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假太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哆啦i梦
虽然他对苏阳很不爽,但在这个问题上他没有反驳的理由。
“呵呵呵……”
百官之中有哄笑声。
吃河豚饮粪水,这在江南早已成梗,苏阳言语虽然未尽,但不少官员都听出来了各种隐处,不免嗤笑,这让陈宣面色一青,极为难看。
“孤在金陵之时,亲眼所见一捕头姓罗,在金陵城中,假搜白莲教之名,行敛财之实……”
在举例证之时,苏阳将当日收他钱财的罗捕头提了出来,以此来说吏治问题。
“臣有罪,臣失职……”
潘孝仁在百官之中走出,拱伏在地,做认罪状,说道:“这皆是吏部监察不到,使得下面官员和小吏彼此勾结,祸害百姓。”
有罪,失职。
苏阳看着潘孝仁,说道:“你先跪着,孤先处理另一件失职之事,随后再来治你罪过。”话毕,苏阳拍了拍手。
大殿外面进来数人,其中一人走在最前,穿布衣破履,正是早田,到了大殿之上扑通跪下,便给在场百官说出自己冤情。
“小人有一哥哥叫做早进,在瑞王府
第二百三十章 口服心服
“我没有害严尚书。”
潘孝仁固执说道:“也不必去赌咒发誓,严尚书之死,是齐王所赐……”
苏阳轻轻摇头,回身到了座位上面,若在平时,此时运用《九霄神化内景策文》,自然能够让潘孝仁乖乖开口,将事情全都说出,但此时百官皆在,‘太子’显露这般能耐就是露馅。
“王叔入京,清君侧,杀佞臣。”
苏阳说道:“你作为吏部尚书,在这里面夹带私怨,声称严尚书在兵部尚书一职结党营私,打压旁系,擅杀下属,如此让王叔铲除了严尚书……这是王叔对严尚书并不了解。”
说着王叔一词,苏阳自觉被齐王占了便宜,但是现在角色扮演,也没办法。
“据孤所知,严尚书此人为官清廉,为人秉正,知行合一,明达体用,是个难得的好官,而结党营私,打压旁系这些暧昧之词谁都能用,不足一提,倒是擅杀下属之事,孤刚好知道。”
要给严尚书翻案,还严尚书一个清白,苏阳特意又去拜访了明月,将此事详细的询问一遍,做足了功课,这才翻转案子,以判忠佞。
“潘孝仁,这个被严尚书所擅杀的下属,应该是你的小舅子吧。”
苏阳问道。
这一问,问的潘孝仁一身冷汗,原本他以为只要矢口否认就行,没想到眼前太子居然知道此事,是真的要给严尚书翻案。
不错,他和严尚书是有仇怨,仇怨的原因就是严尚书杀了他的小舅子。
严尚书是兵部尚书,管理军政战略,权势极大,运兵调度皆有法度,如同他是吏部尚书,考核文官一样,严尚书为兵部尚书,考核武官,军功,升迁调动,而潘孝仁和严尚书的交恶,是严尚书杀了他的小舅子。
潘孝仁作为吏部尚书,妻妾成群,其中有一女子最受他的喜欢,连带着便将小舅子也给提携上来。
这小舅子生来勇武,不学诗书,不喜欢做文绉绉的文官,潘孝仁便运作,给了他一个武职,而在武职上面,升迁多看军功,小舅子一开始随人征战,多击山匪,也有几个战功,始终升迁不上,后来剿匪之时,将周围百姓并做为匪,或歼敌三千,或歼敌五千,如此军功卓越,升迁极快,但也因此引起了严尚书的注意。
潘孝仁早早传信,他的小舅子也沿路打扫,清除流民,全然没有半点破绽,但是严尚书到了军营之后,不管不顾,着命手下便将他小舅子给活剐了。
由此,潘孝仁和严尚书两人才有了仇怨。
平日里严尚书为官秉正,始终不曾找出破绽,直至齐王入京之时,才让他计谋得逞,让严尚书家破人亡,女儿沦落青楼。
此事知道的人少之又少,潘孝仁都不清楚苏阳从哪个渠道知道了这个隐匿之事。
“严尚书一生,喜欢将一些奇闻写在笔记中。”
苏阳看着潘孝仁说道:“在严尚书的笔记中,刚好有一篇叫做血帽子,这血帽子所说,就是一些武将为了升迁,在剿匪平叛之时,为了多立战功,便将百姓并作一处,一并杀了,如此战功彪炳,升迁极快,在这血帽子的记载中,便有一篇涉及与你,潘孝仁,雁过留声,你当真以为做的天衣无缝”
严馆笔记中说,严尚书看到了战果越来越大,心中便越吃惊,就是生怕出现血帽子之事,才星夜前往,一路上烟尘漠漠,四下荒凉,行至半途之中遇到一群流民,哭着喊冤,而在笔记中写这些流民之时,严尚书隐晦写出这些流民异常,似是鬼物,又说受害者吞声,旁观者切齿,鬼神怒吼,祖宗悲愤,若不能杀此贼人,难见天公地道。
及至到了军营,便将此人刮了。
文中还说此人和潘孝仁有关系。
潘孝仁听着苏阳在上历历说来,他全然不能反驳,此时便只能低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由此可见,擅杀之人非是严尚书,而是你的小舅子才对,潘孝仁你公报私仇,陷害忠良,孤现在便革你官职,要你偿命……”
苏阳手中发牌,即刻便有侍卫上前,拖着潘孝仁往外而去。
“住手!”
