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易风吩咐去考核校场,尉迟恭牵着易风的马,站在那里不动,吱唔着请易风收回让他去旗卫队的命令。说自己更想留在骑营,哪怕权知骑兵都头不干了,再降几级成为骑兵队头也行。
易风一听说火了,他一把夺过马缰绳,对尉迟喝道:“怎么,杀了一个铁勒千夫长,你就觉得自己了不得了,连我的话也不听了?旗卫队怎么了,看不起旗卫队啊?我告诉你,这次旗卫队的成员都是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选出来的,我让你们进旗卫队,已经是破格重用了。你别得了便宜还卖乖,你若不想去就给我滚,也别回骑兵营了,直接回怀荒去,我给你个铺子,你干你的老本行,打你的铁去!”
尉迟恭的那点心思,被易风一番训斥,立即就被压了下去。程咬金等几个一见老黑刚一出头就被拍了回来,也都马上一个个没义气的闭上了嘴,不再说话。
易风说的没有错,旗卫队员的招募确实是百里挑一,甚至是千里挑一,特别是那一百名特战旗卫,更是如此。每一个,都是各营各团里面最勇猛的士兵。既有骑兵也有长弓手弩手,以及近战勇士。总之,能通过前几轮考核的,都已经是精锐之兵了,而能一直留到最后一轮的,更是精锐中的精锐。一百个名额,从几万人里挑选,确实都是了不得的人物。从一开始,易风决定建立旗卫队的时候,就没想过这支队伍真的只是做为侍卫存在,建立这支部队的真正目的,是建立一支精英特战队,让他们成为手中的一把最隐秘的利刃匕首。
考核营地,此时一直坚持到这最后一轮的士兵,还有三百人,最终还得淘汰掉二百人,只留下一百人成为正式的旗卫队员。而剩下的四百人名额,他们的任务职责是为这一百名特战旗卫提供各种技术后勤等支援,因此选择标准并不相同,已经用另一种标准和方式在军中悄悄选拔。
按易风的设想,旗卫队的一百作战人员应当分为五个战术小队,每个小队有二十名队员,然后有八十人左右的后勤以及技术支援人员。一个战术小队,会包括阻击手的弓手、弩手。还得有敏捷型的刺客,甚至有翻译、审讯人员、医护兵、接应者等各种精锐人员组成,以适应各种任务。
总之。这完全是一种全新的作战模式。
能进入最后一轮的都是各类的精英,虽然说根据战术小队的成员安排,需要各有精通,但在此时选拔时,却是有着极严格的基础要求,不管你以后是成为医护兵还是联络员或者是审讯员,但最起码你得先是一个精英战士。得精通马上步下,骑术箭法。长枪短剑各种技能。尉迟恭和程咬金等站在易风的后面,看着严厉的考核过程,也有由有些意外,这旗卫队的选拔竟然如此的严厉。而且他们发现。很多考核的竞争者,竟然都不只是士兵,还有许多人都是伙长甚至是队级军官甚至也不乏都级的军官都有。
经过一个上午的考核,最终的考核成绩汇总到了易风手里,易风最终从中挑选了九十多个名额,另外添上了尉迟恭程咬金等几人名字,最终凑齐了一百人名单。
名单确定,当场宣布了结果。被最后一轮淘汰的两百多人,有些黯然离开。剩下的九十几人则都相当兴奋。易风恭喜了他们,给了他们三天假期,然后就要开始进行训练。对这个旗卫队易风可是期望极高的。甚至还特别给了旗卫队单独的经费预算。
