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妖重生在五零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小王胡公子
王道。
“我看是你自己想照相又害怕被阮阮拒绝,才拉了大家过来吧。”
刘晓晗一言道破了陈玉红的心思。
116 甩责任
接下来的时间因为学光一直住在医院里,所以唐阮阮一有时间就会去医院看他。
小学光的手术被安排在三天后。
麻顺精通人情世故,买了几个罐头偷偷送给了主刀大夫和护士。
果然,收到罐头的护士对他们热情了不少。
这让玉兰放心了不少。
手术很成功,只是还需要在住院观察几天。
看着学光的精神一天比一天好,手里拿着唐阮阮送给他的玩具坐在病床上玩耍。
“过两天出院,我们就打算回去了。”
玉兰抱住儿子小声说道。
“玉兰姨不着急回去的,多住几天,等学光彻底痊愈了再说。”
唐阮阮劝道。
玉兰摇摇头说道“我问过大夫了,大夫说已经没有大碍了,剩下就是好好的休养,最重要的嘞,平安跟学明在家里我放心不下的呀。”
“有干妈照顾,有什么放心不下的呢。”
“侬这个小囡,等你以后成家生了孩子就晓得了。”
玉兰嗔怪的看了唐阮阮一眼说道。
唐阮阮又劝了几句,但是玉兰执意要回家,唐阮阮也只得放弃劝说。
毕竟玉兰现在是做母亲的人,离家这么多天,放心不下孩子也是正常的。
唐阮阮和叶淮生买了许多的东西,有给平安和学明的,也有给郭香草一家的。
麻顺看着眼前的一个大行李包觉得十分的无奈,因为不管他和玉兰如何的阻拦,唐阮阮都坚持要给他们买东西。
又在火车站送别了他们,唐阮阮叹了一口气说道“现在一别,不知道下次见面又是什么时候了。”
叶淮生轻轻拍了拍唐阮阮的发顶说道“别担心,总会想见的。”
唐阮阮笑笑说道“那你呢什么时候去实习”
叶淮生挑了挑眉毛说道“快了,我现在这个课题快完了。”
快完了也就意味着叶淮生快要去实习了。
两人在京城在一起的时间不过小半年,他又要离开,唐阮阮心里塞塞的。
叶淮生看着唐阮阮有些落寞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愧疚,牵起唐阮阮的手说道“我跟你保证,只要一有时间我就来京城看你好不好。”
唐阮阮忍住泪水不让他掉下来,狠狠的点了点头“好,我相信你。”
叶淮生看着人来人往的火车站,好不容易才压制下将唐阮阮一把抱在怀里的。
“走,回家我给你做好吃的。”
叶淮生低声说道。
唐阮阮听闻之后又哭又笑“你是不是把我当做小孩子哄了。”
“才不是把你当做小孩子,而是要把你喂胖,这样就不有别人跟我抢你了。”
叶淮生刮了刮唐阮阮的鼻子说道。
唐阮阮知道叶淮生说的是李汶徽,上次叶淮生来学校接她,正好碰到了李汶徽纠缠她,事后叶淮生可是吃了好久的醋,还要唐阮阮保证绝对不会跟他单独相处才作罢。
刚回到胡同口,就看到有一群人堵在院子门口。
叶淮生和唐阮阮对视一眼,肯定是出事了。
匆忙走过去一看,一个短发的中年妇女正拉着任庆梅的衣服,衣服恶狠狠的样子,而院子大门前,地上还躺着一个盖着被子的老太太。
只看这位老太太嘴巴歪着,还留口水,一看就知道是瘫痪了。
“这是干嘛呀,有话好好说。”
前院的高奶奶在一旁大声喊道。
“你是她闺女,合该轮着你尽孝,这没啥好说的。”
那短发的女人插着腰高声道。
“嫂子,你说这话是啥意思”
任庆梅哭着问道。
“我问过老太太了,老太太想跟你过,以后就辛苦小姑子了。”
任庆梅的娘家嫂子嘴角一笑说道。
任庆梅闻言眼前一晕,看向躺在地上的老太太,老太太口齿不清的说道“梅梅,跟你过。”
“看到了吧,娘也说了她跟你过。”
