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 二八五
等到晚上唐德恺下班回家,老古和唐德恺两人见面自然又是一阵冷嘲热讽。
“我说你就是一个无业游民,你怎么进的我们厂啊?不会是翻墙进来的吧,就你那腿,能翻的进来吗?”
唐德恺毫不留情的说道,这话唐阮阮听着都难受,真是刀刀见血。
“哼唐德恺我告诉你,你可别狗眼看人低,我可是光明正大从你们厂大门口进来的,就、就你们厂那看大门的,少了一胳膊的那人亲自给我开的门。”老古说着从口袋里翻出一个信封扔过去,“给你瞧瞧,老子的介绍信。”
“哎呦,你还真有介绍信啊,不会是自己拿萝卜刻地章吧。”
唐德恺把介绍信拿出来看了一眼,“二八五农场,这不就我们厂附近那个?”
“嗯,对,怎么样,爷们儿自己弄到了。”
老古将介绍信收回来说道。
“那你刚才还嘲笑我住的地方烂,那你呢,现在直接混到农民种地去了。”
“哼,要不是看着我这几个大侄女大侄子的面儿上,你当我愿意来这兔子不拉屎地地儿啊。”
林红绣在一旁下面条,笑道:“行了行了,你俩别斗嘴了,都大多的人了,怎么还跟孩子一样,快吃饭吧。”
老古对林红绣道了一声谢,然后洗手问道:“这淮生和阮阮丫头都不回来吃饭了?”
“他俩上晚课,上到十点半再回来吃饭。”
林红绣解释道。
两人坐在餐桌旁,大快朵颐的吃着面条。
“话说你这几个月到底去哪了?”
老古放下筷子拉过一个行李包,从里面掏出一块散发着腥味的灰黑色的皮毛。
“你自己瞧瞧。”
“这是狼皮?!”
唐德恺惊讶道。
“再看!”
老古说着又从口袋里掏出几颗黄色的小东西拍在桌上。
“狼牙。”
“没错!”老古看到唐德恺惊讶的表情,毫不掩饰脸上地得意之色,“这是我在草原上遇到的,差点儿就死那了,幸好我命硬,最后就用这把刀把这畜生插死了。”
老古拍了拍腰间的匕首豪气的说道。
“怎么样,不错吧?”
老古嘚瑟道,“这还没完,你再瞧瞧这个。”
老古又掏出一个木匣推到唐德恺面前说道。
“这是什么东西?”
打开木匣,里面是干瘪瘪的看不出模样的东西。
“不识货!这是天山雪莲。”
“你糊弄鬼呢!”唐德恺笑道,林红绣也凑上来看了看。
感叹道:“这真是雪莲?”
“还是弟妹有眼光,这就是雪莲,只不过我把它一采下来就枯萎了。”
“这么说你还去了一趟天山?”
“对,从天山下来之后,我就往和田去了,搞了几块籽料。”老古将剩下的几块籽料拿出来给唐德恺和林红绣看,“这几块都是珍品,说实在的,这种成色的要搁在以前找个大师雕出来,在京城绝对被炒上天价去。”
“那你这几个月过得够舒服的呀。”
唐德恺感叹道。
“那可是,只是啊,以后我也得在农场种地咯。”
老古摇摇头叹息到。
唐德恺拍拍老古的肩膀,悠然道:“起码你我兄弟能在这里安稳度日,就不错啦!”
“这话说的对。”老古也带着一丝惆怅道,“前段时间我暗中打听了一下以前的世交的近况,都不太好。”
老古说着摆摆手,“我们家铺子旁边那个重要铺子康顺斋,跟我们几辈子的交情了,前段时间老东家的被原来铺子里的小伙计举报了,说他什么虐待伙计,剥削穷人,你说这不是胡扯吗,人家老东家是出了名的厚道人,那小伙计当时饿晕在他们家门口,要不是老东家赏他口饭吃,现在那尸骨保不齐都被野狗吃了,现在倒好,倒打一耙。
老东家跟少东家这下子被折腾的不清,那狗崽子一翻身成了公方经理了。我呸!这都什么破事儿啊!”
唐德恺默然,这种事情他也不是没感觉到,虽然只是个例,但也足够让他警醒的。
老古在唐家住了一天,第二天唐德恺就骑着自行车将老古送到二八五农场。
农场距离机械厂不远,也就十几公里,骑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
这个农场也才建起来两三年,有当地的农民,也有从其他地方调来的农民。
农场很大,行政级别也高的吓人,从单纯的行政级别上来说,农场的书记和市高官同一级别
快到夏天,远远的看见农场就是满眼满天的金黄。
快到了冬小麦收割的时候了。
“够你累的,割麦可不轻松。”
唐德恺略带丹心的说道,“你的腿能撑住吗?”
