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我为纨绔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袁大为
哪怕是在国民革命军内部,也是派系林立,中央军、川军、滇军、东北军、西北军、马家军、晋绥军、粤军,各大派系虽然都在表面上臣服于国民政府,但实际上却有很大的自主权,一旦赶走了日本人,那蒋委员长未必能压制得住他们。
就算是蒋委员长自己控制的中央军内部,也是派系林立,陈辞修的土木系,陈氏兄弟的cc系,戴雨浓的军统一系,黄埔系、保定系,能掌控这些势力,将之捏合在一起,使各势力臣服,蒋委员长是很有能力的。
可是现在,又冒出了一个韩文正,他并不屈服于蒋委员长,而因为他的战功很高,蒋委员长又无法将其撤职,蒋委员长就想,不如明升暗降,将韩文正调离铁血营,如此一来,即可以得到铁血营这支得力的部队,又可以将韩文正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可是他的这个想法,却受到了极大的阻力,甚至包括自己的嫡系陈辞修、薛伯陵在内,都反对将韩文正调离军队,因为现在中国太需要韩文正这样能打的将领了。
更何况,根据情报,李、白二人早就对韩文正抛出了橄榄枝,如果真把韩文正逼急了,让他跑到李、白二人的阵营,反倒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劲敌,所以,蒋委员长也不敢贸然行事。
现在的蒋委员长,对韩文正即用之,又防之,即想让铁血营与日本人对耗,又不想铁血营再立下大功,心中很是矛盾。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蒋委员长并不想再升韩文正的官,于是以水淹安庆,让百姓受灾为由,对韩文正进行了冷处理,即不奖赏,也不处罚。
“这个韩文正,到底是什么心思到底能不能为我所用呢”
蒋委员长紧皱眉头,抿了一口咖啡,缓缓闭上了眼睛……
虽然蒋委员长并不想扩大安马大捷的影响,但国际上,各国都在紧紧关注着武汉会战,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战,将关系着中日两国的国运。
在得知安马大捷的消息后,整个世界一下子沸腾了!
世界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关于安马大捷的消息,包括英国的《泰晤士报》、美国的《华盛顿邮报》、法国的《法兰西日报》、苏联的《红星报》、德国的《柏林时报》都刊载了一些文章,报道了安马大捷的情况。
其中德国的《柏林时报》出于与日本的盟友关系,所以只是蜻蜓点水,一点而过,不过其它国家的报纸却发表了长文,特别是美国的《华盛顿邮报》,更是加了社评,这个社评是由原美国驻华武官汉斯所写。
因为汉斯在中国呆了数年,刚刚回到美国几天时间,所以对中国问题很有权威性,被《华盛顿邮报》聘为特约评论员,安马大捷后,汉斯发表了一篇热情洋溢,满怀激情的社评,因其对中国深刻的洞察力与激情受到了各大媒体的
第294章 各国动向
第294章 各国动向
汉斯在社评中说:面对逆境,中国并没有放弃,中国反而以无比坚强的决心与信心,迎头抗击远强于自己的对手,徒手搏狮!
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与日本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较量,虽然日本不断取得战术上的成功,但他们在战略上却陷入被动之中,每一次战斗都消耗着日本的国力,在漫长的战线上,几十万日本兵显得捉襟见肘,日本虽强,但是小国,中国虽弱,但终究是大国,有着巨大的战略纵深,日本想要在短时间内灭亡中国,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虽然日本取得了大多数战役的胜利,但我们却可以发现,中日两国之间的力量对比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中国是战争初期的被动挨打状态中走了出来,开始了自己的反击。
就在几个月前,在江苏徐州,中国人消灭了数万日军精锐部队,其中就包括坂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而在不久前结束的安马战役中,中**队在马当消灭了日本人的内河舰队,全歼了台湾来的波田支队,而在接下来的安庆大血战中,他们更是消灭了日本最为精锐的第六师团主力。
一切的一切都在说明,中国已从过去被动的落后挨打,开始有了反击之力,中国有能力击败日本,取得战争最终的胜利!
而创造这一系列的奇迹,与一个名字密切相关,这就是铁血营。
这是一支新在中国撅起的力量,可知的是,他们是一支机械化部队,只有一个营的兵力,然而却屡屡以弱克强,在徐州会战与安马大战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中国能再多几支铁血营,必然可以取得更大的胜利……
汉斯的社评很长,很有激情,但内容又没有偏颇,只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上看问题,而这篇社评在西方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他的社评被争相转载,很多人开始通过汉斯的文章重新审视这场发生在遥远东方的战争,中国人那种孱弱不堪的国际形象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世界各国正以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中国。
而汉斯的文章也让很多海外华人华侨热泪盈眶,从文章中,他们感觉到了祖国的顽强与坚韧,这让很多人相信,胜利最终必然会属于中国!
