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俘虏回答,骨罗不在这里。”负责审讯的董康买向王伏宝报告,刚才的突袭中他们杀了八个同罗人,还俘虏了三十余人,其中还有几个伤员。“我觉得他们没有说老实话,正准备把他们分开审讯。”
“先杀几只鸡儆下猴子。”王伏宝对这个结果很不满意,他直觉认为,这伙俘虏中,肯定会藏着一些大鱼。
“要怎么做?”董康买问,武州军虽没有军规明确规定不得杀俘,但易帅却是不喜杀俘的。有人说这是因为易帅仁慈,但还有许多人则私下里传说,易帅是想废物利用,不想浪费。如今怀荒各镇建有许多的工坊矿场,到处都需要壮劳力呢,那些俘虏是最好的劳力。
“先挑几个伤的比较重的出来,分开带上来当俘虏面前审问,最后若是对不上口供,直接全杀了。反正这些伤兵带回去也没用,还是个累赘。相信借这几只病鸡能吓吓其它的猴子,让他们老实点。”王伏宝道。
“好。”董康买也没把几个同罗俘虏伤兵的人命当命,对于这些伤兵。战场上很多时候的习惯作法,也都是补上一刀了事。对他们,可没人好心肠浪费医药去救他们。反正战场上的伤兵,稍重一些的,就算是救了,十有**最后也救不回来。董康买也知道骨罗的价值,就算一百个普通同罗俘虏,也换不到一个骨罗。“我会让每个俘虏都自报姓名,然后再让他们供出其它俘虏的姓名。绝不会让骨罗和那些大鱼们给隐藏过去。”
“很好。”王伏宝觉得董康买的安排很仔细,便笑着点头,自己也没什么可再补充建议了。
先是被杀死的八个同罗兵尸体被拖了上来。董康买又让人提出六个伤重的俘虏,分别带上来让他们指认尸体身份,同时让他们自报身份,并供出其余五个伤兵的身份。几名重伤兵一个个的依次上来。在尸体前走过。然后在董康买面前回答问题。六个伤兵都带上来供认过后,明显相互之间的供认并不相同。
“哼!”董康买冷笑一声,笑的很冷酷。“很好,你们死到临头,竟然还敢哄骗老子,真是活的不耐烦了,来了,拉下去。全部砍了!”
不等这些伤兵变色反悔,几名汉军已经上来毫不理会这些人的喊叫。直接拖到一边,然后骑兵刀扬起,手起刀落,六个俘虏伤兵已经全部尸分离。
王伏宝等人的狠厉让那些在一边观看的同罗人都忍不住色变,当董康买开始把俘虏分别带上来审问时,终于有一个年轻的俘虏忍不住浑身颤抖着走了出来,然后指着外面脸色苍白不久前才刚刚醒来的骨罗,“他就是我们俟斤骨罗!”
“他就是骨罗?”王伏宝快步上前,走到骨罗的面前打量了几遍,自数天前昏迷之后,骨罗就一直昏迷着,偶尔醒来可也很快又昏迷了,此时的他终于好了些,可却没想到已经成为了汉人的俘虏。他面色苍白,虚弱无力,心如死灰。王伏宝看着这副模样,有些怀疑,“好好看住他,再让其它人认认。”
很快,王伏宝得到了他想要的结果,经过确认,这个面色苍白的汉子,正是此次同罗南下一万骑兵的主将。得胜沟战斗时,被手下的侍卫带着突围出来,最后还是被他网到了。
“捕到大鱼了。”王伏宝见大功到手,心情相当兴奋。侦察团拥有一千骑整整二十支骑兵队出来搜捕,可最后这样的好事却偏偏就让他给碰着了。距离得胜沟之战仅仅过去了半天而已,他们就已经将逃跑的同罗主将给抓着了。虽然他也已经知道,这些天指挥同罗人的一直是千夫长乌迪尔,但不论怎么说,骨罗都是此次同罗人主将,这个功劳是巨大的。“马上向大营易帅报告这个好消息。把死了的同罗人级砍下来带走,我们押送剩下的俘虏立即返回大营。”抓着了最大的一条鱼,他们已经不需要再继续追捕下去了。现在最重要的是,把骨罗安全的押送到大营就好了。
