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重返大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狗咬狗!”一名骑士不屑的道。
郭孝恪摇头,“事情没这么简单,我感觉这次的事情有些不同寻常。”他轻轻拍了一下手掌,周围的骑士都应声围过来,他放低声音道,“我感觉事情不太寻常,咱们想办法抓几个铁勒俘虏。”
骑士们点头,对于抓铁勒俘虏他们没有半点害怕,有的只是兴奋,终于又要开张了。





重返大隋 第381章 大肥羊
清晨,寒雾中一支铁勒骑兵穿越出来,这是一支穿着五花八样明显能一眼看出并非是铁勒精锐的队伍,他们是专为铁勒战兵们负责打草谷的辅兵。【【,铁勒人如塞上许多草原部族一样,虽然全民皆兵,但其中也有区分。那些最精锐的青壮,往往被点为战兵,而一些年少或者老弱的则为辅兵。一个草原骑士,往往配两名辅兵,一名负责安营守营看押俘虏,一名则负责打草谷。草原部族做战,基本上都是自备军械干粮,因此后勤补给方面一直不足,全靠以战养战,打到哪里,就派一个辅兵打草谷到哪里。所谓打草谷,就是抢劫,走到哪抢到哪。
这些天来的胜利和收获鼓舞了这些专门打草谷的辅兵们,原来光鲜富有高高在上的粟特人,如今成了他们追逐的猎物。他们精神抖擞的驰骋呼啸着。经过一夜的休整,一夜的纵情享乐,从那些原来被他们所妒忌的九姓胡身上得到满足后,他们一大早又迫不急待的离开了临时的营地。一路上突袭了诸多措手不及的粟特人部落,那些南下的铁勒先锋骑士早就掳夺了大量的金银女子,牛羊马匹。可是在那堆积如山的战利品面前,没有人满足。这些打草谷的辅兵或者比他们的主子还要积极,许多辅兵都是那些战兵的贫困族人,好不容易碰到一次大抢特抢的发财机会,他们比战兵们还要兴奋,早忘记了这次南下真正的目的是做铁勒先锋,来拦截突利可汗的。
辅兵相当于战兵的扈从。部份是年纪渐大的半老头子,还有大半则是那些还没有成丁的年轻人。他们中有部份甚至就直接是战兵主子的奴隶。不过这样难得的抢劫机遇,抢的战利品多了。那么大部份最后归于战兵外,他们也是能分得一小部份的。
奔过一道矮矮的坡地,这些辅兵们突然发现在前面的河滩地上,居然有**个骑士在打点行妆,看样子,这支小队伍昨夜在这里宿营,好像也是刚起来正准备上路。那小队骑士一看到他们,立即吓的哇哇大叫,连忙上马逃跑。甚至来不及带走行李物品。
“不是粟特人!”有个用块牛皮蒙摭一只早年部族战斗时被箭射瞎左眼的老辅兵,眯着另一只完好的眼睛打量了几遍后,马上已经看出些端倪来了。
“是汉人。”迁居到东方来的粟特人虽然已经渐渐突厥化,可也依然还保留着不少九姓胡的特色,比如突厥部族习惯辨发,不分男女,都留长发。为了游牧和骑射的方便,他们便习惯将长发辫起来,梳于脑后。中原汉人称这种发式为被发。一些讲究的部落首领和贵族们,更喜欢将头发分成许多缕,辫成极细的小辨,再拢在一起齐束于脑后。突厥人是不剪发、秃发的。和汉人相当。但不像汉人般束发。也不像奚人一般的剪发索头,不像契丹人一样髡发,更不会如靺鞨族一样把头皮刮的光光的。只脑后留着一只如猪尾巴似的单独小辨。
草原上,看发式。往往能很容易分辨出一些大部族之间的区别。
铁勒人也被发,但他们一般是把头发结成两股大辨。而在草原上的粟特人。他们却是保留传统,一直是剪发的,粟特男子如波斯人一样,剪发齐颈,甚至还经常擦些香油,弄的油头粉面。还喜欢穿白袍,连说的话也操西域胡语为主。
