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邮局系统有专门的邮车,使用怀荒新式四轮马车,是马车坊专门生产订制的一种专用邮车,体形很大,而且封闭的四轮马车,由两到四匹马拉车,行车速度为每个时辰四十里。邮站之间的距离为二十里一个,邮车到达一个邮站时,会稍做短暂停留,将一些送达本站的信件放下,把搭载到本站的客人卸下,同时把本站需要外送的信件和等候的客人载上车,驶往下一站。邮车上有两名邮局专人负责驭马以及信件和乘客安全,邮车每经三站,就得更换一次马匹,每辆邮车一天的行程是四百里路,除了车上的两名邮局工作人员,车上还能容纳十名乘客和一万余封信件。
这种特别设计的邮车里的座位可以向下而成为床,乘客可以睡在这样的床上,也可以躺在信件包上。马车除了每站的知时间依靠休息外。还有两次各半个时辰的长停休息时间,这也是每天的吃饭时间。按邮局运行规定,每里路一文钱的车费。驿站吃饭,也需要自己购买食物。
怀荒邮局建立后,从怀荒城通往怀荒下面各镇之间,每天都有多辆邮车,从中心到周边各城,近的一天之内到达,最远的新设立在奚增的双河镇也顶多三天就能到达。
大宁镇能一大早看到当天的早报。正是得益于怀荒邮局的成果。每天天还没亮,怀荒城里印刷坊印刷出来的当天早报。会立即分发交给邮局,然后再经邮车一路送到大宁。怀荒城到大宁镇不过百余里路,两个多时辰就已经送达大宁,半夜分发下来的报纸。送到大宁时天还刚亮。
邮局成立不久,建立起来花费不少,但收效也是极好,得益于怀荒商业的繁荣,邮局这项对民间商人百姓展开的业务,蒸蒸日上,前景极好。按高明月提交上来的分析报告,甚至显明邮局这边已经开始赢利,甚至用了不多久。邮局的收益还能补足帅府在驿局这一快的投入。驿局是官用,这块根本不能赢利,是纯投入。现在民用的邮局却是能解决这块的支出。
“其实易帅可以用朝廷的驿站南下,每到一站可以直接更换马匹,还有食宿准备。”李靖向易风建议道。怀荒镇的驿局和邮局都属于怀荒帅府自己建立的,并非属于朝廷所有。而且,暂时不管是驿局内还是邮局都只是修到了怀荒的周围边境上,并没有出境。易风若要用驿站南下。只能用朝廷的。不过这个提议易风却是否决了,用朝廷的驿站虽然能带来不少方便。可他这次南下是要秘密先行去洛阳和杨广会面的,朝廷的驿站只能官用,得表面身份,如此一来还哪有隐秘可称。
“嗯,这次是大队南下,朝廷的驿站倒是用不上的。”易风随口说道,并没有解释。
李靖点点头,“我倒也是想回长安家中过年,只是刚到任不久,现在倒是没机会回去了。不过我也有些东西要送回家里,是些怀荒的方物特产以及几封家书,我安排了人带回去,还想让他们跟着易帅队伍一起走,不知可否?”对于这个要求,易风没有拒绝。李靖便派人却叫他安排回京的人过来,很快进来两人。上前向易风行礼后站到一边,李靖介绍道:“这两位都是我兄弟,一个乃是某结义兄弟张三郎,另一个则是某亲兄弟客师,家中排行第四,易帅可以直接叫他李四。”
张三和李四,这两人名字到是很配。
不过易风倒没有失礼发笑,看到张三第一眼,他脑中马上想起了一个人来,虬髯客张仲坚。实在是这个张三的外貌太有特点了,首先就是长的很丑,一副火红而且打卷的络腮大胡子极为显眼,另外鼻梁很高,眼窝也深,并且易风发现张三微眯的眼睛中,竟然透着几分碧绿色。这是一副十足的胡人相貌,特别是他这副打卷红胡子,让易风马上想到了一个传奇人物来。虬髯客,张仲坚!
