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明天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风中的失落
三月底,张国臣抵达青州,命令各路大军不得擅自发起进攻,以免破坏招抚的局面,此举让莱州的军民得到了暂时的喘息,也让叛军得到了调整。
四月初,叛军得到补给和喘息之后,再次发起对莱州府城以及莱州境内其他城池的进攻,张国臣的招抚失败。
因为山东巡抚徐从治被围困在莱州府城,导致朝廷调集的各路援军,集结在青州,无所适从,进攻也不是,撤退也不行。
四月初六,兵部右侍郎刘宇烈出任山东总督,全面负责剿灭叛军事宜,且指挥各路大军。
这个刘宇烈,同样是主张招抚叛军的,抵达青州之后,并未全力组织进攻。
四月初十,刘宇烈被叛军蛊惑,相信孔友德等人接受朝廷的招抚,结果遭遇叛军突袭,丢失了从京城带来的五尊红夷大炮和其他的诸多火炮。
四月十六日,不幸的消息传来,山东巡抚徐从治在莱州城被叛军火炮击中,壮烈殉国。
五月初五,皇上派遣辽将孙应龙,前去招抚孔友德,不知中计的孙应龙,从天津乘船赶赴莱州,被孔友德直接斩杀。
崇祯四年闰十一月造反,到崇祯五年五月,短短七个月的时间,孔友德麾下叛军的人数增加至两万多人,不断攻克登莱诸多州县城池,将朝廷耍的团团转,由此,叛军的气焰更加的嚣张,这个时候想要招降,无异于痴人说梦。
。。。
厢房,吴宗睿的脸色有些青。
从二月份开始,青州府衙就开始连轴转,张国臣、刘宇烈等人先后到来,他们都是朝廷派遣的钦差大臣,而从各地卫所抽调驰援登莱的军士,也开始在青州集结。
迎接这些钦差大臣,吴宗睿倒是不用耗费多少的心思,可是安置那些从各地卫所抽调来驰援的军士,却让吴宗睿大伤脑筋,这些卫所军士,压根没有什么战斗力,不客气的说,他们根本就不是叛军的对手,这些军士来到青州之后,整天就嚷嚷着补充粮草什么的,压根就没有想过真正的去战斗厮杀。
户部和兵部调拨的粮草姗姗来迟,让吴宗睿非常焦急和为难。
吴宗睿主要负责的就是给各路的援军拨付粮草,军队的补给由户部和兵部调拨,从北直隶和南直隶等地运送过来,几乎全部运送到青州府城,吴宗睿以青州知府的身份,负责调拨粮草,维持前来驰援大军的开销,这是一个人人都羡慕的差事,大权在握,可以毫无顾忌的克扣粮饷,这成为了惯例,反正也没有谁会专门调查。
不过吴宗睿还没有头脑发热,他让曾永忠专门负责此事,务必将粮草按照配给拨付下去,而曾永忠在拨付粮草的时候,明确告诉驰援军队的军需官,如果胆敢在青州境内扰民,则粮草拨付滞后,且无法拨付到配给的粮草。
这个办法效果很好,已经过去数月的时间,青州境内基本安稳。
要知道历史上这个时期,青州惨遭劫掠,一蹶不振,那些前来驰援的卫所军队,其军士的行径和土匪差不多,让周遭的农户和百姓损失惨重。
不过偶尔还是有个别军士劫掠百姓的,吴宗睿知道后,毫不留情,果断掐断其军队的所有粮草供给,最终还是刘宇烈总督出面协调,事情才平息下来。
处理这些事情太累,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体力。
吴宗睿还需要考虑信义押司的事宜。
信义押司军士数量庞大,为了避免意外,从三月份开始,除开有押运的任务的军士,其余人不得离开军营半步,以免被外界发现,这个时候,信义押司必须低调。
廖文儒和刘宁同时进入厢房。
看见吴宗睿有些发青的脸,看见疲惫不堪的曾永忠,廖文儒和刘宁无计可施。
他们也有担心,乔明俊潜伏在孔友德身边好几个月时间了,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够行动,现阶段叛军的气势嚣张,乔明俊肯定不能动手。
“大人,后续的粮草,朝廷需要拨付了,否则最多十天的时间,就没有粮草拨付了。”
吴宗睿看了看曾永忠,叹了一口气。
“先生,粮草拨付的事情,不用过于着急,不要看那些卫所的军官叫的山响,其实他们压根不缺粮食,他们只是太贪心,明面
第二百二十九章 迎难而上的机会
七月初七,孔友德诈降,登莱巡抚谢琏、莱州府知府朱万年两人被骗出莱州府城,惨遭杀害,唯有登州总兵杨御蕃率领全城军民抵御叛军的疯狂进攻。
七月初十,消息传到了京城,朝廷之中依旧为招抚还是围剿争论,户部侍郎、莱州人刘耳枝一头撞死在大堂上,终于让皇上醒悟,决定派遣劲旅,彻底剿灭叛军。