刚解散队伍,一出营门,立即就看到一袭白貂裘衣的蛮月正骑着一匹白马,身边还带着她的那一队奚族女骑士们堵在营门口。营门口的守卫挡在她们面前不让进入,蛮月也不急,只是堵在门前不走。一看到易风出来。蛮月立即在马上向易风挥手。
易风一看到蛮月,也不由的有些头痛起来。本来易风对蛮月感觉不错的。特别是那次突袭,蛮月坚持上阵参战,一句同罗人杀了我男人,我必须出战,让易风对这个奚族女子十分赞叹。后来那一战,蛮月一个女子,率领着一群姐妹,在战场上往来冲杀,一人手刃了数名同罗战士,回来的时候,血染红了衣甲,可她却还能保持着微笑。自那以后,易风倒也经常能看到跟随奚军北上的蛮月。不过这些天,蛮月却有些让易风避之不及。
眼见已经躲不开了,易风只好笑着上前,“好巧啊,蛮月姑娘,你也在这里。”
“什么巧,我可是专门在这里等你的。”蛮月从马跳下,一双修长的腿套在紧窄的皮裤里,裤脚扎在长筒鹿皮靴里,让整个人显得利落无比。
“哦,蛮月姑娘找我有事?”易风明知故问。
“易帅,我想和姐妹们建一个女骑兵团,还想请你支持。”蛮月倒是毫不客气。
蛮月想建女骑兵团,易风倒没什么意见,可蛮月却要易风支援他们武器装备,甚至还要易风派军官去教授他们怀荒骑兵的练兵作战方式,这就让易风有些为难了。这蛮月味口还很刁,缴获的铁勒人装备她还看不上,非要武州骑兵的半身板甲和骑兵刀这些精良装备,这就让易风难以答应了。因此这些天,易风可谓是绕着蛮月走,没想到今天还是被她堵住了。
“大帅,您今天还约了阿婤姑娘吃午饭呢,你看时间已经不早了。”程名振适时的出来救场。
“哎哟,时候确实是不早了,蛮月姑娘,你看要不我们改日再细谈?”说着易风就准备逃之夭夭,结果蛮月不依不饶道:“我跟阿婤姑娘也很熟了呢,原来阿婤约了你吃午饭吗,正好我也饿了,易帅不介意我一起去蹭个饭吧。”一边说,已经一边直接翻身上了马,看样子是不管易风同不同意她都蹭定这顿饭了。看到这个样子,易风也只能无奈的笑笑,遇到这么彪悍的妹子,还能说什么呢。
(有月票的给重返大隋投票支持吧,有推荐票的也都投给木子啊!若是有赞就更好了。最近更新确实不给力,也没脸解释了,特别感谢大家不离不弃的支持!)(未完待续)
重返大隋 第225章 钱能通神
兄弟萧瑀一大早给萧氏带来一个消息,那个私生子易风率军北上已经一个多月了,到现在还没有返回怀荒,甚至已经与怀荒断了联络有半个多月。虽然之前有传闻易风半月前率军在奚境内大败铁勒同罗人,全歼上万漠北骑兵。不过也有人怀疑传闻的真实性,但现在武州军北上这么久却没有消息传回,越发让人认为武州军情况并不如传闻的那么好。“易风也许之前确实在奚境击败了同罗骑兵,但那一战肯定也付出了不少的折损。然后他可能因此轻敌继续北上,遭遇到了铁勒人的围困,说不定现在已经折戟沉沙塞北。”
听到这个消息后,萧美娘懒洋洋的转着手里的晶莹酒杯,“那个私生子有这么容易就死吗?都说祸害遗千年,我总觉得不会这么简单。七弟,这个私生子总给我一种感觉,好像她就是老天故意给我的麻烦。”
