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假太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哆啦i梦
字字珠玑,句句妙文,苏阳依法修行,万化为一,而后在雕琢之中,原本在苏阳脑海中的青白玉丸豁然而散,本来在苏阳体内的五脏五行之神再度出现,只是这一次出现之后,五脏五行之神皆有一玉符,此玉符和天地相合,五星相应,在万事自然中冥冥而行,而在呼气吐纳,行走坐卧之时,周身生出的青白之气再度前往泥丸宫中蕴养。
终于是入门了。
玄真教的玄真经到这个时候,苏阳方才算是入门。
这太极玄真之经与其说是上清和内丹的结合体,不如说是自这经文之中拆分了上清派和内丹派更为合适,此经文修炼,是玉佩金珰缠练之后,方才算是入门。
大凡修道者,现在多分内丹,上清这两者,内丹便是自身修持,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而上清派则是修万神之道,明悟体内万神,从而天人合一,同样算是合道。
而这太极玄真之经则有不同之处,同样是上清派的在体内点化万神,也同样是内丹派的在泥丸宫中修持内丹,也同样能够粉碎真空,神证太虚,只是这太极玄真之经的万神是真正的万神,凝结分神之时,能够凭借玉佩金珰之道凝聚神符,如此上合九天,下应十地,万物一同,却又在万物之中凝练自身。
这一道的修行尽头,就算不及元始天王,也当为天地至尊。
而现在的苏阳仅仅算是入门。
他的体内一个凝练的神位都没有,仍然是在炼神还虚的入门境界中,而在随后的修行中,苏阳的分神越多,自身的修行便越快,并且修行之中还能够凝聚神位,窃取神权,未来成就便不可限。
“织女。”
苏阳看向高楼外面,只见在这穹顶之中,织女立足云上,正看着楼内苏阳。
“牛郎!”
织女看着苏阳,咬牙叫道。
苏阳在楼内轻轻摇头,迈步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织女,说道:“多谢你这几日护法。”
按照天宫说法,星位相合便算是星主,而苏阳不仅仅是星位相合,他将整个牛郎星都给炼化,成为了玄真经的修行契机,这导致了苏阳失去了牛郎星的异力,不能一撮而就的提升自身法力境界,但同时也让苏阳的未来越发不可测度。
而无论如何,现在织女称呼苏阳为牛郎是正当的。
“呼……”
织女深深出了一口气,看着苏阳说道:“你出来。”她可不是在护法,她是在蹲守苏阳。
董蕙芳的到来,让织女和她叙谈了一会儿,就这一会儿的功夫,苏阳就跑到了此楼之中,取走了牛郎星,自那以后,织女便在云端等着苏阳,一连七日,看着苏阳将牛郎星炼化,成为了牛郎,也让织女心态越发失衡。
并且还有一些关乎她和男人在温泉池中嬉戏的传言,让织女很难受,而这始作俑者便是苏阳。
“我就不出去了。”
苏阳看着织女笑道:“你放心,这里的行宫你想住就住,还把它当自己家一样,此界我也会护持着不让它坍塌,一切如常。”
吞了牛郎星全部的异力,苏阳对这一界没有什么巨大的影响力,织女在这里住着,苏阳也赶不走人家,倘若是直接去了此界支撑,下面还有许多无辜百姓,故此这一切如常,苏阳相信大家都能接受。
手指轻化,结气成符,将这符篆轻轻拍在高楼穹顶。
这是玉佩金珰之道写出的牛郎星宫玉符,有此玉符存在,此地自然不失。
“我先走了,再见!”
