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重返大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关于这个特科魏征是知道一些的。但这个特科是直属于易风的,除了易风,谁也没权利干涉它,它们有**的预算,直接向易风负责的特别权力。他知道的是,特科是主管情报的,但好像也负有监督怀荒文武的职责,而且好像特科下新成立的旗卫队,他们的职责中的一项就是清除背叛者、**者。现在想来,自己身边肯定早就有特科的人监视着了,弄不好连苏支身边都已经有特科安排的人。也许这次的事情,就是他的某个亲兵,或者某个岗哨走漏的风声。或许,他身边一直就有一双眼睛秘密的躲藏在暗处盯着自己的一举一动。
除了这个,他真想不出为何易风能把这些事情都这么快的掌握了。
“苏支族长给了我一千两黄金,说是谢媒礼,我当时一时糊涂,就收下了。我马上就给苏支族长送回去,这事我做的不够周全,我不该收苏支的黄金,但出点真的毫无私心,都是为怀荒和为大帅好。”一直以为,魏征加入怀荒后,都凭着其文士的身份,在这个武将云集但极缺文士的集团里,获得不错的地位,甚至因为易风的信任而不断的提升地位,到如今,他担任着谘议参军一职,成为易风的谋主,在文职幕僚中可以排在前三。但今天易风的一番话,却让他觉得,自己以往还是有些过于自负过于轻率,让自己有些轻浮了。他是易风的谘议参军不错,可就比如这次的事情,他竟然没与易风商议,就敢自作主张的为苏支出谋划策,让易风中招醒在蛮月的床上,最后不得不被动的收了蛮月,成了苏支的女婿。虽然这件事情的出点确实是好的,结果也是好的。但是过程,却绝对是任何一个上司都不能接受的。易风身为上司,却被属下摆布设计,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局面里。
这也是易风不得不黑脸敲打魏征的原因所在,若是不警告一下,以后魏征真的还无法无天,什么事情都敢越俎代庖了,这是严重侵犯易风权力的事情。这样的事情犯了原则性的错误,必须得直接明白的敲打。
“你清楚了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就好,你回头好好反省一下,这次给予你罚俸三个月的处罚。”
“是,属下定当认真反省。”回过味来的魏征心里真是后怕不已,自己还是太年轻了,因此一时飘飘然竟然犯下这么严重的错误。若是换一个上司,说不定自己前程就完蛋了。还好,易帅虽然语气沉重,但最后的处罚也只是象征性的。
“那一千两黄金,全部罚没归公!”想了想,易风最后还是没留下这笔钱给魏征,一千两黄金算不得什么,但他就是要以此让魏征明白,有些事情他能做,有些事情他则连想都不能想。
对这一千两黄金被罚没,魏征也没敢有任何意见。当时自己一时贪心就收了这笔钱,本以为天不知地不觉,现在却现自己完全错了。现在想想,他缺这一千两黄金么?不缺,完全不缺。怀荒军中的俸禄极厚,而且各种赏赐也多。这次怀荒军北上大捷,他魏征得到的赏赐加起来也很大一笔。甚至各族送给怀荒军高级文武幕僚军官们的礼物,易风也让他们都收下了。这一千两黄金实在没必要贪,一时贪心,却在大帅心中留下极不好的印象了。
不过稍后易风去向苏支送娉礼提亲的时候,却多送了一份娉礼,另一份娉礼是易风代表魏征,向苏支家的三女儿海兰提亲。当然,魏征还没有正式娶亲,这次易风下的娉礼也还是明确表明,海兰只能给魏征做二夫人,至于正室将来肯定得由魏征和家里自己选择决定的。不过这个提亲还是很快得到了苏支的同意,他很清楚的知道魏征在易风手下的地位,而且魏氏还是大隋中原一个大家族,三女儿能嫁给魏征,就算是做小也是值得的,至少比起嫁个部族的头领儿子肯定要强的多。
等魏征听到消息的时候,这事已经就这么拍定下来了。
易风有些得意的冲着闻讯赶来的魏征笑了笑,下属不能给上司拍板拿主意,但上司却是可以替下属拍板的。
对于这桩完全没经过他的意见就被上司易风包办,突然敲定的婚事,魏征除了无奈还是只有无奈。还好,得知未过门的小妾是苏支的三女儿海兰的时候,他松了口气,海兰他见过的,长的不如蛮月那么漂亮,但也是个不错的姑娘,还学过汉话汉字,琴棋书画样样懂些。看着易风那得意洋洋的表情,魏征一边低着头,一边竟然还有点小小的激动!(未完待续!