王伏宝一路顺利的带着骨罗回到了得胜沟临时大营,他没有立即把抓到骨罗的消息向顶头上司张金称报告,而是派兄弟高雅贤直接先一步赶到大营亲自求见易风报告了这一捷报。等张金称得到王伏宝抓到骨罗的消息时,骨罗和王伏宝一行都被易风派出了身边教导营骑兵都的人接回来了。本来如果王伏宝直接把这消息报给他,他也不太可能会隐瞒王伏宝的功劳。可是现在王伏宝这样做,却是明摆着让他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地位,这让张金称火冒三丈,要不是手下几个亲兵拉着,他就要直接闷进易风的大营跟王伏宝好好干一仗了。
张金称此时心里越的不待见王伏宝,但易风此时却是对王伏宝称赞不已。
骨罗的身份已经第一时间得到了确认,王伏宝确实抓到了骨罗,这是大功一件。这个时候,王伏宝才听说,得胜沟一战中,阵斩同罗军代理主帅乌迪尔的那个一资的重步兵,还有那个在战场敌阵中夺得同罗人豹子帅旗的那个一资的枪兵,竟然都是易帅的义子及弟子的时候,也是很为惊讶。重步兵尉迟恭,枪兵程咬金,两个战车营的一资小兵。此战中却取得耀眼的斩将夺旗的功绩。无数人都在称赞这两个小兵,也纷纷赞扬易帅目光如炬,有识人之明。
“当初在清河码头之时。我就看出你的不凡,如今果然让人惊叹不已。听说,军中同袍还给你取了个外号,叫下山虎,很好啊,这个名号很适合你啊,下山猛虎。我易风当初没看走眼。麾下又添一员虎将啊。好,好,好。镇远啊,此次擒得敌帅,你立下一件大功,你说。你有什么要求要提的吗?”大帐里。易风亲切的拍着王伏宝的肩膀,在他身后,是董康买和高雅贤等此次出战的小队兄弟们。在大帐的另一边,则是刚刚接受了易风表扬的尉迟恭和程咬金,另外一侧,则坐着魏征、苏支等汉奚两军的将领们。
帐中众人都是满面笑容,得胜沟一战取得了比大家想象中还要好的结果。当易风不想跟同罗人长久拖下去,准备派兵出关入谷做战时。很多人还担心会很冒险。但如今的结果却是,骑兵营在弓弩手们的配合下乘夜起了突袭。关键时候怀荒骑兵营自后杀出,两军内外夹击大破同罗人,然后步兵营和战车营又杀出,最终在得胜沟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就彻底的瓦解了同罗人的斗志,一举歼灭了这支凶悍的漠北豹骑。若是按原来的计划继续围困着,只怕同罗人还能守上一两个月都没问题。
大家看到易风问王伏宝有什么要求的时候,心里都不由露出艳羡的神色,难让易风这样相问,可见易风对王伏宝是如何的欣赏看重了。
王伏宝面露欣神色,嘴一张,就想提出等骑二营建立时,调入骑二营的想法。不过话到嘴边,最后他又咽住了。眼下帐中这么多的高级将领们,若是他当着大家面提出这个要求,那真的是有些在打张金称的脸,只怕以后就真的得罪深了。“末将不敢居功邀赏。”
