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朝狠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寂寞一刀

    “此话当真!”万历皇帝一听就蹭地站了起来,两眼直放光!没办法,他现在实在太缺钱了,要知道此时大明全国一年的赋税也才两百多万两银子,除了江南一带比较富庶的省份,很多穷省一年的税赋还不到十万两银子,而且郭致远还承诺可以逐年递增一成,十年后可以每年奉献税银二十万两,且不用朝廷花费一分钱,这样的好事到哪里找!

    郭致远自信满满地打保票道:“圣上给微臣一万个胆子,微臣也不敢欺骗圣上,若是微臣做不到,微臣任由圣上处置,绝无半句怨言!……”

    此时的万历皇帝已被郭致远的银弹攻势给砸晕了,早已忘记了徐学聚弹劾郭致远有不臣之心的奏折,只是定定地望着郭致远,不知道该不该相信郭致远说的话,实在是郭致远的话太让人难以置信了,不要朝廷花费一分钱把这么大一个荒岛建设起来,还能每年给朝廷奉献十万两白银,怎么听都像是天方夜谭!

    万历皇帝情不自禁地来回踱起了步,过了好一会儿才沉吟道:“兹事体大,在东蕃开府建衙历朝历代都没有先例,朕也需和朝中诸位大臣商议才好定夺……”

    郭致远知道万历皇帝其实已经动心了,但是那些朝中大臣肯定会极力反对,尤其是首辅沈一贯肯定会不遗余力地阻止此事,到时候朝中大臣的意见一边倒,万历皇帝的想法肯定会动摇,不过郭致远也知道,这么大的事,万历皇帝不和朝臣商议是不可能的,他只能竭力去争取,连忙道:“请圣上准许微臣参与朝议,微臣愿与朝中大臣当廷辩论!……”

    万历皇帝眼睛一亮,他也在担心此事会遭到朝中大臣的一致反对,到时候他这个皇帝面子也不好看,在立太子的问题上就是因为朝中大臣的一致反对,导致他不能兑现答应郑贵妃立福王为太子的承诺,搞得灰头灰脸,如果让郭致远参与朝议,到时候朝中大臣的矛头自然就全对准郭致远了,他可以稳坐龙椅,进退自如。

    想到这里,万历皇帝就高兴地点了点头道:“如此也好,你进京不是来向朕献俘的吗朕便下一道诏令,让礼部操办此事,此次你平叛有功,朕也理应封赏与你,到时你上殿谢恩,便可提出此事,朝中大臣若是反对,你自与他们辩论,朕到时再做决断!……”

    郭致远暗骂万历皇帝滑头,把自己推出去当靶子,承受朝中大臣们的攻击压力,他自己稳坐钓鱼台,不过他也知道这是自己能够争取到的最好结果了,不把那些朝中大臣全辩倒了,万历皇帝是下不了决心的,连忙磕头谢恩道:“谢圣上恩典,微臣必不负圣上隆恩,为我大明兴盛,哪怕是万夫所指,微臣也不惧!……”

    从皇宫出来,郭致远身上的冷汗还没干,方才实在是太险了,一个应答不对自己就可能人头落地,能够安全从皇宫走出来也算是死里逃生了,怪不得都说伴君如伴虎呢,这种性命完全不受自己掌控,而完全取决于别人的喜怒的感觉真是太压抑了,如果可能的话,他真的希望这一辈子不用再踏进皇宫。

    说到底郭致远现在还是太弱小了,不能不仰人鼻息,好在万历皇帝这一关他算是暂时过了,不过他的心情却仍轻松不起来,因为他知道朝中大臣那一关却更不好过啊!




第二百八十一章 见沈鲤 一
    郭致远用屁股想都知道,只要他在朝议时提出在东蕃开府建衙的想法,必然会遭到沈一贯的极力反对,沈一贯乃是当朝首辅,也就是众官之首,他极力反对的话,朝中大臣一半以上都会站在他那边,而郭致远却是完全的孤立无援,所谓的舌战群儒的画面yy一下还可以,郭致远真要以为能凭三寸不烂之舌就能奠定胜局那就是幼稚了,朝议可不是大学辩论会,大家一起来比口才,政治讲的是势力平衡,只有在双方势力对等的情况下,口才才会发生作用,在这种重大问题的决策上,连万历皇帝都不敢讲一言而决,更何况郭致远这个小小的六品文官!

