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娇皇女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五杯醉
“丑时。”青柳想了想又补充道:“近来夜里寒凉,娘娘睡不踏实,辗转反侧了许久才睡下。”
“夜里可否起身过”云瑶再问。
“起了一次。”说罢青柳见云瑶直勾勾的看着自己又改口道:“两次。”
“到底几次”
青柳不答,而是上来挽住云瑶的手臂道:“姐姐今日怎么了,为何盘问起妹妹来,莫不是担心妹妹伺候不周”
“你再不说实话我就去娘娘面前禀报了,你是宫中老人,规矩应该比我清楚。”云瑶恐吓道。
闻言青柳急忙跪下:“姐姐开恩,我……”
“是不是去了承德殿”
青柳身子一震而后点了点头,云瑶顿时气急一时也就忘记了避讳道:“那慕容辰是什么人你心里没数么你怎么敢去招惹他!”
“青柳知道……”
“知道你还去”说罢云瑶拉着青柳就要去见珍妃娘娘,后者急忙跪下:“此事不能让娘娘知道,不然青柳就活不成了!”
“那总不能让他总是这般欺负你!”云瑶执意要拉她去见珍妃,青柳便啼哭起来央求着,只说以后避着慕容辰就是,再也不去承德殿了,云瑶见她哭得伤心一时间也就心软了,便说自己也是担心她的安危。
这件事终究是没有让珍妃娘娘知道,不过当天云瑶便一人来到这承德殿,殿前侍卫将她拦住,她便拿出自己令侍的饰物说要见辰皇子殿下。
那侍卫便进去通禀了一声,不多时慕容辰就走了出来,见来的是云瑶显然有些意外,随即脸上便洋溢出让人看了生厌的邪笑:“本皇子正念着你,你就来了,正可谓是心有灵犀,既然来了就进来吧。”
云瑶站着不动,一脸正色道:“殿下身为皇子,理应以礼规正德行,还是少行轻浮之举为好,我来是想要告诉你,以后别再纠缠青柳,否则我就将此事告诉娘娘。”
“哈哈哈。”慕容辰大笑三声而后无所畏惧的说道:“你要告便去就是,何须跑来我殿前通禀,那青柳想要攀龙附凤故意勾引本皇子,确实是罪该万死,你身为母妃近前令侍,也是有管束失职之罪。”
“你!”云瑶怒急:“分明是你仗势欺人还强词夺理!”
慕容辰一笑:“你一个
第六十六章 冬雪降临
慕容炎在地图上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青云子便说只因此三地皆毗邻异族之国又有山川险阻,夔州以西出了彩云城便是戎夷,而戎夷人与炎夏国关系时好时坏。
所以与其花重资治理夔州,还不如把精力财力物力用在边防之上,这便是历代国主始终奉行的策略。
另外再说淮州,此地与狄人之境仅仅百里之隔,形势与夔州相似,至于睦州,虽有天险作为南越与炎夏国之间屏障,但此州境内山川险峻河流泛滥,历史上朝廷也曾几度花费大力气治理,但收效甚微也就放任不管了,以至于到了现在睦州竟成了贬迁官员的所往之地。
“老师对此分析的如此透彻,不知意义何在,况且你说的这些户部早已记录在案,又不是什么新鲜事。”说罢慕容辰便失去了兴趣,自顾走到榻前斜躺下来。
老者见了便紧跟上前小声说道:“殿下建功立业的时机来了。”
“什么时机”慕容辰随口问道。
“此次南巡,我观三州之水皆比往年早涸水位明显大降。”
慕容辰轻笑一声:“此时已是冬季,河流水位下降甚至出现干涸之势本就是常理,老师又何必大惊小怪,我虽不及老师博学,但这点常识还是知道的。”
青云子不置可否:“殿下说的没错,这确实是常理,但这常理之中又有异象显现。”
“什么异象”慕容辰稍微端正了一下身子问道。
青云子便反问道:“如今时节京城可曾下雪”
听得这么一问慕容炎这才思索起来,要说北方比南方要寒冷得多,往年此时已是有小雪落下,今年却只是飘了几场细雨而已。
“我回来的时候南方已经开始下雪了。”
闻言慕容辰哦了一声,这倒是稀奇事,并不是说南方不下雪,而是历来要等到北方大雪漫天江河结冰之时南方才鲜有几场小雪降下,如今却是比北方提早迎来冬寒,确实怪异。
青云子一笑:“这便是异象,南方春暖在三月之初,迎冬却在十一月始,这期间四个月的时间必然大地冰封湖泊霜冻,来年必然是江河泛滥两岸成灾。”
慕容辰顿时一惊就坐了起来:“老师的意思是让我把此时禀告父皇以博得嘉奖”
青云子摇了摇头反问道:“殿下常年驻足这深宫之中,倘若陛下问及你如何知晓此事,你该如何回答殿下觉得陛下会信吗”