“放心吧,死不了。”
老古坐在后面拍拍大腿说道。
进入到农场行政区和家属区之后,唐德恺才知道原来农场不仅仅只种植了小麦,还有一片大果园,专门种植库山特产的香梨。
找到人事处办公室,将介绍信拿出来。
“古云岫同志,欢迎你。”
“唐厂长辛苦您亲自把人送来了。”
“没事没事,我跟老古是老朋友了。”
古云岫正是老古的大名。
取自于归去来兮辞。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也许老古的父亲十分向往这样的生活吧。
老古被安排在集体宿舍里,与机械厂一样,也是地窝子。
里面靠墙两边各有一行大通铺,有几个空着的床位,唐德恺和老古选了一个靠墙的位置,将铺盖铺好。
“行了,你快回去吧。”
老古拍拍手道。
虽然有些担心老古的腿,但是唐德恺还是相信老古的能力,并且这里距离机械厂也不远太远,以后让孩子们常来看看他,给他送点东西什么的。
唐德恺拒绝了二五八农场的干部提出要请他吃饭的提议,推说两家是邻居,想吃什么时候都有机会,而现在厂里还忙着呢云云。
真是的理由是,他唐德恺亲自来到农场,书记不说来见一面,甚至连句话都没有。
虽然之前从未和农场的书记见过面,虽然你和市高官同一个级别。
但是唐德恺心里还是不爽。
他们厂还是国家一机部直属单位呢,那是国家部委的亲儿子。
你顶多算是土霸王,我可是皇亲国戚,你这也太不给我面子了吧。
唐德恺带着对老古的忧心和不忿回到了厂里。
028 专家,来了
五一劳动节来临之时,在农场的老古终于开始了他的农民生涯。
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下地割麦子。
因为西疆的土地贫瘠,所以小麦长得十分低矮,麦穗也十分的小。
小麦长得越低矮,割麦的人就越累。
许多人最后真是跪在地上一步步的往前移动。
唐阮阮和叶淮生则是抽出时间来就骑着自行车来看望老古,给他送饭,还有唐阮阮特意准备的灵水。
从没有干过农活的老古的确被折腾的不轻,还好有唐阮阮时不时的补给,让他觉得虽然累,但是还能坚持。
从而得出了自己的身体还很年轻的错觉。
农场里忙着割麦,厂里也热火朝天的忙了起来。
一车车的红砖从公路拉进来,几栋红砖建成的小楼房拔地而起。
不要误会,这不是给厂里建的职工房,而是为了迎接苏联来的专家专门修建的。
由于小楼房是由红砖修成的,所以厂里人都叫它小红楼。
小红楼里面也十分的豪华,墙上涂了白腻子,地上用水泥刮光,每一层都有卫生间。
让每一个来看的职工都啧啧称奇。
大家开始幻想,什么时候我们厂里能够一口气盖个十几栋这样的小红楼,然后咱们大家都住进去。
有人说用不了两三年,有人说起码要二十年,甚至有人说五十年。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左青青站出来,告诉大家建这么一栋小红楼花了多少多少钱,我们厂从投产到现在账上入了多少多少钱。结果两项一抵,之前几个月不但大家白忙活了,还从账上填进去不少。
这下子大家可不敢在幻想一口气修个十栋八栋的小红楼了。
还是住地窝子吧。
没看人家厂长一家也住在地窝子呢嘛。
就连食堂的大妈都被特意嘱咐过,等到苏联的专家来了,要特意给他们开小灶。
做完这些事情,唐德恺一脸不爽的回到会议室。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几个大烟枪已经将这里变成了仙境。
“小红楼也建成了,花了多少钱你们也都知道,所以啊都给我争口气,老高,尤其是你们技术员,一定要人家的看家本领都学到手,不然可对不起咱们省吃俭用建的小红楼。”
高成华轻轻拍了下桌子,保证道:“厂长您放心,这段时间小景一直带着我们学习俄语呢,我们一定会勤学好问,争取将专家们教的知识吃透。”
“我说两句啊。”陈思国放下茶杯说道,“虽然咱们跟老大哥是同一阵营,老大哥也给了我们很多的帮助,但是咱们老话说得好,防人之心不可无,这老大哥再怎么说也不可能完完全全地跟咱们一条心,所以老高你一定要学聪明点,咱这小红楼能换回来多少东西就看你的了,”
“老陈,你这样一说我心里压力很大啊。”高成华苦笑道,“那要是人家对于一些关键技术守口如瓶我能怎么办?总不能硬逼着人家说吧。”
“是不能硬来,但是老高你就不能变通一下。”何大炮恨铁不成钢的说道,“想想办法嘛。”
“那你给我想个办法。”
高成华无奈道。
“我这行行行,我先说一个,你就安排会饿语的技术员寸步不离的跟着他们,务必让他们感受到宾至如归,这总有一句两句的带出来点啥的时候吧。”
“老何这说的也是个办法。”唐德恺点头,“人都到咱们这儿了,活人还能让尿憋死,大家都多想想办法。”
在唐德恺一干厂领导想着如何从苏联专家哪里尽可能多的得到技术信息的时候,苏联专家终于到了。
而比苏联专家还先来的,还有一位同志,叫做邹志鑫,上级调仁他做机械厂的书记。
也就是说唐德恺卸任书记一职,只做厂长。
其实这也是意料之中,随着机械厂的规模越来越大,厂长书记一肩挑的情况自然是要改变的,这也是对唐德恺的一种保护。
火车站。
“哎呀,我们厂可是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专家们盼来了。”
邹志鑫长着大嗓门高声说道。
邹志鑫是从部队转业下来的,长得活似包公,说话震天响,做事不拘一格,唐德恺经过与他短暂的接触,得出了这是一位正直却又不迂腐的汉子。
“欢迎你们来到我们厂指导生产,真的是太欢迎了。”唐德恺也伸出手说道。
这次苏联专家团一共六人,五男一女。
外事局的同志给大家介绍道:“邹书记,唐厂长你们好,这位是专家团的团长叶夫尼根同志,这位是列夫米拉同志,这位是阿斯莱夫斯基同志,这位是谢尔盖耶夫同志,这位是柳德米拉同志。”
唐德恺和邹志鑫跟专家们一一问好,今天景文充当翻译角色。
“我们已经准备好汽车了,不如我们先带各位专家同志去品尝一下我们当地的美食再回去?”
唐德恺热情的说道。
景文翻译给苏联的专家们听。
他们也没有意见,做了许久的火车也感到疲惫。
今天来接他们的是两辆吉普,是邹志鑫特意从军方搞来的。
邹志鑫陪着三位专家和外事局的同志坐在第一辆车上,唐德恺和景文坐在第二辆车上陪着另外两位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