重返大隋 第234章 争春
(感谢永恒之梦,叶辉飞飞两位的支持,谢谢!)
时至年末,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在盟军营里,住进武州军中军易风营帐也有近半个月的陈婤发现身上没有来,以往这都很很准,每月的这个时候准时来了,从不会推迟也不会提前,可是这个月,距离本来应当出现的时间已经过了三天,却还没有半点迹像。大概是终于嫁为人妇,婚后生活又十分幸福,她能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归属感、安全感和爱的接踵而来,这是她这一生中觉得最幸福、最滋润的一段时光。如愿嫁给了自己最想嫁的人,虽然分隔了几年时光,可再次重逢,她发现如今的易风比当初的那个元昊更加的温柔体贴,而且还是不失男人的阳刚和成熟的一面。沉浸于婚后幸福生活中的她,短短的时间里,已经跟少女时代时变了一个人一样,她的脸色更加红润,皮肤泛着光泽,盘起的头发也好像变的更黑了,特别是她感觉一样有些稍瘦的自己,也增重了不少,变的丰满起来。
“我也许有了。”侍女在替陈婤梳理着长发,为她盘一个据说如今中原大兴城里贵妇人们很流行的高髻。陈婤坐在铜镜前,望着帐帘,突然想到一个可能。“啊,孩子!”
“真的吗,夫人?”侍女突然停了下来,惊喜的问道。
陈婤点头道:“该来的月事已经迟了三天还没来。而且我觉得自己不一样了,也许是要当母亲的感觉。”
正常来说,就算是厉害的大夫。也得在怀孕四十天之后才有把握确定是否怀孕,单纯的月事停断,并不能证明就是怀孕。不过陈婤就是有这种感觉,觉得自己怀孕了。有的时候,这种母亲的直觉还是很准的。
“真是太好了,奴马上去找大夫过来。”
“不必了,就算怀上了。现在大夫也还看不出来的。”陈婤拉住丫环小诗的手,轻笑着道。
“那奴要不要去告诉大帅。让大帅今晚早些回来。”
“不用了,昊哥今晚会歇在那边。”陈婤用了一个那边来代指新入门的蛮月,蛮月已经被纳入易家,她入门也举行了一场很热闹的婚礼。阿会氏的苏支很是豪放大方,为女儿蛮月提供了三倍于阿婤的嫁妆。这件事情让陈婤心中十分不快,虽然表面上她并没有反对易风纳蛮月入门,但暗地里却是懊恼过的。本来她对蛮月印象还不错,特别是蛮月的妹妹嫁给了摩会,说起来她一直把摩会当成哥哥,两家联姻后,蛮月也算的上是亲戚了。却不成想,她一开始还为蛮月新近丧了未婚夫而可怜她。蛮月那边却已经横插一脚,挤入易家成了丈夫的第五房妾侍了。一下子,陈婤对于蛮月就已经全无好感。蛮月的入门酒宴时她推脱身体不适没有参加,之后这几天,她跟蛮月也都没有再见过面。蛮月有一座自己的大帐,易风昨天在这边休歇,今天则会在那边睡觉。