李靖见易风猛盯着张三,还以为也和其它初见义兄弟的人一样为那副外貌所惊,连忙道:“张三郎虽然有些其貌不扬,但身手不凡武艺极高。而且张三郎家乡扬州,其父乃是扬州首富张季龄员外。前些天自扬州来大宁看某,如今正要入京一趟,正好可以跟大帅同行。张三郎交游广阔,从南到北,自东到西,到处都有他的朋友。他跟着大帅同行,还能充当半个向导呢。”
听到李靖确认了眼前之人就是虬髯客,易风倒也没有拒绝同行之请。他没想到的是,张仲坚居然是扬州人,而且他父亲是扬州首富。这个时代的商人地位很低,那些什么当地首富,基本上跟那些地方官关系十分密切。杨广坐镇江南多年,张仲坚父亲是扬州首富,若说张季龄不是扬广这边的人,他绝对不信。李靖的舅父韩洪是杨广那边的人,李靖是不是他还不太确定,但肯定和杨广有关联。现在李靖一个结义兄弟张三,其父亲又是扬州首富,易风不由的多想几分,张三这个时候出现,还要跟他同行,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更深的安排?
“好啊,路上正好多个伴了。”易风笑着说道,“这就么着,吃过早饭就启程了,张三郎和李四郎也先去准备下,一会就走。”
张仲坚并没有带什么多余行李,两匹骏马,一袭锦袍狐裘,再加一把长剑,连个随从仆役都没有,若不是李靖先前介绍,都会让人以为这是一个仗剑江湖的侠客,而非是个扬州首富之子。反倒是李靖的弟弟李客师,却带了足足三十多匹骏马,以及好几匹马鞍上的大包小包,另外还有些马背上挂着许多个大小不一的鸟笼子,里面各种禽鸟,易风甚至还看到了一对长的极雄俊雪白的辽东海东青。
只是简单的估算了一下,李四带的这些东西,不管那些马背上包袱里的东西价值,光是这三十多匹好马和这对海东青,估计就价值不下万贯了。这个家伙,北方银行里还欠着自己五十万贯呢,这里就让兄弟捎带回长安上万贯的东西。
不过李靖倒是一副很坦然的样子,丝毫不觉得自己在易风这个债主面前有些不适。
不过让易风有些意外的是,他本来觉得李四应当最在意那对海东青,毕竟碰上喜欢的主,几千上万贯的钱也是愿意出的。可是李四最在意的鸟居然不是那对海东青,而是十几笼鸽子。
“这不是普通的鸽子,而是某特别训练出来的信鸽。”李四见易风有些疑惑的样子,得意的指着自己的鸽子说道,“这些鸽子可以相距数千里往返送信,不但可以从大宁往长安送信,而且还可以从长安往大宁送信,甚至还可以在半路上往长安或者大宁任一地方送信。”
震惊!易风听完李四的吹嘘心里满满的全是震惊!(未完待续)
重返大隋 第272章 李四
易风的惊讶震惊不是没有理由的,用鸽子送信并不是什么可惊讶的事情,早在楚汉相争之时,传说刘邦有一次被项羽追击狼狈藏入一口废井中躲避,最后就是靠放出一只鸽子求援而获救。人们驯养鸽子,以飞鸽来传信,并称这种信鸽为飞奴。汉时张骞、班超出使西域时,也是利用鸽子来传递信息。