    所以郭致远必须寻找朝中其他势力的支持,如今朝中党派林立,浙党、楚党、东林党、太子党、福王党、阉党等等,好在此时的党争还没有到崇祯时期那种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地步,各党派也还没完全成型,只能算是利益小圈子,所以郭致远还有机会,他可以游走于各党派之间,寻求支持。

    沈一贯是浙党领袖,所以浙党的主意郭致远就不用打了。东林党的情况要复杂些,原本沈鲤算是东林党领袖,而郭致远的便宜老爹郭正域也算是东林党人,但是随着东林书院的建立,顾宪成等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相应的沈鲤在东林党的影响力也就弱了。而徐学聚想必也早已和朝中的东林党人串联,所以郭致远要想争取东林党的支持也难。

    但是郭致远还是要想办法争取沈鲤的支持,沈鲤德高望重,又是内阁次辅,只有争取到他的支持郭致远才有和沈一贯抗衡的资本,郭致远唯一担心的是沈鲤虽然为官正直,但是他的思想受到时代的局限性,他会支持郭致远在东蕃开府建衙这样异想天开的想法吗

    不管怎么样,郭致远还是决定试一试,而且他之前几次被前福州知府黄似华弹劾,也多亏沈鲤从中斡旋才得以化险为夷,上门感谢一下也是应该的,所以郭致远回到住处,让张承备了些福建特产做礼物,便亲自去沈鲤府上拜访了。

    沈府和郭致远自己家一样,是一座四合院,比郭致远家要略大些,不过和沈一贯的府邸就没法比了,作为内阁次辅却住这么小的宅院,足见沈鲤的清廉。郭致远暗暗感慨,上前敲门,门开了,一个年老的老仆上下打量了郭致远一番,警惕道“你是何人我家老爷不见客!……”

    这其实也是沈鲤定下的规矩,他公正无私,断绝私人交往,基本不在家中会见朝中大臣,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曾有同乡官员登门拜访,带了些家乡特产准备送给他,都被他拒之门外。也正为如此,才使得他在东林党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弱,结党是需要经常聚在一起商议,你都不让别人登门,那还怎么当东林党领袖

    郭致远连忙道“我乃郭正域之子郭致远,特来拜望沈阁老,麻烦通禀一下,阁老若不肯见我,我立刻离开……”说着连忙把拜帖递了过去。

    那老仆是沈府的老人,郭正域和沈鲤关系很好,这老仆也是知道的,这才接了拜帖进去通禀了,过了一会儿,就见一个面容方正的长须老者快步走了出来,哈哈大笑道“美命(郭正域字美命)家的千里驹来了,老夫怎能不见!……”

    郭致远知道这长须老者一定就是沈鲤了,沈鲤作为内阁次辅,向来不在家中见客,听说他来了居然亲自出来迎接,足见对他是何等看中,也不由心头一热,赶紧快步上前躬身行礼道“小侄见过沈阁老……”

    沈鲤满眼欣慰地打量着郭致远,哈哈大笑道“老夫早就和美命说想见见他家的千里驹了,哪知他去甘肃,一直未能如愿,今日一见果真是英雄出少年,美命有子若此,真是羡煞老夫呢!……”

    郭致远见沈鲤给他这么高的评价,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道“沈阁老却莫折煞小侄了,小侄如何当得起阁老如此赞誉……”

    沈鲤大笑着摆摆手道“有何当不起郭贤侄出使吕宋,扬我大明国威,小小年纪便有如此成就,古往今来能有几人大明能有贤侄这等少年英才,实乃国家社稷之幸!……”

    说到这里,沈鲤突然望到郭致远身后的张承手里提着的礼物,顿时脸色一变,指着张承手中的礼物作色道“你这是做甚!……”

    郭致远有些尴尬地搓着手道“小侄知道阁老清廉,此次从福建来,带了些福建特产,都是些不值钱的……”

    沈鲤不等郭致远说完便用力一挥手打断了他的话,怒斥道“速速提走,否则休登老夫家门!……”

    郭致远只得挥挥手,示意张承带着礼物先离开,沈鲤这才面色稍霁,语重心长道“贤侄,非是老夫不近人情,自律不严,何以服众自非禄赐,一毫不受于人,俭以养德,廉以立身,你乃国家未来之栋梁,切不可因小节而失德……”

    望着这位可敬的老人,郭致远心中越发充满了敬意,连忙拱手应道“谢阁老教诲,小侄必谨记于心……”

    沈鲤也就没有再说什么,领着郭致远进了花厅,老仆送上茶水退了出去,沈鲤望了郭致远一眼,突然皱了皱眉头问道“贤侄,你在福建任职,此次进京可是奉了诏令为何老夫未见召你进京的公文……”

    郭致远就有些尴尬了,他可不敢告诉沈鲤自己是私自进京的,沈鲤性格刚正,最是痛恨不守法度之人,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要是他知道自己是私自进京,郭致远在他心目中就要大大的失分了,好在他在万历皇帝那里已经备了底,有了进京献俘的由头,连忙道“小侄此次乃是奉的密诏,进京献俘……”