“那个蛮月真是个狐狸精,不要脸。未婚夫死了才不到两月,头七才刚过呢。这边就已经死缠着大帅。枉夫人以前还对她对么好,却不想竟然是个这么恶毒的女人。不知廉耻,没有贞操。”小诗本是辽西一个汉人官员家女儿的侍女,不过去年那小娘子突然得急病死了,主家便把女儿的那几个侍女给打发出府了。最后小诗被咄罗的商队买回,咄罗将她送给了陈婤。小诗的主人原本是从大兴到辽西做官的,因此小诗的价值观还是中原的那一套,对于蛮月刚死了未婚夫不到两月,就缠着易风嫁入帅府做五姨娘,她是真的难以接受认可。自跟了陈婤后,小诗处处感受到这位新主子的好,此时自然要跟主子同仇敌忾,狠骂那个狐媚子。甚至她心里还有些觉得姑爷也有些不是,这边才新纳了自家小娘子,转眼就被那狐媚子迷的五迷三道的,马上把那不要脸的也纳入门了。
看到小诗如此忠心的表现,陈婤笑了笑,“你来塞外时间不长,其实塞外习俗和中原大相径庭的。汉家礼仪讲究伦常纲理,推崇从一而终,就算是死了丈夫,也往往要求守寡守节。但胡人跟中原礼仪习俗是完全不同的,塞外的这些胡人都有收继婚制,父亲死后,儿子收继非亲生母子关系的父亲的女人为妻,或者兄长死后,弟弟收继寡嫂为妻。这种习俗在塞外,不论是铁勒人还是突厥人或者是奚、契丹等族,都是如此。父死子继,兄死弟继,辈份低的继承辈份长的,但不能隔代也不能地位高的继承地位低的,这是数千年不变的传统习俗。在我们汉人眼里难以接受,可胡人却是代代如此。汉时嫁入匈奴的王昭君等和亲草原的公主们,也一样是得遵从这种收继制度的。当她们的丈夫死去后,就得嫁给丈夫的弟弟或者儿子。
小诗也曾听过这种收继婚制,一直都觉得不可思议。儿子怎么能娶父亲的女人呢,就算不是亲生母亲,可这也是母子关系啊,这不是*吗?母子、叔嫂...“太野蛮了,怎么有这样的习俗啊?”
陈婤在塞外生活多年,对于这些倒是知道的很清楚。在塞外,生活艰辛,部族里也和中原一样的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这种制度下,女方出嫁后转居男家,对于女方家庭来说总有一种吃亏的感觉,认为辛苦将女儿养大,最后却白白嫁出,很不划算。男子也觉得娶妻进门,不仅使自己能得到妻子,组成家庭,而且还增加了一个重要的劳动力。因此,后来习俗就是娶妻得花财礼,中原也是如此。男方花了财礼娶了妻子入门后。他们就会自认为妻子是花过钱财的,因此也当算是夫家财产的一部份,不能再离开夫家了。否则女方最后得退回财礼。为了保护这份财产,胡人渐形成了收继婚俗,一旦丈夫死亡,妻子就不得与氏族以外的任何人结婚,这样一来,可以省下一笔家族其它男子娶亲的钱财,二来也保证了财产的不外流。这就是收继婚的形成基本原因。最后到如今形成的习俗就是父死子继、兄死弟继的收继制度。
说白了,在塞外的部族之中。女人的地位其实是不高的,妾的地位其实就是奴隶,而妻子的地位也只是略高而已,他们依然是丈夫的私人财产。不说普通女人如此。就算是部族族长的女人,连突厥大可汗的可贺敦也得遵从这种习俗,从中原嫁到突厥的千金公主,身为一国公主,嫁到突厥之后成为大可汗的可贺敦,可她一样经历了好几个丈夫,每次丈夫死后,她都得嫁给丈夫的弟弟,后来甚至是嫁给丈夫的儿子。
小诗听的目瞪口呆。完全无法接受这样野蛮的制度。
陈婤笑了笑道,“其实塞外部族繁多,各种习俗也多。大多份的胡人部族都是这种收继婚制,但也有一些例外的,有一些漠北最深处的野蛮部族,他们还有走婚制、对婚制,群婚制。而听说在三韩半岛的新罗,他们的王族更是采用血婚制!”
