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诸天玩家在线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俩菜一汤

    “不是他还有谁淫词艳语,便是在山外,这种书也应该是了”

    “嘶”

    已经一百多岁的宋知命也倒吸了一口凉气,想他修道百年,整日读的都是道门典籍,道藏不知看了多少遍,哪看过这等毁修行的玩意儿。

    “三位师兄在看什么呢”

    四师弟俞兴瑞,才四十来岁,内力浑厚却仅次于王重楼。

    “金瓶梅小师弟写的哇了不得了不得,难倒小师弟破了胎中之谜,渡过了知见瘴”

    “我看”

    比哑巴还哑巴的剑痴王小屏,古井不波,他这一生仿佛除了剑,便了无牵挂。

    现在也凑上来,津津有味的品着文字。

    经过高仁大改的金瓶梅就在武当山几个师兄弟手中轮番观看。

    “这里有剑”

    王小屏翻开了一页,是一段打斗场面。

    高仁武学造诣何其之高,信手捏来的描述,也是直通剑道。

    几人细细一看,再经过王小屏推演,竟然真的是一式精妙剑法。

    “嘶”

    王重楼倒吸了一口凉气,刚刚他只看文字,已经是妙不可言,现在王小屏读出剑道。

    这

    就像鲁迅品红楼,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满,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

    高仁这一册仙道版本的金瓶梅,男女之事只是表象,骨子里是他在“天龙”世界读万卷书的沉淀,是在“聊斋”求道的升华。

    “那这一段该不会是真正的肉身修行吧”

    “这”

    陈繇一时间也有些傻眼,他修道一辈子,之前只是被表象迷了双眼,加上对小师弟太过于看中,这才怒气滔天,只见淫迷,不见仙骨。

    现在静下心来,也看出了诸多不凡。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谋而遗迹自同”

    “妙妙妙”

    王重楼拂着长须,说道“那么小师弟,就随他去吧”

    “好小师弟修天道,不是我等所能干涉的。观此书,那人武道造诣真的是深不可测,若是在武当游山玩水倒也罢了,若是有所求,我等又该如何”

    “朝廷是朝廷,江湖是江湖。武当不求什么羽衣卿相,只在山中苦修,问心无愧而已。”

    “如此,甚好。”

    王小屏动了动嘴唇“祖师佩剑,那个红甲人有贪心”

    “符将红甲早已经被韩生宣杀了,那只是具傀儡。”

    “不似傀儡,但我也看不出那甲下有什么,小心为之吧话说回来,这天下谁人能收的走小师弟的佩剑除非他主动送出去。”

    不知不觉,高仁一行便在武当山上滞留了三月有余。

    从初秋,到了深冬。

    武当山琉璃世界,犹如仙境。

    白雪覆盖了太虚宫屋顶铺就的孔雀蓝琉璃瓦,也将檐下的红甲覆盖,将其堆成了雪人。

    这三月来,这红甲仰望那口锈迹斑斑的古剑,纹丝不动。

    直到此时,那微挑指向天空的古剑微微一颤,有龙吟之声直上九重天。

    惊的武当山几个老道士俱都齐聚太虚宫大庚角檐下。

    “祖师的佩剑何故吟啸”

    “可发现贼人没有”

    “咦,那红甲,怎么不见了”

    红甲在龙吟之中不见了,只剩下一堆雪,散落一地。

    让几个老道面面相觑。

    小莲花峰,高仁也是盘坐了一旬。

    这数月来,他借洪洗象之手看了武当山的阴阳参同契,也看了大黄庭的修炼口诀。

    大黄庭关,简言之便是结大丹于庐间,象龟引气至灵根,气机与天地共鸣,道士唤作真人,取自大黄庭经中古语“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为真”。

    修成了大黄庭,才算真人,如时下世人喜好见着任何一位道士便泛滥喊作真人,不可同日而语。

    一道银色间带点点红纹的东西从大莲花峰急速而来。

    一停在高仁面前,便露出被一劈两半还未合拢的身躯。

    颇有些凄惨。

    “你贪恋那口剑,现在知道厉害了吧有些东西不是你现在可以吃的,符甲你都需要数月才消化,也敢动那口仙剑。这口南华,暂且拿去磨磨爪牙”

