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至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永恒之火
方运睁开眼,看到杨玉环那娇羞的笑脸,如月光下盛开的桃花,简直是仙女下凡,不由得心动。
杨玉环没想到方运突然睁开眼,又惊又羞,下意识要逃跑。
方运却伸手抓住她的手腕,轻声说:我装醉的,就想找机会跟你说说话。
杨玉环满面羞红,往日姐姐般的样子消失得无影无踪,低着头,轻嗯一声,任由方运握着。
我的外衣里有一百两银票,是苏举人送的,你拿着放好。从今以后,你不要再给别人做工,也不准做粗活累活,听到了吗?
可是
没什么可是,你为这个家劳累了这么多年,该歇歇了,以后,这个家我顶着!
杨玉环缓缓抬起头,少了几分羞涩,多了几分感动,道:好,我听小运的。
加上别人送的礼金,够我们花很久。你去雇个女佣或买个丫鬟帮忙做家务,你现在要做的就是闲着,玩,还有吃,把身体养好,知道吗?
嗯。杨玉环眼圈发红,她没想到幸福来的这么快,而且比她想象中好无数倍。
这些年,苦了你了。方运轻叹。
哪知杨玉环不仅没有继续流泪,反而用少见的坚定语气道:以前会觉得苦,现在看到你有出息,我一点都不觉得苦!我现在很甜!
方运的目光更加柔和。
玉环姐,明天开始,我教你认字吧。
真的?杨玉环欣喜地问。
当然,以后我一天教你十个字,不出一年你就能读书识字,对了,还要教你算术。
不行,你要把时间用在读书上,你还要考秀才,不能把时间浪费在我身上。杨玉环说。
我不能一直读书,总有读累的时候,正好用来教你识字算术,怎么样?
那好吧。杨玉环不知道怎么反驳。
两个人又聊了一阵,方运酒劲上来,缓缓睡去。
第二天,方运睡到日上三竿,穿好衣服走出来,发现杨玉环正喂鸡,而三匹马已经卸下挽具,正拴在鸡窝旁。
玉环姐,早。
早。杨玉环直起腰看着方运,脸上满是灿烂的笑容,我去给你热饭,你还要去圣庙参拜众圣,吃完就坐马车去吧。
又不是出远门,走着去就行。方运道。
不多时饭菜热好,方运吃饭,而杨玉环则坐在对面说昨天收到的贺礼。
昨天送的菜啊肉啊酒啊什么的很多,不过来的人也多,大都吃了。银钱很多,我让小毛帮忙记了下来。不算苏举人的,一共有两百二十四两五百文。
这么多?方运道。
你是双甲案首,县里那些大户都送了银钱来。我昨晚听在县学当讲郎的方先生说,他已经把你中双甲的事情传给大源府的方家,大源府的方家一定会给你一份厚礼。
方运点点头。方姓人在各地开枝散叶,有的衰落,有的崛起,大源府方家是最兴旺的那一支,已经是名门。
方运在族谱上跟大源府方家是九代以内的亲戚,而且有了文位,大源府方家一定会送贺礼。
若是家贫,大源府方家还会出钱资助。
同族相助是常态,嫡系和旁系相争也是常态,利益使然。
对于大源府方家来说,方运连旁系都说不上,所以根本不会卷入任何争斗,不过是现在接受同姓的相助,以后若有机会再反帮其他同族。
方运道:县试府试州试和京试分别在春夏秋冬开考,三个月后我会参加府试考秀才。
你不再温习一年吗?科举虽然年年开,但一般人考中后都要学习两三年再继续考。你不会是争了双甲,想争那‘同年’吧?杨玉环好奇地问。
所谓同年就是在一年内连续考中童生秀才举人和进士,这和圣前双甲三元一样,是一种极高的荣誉,不过很多人试过,可从来没有一人成功,属于不曾被摘下的科举王冠。
我倒是没这么想。普通的童生要在县文院学习,我是案首,有资格直接去府文院学习,这是难得的机会,我不能放弃。既然要去府文院学习,当然要顺便参加今年夏天的府试。只不过柳家在大源府势大,不解决这个隐患,我不能贸然去大源府。
就在此时,一辆马车停在门外,方运看到一个熟人走下车。
秀才方雨生,昨日来过,是县文院的讲郎,相当于教师,虽无品级但领俸禄,而且可以参加科举。
大门敞开,方雨生下车后先向方运点了一下头,然后恭敬地低下头,等在马车门口。
一位年约四十的大汉走了下来,这人高大健壮,面容严肃,眼睛大的有些比例失调,但也因此显得极为有神。
这人的脚步极为沉重,脚落地时踩起大片尘土。
这人穿的不是书生式的衣袍,而已长靴短打,异常干练,很像是军人。
方运隐约猜到这人的身份,立刻和杨玉环一起起身,一边走一边拱手道:侄儿不知伯父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伯父见谅。
你见过我?那人的声音极为洪亮,屋上的瓦片震得直抖。
不曾见过,但江州除了方守业‘方大眼’,谁还能有这等风采。方运笑道。
方守业大笑一声,问:你是写《春晓和《岁暮的方运?
