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诸天玩家在线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俩菜一汤

    高仁依旧看着地图,最后落在了少林寺上,若攻下东京城,接着必取藏经阁。黄裳也到了瓶颈,开创“九真经”已经是他的极限,剩下的,靠自己了,博览群书,将整个“天龙”世界的武道精华融为一炉……

    下定了决心,接下来必然是血雨腥风,不过,与其十几年后山河沉沦,江山易主,不如现在动一动手术,转高声道:“秋收已毕,挂旗,举事,替天行道……”

    “替天行道!”

    众人大叫,各个兴奋难抑,王伦将早已经准备好了的酒端上来,一人一碗,单膝跪地。

    “替天行道,九死不悔!主公在上,受我等三叩九拜!”

    干!

    哐当!

    酒碗砸碎……

    秋风肃杀,大地苍凉,漫天残霞中,一匹毛色如墨的乌骓健马,自梁山水泊狂奔而出。一条彪形大汉,笔直地坐立在马鞍上,左掌握拳,右掌斜举着一杆紫缎大旗。

    替天行道!

    马行如龙,马上的大汉却峙立如山。绚烂的残阳,映着他




第一百四十五章 曲阜孔氏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狂沙文学网

    早早开门拜仁王,管教大小都欢悦。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仁王,仁王来了不纳粮。

    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仁王。

    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

    青州城里,乃至于整个京东路,都流传着“仁王”的童谣。

    每个造反者,都知道这种通俗易懂、易于传唱的歌谣的作用,这是造反的标配。

    太史伯阳父奏曰:“凡街市无根之语,谓之谣言。上天做戒人君,命荧惑星化为小儿,造作谣言,使群儿习之,谓之童谣。小则寓一人之吉凶,大则系国家之兴败。”

    与童谣相匹配的,自然还要有鬼神之异象。

    陈胜吴广的篝火狐鸣、鱼腹藏书。

    汉高祖刘邦斩白蛇。

    “合法”很重要,在哲学盛行而科学未诞生的年代,“君受神权”便是证明自己合法的唯一途径。

    尽管很俗,但百试不厌。

    当然,证明自己合法的进一步是稳固自己的权力,获得足够的利益。

    所以刘邦斩蛇的原因便很简单,向大众宣布刘邦的合法,要起义做领袖。

    同样,京东路贪官污吏被天罚之,也是一种“仁王”的神化。

    民心颠覆,只在旦夕之间。

    这一些列cao)作之后,山东之地的黎民百姓便彻底心向“仁王”。

    当然,其中自然也有“不纳粮”的强大作用。

    农业税,高仁确实有点看不上。

    虽然在任何一个王朝,这都是税收的重中之重,但大宋真的是个商品贸易高度发达的时代,他看中的是商业税。

    任何人,包括帝王,都必须纳税。

    高仁要用铁与血让所有大宋人明白一个道理,人生两大不可避免的事就是:纳税和死亡。

    除此之外,全国矿产收归国有。

    这两样之外,高仁并不准备过多的干预这个时代。

    火炮的力量实在太犀利,这是划时代的科技力量,京东路在寥寥无几的抵抗之后,彻底的沦陷了。

    梁山本部军队两万人,但投降的大军竟然已经达到了十数万。

    选其精壮扩充军力,剩下的大半军户留作屯田或者编入工厂,需求量大着呢。

    短短数月,便已经彻底消化了一州之地。

    前往曲阜的一辆马车之上,高仁稳坐其中,书不离手。

    马车用了弹钢材来减震,还做了防弹设计,做起来很舒服。

    马车外面,一支精锐铁骑守护。

    这样的好汉,上阵杀敌建功立业才是,高仁现在的实力,却不无需这样的军队保护。

    但毕竟现在不比以前,仁王出行,怎么也要些排场。

    这会儿,一轻骑快马急奔而来,来者将一封密信并一个包裹呈给陈阿七,然后朝着马车行了一礼,便快马而去。

    陈阿七驱马上前,与马车并行,马车之中,高仁的声音响起:“阿七,可是有什么事吗”

