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麻郎却不知道他表现得越急切,郭致远反而越有底气,因为主动权在他手里,便不慌不忙地微笑道:“韦麻郎将军,我答应你的事情我一定会做到,我们中国有一句古话,性急吃不了热豆腐,你需要多一点耐心……”
韦麻郎一听脸色就变了,眼中寒光一闪,厉声道:“郭大人,你是在戏弄我吗?请不要挑战我的耐心,只要我一声令下,你和你的人就再也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一旁的李锦急得直跳脚,不停地朝郭致远使眼色,意思要他不管怎么先答应韦麻郎再说,千万别再刺激韦麻郎了!郭致远却看也不看他,朝韦麻郎冷笑道:“韦麻郎将军,如果你想和我合作,就请不要用这样毫无意义的威胁来对付我,西班牙人也曾这样威胁过我,但最后却不得不向我道歉并做出赔偿,你的舰队或许很强大,但也强不过西班牙人的无敌舰队吧?……”
第二百三十一章 风水宝地
韦麻郎眼角剧烈地抖动着,他想不到郭致远面对他如此强大的武力威胁还如此强硬,不过听完郭致远的话他反倒冷静下来了,是啊,郭致远能够让一向高傲的西牙人为马尼拉大屠杀事件道歉并且做出赔偿,虽然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让自己率领舰班队赶到马尼拉海域估计也是被他利用了,不过这足以说明这个年轻的外交特使不简单,自己确实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下这个年轻人了。
想到这里,韦麻郎长吸一口气,将自己的怒火强压下去,对郭致远皮笑肉不笑道:“郭大人,我为刚才对你的威胁道歉,我非常愿意跟你合作,不过你总得给我一个准确的答复吧,不可能让我无限期地等下去吧?!……”
郭致远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竖起食指道:“一年!你给我一年时间,我会兑现我的承诺!……”
韦麻郎死死盯着郭致远没说话,郭致远目光平静与他对视着也没说话,最后韦麻郎先移开了视线,咬牙道:“好!我就给你一年时间,如果一年后你仍然不能兑现你的承诺,我一定会让你知道戏弄我的代价!……”说完就对自己身后的荷兰士兵挥挥手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开了。
郭致远目送着韦麻郎带着舰队离开,才发现李锦居然没有跟着韦麻郎一起离开,就瞟了他一眼,似笑非笑地问道:“你怎么不跟荷兰人一起走?……”
李锦哭丧着脸道:“我怎么走啊?韦麻郎会杀了我的!我办砸了差事,沈大人也不会放过我,郭大人,我现在无处可去了,你让我跟着你吧!……”
“跟着我?!”郭致远眉毛一扬,又瞟了李锦一眼,这个李锦虽然没什么节操,但是能力还是有的,在海商圈子里也闯荡出了一点小名气,这样的人不值得信任,却可以利用,便呵呵一笑道:“跟着我也不是不可以,不过我可不养废物,你要跟着你得先证明你对我有价值……”
李锦一听就大喜过望,朝郭致远点头哈腰道:“谢谢大人收留,大人放心,我一定会全心全意为大人效力的,我就是大人身边的一条狗,您要我咬谁我就咬谁……”
郭致远想了想道:“那好吧,你就先跟在我身边做个近侍吧,我看你的表现再给你安排差事……”