那个老辅兵一眼就看清楚,那几个逃跑的骑士,他们既没有剪发也没有穿白袍,那些人右祍束发,衣着装束明显是汉人打扮。
看清楚是汉人后,这个老家伙有些犹豫。随着十多年前南方的汉蛮子们统一了中原后,中原的汉人也越来越强势,年轻时他曾经随着突厥可汗去中原奔着南边两朝打过仗,那时周齐两朝争着进贡出钱请求突厥出兵帮他们攻打对方,每次突厥可汗收了钱后,就随意的调派一支兵马南下中原。而往往他们到了中原后只是随便的转一圈,然后便直接不管北齐也好北周也好,直接抢,抢够了就自个回家了。那个时候的汉人在他的眼里,不过是群懦弱的南蛮子而已。可后来中原一统,突厥人却屡在这些当年的干儿子那边吃大亏,再享受不到那种称臣纳贡的感受,享受不到中原进贡的精美的丝绸布匹瓷器茶叶了。尤其去岁铁勒接连好几个部族在这漠南地区吃了大亏,老家伙正是所谓江湖越老,胆子越小,早过了那种狂妄鲁莽的年纪。他的那些狂妄早随着他的那只眼睛丢掉了。
“这些汉人好像是商人。”看着对方那望风而逃的狼狈样,老家伙判断道。不过就算如此,他也还不是敢冒然出手。这里已经属于漠南东部地区了,距离那个被铁勒部族四处传播的隋朝坝上怀荒距离不过两百余里,快马不过一日夜的距离而已。犯不着为了几个商人的货物就去冒险。
不过独眼的谨慎并不为他身后的那些同伴们接受,他身后的同伴里倒多数是那些正骚兴的年轻青,他们正如初生的牛犊一样,正是那种连虎都不怕的年纪。尤其是这些天一路过来的顺利,更让这些家伙已经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了。看到明显是一群肥羊,他们哪肯放过。一个浑身黑炭般的年轻黑汉的一夹马腹,呼啸一声,立即已经挥手招呼几名同伴一起追了上去。
“勿追!”独眼忍不住喊了一句。
临时带领着这支辅兵队的是一个更黑的黑汉,虽然和独眼一样已经年迈了,可眼光依然凶戾,见状只是哈哈一笑,对着独眼挥手道:“随那几个小崽子去好了。”
“那些是汉人。”
“那又如何,咱们这次南下可不仅是拦截突利的,咱们收拾了突利还要继续南下,把那什么狗屎怀荒给踏平了,再一路杀到中原去。这几个汉人,就当是让小崽子们练练手了。”这黑老汉正是那个小黑崽的叔父,自然维护着自己的侄子。
这时前方传来一阵惊慌的叫声,以及一阵欢呼声。众人抬头望去,原来那几个汉人逃的匆忙,好不容易带着的包袱却没系好,开了个口子,他们纵马狂奔,包袱里的东西也撒豆子似的撒了一路。都是些好东西,有黄镫镫的大隋铜钱,甚至还有黄金和白银,此外还有那柔顺的绵缎。正追逐的黑崽几个越发的兴奋了,这时反而不急着追上了,故意不紧不慢的吊在后面,如猫戏老鼠一样的玩弄着,享受着那些汉人慌不择路,惊恐不安的样子。
本来停在原地看戏的许多辅兵一看这些汉人竟然这么有料,如此的肥,一个个全都双眼放光的呼啸着也策马追了上去。
渐渐的,冲的快的铁勒辅兵已经追到了汉人身后百步之遥。
就在这时,只见那个包袱没系好钱财洒了一地的那个汉人,干脆直接把那个包袱给扔到了地上,然后纵马狂奔,似乎想要破财消招。黑崽骑术最好,最先冲了过去,一矛挑起了那个包袱,抢到了这个丰厚的战利品。其余的辅兵们失望的咒骂着,然后加快了速度,直接提刀冲向那些汉人,打算再不错失其它的肥羊财物,不让别人先得一步。