“我便说是老师所言,以你的博学父皇自然深信不疑。”
“万万不可,你若这般说了陛下顶多也就赏赐一些财帛与我,而殿下却是什么实际的好处也得不到,最多听得几句夸赞之词罢了。”
说罢青云子便附在慕容辰耳边小声的说着什么,后者神情一滞:“那岂不是要死很多人”
“贱民而已,死便死了。”青云子满脸淡定的说道:“能成全殿下将来的大业,他们也算是死得其所,到了地府兴许阎王爷还念他们一份功绩,让他们转世投个好人家。”
这一刻,饶是生性薄凉的慕容辰也感到一丝不寒而栗,眼前这个老头的行事风格着实叫人心悸,不过他也不是优柔寡断之人,随即就恢复了常态。
再说南方此时确实已经下了几场小雪,百姓们也只当是寒冬来得早了些,一些人甚至格外欢喜,毕竟瑞雪兆丰年这句古谚流传了几千年了。
时间一晃,眼看十一月就要过去,这期间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慕容辰也时常来给珍妃请安却再也没有纠缠过青柳,陈夫人也照例隔三岔五进宫探视各宫妃嫔们,大皇子慕容炎也走出了静心殿,宫女太监们自然也是每日各司其职,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尽然有序。
雪,
第六十七章 珍妃犯疾
对于求神拜佛之事云瑶向来不太热衷,也因此就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加之没几日珍妃娘娘就又病倒了,这一病整个永和宫一下就紧张了起来,身为令侍云瑶自然不敢怠慢,所以很快就把纳兰懿芙的话抛之脑后了。
这一日陈夫人匆匆赶来,只因珍妃娘娘咳了血,皇上更是亲至卧榻之前,御医院的一干御医无一缺席,一番诊治却是众说纷纭没有个主见。
“一帮废物,养你们何用”
皇上扫了一眼跪在殿上的一众御医,而后又转过头心疼的看着珍妃,后者便拉着他的手劝道:“生老病死本就是天理,况且这人食五谷杂粮岂能无病,皇上又何必动怒呢,臣妾不过是小病而已,只需静养几日便好,皇上就不要为难他们了。”
闻言慕容驮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而后便摩挲着珍妃纤瘦的手说道:“爱妃切莫哀言,朕还要与你相守百年,你万不可有什么差池。”
说罢又转过身冲陈夫人问道:“陈医正,爱妃一向都是你在照料,为何会突然犯疾,此次又为何病得如此凶猛”
听得皇上连番询问,陈夫人不敢抬头,只是惶恐道:“回禀陛下,臣刚才已为娘娘把过脉象,却并未发现异常,想来只是天气寒冷夜里起身着了凉而已。”
“仅仅是着凉而已”慕容驮不信于是质问道:“着凉这等小疾也能致人咳血”
陈夫人便说珍妃娘娘身子一向单薄,加之此间寒气肆意,兴许是吸入了寒冬浊气入体这才导致肺府受损咳血。
“既然知道病因,可否医治”皇上虽是询问,但言下之意却再明显不过了。
陈夫人不敢托大,只说是尽力而为,皇上听了本欲发火,却见珍妃冲自己摇头,于是才压下心中火气说道:“那陈医正可要尽心医治,如若有丝毫怠慢朕便拿你是问。”
这一日,整个永和宫内外的人无不提心吊胆,皇上一直待到了晚上才离开,这时陈夫人便把云瑶叫到一旁询问起来。
“娘娘咳嗽是否有些时日了”
云瑶不敢隐瞒便说已有一月,期间只是偶尔一两声也就没在意,直到最近两天才频繁起来,而且总是说口渴,每晚睡前都要饮不少水。
“夜里是否频频起夜小解”
“是的,此前一晚也就一两次,最近次数最多时一晚要起身方便七八次。”云瑶如是说道。
“饮食可有增加”陈夫人再问。
云瑶点了点头:“确有增加。”
“三餐都备的什么”
云瑶便说自己按照她此前的吩咐,多以清淡之物为主食,只是念及珍妃体弱,每日新增了一碗参汤。
“糊涂!”陈夫人脸色大变道:“你跟我学了那么久,怎么如此不长进”
云瑶不知自己错在哪里,陈夫人便说珍妃所患不出意外应该是消渴之症,得了此疾的人一般会出现骤然的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等症状,此乃肺、胃、肾阴津亏耗,燥热偏盛之兆。
“此时你若再给娘娘吃那大补之物,无异于是火上浇油添薪助燃,而此疾若是日久,则病情失控阴损及阳,热灼津亏血瘀不散,必然导致气阴两伤,阴阳俱虚脉络失养,从而诱发气血逆乱脏腑器官受损咳血不止,严重者性命不保神仙难救!”