“啥叫血婚制啊?”小诗完全迷惑不解的问。
“说是族内通婚。血亲通婚。新罗血婚制也称内婚制,王族的兄弟姑姨子侄之间进行婚姻。排除父母子女之间通婚,按辈份来划分范围,以保证王族的权力不流落外人之手。”
“真野蛮!”小诗最后也只得用这三个字来表达自己的惊叹之情。
其实陈婤当初接触到这些胡人的奇特婚制时也和小诗是一样的心情,难以认同。不过毕竟在塞外生活多年,对于这些早已经见怪不怪了。
“按这样说,那个狐狸精既然已经有过未婚夫,那就算他死了,可她也算是她未婚夫家族的财产了啊,应当嫁给他的弟弟才对啊。”小诗算是明白蛮月为何未婚夫刚死,她就敢不要脸的勾搭姑爷了。原来胡族女子本就没有汉人女子这般的廉耻贞操观念,她们只是夫家的一样财产,和牛马一样。这样一想,对于蛮月的那点敌意倒是转变成了可怜之情。
“一般情况下,自然是如此。但蛮月的父亲可是阿会部的族长,苏支很是乐于女儿嫁给昊哥的。至于蛮月前未婚夫的家族,苏支只需要拿出一笔钱足够的钱财来,自然就能摆平的妥妥的,毕竟既然是财产,那就是有价的,也是可以交易转让的。苏支出的钱财足够多,蛮月前未婚夫的家族自然乐于接受。”
至于说蛮月无情,未婚夫刚死,就开始缠易风,蛮月却也并不鄙视。她虽然恨蛮月插足,但不会觉得蛮月的行为就是淫荡无耻。塞外的部族里,观念和中原是完全不同的。他们没有那么多的礼仪规矩,活的更实际。女人是重要的劳动力,也是项重要的财产,她们没有资格守节什么的。丈夫死了,就得再嫁。再嫁是很平常的事情,更何况,易风还是一个如此英雄的人物,部族的女人们都爱英雄,因为英雄勇士强大,能够给予女人们更多安全感。只是说来如此,但陈婤是难以不让自己讨厌那个女人的。你要再找男人,可以找别人啊,那么多的男人,你怎么就非要找自己的昊哥呢。
“期盼自己这次怀上的是个男孩!”陈婤暗暗祈盼,她很清楚,中原礼俗,妾的地位是很低的,但母凭子贵,若是她能为易风生个儿子,却是能立即改变自己的地位。她心里对蛮月那种死缠烂打甚至下迷药的手段十分不屑,以色诱人,终究是下下手段。她真以为自己终于进了易家的门,就成功了吗?她不过是个妾而已,不论中原还是塞外,妾其实都相当于奴隶下人。她蛮月机关算尽又如何,她只是妾罢了,还个媵妾都不是,顶多算个侍妾而已,一个贱妾!她得意的太早了,等她拿到媵妾的外命妇封诰再说吧。而她入门的那天,易风就已经写了表章发往长安,为她请求外命妇封诰。就算同是做妾,那也是贵妾和贱妾之分的!
想到这里,陈婤心里的那股子醋意稍稍压下去了一些。心底里她并没有真正把蛮月当成对手,她此时想的却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易府的那三位夫人,特别是正室高浅雪。那也曾是一位公主,她的性格怎么样?听说大夫人和二夫人即将临盆,她们第一胎会生下易风的长子吗?
ps:看过之后求点赞啊!(未完待续)




重返大隋 第235章 陈慧儿
东方破晓,清晨五更二点,随着大兴宫承天门上敲响第一声晨鼓,京师大兴城各座城门相对的大街上街鼓齐声响动,各个城门坊门依次打开,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最先打开的是大兴城四周的城门,咚咚的街鼓声中,监门卫的城门校尉准时的派出属下将统一保管的城门钥匙送达相应的城门下守卫手中。各城门守卫打开四周城门后,这时城内的各个里坊的坊门才跟着打开。最后打开的是宫门,先外后内,宫门是每天最后才开启的。宫门的开启比城门的开启更加复杂,皇宫的宫门在开启前必须进行勘契。一条檀木雕刻成的木鱼,还有一块在檀木板上刻出的凹下的鱼形,叫坎。鱼合适的放进坎中就是合契。鱼和坎分别保存在宫门和管理宫门的左右监门卫处,每天早上经双方验证合契之后才能打开宫门。
京师的晨鼓规定是敲三千下,不过等宫门打开之后,也差不多就已经天亮了。按补充规矩,辩色而止,人的眼睛可以清楚的看到远处物体的时候就可以停止擂鼓了。除了雾雪天气,一般情况下街鼓都敲不到三千下。