当然,并不是所有西方国家都对中国能对抗日本抱以友好态度,这其中就包括法西斯德国。
事实上,中国与德国的关系一直不错,中国有很多人在德国留学归来,一战中,中国的直系军阀甚至援助德国人一大批武器对抗青岛登陆的日本人,双方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后来,德国人甚至将克虏伯兵工厂最先进的大炮图纸赠送给中国。而德国人也不遗余力的帮助中国人,提供给中国大批的武器,组成了十个德式师,并计划再武装十个德式师,然而这一切因为中日战争的爆发而被打断。
国家之间并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在中国与日本之间,德国选择了更强大的日本与之结盟,中断了对中国的援助,而站到了日本一方,但德国人还是决定履行与中国所有的合同。
对于中日战争,包括德国元首在内,都存在着很复杂的情绪,有传说德国元首少年时家境贫寒,受到过一对华人夫妇的资
第295章 北线告急
第295章 北线告急
安马大捷不光在中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国际社会也引起了巨大的影响,世界各国纷纷重新审视这场中国与日本之间发生的战争。
相比于外国的理智,中国则揭起了浩大的抗日热潮,在安马大捷的鼓舞下,很多青年走上了抗日的战场,各地百姓纷纷为抗日捐款捐物,而国民政府则趁热打铁,再一次征召了大量的士兵,募集了大量的金钱与物资,国民政府还派出人员到海外各国募集资金,从华人侨中募集了大量的资金,为抗日战争的持久坚持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武汉,蒋委员长虽然对韩文正并不感冒,但还是举行了庆祝大会,以彰显自己的功绩,然而,对于这次安马大捷的首功之臣韩文正和他的铁血营,蒋委员长却是绝口不提。
而因为安庆的收复,国民政府在武汉方面也获得了难得的喘息之机,蒋委员长甚至升起了保住武汉的想法。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蒋委员长决定将主力调到河南南部的大别山一带,击退从这里进攻武汉的日军主力,有可能的话,歼灭一部分日军。
虽然北面的鬼子精锐程度不如第六师团,而且在黄泛区一带损失了大量的装甲力量与物资,但经过这几个月的补充,再一次恢复了战斗力,拥有完成合围武汉的能力。
然而就在这时,北方爆发了张鼓峰事件,无形中牵制了日军在北面对武汉的进攻。
1938年7月末8月初,日、苏两国之间围绕着张鼓峰、沙草峰这两个高地进行的一场军事冲突。
7月30日起,日苏双方展开对沙草峰、张鼓峰等高地的反复争夺,并不断增加兵力。日军参战总人数近7000人、火炮37门。[2]
苏军在8月5日前,在战斗行动地域集结了1.5万余人、237门火炮、285辆坦克。另有250架飞机支援苏军部队行动。
8月11日,根据日方的建议,双方停止战斗。苏军控制了张鼓峰,占领了沙草峰;日军撤退到图们江西岸,放弃了一向坚持的边界线。而后,双方签署协定书,领土维持现状不变。
张鼓峰事件最后以日军的失败告终,苏军则趁机进占全部张鼓峰,将其划为“苏满(中)界山”,并将其在洋馆坪一带的控制区推进到图们江边,仅给中国居民留出一条通往防川的狭窄“通道”。
苏军占据长期以来有满鲜人来往的张鼓峰并坚决确保该地的意图,从全局观点井非认真对日作战,而是为了牵制日军的华中作战。
同时为了准备对日战争,对通往北朝鲜、东满的日军作战铁路施加威胁,并侦察日军的对苏作战准备。
此外,也是对不久前国家政治保安部长留希科夫大将逃亡中国东北境内事件,为了挽回远东红军的威信而进行的示威运动。
苏军的本意是好的,想要牵制一下侵华日军对华中的进攻,然而这次军事行动也让日本人看清了,苏军并无意南下,由此,日军反而更加肆无忌惮的将全部的兵力投入到华中战场,如此一来,华中战场上,日军大举来援,中国方面压力大增。
日本第2军因为北边的张鼓峰事件,行动晚了许久,直到8月22日,东久迩宫稔彦王才从合肥带队出发。
8月27日,第2军同时向大别山的门户六安和霍
第296章 无人理睬
第296章 无人理睬
陈辞修准备将韩文正的铁血营扩编为混成旅,在陈辞修的计划中,这个混成旅与北洋军阀时代的混成旅又自不同,是一个包括工兵、骑兵、辎重兵在内的机械化混成旅,如此,就可以将铁血营的战斗力发挥到最大化。
不得不说,陈辞修的计划如果得以实施,将起到一个极好的作用,使中**队有了一支强大的装甲突击力量,可惜的是,这个方案虽送至军委会,就如同泥沉大海,没有了消息。
陈辞修在国民政府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立即动用自己的关系询问有关人员,结果却发现,混成旅的改编方案是被蒋委员长压下,很显然,蒋委员长并不想韩文正的势力坐大。