七月十五,中官高起潜被认命为监军,文官朱大典出任山东巡抚,率领大军前往莱州,围剿叛军。
七月二十五日,高起潜和朱大典抵达青州府城。
随同高起潜和朱大典抵达青州府城的,有辽东总兵金国奇、金国臣,还有宁远民团总兵祖大弼,而参与剿灭登州叛军的主力,是从山海关调拨的辽东边军。
这一切,都是绝密的消息,外界根本不知道。
孔友德知晓高起潜率领两万援军来到山东的时候,狂妄的放出话来,说是打败援军如同砍瓜切菜一般的简单。
青州府衙,厢房。
这里已经成为军事禁地,无关人等不得靠近,而厢房旁边的耳房,则成为监军高起潜的卧房,至于朱大典,则是居住在府衙的寅宾馆。
其实整个府衙的前院和中间院落,都成为了禁地,无关人等不得靠近。
作为青州知府,吴宗睿没有得到允许,也不准靠近厢房、耳房和寅宾馆。
一直态度颇为消极的吴宗睿,突然来了精神,不管是参与粮草调集等事情的商议,还是接受上峰布置的任务,都是兢兢业业,而且展现出来能力,将诸多的事情打理的井井有条。
吴宗睿主要还是负责大军后勤方面的事宜。
在粮草的调拨方面,以及军械府库的管理方面,不仅山东巡抚朱大典满意,各路的援军也颇为满意。
吴宗睿的勤奋,终于引发了高起潜的注意。
高起潜是皇上身边的太监,内侍,地位尊崇,仅次于皇上的贴身太监王承恩,就连司礼监太监曹化淳、东厂提督王德化等人,也不敢在高起潜的面前放肆。
酉时,吴宗睿依旧在大堂等候,没有回到后院去,现在是非常时刻,若是朱大典突然召见,从后院绕道赶到寅宾馆,总是需要时间,如果耽误了时间,留下的印象肯定不好。
轻轻的脚步声出现在大堂外面。
吴宗睿和曾永忠同时看向大堂门口。
进来的是一名太监。
吴宗睿的眼睛突然睁大了。
“吴大人,监军大人请您过去一趟。。。”
太监的鸭舌嗓子,让人听着不舒服,可吴宗睿顾不上那么多,连忙站起身来,走到了太监的面前,稽首行礼。
“谢谢公公,还请公公帮忙带路。”
放下手的时候,吴宗睿的袖子掩过,一个精致的锦袋落入到太监的手中。
锦袋里面是金叶子,太监伸手捏捏,自然知道了。
走出大堂,太监满脸笑容,低声开口了。
“吴大人,监军大人很看好你,专门抽出时间来,想和你谈谈,吴大人可要好好把握这次的机会。”
“谢谢监军大人的关爱,感谢公公的提醒,本官绝不会忘记的。”
“吴大人客气了,咱家只能说这些了。”
厢房里面布置的风格完全不一样了,桌案上面点着香烛,角落里则是正在燃放的香,座椅上面铺着厚厚的毯子,地上也覆盖了一层地毯,走上去一点声音都没有。
吴宗睿跟随太监进入厢房,突然感觉到陌生。
要知道整个的府衙,他最为熟悉的就是厢房了。
“吴大人来了,坐下说话吧。”
“下官督查院右佥都御史、青州府知府吴宗睿,拜见监军大人。”
“哦,吴大人还是督查院的右佥都御史,咱家倒是没有想到啊。”
吴宗睿小心的坐下,才微微抬头,看见了居中而坐的高起潜。
高起潜的皮肤很白,脸上看不见一根胡须,一双眼睛倒是格外的明亮。
“唉,来到青州,咱家就忙的不可开交,一直都没有时间好好歇息,今日正好得闲,就请吴大人过来坐坐,没有耽误吴大人歇息吧。”
“哪里哪里,监军大人如此辛苦,下官不过是帮忙打打杂,没有能够为监军大人分忧,岂敢说耽误歇息的事宜。”
“吴大人真的会说话,看吴大人的样子,年虽不大吧。”
“下官葵丑年生人。”
“葵丑年,不就是万历四十一年吗,咱家算算,哎呦,吴大人才二十岁,就是督查院右佥都御史,青州知府了,不简单不简单啊,咱家听说,吴大人是己巳年殿试二甲进士,为官也就是四年的时间,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啊。”
“监军大人明察秋毫,正是如此。”
“嗯,说起来吴大人也是少年英杰了,不知道对于这登州的叛乱是如何看的啊。”
吴宗睿没有马上开口,略微整理了一下思绪。
“监军大人问及此事,下官就斗胆了,说的不对的地方,监军大人恕罪,下官以为,登州叛军已然疯狂,孔友德与耿仲明等人更是毫无顾忌的疯狂,原山东巡抚徐从治大人、登莱巡抚谢琏大人,莱州知府朱万年大人,皆被孔友德之流杀害,下官以为,上天若是要谁灭亡,必定让其疯狂。”
“皇上和朝廷对于孔友德之流已经仁至义尽,孔友德和耿仲明之流,不知皇恩,丧心病狂,已然自绝于皇
第二百三十章 绝妙建议