“一个私生子而已,而且还是个根本见不得光的私生子,姐姐何必过于担忧。”才二十三岁的萧瑀是梁明帝萧岿的最小儿子,兄弟排行第七,七岁封王。后梁被隋吞并之后入隋,因后梁早是隋朝的傀儡附庸,加之姐姐又是隋晋王妃,因此后梁宗氏得到不错的待遇,七兄弟,上到曾是最后一任梁帝的长兄萧琮下到排行老七的他,加上他的那些兄弟叔伯们,几乎都得到了不错的待遇,许多都还封国公郡公刺史等职。他七兄弟,也只有一个兄弟因为当初逃到南陈反隋,最后陈破后押到长安被斩首。但也只是一个例外而已。如萧瑀不但得了个内史舍人的清贵官职,而且独孤皇后还把她兄长的女儿嫁给萧瑀为妻,是为亲上加亲。萧瑀这段时间一直呆在江淮,姐姐最近有些烦心,他是知道的,都是那个突然冒出来的私生子易风。不过他一向觉得那个私生子根本不能对姐姐造成什么威胁,一来那只是个私生子。二来那还是个不能见光的私生子,最重要的是。姐夫晋王杨广和姐姐的感情这些年来一直还是不错的,晋王到现在也只有两个儿子,全都是姐姐嫡出,虽然除了一个姐姐所出的嫡女外。还有几个庶出女儿,但女儿不是儿子,对于姐姐来说根本没半点影响。相比于那个浮华轻佻的太子有十几个妾侍,没半个嫡子却有十个庶出儿子相比,姐姐在晋王府的地位真是稳固无比,完全可以高枕无忧。可姐姐却偏偏为此心忧不已,前些日子还特别让他从长安赶来,并做主把堂叔家的女儿送去了怀荒给易风做妾。
萧瑀进来后,萧氏身边的宫人赫连山妃便立即识趣的带着宫女们退了出去。在外面等候。
“据我们推测,就算这个易风这次能够安然回来,可他既然敢主动挑衅突厥人。那他也蹦跳不了几天了。如今突厥和大隋的关系越发紧张,他这个时候敢主动去挑衅突厥人,这不正是老寿星上吊找死嘛。甚至不用咱们动手,突厥人不能直接灭了他。”
萧美娘异常冷静,她望着这个最年轻的兄弟,摇了摇头:“你觉得他是在找死。我却觉得没这么简单。你没有直接接触过他,可我见过他。那不是个蠢人。他既然敢去挑衅突厥人,肯定就有自己的仪仗本钱。想当初,我也觉得这个私生子不会是威胁,可是这才多久时间,就一点点的看着他从当初的狼狈无奈北上,到如今成为一州总管。这个私生子不简单,我总觉得他是个威胁。”
“你上次不是说晋王似乎也对他起了猜忌吗?”
“先前我确实是成功让晋王对他起了猜忌防备之心,可我觉得晋王现在好像又改变了心意,前天我又试探了下,晋王却是好像忘记了先前的事情。我觉得似乎是旁生枝节,可又摸不清状况,可这事我又不得说的太露骨直白,不然只怕引起晋王的反感,认为我有心挑拔他们父子感情,那样就更难成事了。”萧美娘站了起来,对兄弟道,“我需要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晋王态度转变这么快,七弟,我知道你向来足智多谋,你帮我查查到底哪出了问题。”
--------
扬州总管府大厅内,扬广和手下的幕僚官员武将们群聚于此,坐在席案之后,都有些喜气洋洋。
杨广的文臣武将们今日都很高兴,张衡一身蜀锦披身,不过最显眼的还是那套锦衣外面披的一件雪白的雪貂大氅,洁白而柔顺的雪貂大氅让他看起来就像是个突然暴富的皮货商人。晋王参军段达腰间佩着一把金豹头刀柄,刀鞘上镶着硕大宝石的宝刀,就算是坐在案席前赴宴,他都没把刀解下,他那魁梧的身子每动一下,那把镶金嵌玉的宝刀便散发出耀眼光芒。主位上,晋王杨广身穿着蟒袍玉带,熠熠生辉。他座下的诸文臣武将们,今日也都是锦衣华袍,时而大呼小叫,时而咯咯窃喜。
萧美娘和萧瑀穿过大群的军将文官和侍女、卫士们,最后才进入厅中。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响声,侍卫喊道:“库真车骑将军杨威与武州总管府参军裴增求见。”
