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至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永恒之火
方运扫视周围,发现所有人都在低头看着眼前一张空白的纸页,可纸页上什么也没有,还有几个人的嘴在动,可听不到一点声音。
看来这是防止我们作弊。不过怕这只是第一山第一阁,之前上来的人只走了两个,这第一阁就这么难?
方运正想着,眼前浮现一张白纸,上面写着让方运读出十个字,并进行释义,认对七个即可过关,进入第二阁。
方运一看那十个字,眉心生疼,一个比一个生僻,十个字比普通一页纸的字看着都多。
皨,猣,屶,牋,癰,爡,馫,蚎,謈,鶗。
怪不得都说书山是寒门子弟的绝路,要不是专门去学这些,谁也不可能认全这十个字。我在这几个月哪怕读了这么多书,也认不全,那些寒门子弟怎么可能会花时间认这些字,只有那些猜到考题类型的豪门世家子弟才会牢记这些生僻字。
方运仔细看第一个字。
皨。
这个还好,同‘星’字,读音和语义都一样。方运心想。
接着方运一个一个看,最终自己只认出猣皨屶謈馫和鶗共六个字,而且两个的意思回忆不全,只记得怎么读,另外四个字无法确定。
奇书天地轻动,浮现出十个字的完整读音和含义,方运认出的六个字都对,但释义有一个错了。
那些人对我上书山之所以没信心,恐怕就是知道我读的杂书太少。这书山真是太难了。寒门弟子只能在考上秀才后,学习个十几年,然后考举人,第二次登书山的时候才有机会,先天比那些豪门世家差。前面那两人似乎都是众圣世家的,厉害!
方运站在那里读出十个字的字音并解释。
等方运说完,就见那第一阁轻轻一震,牌匾放出一股奇异的白光落在方运身上。
方运闭着眼,慢慢享受着白光的洗礼,他不知道这白光是什么,但猜到这应该是好东西,让人感到非常舒适。
不多时,白光消散,方运睁开眼睛。
这时候,后面已经有许多人走了上来,足足有几百人踏上第一阁的广场,而山下还有数以千计的人在陆续过独木桥。
方运立刻让到一边,为那些人让路。
一人向方运做了一个请的姿势,方运微笑感谢,然后向前走去,进入第一阁。
那个做了请的姿势的人愣在原地,道:我是说请他继续,他怎么就已经过了第一阁?刚才我还说这种寒门子弟过书山非常难,他怎么这么快就过了?似乎比前面那两人还要快。
其他人根本没有听到他说什么,许多豪门世家的子弟目送方运穿过第一阁,踏上去第二阁的阶梯。
这些人相互看着,都能从对方眼中看到惊异,随后同时冒出了同一个念头。
难道今年的题目简单?
于是众人低头看自己的题目,结果有的双目茫然,有的揉太阳穴,有的立即抬头看向方运。
不多时,许多人再次相互看着,眼神里满是狐疑,仿佛又有了相同的疑问。
这个方运是怎么答对的?
这些秀才们吃惊,而众圣殿的三个考官比这些秀才吃惊百倍,许久说不出话来。
他们眼前的光影书山上,代表方运的光芒亮了整整一倍!
我看错了?
你没看错。
只有完美答对一阁的所有题目,无一丝疏漏,他的光芒才会亮一倍,可他不过是寒门弟子,过第一阁已经了不得,怎么很能无一丝疏漏答对全题?我虽不知今年第一阁考题的内容,但若是我当年中秀才的时候参与这次上书山,别说完美无缺,能过第一阁已经是侥幸。
另外两个半圣沉默不语,他们总不能说自己也不如方运。(未完待续索,!
:第三更在零点左右
第118章 王惊龙
方运独自走在前往第二阁的道路上,想着心事。
这书山真难啊。我以前还觉得自己哪怕到不了第四山,和其他四大才子一样达到第三山第三阁不难,现在想来,是太小看天下读书人了。第一阁就这么难,那第二阁甚至第二山会难道什么程度?自省,一定要自省!