陈宣在一旁看此,起身喝道:“如此不合规矩。”
这时候陈宣意识过来,苏阳一开始杀了一个自己人,接着便要杀他一个吏部尚书,如此对换,他算是亏大了。
“闭嘴。”
苏阳喝道,今天他要审理的事情多着呢,眼下只是刚刚开始,懒得跟陈宣过多浪费口舌,坐在正堂,便呼喊下一官员,连带着叫出了许多名字,让他们一并上堂。
这边苏阳在审理案子,另一边的潘孝仁已经被按在了外面的空地上,在这一旁立着一个刽子手,看到他来到这里,便将酒水涂刀,而后抬起,长刀映射阳光,让潘孝仁有些睁不开眼。
及至此时,潘孝仁才真切的明悟到,自己竟然就要死了。
家中娇妻美妾,膝下还有儿女环绕,潘孝仁还想着儿子长大之后,至少让他当个知府,女儿要嫁到皇家,待到告老之时,在京城中建立一院,中间凉亭水塘,四边栽种不谢之花……
但是现在一件都不曾做好,就在金陵城中,就这么突然的便要死了,一念至此,潘孝仁趴在地上放生悲哭,正在哭泣之时,又感觉有人抓着按他,接连挣扎嚎叫,直至最后一刀下来之前,才忽然的安静了下来。
天旋地转……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潘孝仁在法场上站
第二百三十一章 立刻来见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太平时节日偏长,处处笙歌入醉乡。
闻说銮舆且临幸,大家拭目待君王。
这四句诗乃是冯梦龙做所,咏御驾临幸之事,金陵城本为六朝古都,三国之时的吴国,东晋,宋齐梁陈皆在此地为都,在这天子建都之地,名山胜水自然闻名,而今时已入寒冬,天气冷冽,金陵城中反而越发热闹,仕女王孙,才子佳人如蚁,在金陵城中往来游玩。
能在寒冬时节有如此盛景,全因金陵城中人人皆知,太子殿下驾临于此,在金陵城中立下了金陵六部,惩治贪官恶吏,犯法者得惩,平庸者退让,金陵城上下吏治一清,城中百姓皆称其德。
“金陵城北的彭四爷,原本可是有名的太爷,官府中有人,做的也都是欺行霸市的生意,在城外有一个孩子冲撞了他,彭四爷抓起孩子就扔到了水里,可怜孩子的母亲,不通水性也跳下水去,不过盏茶功夫,母子两个都魂归阴曹,彭四爷也没什么表示,起身就回家了,谁知这家人告到了官府,在平常时候,官府自然帮衬着他,但是新上任的官爷可不管这些,带着官差就砸了彭四爷的门,将彭四爷拖出来,依律审判之后,太子定了斩刑。”
“还是城北,有一范爷,那可是有名的花花太岁,平日里看到漂亮女子,只要势力不及,便要强抢而去,因此而折女子不下数十,现在也被收监了,不是被斩,就是被绞。”
“现在太子殿下正筹办太医院之事,据说要将所有大夫全收于此,考校之后颁发凭证,如此方能行医,若是本事不足,也可以在太医院中学习……”
“自打金陵六部成立之后,金陵俨然已成一都,可称南京,和京城对立……”
苏阳现在位于金陵城的一茶楼之内,手中捧着茶碗,听着喝茶人掰扯的一些消息,今日苏阳也是难得有空,在这茶楼里面,全因过一会儿,这里就会有一场《魂断寒江》,在这魂断寒江里面,讲述的是芊芊姑娘错付情郎,最后在秦淮河自尽之事。
此事能闻名,是苏阳促成,现在听说戏文经过三改,已然成为秦淮河最热戏剧,趁着得空时机,来到这里听一场戏。
“太子哥哥。”
香儿郡主的声音传来,让苏阳无奈一叹,转过头来,只见上官香儿一身红裳,左右跟着侍卫,也来到茶楼之中,进入到包间里面。
“你怎不遮掩一下”
苏阳瞧见上官香儿如此打扮,开口说道。
原本苏阳是约了孙离的,现在看来,孙离是不能来了。
“哼。”
香儿哼了一声,说道:“自从得知太子在金陵,现在的书生仕子闲游在街,到处卖弄文章诗句,只是存了侥幸之心,想要得到太子哥哥赏识,抟风九万,受皇恩,食天禄,而这些名门仕女,现在也不藏深闺,听了太子哥哥诗句之后,只当太子哥哥是个多情之人,一个个穿着打扮,尽显娇姿情态,只想要进入宫中,为你付上一片柔情哩。”
“……”
苏阳无言,当初因为柳三姐和赵二娘死了,戴着面具,一时演不出来,便随口改了首诗,立了一个多情人设,柳三姐和赵二娘感激苏阳为她们留下薄名,说出了陈阳秘密。
现在诗句传开,金陵城中不少多情仕女,名门闺秀,得知太子居然受此情伤,个个睡不好觉,只想要将太子拥入怀中,用自己的满腔柔情,来抚慰太子受伤心灵。