驻守山海关的辽东边军,几乎是辽东边军之中唯一保持了完整建制的军队了,大凌河城之战,驻守山海关的辽东边军,没有遭遇到太大的损失,而驻守锦州、宁远等地的辽东边军,则损失惨重,差不多失去了战斗力。
辽东边军与卫所军队有着本质的不同,辽东边军是为了打战而活着,卫所军士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战斗力的高下立刻就彰显出来。
这一次跟随高起潜和朱大典前来剿灭叛军的援军,就是以驻守山海关的辽东边军为主力,率领这支驰援主力大军的军官,不仅有金国奇和祖大弼等人,还有少壮派的军官吴三桂。
吴宗睿很清楚,孔友德及其叛军嚣张的局面马上就要出现变化了,这一次的援军,绝非以前那些由卫所军队为主的作战部队,他们将要让叛军分崩离析,遭遇惨败。
崇祯五年八月初一,青州府衙,厢房。
监军高起潜、山东巡抚朱大典、青州知府吴宗睿、辽东总兵金国奇、金国臣、宁远民团总兵祖大弼等人,悉数集中在这里。
同样二十岁的吴三桂,此刻不过是军中的一名千总,没有资格参加如此重要的会议。
厢房右边墙壁上面,挂着一副登莱战斗局势的地图,上面用蓝色旗帜标注的地方,悉数被叛军攻陷和占据,放眼看去,登州和莱州的大部分地方,都被叛军占据和控制。
山东巡抚朱大典和监军高起潜低声说了几句话,咳嗽两声开口了。
“诸位,围剿叛军的战斗,八月初三,将在沙河打响,具体的战斗部署,昨日已经布置下去,叛军号称十万人,我方援军仅仅两万人,就让我们以两万人的规模,击溃和彻底剿灭号称十万人的叛军。”
“后勤供给方面,还是要辛苦吴大人,前段时间做的很不错,调配有度,须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将士们只有吃饱了,才有力气作战。”
。。。
“多的话语就不说了,诸位做好一切准备,监军大人将同本官一道随军征伐,勇猛作战者、悍不畏死奋勇杀敌者赏,临阵脱逃者杀无赦。”
朱大典这些话,算是临战之前的总动员,这在以往作战之中是很少见的,一般都是大军开拔,翌日就要开始作战,才会做战前总动员。
朱大典说完之后,高起潜看了看众人。
其实高起潜才是此次驰援登莱、剿灭叛军的最高指挥官和统帅,山东巡抚朱大典表面上也是指挥官和统帅,但军事上还是要服从高起潜的安排和决定。
“朱大人刚刚说了那么多,咱家就不多说了,这冲锋陷阵,是将士的事情,咱家说的多了,也没有多大意思,前日和昨日,咱家一直都在想,看着地图琢磨,别说,咱家还想到了一件事情,叛军占据了登莱大部分的地方,还在强攻莱州府城,不过他们的老巢,应该是登州府城,金国奇总兵,依你看,叛军若是遭遇到失败,会不会直接回到登州府城啊。”
金国奇被高起潜点名,有些猝不及防,思索了一会,才颇为紧张的开口。
“监军大人,属下觉得,叛军在沙河若是遭遇惨败,一定会退守沿线的城池,且固守这些城池,阻止我大军推进,至于说登州府城,属下愚钝,觉得叛军不会马上回到登州府城。”
高起潜点点头,目光扫过了所有人,在吴宗睿这里重点停顿了一下。
朱大典也扭头看了看高起潜,不大明白其中意思。
吴宗睿却隐隐感觉到了什么,他对高起潜有了一丝的佩服。
史料极尽全力批驳太监,已经让太监在人们的心中妖魔化,其实不一定,太监之中,也有能力出众之人,恐怕高起潜就是其中之一。
所有人都没有开口说话,高起潜脸上出现了惯常的笑容。
“吴大人,你是青州知府,这登莱的局势,你了如指掌,你来说说吧。”
吴宗睿咳嗽了两声,不紧不慢开口了。
“监军大人,下官以为,金总兵说的很对,叛军在沙河之战遭遇失败,一定会且战且退,依托他们占据的城池,但这样的抵抗不堪一击,叛军攻陷的每一座城池,都是依托犀利的火炮,城墙被毁,无法固守,且叛军夺取城池之后,根本没有加固。”
“至于说登州府城,乃是叛军的老巢,不到万不得已,叛军不会退回登州府城。”
“下官斗胆了,孔友德和耿仲明之流,狂妄无比,就算是遭遇到惨败,他们也不会醒悟,必定拼死的抵抗,所以他们一定会依托沿途的城池负隅顽抗,而且会调集重兵,如此一来,登州府城的防御必定薄弱。”
“下官的建议是,沙河之战结束,援军可调拨一部精锐的军士,绕道芝罘,直插登州府城,同时命令宁海卫、文登卫、海阳卫等卫所军士,出兵协助,直插登州府城,如此一来,就算是不能够拿下登州府城,也可以阻击撤往登州府城的叛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