    徐学聚为了和郭致远抢时间,他的两封奏折都没有走正常的公文程序,而是以密折的形式直接送到了万历皇帝手里,所以沈鲤还不知道福建叛乱的事,一听也是大惊失色道“福建发生叛乱为何老夫不知!……”

    。



第二百八十二章 见沈鲤(二)
    郭致远苦笑了一下,没有接话,其实他不说沈鲤也知道,如今的大明中央对地方掌控力已经越来越弱,欺上瞒下早已成了众所周知的官场潜规则,作为内阁次辅,沈鲤自然无比清楚如今的大明朝廷已经黑暗到何等程度,只是他却无力去改变,所以他才心生去意,几次向万历皇帝主动请辞。

    沈鲤一看郭致远的表情也知道自己问了一个尴尬的问题,也就没有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向郭致远问起了叛乱的具体经过,郭致远自然也不会对他隐瞒,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的经过说了,沈鲤听完也情不自禁地拍着椅子扶手感叹道“贤侄果真是百年难遇的奇才,有勇有谋,方能在如此短的时间以如此少的兵力平定叛乱,此战必将名载史册!……”

    说到这里他突然笑容一敛,望着郭致远正色道“不过此次贤侄着实有些行险了,虽然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但贤侄乃国家未来之栋梁,前程远大,切不可轻易犯险,否则极易养成心存侥幸的习惯,终有失手的一日!……”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人给郭致远这样的警告了,郭正域、刘光先都曾这样警告过他,不过他也确实没办法,他现在还太弱小了,如果不行险的话他很难在这么短时间让自己迅速壮大起来,当然沈鲤的提醒肯定是有道理的,靠小聪明是成不了大事的,而且由此也看出沈鲤确实非常看重郭致远,对他寄予了厚望,所以郭致远连忙拱手行礼道“谢阁老提醒,小侄日后必定注意,不会轻易犯险……”

    沈鲤见郭致远如此谦逊有礼,对他印象越发好了,欣慰地摸着胡子笑道“老夫老矣,虽有心匡扶朝政,却已力不从心,幸有贤侄这等栋梁之才,我大明中兴有望,老夫也可以放心乞老归田了……”

    听沈鲤这么一说,郭致远鼻根不由微微有些发酸,沈鲤两袖清风、正气凛然,一生都在为大明中兴而奋斗,但因为他性格过于刚正,不为万历皇帝所喜,不能一展抱负,历史上他明年就会因为沈一贯的排挤辞去次辅之位,乞老归田,说起来也确实有趣,沈一贯和沈鲤简直就像是天生对头,同为内阁大臣却势同水火,以至于沈一贯在1606年因被弹劾被迫请辞时居然提出要沈鲤也一同去职,而万历皇帝大约也是被两人吵烦了,居然同意了,于是两人双双去职,更神奇的是沈一贯和沈鲤连生死的年份都一样(都是生于公元1531年,死于公元1615年),也许只能用天生犯冲来解释了。

    沈鲤见郭致远面露伤感之色,连忙摆摆手道“贤侄不必担心,老夫在朝一日,便不会坐视奸佞扰乱朝纲,只要贤侄不违朝廷法度,老夫自当护你周全!……”

    说到这里他瞟了郭致远一眼,呵呵笑道“贤侄今日登门,应该不仅仅是拜望老夫这么简单吧,说吧,有何事需要老夫相助……”

    郭致远被沈鲤说破心思不由俊脸一红,也为自己之前想利用这位可敬的老人的小心思感到惭愧,当下也不再隐瞒,将自己想在东蕃开府建衙的想法如实地说了出来,并告诉他万历皇帝那一关已经过了,只需要朝议沈一贯站出来反对之时沈鲤能够帮他说话就行了。

    沈鲤一听就皱起了眉头道“在东蕃开府建衙此事只怕是不易办成,之前也有人提过此议,朝议之时都被否决了,你向圣上许诺不需朝廷花费一钱一粮,还每年向朝廷奉献税银十万两,这如何可能这若是办不到,岂不是欺君之罪贤侄还是太莽撞了!……”

    郭致远连忙道“小侄确有把握,才敢向圣上许诺,至于小侄如何办到,请阁老恕小侄现在还不能说,只有朝议通过,小侄才好向圣上提条件,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沈鲤见郭致远一副胸有成竹地样子也不好再追问,想了想道“也罢,贤侄既有计划,老夫就不多问了,满朝皆知老夫和沈一贯不和,到时他若反对,老夫帮你说话也是应有之意,只是沈一贯的浙党在朝中势力不小,老夫独木难撑,恐怕……”