他们的眼里,那些汉人全是肥羊,完全没有被他们放在心上。
越追越近,越追越近。
汉人骑士中落在最后面的一个灰袍男子突然一闪身,就听着一道尖利的破空声传来,然后一支羽箭当面就射了过来。
箭风迅疾,冲在最前面的一个铁勒年青辅兵措手不及,当即喉咙中箭,连声惨叫都来不及发出便翻身坠马。后面的铁勒人都有些反应不及,全都惊吓了一大跳。等回过神来,他们没有害怕,而全是怒火燃烧。这些该死的汉人居然还敢放箭,这下他们追的更紧了,刚才还是为抢夺战利品,现在则是要一刀砍翻那些汉蛮子。
这时候那队汉人也开始继续加速,而且他们不仅逃跑,还开始回头放箭。
追了一阵,双方你来我往,箭射个不停。可不知怎的,追了一路,路上倒是有十来个铁勒辅兵中箭落马,而那些汉人在他们的弓箭下,却一直保持着九个人的数字,连一个中箭的都没有。
黑崽他们追出了真火,已经死命的在拍马追赶,一心只要追上前去一刀砍翻这些南蛮子。
倒是后面的独眼和老黑汉,这个时候已经看出了些不对劲了。
一开始,他们还真没有把这队汉人放在眼中,一来对方一见到他们就逃了,东西都没带齐。二来双方数量差距太大,他们足有一百骑,而对方才九个,哪怕他们只是一群打草谷的辅兵,是扈从骑兵,可在他们想来,铁勒的辅兵,也必然完爆汉蛮子,他们可是马背上的民族,岂是那些南蛮可比的。u




重返大隋 第382章 老母鸡变鸭
(感谢蓝莓q水晶的支持,谢谢!)
可转眼间,一大群人追击九个人,追了半天也还没有追上,而且他们之间的距离,一直保持在百步左右,这正是双方在马上可以攻击到对方的距离。∮∮,
双方箭来箭往,但最后他们这一方都有十来个中箭了,对方却还一个也没伤着,而且距离还是那个距离。是那个总让人以为再冲一下就能追上去,就能再不惧敌方箭术厉害能冲上去近战格斗的距离了,可那个距离却永远也拉近不了似的。
“上当了!”经验很丰满的老黑汉和老独眼都第一时间变了脸色,操,终日打雁,今日却被雁啄了眼了。
老黑汉和老独眼都勃然大怒,挥动弯刀,对着还在看热闹的辅兵吼道:“操他-娘-的,一起上,围住他们,一个不留,全都杀光!”剩下的辅兵也纷纷叫喊着,伏身马背上,夹紧马腹,死命的追杀过去。
前面出现了一片树林,那九个汉人头也不回的直接往林子中冲过去。那片树林子并不大,只是沿着一条季节河谷边生长的一片小树木而已。跟在后面的铁勒人能清楚的看到这些汉人进林子后并没有停,而是一直沿着那条只有在夏季雨季时才有水流的河谷中奔驰,他们便头也不回的继续追了下去。
八十余骑狂追不止,马蹄踏在积雪上,扬起无数雪粉泥浆,声如闷雷。
这是条外宽内窄的小河谷,两边的斜坡上长满了小树林。双方你追我赶。追赶了两三里地,前面的那队汉人一拐弯顺着弯道突然不见了。
铁勒人拐过了弯。追了一阵,发现竟然追到了一个死谷。前面竟然是极窄的口子,还遍布着许多乱石。
看着这罕见的地势,一种不详的预感袭上了老独眼的心头。不好,我操,这是计中计,他们又上道了。他连忙对身边的人喊道,“快撤!”说完,也不管其它人,自己第一时间便转向往外冲。
然后。已经晚了。
一声尖利的响箭呜声于空中,两边坡上的小树林里突然钻出一队接一队的骑兵,为首的正是那个刚才跑的比兔子还快的那队汉人中的一个,就是那个一路跑一路还掉财物的那个该死的家伙。可是此时,这家伙却神气洋洋的又杀了回来,还给他们挖了这么大的一个坑。更该死的是,冲出来的骑兵早已经不止九个了,九十个都不止了,树林两边还有汉人骑兵在不断的冲出来。操。这他娘的难道是隋军杀入草原来了。
