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谋明天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风中的失落

    吴宗睿看了看传令兵,皱着眉头开口了。

    “知道了,回去告诉乔明俊和吴三桂,马上派遣斥候前往石河的方向侦查,看一看李自成究竟会不会率领大顺军的将士继续进攻一片石关隘,斥候的侦查必须要仔细,要弄清楚李自成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传令兵离开之后,廖文儒再次的开口了。

    “大人,属下还是高估了大顺军的战斗力。。。”

    吴宗睿摆摆手。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们做好了一切的准备,有备无患,就不用过多的担心,就能够从容的作战,有时候,杀鸡也要用牛刀,我想,李自成率领十五万大顺军军士驻守石河,既然没有第一时间驰援一片石,恐怕就不会继续前往一片石进攻了。”

    廖文儒也皱了皱眉头。

    “大人的意思是说,李自成很有可能率领大军撤离山海关,前往京城而去。。。”

    吴宗睿沉思了一会,继续摆摆手。

    “还没有那么快,我觉得,今日的战斗很有可能马上就要结束了,李自成很有可能调整作战的部署,明日开始重新发起进攻,既然李自成决定调整作战的部署,那我们也该要做出一定的调整了,我们可不会给李自成喘息的机会。。。”

    黄得功快步跑到了箭楼上面,对着吴宗睿和廖文儒抱拳开口了。

    “大人,都督大人,城外的大顺军军士停止了进攻,全线撤离了。。。”

    吴宗睿举起了手中的单筒望远镜,来到了箭楼的边上,他身边的亲兵,迅速的围过去,廖文儒和黄得功两人则是跟随在身后,来到了箭楼的边上。

    城外的大顺军军士,如同潮水般的撤离,留下了一地的尸首。

    吴宗睿放下单筒望远镜的时候,脸色变得凝重,战斗持续的时间不过两个多时辰,大顺军虽然有了不小的损失,但远远没有到崩溃的局面,如果单纯的等待大顺军调整作战部署,是不是过于的被动了。

    。






第九百二十六章 定鼎之战(10)
    


    京城,刘宁在都督府的厢房,仔细看着桌案上面的文书,这是吴宗睿下达给他的命令。

    攻陷京城的战斗,顺利的刘宁自己都没有想到,十万登莱新军的将士,轻而易举的占领了京城的外城和内城,京城周遭的通州、宛平和大兴等地,也被登莱新军占据,李自成部署在周遭的十多万大顺军的军士,压根不敢向京城的方向开进。

    占据京城的同时,麻烦接踵而来,主要还是李自成在京城登基称帝之后,朝中的那班文武大臣的事宜,牛金星和宋献策等人,在登莱新军开赴京城的时候已经逃离,刘宁没有专门派遣军士去抓捕他们,吴宗睿也没有下达这个命令,要说刘宁的骨子里是瞧不起牛金星和宋献策这样的文人的,觉得他们和自家的大人比较起来,就是天上和地下的区别。

    京城里面归顺李自成的那帮文武大臣,让刘宁感觉很无语,特别是原大明内阁首辅陈演等人,前来拜见的时候,专门上了奏折,请求吴宗睿登基称帝,稳定天下的局势,虽然说吴宗睿登基称帝是迟早的事情,但也不需要陈演这些人说出来。

    刘宁是绝不会进入紫禁城的,他认为那里是自家大人才有资格进入的地方,在自家大人没有来到京城、没有进入紫禁城之前,其他任何人都不允许进入紫禁城。

    紫禁城的外面,已经被登莱新军将士牢牢的守卫。

    崇祯皇帝的三位皇子,全部被李自成带走,前往山海关去征伐,这也省去了刘宁一些麻烦,这方面他与廖文儒的认识基本一致,若是抓获了朱慈烺等人,绝不能放过,必须毫不留情的斩杀,以免朱慈烺等人搅乱天下的局势。

    京城周遭的局势不是很稳定,主要还是缺粮,漕运停止了数月的时间,李自成麾下的大顺军攻陷京城之后,不遗余力的搜刮粮食,导致京城极度的缺粮,好在刘宁率领大军进攻京城的时候,南直隶总督卢发轩,已经恢复了漕运,最迟四月二十日左右,第一批的漕粮就能够运送到北方,暂时解决京城周遭缺粮的问题。

    牛金星和宋献策等人帮着李自成搜刮的近五千万两白银,全部被封存在库房里面,刘宁同样派遣重兵看守,不允许任何人靠近,如何的处置这些钱财,也要等到吴宗睿做出决定。

    传令兵进入厢房的时候,刘宁站起身来了。

    “传我的命令,通州留下五千军士,大兴和宛平各自留下两千军士,京城留下一万军士,其余的军士,做好准备,明日跟随我前往营州征伐,剿灭大顺军,堵死李自成的退路。。。”

    传令兵离开之后,刘宁喃喃自语。

    “怪了,大人的命令之中,为何没有提及李自成部署在京城周遭的大顺军军士啊,情报司侦查到的情报显示,牛金星和宋献策等人,应该是逃往了昌平州啊。。。”

