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1988肆意人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晞晞的大爸比

    房产大家都知道,咱们山西人最爱投资的就是房产了,一有钱了就是修置自己的家,要不然咱们山西也不会有那么多有名的深宅大院,我记得奶奶说过以前咱家兴旺的时候在古城里就有一座大院和几十间店面。

    房产是一种耐用消费品也是人们生活的必须消费品,但不同于一般的消费品。一般情况下,房子的寿命都在上百年以上,最少也有几十年;这种长期耐用性,为投资盈利提供了广阔的时间和机会。

    房产的价值相对比较稳定,相对其他消费品具有相对稳定的价值。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等对其影响相对比较小,所以房地产具有较好的保值增值的功能。而且房地产具有不断升值的潜力,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以及人口上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对房地产的需求长期处于上升趋势。具体来说,人总是要住房子的,而且有不断改变居住条件的需求,这些都会为房产投资带来可预期的丰厚收益。

    我对中国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十分的看好,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为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和高品质的生活医疗水平而集中前往大城市发展,这样就为各大城市的房产价格增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未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及一些省会一线城市的房价增长会突破我们的想象,所趁着现在房价低迷的时候要多囤房、囤地皮,等到以后房产这方面的收益一定会超乎你们的想象。

    前段时间我和大伯他们去五台山的时候,看着咱们遥县的古城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就是把整个遥县城买下来,就算买不下古城也要把里面的房产都买下来。至于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一是为了遥县的未来发展,既然咱们这有这么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而且里面有不少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古建筑,完全可以把它俢耸一下发展旅游业,这样的话不仅可以为遥县人民增加一笔可观的收入,而且还能带动遥县的经济发展。而我们家要是有整个平遥城里面的房产,不管是出租出去还是自己开店都有了一笔稳定的收入,而且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来遥县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古城里面房产的价值也会越来越高,而拥有整个古城房产的我们家也会随着房产的升值财富越聚越多。

    第二就是除了把那些明清时期的建筑保留下来,对那些破坏了古城整体面貌的近现代建筑拆掉,恢复以前明清时期的建筑,到时候咱们可以把古城里面已经不堪修复和近代的建筑都拆除掉,改建成明清时期的深宅大院或者小四合院,然后留几套我们自家住,剩下的可以租给那些需要显示自己身份地位与众不同的有钱人。我断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古建筑都会遭到破坏和拆除,等到以后大部分的人都住进那种鸽笼式的小房子里面以后,作为有钱人为了体现出自己不一样的身份地位,反而会选择这种日渐稀少的古宅院子来居住,所以像四合院这种稀缺性的房产我们可以加大投资,尤其是首都北京那些名人住过的老四合院和上海留下的那些有历史底蕴的老别墅,以后这个对于某些人有钱人来说就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所以我觉得应该在全国的一些大城市购买一些有价值或着地段好的房产和地皮,只要有钱,人家肯卖,那就有多少买多少。

    任文江刚说完,爸爸任卫疆就说道:投资北京的四合院和上海的老别墅我看行,现在咱们家就在上海买了三座老别墅,其中一座最大的别墅已经重新装修的差不多了,等咱们去了上海以后就可以直接住进去。可是儿子你说的买下整个遥县城这个就困难大了,单是城里的几万居民安置就是个大问题,别说政府还愿不愿意把城墙卖给咱家,虽然现在那城墙破破烂烂的,看着都磕碜。听完爸爸的话后,任文江对着一旁的妈妈说道:妈麻烦你去咱屋里把我的放在书桌上的大本子拿过来,我有用。妈妈听后疑惑的看了任文江一眼,起身回屋拿东西去了,一时间屋里安静了下来。

