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球长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最终永恒
更何况,就凭他们这几个人,又如何去推翻呢
去推翻旧制度,必须要有民众基础。
现在残余的反樱花同盟,哪来的武器,哪来的科技
推翻了整个社会制度,把所有人都活活饿死吗民众愿意去过以往旧时代的生活吗当然不可能愿意。
“……所以,只有第二个办法,但这个办法只是治标不治本,而且也不算是什么好办法……”
“什么办法”
张远斟酌了一阵子,最终还是轻声说道:“民粹主义……”
“社会上抨击‘樱花’的声音依旧存在,只不过零零碎碎的,无法拧成一股绳子。特别是东海市内部的批评声相当大,东海市本来就禁止樱花,大家都没有使用过,这东西也就没有泛滥。”
“所以,我们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抨击‘樱花’的使用者,从地域上激化双方的矛盾。我们可以在网络中宣传,‘樱花’的使用者为低等人,使用‘樱花’的,在人格、智力上低人一等,不断挑拨地域矛盾,宣传东海市的高人一等。减少这一座城市与外界的交流,以此保护我们的城市!”
这句话一出,几乎所有人都哗然了起来,有点儿不可思议地看着张远。
太古怪了,太诡异了,甚至充斥着浓浓的阴谋论!
是啊,政治,永远不可能显得光明正大。
张远苦笑道:“这是一个暂时可行的办法,但也只是治标不治本……你们想干,那就一起,如果不想……”
如果不是万不得已,张远其实不想使用这种极右翼的方法。
可是现在,为了保证硕果仅存的两座城市不被樱花侵蚀,也不得不这样了。
……
接下来的第3个月,东海市附近的卫星发射基地内,发射了几十万年时间里,第一颗由现代人类研制的人造卫星——“深空1号”。
这是一件相当了不得的大事!
张远所带领的团队,为了这颗卫星,策划了将近五年的时间。所有的资金都是靠开发游戏、撰写小说赚来的,而全世界各地,因为反对“樱花”搬迁过来的
第四百三十六章 十二年
如愿以偿的,东海市对外交流开始大幅减少,网络上全都是对喷的言论,出门旅游的人也大幅减少了。
一种莫名的优越感,出现在东海市居民的心中。在张远等人的策划下,他们居然还真的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了……组织内部的成员相互之间庆祝。这种情况其实说不上太好,至少东海市,暂时之间保住了。
然而张远深刻地知道,所谓的排外,必须要竖立长期的优越感,否则就不可能长久持续下去。
更何况,另一座禁止“樱花”的城市,没有他们东海市的优越感,正处于摇摇欲坠当中。
一个城市不可能与一个世界斗争。
张远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我们这一座城市太小了,排外思潮的影响下,人口数量正在减少,移民进来的人口几乎停滞,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目前人口规模,已经锐减到了一百五十万,还在持续减少当中……人口的停滞,是非常大的隐患。”
……
第七年。
第二座原本禁止“樱花”的城市,没有形成民粹主义浪潮,开始废除原先的法律,重新开放“樱花”,整个世界只剩下硕果仅存的“东海市”了。
这又是对组织内部成员的一次重大打击。
甚至,随着人口的缓慢迁出,东海市也处于一种岌岌可危的状态。
意识形态上的对外排斥,意味着人口流入将变得更加困难。如果地域性歧视其他移民,包括一些优秀移民也被一并歧视,那么想要定居在这座城市里的人口将会少得多,谁愿意平白无故受到歧视呢
关于这方面的舆论问题,就连张远也没办法控制。民粹就是这么危险的东西,他不可能去掌控东海市中每一个人的思想,这探案太难。
而许多本地民众也受不了长期的骂战,这个世界的人口流动是非常简单的,向机器人社会打一份报告就成,没有人知道你从哪里来,也没有人知道你前往哪里……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逃离这一个处于风口浪尖的城市。毕竟大多数人只是想过平静的日子,而不是鄙视别人,或者被别人鄙视。一年两年的还好说,时间久了谁也受不了。
而机器人公养体系中,出生的婴儿数量,是按照当前的人口数量来决定的。
