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吧,少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雁九
一个吐沫一个钉,就算过后徒三心疼不舍,可这话说不出,就不会收回去。
好奇的是,邓健是不是有所猜测。
曲阳县毕竟是陵水县相邻,邓健又是曲阳地头蛇。
“说不得是听到些什么,只是没有准信!”
马寨主想了想,得了结论。
邓健为人桀骜,只爱武事,其他事情都嫌麻烦,懒得理会。
这次主动提及陵水县归属,就是异常。
……
滁山距离滁州城十八里地,大部队夜间行军,没有停顿,走了一个来时辰就到了。
王都尉已经派人先一步回城,知会代知州。
不管是霍宝这个“少主”,还是马寨主这个“六爷”,都不容人轻忽。
要不是先头外头敌人方向未明,滁州城还需留人坐镇,代知州也该前往滁山。
这个代知州,就是之前的巢县县令毕福,今年已经五十来岁。
随着知州出迎的,还有个干瘦老和尚,正是滁州军总监察。
马寨主并无意外之色,只是神色有些讪讪。
虽说前两日在曲阳时,大家才见过,可马寨主依旧是不自在。
之前霍五请老和尚出山时,除了以百姓民生为借口,还许诺滁州军之中,众头领之下人物,随老和尚监察。
等到滁州军进金陵,老和尚拿下的第一个中层将军,就是马寨主麾下千户。
在攻城后曾纵兵劫掠,死伤百姓数人、强奸妇女两人。
马驹子这个主将,也落得个失察之罪,记过一次。
那千户将功赎罪,死罪可免,却是活罪难免,直接充入苦役营。
马寨主这个旧主,也闹得灰头土脸,看到老和尚就发憷。
马寨主是明白人,晓得滁州军的弊端。
滁州军是在黑蟒山成军,最早的老人,都是几个寨子的土匪。
做土匪时,一个把头的威力有限,能做的不过是劫掠十数行人。
做到曲长、千户,手中兵卒数百上千,再若放任,那祸害的就是一地百姓。
要是不加以约束,坏了滁州军风气,那不用与别的势力对上,滁州军内部就要乱了。
马寨主觉得霍五请老和尚坐镇监察,也是神来之笔。
这些骄兵悍将,个顶个的都有关系人情,不换个外人来监察,还真是不好下手。
他不会迁怒老和尚,却也是伤了颜面,不爱见老和尚。
老和尚显然没有那么自觉,待知州上前见过,就随着向马寨主、霍宝执礼:“见过六爷,见过小宝爷!”
马债主连忙扶住道:“哈哈,前两日才与老大人作别,作甚这般客套!”
霍宝也避开,道:“老大人不必多礼!”
马寨主不爱见老和尚,老和尚却很爱见马寨主。
他在滁州军时日久了之后,没少研究滁州军的过往。
越是研究,越是觉得马寨主被低估,很是个妙人。
滁州军中,看似邓健勇武无双,水进这个新秀也出彩,可论起来真正的根基反而是一直掌着后勤事,没有赫赫战功的马寨主。
若是没有马寨主在黑蟒山上的投诚,就没有几个寨子的整合。
要没有马寨主在“滁州之变”中的倒戈相向,霍五就不会顺利得了滁州。
看似不声不响,是滁州军的三号人物,实际上是霍五真正的心腹。
老和尚宦海沉浮几十年,即便性子耿直,也不是没有见识。
滁州军一路顺遂,占了金陵,正是需要整肃军纪的时候。
真要细究起来,几位将军麾下,都有不妥当之处。
可到底要从哪里打响第一炮,老和尚也是深思熟虑。
冯和尚肯定要先排出去,毕竟是外来之将。
真要拿他开刀,不管有理没理,倒像是他们受了霍五指使,故意削弱冯和尚的队伍。
邓健也不合适。
真要追究邓健麾下的不妥当,那邓健这个领头的主将惩罚不惩罚
邓健部最大的不妥当,不是他的手下,而是他本人。
杜老八已经转为守将,几个手下都被收拾了一顿,不宜这个时候发作到底。
至于霍宝的童兵,没有什么真正的临阵,就没有什么错处在外头。
剩下的,就是马驹子与水进的麾下。
老和尚选择了马驹子这边。
因为他晓得,此事马寨主不会记仇,马驹子说不得还会领情。
至于水进那里,已经有与霍氏联姻的苗头,明显是霍五要扶起来的人,老和尚怎么会那么不知趣。
只能说当官当久了,就练就了这幅玲珑心肝,倒是给霍五省了许多麻烦。
否则真要大刀阔斧整顿起来,不能说伤筋动骨,说不得也会上下生了嫌隙。
柳彪与韩喜山,跟在马寨主等人身边,也见识了滁州知州与这老和尚的风采。
待看到知州时,两人都不由自主的望向王都尉。
同长着一副笑面的王都尉相比,五大三粗、横眉竖目新知州更像是武夫。
还有这位老和尚,穿着八成新的海青,胸口挂着佛珠,身上也带了檀香味,可光秃秃的脑门上,没有结疤,并不是真的和尚。
待看到马寨主与霍宝的称呼与反应,他们心中很是怪异了。
两军相邻,滁州有亳州军的情报,亳州军这边自然也有滁州军的情报。