方运走到第二阁,发现那两位半圣世家的秀才正大眼瞪小眼,一副无比郁闷的样子。
接着两个人似乎叹了一口气,然后开始在纸上不断写字。
方运心中一惊,这两个人在这第二阁就这样,说明这第二阁不是一般的难,半圣世家的秀才不可能被第一山的难住,哪怕运气不好,也能到第三山。
方运抬头一看,第二阁上面的牌匾上写着两个字,对联。
不会又是什么绝对吧?方运心想。
离开第一阁的时候,方运面前的纸消失不见,现在踏上第二阁,新的白纸浮现,上面浮现题目,共有三道对联,答对两题可过关。
普通对联并不难,需要一些时间都可以对上,但方运一看这三道,暗想这对联果真刁钻,比那天请圣选的半圣出的都不遑多让。
这题一定是不知道哪些个半圣出完就扔在书山不管,谁碰到谁倒霉。半圣出题给秀才本来就难,就跟那些请圣言最难的题一样。先从第一题开始看吧。第一道题就是回文联,而且是同音不同字的谐音回文联,倒过来念也一样,这书山是有多难!
秀山轻雨青山秀。
方运又看了看第二阁的人,发现这两人一直不断对着纸张比划着,在思索下联,又往下看了看,上千人挤在第一阁。
不对。以前说登书山有一半人能上第一阁,可现在怎么只有不到两成的人上来?难道今年的奇风特别大?
方运没有再多想。不多时,在纸上写出下联。
秀山轻雨青山秀。
香柏鼓风古柏香。
写完后,方运继续看第二幅对联。
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这是《史记淮阴侯列传的内容,韩信说刘邦把自己身上的衣服给他穿,把自己的食物给他吃,十分感激刘邦。拿著名书籍的内容当上联。必须要用著名书籍的内容当下联,这就是集句联,这个有得找了。估计那些豪门世家弟子答这个拿手,他们看的杂书多。
方运思索片刻,自己记忆的众圣典籍似乎没有可以当下联的句子,而既然是集句联。就不可能出太不出名的,下联起码要是大儒的著作,现在快速粗读大儒的著作,寻找可以做下联的句子。
足足过了半个小时,方运才从汉代大儒刘向的《说苑中找到可以当对联的句子,于是写出下联。
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
两句对联的衣食风雨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可以说是巧对。
方运抬头一看,第二阁现在多了四个人,都是众圣世家的人,然后扭头一看,第一阁的人几乎没怎么变。
邪门!今年书山真邪门,按理说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据说书山有一缕孔子的意念,过了第九座书山。就会被收为弟子,成孔子亲传。别的众圣后代就罢了,要是那些孔子弟子的后代,见到过了第九山的人恐怕得称师祖。可惜书山对文位有限制,太高的不能进,太低的水平不足,不知道我最后能走到第几山。
方运继续看第三个上联。
鱼游石孔秋江冷
乍一看。没有什么特别。
前面一个谐音回文联,一个集句联,这个对联不可能这么简单。到底是什么奇对?不是回文,不是嵌字。不是拆字,不是隐字,无经史诗词,到底是什么?
想了了好一阵,方运恍然大悟。
这七个字竟然都是姓!要是以为这是考究意境的对联,必然会上当。一旦确定答案,就没办法反悔了。
于是,方运开始在奇书天地的姓氏里找,由于奇书天地中思维更快,很快想出一个对联。
鱼游石孔秋江冷。
柏成林丛夏岳高。
一个鱼在江,一个树在山,对的非常工整。
呼
方运长长松了一口气,抬头一看,第二阁已经有了二十多人,第一阁还是黑压压一大片,而山下更不用说,数千人眼巴巴看着独木桥不敢靠近,只能忍受奇风吹拂,可又舍不得离开,毕竟只要留在书山就有好处。
今年的上书山真是大悲剧,不知道多少人会骂这次的考官,虽然实际上跟考官关系不大。不知道谁是罪魁祸首,要是知道,我也骂!方运摇摇头,重新检查确认答案,然后心中默念完成。
第二阁放出别人都看不到的白光,落在方运的身上。
这一次白光比之前的更浓密,方运感到暖洋洋的,全身都好像融化了似的,才气再一次增多,而且增多的才气没有丝毫的隐患,和自己慢慢修炼得到的才气一样稳固,如同是天赐一样。
文胆增强的幅度更大,怪不得那些众圣世家的弟子都会想办法在登书山前形成文胆漩涡。方运不由得想起颜域空的文胆,一旦外放,草木粉碎,那还没有杀意和攻击性。
方运慢慢向第二阁的阁楼走去,向第三阁攀登。
位于第二阁前的秀才们纷纷抬起头,看着方运的背影说不出话来,有的不停地眨眼,想确认自己没看错。
这些秀才都知道这三个对联的难度,以他们的学识,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必然可以答对,但问题是需要的时间太久。
可这个方运怎么就这么快?