如果整座城市的人口变少,意味着其他城市的人口变多。那么这一座城市中诞生的婴儿数量也会变少,这样一来就能够保证全球人口的出生总额不变。
“东海市”陷入了人口数量越来越少的窘境当中……
第八年……
第九年……
张远率领一切科学家尝试着破解机器人社会的代码,从根源深处瓦解这个社会体系。而组织内部的成员再次出现了叛逃现象。这些科学家并不愿意推翻已有的体制,他们认为张远的激进方案并不可行。
而张远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后,豁然发现,所谓的机器人代码,实际上是盘古脑本身的一部分代码,根本就不存在破解的可能。虚拟世界,相当于是一个低维度的牢笼,他如果能够破解代码,相当于能够直接突破虚拟世界,这几乎不可能。
胜利的曙光从未出现过,最好的成果,就是不让自己后退,但是无论付出多少努力,都没有办法前进任何一步,也不可能将自己的思想,扩散到另外的城市当中。
时间一年又一年地过去,整个世界却没有得到任何改善,反倒变得越来越糟糕,这不禁让所有人都陷入了内部怀疑当中。
没有足够信仰的人,一个个离开了队伍……
……
第十二年。
“……我刚刚去了珠峰的攀登营地,在那边登山的人,的确比以前少了许多。”马明涛背着一个旅行包,风尘仆仆的走下地铁站,他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唏嘘道:“在其他城市,甚至不敢说我是东海市的人……地域歧视真是越来越严重了。”
“……他们玩着我们制作的游戏,看着我们城市创造的小说,但一听说是东海市的人,如果不是有机器人在附近,都快要打起来了。就好像生死仇人一样,哎
第四百三十七章 登月
“樱花”出现之后的第三十年,东海市的人口缩减到了80万……
这一座城市,在风雨缥缈中苦苦坚持了三十年,人口数量虽然还处于下降趋势,但这么长久的时间,该迁出去的,全都已经迁出去。喜欢这座城市的,依旧安安稳稳地居住在城市当中,因自己是东海市的居民而自豪。
人口规模终于逐渐稳定下来,不再像以前那样跌的那么凶猛了。
在外界社会的各种排斥当中,东海人必须要不断地做出优秀成绩,才能够保持这80万人内心深处的优越感,否则这种优越感一旦失去,很容易就受到民粹反噬。
这一份沉甸甸的压力,自然放到了张远等人的肩膀上,普通的平民百姓只会嘴巴上喷或者敲一下键盘,要让他们真的做出成绩,毫无疑问是异想天开了。
一方面,要保证足够的文化产出,保证自己的软实力,另一方面,张远在东海市附近建立的一座航天科技城,一直从事着相关的科研活动。
就这一天,由现代人类,研制的第一辆登月车,在航天基地内正式发射成功!
巨大的火箭喷射出了凶猛的火焰,朝着月球的方向进发。月球上可是有一个人类基地啊,谁不想看看先祖留下来的基地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这件事果然引发了东海市民众的自豪感,因为其他城市的人根本就做不到。
网络上边当然是一片闹哄哄的议论,以及各种酸不溜秋、阴阳怪气的祝贺。有的人正在“担忧”这一枚火箭是不是会掉下来,也不知道这种担忧,到底是真的担忧,还是在隐隐期待火箭真的掉下来;有的人在大骂一些肥宅玩家不仗义,一直埋头玩氪金游戏,为东海市发射卫星提供资金支持。
还有一些人在酸不溜秋、阴阳怪气地说发射登月卫星到底有什么用,没有能够载人航天,有什么了不起,机器人也能够发射卫星云云……
然而机器人发射的卫星,仅限于导航、气象、通讯等服务业。说白了,目前的机器人制度,没有足够的科技去发射月球探查车。
总之这绝对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
登月,并不简单,哪怕在这个极大富裕的社会,依旧不简单。张远再加上大量志同道合的战友,为此奋斗了30年,耗费了无数的心血以及脑力,在这一刻,终于收获了成功。
他甚至隐隐期待着,利用这件大事,重新塑造人们的意识形态……
当然……这只是异想天开,他心中清楚地很。
随着引擎的反向喷气,登月仓的速度正在缓慢地降低当中,远远地看到一片银白色的人工建筑,在太阳光下方熠熠生辉,百万年没有人使用,它们早就已经荒废了。
“我们的祖先能够轻而易举地登陆月球,然而到达我们这一代,反倒很难做到这件事情了,这是一种退步。”张远在一个摄像头面前低声叹息,“但是今天,我们又重新做到了。”
“我们也希望全世界有相同志向的人,来到东海市,从事相关的研究。”