苏阳对织女和煦而笑,伸手在上面的玉符一点,借用此界的核心,苏阳果断撤了……最好不见。
水天潋滟,微风轻拂。
苏阳在水中漂浮而出,整个人仰躺在水面之上哈哈大笑,这元始天王的玄真之经终于是被他开了出来,而这经文之中的个种奥秘,恐怕茅盈祖师都不曾领悟,而现在,苏阳只觉天地虽阔,他也能任意自如。
整个人轻飘飘的在水面而出,苏阳立足在岸边,慧眼达观,发现自己又
第四十五章 真假苏阳
距离苏阳离开淄川已经有三个月,这一次回来之后,看这时至夏季,百姓们多是穿着短衣短裤,裤腿挽的老高,苏阳这衣着整齐的人进入到了城中,不免就让人侧目。
苏阳这被人观瞧,毫不在意,大摇大摆的走入到了城池之中,这一别三月,除却淄川的百姓穿着变少之外,城内还有其它变化,像是摊贩兜售当下果木,蔬菜,摆在外面的各种茶摊,苏阳一路而来,自觉淄川比起三个月前更为热闹。
这些应当就是淄川县令王舜英的功绩了。
寻了一个茶摊,苏阳坐了上去,叫了一碗凉茶。
其时茶摊坐了不少人,大多数都是寻常百姓,穿着也都是短衣短裤,苏阳这穿春衫,衣衫整洁,气度不俗,坐在茶摊上面便被人注意,听到要了一碗凉茶之后,茶摊老板在下面拿出了茶具,一番勾兑,给苏阳碰上来了一碗热腾腾的茶水。
苏阳端起茶碗,瞧着茶碗里面有梅花,兰花,菊花,莲花,茉莉,玫瑰,这些飘在茶碗里面,千姿百态,煞是好看,而后苏阳端起茶碗来喝了一口。
“怎么样”
茶摊老板连忙问道。
“烫嘴。”
苏阳咂咂嘴,把茶碗放了回去。
“哈哈哈哈哈……”
周围正在喝茶的人都笑了出来。
茶摊老板被这一笑,顿时羞怒,伸手便将苏阳的茶碗给夺了回来,哗啦就把茶水泼在地上,怒声说道:“我看你衣衫整洁,本来以为你是个雅士,没想到你完全品味不出这茶的真意,这茶让你喝真的是牛嚼牡丹。”
说着,愤愤不平的把茶碗收回去清洗。
“我做错了吗”
苏阳看着周围的百姓们,问道:“可是这茶除了烫嘴,实在没味啊。”没有开玩笑,苏阳说的是实话。
周围的百姓们闻言又是一笑,终究是一个三十来岁的老百姓看苏阳穿着虽好,平易近人,坐到了苏阳的桌上,对苏阳说道:“公子你实话实说,自然是没有过错,是我们这个赵老板被人骗了,有人给他指点了一个茶方,让他将兰花,梅花,菊花,莲花,茉莉花,玫瑰花这些花风干放在一起,用一个锡壶盛放,搁入水中,等到水沸的时候,再把沸水浇入锡壶之中,声称如此能品花香真意。”
周围百姓听到如此说,各自都又笑了起来,整个茶摊上面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苏阳听到这些之后,哈哈而笑,附庸风雅不过如此。
“嘿,一群俗人,俗不可耐。”
赵老板端着茶水,愤愤不满,给苏阳端过来了一碗凉茶。
端起这凉茶,苏阳喝上一口,感觉浑身上下都是滋润的。
“你这凉茶味道不错嘛。”
对这凉茶苏阳不吝夸赞,但是赵老板却扭过头去,不搭理苏阳。
“老赵,你是被谁骗了啊。”
有人问茶摊老板。
茶摊老板听到之后愤然摇头,说道:“古方,你们不懂!”说完之后就再也不理这里取笑他的茶客。
苏阳端着茶碗,喝茶之时,问了问周围的人现在淄川情况。
自从青头帮被灭了之后,现在的淄川一切皆好。
而后苏阳又问了关圣帝君庙的事。