张四的鸽子能送信,并不稀奇。稀奇的是他居然说他的那些鸽子可以从大宁往长安送信,也可以从长安往大宁送信,更能在半路上往长安或者大宁送信。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地方,易风从李四的那番得意洋洋的话中,听出李四鸽子不是普通的鸽子。一般的鸽子经过训练之后,确实能够传送信件,在腿上绑着信筒,能携带书信往来传递。可是这里面有一个关键,那就是这种飞鸽传信,基本上都只能单向传送。比如在大宁训养熟悉的鸽子,可以带在身边外出,然后让他携带书信放飞,鸽子就会带着信回到大宁鸽舍。但却绝不可能在大宁城,直接就让鸽子带着信再送回去。也就是说,如果李四在长安驯养好的信鸽,带到大宁来,可以让鸽子带信飞回长安去。或者在长安训练的鸽子,带到大宁来,让鸽子带信送回长安。但这种信鸽都是单向传信,绝不会往来两地双向传信,更不会给一个在半路上的人送信。
说到底,飞鸽传书是利用了鸽子回巢的特性,加以特别训练之后才有的一种能力。可鸽子毕竟是鸽子。他们有很强的记忆力,训练者用固定的饲料和饲养程序,利用环境条件和呼叫信号使鸽子形成一定的习惯。甚至产生牢固的条件反射,这样依靠鸽子强烈的归巢性,当把这些鸽子带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时,一旦放飞这些鸽子,他们就会竭力以最快的速度返回鸽舍,而基本上不会在途中任何生疏的地方逗留或者栖息。百里,千里。都是如此。
可这毕竟只是一种利用归巢特性而训练出来的条件反射的回巢而已,因此,一般情况下。飞鸽传书都是只能单向,而且是定向的传信。
李四却说他的鸽子不一样,居然能双向甚至是不定点的传信,如果这是真的。这就不是飞鸽传书而是双线电报了。
李靖在一边道。“四郎最爱养鸟,在京师时就早已经人尽皆知,还因此有了一个浑称叫做鸟贼。”
连李靖都这样说了,看来李四玩鸟确实有一套,他的信鸽估计还真有这本事。不过易风还是觉得有些难以相信,但他估计这样的超级信鸽也很难大批量驯养,要不然,真正是相当了不得。不过就算只能驯养鸽子定点传信也是相当了得了。李四有着非同一般的驯鸟能力,若是把他拉来给自己建立一套飞鸽传信系统。若是成功的话,那也是极有价值的。
想想看,虽然鸽子大部份只能进行回巢传书,可只要易风拥有足够多的信鸽。那么他就可以在各个镇城和戍堡都建立一个鸽巢,然后把这里驯养熟练的鸽子再运送到其它各城。当有消息需要传送的时候,需要传到哪个镇城戍堡,那就把那个城堡带来的鸽子带上信放飞,如此一来鸽子一回到原来城堡的鸽舍里,这信自然也就成功送到。若是再需要回信,则可以把信绑在从这座城堡带过去的鸽子身上放飞回来,信也自然就传达回来了。
只要有足够多训练好的鸽子,那么就能在许多城堡中建立起一座极为迅捷方便的飞信系统。当然,这个网络越大,距离越远,需要的鸽子也越多。鸽子回巢放飞就可,但是每次放飞送过一次信后,下次要用,却还得再通过人力再把它带回去。但只要这个系统成功,其作用将是相当大的。
用快马传递消息,最快不过八百里加急,可飞鸽的速度却是极快的,从大宁到长安,两千多里距离,信鸽却可以朝发夕至,一天就能飞返回巢。战马最快也需要五天,相比起来,飞鸽比驿马快了四天。若是往返,驿马需要十天,信鸽两边放飞却可以一天就行。一来一往,可以节省九天时间。若是一些重要的情报,特别是战事军情,可以想象其能发挥的关键作用。
若是易风手上有了这样一个飞鸽系统,只要定期往长安运送在怀荒训练好的鸽子,那理论上易风就能每天都可以得到京师每天当天发生的大小事情。虽然要想做到这一步,不但需要如李四这样的专业特殊人才,而且还得有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易风却觉得很值。信息的价值是无限的,而他却是不缺钱也不怕花钱的人。这个时候,他再望向李四的时候,那目光就有些灼热起来了。