还真别说,李锦这家伙眼力劲还是不错的,自打给郭致远当近侍以后,把郭致远招呼得那叫一个舒服,郭致远每天一起床,这家伙一准在门外候着,洗脸水什么的都全给郭致远准备好了,郭致远口渴了,都不要说话,咳嗽一声,李锦就把茶端过来了,唯一让郭致远有点不适应的就是这家伙太爱拍马屁了,每天谀词如潮,马屁张嘴就来,郭致远说了他几次,但这家伙似乎是本性如此,怎么都改不了,慢慢郭致远也习惯了,他现在有点明白皇帝为什么都喜欢宠幸太监了,身边有一个时刻以你为中心,拼了命讨好你,把你的生活起居招呼得周周到到的人,这种感觉似乎也不错呢。
船队在海上又航行了十来天,已经接近福建海域了,离开这么久,终于又回到了祖国,众人都十分兴奋,郭致远却不知怎么的有点兴奋不起来,想了半天才找到心结所在,就是那五百多幸存商民的安置问题,这五百多幸存商民可是郭致远的宝贝疙瘩,郭致远说什么都不会让别人抢走的,但是一旦上了岸,这些幸存商民的安置问题就不是他说了算了。
说起来郭致远现在的处境的确有点尴尬,他这个外交特使本来就有点名不正言不顺,如今出使任务完成了,这个外交特使自然也当不下去了,还不知道万历皇帝会给他安排什么新差事,如果不能成为一方主官,他还真不知道把这五百多幸存商民安置到哪里去。
虽说古田县算是郭致远的根据地,但是随着郭致远的成长,这块根据地已经不能满足郭致远的发展需要了,而且古田县不靠海,郭致远下一步的发展计划却是要在海上建立自己的势力,所以郭致远必须另外建立一个根据地以拓展自己的海上发展计划。
但是这个根据地却不好找,首先这个根据地必须是靠近中国内陆,否则只应付海盗的骚扰就够让郭致远头疼的,要适合人居住,还要是无主之地,最关键的是郭致远还得找到一个合适的借口,否则被人告上一状,说他有图谋不轨之心那就麻烦大了。
李锦最会察言观色了,很快就发现了郭致远有心事,连忙小心翼翼地问道:“大人,您可是有什么烦心事?能否说与小人听听,或许小人能帮大人分分忧呢?……”
郭致远瞟了李锦一眼,眼睛一亮,李锦常年在海上跑,对福建附近的海域自然是最熟悉不过,没准还真能帮自己找到一个适合的根据地呢,就把自己想法和李锦说了,李锦一听就用力一拍大腿道:“这事大人您问小人算是问着了,小人知道一个现成的好地方,大人您一准满意!……”
“哪里?!”郭致远眉毛一扬,连忙追问道。
李锦本来还想卖卖关子,被郭致远锐利的眼神一瞪,连忙压低嗓门道:“澎湖岛!那里靠近内陆,又有天然的避风港,可是一块风水宝地啊!……”
郭致远一听眼睛更亮了,他虽然没去过澎湖岛,但是后世那首著名的《外婆的澎湖湾》他可是听过的,从歌词里就可以感受到澎湖岛的美丽,也说明那里肯定是适合人居住的,之前荷兰人就曾打过澎湖岛的主意,把那里给占领了,后来沈有容孤身去找荷兰人谈判,韦麻郎被沈有容的气势给吓住了,不得不撤出澎湖岛,现在澎湖岛岂不正成了最好的无主之地吗?
而且郭致远不比荷兰人,只要把澎湖岛占住了,就可以以安置从马尼拉归国幸存商民的名义把澎湖岛变成自己根据地,只要形成既定事实就好办了,澎湖岛对于朝廷来说本是鸡肋一样的存在,还要派兵把守,郭致远把澎湖岛占了,也等于为朝廷节省了兵力,增加了一道守护屏障,想必朝廷也会乐见其成!
第二百三十二章 建设澎湖岛
想到这里,郭致远高兴地拍了拍李锦的肩膀,哈哈大笑道:“好!你这个主意不错,给你记一功,咱们就去澎湖岛!……”
当即郭致远吩咐船老大调整航线,船队改向澎湖岛驶去。在海上航行了一日,澎湖岛就出现在郭致远的视野里,此时太阳刚刚升起,金光四射。小岛一侧的礁岩在阳光映照中投下道道阴影,恰似一把巨大的扇面。层层叠叠的礁石,阶梯分明,直入海中,汹涌澎湃的海浪欲冲刷其顶端而不达,便绝望地退却,化为阵阵泡沫,礁石被海水舐得油光铮亮,微微泛红,好似刚出炉的一堆紫铜铸造的围墙一般,白色的海鸟欢快地海岛四周翻飞着,不时发出一阵阵愉悦地鸣叫,红日,礁石,海鸟,惊涛,这美丽壮观而又和谐的画面让郭致远第一眼就爱上了这块风水宝地!
