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庶皇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黑暗之元
哦,贾诩来了
“备汤,快快有请!”
……
贾诩进来之后,众人相互行礼问候见面。
“稚叔上次帮忙放了卑职几个朋友,卑职深表谢意,今日带了些小礼物,不成敬意还望都尉笑
第029章 我之宏图
当然,张杨言语之间比较隐晦,他是以平定叛乱的名义,来阐明自己“图霸”的战略。占据并州有几大优势(ps:这里的并州包括山西全部以及代地、河套地区等等):
其一,地利优势。在古代冷兵器时代,占据地利极其重要,并州是北方“天下之脊”,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
从这里出“太行八陉”向北面攻击河北、河内,具有居高临下的巨大优势,反过来进攻则非常困难。
如果占据太原盆地,还可以居高临下进军关中,兵员和粮草运输非常方便:因为可以利用汾水。(ps:古代山西植被非常好,汾水在隋唐以前都可以通航,船舶可以连通太原与黄河)
其二,兵员优势。并州汉人长期和胡人杂居,养成了精于骑射、勇猛善战的作风,这一点对于自己发展也非常重要。
三国时期的猛将,大多来自并州、凉州、河北。当时的河北北部地区胡人也非常多,双方经常发生纠纷与战争。
这与他们从小熟悉骑射当然有很大关系,吕布、张杨、张辽、高顺等都是并州人。
其三,资源优势。山西铜、铁、盐、煤炭、林业等等资源非常丰富,这对于今后的强国精兵之路当然有莫大的好处。
其四,马匹优势。可以想办法从北边鲜卑、乌桓人那里搞到精良的马匹。
张杨花了好半天时间说完自己的计划:“先图并州,次谋两河,再入关中”。
此计划的关键就是:在实力不够之时,争取领一军到山西平叛,现在皇帝刘宏、大将军何进、上军校尉蹇硕等人很喜欢钱,凭借自己的资历,再花点钱,这计划不难实现,现在花钱买官是朝廷允许的。
到实力壮大之后,第二步就是趁乱占领两河----河内、河东,这两个地方人口众多,经济繁华。
特别是河东郡,这里有内地最大的盐池----解池,解池晒盐成本非常低廉,是一个重要的税收来源。占据这个地方之后,人口和粮食、财源就有了保障。
第三步就是找机会渡河占据关中。当然关中现在有董卓,此人手下有众多的精兵强将,很不好对付。
不过,张杨知道,如果不出意外,董卓被吕布给杀死,关中会大乱,即趁此机会入关中勤王,好不好会有意外的收获。
尽管贾诩在此,他也是董卓的谋士,不过张杨准备要将他争取过来,所以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并不怕和董卓竞争。
何况董卓已经在关中站稳了脚跟,贾诩肯定想帮帮助他好好经营一番。
贾诩听完之后面无表情,没发一言,只拿眼望着阎忠。
阎忠心中非常惊讶,心想,此人的想先平并州,这倒是非常特别的想法,人们都想着先平定河北、青齐、河南、关中呢!
还别说,人真要是能够控制山西之地,至少不失于一方王侯,进可攻退可守。
但是,此计划的一个缺点:乌桓、鲜卑、南匈奴和黑山军可不那么容易对付,损失会非常大。
他把这缺点说了出来,然后心想,如果张杨能够提出比较好的解决办法,自己倒是可以协助他成就一番事业。
自己当初给皇甫嵩献策,不就是想让他自立代汉,自己帮助他建立千古功业吗
如果张扬只是口头上说大话,而没有具体的落实措施和办法,自己就没必要和他一起浪费时间。
张辽听罢也点头称是,因为这缺点显而易见的弊端,现在比并州州好的地
第030章 破敌之计
(上一章稍微做了些修改,改为张杨、阎忠二人单独会面)
……
“阎先生能与我共谋大事,我深感荣幸,不知先生对如今的局势有何看法!”张杨说道。
他心想,我说出了自己心中隐藏已久的计划,是想邀请你入伙,你也要证明自己的才能才行,今后我才好给你安排适当的位置。
阎忠一听,当然也明白张杨的意思,心想,现在我就谈谈我对时局的看法,让你惊讶一番,于是他笑着说道:
“都尉,鄙人四年前就曾经对皇甫将军说过,此番大乱表面上是黄巾贼寇引起,实际上来自于朝廷,也就是至尊、董太后、十常侍,他们都是祸国殃民之辈……”
阎忠详细的分析了这次大乱的原因,归结于朝廷政治**,而且他认为这次大动乱所造成的影响并不输于西汉末年,且必定造成改朝换代,这也是他当初劝皇甫嵩自立的原因。
张杨一看,此人眼光的确独到,一般人肯定看不到这么远,很多人以为东汉朝廷还有救呢。
当然,张杨穿越之前看过相关的一些资料,现在正处于历史上的第二个小冰河时期,跨度数百年。
由于气候寒冷造成北方气候异常,在这期间干旱、暴雨交织,对农业生产的危害非常大,从而造成大面积减产。
有人分析,这应当也是造成东汉末年一直到魏晋时期几百年动乱的主要原因之一,老百姓吃不饱饭当然会造反,并不完全是因为黑暗的吏治。
阎忠分析完局势之后,他们满以以为会从张扬脸上看到惊讶与佩服的表情,毕竟有自己这样眼光的人不多。
然而,张杨只轻轻点了一下头,然后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有些道理!”