    以高仁如今的修为,绝顶高手,仅仅凭借五感,方圆百米范围之内的风吹草动都难以瞒得过他,方才那轻骑那么大的动静,哪怕是高仁正在专心致志的看书,也不可能没有察觉。

    陈阿七将密信递上,恭敬道:“回禀仁王,玄武军有密信和战利品呈上。”

    高仁接过密信,一目十行的看完,嘴角微微一翘道:“就这样死了吗”

    陈阿七闻言不好奇的看了高仁手中密信一眼。

    高仁将密信递给陈阿七道:“你也看一看。”

    密信是大军攻伐沧州城所发生的事,林冲再次遇到了那个摘星子。陈阿七看过之后,眼睛一眯,戏谑笑道:“这星宿派还真是倒霉,掌门竟然栽在了手雷之下,那么,这战利品便是星宿派的传承了”

    陈阿七查看了一下包裹,没有异常之后这才交给高仁。

    里面是一本手抄典籍,以及一个小鼎。

    神木王鼎是星宿派三宝之一,是一只六寸来高的小小木鼎,深黄颜色。木鼎彤琢甚是精细,木质坚润似似玉,木理之中隐隐约约的泛出红丝,星宿老怪丁秋因为有这个奇鼎在手练化功不费吹灰之力。

    秘籍是“化功”,真实与否还不能确定。

    至少旅途不再无聊。

    高仁将神木王鼎扔在一边,开始细细琢磨这个名声不小的“化功”。

    也不知过了多久,马车停了下来。

    高仁敏锐的感知到了,将“化功”一放,问道:“阿七,到了吗”

    陈阿七立刻恭敬道:“回禀仁王,如今已经进入了曲阜地界。”

    孔门,圣人的后代,在天下读书人当中影响力极大,历代衍圣公那都是朝廷所敕封,地位可谓尊崇,千多年来,王朝更替,然则孔家却是一代代传承下来,虽然说期间也有过分裂,可是哪怕是分裂了,也一样能够混的风生水起,与南方道家天师府一脉,均是传承上千年的世家。

    这时候,几匹马奔驰而来,立刻几个精锐骑士便抽出了钢刀,冷眼看着奔驰而来的人。

    “仁王,是我,吴用啊!”

    一边接受检查,一边脸上带着浓郁忧色,说道:“仁王,曲阜孔家地位尊崇,仁王万万要三思而后行啊!如今大好形势,不要因此而得罪了天下读书人……只要一个衍圣公之名便能让天下读书人为己用,何乐而不为”

    高仁不露出三分讥笑,带着七分不屑,说道:“那就要看孔家作何选



第一百四十六章 不纳税,天罚之
    后世的孔门,高仁绝对连看一眼的都没有。

    但北宋的孔家,多少还有点骨气。

    十几年后金人灭北宋,孔家南渡之后的曲阜,血脉是不是孔子的都已经不确定了,至少基因表明可能某几代真的是被戴了绿帽子。

    没有人想尝试一下是你的刀锋利还是我的脖子硬。

    特别是世家,只要不被逼到一定程度,只会妥协,这是他们的生存之道。

    孔家在曲阜已经一千多年了,历朝历代以来,他们一直是曲阜的主人。

    汉人王朝也好,胡人政权也罢。

    莫不如是。

    册封孔子后裔始于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十二年],封孔子的第8世孙孔腾为奉祀君,自此孔子嫡系长孙便有世袭的爵位,之后的千年时间里,封号屡经变化,直至1055年[宋至和二年]改封为衍圣公,曾一度改为奉圣公,后又改回衍圣公,后世从此一直沿袭封号。

    这才是千年世家,读书人眼中的圣地。

    突然,稳坐在马车里的高仁敏锐的感觉到玩家日志有了更新。

    调出了一看。

    咦!