郭孝恪有些不屑的看着这群惊慌失措的铁勒人,昨天晚上,他就带着手下摸到了附近的那支铁勒骑兵临时营地,捉了两个舌头。一番审讯后,得到了想要的情报。郭孝恪得知突利正率部族向东撤退而来,而都蓝可汗发令箭给漠北的铁勒部族。让他们派兵拦截突利,并做好南下与都蓝汇合的准备。铁勒人眼下来的只是一些前锋。数量不多,各部族都有。多的千把骑,少的只有百把骑,他们也没有联合一起,而是按各自的部族为单位,虽然表面上是铁勒各部前锋联合南下,但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将领,连营地都没有合在一起,而是东一块西一伙的各自为战。
突利小可汗阿史那染干还没有过来,这些负责拦截突利的铁勒前锋却也没闲着,搂草打兔子正四处劫掠攻击草原上的粟特人部族呢。
昨天他们看到的那个被屠杀一空的营地,正是一支粟特人部族,洗劫他们的正是铁勒韦纥部的先锋,人数也不多,不过三百骑而已,却嚣张无比的一路冲到了距离怀荒北边只有不到二百里的地方。
郭孝恪昨天抓了两个舌头,结果那些韦纥族的人马居然没有一个发现少了人。原本郭孝恪还打算抓两个舌头审讯一番拿到情报后就立即返回怀荒。可见到那些韦纥人如此轻敌大意后,郭孝恪又不愿意就这么回去了。经过紧急派人把团里其它各队招回后,他与团里的都队军官们一起紧急商议了一番,最后决定先派两个人押着两个俘虏和他们查到的情报立即先一步返回怀荒,向怀荒报告。而他则带着骑十八团的兄弟们,准备干一票大的。
既然韦纥人如此轻敌狂妄,毫无防备,而其它的铁勒人兵马也都分散在四处,那么以骑十八团一个整编骑兵团五百人突袭韦纥部三百轻敌而无防备的前锋骑兵,必不是什么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过就算已经决定留下来干这一票,可郭孝恪也没有就凭着自己的优势兵力和突然性去突袭韦纥的营地。
郭孝恪在怀荒马球联赛上是个明星球员,还是球队的队长。打马球他是好手,而且善于布置阵容,计划战术。如今这一战也一样,他不打算直接杀过去,而是等黑夜过去,到了今天早上,十八团十个骑兵队都集结好,并经过半夜的休整后,提前埋伏在这片有利地形的小树林里,然后他亲自跑到韦纥营地外不远的地方亲身诱敌。
计划很顺利,经过昨夜对俘虏的突击审讯,郭孝恪知道营地时的韦纥人只有三百人,其中一百战兵,两百辅兵。那个带队的铁勒首领还算有些经验,他将一百战兵留在营内养精蓄锐,并不出营,每天只派出辅兵出去打草谷,守营辅兵和打草谷辅兵轮流出去打草谷,攻击附近的粟特人。
今天又轮到老独眼他们这一百人出来,而且连今日打草谷的方向他们也都知道,郭孝恪根本没费什么力,只是在这些人打草谷必经的路上,装作一支经过的汉人小商队昨夜在那里宿营,然后今天早上突然发现铁勒人狼狈而逃就可以了。事情就如他预料的一样,铁勒人轻易的就上了当,然后被引到了预设埋伏战场,五百人围住了一百辅兵。不,没有一百了,一路上诱敌的时候郭孝恪他们就已经干掉了十多个了。虽然这些铁勒人号称马背上的民族,但他们只是辅兵,而郭孝恪他们骑十八团却是一支职业骑兵,虽然成立的时间不长,可担任诱敌的却全是老骑兵。何况,怀荒骑兵主要就是由怀荒马贼、三蕃牧民等骠悍者组成的。
郭孝恪挥动骑兵刀向前一挥,“杀,一个不留!”
