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吧,少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雁九
这位皇后父兄都是军中将领,叔父更是当今丞相。
皇帝怎会放着已经长成的爱妃之子不立,立一个奶娃娃
后族权倾朝野,怕是四皇子立太子,他这个皇帝的性命就要到头。
到时候母后临朝,这天下是谁家天下
如今朝廷陷入僵局。
若要出兵平叛,那就后族的分量越来越重。
二皇子就离太子之位越来越远。
今年有人请立太子,未尝不是河南道、淮南道大乱的缘故。
想要借此要挟皇帝,立皇后养子为太子。
只是皇帝到底是皇帝,岂是愿意被威胁
还有这皇帝之前,四、五位皇帝都是暴毙、毒死,也足以让人引以为戒。
贾演半响没说话。
自古以来,皇权与相权之争,都是不死不休。
丞相是高门,家中文武满朝。
若丞相败,大宁元气大伤。
若皇帝败,皇后扶幼主登基,就算平叛,大宁也要换主人。
这世道真是没救了。
贾源将手中信递给兄长。
贾演接下,匆匆看过,神色大变:“滁州、和州……下一步就该是庐州……庐州有巢湖水军……”
“大哥也看出来了”
“或许……是为了打扬州扬州城也有水军,想要拿下扬州城,需要水陆齐下……”
“拿下扬州呢上头只剩下一个楚州,再北河南道都有教首起事,总不能朝廷平叛军还没来,各地白衫就自相残杀吧”
贾演又看了眼信:“这两样是不是太显眼了”
“军粮都要断了,留着这些还有何用就那百十丈的缺口,金陵还用守么这就是块肥肉。”
金陵与和州隔江相对,霍五怎么会允许旁人占金陵
火炮也好,强弩也好,都在金陵守军手中,轮不到他们这城郊四方千户所。
“史今那边”
这半年贾家兄弟升官,史今作为地头蛇,军中老人,也从千户升了金陵卫指挥使司副使,正四品,手下掌管三千守军。
“史大哥是明白人,他之前拉了咱兄弟一把,咱们不能撇下他。”
史今性子谨慎,可实际上对霍五那边,也始终卖着人情……
……
和州州衙,一早贴出了告示。
不少士绅百姓围着观看。
“初八在州学准备考试,考试合格者往滁州为吏员,童生以上者在州衙报名……善术数着可经初试获得报考资格……”
“童生以上还靠谱,怎么还单列出术数那不是账房都能下场了”
“许是就缺记账的人呗。”
“滁州穷呢,谁稀罕去”
“当官呢,你不稀罕有人稀罕!”
“……”
不管滁州如何,动心的人不少。
不止寒门士子,就是士绅子弟也多动心。
学成文武艺,卖给帝王家。
霍元帅是两地之主,出仕侍奉不是应该的
这就是和州与滁州的不同。
滁州士绅之前念念不忘朝廷。
被滁州军收拾了好几回,可都是半强制的拉了子弟入滁州军,还有不少人家在观望。
到了和州这里,不用霍五威逼利诱,他们自己就将自己说服。
告示贴出去没一会儿,就陆陆续续有人到衙门里报名。
……
中午,霍宝从林先生处出来。
朱刚、梁壮已经在外头候着。
自从到了和州,霍宝就恢复先前滁州规矩,上午随着林先生学习《史记》,下午去州大营,看马驹子等人操练兵卒。
两千童兵也在州大营,由霍豹盯着。
霍宝看见朱刚,想起一事,道:“近日无事,你与小二收拾、收拾,回滨江待几日,陪陪父母……”
之前跟朱县尉提过一次,让朱强回滨州一段时间的,后来缺人就忘了此事。
如今和州四地都开始征兵,负责和州征兵的是水进。
童军编制除了换冯和尚部的两千人,还有五千,半数以上新丁,暂时并不征兵。
正是闲暇时候。
和州距离滨江不足百里,有事情再传召回来也来得及。
朱刚迟疑道:“宝爷身边……”
第一百五十八章 解了疑惑
“史大爷五月时补了千户,七月升了金陵卫指挥使司副使……贾家两位叔父,三月时补了军职,如今都在东城千户所任上,贾二叔为千户,贾大叔为掌印……”
说到这里,霍宝顿了顿:“史大爷很是放心不下你,几次托我爹打听你的消息……我爹之前还叫人去亳州寻你,一直没有线索,以为你是用了化名……”
没想到史从压根就没去亳州,而是距离金陵就几十里的和州。
史从听得目瞪口呆。
贾家兄弟,一个秀才,一个白身,半年之内就一个从五品、一个正五品
堂兄那边,从五品掌印位上多年,资格够升千户的,升千户不意外,可随后又连升两级到正四品指挥使司副使,也太骇人。
说话的功夫,霍宝将他领进一间茶室。
是州衙临时待客之处。
“金陵,怎么了”
亲朋故旧都在金陵,史从关心则乱。
“三月底换了知府,四月换了金陵卫指挥使……这两位都是爱财的,金陵这半年来月月加税,商户已经跑了不少……”
史从脸上更是担忧,已是坐不住。
霍宝见状,怕他一冲动跑回去,忙道:“若是你家仆在外,那就还是再躲些日子为好……前头走了的金陵知府,还只对商贾人家动手,如今这位知府,却是京中有靠山的,敛财无度,已经寻借口抄了好几个士绅人家。”
这不是吓唬史从,而是真事。
就是因这个,弄得金陵城怨声载道。