    【收集“儒门”颜鸿的念力,获得随机经验3点!】

    【肉身六练已达巅峰,经验点溃散!】

    “儒门”颜鸿

    公孙胜是“道门”,精神修为很高深,有望气之能。

    儒门修炼到高深之处,会觉醒什么样的超凡之能

    唐紫尘的“至诚之道”

    历史有些大儒贤者心意修养到了顶点,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是却往往能先知,从而躲避危险。

    依照高仁在“龙蛇”世界的武道经验,心神有超强的控制自身气血能力。

    先修神,再修命,往往有事半功倍之能。

    儒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亦有浩然正气。

    这个内力真气的世界,浩然正气难倒就是读书人的真气

    根据高仁所知,儒家的读书人讲究静坐收心的静功,就是定住心猿,拴住意马。心意彻底平静了,自然能控制气血做周天搬运,想要血到内脏就到内脏,想要血到头上就到头上。

    历史上历代的大儒,朱熹、王阳明,都是这方面的大行家。朱熹更是推崇半日读书,半日静坐的收心功夫。这其实就是国术里的抱丹,抱丹成就之后,用来做学问,就是大儒者,大圣人,用来练武打人,就是神。

    瞬间,许多的信息在心中一划而过。

    确定了这个“颜鸿”是个性命双修的高手,至于能不能打,还不确定。

    几名武装到牙齿的骑士快马而去,戛然而止立于孔端友等人数丈之外,就见那双冷漠的眼神从冰冷的盔甲里射出来,瞥过一群读书人,好在俱都养气有成,没有出洋相。

    为首的骑士居高临下冲着孔端友等人喝道:“尔等何人,在此作甚!”

    明知故问,这就是排场。

    孔端友身为衍圣公,读书人,自然不会同这些武人一般见识,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脸上挂着笑意,拱手道:“在下孔氏孔端友并曲阜士人,在此恭迎仁王大驾!”

    那名钢铁骑士扫了众人一眼,转身纵马而去,远远的可见骑士在马车之前停了下来。

    然后,马车不急不慢的缓缓驶来,四周乃是精锐铁骑护卫,虽然说没有打出仪仗来,却也能够猜到这马车当中,必然是叛军首领,曾经的探花郎,诗词无双的周岳,周高仁。

    反贼!

    我辈读书人之耻!

    我呸,耻与之为伍!

    孔端友看到马车停下来,身为衍圣公,他主动行礼道:“孔氏孔端友,在此恭迎仁王!”

    高仁的目光从帘幕里射出来,落在孔端友的身上,不得不说,这个衍圣公把姿态摆的很低。

    缓步下了马车。

    从衍圣公孔端友开始,众人施礼,读书人的礼。

    这年头还没有清人入关后的传统,双膝硬着呢!

    特别是读书人的骨头,有时候看上去很软,但某些时候却是比钢铁还要硬。

    “孔先生乃是至圣人先师之后,我高仁何德何能,如何当得起先生之大礼!”

    高仁笑容满面的看着曲阜的士人们,一一扫过,没有发现异常。

    杀气自然也没有。

    修心的高手,自然喜怒不形于色,能够收敛杀气,甚至杀人的瞬间也不会让人发觉。

    读书人杀人不见血的手段,实在太多。

    高仁也不知道那个颜鸿是哪个。

    “衍圣公,恕我孤陋寡闻,还请给我引见各位圣人弟子!”

    看着高仁谦逊的姿态,孔端友那颗心放了下来。

    但是,吴用却是心头一颠,什么时候见高仁这样低声下气的了

    他开创心学,本已经是当世大儒,如何会瞧得起你们这些仗着孔圣人子孙的身份的浅薄读书人。

    孔子之后一千多年以来,曲阜出了几个大儒

    寥寥无几,可以说根本就没有。

    这是……要下手了吗

    吴用心惊胆战。

    他只是个乡下的教书先生啊!

    其实,只有高仁自己清楚,自己这个大儒只是个假儒。

    见到高仁这种态度,孔端友恢复了他衍圣公的姿态,不卑不亢一一介绍。

    立于他身边一旁的乃是颜氏一族的族长,颜鸿。

    高仁微微一笑,原来你就在我眼皮子底下啊!

    只见他一身儒士长衫,束着高冠,手中捧着一卷典籍,腰间斜跨一柄古朴宝剑,一身的书生意气。

    看模样,绝对人中龙凤,立于人群之中,犹如鹤立鸡群一般。

    颜氏做为孔子弟子颜回的后人,上千年来同孔家可以说共同经历风风雨雨,屹立于曲阜不倒。
1...5051525354...2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