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商女王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禾木火每
    孙氏和柳嬷嬷平日里动动嘴皮的人,手上那一点点力气,哪里拉得动杨婆子!

    几人在门口推推嚷嚷闹了一阵,屋里响起小丫头的声音:“杨妈妈,王嬷嬷好像不行了。”

    杨婆子听了丫鬟的话,丢开柳嬷嬷的手,




第441章 引诱
    赵四疑惑的问道:“被打死”

    柳崇阳简短的把白府的事说了一遍,赵四听后笑道:“哦,不过这样的事,王嬷嬷说了也活不成。”

    白如月更好奇了,催促道:“究竟是怎么回事你赶紧说说。”

    赵四正色道,“这事儿,除了咱们这边的人外,还动用肖爷那边的人,打探消息,肖爷真有一手。”赵四眼中呈现出难得的敬佩之情。

    白如点点头,这个,她知道,要不然,她也不会到京城就用心去接触肖玉和。

    柳崇阳倒了一杯茶递给赵四,“来来来,先喝杯茶,再慢慢说,还有,你们说的肖爷是谁”

    最近柳崇阳忙着打理白如月的生意,来见白如月的时间不多,别的事,知道得就更少了。

    白如月简单的把肖玉和的情况给柳崇阳说了说。

    听得柳崇阳一脸兴奋,心里暗道,往后,再忙每日也要来见见姑娘。否则,好些事儿,他都不知晓了。

    赵四连连喝了几口茶,才说道:“年前,秦老太太带着三位儿媳妇到荣远伯府大闹后,荣远伯府在世家里,算是丢尽了面子。

    而且,世家里还有传闻,说秦老太太只是个头脑简单的人,没有黄老夫人有心计。早些年,黄老夫人就从秦老太太手里匡了不少财物。

    这些话传到黄老夫人耳朵里,黄老夫人对秦老太算是记恨上了。

    黄老夫人让她的大丫头青烟找了伶人馆的伶人,让伶人去勾引秦老太太。”

    白如月听到这儿,正喝一口茶含在嘴里,直接喷了出来,喷得对面的柳崇阳一身。

    白如月忙站起身来赔礼道:“对不起,师傅,对不起!”

    柳絮忙递张帕子给柳崇阳,柳崇阳边擦脸擦衣裳边说道:“没事儿,姑娘您坐。”

    白如月一脸歉意,连连道歉,等柳崇阳把帕子递还给柳絮再坐下来,才跟着坐下。

    柳崇阳看向赵四,催道:“后来呢黄老夫人这心肠,不是一般的狠呀!那秦老太太,可是伯爷的亲姐姐,她做出这样的事来,就不怕被荣远伯知道了”

    经历一世,白如月回头再看秦老太太,这人真如何太夫人说的,就是个棒槌,除了耍横外,没有半点儿计。

    赵四悠悠的说道:“黄老夫人可能根本不在意伯爷怎么想,她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秦老太太名声扫地,在京城呆不下去。”

    柳崇阳感叹道:“最毒妇人心,真是不假。那个秦老太太,六十多了吧真是老没羞,她还好这一口”

    赵四有些尴尬的看看白如月,姑娘还是小姑娘,这样的话在姑娘面前说,好像有些不大合适。

    白如月见赵四的眼色,说道:“不用顾忌我,我没事儿。”

    白如月不说还好,她点破了,赵四更加尴尬。

    柳崇阳看眼一脸不自在的赵四,恍然的拍拍道:“听姑娘的,不用顾忌姑娘,把事情说清楚就成。”

    赵四耳根都红了,忙端起杯子喝一口茶,掩饰自己的难堪。然后再正色道:“嗯,在下查到,秦老太太有个喜好,就是喜欢看伶人演戏。

    据说,秦老太太当姑娘时就有这喜好,那会儿喜欢得有引起明目张胆,肆无忌惮。这也是当年秦老太太在京城很难议亲的原因之一。

    黄老夫人知道秦老太太的喜好,所以想出这么个主意。

    黄老夫人送回银子当天的申时,黄老夫人的大丫头青烟就出了伯府,先去了飘渺居的伶人馆,然后再去了黄老夫人娘家黄府。

    隔天,秦老太太接到黄老夫人娘家嫂子陈老夫人的帖子,邀请秦老夫人到黄府去参加花会,叙叙旧看看戏。

    秦老太太向来喜热闹,秦老太太便如约去了黄府。

    &



第442章 到头了
    柳崇阳听白如月这么说,好像也有道理。这事,黄老夫人起的心不好,可秦老太太若有原则,黄老夫人也害不到她。

    赵四佩服的看看白如朋,连连点头,“好的,姑娘,在下回头就去准备,记下来,用线装订成册。”