    一会后妈妈手里拿着几张a4大的纸本走了进来,任文江接过妈妈递过来的本子,打开本子就直接递给了一旁的爸




第三十二章 鉴定
    早晨吃完饭任文江就跟着大伯任卫国去县城了,由于是要邀请一些老资格的古玩鉴定师父,所以吉普车里放了不少任卫疆他们从上海买回来的好东西。进了县城任卫国直接把车停在了一座四合院门前,由于是这一世第一次到县城里面,任文江一下车就细细的打量县城里面的情景。任卫国看侄子在四下打量城内的景色,说道:文江咱们先进去吧,等大伯办完事带你好好在县城里逛逛。到了大门口任文江就发现这是一个二进的大院子,飞檐斗拱垂花券顶的大门,厚重的木板,锈迹斑驳的门钉,虽有些破损,但无法掩饰它昔日的辉煌。穿过大门就是一个大院子,东西厢房虽然破旧依然保持了原貌。院子一旁的一棵百年古槐见证这座老院的昔日的辉煌和沧桑巨变。

    二进院斗拱垂花砖雕的大门上“太和元气”的门头、精美的镂空木雕都在显示着院子主人昔日的富足。进了二进院就看到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人在院子里打着太极,院子里的房屋明显比前面院子里的房屋好多了,应该是院子主人住的房屋。

    正在打着太极的中年人看到任卫国带着一个小男孩进来,立马收功道:卫国今天是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你可是有段日子没到我这边来了。任卫国听后对着中年人道:刘哥我前段时间去了外地,昨天才回来的,这不今天一吃早饭就赶紧过来向你报道了,说完对着任文江道:文江这是你刘严伯伯,快向你刘伯伯问好。

    我说你怎么两三个月都没来,原来是去外地了,这是文江吧,都长这么大了。记得我有一次去你家的抱他的时候还撒了我一身尿。看着眼前有些胖胖的中年人,任文江乖乖的叫了声刘伯伯好。

    小文江你也好,不知不觉你都长这么大了,一点都不像个三岁多的孩子,走咱们进屋聊,刘严说完就带着任卫国两人进了屋里。

    屋里的采光很好,没有想象中那种黑暗的感觉,屋里摆着一些明清时期的古家具和瓷器。刘严安排任卫国他们坐了下来后,问起了他们此行的目的。

    任卫国也没有客气,直接说要请刘严去帮他到各地收古玩。刘严听后想了想说道:卫国你这是发财了,收这些老物件可是需要不少钱的。

    钱的事情你不用担心,我这边都准备好了,到时我这边会有三四个人一起和你去保护你的安全,顺便给你打一下下手。刘严听任卫国说完后道:卫国这个活我接了,正好最近没什么事,你嫂子前几天去你侄女那边了,我一个人在家里挺无聊的,这次正好能借你这个机会出去公款旅游一趟,长长见识。

    听到刘严答应帮忙带队去各地收古玩,任卫国心里高兴极了,因为刘严的古玩鉴定水平不比自己差,有他出马必定能收到不少好东西,看他屋里的这些古玩就能看出他的水平来。

    刘哥你知道最近谁还有时间,我计划多找几个人全国各地跑一下。刘严听后道:老王、老武他们几个人最近都休息的了,前两天老王还在明清街捡漏了一件宣德青花大盘让我们去他家鉴赏。任卫国听后道:那我正好一会去他们各家去拜访一下,看看他们有没有时间。刘严听任卫国说完后笑着道:卫国你不用去了,我给他们打电话让他们过来,前几天他们还说最近都没见到你,还说等见到你要你请客吃饭,说完刘严就拉着任卫国去隔壁屋里打电话去了。

    看大伯他们去了隔壁,任文江起身打量起屋里的一些陈设。虽然他学习古玩鉴定还没多长时间,可还是认出了不少东西。正对门口的紫檀木大桌、黄花梨太师椅、两旁的博古架上摆满了明清时期的瓷器,一看就是官窑出品;墙上还挂着两幅清朝郑板桥的竹子和一副唐伯虎的仕女画。