是。
你是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方运?
也是侄儿。方运道。
方守业仔细打量了一眼方运,道:好文采。可惜太瘦了,以后要多吃肉,男人不吃肉怎么行。雨生,你们俩把东西搬进来。说完,和方运一同进屋。
方守业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坐在长凳上大马金刀,可就是这样一个粗犷的人物,却是一位进士,也是玉海府的正五品府将军。
在圣元大陆没有武科举,文院文官和军官三系官员全都是科举出身的读书人。
方雨生和车夫一人扛着一个大箱子进来,在方守业的示意下打开箱子。
一个箱子摆满了银灿灿的银元宝,每一个都是二十两的大元宝,粗粗一看不下五十个,正中央摆着一厚沓银票。
第二个箱子下面是绫罗绸缎,上面铺满许许多多首饰,金钗银镯子翡翠挂件宝石项链等等应有尽有,还有一些金条金叶子。
杨玉环发出一声轻呼,然后捂着嘴,难以置信地看着两箱东西,她几乎费尽全身的力气在把目光从那堆首饰上移开,低着头,一言不发。
伯父这是做什么?方运却故作不知,加上有所准备,没有因为这两箱金银财宝有丝毫震惊,这就是看多了电影玩多了游戏的副作用。
方守业表面也是不动声色,可心里却暗暗吃惊,区区一个寒门童生面对这么多财富竟然毫不动心,就连名门豪门的子弟都做不到。
这两箱东西,换你一个承诺,若高中进士或举人,加入我军方。
方运面不改色道:少了。
方雨生和马夫用极为怪异的眼光看着方运,心想这小子疯了吧?
万两银子不少了。方守业同样面不改色。
定我未来,一万两银子不够。方运现在对这个世界没有清晰的认识,绝不会就这么贸然答应。
方守业的表情终于有了细微的变化,不悦地冷哼一声,问:那你怎样才答应加入我军方?
现在说什么都言之过早,我或许连举人也考不上,更不用说进士。方运淡然道。
方守业突然气势全无,露出一副挫败的样子,问:你是真被打开窍了?老子怎么生不出你这样的好儿子?成了双甲案首又得万两白银相赠,竟然不骄不狂。我二十岁那年在战场捡回一条命懂事了许多,也未必有你沉稳。
方运徐徐道:我也刚刚捡回一条命。
杨玉环心疼地看着方运。
方守业立刻骂道:柳家从上到下没一个好东西!柳子诚在大源府就是出名的花花公子,跟一帮公子哥花天酒地,不知道害了多少黄花大闺女。柳子诚心狠手黑,不会罢休,不过,他敢动一个童生,绝不敢动我方守业的侄子!我今晚就去烧了他们柳家最大的那家当铺,然后告诉柳子诚,要是他敢再找你麻烦,老子活剐了他!