听到这个回答,易风脸上笑容更盛。其实怀荒军是由他一手建立的,底下的情况虽然说不可能事无巨细全知道,但大概的还是知道的差不多的。比如侦察团的张金称有意打压手下的王伏宝这样的事情,他就或多或少是知道一些的。王伏宝是他从河北带来的,当初窦建德担任侦察团团长时,张金称是都头,王伏宝就是队头了。现在窦建德都成了营将,张金称也做了团长,马上他也要做营长了,王伏宝这样的老人,同时又极为勇猛能带兵的人,却还是原地不动的队头,这是很明显的情况了。这事易风算是早就知道,但他之前一直假装视而不见,也是有意坐视张金称和王伏宝之间的矛盾展。这样做,自然也有他的用意。怀荒军建立的时间不长,但扩张迅,这支本来就由好几大派系的人组成的军队,虽然他尽用的调和,但依然免不了出现了几大山头的情况。如窦建德张金称王伏宝他们就因为都是河北来的,因此天然的就是河北派的,和单雄信徐盖翟让黄君汉王伯当等河南派,还有王保裴增等人的猛虎盟派,以及高甲等人的高派,还有司马德堪等晋王派等等,可谓是山头林立。他当然是不愿意看到这些山头坐大的,就算张金称不和王伏宝生矛盾,说不定易风都会想办法在这些山头里用些手段,渗点沙子什么的,何况他们自己就有矛盾,易风当然会乐得其见。对于易风来说,要对付军中的这些派系山头,有两种方法,一就是掺沙子,把各派系的打乱在一起,不让一家独大,也不让各派系的过于聚在一起。另一种方法,则就相当于推恩令一般,尽量把这些派系分化成更多的小派系,大化小。如对付窦建德他们这些河北派的,他就把张金称给扶起来,窦建德掌握步三营的时候,张金称接掌侦骑营,也渐成为与窦建德同样影响力的人,尤其是在他成为侦骑营将之后,到时更能分弱窦在河北人中的影响力。
窦建德和张金称都成为营将之后,易风接下来还打算再继续扶几个人起来,例如他打算给窦建德手下的刘黑闼,张金称手下的王伏宝,也给提上去,总之,派系可以有,但不能有绝对的派系领袖。
虽然这些事情很有些算计,但到了他这样的地位,不算计却是不行的。家业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难掌控,一旦失去平衡,就容易出现翻船的危险,这是不得不小心的。
“有功必赏,我易风不会吝惜赏赐。这样,骑兵侦察团马上已经定下扩编为骑兵侦察营,下设五团骑兵,全营编制三千骑,实际上也将达到两千七百余骑的大骑兵营编制规模。镇远也是跟着我一路北上的老人了,且一直以来带兵有方,作战勇猛,特别是这次又擒获了敌军主帅骨罗,是奇功一件。”易风已经打定主意,笑着道。
“王伏宝上前听令!”
“末将在!”王伏宝上前一步,单膝跪地。
“本帅令,特授予王伏宝飞虎勋章一枚,授骑兵侦察营副营将兼骑兵第三营第十一团团长,即刻起晋升为右军将军。”易风当众宣布道。
王伏宝有些难以相信的愣在那里,怀疑自己听错了,他之前只是骑兵队长,现在越过了骑兵都头,成了骑兵团长不说,还是副营将?
“怎么,你不愿意接受?”易风笑问。
站在王伏宝身后的董康买和高雅贤两个都快忍不住想要上去替王伏宝应下了,好半天,王伏宝终于回过神来,激动不已的应声领命。
“总管府已经决定,补充刚招募的那些奚族骑兵,以骑兵营和骑兵侦察团为基础,扩编为骑一营、骑二营和骑三营,也就是骑兵侦察营,另外教导营骑兵都和武州军直属骑兵都各提升为骑兵团。每个骑兵营都是五个团的大营,各营编为骑一、骑二、骑三营,而下面的团则依次编为骑一营的骑一二三四五团,骑二营的六七**十团,骑三营的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团,另外还直属团为骑十六团,教导营的骑兵团编为骑十七团。侦察团原来是个一千人马的加强团,现在扩编为三千人的骑兵营,新兵不少,特别需要优秀的军官。我特别提拔你为副营将,兼十一团的团长,你有信心带好部队吗?(未完待续!