    在任文江转悠着打量屋里古玩的时候,在隔壁屋里打完电话的大伯和刘严一起从屋里走了出来,看到任文江正对着博古架上的一个青花玉壶春瓶打量着,两人都默契的没有出声。正沉浸在古玩世界的任文江感觉有人在看自己,转身一看大伯他们已经打完电话了,连忙问道:大伯你们打完电话了任卫疆听后点了点头。

    小文江我看你对博古架上的这些瓷器挺有兴趣的,要不刘伯伯来考考你,只要你能答对刘伯伯三个问题,刘伯伯就让你在屋里面挑一件送给你。任文江听刘严说完后天真的道:是吗那刘伯伯可要说话算数。任卫国本想阻止,可看到旁边一脸笑意的刘严便没有开口。

    刘严说完从博古架上拿下一件五彩龙凤呈祥小碗放到一旁的紫檀木大桌上说道:小文江,您能说出这个碗是那个朝代的吗任文江细细的打量着桌上的小碗说道:这只碗口沿微撇,深腹,圈足。碗内心绘龙戏火球纹,口沿处施二道细青花弦纹。腹部绘龙凤穿梭于花卉之中,姿态矫健。龙身绿彩,凤凰矾红,色泽明亮,构图疏朗,而菊花、牡丹



第三十三章 掏老宅子(上)
    刘严把画包好以后,就招呼两人坐下,一边聊着去外地收古玩的事一边等其他人过来。不一会院子里响起了脚步声,刘严和任卫国听到声音立马站起来朝屋外走去,看到七八个中年人正一边聊天一边朝着屋门走过来。两人赶紧迎了上去,并和众人一一拥抱了一下,从几人说话表情上任文江看来这几个人和大伯都关系挺好的。

    这时众人也看到站在刘严一旁的任文江,对着任卫国道:卫国你侄子都长这么大了,你侄子不是才三岁多吗这孩子看着都有五六岁了。看着众人都看着自己,虽然一个都不认识但任文江还是甜甜的向在场的人一一问好,众人听后也笑着回应。

    这时一旁一个满脸富态的中年人打趣的说道:卫国,我看你侄子挺聪明伶俐的,和我那个孙女年纪也差不多,要不咱们定个娃娃亲。任卫国听后满脸笑容的说道:王哥我可做不了他的主,你别看这小子年纪小可是聪明的很,现在他的许多事只有他自己能做主,就算我四弟有时候也得问他的意见,你要是能让这小子同意的话我们一家人也不会有意见。

    王姓中年人听任卫国说完有点不信,对着任文江道:小文江愿不愿意做伯伯的孙女婿啊到时后伯伯给你买很多很多的好吃的。任文江听后直接道:王伯伯你孙女漂亮吗,要是不漂亮爸爸妈妈是不会同意的,众人听着任文江天真无邪的话语不禁都笑出了声。这时一旁的刘严把刚才任文江在他家的表现告诉了在场的众人,惹得众人连连称奇,都一脸好奇的打量着眼前的小男孩,而刚才说要给自己孙女定娃娃亲的王姓中年人更是一脸的火热。

    一行人在刘严的热情招呼下进了屋里,就像到了自己家都各自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这时最后进来的任卫国站起来说道:这次小弟请各位大哥过来是有一件事要麻烦大家,事情是这样,前段时间我们兄弟在外面发了笔小财,可是钱这个东西放家里和银行都不方便,正好我和家里的这个小东西都喜欢收藏古玩的,所以想借各位的眼力帮忙收购一些古玩。当然咱们亲兄弟明算账,我和诸位大哥认识时间最长的有**年了最短的也五六年了,咱们也都相互了解。咱们亲兄弟明算账,各位的报酬是一年两万,而且根据各位收购回来的古玩价值会有数目不等的奖金。

    众人听后都安静了下来,其中一人说道:卫国让我们帮忙收些古玩这个没有问题,毕竟大家认识这么多年了。钱的事就不必说了,在座的各位也都不是缺钱的人,只要你收回来的那些好东西能让我们时不时的看看研究一下就行,你也知道喜欢咱们这一行的都是一些痴迷古玩的人,遇到好的东西就是不吃不喝也行。