武将,邓健、马寨主、杜老八、冯和尚、水进,与巢湖水师于都统、
文官,林师爷与滁州致仕官宋林。
眼前这老和尚是哪个
马寨主与霍宝见他都客客气气,口
第二百三十二章 捷报
陵水县的捷报,比想象中来的还快。
……
邓健等人是十月初七下午从滁山往陵水去,次日中午到达陵水县外。
当时柳虢正带了五千人马攻城。
十尊火炮,已经射了两轮。
陵水县的城墙,炸出了几个豁口。
陵水县里的五千守军,都被火炮炸的心生恐惧。
要不是徒三留下的两千兵马,在楚州经过战火,这回也守在最前线,怕是守军早就溃散。
这两千人马的头目,正是卫海。
作为徒三麾下的悍将,这两个月卫海凭借楚州攻城的战功,一步一步重新得到徒三的器重。
这次留守的两千人,就以卫海为主。
卫老爷子带了老妻幼子幼女迁居楚州,也表现了卫家人对徒三最大的支持与归顺。
之前滁州之变的影响,似已烟消云散。
面对有如神器的火器,卫海不是不畏惧,可是他没有退缩。
他知晓,或许成败就在此一举。
徒三麾下,总不能陈大志一家独大。
总要扶起战将。
郑季那小子,能取代卫江成为亲兵营长,却不能取代卫海为战将。
守住陵水,他们兄弟在亳州军中地位才会稳固,才会弥补兄弟俩五月里的过错。
可是震耳欲聋的火炮声,摇摇欲坠的城墙,都让卫海绝望。
他望向旁边的胞弟,心下思量。
没有必要兄弟两个都折在这里,有他一个就够了。
可是他晓得,直接让弟弟避开,弟弟肯定不肯。
他正想着用什么理由劝弟弟离开,就听到弟弟狂喜道:“大哥,有援兵……是滁州军……”
生死攸关,所有的不快都是小事。
这一刻,卫江打心里视滁州军为亲人,心中也感谢满天神佛。
巨大的军旗,迎风招展。
斗大的黑字,写着一个“滁”字。
一路烟尘,大部队人马,往陵水县城而来。
守城的兵卒看到的不是一个两个。
有之前亲来吊祭的马寨主与霍宝,亳州军上下都晓得滁州军是友军。
“援兵来了!“
“是不是三爷他们也回来了”
“哈哈,让这些混账得意,这下看他们还怎么得意”
守卒的心安定下来。
陵水城墙上,死于炮火的守卒不是一个两个,还有不少被炸伤炸残的兵卒,在哀嚎痛哭。
大家咒骂着柳二的无情。
经过炮火轰炸,没有人会想着他是柳元帅的次子,是亳州军的少主,都只当他是亳州军的叛徒与死敌,必须要灭掉。
柳二原本炮车旁督战,五千人马,十尊火炮,他对拿下陵水胸有成竹。
为了心中痛快,洗净仓惶出奔的耻辱,他甚至没有使什么手段夺城,而是选择了直接攻城。
陵水不重要,重要的是韩将军。
就算这满城军民都屠光,得了韩将军,就是胜利。
至于韩将军会不会不知趣,避开不谈,柳二并不担心。
想要一个人开口,并不难。
只是陵水县守军的顽强,是一个意外。
两轮火炮出去,柳二都心疼了。
他正在犹豫是不是第三轮火炮时,滁州军到了……
……
十月初八晚,滁州这边就得了捷报。
邓健下令,一百架强弩,射向柳二中军。
柳二弩箭穿身而亡。
随后滁州军与出城应战的陵水县守军里应外合,全歼亳州叛军五千人。
柳彪与韩喜山两人都震住。
从滁山到陵水县八十里,可滁州军并不是只走了这八十里,之前还是从金陵赶来。
就算之前是生力军,加上这八十里,也是疲军。
邓健却是没有休整,直接带兵到陵水城外。
全歼!
霍宝则是马寨主对视一眼。
这就又是古怪了。
柳二是叛军首领,却不是武将。
邓健要是真为了陵水县去的,那好好的杀人作甚
柳二确实该死,却与滁州军上下没有仇怨。
直接活捉柳二,交给徒三,还能得一个人情。
邓健此举,更像是抢在徒三与柳二对话前“杀人灭口”。
看来陵水的矿比想象中的还要值钱。
霍宝与马寨主眼中都多了兴奋。
滁州军也不富裕。
五个州府之地,可十来万兵卒,每日嚼用也是惊人抛费。
这一点,执掌后勤的马寨主与心中估算过的霍宝最清楚。
随同滁州军捷报而来的还有郑季。
郑季奉了徒三之令,传话给柳彪、韩喜山,让两人奉韩夫人等人往楚州去。
柳彪还罢,韩喜山却是不快。
答应让了陵水,也不用这么匆忙吧
就算是避嫌,也没有这个避法。
徒三此举,不过是下马威,故意压制柳、韩两家。
他想要作甚
莫非是故意为难两家,逼得两家族人不得不反
那样的话,正好趁着滁州军在,清理了两家势力,徒三就能一家独大,真正掌握亳州军。
脑补了一番,韩喜山反而不敢妄动,按捺住不快,接了传令。
两人去整顿兵马,好明早就出发往楚州去。
郑季看着韩喜山背影,面上有些古怪。
霍宝见状,心下一动,问道:“郑三哥,怎么了可是韩家有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