重返大隋 第215章 联军
为了方便指挥,易风把武州军分成了马军、步军、战车兵、工兵、炮兵这五个军种,每个军种下面设营,营下设团,五个军种的部队分别按序编列,按步一二三营、骑一二三营、战车一二三营这样顺序编列。
骑兵部队这次扩编动作很大,从原来的一个正式营,扩充成三营另加两团,一个十七个骑兵团,达到近万骑的规模。张金称将出任侦察营也就是骑三营的营将,易风把王伏宝升为他的副手,同时又让王伏宝兼任十一团的团长,就是让王伏宝手握实权,让他有和张金称制衡的实力。
不得不说,这次北上,武州军的收获还是极大的。击败了一万同罗人,让武州军以实战练兵之外,也获得了奚人的依附。而战前招募的八千奚人战士,和击败同罗人后前后缴获的两万多匹战马,也使得易风一下子要人有人,有马有马,能够马上扩张骑兵的规模。
有了这些马后,武州的骑兵能够立即把十七个团的架子拉起来,甚至可以达到每个骑兵配两匹战马的丰裕状态。
这次招募的八千奚人,此次作战,八千奚人编成三个骑兵营上阵,战后清点,阵亡一千余,伤千余,最后减员两千左右,剩下六千人,和原有的骑兵重编后,正好能编下十七个骑兵团。
另外此战还缴获了大量的骆驼、驮马等,让战车营和辎重营的实力都提升不小,而从同罗人手里夺下的那些牛羊杂畜。也让怀荒军这次出兵的后续粮食补给问题几乎都解决了,不用再从坝上运粮北上补给,甚至还有剩余。最让易风高兴的还是那些战马。同罗人的这些战马大部份都是他们自己从漠北带来的铁蹄马,这种马种属于蒙古马的一类,算不是太高大,但比漠南的马要高大此,而且耐力极强,特别是对吃料草并没太高的要求,这种马是上等的军马。
初步检点后。下面的参军报上来的报告,更显示这两万多匹战马中,除了许多阉过的公马之外。还有数量极多的母马,同时,竟然还有不少的公马,竟然是宝贵的没阉过的公马。这个消息可是十分让人高兴。这意味着。易风不但得到了这批两万多匹的漠北铁蹄战马,而且还得到继续培育这种战马的机会。有了这些公马和母马,怀荒军手里的铁蹄马能越来越多。而要想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其中有一个极重要的条件,那就是得有一种极强的战马支持。现在,武州骑兵和未来一片光亮。
分了一批战马给奚族五部族后,易风又分给了他们许多缴获的牛羊杂畜,这些本来大多数都是同罗人从奚族缴获所得。不过现在这些都是汉军自同罗人手里夺得的战利品。因此包括苏支在内的奚人并没有提出过物归原主这样的要求。
汉奚两军一面继续休整,一面则还在进行最后的战场打扫工作。
战场被击杀的同罗人都被砍下了级。他们武器都被收走,甚至就连衣服鞋子也全都被扒光,对于这些破烂,易风是看不上眼的,基本上都做为对奚人配合作战的奖励,分给了五部族。他们的尸体全都被插在了舍河边的尖木桩上,人头则被验明过后一箱箱的装了起来,直接运回怀荒城。这些都是武州军的战功,以后要交给朝廷点验的。
舍河川西口的军队也早已经到了得胜沟汇合,在矗立东谷口的冰堡东面不远两河交汇处,一座崭新的双河镇城,已经悄然拔起。冰堡只是临时作用,此战过后,用不了多久,等天气一暖和自然也就冰消雪融,到时,锁着两河三川的双河镇城,也就是武州军最靠近东部的一座军镇,直接建立在奚境之中。这座建成以后还将拥有三座卫堡的军镇,将会成为一个军事和商业的中心,在这里,一镇三堡将驻守总共两千武州镇戍军,保卫与奚人的商道,并履行安保联防协议。