    任卫国听中年人说完后想了想道:既然武大哥都代表大家都这样说了,那我任卫国也不矫情了。今天在坐的诸位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开口,只要我任卫国能办到的就决不推辞。众人看任卫国都这样说了,都笑着说他言重了。这时王姓中年人问道:卫国你具体是要收些什么物件这时大伯看了一下任文江道:接下来就让这小子和大家说吧,这小子比我清楚。

    任文江听到大伯的话后立马站起来一点都不怯场走到众人中间,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伯伯咱们这次收购的东西不仅限于古玩,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下。众人看着眼前任文江一副小大人的样子,都一脸严肃的看着他,可是脸上强忍笑意的表情却把他们都出卖了。

    看着众人的表情任文江也不以为意,开口慢慢的说道:咱们这次主要收购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古画、瓷器、玉器、紫砂壶、砚台、金银器等手工艺品、名贵木制家具、金丝楠木、黄花梨、沉香木、紫檀木等名贵木材;钻石、和田玉、翡翠、鸡血石、田黄石、红、蓝宝石、百年人参、何首乌之类的珍惜药材和宝石;还有一些近现代的名家画作,比如像齐白石、李可染之类的名家真迹有多少收多少。

    在座的众人听完不禁为任文江一家的大手笔给惊呆了,听这口气绝不是花个几百万来收东西,这是要扫货的节奏,手里要是没个几千万上亿都不敢开口。任文江说完接着说道:因为要去全国各地收购古玩,为了保护各位伯伯的人身安全,所以还给各位伯伯各安排了几个人打下手,其中最少有两三人是我大伯以前的战友。

    任文江说完以后向众人鞠了个功就走到一旁的小凳子上坐了下来,留给众人时间慢慢消化他的话带来的震撼。过了一会在座的所有人才慢慢从震惊中醒过神来,都一脸好奇的看着任文江和



第三十四章 掏老宅子(下)
    王建设要去的那家人住在北城西北部靠近城墙的位置,离明清街不远,不一会几人就到了那户人家的大门口。看着眼前的大门,就算有些地方破败坍塌了也不能掩饰主人家兴盛那会的盛况。飞檐斗拱垂花券顶的大门,大门两边各有一个两米多高的石狮子,看年代最起码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厚重的木板大门,虽然有的破了好几个洞显得有些难看,可是大门上残留的铜铆钉见证了它昔日的辉煌。

    穿过大门就是一个大院子,一进大门任文江就看出了这是一座在遥县城里绝无仅有的三进大四合院。虽然不清楚有多大,可按任文江的估算这个院子的占地面积不小于三千平米,这在遥县城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大院子。

    院子的总体结构是三进三院过道厅,第一进院是看家护院住的地方,走过道厅就进入第二进院,第二进院一般是管家、会计住的。过去的人很讲究,进了家门先在过道厅里面停留,一般不会轻易招待客人到主院,所以过道厅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客厅。穿过二进院的过道厅来到了第三进院子,第三进院是主院,有主人居住的正房和儿女们居住的厢房,主院是九间坐北朝南的正屋,正屋中间的中堂最大,大概相当于普通三间房屋大小。东西两边各有六间厢房,东西厢房虽然破旧但依然保持了原貌,院子里的一棵上千年的古树见证这座老院的昔日的辉煌和时代的沧桑巨变。

    院子的主人看到任文江一行人进来后,满脸的疑惑,当他看到王建设后立马迎了上去道:王哥你怎么才来啊,等了你好几天我还以为你不来了。王建设连忙道:乔兄弟对不住啦,前几天家里有事,这不今天一有时间我就赶过来了。听王建设说完乔姓主人道:既然来了,那咱们就进去看看吧,里面这些东西可都是我祖上传下来的,要不是现在急需用钱我说什么也不会卖的。