晨鼓一敲响,大兴宫中也开始苏醒过来。掖庭宫里为皇帝准备服饰的宫女们捧着熨烫整理完毕的衣裳送往皇帝的寝宫,这些衣裳都用龙涏香熏过。负责这项工作的宫女们得值夜班,当皇帝寝宫的灯熄灭之后,他们就要开始工作。直到清晨皇帝起来穿戴整齐准备上朝时,她们的工作才算告一段落。
大兴城是一座崭新的都城,开皇三年营造大兴新都。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完全了宫城部份的搬迁修建,此后这些年里,搬迁营建工作还在不断进行之中。相隔不远的原汉长安城,如今已经成了一座颓旧的老城,原来的宫城寺庙以及公侯贵族们的府第也都拆迁搬入大兴,旧城里只剩下了一些破旧的房屋和一群贫穷的百姓。新都大兴城全新规划。由匠作建筑大师宇文恺一手设计,比长安更大气磅礴,更加的完美。一座座的崭新建筑拔地而起。大兴城日渐繁华,不过新都营造了十五年,可到现在为止真正完工的也只是皇城和宫城部份,外城部份许多街坊都还是大片的空地。外城的诸多里坊都只有小半修建好了坊门围墙。外城重要的城门虽然早已经修筑好。可外郭城墙却一直没有完成。到现在为止,外城的城墙除了城门处的城墙修建好外,其余的数十里的外郭城墙到现在其实都只是由一段矮小的土墙组成。
与新都庞大繁华格格不入的外郭矮小土墙,十五年了,还没有完工。
虽然这几十里外郭土墙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可天子杨坚并没有在意。杨坚一直认为,大隋强敌环伺,需要做的不是修建高大的京都城墙。大隋需要做的是御敌于国门之外。如果有一天,他需要京师的城墙来护卫自己。那他的大隋也就完了。立国开始,杨坚就一直秉持着这种观念。每一次都是谋定而后动,主动出击,将隐患解决于外。平尉迟迥等总管内乱,北伐突厥,吞并后梁,平灭南陈。甚至不久前那场大败的东征高丽,都是在这种观念下的行动。
大兴的城墙可以不急着修,但大隋最强大的敌人突厥却一定得击败。
今天早上,杨坚照例很早就起来了。
他是一个很勤奋的皇帝,在位已经十八年,每日勤勉不已,甚至可用宵衣旰食来形容。只是如今年纪一天天老了,杨坚也开始常感到力不从心。甚至连自己的性格也渐改变了不少,早年与皇后立誓只爱她一人,可这些年这个誓言也早打破了。从当初偷偷摸摸宠幸宫人尉迟氏,到尉迟氏被独孤皇后发觉后直觉杖杀他愤而出走。最终皇后退让了一步,亲自为他选拔了几个年轻美貌的宫人,允许他另有新欢。宫中的蔡贵人、陈贵人都是得到皇后允许默认的。已经五十八岁的杨坚眼看就要进入花甲之年,杨坚熟知历史,深知许多皇帝的寿命都不会太长,甚至绝大多数的皇帝都活不过六十。虽然每日里臣子宫人内侍都喊他万岁,他其实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虽然拥有无上权势,可在寿命上,也只是个凡夫俗子,不可能真的千秋万岁。这让杨坚很是沮丧,一想到自己奋斗一生,最终刚开始享受这份成果的时候,可能就要死了的时候,他越发难以接受。因此他拼命的挣扎,心情也变的忧郁,甚至性格变的猜忌多疑起来,连这些年来和独孤皇后一直坚持的勤勉俭朴的习惯也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五年前修建的仁寿宫,花费两年时间,本只是一座避暑的行宫。可负责修建这座行宫的杨素却极尽奢华,更因催赶工期,工役死者万数,这些工役死后,杨素更是直接把他们的尸体拿来填坑。当年杨坚因汉长安城年代久远,地势下沉,水道沟渠不通,井水不可饮、城池格局狭小等原因放弃长安城,营造新都。在营造新都的时候,几乎都是拆建都建新京,皇宫官衙等建筑多是以旧都拆下的材料建造而成,因此营造好新都的皇城宫城等重要建筑,前后只发了九个月时间,钱财用费更少。但杨素修建的仁寿宫却极尽奢华,花费巨大,动用了大量民夫工匠。