如果从天空俯瞰下去,小岛和远处的几座更小的岛屿接连环峙,围成了一个半弧形,其间水域虽通外海,水面却远较外海平静,犹如一泊大湖,在闽南话里澎湖就是平静的湖的意思,取这个名字正是因为周围这一圈小岛围成的内海像一处平静大湖,也就形成了天然的避风港。
郭致远对这块风水宝地满意极了,船还没完全停稳就第一个冲上跳板,登上海岛以后,郭致远站在礁石上四下观察了一下岛上的环境就更满意了,岛上虽然没有常住人口,但是却有不少现成的木屋,那是过往的渔民路过休息自行搭建的,岛上的山坡上还有一个妈祖庙,路过这里的渔民都会专程登岛祭拜,据李锦介绍,岛上还有好几口古井,供应日常饮用淡水没问题,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岛上没有什么高大的树木,全部都是低矮的灌木,如果要建造营地和修补船只的话会缺少足够的木材。
不过对于郭致远来说问题不大,他要把澎湖岛打造成根据地,上面的建筑自然要足够坚固才行,所以他准备岛上所有的建筑都用石料和三合土来砌筑,等去马尼拉的贸易航线恢复后,这里就会变成中国和马尼拉之间的贸易中转站,各种物资都会源源不断地运过来,建筑材料也不会缺。
在岛的右侧还有一片水寨军营,那里是朝廷水师驻扎的营地,不过此时并没有人,据李锦介绍,只有在春季气温回升的时候,明朝水师才会派军队上岛轮流驻扎,现在正是他们换防的空窗期,郭致远老实不客气地直接把水师的水寨军营也占用了,明朝文官地位要高于武官,他这个外交特使自然也不怕和福建水师的将领打嘴皮子官司。
岛上还建了两个简易炮台,那是韦麻郎他们建的,现在也便宜郭致远了,郭致远从福船上调了两门红夷大炮装到了炮台上,这样即便有海盗船过来也不怕了,有了炮台防御的海岛就像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小股的海盗势力胆敢自不量力来攻打的话基本也是送菜。
岛上有现成的木屋,所以五百多名幸存商民很容易就安置下来了,郭致远把岛上需要的物资列了一个单子交给孙老三,以孙家的实力这些物资很快就可以采办齐,另外他还要孙老三把他圆满完成出使任务的消息汇报给朝廷,他这次也算是立了大功,朝廷肯定会有封赏下来,但具体是什么封赏,就得看上层的的博弈了,所以郭致远自己准备留在澎湖岛上,看看风头再说。
另外这五百多名幸存商民中有部分在福建内陆还有亲属在的,需要回去探亲,不过他们大都表示愿意回去带着亲属一起来澎湖岛上定居,对此郭致远是本着来去自由的原则,毕竟强扭的瓜不甜,让他们跟着孙老三船一起离开了。
郭致远还让人对剩下的幸存商民的特长做了登记,以方便他们各展所长,这里面确实是人才济济,各方面的人才都有,其中以技术性人才和商业型人才为主,等郭致远的海上拓展计划全面铺开,这些人都能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骨干。
一周后孙老三带着三条满载各种物资的商船再次来到澎湖岛,同来的还有孙传和徐光启,上次孙老三离开的时候,郭致远就让他给孙传带信,说准备把恢复中国和马尼拉贸易航线的任务交给孙家,并让孙传担任常驻马尼拉的中方税务官,孙传给郭致远投资自然是期待回报的,但他没想到郭致远给他的回报会这么大这么快,为此他兴奋得一天一夜没合眼,亲自跑到澎湖岛来向郭致远致谢,并表示澎湖岛建设所需的一切物资都由孙家包办。
徐光启的到来更是帮了郭致远的大忙,建设澎湖岛可是个大工程,千头万绪的事让郭致远头都大了,有了徐光启帮忙郭致远就轻松了,基本可以当甩手掌柜,在徐光启的调度下,建设澎湖岛的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澎湖岛的建设简直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再也不是从前那个无人居住的荒凉小岛了!
按照郭致远的规划,建设后的澎湖岛将分为生活区、生产区、商业区,防护炮台也增加到了五座,基本可以覆盖全岛,孙传也再次调来了五十名孙府家丁,这样的防护力量,即便是大股海盗来袭也只能铩羽而归了!
再说郭致远圆满完成出使任务,不仅成功将被西班牙人囚禁的大明在马尼拉经商的幸存商民救回,还让西班牙不得不对去年的马尼拉大屠杀事件道歉,并以抵扣贸易税收的方式进行赔偿的消息传到福建立刻引起了轰动,百姓们拍手相庆,觉得大涨中国人志气,纷纷打听郭致远是谁,而他在古田县的卓越政绩以及在福建遭遇瘟疫时期的卓越表现也被人提起,一时间郭致远在民间的声望大涨。
与之相反的是,福建官场中人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却大都是酸溜溜的很不是滋味,原因很简单,这么多资历丰富的福建官员几次出使马尼拉没办成的事居然让一个毛头小子办成了,你让他们脸往哪里搁?