当然,双河镇建成之后,也会马上成为武州军替奚人训练新军的军事基地。至于与奚人协议中帮助培训奚人头领子弟为军官,易风的安排则是把这些子弟全都安排入骑兵营中当兵,兵营中役满两年,再调入教导队训练一年,然后完成培训。总之,要受训的子弟至少得在武州军中服役三年,这三年期间遇上战事,一样得为武州军上阵拼杀。对于这个有些苛刻些的条件,一开始奚人还有些难以接受,最后还是苏支带头同意。他直接让自己的长子可度加入到武州军骑兵营中去,从底层做起。他看的比族人们更远些,知道这三年虽然会有些危险,但确实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奚族五部打算编练三万六千新军,请武州军帮忙训练,易风一口气答应下来了。他并不担心奚人就能因此坐大,说白了,要强军不是那么简单的,要抽出几万青壮来很容易,可要供应这几万军队就难了。这拼的是综合实力,半游牧半渔猎还有些野蛮时代的奚人,连个国家组织形式都还没出现,部落制的奚人,很难供养一支真正的脱产常备军。别看武州军也不过几十万人口,就养了一支数万人的军队,还在不断的扩编中。可武州军的模式是特例,坝上是个穷地方,但有易风的特殊经营,使得坝上就如同后世那沙漠里的迪拜一样。依靠转口贸易,依靠着数样独特的高利润的产业,武州偏居长城之外,靠着几十万人口,却能供应数万人的常备军。但奚人不行,他们是不可能支撑几万人的常备军的。最多的就是选一批人,然后在易风这里培训一下,似模似样,然后回去后各回各家,放羊的放羊。捕鱼的捕鱼,打猎的打猎,也许偶尔有空的时候也能集训一下。但撑死了也就是个乡兵的模样,或者能和朝廷的府兵有的一拼,但跟眼下武州军这样的全脱产的专业化职业化军队相比,肯定是不如的。
因此,易风很放心的愿意帮他们训练军队,甚至向他们出售军械铠甲。况且,这些也并非是无偿的。交易的同时,武州军也能获得机会,在奚族的东部山岭河川地区。修建镇堡并屯田修路,全面加强与奚人的贸易交流,羊毛都会出在羊身上,而且交易的越旺盛。以后奚人就会受怀荒的影响越大。到最后,他们就更难摆脱怀荒的影响了。
总之,也许将来大家可能有翻脸的一天。但是现在,在刚击败了同罗入侵,却还面临着突厥人更大的报复可能时,双方的关系只会好的密里调油。
解决了南下同罗人之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摆在大家的面前。
接下来该怎么办?
有武州将领提出这次出兵已经大半个月了,如今既然已经歼灭了南下的同罗人。那么就该当收兵回家。
不过苏支为代表的奚人,则是希望怀荒军能够继续在这里停留驻扎一段时间。毕竟同罗人刚灭,但听说拔野固人和仆骨人这次也是南下了的,也许他们击败了霫和契丹后,会一路再杀到奚境来。
易风其实这个时候也是有些犹豫不决,武州军这次大胜同罗人,损失并不大,前后减员不到五百。甚至获得了大量的战利品和补给品,后勤压力也不大。不过他一直担心着突厥人,害怕突厥人会突然攻击坝上。但是这几天陈婤一直在他身边,请他兵去救契丹。先前易风以要先解决同罗人为由,暂时安抚住了陈婤,现在同罗人已灭,救援契丹人的事情也摆到了面前来。几天前得到的最新消息,契丹人已经被拔野固和仆骨联兵大败,正因此,易风才决定提前解决同罗人。
从长远来看,眼下契丹遇上麻烦,他率兵北上救援,那是雪中送炭,对于拉拢契丹人到自己战车上来有很大的帮助。只要能解了契丹人的这次围,以后与契丹之间的关系必然能增强。这对于居于长城外的武州军来说,很有帮助,多个朋友多条路。况且,就算不指望契丹人军事上的帮助,起码商贸上的合作也是不错的。
最后易风与魏征等高级将领们商议许久,还是决定北上一趟。既然坝上一直没有什么坏消息,而武州军如今又士气正盛,那么走这一趟并没多大问题。易风将自己的决定告诉了奚族,奚人自己商议许久后,也决定出兵随同北上,一起去解救契丹之危。对于奚人来说,契丹和他们本来就是同源异种,向来唇齿相依。如果不理契丹的局面,那么就有可能唇亡齿寒。如果只让他们出兵去救契丹,他们可能还会犹豫,可既然武州军愿意北上,那就没什么危险了,这一仗的胜率还很高,既然如此,那走一趟说不定还能捞些好处,分点肉吃。