当初苏阳来到淄川的时候,是因为关圣帝君要苏阳给他写一幅对联,当时苏阳来到这的时候,关圣帝君因为惩处八部鬼帅之事,一时不察被小人挖去了眼睛,而后又找苏阳借眼,废了一番周折才将八部鬼帅驱赶淄川。
而关圣帝君庙在那时候也塌陷了,现在一别三个月,关圣帝君庙应当是修建好了。
“关圣帝君庙已经修建好了。”
喝茶的人说道:“韩老爷牵头,各大士绅都掏钱了,现在的关圣帝君庙比起以前更气派,特别是门前的那一幅对联,字真的不错,许多远处的仕子听到了这里的字迹,都远远的跑过来看。”
苏阳听到这个,心里高兴,说道:“那副字我看过,当世书法,能够胜过这两行字的满打满算不过一手之数。”在这方面苏阳极有自信,而周围的百姓们听到之后也纷纷称是,他们见识虽然不多,却也感觉这字迹很少见,比起平常的那些秀才们的字好太多了。
“公子,我看您也挺好说话的。”
一百姓也坐在苏阳身边,问道:“这都已经盛夏时节,您穿个春秋衣服有何用意”
苏阳低头看看自己衣裳,笑道:“没带换洗的衣服。”
正欲继续说话的时候,有一个道士来到了茶摊前面,此道士浑身上下衣衫甚破,倒是也挺干净,来到茶摊前面之后,明明有位置,却也不坐,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将手中的幡旗往旁边桌子上面一靠,眼睛微眯,对着茶摊老板叫道:“打一碗水。”
“好嘞……”
赵老板连忙给他打上一碗水来。
“公子,你识字吗”
有一百姓在苏阳身边,小声问道:“那个幡旗上面写的是什么”
苏阳看了一眼幡旗,叹了口气,说道:“同人堂。”
当初在沂水开药店的时候,苏阳挂的就是同人堂的牌子,没想到这世间居然还有和他撞牌子的人。
“同人堂”
百姓们听了之后,纷纷侧目,看着地上坐着的道士,而后有一个年约四十的男子上前,询问道士,问道:“道长,您可能治病”
道士放下茶碗,眼睛扫视一圈,说道:“列位施主,小道姓苏,在未出家门之前,就是在沂水行医,当时就挂了这个【同人堂】的名字,在沂水也是有响当当的名声,后来得了仙缘,拜师在龙虎山张天师的门下,修炼的是长生不死执法,御雷降妖之术,个中能耐如何,你们可以找一个沂水人打听打听,也是因为小道尘缘未尽,不能超脱,于是师傅让我下山,救人之危,济世之穷,积一千七百善功方才回山,因此为了济度世人,我便用了这太极葫芦,炼了百草灵丹,能医世间八百八十四病……”
苏阳默默的放下了茶碗,原本苏
第四十六章 上官香儿
你会使乖,别人也不呆,你若爱财,须从正处来,常言道做善好消灾,偏你无善难担待,使机谋把心胸坏,转眼桑田沧海。
苏阳披着破烂道衣,腰间挂着一个药葫芦,洒然的走在淄川街头,名声对苏阳来说虽如浮云,却也见不得旁人随意败坏。
现在穿的这一身道褂虽然破烂,好歹也是一个过夏衣服,比起适才那春秋锦衫要更自在一些。
淄川县城在当下并不大,不过是几条街,几个胡同,苏阳迈动脚步,兜兜转转,没过多久便将这个淄川城转了个大概,瞧着淄川城比起三个月之前确实更为繁盛,只不过有一点,就算是苏阳灭了青头帮,但是淄川的赌博却并没有就此打掉。
仍然有许多人沉迷在赌博之中,而这些苏阳慧眼观瞧,看的明白。
不过总体上看,淄川还算不错,整体都在往好的地方发展。
苏阳对王舜英也颇为满意,若是他来到了淄川,束手委命,那算是苏阳白救他了,而来到淄川能够为民做主,这自然就是好官。