    刘宁的担心是有些道理的,京城以及通州、宛平和大兴等地,部署的登莱新军军士的总兵力也就是两万人左右,根据情报显示,李自成在京城周遭部署的大顺军军士接近二十万人,其中仅有两万人被他率领大军剿灭,剩余的还有十八万人左右,最新的情报显示,牛金星和宋献策等人逃往昌平州之后,部署在京城周遭的十余万大顺军军士,正在朝着营州的方向移动,明显是打算去驰援山海关或者是接应李自成的,吴宗睿的命令是要求刘宁率领八万登莱新军的将士,彻底打败这些大顺军军士,可谁也不敢保证,牛金星和宋献策是不是会突然的改变主意,命令大顺军军士朝着京城的方向开进。

    更让刘宁感觉到担心的是,张东涛和李岩率领的四万登莱新军将士,依旧围困大名府府城,没有对府城内的十万大顺军军士发起进攻,如果这十万大顺军的军士破釜沉舟,逃出大名府府城,朝着京城的方向开进,那京城就真的有些危险了。

    总之,京城周遭的大顺军军士,尚有近三十万人,这是巨大的隐患,必须要干净果断的除掉,否则京城就不可能完全的稳定下来。

    担心归担心,刘宁还是要毫不犹豫的执行吴宗睿下达的命令,率领八万登莱新军的将士,开赴营州,彻底打败前往营州集结的十多万大顺军军士。

    走出都督府的时候,刘宁禁不住往紫禁城的方向看去。

    “大人,属下命令军士牢牢守卫紫禁城,您什么时候才能够到京城来啊。。。”

    。。。

    大名府,府城外,登莱新军临时军营,中军帐。

    张东涛看着李岩,一字一顿的开口了。

    “李兄,你我必须要执行大人的命令,大人给我们的命令是死死的围住大名府城,拖住城内的十万大顺军军士,不必着急的发起进攻,我想大人的意思很明确,当下最为关键的战斗,还是山海关方向的战斗,如果李自成被彻底打败,这大名府城内的大顺军军士,自然是没有心思继续作战了。。。”

    李岩点点头,看着张东涛也开口了。

    “大哥,我就是有些担心,您和我给城内的大顺军写去了劝降信,他们没有丝毫的反应,如今山海关的战局还不明确,这府城内的十万大顺军突然发难,我担心北直隶的局势发生重大的波动,令大人陷入被动之中啊。。。”

    张东涛的脸上闪现了一丝的笑容。

    “李兄,看来你还真的不知道我登莱新军将士的强悍,这样和你说吧,这城内的十万大顺军,根本不是我登莱新军的对手,就算是他们全部杀出来,也是死路一条,再说了,你所担心的事宜,大人肯定是考虑到了,一定会做出安排。。。”

    李岩略微的思索了一下,点点头。

    北直隶和京城局势的突然变化,没有人能够想到,当初李自成率领百万大顺军攻陷京城、登基称帝的时候,很多人尽管不服气,但也承认李自成的实力最为雄厚、认为这天下非李自成莫属,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登莱新军四面出击,占领了河南行省,拿下了京城,将登基称帝不到一个月时间的李自成逼到了绝境。

    这等局势的出现,绝非偶然,李岩仔细想过,如果没有雄才大略,没有超乎常人的睿智,根本不可能做出如此全面宏观的布局。

    “大哥,您的意思我明白了,按照大人的命令,您和我围困大名府城,我觉得,我们不必等候山海关方向的战报传来,可以提前告知城内的大顺军军士,让他们彻底的失去斗志,所谓攻心为上啊。。。”

    张东涛略微的思索了一下,也是点点头。

    “李兄,你的这个建议很好,这样的信函,还是你来起草,要告诉城内的大顺军军士,京城已经被我登莱新军攻陷,李自成在山海关遭遇到惨败,走投无路了。。。”

    李岩对着张东涛抱拳开口了。

    “大哥放心,我一定做好此事。。。”

    。。。

    开封府城,巡抚衙门,厢房。

    坐在椅子上的罗典明,仔细看着手中的信函。

    张东涛与李岩挑选的两万原大顺军的军士,还算不错,罗典明按照要求,正在对这些军士进行魔鬼般的训练,随着实力的壮大,登莱新军甄别军士的要求也愈发的严格。

    巡抚衙门知事进入厢房的时候,罗典明放下了手中的信函。

    “你帮我写一份文书,大致的意思如下,开封府城被我登莱新军控制,一切正常,我正在训练归顺的两万军士,预计一个月左右时间可以完成训练,让他们投入作战之中,河南行省赤地千里,人口很少,如果想要完全恢复平静,需要大量的救济,特别需要粮食,今年的春耕已经耽误,想要种植大量的粮食有困难。。。”

    说到这里的时候,罗典明微微的叹了一口气,他本来不想给吴宗睿添乱,不过河南行省的情况太糟糕了,如果任由局势恶化下去,很多人会饿死,流民也会大量的出现。

    河南行省的位置太关键了,这里是中原的核心地带,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能够快速的稳定河南行省的局势,则整个中原的局势也会逐渐的平静下来。