任庆梅的娘家大嫂有些得意道。
“老姐姐,你这是哪门子道理,这人老了好还去嫁出门子的闺女家养老。”
高奶奶蹲下拉着老太太的手说道。
“老太太偏心呗,瘫了不愿意连累儿子,跑闺女家养病来了。”
“这老太太也糊涂,跑闺女家来,这不是诚心的不让闺女女婿好吗”
听到旁边人的议论,唐阮阮也逐渐搞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这件事情,别人说什么都没有用,关键是看任庆梅怎么说,她要是舍不得老娘,那谁也没有办法,她要是舍得,唐阮阮就有办法不让老太太进这院子。
不过倒是前院的高奶奶让她刮目相看,唐阮阮刚来的时候就碰到了高奶奶要求晚交租金,所以对她的印象不是很好,但是现在看她竟然站出来帮住任庆梅说话,唐阮阮还是挺佩服她的。
“任大姐,你怎么说,要是你不愿意的话,我有办法。”
唐阮阮走到任庆梅身边低声道。
任庆梅看了眼老娘,老娘从小就偏心哥哥,但是她没想到老娘竟然偏心到这个程度。
任庆梅有些心痛的闭上眼睛呜呜的哭了两声,但是那又有什么办法呢,毕竟是自己的母亲,自己不照顾她。
哥哥嫂子是什么样的人自己最清楚不过,他们肯定不会好好的照顾老娘,到时候老娘还得遭罪。
任庆梅哭了两声,大起精神对她嫂子说道“嫂子,你说娘要跟我过,也行,可我是出嫁的闺女,按说轮不到我来给娘养老,现在娘要跟我过了,你得把娘的口粮给我送来,还有娘的医药费你不能让我一个人掏完吧。”
任庆梅的话说完,她嫂子还没有说什么,老太太就瞪着大眼睛看着任庆梅,眼中的谴责之色谁都看得出来。
偏心儿子苛待闺女的不少,但是偏心到这份儿上的还真不多见。
周围的人纷纷感叹任庆梅的命不好,摊上这么个老娘。
任庆梅嫂子眼珠子咕噜噜的转,老太太的口粮可以给,到时候就给粗粮就行,但是医药费没门儿。
现在最主要的是把老太太甩给任庆梅,要不然有老太太在家里拖着,自己都没法儿去上班了。
倒不如先答应了任庆梅的要求,到时候就算自己赖账,任庆梅也没有办法把自己怎么样。
想到这里,任庆梅大嫂点头一口答应下来。
任庆梅可不傻,自己嫂子什么样的人她太清楚了,这么干脆利落的答应,要说她没有鬼自己都不信。
“那嫂子咱们立个字据,但凡娘在我家一天,你就得把钱和粮给我。”
老太太又忍不住使劲儿捶地抗议任庆梅的话。
“娘,您就为我着想,本来我留下您您女婿还不知道怎么想呢,这要是嫂子连您的口粮都不给,那您女婿赶明儿可真的不要我了。到时候您还不是得跟着我哥我嫂过。”
听到这里老太太又狠狠的瞪了一眼任庆梅,可总算没有反驳了。
但是大家都知道,老太太不是害怕闺女离婚,而是害怕自己再回去拖累儿子。
117 唱戏呗
听到任庆梅要立字据,任庆梅大嫂心中一跳,知道任庆梅肯定是识破自己的小心思了,但是一旦立下了字据,自己可就没有办法再赖账了。
这可如何是好
想来想去,还是先把老婆子扔出去要紧。
“等等,你一个人立下字据不算,把你丈夫叫来,一起签了字才算数。”
唐阮阮站出来说道。
“小唐说的对,万一事后你男人不认账,你给你妹子钱粮了怎么办”
“没错,你男人才是老太太亲儿子,他签字才名正言顺。”
任庆梅感激的看了一眼唐阮阮,她到还是忽略了这一点,幸好唐阮阮帮她想到了。
任庆梅大嫂在心里暗骂这院里的人都多管闲事,跟她们有什么关系。
“嫂子,街坊们说的没错,还是叫我大哥过来,我跟我哥立字据。”
任庆梅拿着手帕抹了把鼻涕说道。
“咋小姑子你这句话的意思是信不过我”
任庆梅大嫂插着腰问道。
“如果大嫂没有赖账的心思,那谁来了签字不都一样,为了让我安心,就让大哥来吧。”
任庆梅虽然舍不得老娘受苦,但是她也知道在这时候街坊邻居们都在帮自己撑腰,自己可不能软下去。