    任文江牵着王瑶的小手跟着大伯和王建设进了中堂,入门对面是一块高大的板壁,板壁前摆放着一张长条案,条案前放着一张八仙方桌,左右两边各有一把太师椅,板壁的正中间挂着一张山水中堂画,看画纸的老化程度,任文江感觉最起码是明朝的。中堂墙壁的两侧挂满了字画,正堂中央两侧摆放对称的几和椅,应该是晚辈或下属的的座位。

    因为古代厅堂家具要体现典雅庄重、端方肃穆、秩序井然的气度,所以中堂家具形体一般都很大,多为六件套:条案、方桌各一张,椅、几各两个。除了这些固定的陈设,厅堂之中还摆放八套太师椅,布置讲究周正、庄严、对称、配套、和谐。一般而言,厅堂家具的摆放,是最能体现家庭精神境界和生活品位的焦点。可谓“添一笔则无章,少一笔则意寡”,只有相得益彰,方能起坐之间,自成天地,起到挡风辟邪和加强私密性的作用。

    由于任文江和王瑶年龄小,所以主人也没有在意两个在屋里乱转的小孩。任文江拉着王瑶走到离自己最近几套太师椅前,可能是因为有人经常擦拭的缘故吧,太师椅很干净。任文江看的眼前的太师椅,一眼就看出了这几套太师椅都是黄花梨打造的,眼前的几套黄花梨太师椅色泽黄中带红、材质细密、纹理柔美、香气泌人在一些部位还能看到“鬼脸”纹。任文江看着眼前的几套黄花梨太师椅暗暗吃惊,就这几套黄花梨太师椅放到后世没有上亿人民币想都不要想买到手。

    更吃惊的还在后面,任文江带着小王瑶走到板壁前的条案前,看着眼前颜色紫黑,表面呈现出缎子般的光泽的案面,立马就认出这只条案是紫檀木打造的,而且条案后的板壁和前面的八仙桌椅子也都是呈现出紫檀木特有的的紫黑缎子般的光泽。

    任文江站在条案前一边平复着自己强烈波动的情绪,一边抬头打量着壁板上的中堂画。中堂壁板上挂着一副山水画,看画纸的年代大概是明朝那会的。通篇画面整体景致秀丽,云水浮动,一篇生机勃勃山河秀丽的景象,画角的落款为董玄宰,看来这幅山水画应该是明朝董其昌的作品,因为不能拿下来细细观看,所以任文江也不敢肯定。

    看完厅中的物品,任文江带着王瑶在屋里转了起来,墙壁的四周挂满了明清时期名人的字画。转了一圈任文江就发现这些画都是明清时期有名画家的作品,甚至还在角落里发现了一幅黄公望的山水画。任文江走到里屋的门口朝里面看了一眼,屋里的六个博古架上摆满了各种瓷器古玩,看上面厚厚的灰尘就知道主人很长时间没动过了。

    这时院子的主人和王建设、任卫国从隔壁屋里走了出来,看主家的样子应该是和王建设没有谈妥。看到大伯他们出来任文江连忙拉着王瑶走了过去,看着院子



第三十五章 惊人收藏
    早晨一大早任卫疆带着儿子开汽车下城去了,想到大哥可能还没吃饭,就让江妈妈米小玉多做了几个菜给大哥带上。汽车停到大院门口,任文江就看到大伯已经在收拾院子了。看到两人进了院子任卫国放下手里的扫把,和父子两人一起进了最里面的中堂里。

    由于昨天来去都急匆匆的,所以任文江几人对屋里的一些东西也没面仔细看,看着大伯坐在中堂的椅子上吃着饭菜,任文江就和爸爸一起在屋里细细的看起来。

    穿过堂厅东北边的一扇门进入了主人的书房,这个房间就是任文江昨天看到放着六个博古架的房间,因为昨天只是在书房的门口匆匆看了一眼,所以里面还有很多东西都没看到。
1...56789...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