这知府之前刮地皮榨的是商贾与百姓的血,士绅人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今肉割自自己身上,才是真疼了。
史从也明白霍宝之意。
那些逃散的家丁,都是后患。
要是他始终不露面,还没有什么。
就算家丁想要反咬主人杀官兵,也是口说无凭,无以对证。
要是史从回去,别人再拿出那些家丁来告史从,就算证据不足,只凭口供,不死也得褪层皮。
他也是因顾忌这个,才不敢与家人联络,就怕落了行迹,拖累亲人。
只是……
他望向霍宝目光带了殷勤:“恩人与贾二哥那边有书信往来”
霍宝点点头道:“你若是有家书,可以送过来……令堂三月里主丧,对外宣称令尊是在江上出事,一双儿女失踪,想来还在苦等你们兄妹消息……”
史从红了眼圈。
霍宝见气氛沉重,岔开话道:“方才在外头……你可是有事”
史从苦笑道:“眼见着坐吃山空,我便想着试试应试……可真名怕有后患,化名又没有户帖,便踌躇不定……
霍宝有一件事好奇许久。
“不知令妹许亲的……到底是滁州哪一家”
当初从南山村逃亡出来,霍家父子一行遇到的贾源几人与史家人,都是与滁州相关。
贾源是携子侄到滁州给长辈拜寿。
史从父子是前往滁州送嫁,遭遇陵水溃兵,史从之父惨死,史从杀官兵逃亡。
等霍宝到了滁州,打听出三月里过寿的是宋老大人。
宋老大人与贾源兄弟逝去的舅舅是同年,宋二爷之妻,就是贾源的表姐。
可史家亲家是哪个,就不好打听。
十七、八适婚少年不少,因天灾拖延婚期的也好几个。
史从苦笑,好一会儿道:“是滁州吴家……”
滁州军在滁州“锄恶”之事,早在滁州军围城时,就在城中传开来。
吴家父子之恶,在和州众所周知。
曾与这样人家做亲,即便是前亲家,史从也觉得面上无光。
霍宝却觉得不对。
早在之前,他想过会不会是吴家,还专门叫人问过吴老爷那几个孙子的亲事。
年长的已经定亲,是伯父在任上给做主定的官家女,不知为何迟迟没有迎娶,次孙议的是前知州的内侄女,三孙是个傻子。
三月里时,吴家并没有张罗迎娶适宜。
“是吴家二房”
史从摇头道:“是长房长孙……”
霍宝笑了:“想来也是,令尊令堂爱女心切,当是看不上吴家二房那等家风子弟……”
史从讪笑道:“是祖父生前与吴家长房订的两家亲事……”
霍宝道:“想来和州这边吴家的消息不全,他除了奸淫掠抢,还有一条杀兄、杀侄、侵产的罪名……这侵的就是吴家长房的产业……”
竟是吴墨么
霍宝对吴墨印象颇佳。
由霍五做主,六月里牛清与吴墨之妹已经换了定礼。
婚期暂定在明年。
史从惊骇:“竟然还有此事还真是看不出,来金陵几次论亲的,最后敲定婚期的,都是吴二爷……”
若不是吴家催促,他们父子怎么会不打听淮南路情况,就直接北上
霍宝眼神一眯。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吴家二房有抢婚之事在前,想必得了甜头,想要再来一次。
尤其这史家女,因是这一辈长女的缘故,嫁妆十分丰厚。
霍宝便将知晓的说了:“吴家二房去年曾抢了长房孙女的亲事给自己孙女,连带着嫁妆都是现成的;想是得了这一次便宜,便想要来第二回!估摸也是心虚,才没有大张旗鼓张罗喜宴事宜,故意定在三月,催你们送亲,多半是故意,想要趁乱换新郎……”
等史家人过来,就可以解释说因局势乱的缘故,不好大操办。
这般鬼祟,多半是想要将史从说给那个三傻子。
史从“腾”的起身,浑身战栗:“他们竟敢”
别人不晓得淮南道乱了,身在滁州的吴家人不知道
他们想要趁乱发财,却是坑死了史二爷。
霍宝道:“我这也是猜测,具体如何,你稍后问吴墨就是。”
史从迁怒道:“他是二房教养大的,一丘之貉!但凡往金陵送信提醒一声,就不会有后头的事……”
霍宝想了想吴墨告二房的状子,杀人、侵产、换亲都提了,却没有提史家这门亲事。
多
第一百五十九章 巢湖变故
过了两刻钟,得了传召的吴墨匆匆而来。
他是文职,并不上场杀敌。
因为水进麾下拿得出手的文职有限,吴墨很快就崭露头角,接手了后勤事,如今正得用。
这次没有下去征兵,是他正在统计城里的丁口数。
奉命传话的小兵得霍宝吩咐,已经与吴墨说了史从身份。
他未来大舅子,三月时随父送嫁路上出事,与妹妹暂居和州。
吴墨心中,十分复杂。
在他不知道的时候,这门亲事竟然还在继续
霍宝居中给两人做了介绍。
这两人,还是初见。
吴墨留心史从,见他眼中不掩恨意,却无心虚之类,就知之前受了二房蒙骗,史家并没有悔婚。
史从却是见吴墨神情坦荡,没有半点儿懊悔难安,想起因送嫁遭遇横祸的亡父,越发愤恨,死死握着拳头,忍不住要动手。
霍宝道:“你们好好说一说,毕竟先头有吴家二房搅合在里头,难免有什么误会……”
到底是两家私事,霍宝就与牛清出去,留下他们自己掰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