“娘啊,你看看你这闺女,她是有多恨我跟庆年啊,送你来闺女家养老还得给她立下字据。”
任庆梅大嫂扑到任老太太身上哭诉到。
任老太太又磕磕巴巴的等着任庆梅说道“逆女不不准立字据。”
“那娘您就跟着大嫂回去吧。”
任庆梅一狠心一跺脚干脆的说道。
任庆梅大嫂一心要占便宜耍赖,但是任庆梅也一口咬死了除非任庆年来立字据,否则绝对不同意老太太留下。
没有办法,任庆梅大嫂只好同意把她丈夫叫来。
住在中院的王世新三十来岁,正当壮年,平时说话做事很稳当,问清楚了任庆梅大哥家的地址和单位,骑着自行车就出去叫任庆年去了。
至于任庆梅大嫂,众人是不会让她离开的,让她走了,万一一去不回怎么办,她绝对能够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院里几个男人帮着,把任老太太太抬到床上,任庆梅虽然怨恨自己亲娘的偏心,但是始终也狠不下心来完全不管不顾。
拿出家里珍贵的小米,给老太太煮了一碗小米粥。
任庆梅大嫂看了,眼珠子咕噜噜转,说道“小姑子,你也给我盛一碗,我这一大早的往你家来,饭都没有吃几口,现在早就饿了。”
“我呸你还好意思说,你来庆梅家干啥,不是扔你家老娘的。”
住在前院倒座房的女主人薛守琴挺着大肚子,插着腰骂道。
唐阮阮忍不住和叶淮生笑了一下,这个薛守琴,抡起骂人的功力,在这几条胡同里都无人能敌。
他们虽然在后院,但是也市场听到薛守琴在前院骂她孩子和丈夫的声音。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泼妇。
但是还好,她不是一个不讲道理的泼妇。
“我干甚来与你何干,用你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其实是任庆梅大嫂被人骂道了脸上,恼羞成怒而已。
“大嫂何必又恼羞成怒呢,要是没想着这么做,不管旁人说什么,都跟你没有关系,现在既然做了,又何必害怕别人说嘴。”
任庆梅厉声道。
老太太闻言就要呵斥任庆梅。
任庆梅将手里的碗一放,说道“娘,你要是不愿意吃,那正好,小川这两天还闹着要喝小米粥呢。”
小川就是任庆梅的小儿子,老太太不疼爱女儿,也就更不可能疼爱外孙外孙女。
听闻自己不吃就要进了小川的肚子,老太太又眼巴巴的望着小米粥。
看的任庆梅也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哭。
任庆梅在一旁喂着,一碗小米粥很快就进了老太太的肚子。
正好王世新骑着车也把任庆梅的大哥任庆年带过来了。
任庆年长得个子不高,身材精瘦,一双眼睛里闪烁着精光,一看就是个十分精明的人。
他一进来就跑到老太太面前去嘘寒问暖,又声泪俱下。
说明自己将老太太送到妹妹家,不是因为自己不愿意照顾她,而是因为家里实在是太穷了,老太太跟着他们生活,恐怕过不去这个年,而到了妹妹家就不一样了,妹妹家条件好,对老太太养病也有好处。
众人一听这任庆年地话,都被他的无耻惊到了。
明明是他嫌弃瘫痪的老母亲,迫不及待的扔给妹妹,现在在他嘴里,倒是成了为老母亲好。
再看老太太,竟然与儿子抱头痛哭,还时不时的瞪女儿一眼。
“大哥,你不要讲的那么好听,你是儿子,给老娘养老送终是你的责任,你要是觉得舍不得老娘,就把她接回去。”
任庆梅擦了擦眼泪说道,“别的话我也不说了,我们立个字据,以后每月你给娘送来三十斤粗粮,十斤细粮,以后娘的医药费咱们两家一人一半。”
“这,小妹,咱都是一家人,这就算了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