    白如月笑着点头,“嗯,不用回头,一会就吩咐下去,这事,你得好好的理理,学到不是为了知道,是为了做到。咱们学到就要做到。”

    柳崇阳看着兴致盎然的白如月,提醒道:“姑娘,咱们眼下还有紧急的事呢。”

    白如月拍拍头,“哦,对了,做该做的事,你看看,人一激动,啥都忘了。”

    柳崇阳看着高兴得有些过头的白如月,还是不明白她为什么那么高兴。

    白如月自己知道,黄老夫人这番做法像揭开了她头顶的盖子,把她的思路打开了。

    赵四问道:“姑娘,咱们接下来怎么做”

    白如月呵呵笑道:“黄老夫人送这么大的礼给咱们,咱们当然要好好的用好了。对吧

    让人把消息散出去,咱们让京城人好好看看荣远伯府的老夫人如何导心不正、卑鄙龌龊。

    还让人好好看看荣远伯府六十多岁的嫡小姐如何不守妇道、荒淫无耻的。”

    赵四点点头,“好的,在下这就去安排。”

    白如月叮嘱道:“要弄得满城风雨,在科考前好好热闹一番,算是送给礼部尚书的一份厚礼了。

    对了,这段时间,束好下人,没事不准出府,管好嘴,不该说的,不能多说一个字儿。不能扰了三哥。”

    赵四点头退下去,柳崇阳问道:“姑娘,这事,需要给老爷说一声吗”

    白如月摇摇头,“不用,阿爹这些天要陪三哥和远哥哥备考,没有精力理诸般琐事。科考后,我再给阿爹说。哦,对了,让白府那边的人盯着点,我要看看,二叔怎么处理这事儿。”

    柳崇阳点头应下,“好,听老爷的意思,二老爷人还不错。”

    白如月淡淡的说道:“再看看吧,人要经事磨,才知道好与歹。”

    柳崇阳点点头,“嗯,好的。在下知道了。”

    白如月又交待了些生意上的事。柳崇阳才起身离开。

    白如月等柳崇阳走后,让柳絮取下纸与笔过来,伏身练了会字,让自己冷静下来。

    随后拿出装订好的记事簿出来,将重要事做记载。

    李锦文正月十九未时回到京城,先去了太子东宫。

    太子接到禀报,直接迎了出来,李锦文见太子迎出来,心里升起一阵感动,赶紧朝太子行礼问好。

    太子紧几步上前,亲自扶起李锦文,“文哥儿,辛苦了!”

    李锦文再次欠身说道:“谢谢殿下,都是臣该做的,臣不辛苦。”

    千卓与梁晨等一众幕僚跟着上前向李锦文问好。大家寒暄一阵,才礼让着进了议事厅。

    到议事厅后,太子坐到上首,示意李锦文坐到他的右手边。

    宫女内侍立即送上茶点水果。等内侍与宫女退下,太子关切的问道:“文哥儿这一趟还顺利吗”

    李锦文欠身道:“嗯,一切顺利。”接着了,李锦文把将近半年的事紧着要紧的说了一遍。

    太子及屋里一众人极认真的听着。

    等李锦文说完,太子看向梁晨,问道:“先生怎么看”

    梁晨手握着茶杯,杯里已经没有茶汤,梁晨的拇指在杯子上摩擦,光滑细腻的瓷面留下着他的指纹印迹。

    梁晨皱着眉头问道:“锦文这一趟,是不是有些太顺利了关于修缮河道这事,后来在下



第443章 纯良
    太子心里一阵后怕,转头对梁晨道:“先生,咱们还好让锦文走了这一趟呀,也多亏老三暗中相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梁晨脸色变得有些苍白,幽幽的说道:“在下失算了,天佑殿下,感谢三爷相助。否则,是真是不敢想。”

    梁晨起初想着,晋王荐太子治理河流之事只是不愿太子窝在翰林院,想把太子逼出来,只有太子出来了,他们才有机会找到太子的错处。

    他低估了晋王的用心。

    按李锦文的说法,这个坑,晋王早在好些年前就挖好了,他们一直在找机会让太子跳。

    梁晨心里也是一阵后怕,戚戚然的感到自己太纯良,而对手太有谋略,差一点,他就把太子送进坑里了。梁晨忽然意识到他该让贤。

    太子深吸一口气:“这次,孤欠老三一个大人情,往后找机会再谢他。文哥儿将近半年没有回家了,回去看看姨母吧。”

    李锦文欠身谢太子:“谢过殿下,那在下先下去了。”

    太子点点头,“嗯,回去好生歇歇,马上要春闱了,让锦鹏好好准备。这些日子,你不用来宫里了,好生陪陪姨母她们吧。”