不过当着李靖的面,易风也没有马上提出自己建立一个飞鸽传书系统的想法。有些事情也是急不来的,既然这次李四要跟着他一起回长安,正好有的是时间慢慢先熟悉起来,然后再根据李四的爱好,提出一个他无法拒绝的条件,来邀请他为自己做事。飞鸽传书绝对是一项极有价值的功能,但真正要发挥其功能,却是得花很大钱财人力物力建造,规模太小,则发挥的作用不大。李靖应当很清楚这些,或许李靖早知道自己会对飞鸽传书有兴趣,所以才故意把李四跟自己同行一趟。
吃过早饭,易风一行人当天便离开大宁向东前行。
过了军都关后,便算是离开了妫州进入了幽州境内。此时年关将近,军都关通往幽州的道路上,却是商旅络绎不绝,往来不息。大部份的商队都是从怀荒返回的,还有些则是年节也顾不得了,眼看要过年了。却依然带着大批的钱款或者采办的货物往怀荒去,准备趁着年节将近时再赚一笔。若是以往,出塞的商人们都是秋、冬之时出塞。大型的商队都是用骆驼带货,在入秋后就带着大批货物出塞,一直深入到草原深处,跟那些部族直接交易,用中原带去的商品换取各种部族牧民手里的皮货等,年前返回中原过年。而一些稍小些的商队则用牛车马匹运货,在入冬后出塞。那个时候牧民们准备过冬,会开始屠杀牲畜,这个时候正是他们出手购买皮货的最好时机。
不过今年却完全不一样了。怀荒的兴起,边市的建立,使得原来的交易方式也变了。中原的商人们已经不需要再亲自深入到草原去收货出货,部族的牧民们也不需要巴巴的等着中原商人到来。现在怀荒成了中间商。在怀荒坝上有十几座军镇上百座戍堡。这些既是军事镇堡,同时也是一些交易的集市,特别是那些深入到奚境内的新建镇堡,还有新修的道路,与各族议定的交易协议,都使得情况大变。
如今牧民们手里的各种物资,有了更好的出货渠道,也可以卖出更好的价格。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拿到部族附近的怀荒商人收购站里去交易。也可以直接等怀荒商人定期上门收货,然后再从那些收购站收购商手里面购买各种需要的商品。那些从部族里收回来的各种货物。最终都会汇聚到怀荒的各个镇城商铺以及怀荒城中。而那些中原的商人们,也不用再费力的把货直接销往草原深处,他们可以直接在怀荒销货。往年只能跑一趟塞外,现在却可以跑上许多趟。虽然利润没有以前那样直接跟牧民交易来的高,但是薄利多销,而且还安全的多,赚的更多,大家自然乐得在怀荒交易。
当然,商人们往怀荒跑也并非全因如此,怀荒不但能吃进大量的中原和塞外的货物,而且怀荒除了是个中间的市场外,他本身也是许多种热销商品的制造供应商。许多赚钱的货物,只有这里才有的出产有的买。
幽州是北方重镇,在大隋的北方,河东的太原可以称的上是北方第一重镇,而幽州城,则当称的上是河北的第一重镇。这里不但是一个军事重镇,而且也是一个商贸都会,各种南来北往的货物都汇集于此,自从怀荒兴起后,连带着幽州城也越发的热闹了几分,中原商人来往幽州,要么走河东要么就只能走河北。而走河北的,必然要经过幽州。同时,许多怀荒的货物出来后,也多会先在幽州转运。大量的幽州运来的货物,最先在这里发售。就连那些中原的粮商盐商们,也有近半运往怀荒的粮食和运出来的盐,都会经过幽州这个重镇。