闻言云瑶大惊失色:“夫人可有办法挽救”
陈夫人叹了口气,如若是旁人倒也好治,只是珍妃体质羸弱,又常年久服饮汤药
第六十八章 不寻常的冬
凛冬的燕鸣山覆盖着一层刺眼的皑皑雪白,饶是这个季节光福寺依然香火鼎盛,香客们来往行走于蜿蜒的石阶之上,山中雾霭袅绕钟声回响,无端给这庙宇增添了一分神秘之感。
庙堂之上,云瑶虔诚叩首,她祈求着珍妃娘娘早日康复长命百岁,就在她喃喃自语自语之时,一名道人不知何时出现在了她的身侧。
“求神拜佛虽能解一时心中之疾,却救不得身体之病。”
闻言云瑶侧目,竟是玄冥,此时忽然记起纳兰懿芙先前的话,于是站起身来问道:“你知道我会来”
“不知。”玄冥一笑。
“那你是在这专程等我”云瑶再问。
玄冥便指着满寺来往的香客说道:“玄冥寄居佛门,每日只在这寺中闲看人来人往,并无专程等谁一说,只是看姑娘满脸愁云,又自觉与姑娘有缘故而与你搭话。”
“既然如此,那我便要问了,你为何托懿芙小姐与我传话让我到此”
玄冥再笑:“脚长在姑娘身上,你不来我强求不得,你不来我也不能勉强,来与不来是姑娘心中本愿,岂能是他人能左右的呢”
这番话云瑶无从反驳,只是说道既然她人已经来了,不知玄冥有何赐教,那玄冥没有回答,反而是问她来此祈求何事。
云瑶便将珍妃娘娘的病情说了一番,玄冥便说:“你且记好,黄芪八钱、生地黄、山药各六钱,玄参七钱,另外黄芩、黄连、川芎、黄柏、赤芍、苍术各三钱,加以栀子、茯苓、当归各四钱,以水煎两次分早晚一服,半月便能止咳半一月尚可无恙。”
“此话当真”云瑶学医也有些时日,听得玄冥开出的药方其实已经信了大半。
“你且按方抓药一试便知。”
云瑶急忙作谢,而后便急匆匆的下山去了,等到她离开之后,佛堂之后便走出一位身穿袈裟的僧人,玄冥见了便鞠躬行礼唤了一声方丈,原来这老僧不是别人,正是这光福寺的主持静海大师。
“如果老衲没记错的话,天机门向来秉承着看破不说破的原则,你此番下山难不成意在此女”
听得静海大师这么一问,玄冥便说道:“家师临终前潜我下山其目的并非为了一人一事,而是这天下苍生。”
静海大师一愣:“阿弥陀佛,玄机子一生居于天南山从不过问世事,想必坐化之时定是参破了天机,恕老衲冒昧一问,这天下是否将变”
玄冥不答,而是用手隔空比划了一番,那静海大师看罢不由面上一惊,便作揖道:“阿弥陀佛,缘生缘灭缘来缘去,一切皆是因果,万物之间的纠葛又岂是你一人一门可以捋清,执念只会让人徒增烦恼罢了。”
“非也!这世间从兴许不乏自寻烦恼之人,而我玄冥却以替人解惑排忧为乐,况且此事与我天机门脱不了干系,也算是自赎之举吧。”
两人的谈话云瑶并不知晓,离开燕鸣山之后她便按照玄冥所说的方子去抓了药,可是她还是觉得有些不妥,便再次回到了陈府。
陈夫人看着药方眉头微皱,不得不说这是一副良药,比她开具的方子更加准确,几乎丝毫不差,她心中惊讶,到底是何人竟然能做到不见病患便能精准下药的地步。
“你这方子是何人所给”
“光福寺的一个道人,叫玄冥。”云瑶如实回答。
“道人”陈夫人心中疑惑。
&nb
第六十九章 新来的令侍
珍妃自从服了云瑶按方抓的药之后,身体渐渐有了起色,也正如玄冥说的那般,连续服了一个月之后身体便无大碍了。
对此皇上龙颜大悦,再来安宁宫时便对一众近前伺候的女婢太监赏赐了一番,至于云瑶更是被委予尚侍令一职,位居五品,见了皇后之下的嫔妃无需行跪礼。
然而得此殊封云瑶并没有太大的欣喜,不过那些下面的太监宫女见了面之后比之往日就更加恭敬了,要知道整个后宫尚侍令一职就两名而已,东西宫各一个,因此不难看出这个职位的重要性。
一般的小宫女十几岁就进了宫,即便勤勤恳恳干个几年十年的到了二三十岁的年纪也不见得能混个品级,更别说当尚侍令了,能成为一宫令侍那都算是上辈子积了天大的福报,而像云瑶这般进宫不到一年就做了这个位置,自然也是令人羡慕和嫉妒的。
一些人在背后猜测,兴许云瑶与珍妃娘娘沾亲带故,又或者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讨皇上喜欢,而议论的人多了自然也就传到了她的耳朵里,对此青柳不忿,说是要向娘娘禀报惩治那些私底下嚼舌根的人,不过云瑶却说身正不怕影子斜,她们要说便说就是。
而自从云瑶做了尚侍令之后,手上的事也多了起来,除了照料珍妃的饮食起居之外还要顾及整个西宫的日常秩序,所以自然是要新任一名令侍的,但人选却不是青柳。
这一日安宁宫新来了一位女婢,名叫贾晴怡,是来接替云瑶令侍一职负责贴身照料珍妃娘娘的。
起先宫里的老人们还对此有所非议,一个傅云瑶也就罢了,这新来的黄毛丫头怎么一来就当了令侍,然而稍后一打听,就全部乖乖闭上的嘴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