    李锦文心里咯噔一下,并没有往心里去,只当太子心痛自己一路辛苦,让他歇些日子。

    太子等李锦文辞别后,起身往书房里走,梁晨莫默契的跟着一起。

    二人进到书房,太子问道:“先生,眼前的局势,咱们应该怎么办”

    梁晨站在太子身后,眼睛随太子的目光一起看向窗外,轻声说道:“在下还是认为,殿下是储君,求稳,不宜主动惹事非。但得做好万全的防备,绕过别人设下的圈套。”

    太子点点头,“嗯,咱们现今在明,他在暗,咱们得事事当心。对了,少诚跟吕小姐的婚期定下来了。冬月初十的婚期。”

    梁晨恭喜道:“恭喜殿下,吕大将军在军中的威望甚高,严吕两府联姻,对殿下的助力很大。”

    太子转身从窗边走到书桌边坐下,随即又站起身来,“先生你忙吧,孤先去看看母后,太子妃那边,已经抄了许久的经文了。”

    梁晨垂手应下。“好的,在下明白。”

    李锦文回到府里,父亲此时在衙门没有回来。

    李锦文直接去到后院,衣服都没有换,径直去了钱老夫人的院子。

    李锦荣听到下人的禀报,兴冲冲的往太婆的院子跑,远远的,看见哥哥已经到了太婆院子门口。

    李锦荣兴奋的扬声唤道:“大哥。”

    李锦文转身见李锦荣朝他欢喜的挥手,停下脚步等她。

    李锦荣蹦跳着冲跑过来,李锦文忙伸手接住她,嘴里提醒道:“八妹妹,你慢点。”

    李锦荣根本慢不下来,一下子冲进李锦文的怀里,伸手吊着他的胳膊,嘴里嚷嚷不停道:“大哥,你可回来了!荣儿好想大哥了。今年大哥不在家里过年,家里一点也不好玩!“

    李锦文宠溺的看着小妹,笑道:“锦鹏不是在家里吗怎么他没有陪你放炮竹”

    李锦荣抱怨道,“二哥呀,天天呆在书房,成天背那些让人头痛的文章呢。荣儿去找他的玩,他便给荣儿文章背,大哥,你知道的,荣儿最怕背书了。”

    李锦文哈哈笑道:“不错呀,锦鹏竟然找到了治你的法子,下次你要不听话了,我也罚你背文章。”

    李锦荣松开手,把李锦文推开,瘪着嘴说道:“大哥,你出趟差回来就变坏了,都不心痛荣儿了,荣儿伤心了。”

    &



第444章 慢慢教
    李锦荣得到钱老夫人挡箭,抿着嘴笑笑,还不忘了向刘夫人做个鬼脸。

    刘夫人哭笑不得的说道:“你呀,有太婆保你,你就皮吧。”

    钱老夫人看向李锦荣,关切的问道:“文哥儿这一趟还顺利吗你阿娘一天愁得饭都吃不下,人都瘦了一圈。”

    李锦荣心痛的看眼母亲,刚才他就发现,母亲轻减了不少。

    “回太婆,孩儿不孝,让太婆,让母亲担忧了。差使还顺利,回到京城,文儿已经到东宫向殿下禀报了。”

    钱老夫人笑道:“顺利就好,文哥儿不必歉疚,你这是公事外出,不叫不孝。我跟你母亲都是明事理的。”

    李锦文知道太婆和母亲是通情达理的人,便不再多说,坐下跟太婆和母亲拉些家常。

    李锦文坐了一会,但凡门口有动静,他就抬头看一眼,不多一会,他已经往门口看了好几眼,越看,心里越是不安。

    最后,李锦文忍不住问道:“太婆,孙儿不在家的这些日子,府里是不是出了什么事这个点,冯氏怎么没有跟在母亲身边”

    刘夫人接过话来,“冯氏犯了错,我罚她禁足半年,这会儿在她的院子里抄经文呢。”

    李锦文一下子挺直了后背,谨慎的问道:“母亲,冯氏做错了什么”

    钱老夫人叹口气,把上元节那日发生的事给李锦文说了一遍。

    李锦文听得一脸怒容,他离开时,反复的叮嘱过冯氏,他不在家时,让她好生照顾照顾小荣儿,没想到她竟然这般待小荣儿。

    钱老夫人的话刚停下,刘夫人接过话来,“其实吧,冯氏能不能待得小荣儿,我都不大在意。

    小荣儿总是一天天的长大,长大了,总是要出阁的。

    往后,她在冯氏跟前的日子并不多,她未来能过得怎么样,在于她自己。

    就算你是她兄长,你也不能替她过日子,更何况是冯氏。

    我生气的,是冯氏心太大,竟然插手皇家之事,怂恿太子妃设局算计梁王。

    好在这次梁王气性小,若是梁王气性像之前那般大,她这次是给家里招祸了。”
1...9495969798...2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