易风对于这个结果还是很高兴的,奚人的实力在这次战斗中他已经见识过了,并不强。但表现也还不错,况且他也并不需要奚人真正出什么力,他更看重的是奚人的态度和表现。这次奚人随同出兵北上,无异于对两方之间的关系能更进一步。
按易风的建议,奚族五部各编一营,五营单独成一军,号库莫奚军。奚军五营,各营以本部领为主将,五部不出意料的推选了阿会氏部的苏支为军总管。武州军与库莫奚两军联兵,共推易风为联军统帅,指挥联军。奚军五部本来想多出点兵,不过易风拒绝了。怀荒军现在有两万多人,而那边拔野固和仆骨加起来只出了八千兵,就算加上他们的霫族扈从兵,也不会过两万。最后,奚族五部最后出兵一万五,每部都是一千战兵,配两千辅兵的模式。
两军加起来,兵马达到了四万余人,在得胜沟之战后第三天,经过简单休整后,联军拔营北上。先向东行,到达饶乐河,然后直接沿着结冰的饶乐河北上,前往契丹。
天快亮,纥干披着破旧的羊皮袍子,蜷缩在树旁。正用衣角擦拭着他那柄细长的骑兵刀。这玩意纤细,锋利,名字直接就叫骑兵刀。是地道的汉家物。名字虽简单,但挥砍起来却是犀利无比,在得胜沟一战中,纥干就用它在马上劈死了好几个同罗人。那天骑战的时候,应征之后编入暂编骑兵第三营的纥干,做为任命的骑兵队长,运气很好的得到了一把这个骑兵刀。当时刚接过这刀时。他还觉得这刀有点轻,太轻便纤细了点。号角吹响之后,他随队伍冲入关下的同罗人阵中。那天他心情很愤怒,他是阿会氏部族的人,世代就在这落马河附近定居打猎捕鱼,可同罗人突然杀到。他的妻子父母都死在了同罗人的刀下。
当汉军率部到这里截杀同罗人后。招募奚族士兵时,他第一时间报了名。上战场时,他肚子里早憋了一肚子的怒火正无从泄。刚过三十的纥干马骑的很好,箭也射的很好,当然刀也舞的不差。那天和他一样冲锋在前的奚人兄弟们,大多都是跟同罗人有血海之仇的,虽然同罗人很凶狠,可是却没有一个怕死畏惧。
在军号的引领下。同袍们非常勇猛,不顾面前的箭雨纷飞。也不顾同罗人的长枪大刀,死了一片又冲上去一片。
纥干当时就也冲在最前面,看到同罗人时,他双眼早就红,直接握着刀就猛劈了下去,结果那一刀直接把那个同罗人举起格挡的长矛杆当中劈断,并直接在那人脑袋上刀了瓢,这刀真的很好用。就算是和同罗人的刀硬碰硬,也往往能直接击碎同罗人的刀。按照他领居老疤的说法,若是汉人早给他们这种骑兵刀,那些该死的同罗豹骑,根本走不出落马川。
得胜沟一战,纥干凭着这把犀利的骑兵刀,一夜激战,斩十三级,可谓是战功着著。战后,暂骑兵三营取消,编入了骑二营,他这个原来暂骑三营的队头,更是直接凭军功连升数级,直接成了骑二营中的一名骑兵都头,实打实的都头,八品官,当上了中原隋帝国的武官。那晚上跟他一起冲杀混战并活下来的兄弟,都编入了他的那一都,按以往奚族的军中编制,他这算是当上百夫长了。一入骑二营,他手下的一百奚族同胞兄弟,全都领到了这种犀利无比的骑兵刀。他做为都头,甚至还领到了一件骑兵铁板胸甲,比那牛皮制的皮甲坚固的多了,一般的箭射上去只能留下个白点儿。当然,战车营的那些披着厚厚铁板的战车,那才叫一个坚固。拿刀劈砍在上面,都只是条的白痕,还有战车营那些重步兵,好家伙,身上的两层铠甲,套上去后就跟个铁疙瘩一样,连眼睛鼻子都看不见了。真是刀砍不动,马撞不倒。他心里很羡慕这些铁疙瘩兵,行军时都不用走路,直接坐在那大车上多舒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