列队整齐的骑十八团骑兵们齐齐抽出了自己锋利明亮的骑兵刀,由于这独特的地形,十八团往后面一堵,铁勒人就成了瓮中之鳖,根本无处可逃。又被一阵箭雨弩弓猛打,再被一番冲杀,早已经不成阵形。
此时骑十八团再次整理队形,一个个都的骑兵们在战场上排场一排排,犹如一堵堵的铁墙。
骑士们收起了弓弩,骑兵刀出鞘,缓缓策动马匹,排成铁墙向场中散乱的韦纥辅兵们辗压过去,骑十八团骑兵们的这种铁墙阵列看似缓慢,可此时却将这些败兵们最后的一线逃生希望也夺去了。溃不成阵的败战铁勒骑兵,根本对抗不不了这种易风建立骑兵之初就开始努力推行训练的骑兵战阵。
老独眼等人还想做困兽之斗,拼命的聚齐起来,想要杀出一条血路突围而去。可是骑十八团的铁墙阵前,铁勒骑兵就算再怎么激发斗志,可无论在人数上,装备上、战斗力上都完全居于劣势。
他们一个个的策马冲上前去,想要在那堵铁墙上撞开一条缺口来,可等待他们的却是一把把锋利的骑兵刀,将他们一个个的砍落马下。
当一个接一个的韦纥战士倒在了那堵铁墙前,却撼不动铁墙分毫时,铁勒人终于绝望了。
老独眼再次扫过战场,他们这一百人已经损失了三十骑以上,损失了三成以上,他心中颤抖,脑中全是绝望,一把丢下了手中的刀,大声喊道:“降了,降了,我们降了,饶命,我们降了...”
郭孝恪目光扫过战场,见到铁勒人终于丢下了武器求降,面露满意之色。这样一支辅兵,在五倍于已的伏击战中中计被伏,居然还能撑到伤亡三成以上才开始崩溃求降,还真是有些小瞧了这些人的凶狠。不过他却并没有想到,其实老独眼等铁勒人固然骠悍凶狠,可这次能坚持这么久才降,最大的原因不是他们如何勇猛,而是骑十八团攻击太猛了,只短短的时间,就已经让老独眼他们战死了三成,这让铁勒人都还没有时间反应过来。这种节奏太快太猛了,猛到老独眼感觉时间好似只过了一瞬,可是战局却已经胜败已分,他们转眼就死了三成,不是伤亡三成,是直接死了三成,伤的还没算进去。
“饶命,我们降了,降了。”黑老汉也丢下了自己的大刀,不服输不投降也不行了,根本没有半分逃生的希望。
“降了,降了,饶命!”
郭孝恪很满意这个结果,一阵哈哈大笑,点了点头,“弃械投降者,免死!”u




重返大隋 第383章 断开金锁走金龙
(感谢历史逝去的真相,谢谢支持!)