两年后仁寿宫建成,杨坚见到之后都为之震惊,一开始他对杨素如此费力建筑奢华宫殿是很不高兴的,他还想着要勤勉。不过后来皇后替杨素说话,还说他们夫妻勤俭一辈子,到老了也该享受一下了。正是从那个时候起,杨坚也开始享受起来。三年前仁寿宫造好,他和皇后前往行宫居住。然后一发不可收拾的就喜欢上了这奢华的行宫,从此每年都有大部份时间呆在这京西岐州的仁寿宫中。也正是入住仁寿宫之时,他宠幸了尉迟氏。然后被皇后辣手摧花,也正因为这件事,皇后不得不向他做了些让步,还亲自给他选了几名美人服侍天子。
奢华的行宫,漂亮的美人,临到老了的杨坚一下子偿到了皇帝的真正滋味。他突然觉得,自己以前那几十年白过了。甚至那十几年皇帝也白当了。
有了皇后的妥协,杨坚开始毫无顾忌的宠幸起年轻的美人来。独孤皇后年轻时也曾经十分美丽,是独孤家最漂亮的七娘子。不过如今独孤皇后早已经老了。若是按周礼,皇帝的妃嫔们,年过五十甚至都不能再同皇帝同寝。几名皇后所挑选给他的宫人中,杨坚最喜欢的是来自江南的蔡氏和陈氏。蔡氏是陈国国中的大世族千金。而陈氏更是南陈后主的妹妹。陈宣帝的女儿,南陈的宁远长公主。陈国亡国后,陈氏送入长安没入宫中,那时还年轻,只在掖庭宫中做事。数年之后,皇后把这个早就属于皇帝的女子从掖庭宫挑选出来送给杨坚后,皇帝从没有想到,原来自己的后宫里还有如此佳人。美丽而又温柔。老皇帝和年轻的美人,天子陷入了温柔乡中。短短两三年时间。皇帝原本红润的脸庞如今多了几分苍白,眼角有了几道深深的皱纹,眼窝也有些发暗。甚至步履都有些虚浮起来,美人温柔,可色却是刮骨钢刀,皇帝老了,承受不住这欢愉带来的侵蚀。
一连几天,皇帝都有些力不从心,跟美人欢愉之时,常常得靠方士进贡的丹药来助兴。那丹药效力很好,用过之好,总能让老皇帝觉得龙精虎猛,可以让身下的美人娇喘缠绵,满意无比。不过这也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欢快过后,老皇帝总会觉得十分的疲惫,那丹药更是是在透支他的精力。晚上尽兴了,白天却总是疲惫的很,提不起精神。
昨天晚上,杨坚是在中同他最宠爱的陈贵人那里留宿的。几名年青的后宫女人中,杨坚最宠爱的还是陈氏和蔡氏,他费了不少的功夫,才让皇后同意册封了两人为贵人,成为这些年来宫中正式的嫔妃。蔡氏和陈氏原来是豪门千金和金枝玉叶,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宫中多年,更是见识了得。杨坚不但喜欢这两个美人的美貌和温柔,也很喜欢二人的见识。他甚至有时会在批阅奏折时,让两个美人充当他的助手。常与美人欢快,这占用了杨坚大量的时间,而且他现在精力越来越不济,可又常放心不下外面的臣子们,因此处理奏折时,怕省阅不及,遗漏了重要的事情,他就常让美人先帮他阅览一遍。看过后,让美人用一张黄纸把奏折的事由简要写出,贴在奏折前面,再用黄纸把简要内容摘写出来,贴在后面。这样一来,他看到奏折的时候,就可以先扫一眼前面的黄纸,看看是什么事情,若是不重要的小事他甚至不用打开奏折。若是关注的事情,就再看一眼后面的黄纸摘要,如果言之有物,那么再打开详细阅读批示。如果摘要上显示里面的内容没什么用,他就不必打开。实在是每日奏折太多,而且这些大臣们的奏折往往又喜欢堆砌词语,有时一件简单的事情,他们却可能写上几千字,往往洋洋洒洒的长篇大断之后,都只是些奉承之语,或者是一些不知所云的借用先贤之言。如果每个人的奏折杨坚都要认真的读一遍的话,他根本没有睡觉的时间,每天什么都不用干,也批阅不了这些奏折。以往,杨坚经常让皇后帮他一起批阅奏折,有时甚至还让高颎、李德林、苏威等重臣与他一起批阅。不过现在,他对那些曾经信任的大臣们,早已经没有那么信任了。
1...107108109110111...2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