当晚,易风一行赶到幽州城西,前头打前站的旗卫赶来禀报:“天已经黑了,路上车辆商旅太多,不好赶路,而且幽州城天一黑就会关门闭城,我们今晚只能在城外休息。”
“那就在城外歇息一晚。”易风说道,这次是要南下洛阳去长安的,只是路过幽州而已,这个时候并没有必要去幽州城。原来他早先时,一直是打算去幽州城拜会下幽州总管燕荣的,那个时候燕荣虽然也并不管着怀荒,可他还打算通过燕荣购进粮食。不过后来怀荒置武州,燕荣并不管辖武州,粮食问题也得以解决,易风又领兵北上,倒是一直就没空来幽州拜会一下这位河北的土皇帝。现在这时,燕荣早已经去了京师,也不在幽州城内了。
打头的旗卫很快又再来禀报,已经包下了一家前边路旁的邸店,店虽然普通简单,但胜在地方大,有一座很大的院子。易风一行一百余人分成三波,倒是都能住的下。不过为了安全起见,三波人并没有都入住这家店里。旗卫请示,打算让易风一队三十余人住店,另外两支人马则在店旁左右驻扎守护。虽然寒冬腊月,可对于这些百里挑一选出来的旗卫队员们来说,野外扎营一晚也丝毫不成问题。
“那按这般安排。”易风点头。
悦来邸店是一家大店,可以同时入住上百人,本来店里已经入住了一些客人,但旗卫队出手阔绰,直接大锭真金白银砸上去,店东立即转头安排伙计去给前面入住的客人们退钱撵人。
易风一行到达店门口时,正碰上几队小股商队被退房,满脸的不爽,还有几个商人正同店东讲道理,拒不退房。两波人吵的正凶,易风皱了皱眉,问明情况后,道:“这店既然这么大,就算大家都住下也没有关系,就不必再请客人们退房临时去找让了。这样吧,店东你把原先客人们的钱照旧都退了,但让他们继续留住。他们的房钱,就由我包了,另外麻烦你们给我们准备些饭菜和马匹的草料,要上好的精料,再烧些热水上来。”说完,易风向王保一点头,王保立即掏出一大块银铤,这一块足有五两,成色十足,兑换肉好铜钱,至少八千。“这是我们东家打赏你的,店钱饭菜酒肉钱等明天早上都会另算,一文不少你的。”
店东得了这么大笔赏钱,早乐的嘴巴都咧耳后去了,既然这位有钱商人不介意那些商人留下,他开门做生意的自然就更没意见了。
店家立即招呼了十几个伙计出来,拉牲口、搬行李,那边安排生火造饭,这边忙着烧热水,给马喂草料,忙的不亦乐乎。
一个伙计领着易风进了店里最好的上房,“这里就是我们的天字一号房,各项物事齐全,温暖舒适,还垒了火炕,学怀荒那边的。客官这么晚从西边来,也是从怀荒来的吧。”那伙计二十出头年纪,灯光下看着眉清目秀,精干伶利。看到易风点了点头,便露出羡慕的目光道,“俺们这家店也算是百年老店了,过去每年到了这时,都已经是冷冷清清无人路过。可今年,好家伙,到现在都天天客满,连柴房马棚都有人出钱求着借住。客官,都说怀荒好,遍地是黄金,这是真的么?”
易风笑了笑,“有机会你亲自去一趟看看不就知道了么?”
伙计正感叹明年一定得去怀荒看看时,外面院里突然传来一阵吵闹之声,很快又传来呼喝之声,甚至隐隐有横刀出鞘的锵声!(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
重返大隋 第273章 捉钱
(谢谢头疼也不行、南阳火、特地来顶书几位的支持,谢谢!)