陈辞修为此与蒋委员长进行了一番交涉,但最终,蒋委员长还是没有同意他的扩编方案,蒋委员长的话很直接,他不想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再扶植起一个新的军阀。
这让陈辞修很无奈,不由扼腕长叹,中国很多事情都是好的,然而这种内斗,却极大的削弱了中国的国防力量,自己虽然身处高位,但有些事情,却远非他所能决定,他真的很无奈。
而韩文正却并不知道这些事情,回到武汉之后,铁血营根本无人理睬,甚至运送给养物资的车都看不到,这让铁血营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
本来官兵们在打了安马大捷之后都想着这次能得到一笔奖赏,可谁想到会是这个结果,很多人心中都是忿忿不平,如果不是各级军官弹压,韩文正管理严格,怕是要生出事端。
回到武汉已经三天,铁血营却被不闻不问,不要说奖赏,连给养物资都没有补充,这让姚四海等军官暴跳如雷。
“娘的!老子费了这么大的力气,杀了那么多的鬼子,到头来政府不说奖赏,连物资补充都没有,这太不公平,早知道这样,这仗老子就不打了!”二楞子叫道。
“是啊,打了大胜仗,却连补给都没有,心里真是窝囊。”杨大眼儿也气呼呼的说。
这两人一说,众人顿时群情激奋,纷纷叫嚷开来。
“咱们打仗,又不是给国民政府打,咱们是为了国家和民族打的这一仗!”韩文正说。
韩文正这么一说,别人也都不敢再说什么,室内再一次沉默下去。
“我们海军这就要回去,特来向韩上校告别。”杨开祥走进屋内,口中说道。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海军兄弟一路走好。”韩文正说。
“杨少校还有什么事”见杨开祥并不离开,韩文正接口问道。
“是这样,韩上校,海军中有一部分的兄弟想要留下来参加铁血营,不知韩上校能否接纳。”
“我们铁血营现在不受上峰待见,连给养都无法保证,海军兄弟来,怕是要吃苦啊。”
“吃苦不怕,只要能跟着韩上校打鬼子就成!”杨开祥说。
“既然如此,那想留下来的兄弟就留下吧!”
“多谢韩上校。”杨开祥咧嘴一笑。
当下,杨开祥向韩文正递交了一个海军留下来的名单,这名单上的第一个名字,竟然就是杨开祥。
“杨少校,你……”
“嘿嘿,韩上校,噢不,营长!我杨开祥从军这么十几年,从来没像这几天打仗这么痛快,我杨开祥愿留下来,加入铁血营!”
“好吧,那就留下来吧,以后就是兄弟。”
&nb
第297章 战前的宁静
第297章 战前的宁静
铁血营驻地,已是黎明,一片宁静,柳如烟来到了军营外的一处林荫小路上,九月初的武汉三镇依旧闷热的很,不过早上却透着丝丝的凉爽,清新的风吹拂脸庞,让柳如烟有一种很舒适的感觉。
今天的柳如烟特别打扮了一番,清澈明亮的瞳孔透着妩媚,弯弯的柳眉经过特别的修剪,白皙无瑕的皮肤透出淡淡红粉,薄薄的双唇如玫瑰花瓣娇嫩欲滴。
立于路旁灿灿花丛中,柳如烟身着碧衣,青丝飞扬,一幅与温融气息格格不入的样子。再看去,一双杏眼清冷彻骨,但偏让人感到一股艳美,粉黛微施,惊才绝世,又仿若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给人一种飘飘欲仙之感。
看到美艳如仙子的柳如烟,韩文正不由痴了,如此惊艳的美人,似乎只在梦中才见过,自己这艳福还真是不浅。
昨晚,韩文正约了柳如烟,早上到营外约会,韩文正本以为自己起的很早,却想不到柳如烟却还是赶在了他的前面。
“来了”柳如烟脸颊带着羞红,穿着那双红色的高跟鞋快步上前,她的头就凑在韩文正的身前,一股沁人心脾的玫瑰花香充斥在韩文正的鼻间。
一把搂住那柔若无骨的柳腰,韩文正将柳如烟拥入怀中,在她的额前轻轻一吻。
柳如烟猛然用双臂搂住了韩文正的脖子,两个人紧紧依偎在一起,这一刻,时间都仿佛静止。
韩文正感到自己被一团热情的火焰所包围,他紧紧的搂着怀中的火焰,宁愿这火焰将自己完全烧化,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两个人就这样紧紧相依,就在这时,树丛里传来了一丝声响。
“等等,有动静。”韩文正低声说道。
柳如烟与韩文正来到了小树林中,韩文正挡住了柳如烟,然后牵着柳如烟的手向不远处的小树林中行去。
树林里,一男一女两个人影正坐在地上卿卿我我,时而低声私语,时而吻在一起,那人影从背面看是如此的熟悉。
“是他们”
韩文正一乐,口中说道:“好啊,你们两个竟然暗中私会!”
前面的两个人吓了一跳,那男的蹦起来就要逃走,不过那女子却一把拉住了男子的手,转过头来,正看到韩文正和柳如烟。
“营长,你怎么在这里。”薛小娥红着脸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