    郭致远见沈鲤答应帮自己说话自是大喜过望,连忙道“请沈阁老放心,小侄既然提出此议,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底气的,到时只要沈阁老站出来支持,自然会有人站出来声援的……”

    沈鲤深深地望了郭致远一眼,他本人是不喜欢玩这种合纵连横的手腕的。他一向主张国政绝于私门,有一次,他最敬重的张居正约他在自家私宅同写奏折。沈鲤当即拒绝,他固执地以为,国事就是国事,私事就是私事,公与私决不能混为一谈,相提并论。若是私事,在你我谁家里都能办,那还成何体统也正因为如此,沈鲤经常被朝中大臣孤立。

    不过现在的沈鲤也逐渐意识到他这种性格其实是不适合混官场的,所以他虽然不赞成郭致远玩这种手腕,却也没反对,叹了一口气道“真是后生可畏啊,老夫不如你,不过老夫希望你记住,任何时候,切不可结党营私,更不能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郭致远心神一凛,知道沈鲤其实已经看破他的心思了,连忙道“阁老教诲,小侄必不敢忘!……”

    从沈府出来,郭致远略松了一口气,沈鲤答应帮自己说话,自己算是多了一个强援,不过这还远远不够,沈鲤刚才自己也说了,仅靠他是斗不过沈一贯的,所以郭致远必须寻找更有力的强援,这个强援郭致远心里当然已经有了人选,不过对于能否说服这个人,郭致远却是一点把握没有,因为这个人可不像沈鲤那样正直坦荡,只要是对大明有利的事要说服沈鲤支持就不难,如果不是万不得已,郭致远甚至希望自己永远不要去见这个人,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不能说服这个人的话,他不仅不会帮助自己,还可能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s大家不妨来猜一猜,接下来郭致远要去见谁)



第二百八十三章 见太子(一)
    


    相信有的读者已经猜到了,郭致远下一步准备去见的人就是---太子朱常洛!作为太子,朱常洛一直不被万历皇帝所喜,所以朱常洛这个太子当得着实有些凄惨,整天提心吊胆随时担心被废,看起来太子在朝中的势力是非常弱的,但这其实不然,朝中支持太子的大臣还是相当多的,作为未来的皇帝,谁不知道支持太子就等于未来有了从龙之功?事实上后来东林党能够崛起,一度在朝中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靠的也是他们在朱常洛继位的问题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朱常洛其实也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一直非常聪明地隐藏自己的实力,在朝中大臣面前摆出一副温良忠厚的模样,有时候甚至会故意卖惨,博取大臣们的同情,不得不说朱常洛这一人设立得非常成功,以至于后世甚至有史学家在讨论如果朱常洛不是那么短命的话(朱常洛继位一个月就死了,刷新了明朝皇帝执政时间最短纪录),在位时间能够长一点的话,或许明朝的命运会发生改变的可能性。

    但笔者觉得这样的猜想着实有些可笑,朱常洛在继位后已经开始逐渐暴露他的本性了,他之所以短命也是因为他继位后纵欲过度,如果他没有死,那他最后成为一代昏君的可能性相当大,甚至还不如后来的崇祯呢。

    郭致远其实非常不愿意去找太子,在妖书案中他其实算是利用了太子,时间一长太子一定会回过神来,而且郭致远知道太子才是妖书案幕后主使的真相,这就等于在太子心里埋了一根刺,太子连赵仕祯都想杀了灭口,此时郭致远主动去见太子,着实有点像是送羊入虎口!

    但是郭致远却不得不去,除了太子,他实在想不出谁还有这样大的能量能够帮他在朝议之时奠定胜局,此时在朝中,浙党的势力是最大的,无论是东林党还是楚党等其他势力此时都不具备和浙党抗衡的实力。

    这一点从即将发生的“乙巳京察”事件结果也可以看出来,京察本为朝廷对京城官员的考察制度,初为三年,后改十年一考。弘治十四年(1501年),定为六年一考。正德四年己巳年(1509年)起,规定巳年与亥年为考察之年,万历皇帝怠于政事,对官员的升黜不免为廷臣言论所左右,所以此时的京察也逐渐演变成朝中各派势力排除异己的工具,1605年的乙巳京察是由东林党人吏部侍郎杨时乔和左都御史温纯主持的,他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在考察中极力铲除沈一贯的亲信,给事中钱梦皋、钟兆斗及御史张似渠、于永清等都被弹劾,却被沈一贯反抓住机会,称此次京察不公,杨时乔和温纯有挟私报复之嫌,最后东林党人在乙巳京察后遭遇重创,杨时乔、温纯、刘元珍等人都丢官去职,虽然浙党势力也被削弱了,但是总体而言还是沈一贯的浙党取得了这次党争的胜利!
1...6061626364...73
猜你喜欢