    高仁扔出南华刀,见“矩阵”慢慢蠕动吞噬了,这才缓缓站起身来。

    “如今,时间正正好。大雪满天,正是雪中悍刀行”

    他头顶顿时冲出了一朵幽幽暗暗的庆云,既仿佛包容万物,是最初的最初,又似乎能消融一切,乃最终的最终。

    道道光芒垂下,混沌如水,笼罩四周,让高仁如同威严俯视万方的神灵,步步走向虚无深处。

    在他的头顶,宛若水浪滔滔,簇拥着一朵莲花,纯黑。

    黑莲。

    武当八十一峰朝大顶,山势灵秀至极,可那小莲花峰上却生出了异象。

    立刻便将查看祖师佩剑吟啸的几个老道士的目光吸引住了。

    然后,亦只见骑牛的小身影狂奔到小莲花峰陡峭山崖边上龟驼碑处,一跃而上,站在碑顶,十指掐动,眼花缭乱,别看洪洗象总记不住自己岁数,数术上却是造诣精深,易经四典皆滚瓜烂熟,融会贯通,在卜筮上一骑绝尘,超出同辈师兄一大截,连当年算出了玄武当兴五百年的上辈掌教都自叹不如,曾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太多。

    洪洗象额头渗出汗水,跌坐在碑上。

    一群师兄也已经到了。

    扶起洪洗象便直上小莲花峰。

    众目睽睽之下,只听高仁默念“五色云霞纷暮霭,闭目内眄自相望,才知我身皆洞天,原来黄庭是福地”

    “黄衣紫带龙虎章,长神益命赖太玄,三呼二四气自通。”

    “世间尽恋谷粮与五味,唯我独食太和阴阳气。”

    “两部水王对门生,使人长生高九天”

    每说一句,嘴中便吐出一股金黄气色,萦绕天地间。

    三花聚顶、五气朝元。

    一颗金丹种入腹,生根发芽,开出一朵黑莲,生三十二瓣。

    大黑暗天的力量,梦魇的力量,一一具现。

    那莲花绽放,幻象丛生。

    一瓣一世界。

    让人一望,便不自觉的堕入其中,深陷沉沦,无法自拔。

    王重阳惊讶失语“大黄庭,大天象,半步陆地神仙”

    “陆地神仙”

    众人皆惊。

    半步陆地神仙,便是已经妥妥的踏足其中。

    这天下,有几个陆地神仙。

    反正武当山现在一个也无。

    高仁从亡国对徐骁那一战,便展露大金刚、大指玄的实力。

    天象不圆满,非陆地神仙境。

    现在,一举突破神通境二重关,直达“金丹种子”境。

    种出一株黑莲。

    自是半尺竿头更进一步。

    已然无惧离阳王朝那些老怪物出手。

    轰

    在所有人精神识海里,再次被高仁的力量波及,直感觉整个大地都在震动。

    然后便见那朵黑莲下方的场景。

    那是一座顶天立地的大山,只一朵黑莲点缀在险峰,不可直视。

    异象渐渐消散,一切归于平静。

    高仁对着洪洗象先拱了拱手,然后对着王重楼一众抱了抱拳,说道“唠叨数月,实在打扰诸位了。离阳施压,我知道诸位也不好受,此番恩情,我高仁铭记于心,必当回报,就此告辞”

    手指一点,“矩阵”如若洪水一般席卷,最终落在了芈虞的身上。

    红甲覆盖,将她包裹成艳丽的女武神。

    “走了,进北凉”

    “喂”

    洪洗象大叫,但高仁已经渐行渐远“金瓶梅的结局怎么办你个死太监”