阎忠见张杨表情非常平静,没有丝毫的惊讶,这让他心中无比失落。
看来,得给张杨提供一些有实质性用处的建议才行,以便让他对自己刮目相看。
“都尉刚才提到了并州、两河、关中三步走的战略,这其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关中。
如果都尉想要占据关中,就必须得击溃董卓、王国、韩遂等人,鄙人长居凉州,王国、韩遂二人关系比较不错。
与他们的手下人也颇为熟悉,倒是可以帮上一些小忙。”阎忠知道张杨对这件事情肯定关心。
果然,张杨一听,心中大喜,心想,我正要等你这句话!
相当长的时间之内,他的目标就是董卓,因此找一位熟悉凉州的人帮忙他一直的目标,否则他未必会聘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阎忠。
“嗯,我正要先生帮忙呢!比如这一次马腾入长安就让人觉得非常奇怪,应该是有人在背后撑腰!”
“如果长安城没人帮忙,马腾绝对进不了城,鄙人就不妨直说,肯定是有董卓手下人在帮忙,至于是否董卓的本意就不得而知,不过想来应该不是!”
“此事就算了,反正如今线索已经断掉,想要找到证据也十分困难,现在我想要击溃马腾、韩遂、王国等人,先生可得要出些力才行!”
“鄙人自当尽力而为!从目前的形势看,皇甫将军的“拖”字战略非常奏效,鄙人对王国此人非常了解,他刚愎自用,不达目标誓不罢休。
前段时间,他被侵校尉打败,损失了两千余人,心中一直怒火中烧,不攻下城他是绝对不会撤兵的。
然而陈仓城墙坚固,粮草充足,估计再坚守一两个月毫无问题,皇甫将军故意示弱不前,还将自己和董卓的矛盾暴露给敌人,就是为了麻痹敌人……”阎忠说道。
张杨心想,单纯要打败他们,按照皇甫嵩的计划可能办得到,不过自己的功劳也不会太突出,主要的功劳都是皇甫嵩、董卓的。
第031章 针锋相对
雒阳宫,晨,中常侍张让居所。
张让正在与几名中常侍密议。
在著名的十常侍当中,他排在第一位,极受皇帝刘宏的敬重,以至于皇帝曾有言“张常侍(张让)是我父,赵常侍(赵忠)是我母!”,由此可见其地位非同小可。
他刚才乍听到从子被张杨杖毙之后,怒不可遏,气得差一点昏了过去,不过现在已经平静许多。
毕竟人死不能复生,现在应该想想如何报仇才是。
这张杨好歹也是本家,谁知他居然不给自己这个“皇父”宦官面子,令他极其意外,而且自己的从子还是千石吏,没有皇命哪能随意杖杀
说我从子违令现在天下大乱,严格遵守法令者有几人
很明显,他与士人是同党,是冲着自己十常侍身份来的,绝不能饶他。
旁边中常侍赵忠说道:“此人仗着是大将军何进的人,无法无天,此番杖毙令侄,明显是不给兄长面子,如果不加以严惩,他们肯定会步步紧逼,后果不堪设想!”
中常侍夏恽也紧接着发言道:“兄长,刚才赵兄之言有理,这张杨是丁原的人,丁原又是何进的亲信。
他此番所为用意十分明显,就是试探我等反应,如果听之任之,下一步他们必将借乱除去我等在各地的家人与亲信。”
其他几个人也都纷纷附和,郭胜补充道:“要想将他一击致命,我等就按照樊陵所说上奏,言张杨等人借马腾刺杀之事,在长安大肆掠夺钱财数亿万,杀害无辜,比那王国、韩遂等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道理!”众人纷纷赞同郭胜的意见,最后几人又商量了一些细节,就急匆匆来找皇帝刘宏。
……
同时,大将军何进府。
何进也正在与袁绍、袁术、曹操、淳于琼、张津、张邈等亲信以及若干幕僚议事,商量张杨杖毙十常侍头目张让从子一事。
因为此事非同小可,不仅仅是张杨的事,而是直接关系到党人与宦官两大集团之争,容不得有半点闪失。
张邈首先对张杨的行为表示了高度赞赏:“稚叔依法果断杖毙长安张县令,打击了张让等十常侍势力,真是大快人心,痛快!