杨威和裴增在侍卫的引领下昂首步入大厅,直到王座前方才停下。萧氏还从来没有见过二人身上那般华丽的铠甲:锃亮如火的红钢板上纹刻着一只跃然而起的白虎,只是几块带着拱形弧度的钢板便构成了一件充满着力量与美感的坚固铠甲。两人左手上抱着的头盔更是与常见的不同,那奇特的头盔上围着一圈璀璨的宝石,盔顶还镶着一只白金打造的白虎,一双眼睛更是用红宝石点缀。两人双肩上也有一对白金伏虎扣住一件又长又重的金色披风。金丝织成的披风上同样有一只白虎纹章。
两人的铠甲如此华丽威武,以致于当他们进入大厅时,大家都吃了一惊。目光都猛然盯在两人身上。特别是许多武将,一件上好的铠甲对于武将们来说有时就是第二条命。而杨威他们身上的铠甲,样式奇特而又华丽,却一眼能看出并非华而不实,而应当是有极强的防御力的。只是以往,他们还从没有见过如此样式的铠甲。
裴增满脸敬畏的向杨广行跪拜之礼,并献上最华丽的谥美之词。
一通礼毕。裴增马上向杨广禀报了易风率领的武州军取得的一连串大捷。“一个多月前,突厥铁勒同罗、仆骨、拔野固三部大举南下。易总管率军北上,御敌于国门之外,远救大隋蕃属奚、契丹、霫三族。第一战战于奚境舍河川,易总管成功诱敌入围。并成功将一万铁勒同罗骑兵一举击败,前后数次大战,最后歼敌七千,俘虏三千。歼灭同罗万骑救下奚族之后,易总管又迅速挥师北上,卑职南下扬州路上,刚接到易总管的快马急报。就在十天前,易总管在饶乐河再次成功伏击追击契丹族之铁勒仆骨、拔野固两部,此战。最终阵斩三千,俘敌两万三千余。前后北上行军千余里,大小战斗二十余场。共歼敌一万余人,俘虏两万六千余多,彻底解除奚、契丹、霫三族之围,并瓦解了铁勒人妄图奴役我朝北方三蕃,并妄想驱使他们南下为侵袭大隋北方边境的狼子野心。易总管眼下还在契丹,特急传此捷报让卑职禀报大王。此战全赖陛下天威。托晋王之福。”
“易总管指挥有方,足智多谋。武州军将士上下齐心效命,功勋着著。”杨广点点头道。其实易风出兵北上之后,杨广就一直密切关注着这场战事。每天都有消息从北方传回,从易风舍河川立营挡住同罗人,再到易风分兵急行军绕到同罗人后面筑冰堡堵住了他们的退路,然后易风又如何把奚人拉拢为已用,甚至他招募八千奚兵,以及后来北上再次成功伏击了拔野固和仆骨,以及易风之后又是如何与契丹、霫、奚三部达成盟约,甚至连他弄出了一个盟军,编列了六个军近十万人马的事情他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一开始的时候,杨广收到这些消息的时候是惊讶万分,甚至是难以相信的。但是消息源源不断的从北方传回,不同的情报来源,最终证明这些让人惊讶的消息确实是真的。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杨广心中悄然有了变化。原本他还因为京中传回来的消息说天子认定易风是太子之子,而太子又承认这事后,让他心中难安。可是现在,当他发现,易风的实力在突飞猛进之后,与幕僚心腹们的一番仔细考虑商议过后,他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易风这个私生子已经从当初的可有可无,到了如今连他都不得不慎重对待的地步。因为易风现在有这个实力,按张衡所计算的结果来看,易风在这次北上大捷后,经过数次扩编,其兵力已经是连翻数倍。
易风现在具体有多少兵马?