放在现代,这就是老婆粉。
开篇所写冯梦龙的诗句,点的便是金陵城这书生仕女。
“出门在外,别叫我太子哥哥,仇家多。”
苏阳止住香儿喊叫,让她坐在身侧。
这几日苏阳惩治官僚,杀的官吏已不可数,查抄财产更难计量,因为掌握着金陵城中军权,故此才没有动乱,但同时也结下来了不少仇怨,再有白莲教蠢蠢欲动,戴着陈阳面具在金陵城中,还是要低调一些的。
香儿伸手拿起桌上干果,尝了一口便吐了出来,将干果扔在桌上,看着苏阳说道:“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敢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纲纪哉!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支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故曰: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
香儿所说的话,出自《资治通鉴》周纪,所说主要,在于天子要维护法治。
“资治通鉴起自三家分晋,却又说是非三家坏礼,天子自坏,天子认了韩赵魏三家为诸侯,让原本不合礼,不合法之事名正言顺,如此自然有人随之效仿,上行下效,让君臣之礼崩坏,天下自然大乱起来。”
香儿明眸凝视苏阳,说道:“太子哥哥先杀我们瑞王府的差人,杀的好,之前太子哥哥藏在暗处,自然需要手段,现在太子哥哥在于明处,则需要维护法治,现在虽然杀了不少差人,但维护了法礼,让百姓归心,官员臣服,个个交口称赞,维护了您岌岌可危的名分,相比之下,多些仇家也没什么。”
“……谁给你说的这些”
苏阳看着上官香儿。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太子哥哥何以见事晚乎”
&
第二百三十二章 岳父相助
对方嚣张吗对方一点都不嚣张。
苏阳麻溜起身,推门而出,径直就往隔壁走去。
孙思邈,西魏时期出生,盛唐时期得道,一手千金方广济黎民,尸解之后,被百姓们尊称为药神,但凡是学医制药的,总是要拜拜孙思邈,而苏阳这一身医药所学,皆是传自孙思邈,因此对于这等神仙人物,苏阳自然就有尊崇之心。
何况……
苏阳推开了门。
隔壁房中坐着两人,其中一个是一老翁,须发皆白,面貌和善,看到苏阳之后满面笑容,而另一个人是妙龄女子,白色长衣上有银色花纹,一头乌丝简单挽起,看到苏阳进来之后,这妙龄女子也看向苏阳,眸光中满是情谊……正是孙离。
“老神仙。”
眼下带着陈阳面具,苏阳不能上来认亲,对着孙思邈恭敬拱手,喊道。
这不仅是老神仙,还是老丈人。
“来啦。”
孙思邈笑着应声,伸手摆摆,示意让苏阳坐在桌前,眼下苏阳虽戴着陈阳的面具,但孙思邈显然知道苏阳的真假。
在苏阳身后,上官香儿也走了进来,她一眼先瞧见了孙离,自觉对方明秀出尘,样貌气质皆在她之上,让她自惭形秽,隐隐不安。
“太子殿下。”
孙思邈上下打量苏阳,笑道:“你还没有回答适才的问题。”
这算是老丈人的考验吗
苏阳看向孙离,孙离浅笑侧脸,不和苏阳眼神对视。
“人命贵重,有至千金。”
苏阳对孙思邈说了千金方中话语,回应孙思邈的发问,说道:“正因人命至贵,才需要让大夫多加修行,当今之世,大夫所学大多有限,本领也多有限,而不拘医术如何,就有了穷富之分,穷医无论本领如何,只能在家中枯坐,便是医药发霉也不见得有病人上门,富医也不管本领如何,也在家中呆坐,无论能否治病,也多有病人上门,统一考校,发放评书,也是让百姓们对大夫能多加信任,无论穷富都能治病,也能够将庸医筛掉。”
“太医院也会将所有的药理,以及已知病症统一归类,让大夫们多加学习,不说让他们学成神医,至少能够让他们可以解决大多病症,至于现在大夫们因为门户之见,不肯前来太医院,这需要官府多多上门,传达善意,只有大家聚在一起,总结经验,才能够有所发现,有所进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