兜兜转转了一圈,苏阳来到了东兴楼。
当初在淄川的时候,苏阳在东兴楼里面住了好一段时日,并且给东兴楼的小二一桩富贵,现在又来到了东兴楼,苏阳看着东兴楼热闹非常,除了在这里往来的食客之外,旁边还围了不少的摊贩,有卖梨的,有卖枣的,而能够围这么多人,全因在东兴楼里面有一个三十来岁的说书先生,此时这先生口若悬河,说着一事。
“话说当年先皇在世的时候,有奸佞专权,而河南周口那里正闹饥荒,当时的太守是李涉,这是一个恶官,当时他正在升迁关口,于是就瞒报饥荒,朝廷也就没有粮食下来救济,以至于那里百姓离乱,纷纷逃荒,而李涉这狗官却生怕这些逃离百姓影响自己,在各大要道均派官兵,只要看到有人要逃,就要将饥民杀了,更有官兵时时下乡搜捕,那时百姓不愿饿死,纷纷寻荒僻之路四散而逃……”
说书先生说起这些抑扬顿挫,说起百姓苦难声情并茂,很容易就勾住了在场的百姓,也勾住了过路的苏阳,于是立在人群中听说书先生继续讲这个故事。
“当时在那里有一个百姓叫做徐信,他有一个妻子崔氏,生的貌美如花,但是饥荒年间,粮食不多,又有官兵侵扰,两人也料定在这难以过活,就把家中细软一收拾,徐信带着妻子往洛阳,青云方向而逃,这逃到了半路的时候,就听到了一阵阵杀喊之声,原来是官兵杀来了。”
说书先生一悲叹,说道:“那时节的官兵们不比现在,当时朝政**,武备松弛,军中没有纪律,那些官兵们若是让他们杀贼,他们万万不成,但是他们碰到了百姓,抢钱抢女人,个个耀武扬威,以一当十,徐信也是有两下拳脚功夫的,但怎么能抵挡住那些贼兵他舍命奔走,四下都是哭喊声音,回过头去就不见了崔氏。”
乱离之苦,苏阳听到之后也叹了一下,不过更让苏阳在意的,是这个说书先生在将故事的时候夹杂的一些东西。
比烂可以,踩一捧一不可取嗷。
“徐信在乱军之中也无法寻找,只能前行,如此几天之后,悲叹作罢,恰逢在这时候碰到了一女子,单衣蓬首,露坐哭泣,这女子的年龄和崔氏一般,让徐信动了恻隐之心,救护了这女子,两人一来二去就成了夫妻。”
“日月如流,恰逢齐王入京除奸,像李涉那个奸贼原本官居三品,却被齐王活剐市前……”
说书先生说到此处的时候,百姓们连连叫好,而后又听说书先生说了齐王善政,流离在外的人各自还乡,徐信和乱离之中得到的女子王氏做夫妻已经三年,而回乡之后,却碰到了一个男子叫做列俊,这列俊便是王氏之夫,在乱离之中也另娶落户,夫妻见面,不免一阵痛哭,而列俊带自己新娶的妻子来见面之时,徐信也放声大哭,原来那列俊在乱离之中娶的妻子就是徐信的妻子崔氏……
“当夜徐信和列俊便拜做八拜之交,妻子各自归还,双镜团圆,而后两人通家往来,皆有资产。”
说书先生说道:“列位,这一事虽有伤风化,却也十分奇巧,但若是没有齐王入关,杀了李涉,徐信和列俊两人又怎能辗转回乡,有此等日子”
百姓们听到这些,各自点头,纷纷称是。
“哼!”
一冷哼之声传来,苏阳听此声甚是耳熟,抬眼往楼上看去,只见一娇俏“公子”穿月牙白衫,浑身上下一尘不染,手中打开世尊辟魔扇,扇着扇子从楼上走了下来,泠泠若寒泉浸玉,明洁若寒山叠叠,淡淡的瞧了那个说书先生一下,说道:“胡编乱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