这把利刃同时也属于太后。
就在这个时候,忽有下人走进来,低声说道:“唐王到来”
他刚说完,刘长便一头闯了进来,曹参从他的身边,看到了倒在地上呻吟的几个下人,显然,他们没能拦住这位暴躁的大王。刘长大摇大摆的走到了曹参的面前,俯身,宛如捕食的猛虎,盯着曹参的双眼。
“曹参何以诬我谋反?!”
“大王想迎娶我二女吗?”
“曹啊?”
刘长呆愣了片刻,问道:“仲父怎么忽然提起了不对,成家的事情先另说,曹贼!你告诉我!你为何要诬我谋反?!”,刘长很快就反应了过来,继续大声的质问道。
曹参很是平静,“大王想要谋反吗?”
“屁话!我能反自家二哥吗?!”
“那大王为何要外连诸侯,内合大臣,暗中养jing蓄锐,明处装疯卖傻?这难道不是另有图谋吗?”
“屁话!我要是不外连诸侯,一同对抗外地,那国内就乱了,我若是不养jing蓄锐,那冒顿就要来入你了!我要是不装疯卖傻,
你就看有几个诸侯可以活着离开长安?你本该相助寡人,不帮也就算了,为何还要背后捅刀呢?!”
曹参沉默了片刻,他不能说刘长做的不对,也不能说刘长做的不好,他的问题就是做的太好了。
“大王如今也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应当早些离开长安,回到唐国。”
“你以为我乐意待在这里?!”
刘长暴怒,一脚踩在曹参面前的案上,弯腰贴近他,吼道:“但凡伱们这些人能有一点用,还用得着我在这里吗?!”
“大王如今不同了如今大王待在长安,反而是对陛下的威胁。”
“现在不是大王要谋反,是有人想要扶持大王上位。”
“我从不受人要挟,谁敢胁迫?!”
“太后就敢。”
刘长一惊,随即不屑的说道:“我说诸侯们怎么都觉得阿母要谋害兄长呢,原来是你这厮从中作梗啊!”
曹参认真的看着刘长的双眼,“太后不会谋害陛下,可若是她执意要扶持大王上位立大王为皇太弟呢?那么,太后在离开之前,就一定会为大王扫清障碍,皇后会死或许连祥也不能幸免所有能阻碍到大王的,都会不存在。”
“这么做,与谋害陛下又有何异呢?!”
“阿母不会这么做的!阿母不会这么做的!”
刘长连着说了两次,仿佛是在说给自己。
“请大王就国吧越快越好。”
刘长咬着牙,迟疑了片刻,没有再理会曹参,转身走出了内屋。
就当刘长气势汹汹的准备离开这里的时候,忽有人叫道:“长。”
刘长一愣,转身看去。
一袭蓝白襦裙,没有多余的花纹,人也是这样,带着浅浅的笑容,没有妆扮,白如霜雪,眼中仿佛带着柔水,只是笑着看着刘长,刘长被吓了一跳,打量了片刻,方才狐疑的问道:“姊?”
自从曹参回到府邸,再也不出门之后,刘长与曹姝能见面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少,忽然再次见到了她,刘长都险些认不出她来。而曹姝也是打量着面前这个男孩,曾经只到自己腰的小家伙,此刻却比自己还要高,穿着赤色的长袍,花里胡哨的绣着各种花纹,从外衣到鞋履,都绣着纹,腰间佩着一把长剑,傲然而挺立。
这是一个燃烧着的少年,眉毛上扬,眼神坚毅,眼里仿佛一直燃烧着火,只是对视都令人不安。
“哈哈哈,还真是你啊!”
刘长笑着快步走到了曹姝的面前,迟疑了片刻,挠着头说道:“可还无恙?”
年幼时的刘长什么都敢说,可此刻的刘长,还是略成熟了些,不再敢胡言乱语,“姊看起来又漂亮了许多,许久不见,我还以为会忘了我呢!”
曹姝轻轻的摇着头,随即说道:“长啊陪我走走吧?”
“好啊。”
刘长笑着领着曹姝在府内走了起来。
“我平日里不是这个样子的家里人让我穿上了这身让我出来与你相见。”
“哦。”
“我本是不想出来的可是我有话要对你说。”
“说吧。”
“家里人若是想要将我许配给你,你千万不要答应他们是别有目的的你要小心点最近常有人前往,我听到他们总是在提你的名字,我怕有人想要谋害你。”
刘长低头笑了起来,“都是些见不得光的老鼠,也就敢躲在角落里非议,绝不敢挡在猛虎前进的道路上。”
曹姝没有说话,两人在府内走了片刻,曹姝看着那高大的院墙,“我从小,便不是个安分的,不像大姊那样,阿母总是愁我会嫁不出去,我一直都向往外头,想要跑出去找到一个自己真心喜欢的人”
“我已经很久没有外出了阿母不许。”
“她怕我在外头做出什么丢人的事情。”
“这些时日里,他们总是不断的给我安排夫婿,可我都没有答应,我在等一个能让我归心的人,若是等不到,我宁愿独自过完这一生我懂些针线活,纵缴纳罚金,也饿不死我。”
刘长没有打断她,只是随着她一同看向了外头。
“为什么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