高大的大兴城在身后远去,渐渐变成了一个模糊的影子。∑
终于如期顺利的离开京师,再没有什么意外之事。易风的心里满是激荡的风雷,有种龙回大海,自此海阔凭鱼跃的畅快感。终于离开了京师,这段时间随着京师朝中太子与晋王两斗的斗争打白热化,易风的处境也越来越不妙,尤其是皇帝对他的那种宠爱,使得犹如被架在了火上。这种滋味是相当不好受的,易风每天晚上做梦都想着能早点离开这龙潭虎穴,而现在,他终于成功的离开京师了。
他离京的时候,皇帝亲自带领百官送他到灞桥边上,折柳相送。皇帝送别的礼物除了灞桥边折下的柳条外,还让太府寺准备了三千斤黄金给易风。三千斤黄金,整整装了四辆马车,足足四万八千两的金子,折抵五铢肉好三十八万四千贯钱,这是一笔巨大的款子。不过这并不是给易风个人的,这是皇帝给北伐东路军十万兵马的粮饷赏赐,另外还包括了皇帝对于怀荒军的赏赐,以及对幽州府镇戍边军的赏赐。这么多的钱,分给十几万人,到每个人手里就没多少了,何况其中还有大部不能分下去,得用来购买粮食草料等。
不过皇帝还是给易风也准备了一份,黄金一千两,算是十分慷慨大方了。之后,又让太仆寺从御马厩中挑选了一百匹御马,重装骑兵的具装一千套,马槊五百杆赐予易风。那些御马易风倒不是很在意。马虽然不错,可怀荒不缺马。也不缺好马,说不定皇帝的这一百匹御马。就有些是他上次进京时带来的那一万匹战马中的部份。他最喜欢的还是那五百杆马槊,这可是皇家卫尉寺武库中珍藏的御造器械,真正上等的骑将良兵。五百杆马槊起码就能值不下十万贯钱,用来赏赐给部下骑兵将领们,再好不过了。至于那一千套具装,他同样不怎么放在心上。重装骑兵性价比不过,要不然朝廷也不会只保持了三千人的规模,会有许我重装骑兵的铠甲马甲存放在武库里生锈了。不过既然是白送的,他倒也是来者不拒照单全收。皇帝的心思他也知道。杨坚确实对此次北方战事十分重视,连压仓库的家伙都翻出来了。
大隋仅存的三支重装甲骑,这次皇帝全拿出来了,给了易风弘农驻扎的那支宗团骠骑中的一千甲骑,给北伐元帅杨勇的是驻扎在潼关的画戟甲骑。这支镇守帝都东大门的重装骑兵历史悠久,最早能追溯到北魏时期,曾经是北方六镇骑兵,后南下洛阳,北魏末期。随北魏孝武帝元修逃离洛阳西进关中投奔宇文泰,摆脱高欢控制。这支兵马历经无数风雨,自西魏立国起就开始驻扎关中门户潼关。虽然这支兵马的骑兵和将领们早更换了许多代,但这支兵马的建制却一直保留着。并逐渐成为了当今仅留的三支重骑兵之一。又因为这支重骑兵作用的标志性方天画戟兵器,而得到一个画戟甲骑的称号,至于本来的名字倒是不怎么为人所知。如今这支初建于北魏时期的重骑兵。早已经由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子弟们掌控,军中多是贵族家族的庶子们。在家族内并没有继承权,由于不是嫡子。往往没有机会凭父荫为官,便通过家族的关系,进入这支把守京东门户的重骑中入伍,期待着如祖辈们一样凭手中的刀剑立下军功取得官职爵位。
三支重装骑兵中,画戟甲骑虽然镇守在潼关,可却比镇守京师的那支重骑还要强悍,战斗力公论第一。
原来杨广为帅时,皇帝是没有打算把重骑拿出来的,只调了三支重骑中排名最后的宗团重骑给皇孙杨林。而如今太子为帅,皇帝不知道出于何种考虑,最后把三支重骑全拿了出来。画戟甲骑交给了太子杨勇,宗骑重骑交给了太孙杨林,另一支原来一直驻扎在玄武门外的甲骑,玄武铁骑则交给了西路军,但有些奇特的是这支重装铁骑却没有交给西路元帅杨素统领,而是直接交给了西路副帅史万岁亲领。
易风猜测可能皇帝因为杨广的事情,因此对杨素也不太放心,因此虽然为了北方战事把玄武铁骑拿出来给西路军,却不肯给杨素掌握。给副帅史万岁,这也算是对杨素的一种防范了。不管他现在已经懒得去管这些了,管皇帝是猜忌儿子也好,是防范宰相也罢,都跟他暂时没多大关系了。这次入京是大赚特赚了一把,捞的满满的,现在需要的就是回到北方好好消化这些果实了。凭着这次的收获,名面上的障碍他已经完全扫清了,现在只需要安心发展就好。
易风把四千金的黄金直接存进了北方银行大兴分行里面,有了银行他根本不需要那么麻烦的带着几大车黄金上路,直接存到银行里,然后通过如今已经初具规模的银行网,回到了怀荒后直接从怀荒银行取钱就可以了。
1...179180181182183...2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