属下听闻两京士人也都是拍手称快,无不佩服其勇气。大将军,属下之意,无论如何都得力保稚叔,否则,一旦张让等人将稚叔处罚,局势将一发不可收拾!”
曹操也紧跟着说道:“大将军,属下之意与孟卓相同,稚叔此举,可严重打击宦官嚣张气焰,打击那些贪赃枉法官员的气焰,绝对是大义顶天之义举。
还有,西凉贼马腾在长安城行刺,京兆尹樊陵绝对脱不了干系。此人与宦官张让、赵忠等十常侍相互勾结,在长安城贪赃枉法、为非作歹,残害百姓。
卑职之意,正好可利用此机会参他一本,就说他放马贼入城,顺便把推荐他任职的张让等人牵连进去,以此来力保稚叔!”
何进一听,心想,曹操肯定是因为樊陵买通宦官,代替其父曹嵩当了一个多月的太尉而耿耿于怀,因此把樊陵牵扯进来。
不过曹操此计的确很妙,樊陵身为京兆尹,在这件事上肯定有责。还有,如果抓捕樊陵,肯定可找出十常侍私自卖官鬻爵、贪赃枉法的证据,如此一来就对十常侍很不利。
袁绍听曹操说完之后,也紧跟着发表了意见:“大将军,刚才二君所言都非常有理。稚叔为维护朝廷律法尊严,不计个人得失、不顾个人安危杖毙违法酷暴之吏,乃是我辈之楷模,卑职自愧不如也!
卑职认为,在如今天下大乱之际,更应该重申朝廷律法的尊严,就抓住这一条大作文
第032章 死亡难度
曹操进来见过了蹇硕,二人开始聊天。
二人很有一些缘分,十几年前曹操杖毙了蹇硕违法夜行的叔父,蹇硕对于此事当然记忆犹新。
不过他当时担任的是小黄门,此职六百石,虽然说已勉强进入高级官员阶层,但是与曹操祖父曹腾、父亲曹嵩则没有可比性。
曹腾当时是大长秋(宦官头目)、侯爵,曹嵩则是九卿之一,位高权重。
如今二人又同在西园军中担任校尉,的确是一件非常巧的事。
当然二人关系很一般,但是也说不上是仇人,毕竟曹操当时是执法者,而且也是依法行事。
这里要说一句的是,西园军八名校尉都是由皇帝刘宏亲自挑选,蹇硕并无提名权。
“大帅,属下今日来,就是为骑都尉稚叔杖毙长安令一事。如今天下正是多事之秋,需要重典治乱世,否则盗贼会日益猖獗,国将不国。
稚叔杖毙长安张令,是依法行事,普通人都可看出,用雷霆手段稳定长安局势很有必要。
稚叔曾多次跟属下言,大帅办事公道,对他很是照顾,属下希望此次大帅依然能秉持公正给至尊进言,嘉奖稚叔之举!”曹操不卑不亢,直接道出来意。
蹇硕一听,心想,你倒是会说话,我何尝不想站在公正立场
我如果要跟张让等人同流合污,何至于当了二十年小黄门何至于三个月前才当上上军校尉
我恐怕十年前当上比两千石中常侍了!
“孟德,你说的我都明白,稚叔也专门给我来了一封密信,详细介绍了事情的经过。
不过有的事情处理起来很难,如我现在处于你的位置,我当然也会毫无保留的支持稚叔!”蹇硕说道。
曹操一听,心想,你心中想的我还能不明白吗
问题是,你一开始未与十常侍站在一起,现在陡然间坐到高位,甚至权势还压过了张让等人,你以为他们心中就舒服
你现在想讨好他们,你认为他们会买你账
你想多了!曹操心中不由得暗自冷笑。
“大帅心中的难处属下略知一二,属下斗胆给大帅建议,十常侍为祸天下,天下大乱少不了他们一份罪责。
大帅并非他们一路人,天下大多数人也都知晓,因此属下认为,大帅应与十常侍划清界限,以免到时候天下人误会。
还有,张让等人心胸非常狭窄,大帅即便是不想得罪他们,以大帅如今的位置,也难免他们无其他想法,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就是此理……”
“嗯,多谢孟德提醒!”
“另外,皇甫将军对稚叔是全力支持的,如果不依照律法而滥罚稚叔,恐怕对于征讨王、韩叛军十分不利。
而前将军董公又不被至尊充分信任,因此属下认为,为了天下安定,断然不能随意处置稚叔,否则关中发生什么情况难以预料!”曹操不忘了来一点威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