    还有一点罗典明有些担心,河南行省曾经是李自成和大顺军的老巢,在这一带大顺军的名声还是不错的,至少比朝廷大军的名气要好很多,李自成和大顺军得到了一些老百姓的支持,如果不能够快速的稳定河南行省的局势,被打败的李自成万一跑到河南行省来,很容易藏匿起来,形成巨大的隐患。

    罗典明虽然是武将,耳闻目睹之下,也学到了一些处理地方事务的知识。

    知事离开厢房,前去撰写文书。

    罗典明站起身来,走出厢房,不由自主的朝着北面的方向走去,带到回过神来,他已经走出了巡抚衙门,朝着北门的方向而去了。

    身边跟随的亲兵低声开口了。

    “将军,您是记挂着大名府的情况吧。”

    罗典明扭头看了看亲兵,叹了一口气之后开口了。

    “想是肯定想的。。。”





第九百二十七章 定鼎之战(11)
    


    “嘭。。。”

    吴宗睿的拳头狠狠的砸在了桌案上面。

    “李自成就是李自成,壮士断腕,关键时刻能够做出决断,难怪能够攻陷京城,登基称帝。。。”

    四十万大顺军军士,离开京城,浩浩荡荡来到山海关,发起大规模的进攻,就算是吴宗睿,都分析李自成一定会破釜沉舟,不顾一切取得作战的胜利,何况李自成已经失去了京城与河南行省等地,剩下的就是数十万大军了。

    厢房里面,所有人的神情都不是很好。

    李自成率领的四十万大顺军军士,攻打山海关仅仅两天的时间,就开始了全面的撤离,这个时候,登莱新军的全面部署尚未完全到位,刘宁率领的八万登莱新军将士,从京城出发不过一天多的时间,正在倾尽全力进攻集结在营州一带的大顺军军士,张东涛和李岩率领的四万登莱新军将士,围困大名府,也没有开始全面的进攻。

    没有人开口说话。

    吴宗睿抬头看了看众人。

    “李自成已经开始撤离,我们的作战部署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廖文儒、乔明俊和吴三桂率领八万登莱新军将士出击,追击李自成,绝不能给李自成丝毫喘息的机会,我料定李自成有两种打算,其一是希望借助优势的兵力,再一次攻占京城,其二是北撤进入陕西,进行必要的调整,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我们都不能够让李自成逃脱了。”

    “刘宁承担的作战任务很重,我原来预计,牛金星和宋献策很有可能率领驻守京城周遭的大顺军军士,盘踞在营州一带接应李自成,现在看来,他们两路大军很有可能会合,命令刘宁,在顺义与通州之间,构筑坚固的防线,阻止李自成逃离。”

    说到这里,吴宗睿的神色变得凝重。

    “李自成与牛金星会合之后,麾下的大军总兵力五十万左右,我们只有十六万人,以十六万人迎战五十万人,还要保证打败他们,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硬仗。”

    “我们必须将火炮和火器的威力发挥到极致,这样才能够保证彻底打败李自成。”

    “廖文儒,乔明俊,吴三桂,你们记住,务必生擒或者斩杀李自成。”

    吴宗睿的手指轻轻的敲击了桌面,看着吴三桂开口了。

    “吴三桂,你在京城的家人都安全了,不过你的父亲吴襄,尚在李自成的控制之下,作战的时候,如果有可能,想办法营救你的父亲,付出一些代价也无所谓。”

    “至于说朱慈烺、朱慈炯和朱慈炤等人,我们顾不上那么多,就看他们的运气如何了。”

    作战部署的调整不是很复杂,原来计划在山海关一带彻底打败李自成,情况出现重大变化之后,登莱新军必须要主动出击,好在大顺军军士的士气不是很高,一方面他们丢失了京城,一方面进攻山海关两天的战斗,都遭遇到惨败,所以他们内心,对于登莱新军普遍有恐惧感,大概不愿意正面与登莱新军将士作战。

    吴宗睿没有太多的时间与李自成耗着,南方的卢发轩,正在竭尽全力稳定南直隶的局势,同时朝着浙江行省一带扩充势力,中原地区因为长年的征伐,孤鸿遍野,民不聊生,张献忠盘踞在四川和湖广,还在扩充实力,至于说辽东,还面临后金八旗军的威胁,如果吴宗睿不能够尽快的剿灭李自成部,彻底稳定中原的局势,等到后金的八旗军开始大举进攻、张献忠也在南方作乱的时候,局势就真的不好把握了。

    吴宗睿部署完毕,廖文儒、乔明俊和吴三桂离开总兵府。

    前往军营的时候,廖文儒的神色异常的严肃,他看着乔明俊和吴三桂开口了。

    “大人已经说过,此番征伐务必生擒或者斩杀李自成,这一点你们必须做到,绝不能放跑了李自成,还有一点你们也要记住,如果抓住了朱慈烺、朱慈炯和朱慈炤等人,更是不能够放过,绝不能让他们活着回到京城去。”
1...348349350351352...3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