张衡告诉他,易风现在手上各路人马,加起来起码有十万之众。这不是一个虚数,而是实打实的数字。完全是可以一项一项的累加起来的,首先,他们知道了易风手上最大的王牌武州军,已经有了前中后三军,满编后就有五万多人近六万人的庞大规模。同时,易风还有镇戍兵,原本就有十四个镇一百多个戍,而易风在北上之后,与奚已经达成了协议,武州军可以在奚西部山区筑造镇堡,修建道路,有了镇堡之后当然也会增加驻军,按一镇五百一戍五十来算,武州的镇戍兵能达到三万甚至是四万的规模。而武州还有许多巡检、乡兵、弓手,这些武州特有的预备兵,和中原的府兵一样实行秋冬集训,甚至还拥有简便的装备。特别是那些乡兵,全都是精选出来的高大力壮的青年,他们只练长弓,完全就是武州如今特别犀利的长弓步兵的预备队,只要需要,随时可以把这些乡兵招募入军中,成为强悍的长弓手。更何况,凭易风现在和那三个蕃部的关系。三部可以提供五万胡兵,甚至如果全力动员,还能动员五万的后备兵。也就是说。如果易风全力动员,他能在北方塞外拉出一支二十万人的军队。虽然说,真要做到这一步也不容易,但起码他确实有这个潜力。
就凭这,杨广不得不重新考虑和这个私生子的关系。
别说二十万,就是十万,甚至光是易风现在手上的那个五万多人的武州军。就足以让杨广心里对这个儿子慎重对待了。
用参军段达的话来说,他虽然坐镇江南八年。控制着四十四州江淮之地,但手上真正控制的兵马,能够在特殊时候一呼百应的军队,也不会超过五万。而且江南之兵本就不如北方兵。更别提易风手上的兵还多是北方汉胡各族兵马,他们天生彪悍,更多骑兵。杨广一心争夺储位,也一直做着万一失败,必要时候得在江南起兵以谋割据一隅的打算,但他手上的兵实在太少,南兵又弱。不到万不得已,他并不想走到那一步。甚至到了那一步,等待他的也许只有兵败身死。可如果有了易风和他手上那支军队的全力支持。争夺储位的筹码就能增加许多。虽然易风这支军队建立时间很短,且多次扩编,但易风这次北上的战斗表现。却充分说明,易风确实很有统兵指挥的才能,而他的那支军队也确实练的不错。
用心腹谋士宇文述跟他说的话来说,万一夺储阻力太大,文的不行,那么有了易风的手上的这支兵。他们甚至可以考虑来武的。到时易风率兵越长城南下,直趋河东。一路南下,西渡黄河直捣长安。而杨广则可以在扬州起兵,率领江南之后逆长江而上,直攻江汉荆襄,经武关入关中。到时杨广在江南,易风在塞北,两军齐发,南北并进,就如同一只大钳一样的钳制长安。这是一个不到万不得已的计划,但却也是一条十分有成功性的计划。甚至可心说,有了这个最后措施,杨广争夺储位能更放开些手,更大胆些。
而且就算暂时不考虑易风手上的兵,杨广也还要考虑到杨广手上的钱。
易风当初北到怀荒后,说要建立怀荒边市的时候,杨广也只以为易风是想搞些走私回易,并没太过重视。但现在,那个市场很成功,易风凭此真的赚到了很多钱。究竟他赚了多少钱?杨广根本不用细究,只看易风凭着经营怀荒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拉起了七八万的军队,养了差不多四十万的人口,就可以知道,那个怀荒容易有多赚钱了。
易风的军队杨广也许一时半会用不上,非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也不可能会用。但易风的钱,杨广真的很需要。造反,最需要的就是钱。不管是拉拢收买官员将领,还是直接招兵买马蓄养私军,都需要钱,大笔的钱。而杨广很缺钱,一直都得不到什么太过丰富的财源,如今他手上最主要的财源就是来自于妻子的萧氏家族、心腹谋士宇文述的宇文阀,以及他这些年费尽心力拉拢的一些江南大族。但相对于大笔的开支,杨广还是一直都缺钱。
而易风很有钱,真的很有钱。之前易风给他送了一千匹战马,已经让杨广高兴了许久了。
可是这次,裴增前来,当然不止是来报捷的,杨威早已经派人给杨广送了信,透露了裴增南下的重要目的。裴增是得了易风之令,前来给他杨广送钱的。昨日裴增一行人进入扬州的时候,随行的船只有一百多艘,另外还有一只陆上的庞大马队,那都是裴增带来的礼物。昨天晚上,杨广手下的文官武将们,只要是有品级的官员,哪怕是个九品的队头,也都得到了一份不菲的礼物。今天这厅中众人身上的这些耀眼之物,就全是来自于易风昨日的馈赠。
当然,给手下官员们都这么大方,易风给杨广的礼物就更不少了。
送给杨广的礼物昨天已经进入了总管府的库房之中,不过裴增今天还是在正式面见杨广的时候特别奉上了礼单。记载礼物的不是一张单子,而是一本厚厚的礼簿。杨广的晋王令昨天就已经把所有的礼物记录在册送到了杨广面前,礼物多的让杨广惊叹,贵重的让他昨晚兴奋了一夜都没睡着。
随同易风塞外大捷捷报一起送到扬州总管府的,还有自怀荒一路南下的总价值百万贯的礼物,金银宝石铜钱,战马骆驼牛马,铠甲刀枪箭支,以及许多如今紧俏热销的怀荒特产。
有钱能使鬼推磨!