----------------------------------
当易风和客栈小伙计在楼上谈话的时候,从东边大路上奔来一队人马,大约有一百多人。前面十余人都骑着塞外骏马,后面跟着十余辆怀荒新制的四*马车,敞开的马车厢里坐满了健壮的青壮,都穿着皂色和褐色衣袍。马蹄声在结冻和寂静的昏暗夜幕下像是一阵凶狠的暴雨到来,客栈前面的路边村庄里立即传来汪汪犬吠之声。
幽州府捉钱品子刘文起骑着他新近花了五十匹绢买回的塞外骏马千里雪走在最前面,神情疲惫,面色阴沉。捉钱品子并不是一个官职,而只是一个杂任色役。他的祖父曾任石州刺史,父亲为大隋战死,追赠上仪同三司,为四品勋官。父亲因公事战死,因此得以恩封一子,不过刘文起是家中次子,最后由兄长文静袭封五品勋官仪同三司。虽然只是一个没有实职实权的勋官,可毕竟也是皇家恩赏,大哥也算因此获得了官身,进入仕途。不过刘文起自己想要做官却没这么容易了,和许多官宦子弟一样,刘文起最后走的是差不多的路子。大哥因为已经得了五品的袭封勋职,因此最后得和许多五品官员子孙一样,得以进入了亲、勋、翊三卫中担任天子侍卫。等到上番一定年限后就有资格参加铨选授职。
刘文起自己只是家中次子,他取得了品子资格,品子是六品以下官的子孙和勋官三品以下五品以上子。获得品子资格后可以充当王公和三品以上官的侍卫,当然大部份的品字则是被差经管公廨本钱,被称为捉钱品子。捉钱品子这个名头虽然听起来好像不错,可实际上也不过是一个色役而已。按朝廷的制度,成为色役之后就不用再承担租庸调,不用再服兵役和劳役,这是一项很不错的待遇。特别是成为品子后担任一定期限的杂任后,就有资格参加选官。正式进入仕途之中。虽然成为捉钱品子能免赋避役,可说到底也只是一个最寻常的杂任而已。经管公廨钱,说白点就是掌管地方州县手里的一笔本钱,替州县衙门拿这笔钱放贷收利。
捉钱品字比起在王公府上做侍卫肯定是不如的。但也算是个不错的差事。自己这个幽州府捉钱品子的杂任差事,就是在亲卫府中任职的大哥为自己寻来的。远离了京城来到幽州,一开始也还不错,甚至他还和各地的那些捉钱品子们一样,很快找到了一门赚钱的路子。幽州府衙的公廨本钱很充足,月利也并不算是很高,而幽州这个地方是个北方重镇,商业经济很繁荣,他手上的这笔钱总能很轻松的放出去。而且因为需过于供,因此他甚至能够把放出去的利息定的比衙门定的还要高出许多,一来一回。他居中就能赚取很大一笔差头。既能顺利完成衙门的差事,还能捞到不少钱。
可是这个好差事最近却变成了一个苦差事。
一切都只因怀荒北方银行的突然兴起,并迅速的向着幽州扩张过来。
先前,刘文起经掌的幽州府公廨钱足有数千万钱之多,衙门的惯例是放出去的公廨钱月利一分五,可实际上刘文起放出去的借贷却远远高出这个数字。经他手里出去的借贷。半年以内的月利六分。半年以上一年期的月利七分,一年到三年的则是月利八分。这个利钱早超过朝廷的规定了。甚至比起朝廷订下的借贷月利不得过六分,利不得本钱一倍以上的高利贷红线也早超过了,不但月利高,而且还是利滚利的绝对高利贷。刘文起手里的一万贯本钱,每年能收到的利钱高达百分百,一万贯放出去,年收息能到达一万贯,甚至还利滚利,借一千贯一年到期还款连本带利两千,而若是过一年,就已经是连本带利四千了。有着衙门做后台,刘文起经常的公廨钱虽然都是一年内的中短期,可每年收益依然能达到一倍以上利。他的收益是官衙定下的六倍左右,若按现代的四倍以上官方利率就算高利贷算,这是确确切切的高利贷。
这是笔很赚钱的买卖,他手上一万贯本钱,每年只需要上交规定的一千八百贯利钱。而他实际上收到的利钱是本钱一倍的一万贯,高达八千二百贯的收益。当然,这么一大笔收益他一个人也吃不下,衙门那边明面上是收一千八百贯,不过暗地里还要上交一千八。此外,他还得向衙门的官员、吏员甚至是下面的胥役白丁们也分润一部份,他自己手下还有一支专门放贷收账的人马,开销也是不小。可就算除掉这些明里暗里的,刘文起担任这个幽州府的捉钱品子,一年下来,最后依然能净得三千贯的好处。这是一笔大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