众生默默地看着方运,又默默地相互看了看,低头继续思考。
一个秀才小声嘀咕:以后谁再敢说寒门子弟看的书少,我不请圣裁,我请方运教训他!希望他在第三阁卡住,让我们还有机会追。
没人听到他的话。但他知道所有人心里都很憋闷。
山上的人不能说话,山下的人却可以。
你们看,方运正在向第三山爬!哈哈,刚才谁说的我们寒门子弟无人?一人指着方运的背影大叫。
山下的所有人一起向方运看去。
怪不得能以文胆点指杀人,这个方运真厉害。
或许是今年的书山考题简单吧。
看看那几个众圣世家的弟子,有几个潜力都强于排名靠后的四大才子,你的话你自己信吗?
那人闭嘴了。现在很多人都发现十国的变化,随着才气的不断积累,众圣经典不断增多,人族读书人的基数扩大,天才也越来越多,而圣院也在不断增加录取人数。今年秀才名额翻倍固然有文曲五动的功劳,但这跟人族的积累分不开。
衣知世陆怀江颜域空李文鹰等等人物,哪怕是在孔子时代,都将会成为赫赫有名的人物,以前是几十年冒出一个,而现在是一出出好几个。
或许这就是我人族中兴的时代啊。
人族摆脱蒙昧起于文王,崛起于孔圣。只是不知谁将是我人族的中兴之主。
众圣殿内,三位半圣考官看着那九山虚影中代表方运的光点不说话。
九山虚影中,代表方运的光芒的亮度再次增加,由一开始的二倍增至三倍。
许久,一人道:三联皆对也不能让光芒加倍,必然是因为他的联对的太妙。
若是他一路以完美姿态过完三山,恐怕会获得传说中的上品‘奋笔疾书’文心。像衣知世那种人物,也从无一颗文心达到上品。只有封圣的时候有机会。
我第一次对秀才上书山这么期待。
要不要弹指传音,告诉其余半圣,他们未必关注秀才上书山。米奉典笑着说。
先等等,等方运完美攀登第二山再说不迟。
话音刚落,三位半圣突然抬起头,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出现在众圣殿门口,那人瘦得皮包骨。如同行将就木一样,一步三晃,慢慢走过来。
三位半圣考官立刻站起来。
王先生。最年轻的米奉典立刻道。
惊龙兄。较老的半圣道。
东圣大人。
三人面色严正,这位王惊龙看着苍老气弱。而且瘦弱不堪,可谁都知道他是因为跟妖族半圣死战而变得这样,实际他是一个脾气非常火爆的人。昨日就是他的怒气化冬雪,其他半圣根本没那么大的火气。
传说王惊龙出生的时候,隐隐有龙圣在天空长啸,仿佛受到惊吓,所以他父母为他起这个名字。
只是东海那条老龙每次见到他都要先打一架。
王惊龙左手托着茶壶,右手拄着拐杖,慢慢悠悠走着,很难想像他是一个脾气火爆的人。
东圣阁的事不忙,我来看看我家那不成器的小后生怎么样。
三位半圣心知肚明,每个半圣都可以沟通圣院,和他们三人一样获得九山虚影,只不过终究不如众圣殿的,王惊龙明显不是为后代而来,而是为了方运。
圣院中或封四圣的半圣地位最高。
东圣常驻圣院,西圣坐镇两界山,南圣游戏人间,北圣伪装妖族在妖界挑动妖族内乱。
在目前的圣元大陆,王惊龙大权独揽,也是实力最强之人。
他亲自前来,说明这次秀才书山的重要性甚至超出往年的举人书山,甚至可能是在用行动警告所有半圣。
管住想为难方运的自家后辈!
管不住,就不要怪王惊龙管!
。
第119章 听写
米奉典看着慢慢前来的王惊龙,道:既然东圣大人前来,那就应该弹指传音。
不必了。该知道的自然会知道,不知道的,就不知道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