“在未来,我们不仅会发射登月车,还会尝试着载人航天,重新登上月球的土地。一切的一切,都将依靠我们的双手去创造。”
他作为登月工程的首席科学家,必须要抓紧一切机会,去获得更大的影响力,发出更大的声音。这一次的登月,也伴随着网络直播,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够看到,是一次很好的机会。
在这种环境下,别人到底怎么评论,他也懒得去看,只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即可。
大屏幕当中,登月仓着陆成功后,一辆月球车从仓门中跑了出来。由于人才储备的不足,目前的技术还远远不能够达到载人航天的层次,所以一开始也就只能够让月球车代为探索。
这时候,网络上的各种风言风语终于消失了,登月已经成功,大伙都集中精力,看着屏幕上的画面。
月球车正常启动,渐渐地接近这一片巨大的建筑物。
有一些建筑已经被陨石给击毁,各种玻璃以及纳米材料,就这么零零散散地铺在地上。
在建筑群的最外围,还有一块巨大的石碑,至少有十米的高度,就算过了几十万年,上边刻着的文字依旧清晰可见。
【人类太空探索历程】
几个大字,很清晰。
“纪元1959.9.13,来自苏联的‘月球2号’探测器,第一次撞击到了月球表面,开启了人类的登月历史。”
“纪元1961.4.12,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1号飞船升空,历时108分钟,代表人类首次进入太空。”
“纪元1964.7.31,来自美国的‘徘徊者7号’,第一次拍摄到了月球表面。”
“……”
“纪元1969.7.20,阿波罗11号飞船正式登月,人类走出了属于的一大步。全世界有
第四百三十八章 邪恶的自由
“樱花”出现后的第四十年……
上一次的探测器登月,并没有改变整个世界的本质。樱花的流行,不会因为登月发生改变,只是不温不火地吸引了一小批天文爱好者,定居东海市,这已经算得上是不错的成就。
东海市与全世界各地对立的现象,也没有改变。
引发人类的集体羞耻,并没有任何意义。
这种羞耻,能够持续几天呢一天,两天,一个月,还是两个月难道能够将集体羞耻,化为动力如果人类真的因为羞耻而去改变什么,人类也就不是人类了。
这些年,张远一直在默默的带队搞载人航天,他最大的目标,是把宇航员重新送上月球,甚至重新开启月球基地的运转程序。
日子过的很辛苦,或者说,从来没有如此辛苦过。
首先第一个小目标,是把人送上太空近地轨道,绕地球一圈。
第二个小目标,把人送上同步轨道的航空城。在距离地面3.6万公里处的航空城一直稳当地绕着地球旋转,上边还有一些机器能够启动。
这两个小目标在前几年已经完成了,积累了一些经验后,最后大目标才是登月。
这些年的日子过的很辛苦,机器人虽然会帮助生产各种零部件,但是图纸、方程式全部都要张远自己弄。
相关的人才储备很少,外界的冷嘲热讽一直存在,这个社会又没有薪酬之类的说法,大家都是凭着一腔热血去干这件事。
但是……
一件不幸运的事情发生了。
这一次的载人航天火箭,发射失败!
四名宇航员在这场灾难中,化为熊熊火光,消逝在遥远的天际,仅仅只是用了一分钟的时间!在半空中仿佛能够听到这些宇航员绝望的呐喊声。
正在观测台观望的张远一屁股跌倒在地上,这一场灾难实在是太大了,大到不可承受的地步,刚刚有一点起色的东海市航天城,必然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张远在床上一直躺了三天的时间,不是他不够坚强,而是清楚的知道,这一次的火箭发射失败,到底意味着什么。
几位亲人在病床前不停地哭,还以为张远马上就要死了……或者说,他们所有的计划,在这一分钟内死了。
……
“哈哈,失败了,他们终于失败了!”
“就连祖先也不希望他们登月。”
“我就知道,他们不可能成功!”
与之对应的,是外界如同海啸般的幸灾乐祸以及嘲笑。当自己不努力的时候,往往看到其他人的努力,也是一种煎熬。这群人苦苦等待,终于等到了这一个上天赐予的,能够嘲讽机会,甚至还有人说这些宇航员“活该”、“死得好”!
面对这种漫天的谩骂,东海市充满了阴云,市民之间充斥着怀疑、恐惧以及互不信任,开始质疑航天城的工作是否有价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