第二百三十三章 联名举荐
于是各种攻击郭致远的言论开始满天飞,有说郭致远还私自与西班牙人缔结一份丧权辱国的协议,以此换取西班牙人释放被囚禁的大明在马尼拉经商的幸存商民和道歉,也有说郭致远答应西班牙人以抵扣贸易税收的方式赔偿大明商民损失包含私心,是想中饱私囊,尤其他们得知郭致远带领五百名幸存商民占据了澎湖岛,就更找到攻击的借口了,意图不轨,有不臣之心,一顶顶罪责深重的大帽子扣到了郭致远头上。
已经有不少福建官员准备联名弹劾郭致远,不过都被徐学聚给压下来了,徐学聚这样做当然不是为了回护郭致远,而是因为他知道郭致远圆满完成出使任务立下大功已是不争的事实,压是压不住的,更何况郭致远早已将他圆满完成出使任务,救出被西班牙人囚禁的幸存大明商民的消息刊登在《兴明报》上,如今已经是天下皆知了,这个时候攻击郭致远这位大明功臣,只会激起民愤。
但是徐学聚也深深地感受到了郭致远的威胁了,再让郭致远这样继续成长下去,他这个巡抚也将成为郭致远的踏脚石,所以他绝不能再让郭致远继续成长下去,而阻止郭致远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再给他独当一面的机会,给他安排一个有名无实的官职,再给他找个不对付的顶头上司,这样郭致远就折腾不起来了。
至于这位和郭致远不对付的顶头上司,徐学聚也想好了,要说这福建省有哪位大臣比他更恨郭致远,那自然是非福建分守漳南道右参政沈一中莫属了。
沈一中得知郭致远圆满完成出使任务归来的消息也是气闷得紧,心说这小子可真命大啊,这样都弄不死他,还让这小子立下大功,这今后要对付他可就更难了。就在沈一中气闷的时候,却接到通知说巡抚徐学聚要来漳南道巡察,沈一中一听就诧异了,徐学聚是东林党,他是浙党,一向不怎么往来的,徐学聚怎么突然跑到漳南道来巡察呢?
不过不管怎么讲徐学聚都是沈一中的上司,面子功夫还是要做的,他赶紧布置迎接,徐学聚来了以后,对沈一中表现的很是热情,不知道两人关系的还以为两人是多年故交呢,沈一中却知道事有反常必为妖,一番公式化的寒暄过后,便屏退左右,开门见山道:“徐大人,你向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不知此次前来有何见教啊?……”
徐学聚瞟了沈一中一眼,呵呵笑道:“我是来给沈大人道贺的啊,吕宋酋擅杀我朝商民一事圆满解决,沈大人居中调度有功,我正准备为沈大人向朝廷请功呢!……”
沈一中心说你是故意来恶心我的是吧,哪壶不开提哪壶,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之前把皮球踢给我是想借刀杀人,便皱了皱眉头道:“徐大人,这我可当不起,要说居中调度有功那也是徐大人你,下官不过是按照徐大人的吩咐办事罢了……”
徐学聚哈哈一笑道:“沈大人误会了,我是真准备为沈大人请功,大人你想啊,这能让吕宋酋为擅杀我大明商民一事低头,不仅释放了被他们囚禁的我朝商民,还答应赔偿,这是何等大功啊!若是都被那郭致远占了,岂非太便宜他了?……”
沈一中听徐学聚的口气似乎不像是有意戏弄他,有些犹疑地道:“那巡抚大人的意思是……?”
徐学聚知道如果不彻底表明自己的立场,沈一中是不会表态的,就呵呵笑道:“沈大人,这郭致远不得了啊,从他出任古田县令这才不到两年,就已经名震朝野,如今又立下这等泼天大功,当今圣上的性子想必沈大人也是有所耳闻的,最好朝廷颜面,此次郭致远出使吕宋,让吕宋酋为擅杀我大明商民一事低头道歉,大涨我朝声威,圣上必定龙颜大悦,若是让他这般发展下去,福建只怕再无你我立足之地了!……”
沈一中见徐学聚说了心里话,也就不再遮掩自己对郭致远的恨意了,恨恨地一拍大腿道:“世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老夫若是再年轻些,岂有竖子出头之日!……”
徐学聚暗暗好笑,顺着沈一中的话头道:“是啊,此子已成气候,福建能压制此子的也只有沈大人了,所以我打算向圣上举荐郭致远升任漳州府通判,不知沈大人是否愿意与我联名举荐?……”
沈一中一听眼睛就亮了,徐学聚这一招挺狠啊,通判是正六品官职,郭致远从七品知县升为正六品,算是升官了,但论实权反而不如了,因为通判不是一把手,大概就相当于现代的常务副市长,一般主要分管粮食、水利、农业、畜牧和地方防务等工作,但这并不是一定的,其职权大小很大程度要看地方主官的重视程度,徐学聚举荐郭致远为漳州府通判,就等于把郭致远放到了沈一中眼皮底下,沈一中在漳州任职多年,漳州府官员大多是他的门生故旧,只要沈一中一句话,就可以把郭致远架空,让他这个通判有名无实,在漳州无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