第二百五十三章 北凉听潮亭下
    北凉王,徐骁。

    离阳一统天下,虽然各地略有叛乱发生,但大局已定。

    北凉王实至名归,在冬雪还未飘落的时候,消息传入北凉。

    整个北凉沸腾。

    整个冬天,北凉百姓心热如火。

    北凉王府龙盘虎踞于清凉山,王府还未彻底建成,但已显大气磅礴之相。

    作为王朝唯一的异姓王,在庙堂和江湖都是毁誉参半的北凉王徐骁作为一名功勋武臣,可谓得到了皇帝宝座以外所有的东西,在西北三州,他就是当之无愧的主宰,只手遮天,翻云覆雨。

    难怪朝廷中与这位异姓王政见不合的大人们私下都会文绉绉骂一声徐蛮子,而一些居心叵测的,更诛心地丢了顶“二皇帝”的帽子。

    只是这数月以来,坐上北凉王的徐骁却是忧心忡忡。

    这个北凉王,不好坐。

    北凉以北是北莽。

    北莽兵强马壮,他坐镇北凉,最主要的任务便是抵御北莽的入侵。

    军事上,他不当心。

    一辈子的军旅生涯,早已经运筹帷幄,便是北莽举国大军来战,也不过是恶战一场,死战不退罢了。

    只是,朝廷给他的第二个任务,却是颇为棘手。

    那个亡国皇帝,在武当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大黄庭入道,已然是半步陆地神仙。

    当日杀不得,现在更难杀了。

    不说妻子生产在即,不能动武,便是吴王妃产后恢复到了巅峰实力,大概也不过是半斤八两的实力,谁也奈何不得谁。

    “陆地神仙陆地神仙这西楚亡国,出了一个陆地神仙,出了一个儒圣唉天道难测,乱世未平啊义山,这偌大的天下,北凉如何自处”

    徐骁站在清凉山观潮亭上面对满湖大雪,身边站着个文弱书生,面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凉,各有忧色。

    离阳马踏江湖的计划搁浅了,便是准备好的牵制徐骁的“白衣案”也不敢再启动。

    顾剑棠一死,这能战之人,也就只一个徐骁了。

    这对于北凉来说,却也并非好事。

    离阳势弱,北莽势大。一统九国,战死了多少勇士,耗去了多少财力,正该是休养生息的时候。而北莽盘踞北方草原,兵强马壮,有百万铁骑,全民皆兵。若是爆发战争,北凉必是要冲,死战之地。

    这是外患。

    内忧,则是西楚的那个亡国皇帝,短短数个月,已经是半只脚踏进了陆地神仙境,若是作乱复国,北莽应势而攻,不堪设想。

    首席幕僚李义山单薄的身子站在风雪中,紧了紧狐裘。他随徐骁南征北战,统一了整片山河,所谓“太上立德,其次立功”,立下了莫大功勋,可称书生平世的典范。

    但是这还不算什么,在随后近二十年时间里,李义山自困于听潮亭一楼,为北凉基业扛鼎,使北凉真正立足于两国之间。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凉莽大战,李义山替北凉奠定了一个坚固而扎实的基础,此可谓书生治国。若是北凉替中原抗住北莽百万铁骑,李义山绝对是居功至伟。

    这个人,有大才,胜过十万铁骑。

    “事在人为,那人朝着北凉而来,我看也并非是为了报仇,或者为复国奔波。我观他从郢都,一路到武当山,再入北凉,西楚曹长卿显然也并不清楚他的行踪,与西楚复国势力毫无联系。他来北凉的目的,显然和登武当山的目的一样”

    “你是说”

    徐骁看向听潮亭,楼内藏书万卷,珍本孤本无数,不乏失了传承的武学秘笈。

    但这并非听潮亭的全部,亭下镇压的老怪物,才是这座亭子建起来的原因。

    而听潮亭面前这片浩荡的大湖,湖里的老魁亦是纵横天下的老怪物。

    徐骁和李义山面对大雪沉默了良久。

    “这两个老怪,现在不好说,不好说我去准备一番,义山,你也小心些,最近不要呆在听潮亭了,去军营里吧”

    “那人真要杀人,百万大军也没用啊王妃待产,还是不要让这些俗事惊扰了胎气。归根结底,我北凉巅峰战力终究是略少,容我想想容我想想江湖事,不好谋之,直接掀桌子,谋个屁啊”
1...118119120121122...2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