伯父您说笑了。方运没想到方守业竟然知道了这件事,恐怕是方雨生告诉他的。
说笑?我连蛮侯单于的帐篷都敢烧,还在乎区区一座当铺?老袁,回去马上准备火油。
是,将军。袁姓车夫立刻答应。
第十八章 圣地,书山
方运没想到这个伯父这么大胆,蛮侯相当于大学士,足以一人破城,十分强大。
那侄儿谢过伯父解我之围,我正愁不能去府文院。有您这句话,我可以放心去大源府了。方运立刻站起来感谢。
方守业哈哈一笑,道:咱们大源方家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圣前童生,我怎能看着你白白送命?不过,柳子诚虽不敢杀你,但一定会打击你的文名。他当年的府试位列前十,上过书山,文名和才气都颇有可取之处,而且他也在府文院,你进了府文院要注意。他只要不动用过激的手段,我不好再对他出手。
侄儿明白。不过您能详说一下书山吗?方运好奇地问。
方守业流露出怀念和遗憾之色,道:那可是圣地。不仅练‘文胆’,更能得‘文心’。书山共有九山,前三山每山三阁。据说每过三座山,可得一颗文心。
我去过两次。第一次中了秀才去的,可惜只登到第一山第三阁,不能说毫无所获,毕竟才气有所增强。第二次是中了举人去的,可惜在第二山的第二阁前止步。不过我中举后修炼文胆,第二次登书山淬炼了我的文胆,也算是收获。
那书山里面到底有什么?方运好奇地问。
方守业摇头道:不记得了,去过的人只记得自己登到什么位置得到什么,除此之外什么都不记得。书山受历代众圣不断加持,是考验秀才和举人的地方。据说进书山后还有极小的可能得到‘圣书’,那可是众圣消耗自身才气制作的文宝。
那可惜了。方运本以为能从方守业这里了解一下书山。
方守业道:记住,日后你上了书山,一定要尽最大的可能向上攀登!我们不是众圣世家,终其一生也只能进两次书山,而众圣世家的人在中进士后,可以第三次进入里面,将来的成就要比我们大的多。哦,对了,‘国首’也有第三次进书山的机会。
国首?方运隐约知道,但不太了解。
状元之上,是为国首,十国文人之首。状元年年有,但国首却不一定。当年方守业的脸色突然黯淡,自嘲地一笑道,那国首之名太难得,说之无用。你今年要做的就是好好读书,明年再去考秀才。
方运道:我准备今年就考秀才。
哦?你的请圣言和诗词或许可圈可点,但还未学经义吧?离府试不到三个月,你有信心?
说不上有信心,姑且一试。
也好,到时候你自然知道秀才不是那么好考的。方守业话里有话,又接着说,你也没有什么营生,在考上秀才之前,就在大源方家的族学里教蒙学给方氏一族的孩童启蒙。一个月二十两银子,如何?
伯父您给的会不会太多了?方运问。
一旁的方雨生沉默不语,他是秀才,在县文院里教童生,一个月也不过五两银子的收入,方运不过是童生,教孩子就能拿二十两,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打破景国天荒的双甲案首值这个价。方守业道。
那侄儿谢过伯父,我争取在十天内处理完这里的事务,然后去府城。方运知道这是方守业的好意,只要他在方氏族学里当先生,柳家人或别人要动他都得考虑后果,这对他是一种变相的保护。
好,你不再考虑考虑?方守业站起来说,又看了一眼送不出去的两箱财宝。
方运笑道:据我所知,圣前童生虽然少,但也不是人人都有那么高的成就,而且一个童生成长到进士才能建功立业,那可能需要二三十年,伯父为何如此看重我?
方守业用手摸着胡子拉碴的下巴,道:第一嘛,你那首《岁暮写的好,骂柳山让我很痛快。至于第二,你要是能做出一首‘传世’战诗或战词,别说区区两万两,就是二十万两白银也值得。
方运这才明白。
诗词文章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有才气。
有才气的诗词文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能引动天地元气。
能引动天地元气的诗词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战诗战词,有杀敌效果。
而战诗战词中,只有极少的一部分可以传授给别人让别人掌握,成为传世战诗战词。
景国的半圣陈观海封圣一百多年,他自己所做的诗词文无数,但可以传世的战诗战词仅仅只有两首。
半圣一人可挡百万师,但却不能教会人人能挡百万师。
原来如此。方运道。
方守业道:可惜,过去诗词发展的太慢了。因为有千年不战之约,人族虽然内斗,可外无危机,众圣的心思还在‘圣道’上,首重经义,甚至认为连治国都是小道,更不用说词赋。半圣们都想再进一步成为亚圣乃至圣人,成为第二个孔圣。直到千年之约到期,妖蛮屡次侵略我人族十国,众圣才意识到不妙,半圣不怕妖圣,但半圣之下尤其是进士之下的人缺乏足够的杀敌之力。
方运知道这段历史,接口道:于是发现战诗战词才是御敌关键,所以就调整科举,所以十国文风大变?
是极。你小小年纪就做得一手好诗,更有一颗正气之心,都是我军方最需要的。作为军人,我希望你入我军方,但作为伯父,希望你还是走文院一系更好,为我方家添一大学士。方守业拍拍方运的肩膀,转身就要走。
方运立刻道:伯父留步,我有一事相商。我准备开一家书铺,贩卖我的诗文,还有一些小说,不知伯父有没有兴趣入股?
哦?一股多少钱?方守业问。
伯父帮我良多,那我便只要十分之一的价格,一股一千两。方运道。
你看我像冤大头吗?租个店铺外加各种费用,一年也花不了五百两,一股你就敢要一千两?方守业瞪大眼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