易风的这个大手笔,直接把杨广给砸晕了。看到那厚厚一本的礼单,此刻杨广早已经忘记了曾经对这个私生子的猜忌怀疑了,一百万贯,买来了杨广对私生子的完全信任。在他看来,这就是私生子易风对他全力支持的证明,这一百万贯,就是他们父子骨肉之情的证明!(未完待续)
重返大隋 第226章 借鸡生蛋
(感谢醉笑道的大力支持,谢谢!)
红朝太祖有句话说的很好,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要问题。团结朋友,攻击敌人,虽然有党同伐异之嫌,但斗争的精髓却正是如此。易风在塞北取得连串大捷的同时,也没有过于得意忘形,他很清楚,虽然怀荒的形式一片大好。但放之整个天下,怀荒其实不过是塞外一隅而已。怀荒民不过四十万,兵不过数万,与塞外的奚、契丹等族比起来,已经足以雄视一方。但若与如今户口近千万,人口近五千万,兵甲百万,疆土万里的大隋王朝比起来,依然犹如蚂蚁和大象一般相差甚巨。
易风人在长城之外,可却依然没有忘记打探扬州和大兴方面的动静。
京师方面天子杨坚认为他是当年太子与太子妃的那个孩子,而太子杨勇也居然也这样认下后,易风就已经猜到此事可能会带来的种种变化了。天子、太子、晋王这三个人里面,太子和晋王都很清楚他的真实身份,只有天子有些误会。大兴的这些消息传到易风手里后,他马上就想到了这个变化可能会让他和杨广之间的关系起变化。
暂时不理会天子,在太子和晋王之间,谁是朋友谁是敌人?
易风看的很清楚,这次太子出人意料的认他这子,但这里面的内幕他可是很清楚的。太子之前可是派人绑架季瑶,又让人追捕他。他们之间是绝不会有什么父子亲情的。虽然从某方面来讲,不管当年太子妃元氏如何珠胎暗结,先孕后婚。算起来易风虽不是太子亲生儿子,也算是他的儿子了,起码也是个养子啊。不过太子是什么人,他怎么能接受帮别人养儿子的事情,而且这个儿子还是他亲兄弟的。现在太子在天子面前认下,一来是这件事情隐瞒多年,又是一件大丑闻。他肯定是不想太多人知道的。二来,眼下他见天子对嫡长孙失而复得的高兴,便也想借机认这个儿子暂时巩固地位。但说到底。太子和易风之间,矛盾不可调和。也许太子为了巩固自己眼下的危急地位,会暂时的跟他演戏,但终究他们还不是一路人。
只有晋王杨广。才是易风一直以来最大的盟友。这既是因为他们本就是亲生父子关系。天然的利益共同体,二来易风熟知历史,因此也早知道最终杨广才是诸皇子争夺的最后胜利者。明知最后杨广才是那个获胜者,易风岂有反而把宝押到失败的一方去的?既然因为这种种原因,易风现在只能站在杨广这一边,因此,他也就得拿出实际行动来赢得杨广的信任。虽然,易风并不完全信任杨广。他在怀荒拼命的扩充势力,其实也是一直在做着最坏防备。但他不会真正信任杨广不代表他不会想办法让杨广信任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